古代惨不忍睹的腰斩酷刑,一般会用在什么人身上?

如题,古代惨不忍睹的腰斩酷刑,一般会用在什么人身上?
提到的作品

[作品]朱元璋传

本书以丰富翔实的史料、生动活泼的文笔,将朱元璋从农民起义的领袖到封建帝王的一生做了全面阐述。作者试图通过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使读者领悟一个历史人物的升降沉浮,并了解有明一代初期的历史。

吴晗

[作品]大唐西域记

细数历代皇帝的功绩,除庖羲氏、轩辕黄帝、诏尧、虞舜外,再也没有能够与大唐皇帝的业绩相比的了。我大唐统一天下,使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强盛而威震四方,周边的蛮夷都竞相听命朝拜。我这次印度之行,通过亲眼所见,...

玄奘

[历史]清史稿

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姓爱新觉罗氏,讳努尔哈齐。其先盖金遗部。始祖布库里雍顺,母曰佛库伦,相传感硃果而孕。稍长,定三姓之乱,众奉为贝勒,居长白山东俄漠惠之野俄朵里...

柯劭忞

最新跟帖
qq_philps

qq_philps

1943年正月初七,八路军某部铁帽子三团团长彭铁城,在南皮县城十字街头英勇就义,彭铁城是化名,天津人,本姓刘(详细资料不可考)。

彭铁城会武术,枪法好,曾经带部队打下过无棣、盐山、南皮三座县城,日本人对他恨之入骨。1943年正月初四,彭铁城在杨八庄(村名)受伤被俘。

日本人为了泄愤,特意从大孙家据点找来了大汉奸王保俊,绰号王铡刀,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惨死在王保俊铡刀下的抗日军民有380多人,其中以彭铁城职务最高。

当日下着雪,县城周边的村民都被鬼子驱赶着看王铡刀行刑。彭铁城精神挺好,拖着一条断腿谈笑风生,还清唱了一段《锁五龙》。

本来用铡刀行刑就极其残忍,从腰部以上一铡两段,王保俊为了向鬼子献殷勤,自作主张要把彭铁城铡成三段,先从膝盖以上铡断两条腿,过一会儿再拦腰两断。

彭铁城破口大骂,王保俊先派人找了十几棵高粱杆绑在彭铁城背后,这样人的两腿就无法弯曲,更无法挣扎,彭铁城的两腿被一刀铡断,他愣是一声未吭,就连周边的鬼子都赞叹彭铁城是个硬汉子。
王铡刀来到断了腿的彭铁城近前,说了两句风凉话,万没料到彭铁城鲤鱼打挺,用两条断腿站了起来,一个鱼跃,脑袋撞在王保俊的小腹上,把他撞了个嘴啃泥。
彭铁城也摔在地上,再也站不起来,又开始破口大骂,王保俊又接连铡断了彭铁城的两条胳膊,腰部以上也铡了一刀,彭铁城一直骂声不绝,直到最后脑袋也被王保俊铡了下来,彭铁城犹然怒目而视,目呲欲裂。

遇见你

遇见你

腰斩是古代最残忍的一种酷刑,在古代不是一般人所能“享用”的,那么历史上都有谁被处于这种惨不忍睹的刑罚呢?

历史上被腰斩的人不计其数,最出名的几位有秦国的丞相李斯,西汉的御史大夫晁错,汉武帝时期的栾大,明朝大臣方孝儒,清朝官员俞鸿图等人。其中清朝的俞鸿图被称为历史上最后一位被腰斩的人。


腰斩顾名思义,就是将犯人用器械拦腰斩断,行刑手段极其残忍,最初的腰斩利器是一把重斧,后来由于斧子太笨拙,而且不够锋利,斩断不够彻底,于是渐渐的就该用锋利的刀作为腰斩刑具。通常用在腰斩犯人的都是一口锋利的铡刀。将犯人躺放在铡刀上面把人截成两段,就是人们常说的“手足异处”。


据史料记载,腰斩最早出现在周代一直延续到了清朝雍正年间,才被正式废除。这种古代残忍的刑罚手段一般都是用在罪大恶极的人身上,你比如说上面提到的这几位,他们除了朝廷命官就是社会名流。这些被腰斩的人绝大部分都是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责,另外还真有一些是被奸臣所害。总之一句话,凡是被处以这种刑罚的人身份都不低。

就拿清朝的俞鸿图来说,这小子官职也不小,据说他是因为纳贿营私被人举报,处以腰斩的历史上最后一个人。据说当时都惊动了雍正皇帝,也就是因为他的惨死,雍正帝才下令从此废除了腰斩这种刑罚。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俞鸿图死的太惨了,这小子在被执行腰斩后,断掉的上半身居然还在地上翻滚,口中还不断的惨叫,这个俞鸿图还用手蘸着自己的血挣扎着在地上写了一个“惨”字。后来俞鸿图的这种惨状被人禀报给了雍正皇帝,雍正皇帝觉得此刑罚过于残忍,不忍直视,于是才下令禁止不在使用这种惨无人道的刑罚。

泪模糊了眼

泪模糊了眼

我是徐聊,欢迎关注,每天分享趣味历史!

腰斩,顾名思义,就是从人的腰这个部位把人斩成两半。光听这种刑罚的名字,就感觉够恐怖的了。腰斩能够完美地体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而受到这种酷刑的一般都是皇帝非常厌恶的人或者是被陷害之人。比如能够动摇皇帝的统治,说了让皇帝非常不爽的话,做了大逆不道的事情。总之一句话:皇帝内心很生气,对这些人实行腰斩,实际上是为了杀鸡儆猴。

腰斩极其的残酷,使人痛不欲生

腰斩比车裂还要的残忍,车裂是将人五马分尸,而腰斩是将人从腰部分成两段。一段是腰部以上,一段是腰部以下。受到车裂的人其实很快就会死了,因为完全被分成很多段了,而腰斩则不一样。

早期的腰斩使用一把斧头来执行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如果要是力气不够的话,没有一次性将犯人的身体分成两半的话,还要再补几斧头才可以,犯人的痛苦实在是难以想象的。就算你是一次性斩断了,一般情况下犯人不会立即死去,自己看着自己的腰以下的部位与自己分离了,那情景真是比恐怖片还要恐怖。

到后来,可能是统治者觉得用斧头的话不太好,于是改用了锋利的铡刀。这样的话,一般情况下可以保证一次性将犯人斩成两段。同时,一些聪明的犯人会贿赂一下给自己执行腰斩的刽子手。让他们出手干脆利落点,最好能让他早点死去,免受痛苦。

被腰斩之人不少

一:辩机和尚。辩机和尚是一个非常帅气,学识也算渊博的人物。他唯一的错误就是与高阳公主私通,最后被人发现了。高阳公主的亲爹,唐太宗李世民那是怒火中烧。为了维护皇室的尊严,为了维护自己的脸面,李世民把辩机和尚给腰斩了。而高阳公主,主动对辩机和尚献殷勤的这个女人,却没有受到什么严重的惩罚。

二:晁错。汉景帝的大臣,晁错,死的非常的冤枉。晁错削藩是和汉景帝的想法不谋而和的,因此晁错成为了七王之乱的主要导火索。汉景帝不仅没有维护晁错,反而将他骗到长安东市,将其腰斩。汉景帝其实也是有点害怕了,所以立即杀掉晁错,向那七王示好。晁错的过错就在于太相信汉景帝了,同时他的削藩策略太过于强势了,执行起来肯定是困难重重的啊。

三:李斯。李斯的才华不必多说,秦始皇能灭六国,一统天下,李斯的功劳绝对不小。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李斯的一系列的政策帮助秦始皇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比如统一文字,度量衡什么的。可是后来,李斯被赵高诬陷谋反,最终被腰斩于咸阳闹市。也是非常的惨啊。

结束语

古代的刑罚其实是非常的残忍的,腰斩这一酷刑到了清朝时期因为过度残忍才被废除。你们觉得腰斩可怕吗?

图/网络侵权删除!

王小昂

王小昂

酷刑是中国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是那个时代用法律作为震慑手段维护统治的原则指导下产生的产物,尤其是被人总结出的“十大酷刑”如剥皮、车裂、俱五刑、凌迟、缢首、烹煮等,这其中就包括腰斩。



【一】腰斩发展和工具的变迁。腰斩最初是从周代开始的,其死刑有三种,有车裂、斩和杀三种,其中斩就是腰斩。最开始腰斩行刑的工具是斧和钺,因为青铜毕竟要软一些,不够锋利,所以做成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铁器的普及,刀逐渐在行刑中占据主角。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最终将腰斩的工具进化成铡刀,这一下子就解决了行刑中遭遇的种种尴尬。开封府包龙图的三口铡刀,其实不是用来斩人头的,实际上就是专门用来腰斩的。腰斩的酷刑最终传说是在雍正时期废止的。



【二】腰斩的对象。从历史上被腰斩的对象来看,大秦帝国的李斯、汉文帝身边的晁错、汉武帝身边的栾大、唐太宗时期的辩机和尚、明朝的方孝孺等等。从上述被腰斩的实际情况来看,腰斩的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类:



1. 政治打击的失败对象,一旦扳倒势必采取最恶劣的报复手段。这类的代表是李斯和晁错。李斯在帮助赵高将胡亥推向皇位后,赵高为了独揽大权,控制胡亥听命于自己,李斯就成为其独揽大权路上的一大障碍,于是在胡亥身边不断进献谗言,最终将李斯斩杀,而且还是最残酷的腰斩。而晁错在文帝的时候一直主张削藩,剥夺诸侯王的政治特权来巩固中央统治,损害诸侯的利益,最终在景帝时期,成功将晁错扳倒并实施腰斩。



2.欺君罔上,将君主的仁爱当成放纵的资本。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栾大。栾大为汉武帝炼制仙丹和丹药,深得武帝的欢心,并且把自己最心爱的女儿卫长公主嫁给了他,但是他实际上是欺上瞒下,阳奉阴违,这彻底惹怒了汉武帝,怒火中烧,腰斩了栾大。



3.违背人伦,不被社会接受。深受唐太宗最爱的高阳公主,在嫁与名称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恃宠娇纵 婚后与《大唐西域记》执笔人辩机和尚私通,太宗知道后,腰斩辩机,杀奴婢数十人。



4.无视君主恩宠,当众触怒龙颜。在朱棣反动靖难之役攻占南京后,朱棣让方孝孺撰写新皇即位诏书,方孝孺大写四字:燕贼篡位。大骂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当着众多大臣的面,大骂朱棣,这让朱棣怎么能下的了台面,本来自己发动靖难之役就理亏,再在众人面前被方孝孺公开指出,他怎能不杀方孝孺,最终方孝孺被腰斩于南京聚宝门外。

尹睿

尹睿

鲁迅说过:中国人是最能研究人体的民族,脖子最细,发明了砍头,膝盖能弯,发明了下跪,屁股多肉,发明了打板子。但是也有非常坚韧气节的,比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等,所以封建统治者们为了折掉这些人的腰骨,就发明了“腰斩”酷刑,来教化统治的百姓。

周朝死刑有三种,车裂、杀是砍头、斩是腰斩。

腰斩出现于周朝,以前是用青铜斧来行刑的,后来铁器普及后,才开始使用刀来行刑,这可是个技术活儿,要求刽子手一刀下去就能砍断,如果不能砍断,场面会十分尴尬,更有损刽子手的职业操守。后来随前技术进步,铡刀的出现就解决了技术性的问题,把人塞进去,刀起人截成两段。

铡刀的出现使腰斩技术要求大大降低

腰斩行刑时,犯人是要脱光衣服的,这样方便看准腰的位置,因为人的器官主要在上半身,所以被腰斩后的人神志还会清醒,可以活几分钟才断气,如果有人打点刽子手,那在行刑的时候从上面动刀,可以使犯人死的快点。但是如果想让犯人多受点罪,会把被腰斩的犯人上半身放在铺满桐油的木板上,使身上血不会流出来,这样可以使犯人延续3个时辰,长达5个小时之久。

位于南京的方孝儒墓

历史上被腰斩的名人不在少数,比如秦朝的丞相李斯就是被宦官赵高陷害,被腰斩于市;明成祖朱棣将号称天下第一大儒方孝孺腰斩并诛了十族;历史记载最后一位被腰斩的人叫俞鸿图,他是雍正年间的地方学政,由于他老婆和仆人串通科举舞弊被发现,俞鸿图被顶了锅拉到刑场被腰斩,由于俞鸿图是哑巴吃黄连,死状惨烈,事后连性格暴戾的雍正都会了恻隐之心,于是下令封刀,禁止了腰斩

sasa

sasa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由于君主专制的原因,吏法十分严酷,一旦犯法,下场必然十分悲惨,尤其是在清朝,严刑峻法已经发展到了顶峰,比如令人谈之色变的“满清十大酷刑”,而“腰斩”就属于当中的一类。

腰斩:指行刑人用重斧从腰部将犯人斩成两段。



这种刑罚十分残酷,最早出现在周代,直至清朝雍正时期才被废除,历时近三千年。

周礼 秋官记载:“斩以斧钺,若今要斩也。”史记 商君列传:“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

腰斩作为一种酷刑,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享用”的。譬如一些鸡鸣狗盗之辈,他们犯法一般都是下狱,最多也就是落得秋后处斩的下场。而能够被处以腰斩这一极刑的人,往往是乱臣贼子、犯上作逆、祸国殃民之辈,或者是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大人物,对这些人使用“腰斩”,往往能够起到震慑作用,警告世人百官,不得有觊觎皇权的邪念。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的确也有不少人被处以腰斩极刑。

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位丞相:李斯,为秦始皇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谓是位极人臣。但最终在于赵高的政治斗争中失败,身具五刑,被腰斩于市。


西汉初期的晁错,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向汉景帝提出了“削藩”政策,但该政策触碰了各藩王的核心利益,最终各诸侯以“清君侧”的旗号反抗中央,导致了“七国之乱”,而晁错最终成为了政治牺牲品被腰斩。

柠檬草

柠檬草

据我所知古时被判腰斩的基本都是官员大臣犯了重罪或者一些篡权谋国的给判腰斩。

MinaChanC

MinaChanC

腰斩,顾名思义,就是将犯人放在砧板上,刽子手用铡刀将人从腰部斩为两截,是古代刑罚中最残忍的一种,被腰斩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触及皇权的人:要么乱臣贼子,意图谋反;要么忤逆龙颜,大逆不道。或者是皇帝有不得不杀的理由。下面我们来说一下腰斩一般用在那些人身上:

腰斩

腰斩,就是将犯人用器械拦腰斩断,手段异常残忍,在最开始的时候,是用一把重斧直接行刑。后来由于重斧太笨拙,而且非常不锋利,斩下去会拖泥带水,于是慢慢演变成用锋利的大刀作为腰斩刑具,通常会把行刑的人放在一个砧板上,用锋利的大刀拦腰砍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手足异处“。

那么都有那些人被施行腰斩呢?

晁错

汉景帝时期,皇帝刘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减藩王权利,正在准备削藩,而这时,晁错恰逢其时的进献了”削藩策“: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刘启听闻后,非常高兴,于是下令削藩集权,而西汉藩王很多,一听说皇帝要削藩,立即发难,于是众藩王联合,推举吴王刘濞为首的诸王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名义,发兵长安。名义上是发兵勤王,清君侧。

汉景帝刘启一看大事不好,为了保住自己的王位,安抚各藩王,下令腰斩晁错,意在给藩王表示,全都是晁错的锅,我是被他迷惑了,于是可怜的晁错便被推上了腰斩台的砧板上,眼看着自己肢体分离,血竭而死。

方孝孺

又是一个削藩靖难的例子,朱允炆即位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武装势力,但是由于朱允炆刚继位不久,兵权不牢,朱棣起兵靖难时竟然无军可打,于是朱棣消灭了朱允炆,登上帝位,这时众大臣纷纷归降,但是唯有一个人不降,不仅不降,还对朱棣破口大骂,这个人就是方孝孺。

朱棣本来怜惜他的才能,不想杀他,于是苦口婆心的劝他。但方孝孺不仅不从,反而在朝堂上披麻戴孝的骂朱棣无耻。这下子激怒了朱棣,于是下令腰斩方孝孺,而且诛灭方孝孺的九族。

方孝孺在被腰斩后,还没有立刻死亡,反而还凭借着坚强的意志蘸着自己的鲜血,接连写了12个半“篡”字。其痛苦的程度,可谓惨烈无比。

腰斩刑罚太过于残忍,但是却一直被封建帝王当做加强自己统治集权的最有效最能震慑人心的工具存在着,一直到清朝雍正年间才将其废除禁止。

蝴蝶飞

蝴蝶飞

腰斩:是自周朝便出现的,封建皇权社会中一种极为残酷,用重斧将人从腰部斩成两段的刑罚手段。在秦汉时期,腰斩属于“俱五刑”的步骤之一。腰斩作为刑罚手段,自周朝开始出现,直到清朝雍正年间才被废黜,共计存在了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

腰斩之所以在清朝雍正年间被废黜,是因为腰间太过残酷,有碍于清朝以“仁孝”治理天下的统治理念,但腰斩在周朝被发明使用的原因却正是为了替代更为残酷的刑罚手段。

周朝之前的殷商时期,刑罚主要以烧、烤、蒸、煮等残酷的原始手段施于犯人之身,把犯人剁成肉酱、将犯人制成肉饼甚至将犯人贴在烧红的金属外壳上活活烫死,还有更甚者,将犯人直接煮成肉汤等等。如此残酷、泯灭人性的刑罚在进入周朝,人类逐步走向封建文明的同时,也被逐步取缔,刑罚中对于死刑的执行也逐渐被“三大型”取代,即车裂、斩、砍。斩,即为腰斩。

相比较于“烹饪”方式的死刑,腰斩似乎又向文明刑罚前进了一步,但其依然是残酷的刑罚手段之一。如此残酷的死刑手段会用在何种犯人之身?这个在历史文献中能够找到答案。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了战国时期,对于腰斩刑罚的界定: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

在战国时期,施行了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并对犯罪行为施行“连坐”的惩罚方式,而对于明知“什伍”单位内有罪行而不告发者,施以腰斩之刑。

秦二世二年七月,大秦帝国左丞相李斯因为被迫承认谋反罪行而被腰斩于首都咸阳的事例又说明:秦朝时期,对于谋反大罪会被处以腰斩罪行。

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记载:

“季龙志在穷兵,以其国内少马,乃禁蓄私马,匿者腰斩。”

由此可见看出,在晋代,甚至连“私自养马”这样的罪名也会被处以腰斩重型。

而《朱元璋传》中甚至对于“文字狱”的犯人也会处以腰斩。清朝时期,对于腰斩的使用多用于影响皇权稳固、挑战皇帝权威的重要犯罪行为。清雍正年间,对贪官贪腐罪行深为痛恨的雍正皇帝对于贪官也对处以腰斩。但历史上最后一个被腰斩的人物——河南学政俞鸿图,却因为自己小妾的贪念而被冤杀。

所以,腰斩作为改良后较为“文明”的死刑方式在早期并没有因为特定罪行而施行的明确规定,但随着封建社会制度的逐步发展,腰斩这种酷刑往往用以威胁皇权稳定、挑战皇帝权威或者严重贪腐官员之身。

笑曦曦

笑曦曦

照例,先了解一下什么叫做腰斩。其实古代这种刑罚的起源非常的远古,在殷商的时代,那阵儿的人还有很多原始社会的习惯,比如说在战争中获得战俘之后,第一大功用就是把战俘给当做食物吃了,所以很多生僻的古文字正是形容这些行为的,比如醢(这个就是把人剁成肉酱的意思)名之后随着文明的进化,到了周代之时,不在吃人肉大餐了,对于犯罪者和十恶不赦者,有了专门的刑罚,大体有车裂、斩和杀,这个里面的斩便是题主所说的腰斩。也就是将犯人从腰部斩为两截。

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享用”这个残酷的刑罚呢?咱们举个栗子。


秦国时代的李斯,大家都是知道的,他曾经担任过大秦国的丞相,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鹅,一个叫做赵高的小人发动了政变,设计把公子扶苏搞死,之后把胡亥推上了王位,下一步便是构陷李斯,自己独掌大权,为此各种叛国等罪名都推到了李斯的头上,他被下令腰斩于首都咸阳。


第二个人,方孝孺。他是大明王朝的大臣,在建文朝忠心辅佐朱允炆,朱棣领导的靖难之役发生后,他被朱棣抓住打入了死牢,但朱棣并没有着急杀他,只要他投降便可以免死,没想到方孝孺是一个有理想不怕死的汉子,他不但誓死不从,还痛骂朱棣,朱棣一怒之下把他九族+学生,凑成了十族全部杀死,而方孝孺当时就被执行了腰斩,据野史记载,腰斩后的方孝孺并没有马上死,他双手撑着残缺的身子在地上写下了12个篡(篡权)字才死去。


后来一直到了清代雍正朝,雍正皇帝觉得这个刑法是在太残忍了,下了一道圣旨废除了这一刑罚,至此这个残酷的腰斩在历史上终于消失了。

贝塔...

贝塔...

殷商时代的死刑,保留了不少原始社会部落制时享受人肉大餐的野蛮习俗,烧、烤、蒸、煮,都围绕着满足口腹之欲来设计。如"醢"刑就是把人剁成肉酱,"脯"是把人做成肉干,"炮"是把人绑在铜制的大火炉的外壳上烤成熟肉,而"镬烹"则干脆把人扔到大鼎里煮成肉汤。

到了周朝,逐渐由"砍斫"取代"烹饪"。周代的死刑执行方式有车裂、斩与杀三种。这个"斩"就是齐腰斩断,"杀"才是现在说的斩首。

著名文学家鲁迅对此????独到的认识:中国人是最能研究人体的民族,脖子最细,发明了砍头,膝盖能弯,发明了下跪,屁股多肉,发明了打板子。但是也有非常坚韧气节的,比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等,所以封建统治者们为了折掉这些人的腰骨,就发明了“腰斩”酷刑,来教化统治的百姓。 语气平淡而愤怒彰显。


铡刀出现后,使腰斩刑的技术含量降低 。腰斩执行时,犯人是赤裸的,这样方便刽子手看准腰的位置,以避免伤到人的内脏器官。被腰斩后的犯人神志是清醒的,可以延续其痛苦。如果犯人家属向刽子手行贿,那在行刑时铡刀上移,犯人死得快点,痛苦就少些。

但,往往被执行腰斩的罪犯都是统治者眼中罪大恶极的人,宁愿其承受更多的痛楚。这个时候,会把被腰斩的犯人上半身摆放在铺满桐油的木板上,使之身上的血液不会很快流出来,以延长其痛苦。

历史上被腰斩的人不可胜数,其中的名人也不在少数。秦朝的丞相李斯被宦官赵高捏造事实陷害后,被腰斩于市。汉景帝时,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以“请诛晁错,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叛。景帝听从袁盎之计,腰斩晁错于东市。明成祖朱棣靖难成功后,腰斩了天下第一大儒方孝孺,并诛灭了他十族…………。

史????记载的最后一位被腰斩的人叫俞鸿图。他是清朝官员,康熙五十一年(即1712年)进士。雍正年间,出任河南学政。其小妾林氏将他的试题外泄。 俞鸿图顶了黑锅,被腰斩。行刑时,刽子手握紧铡刀,一刀将俞鸿图斩为两段,肠流血淌,惨不忍睹,甚是酷烈。俞鸿此时神智还是清醒的。他一只手撑着上半截身子,一只手以手指沾血, 一连写下了七个“惨”字,才在痛苦万状中死去。
目睹了此惨状,心胆俱裂的邹士恒在给雍正的奏折中,做了描述,忌刻的雍正看后也动了恻隐之心。于是,他特地降下圣旨,废除了腰斩这一刑罚,腰斩的刀具从此也尘封在了历史的烟雾中了。

sneeder

sneeder

腰斩是一种十分残忍和可怕的酷刑,腰斩在周代就已经出现,因技术所限,最初的腰斩使用的是重斧,青铜制的器具偏软,因而就做成斧钺的形状。后来随着铁器的普及,刀就取缔了重斧成为腰斩的主要刑具。

顾名思义,所谓的腰斩,就是将犯人从腰部斩为两段。因为人的主要器官都集中在人的上半身,所以腰斩不会让犯人立即死亡。

试想一下,犯人被从腰部斩为两截后,依旧保持神智清醒,能清楚的知道自己被砍为两段,犯人的恐惧和疼痛可想而知。有时候腰斩的位置偏下,甚至将腰斩之后犯人的上半身移到一块桐油板上,犯人可多活半个小时甚至是两三个小时,期间犯人神智清醒。

清雍正时期,有个叫俞鸿图的官员因人告发泄露考题,雍正下令将俞鸿图处以腰斩,腰斩当天,俞鸿图被斩后没有立即死去,而是在地上疼的死去活来,最后俞鸿图用自己的血在地上连写了七个“惨”字。

腰斩的可怕,由此可见一斑。

如此可怕的酷刑,会用在哪些人身上呢?

概括来说,主要有:因谋反、造反或者欺君的人,子杀父、妻杀夫以及其他重罪。

例如,栾大。栾大是汉武帝时期的方士,也是卫长公主的第二任丈夫,汉武帝为求长生不老,就派人到处寻访方士,最后找到了栾大。栾大也因此被封了许多官职,如五利将军、天道将军以及地士将军等等,

汉武帝给了栾大许多的钱财和奴仆。元鼎五年,也就是公元前112年,武帝发现栾大是骗子,盛怒之下腰斩栾大,以泄心头之恨!

还有就是辩机和尚。

说起辩机和尚,还得说说高阳公主。话说高阳公主被李世民许配给房玄龄的二儿子房遗爱之后,就一直不接纳房遗爱。后来高阳公主在骊山的一处草庵里,遇到了正在潜心研究佛学的辩机和尚,两人就开始“纠缠”。

后来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的“不伦之恋”被李世民知道了,李世民宠爱高阳公主,自然不会对高阳公主如何,却下令腰斩辩机!

另外明朝的方孝儒因拒降朱棣,不仅被朱棣诛十族,方孝儒本人也被处以腰斩。

腰斩是雍正废除的,当俞鸿图腰斩后,用自己的血在地上写了七个“惨”字的消息传到雍正的耳朵里,雍正觉得腰斩太残忍,就动了恻隐之心,下令废除腰斩。

sunflower369

sunflower369

这刑适合用于现代的人贩,毒贩!

春暖花开

春暖花开

古代的腰斩的残酷度仅次于剥皮和凌迟,这一酷刑被写入律法的朝代并不多,因此每朝的使用对象略有不同,但基本都是用在反抗朝廷或谋逆之人身上。从历史记载来看,腰斩之刑被滥用的情况很多。

我们平时常把“斩杀”作为一个词来用,实际上“斩”和“杀”是有很大区别的。其中的“斩”就是我们说的腰斩,而“杀”就是后来的斩首。斩、杀再加上车裂,就构成了商朝之后主要的三种死刑。

春秋战国时期,腰斩是主要的处死人的手段,而被处死的对象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如春秋时陈国的泄治、随国的季粱、楚国的蝑等三人,都是因为进谏惹怒君主而被腰斩。当时文献中记载的“手足异处”就是腰斩。

还有记载,在鲁定公十年,齐鲁两国君主会盟,期间有倡优和侏儒表演,孔子当时认为与礼不合,两人最终也被腰斩。由此可知,腰斩在当时并没有什么律法规定,基本上只要是确定犯了死罪都可使用。

秦国的律法比较严苛,有一条叫做连坐,就是一人犯罪全家遭殃,有时连邻居都避免不了。在商鞅变法期间,只要是被认定为犯罪,基本上都使用腰斩之刑,而且往往是采用连坐的形式。

秦朝末年,李斯父子遭到赵高陷害,不仅李斯父子遭到逮捕,他们的门客和族人也全部被论罪。最终李斯被判谋反罪,受五刑之后,被腰斩于咸阳。这一时期的腰斩就处于滥用阶段,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

汉代之后,对腰斩刑罚都有严格的规定。汉代的律法规定,对反抗朝廷、被判封建礼教的人要实行腰斩。也就是谋反或犯上作乱者,都要被腰斩处死。汉武帝时期的乐通侯栾大,就因方术不灵涉嫌欺君,而被腰斩。

还有丞相司直田仁,因纵容太子刘据逃走,而被判处腰斩。汉武帝侄子刘屈氂,暗中勾结李广利欲立刘髆为太子,其夫人被密告诅咒汉武帝,刘屈氂终被腰斩。再有汉昭帝始元五年,算卦先生成方遂冒充为太子刘据,被腰斩于市。

汉代以后,律法中很难找到腰斩,仅有北魏继承了此刑罚。北魏谋臣崔浩制定律法,规定大逆不道者要被腰斩,而且要诛同族。其它的朝代虽没有明文规定腰斩,但在实际操作中腰斩经常被使用。

比如唐代,律法中并没有腰斩之刑,但经常有人被腰斩处死。唐太宗时期的代州都督刘兰,就被以谋反罪而腰斩。唐文宗时期,在甘露事变中,大臣李训、王涯等人就被宦官头目仇士良腰斩,且头颅被示众。

到了五代时期,腰斩依然被滥用。后汉大将史弘肇因天空出现异象,而将观看的人全部处以腰斩。唐至五代末,腰斩基本都被强权者用来报复异己。而特殊情况下的史弘肇是要用腰斩来安定人心,这在乱世也算正常。

而到了太平盛世的宋代,对犯了罪的大臣也会使用腰斩酷刑。宋太宗时期的殿直宫霍琼就因大肆敛财而被腰斩,还有宋神宗时期的武进士郝士轩和宋高宗时的宋齐谕都被腰斩处死。辽朝也使用过腰斩的酷刑。

到了明代,腰斩的酷刑一度死灰复燃,成了典型的法外刑。明初的文学家高启,曾给苏州知府魏观的新宅提过“龙蟠虎踞”四字,而魏观的府邸是在张士诚宫址改修的,两人双双获罪,而高启则被腰斩。

到了清代,文献记载中没有出现腰斩的事例,但腰斩并没有绝迹江湖,民间和近代也是出现过的。雍正废止腰斩的说法一度甚嚣尘上,传说雍正对俞鸿图实行腰斩,俞被斩后用血写下七个“惨”字才死去,雍正听后觉得残忍,遂废除这一刑罚。

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清史稿》等正史记载,俞鸿图是因受贿营私而被诛杀,当时判处的是斩立决而非腰斩,而且正史中也没有雍正废除腰斩酷刑的记载。

综上,腰斩之刑用在何人身上,没有固定的说法。除了有律法规定的朝代外,其它的朝代都处于滥用阶段,只要是被认为犯了法的,都可以用到腰斩。有时甚至无关罪行的大小,腰斩就像后来的杀头一样随意使用。

yiran0311

yiran0311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