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的战斗场景中,指挥员呐喊:给我冲,给我打,给我守住。在现实战斗中,这种场景会发生吗?
茶奶
我想现在都是高科技,不会再也老前辈!那样作战辛苦艰难!希望没有战争!
yuvia
最近注意到一些影视和读物,凡涉及到战斗场景的描绘,指挥员多用给我打 给我冲 给我守住的台词。这些细节是否多见于历史史实和名人传记?仅靠官本位的一句话就能让将士甘心赴死?目不识丁之人也知生死不是儿戏,我想还是信仰和军规在这时刻发挥了重要因素吧?当然我也理解受影视时长和文章篇幅所限,不能每每所提及[得意]
Fーoχ ミ
无论是过去历史,还是当今现实战斗中,这样的事当然会发生。指挥员有各种不同级别,作为连、排、班一级指挥员,就是命令的直接执行者。战斗无非以三种方式展开:开火射击、冲锋攻击、就地坚守。冲、打、守,三者皆要通过基层指挥员的直接口令,下达执行。
只是不同作风的军队,会产生不同作风的指挥员。使意图相同的攻防命令,会由于指挥员表达方式与作风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完全不同!一:
小时候看电影,腐朽的国民党军队打仗,每逢战况激烈,军官挥着枪,缩在后面力竭声嘶的吼道:
“弟兄们,给我打,给我冲!给我顶住,顶住!”
然而,却由于战斗作风散漫,基层指挥员贪生怕死,畏缩不前,更谈何身先士卒。
所以,士兵们往往枪打得有气无力,冲锋冲得畏畏缩缩。到了要拼死顶住时,却怎么也顶不住!
如今有的人说:这是在丑化国军,实际国军很勇敢,打仗很英勇。
怪了,打仗很英勇,很勇敢,那美式装备的数百万大军,为何会一败涂地?
世上从不会有无缘无故的失败。历史记录结果,美式现代装备败给了小米加步枪,就是铁一样的事实,决不要试图为失败者翻案。
明明自己受了洗脑、中了毒,却偏偏要说是别人中了毒,那岂不就是天下第一笑话!
二:
解放军的战斗作风。与国民党军队的最大区别就是:
国军指挥员:“弟兄们给我打,给我冲...”
解放军指挥员:“同志们,跟我冲!”
命令意图相同,然而指挥员身先士卒与否,以及对军心士气的激励,效果完全不同。
“给我冲”与“跟我冲”,一字之差,代表了两支完全不同的军队、与完全不一样的战斗作风。战斗结果,当然就会有天壤之别!
来说一个具体战例。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39军的云山之战。
在39军向云山外围敌军发起攻击时。116师346团2营四连,作为突击尖刀连,担负趁机直向云山城内穿插的任务。穿插目的是:直捣敌军心脏,打乱敌军防御,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而隐蔽行进的四连,在云山城外,让美军一个迫击阵地挡住了去路。全连被敌军猛烈的封锁炮火阻挡在了河滩上。
四连连长王振斌观察了地形,给一排一班班长郑长官下达了任务命令。
王振斌说:
“你带一班悄悄摸上去,用刺刀解决掉敌人迫击炮阵地,能不能完成任务?”
郑长官说:“能!”
然后,郑长官带着一班迂回,利用夜暗匍匐前进,他自己就爬在全班第一个。
在靠近敌阵地一二十米,被敌军发现时,郑长官低吼一声:
“跟我上!”
言毕,就第一个身先扑了上去。
全班战士当然人人就像猛虎一样跟进冲击,硬是一枪不发,用刺刀把美军捅得纷纷弃炮而逃,为全连打开了进城通道。
这场战斗,见时任39军军长吴信泉将军所著39军在朝鲜一书的战斗回忆中。而现代化战争的战斗中,作为直接与敌军交火的一线步兵。仍然同样是要在班、排、连级指挥员的口令下,才展开射击、或者攻防战斗的。正规军队与武装土匪的区别是:
同样全副武装,军队是有组织纪律,必然是在统一的协调指挥下展开行动的。
而土匪则是杂乱而全无章法的。
就比如一个步兵班的伏击行动,或者攻击、防御。
必定是要班长下令射击,才统一开火的。
向目标发起攻击行动时,也仍然需要班长的口令指挥,再分组战斗队形前出攻击的。
若防守一地,那么上级没有允许撤退时,班长一定就是命令全班继续坚守,哪怕打到最后一人。
而无命令之下,自行撤退,那就是临阵脱逃,要受军法处决的。这一点,中外军队皆同。
(图片来自网络)
Nothing。
不会
Aopllo
必须手拿小红旗。要不没人理你。
蓝潮
在真实的战争中在指挥员的口中是不会出现“给我上”、“给我冲”、“给我打”这样的语言的。
第一:军队中有专门的军语,这些专属名词都有特定的含义,不是普通的大白话。
第二:在战争年代,我军的指挥员说的大多是“跟我xx”而不是“给我xx”。
第三:战场环境喧嚣,人的喊声再大也很难及远,因此战场上指挥员通常不是直接给战士下令,而是对身边的司号员下令。并由司号员们将指挥员所要表达的信息传输出去。
第四:即使要用非军语表达的语言也是要简短有力并同时加以手势,这样才能清晰的表达指挥员的决心。
像“给我上”通常是说“上”,“给我冲”通常是“冲锋”或“前进”,“给我打”通常是“打”或者“开火”。
影视剧里出现的“给我打”、“给我上”、“给我冲”这些词语主要是描写反面人物的胆怯、懦弱和无知。
helenera
很常见啊。我教育娃儿就是这样,不主动媳妇别个,但被人媳妇,不管干的过还是干不过,给我冲和打。不要怕,娃娃的毛肚要娃娃自己解决。大人介入就可能把矛盾搞复杂了。也训练自己主动解决问题的态度。
刚读高三
听说啊,我只是听说。国军中喊给我冲,给我上。共军喊跟我上,跟我冲。所以国军会怕死,共军不会,因为长官起到了带头作用
那颖最知足
只说明那些导演,编剧,演员们不懂!我军指挥员绝对不会这样喊!那是可能是对方指挥员喊的,我军指挥员喊的“跟我冲!”
大蕊姐
枪声炮声已震耳欲聋,除身边战士能听到冲,其他战士哪能听到!
阿小鲁❤kyu
必须的,否则首长的手枪是用来打敌人的吗
青豆写的书
以前条件限制,所以有。现化战争已经不可能了
一切旎好
这个题目老王特意放了几天,专门去想办法找以前打过仗的老同志探访了下,结合自己以前就知道的,大致可以确定,过去解放军打仗真的有靠喊发令,但这种喊叫不会上到很高的级别,主要是连排在使用。
一般部队在指挥员发号施令后,会有个“传令”制度,即指挥员发布一条命令后,战士们会沿着阵地,用同样的复述,大声将这条命令一个个传达下去。尤其是战壕里,很快一道命令就能传完,基层干部还会积极游走确定传令的正确和速度。
比如指挥员喊:“打”,旁边的士兵会纷纷喊:“打”,并依次将这个命令传到很远的地方。指挥员喊:“停”! 收到命令的士兵会停止开火并大声复述:“停”的命令给其他人。各级基层班长排长有义务敦促自己的手下严格执行命令,并将命令传给他人。
比如我军的“手榴弹雨”就多半是靠这种传令下达的,只需要下达个“准备投弹”的命令,传下去后,一声“投”,就能让士兵跟着同伴的喊话和动作,飞溅起一片让敌人绝望的弹雨。
在战事没开打的时候,甚至都不用靠喊,战士们低声传达命令是基本的素养。
这种“传话传令”一般用在阵地战中,进攻时根本就不会这样,没功夫也没条件一个个传话,这时候都是直接靠吼来解决问题,只要能喊明白就行,有的逼急了的或者脾气火爆的,张口就是脏话也很常见。
连排级别的沟通基本都在吼叫中结束,那时候的部队不讲究什么方式方法,人杂部队也杂,地方部队编起来的和老底子部队以及别的部队补充的、国军那边的解放战士之间差异相当大,所以有时候司号也不灵,一般近了靠嗓子,远了直接派个人去沟通,剩下的看默契。
如果战斗级别高了,这时候就得靠仨东西解决问题:1.司号手 2.通讯员 3.信号弹
在步话机真正普及到班排中去之前,大抵人们就靠这三样东西维持部队的联系。正好老王的爷爷当年曾经是四野134师的通讯员,曾经听过不少老人的讲古。
那个年代团部所谓的通讯员与现代的概念可不一样,更没电视里那什么滴滴答答发电报的待遇,普通通讯员就是强化版的战斗传令兵,正确叫法应该是“徒步通信兵”。
徒步通信兵由头脑灵活、腿脚快、文化水平相对高一点点的士兵担任。我依稀记得他讲过战场上传令的事,最长的“通讯”从衡阳跑岳阳,一个人野外跑了好几天,九死一生;最短的从阵地后面跑到阵地最前面找机炮连,爬了四个战壕,递个纸条。
大部分时间命令就是靠一张张纸条来传递,如果对方指挥员是大字不识几个的文盲,通讯员还得帮忙念出来。
更简短的传令连纸条都没有,直接就是口头指令,比如“XX点行动”、“快去支援XX地方”,或者干脆就是“到后面开会”、“还打鸡儿打!要你们撤!”
但也有高级文件,会附带详细的命令、文书、地图下,接受者要写个条子按手印回馈给通讯员。当年没有印泥,都是枪里抹把油按黑手印。通讯员把条子带回去,就表示任务完成。
当年徒步通讯员绝对属于伤亡率比较高的兵种,有时候战况激烈,得一连派几个通讯员出去。通讯员在一团混乱的战场上要找到传令对象不容易,像《兄弟连》里那种当着敌人面跑去跑回的事儿就没少发生。美军靠这本事能得勋章,对我军通讯员则是家常便饭。
部队级别如果再高点,会有电话连或电话排,可以直接把电话线拉到阵地上去。或者有马的部队还会搞“骑兵通信兵”。
但绝大部分的“冲”、“打”这类命令靠的不是通讯员,除了开头那种“口口相传”外,再就靠的是信号弹和司号手,或者直接用驳壳枪特殊的枪声做引子。
为了战斗的突然性,信号弹是首选,但这个东西当年比较稀有,而且多用于整体大战役的约定命令,所以大多时候发动攻击用的是司号手,司号制度八一南昌起义时就有了。
有句话叫“司号员动个嘴,千军万马跑断腿”,靠号声部队可以很明晰的接收前进、撤退、冲锋、集合等很多很多命令,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是当时战场上比吼叫更有效的联络方法。有时候高级别的号长会带着整排的司号员集体传令,上百门铜号一起吹奏可以声震百里。
一般设置正规的解放军部队从连级开始就有司号员,营级有司号班,班长也不叫班长,喊“号目”,团级是整排的编制,排长叫“号长”,到师级则成为“司号连”,而且很多司号部队都有特务连编制,要不就是跟着通讯连和通讯营一起。
这些司号员当年都是很被人佩服的存在,当然他们也有牛逼的本钱,多牛呢?你见过能用号声聊微信的吗?
按照普通号谱是20项,起床、冲锋这些,但复杂号谱可是有大几百条的,号手们根据谱子,可以吹出完整的句子,例如这个红军时代到号谱,看见它的意思写的是啥了吗?“少共国际师 政委 跑步到 一方面军 总司令部”。
是不是很神奇?是不是很惊讶?那些电视剧导演哪能明白我军的精妙。
朝鲜战场上的美军算是领教过我军这些司号的威力,志愿军的联络并没有完全局限在司号上,甚至那个年代的革命前辈们可能已经发现了司号制度容易暴露的缺陷,从而演变出一种利用各种乐器、发声器交流传令的方法。
这种战场沟通即能传令,也能扰敌,有些美军几十年后的人生都无法摆脱那些喇叭、笛子、铜锣、哨子组成的噩梦。志愿军可以通过这些东西进行联系联络,形成互相的配合。
所以你看,除了吼叫外,我军还有这么多通讯传令的方法,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并不一定需要大喊大叫呢。
泥牛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说是有很多个,不同的战场环境以及战争的时间,就有不同的答案。如果是在现代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中,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接近于零,即便是发生巷战,它的可能性也极低——条件好的有单兵通信设备,最不济也会使用手势等。如果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发生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事——靠喊来发布命令,这一点都不奇怪。
题主说的应该是抗战题材的影视剧,在那个年代,确实是很常见。靠喊发布命令,主要是发生在连、排、班级别的战斗中,营、团级作战单位只会在特殊情况下才用,比如在部队被打散,或者说是与敌陷入混战等情况下,靠喊很正常。这主要取决于战场环境,并非是一成不变——因势而为。有人说“营、团级不可能用”,劳驾去问问那些在抗战中幸存下来的老前辈,战争可不是教科书。
在抗战前期,团级也未必能有个电话,能有个发报机就算是可以了,更不用说营、连、排、班一级的作战单位了。尤其是游击队、县小队、区小队等,能有几杆枪,指望着他们会使用“旗语”、“手势”?他们在战斗中绝大多数都是靠喊传令。随着队伍的逐渐壮大,如县小队也开始有了“司号手”。“给我打”、“给我守住”,多发生在阵地战中,指挥员吼一嗓子,这个命令就由他身边的战士“原封不动”开始沿阵地一个传一个。
通常情况下,没那么多废话,比如“给我打”,实际上指挥员就是吼一声“打”,身边的战士高喊着“打”,并向敌人开火,命令很快就会传下去,比传令兵玩命跑要快得多——只有傻子在这种情况下,还等着。当然了,部队对于传令有着严格的规定,战士们都知道什么时候大声、什么时候低声,违背军令?只有一条黄泉路可走。喊话传令,在进攻时就是“吼”,《亮剑》中李云龙高喊“跟老子冲”,在那时候也很常见。
但有一点需要说清,在连、排、班级的战斗中,并不是只有“喊话传令”一种方式,通过传令兵下达命令,还有就是通过枪声来传达命令,指挥员通过驳壳枪、或者是机枪等的枪声来下达作战命令——驳壳枪等的枪声就相当于信号弹。这种方式传递的命令极为单一,有人说“一线指挥员靠控制枪声传递命令,不可能靠喊,因为听不见”,对于这种说法,只能是:呵呵……如果在战斗中下达比较复杂的命令,比如“二班停止射击,向我方靠拢”,这就得靠传令兵了。
那时候条件极为艰苦,除了游击队等非正规部队之外,连、排、班级在战斗中多数情况下靠的就是喊话传达命令。团级都有通讯员,实际上就是传令兵,没有发报机前,有条件的骑马,没条件的跑步。《亮剑》中,李云龙所率独立团被敌人打散,与旅部失去联系,旅长发火,派出通讯员寻找李云龙部,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在营、团级以上规模的战斗中传递命令,光凭“喊话传令”就不管用了,信号弹、司号手、通讯员是确保命令能够传递下去的三样“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