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的战斗场景中,指挥员呐喊:给我冲,给我打,给我守住。在现实战斗中,这种场景会发生吗?
巡航
在危急时刻,呐喊能缓解恐惧激发人的勇气
viki
在战争年代肯定是存在的,但是现代战争则是两码事!因为现代战争都有无线通信设备,长官的命令可以直达士兵,不用大喊大叫,士兵也能够听到,在战争年代,“喊”是重要的交流方式。
几乎在所有的影视剧中,都会有这样的镜头,就是长官用喊的方式在战场上指挥士兵,给我冲,给我狠狠的打!
这是不是真的呢?
纵横认为大部分情况下是真实的,但并不是唯一传递命令的方式。
先来说说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军队组织形式,基本上就是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的排序。
班、排一级的指挥基本都靠喊班是最小的作战单位,一般来说一个班在10个人左右,在打仗的时候,班长对这10个人肯定是用语言来交流的。
排是比班更高一级的作战单位,排长是军官,而班长不是军官,两者有巨大的差别,一个排在50人左右,规模就像我们读中小学时一个50-60人的班级差不多,正常情况下,排长会亲自带一个班,打之前会提前告诉其他的1-2两个班,等排长命令的时候一下,整个排基本基本都能听从指挥的,让打就打。
连一级有指挥所连是排的上一级作战单位,一个连通常有三个排,从连指挥排,和排指挥班是完全两码事,一个排只有五十多人,但是一个连则在180人左右,相比之下,完全用喊话指挥战斗就不靠谱了,距离是一方面,在阵地中枪声太大,所以,连长一般不会具体的去指挥士兵,而是通过排长和班长传达作战命令。
连队基本都会设指挥所,里面会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是通讯员,专门负责向各排负责传达命令的,在具体指挥战斗中,还会有号手和旗手来指挥战斗,在以前有些人误会,认为士兵必须要懂旗语和号声,实际不用士兵懂,只要班长和副班长懂就行。
抗战期间,与中国连队同一级别的日军作战部队是中队,180人的中队中,有8个通讯员,可见通讯在基础作战单位中的重要性。
营一级不在最前线营是连的上级,一个营通常有三个连,是部队中的中级指挥机构,正儿八经的基层干部,一般来说,连长是需要拿枪上待在前线的,营长的指挥所就不是太前沿的阵地了,中国军队一般一个营有三百五十人到七八百人不等,待遇自然就不一样,人数少的营,其实就跟连长差不多。
美军一个营人数能比国军多一些,在《兄弟连》中,温特斯上尉从连长调到营部工作后直到战争结束,再也没开过枪,属于完全的后方了,中国军制跟美国没法比,大部分情况下,可能会驻在前线往后一点的后方阵地,绝对不是第一线!
团一级指挥最重要团是营的上级,一般一个团下辖三个营左右,一个团的人数基本在1500人以上,像李云龙部在平安格勒会战前八个营那是不正常的情况,团级指挥单位是战争中最重要的指挥层级,一般来说,是介于前线和后方的重要层级,团部指挥功能齐全,如果团部被端,对部队的影响是极为不利的,这就是《亮剑》中山本特工队要偷袭独立团团部的原因。
在实际情况中,团长一般是不上前线的,美国营长都不用拿枪,中国团长还用去拼命?李云龙是大头兵出身,所以经常以团长的身份去干连长的活,正常作战中,团长是绝对不能离开指挥部的。
在中国电视剧中,所有团长端冲锋枪上战场冲锋的,一边冲一边喊,冲啊,给我狠狠打,都是扯淡,命令都是通过通讯兵下达到营,然后再到连,才是战斗的常态。
Cool
给我冲远不如跟我冲
冰菲
影视剧看看就行了。
昵称不能为空
过去是军号和信号指挥的,战场上的嘈杂声喊破喉咙别人也听不请!现在不知。
youhooo
几乎不会的,年代不同了
心灵之约99
是可能出现的,虽然现代战争进入了信息化战争,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不是所有的战场都是信息化的,也有通讯设备失灵的时候,比如残酷的城市巷战中,就可能出现你提问的这种情况
SS様
一
我们在看战争剧时,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指挥官在高喊:弟兄们,给我冲!给我狠狠的打!这种场面在现实战争中存在吗?不仅存在,而且相当普及。
我们举一个例子就明白了。在抗战中,黄埔军校毕业的军官战死有20多万。由此可见,整个抗战到底有多惨烈,普通士兵牺牲的数量更多。
1938年10月,在万家岭战役中,当时担任团长的张灵甫率领的一支突击队从张古山后山的悬崖峭壁上突破了敌人的防线,与日军血战五天五夜,张灵甫自己也身受重伤。
这就是真实的血淋淋的战争场面,如果军官不冲在第一线,下边的士兵才没有那么傻,你让冲锋他就冲锋啊。那些都是骗鬼的。真正的大战军官都是冲在最前面的,三军相逢勇者胜。
二
有人会说,如果士兵不冲的话,后面有督战队,督战队员会开枪。事实上,只有士兵向回头逃窜的时候,才能碰到督战队。如果只是畏缩不前,还真碰不到督战队。
有一次曾国藩在前线亲自指挥湘军作战,湘军被太平军打得溃不成军。曾国藩气得连续斩杀了好几名逃兵,并在地上画了一道线,不允许士兵越过这条线。结果湘军士兵就绕过这条线继续逃跑,当时曾国藩就傻眼了。
虽然从表面上看,营团一级的干部不用冲在第一线。但当一场大战开始的时候,营长、团长不在第一线不要说士兵,就包括低级军官心里也犯嘀咕,也想逃跑。
当然一般的战斗,营长以上军官是坐在指挥部的。他们只负责战场上的布防,预备队的使用。对前线的指挥主要靠传令兵,根据战场形势进行总体调度。
三
因为在卢沟桥事变时,张自忠将军被骂成汉奸,当他回自己老家时,家人都不愿意见他。从此他就下定了决心,要在战场上把失去的荣誉重新找回来,坚决要和日本人拼到底,以证明自己不是汉奸。
虽然张自忠的部队不是国民党的嫡系部队,但他们在战场上却打出了胜似中央军的气势。每一站,张自忠都冲在最前面,他必死的决心感染了全体战士,这也让他在战场上立下了大功。
在1940年的枣宜会战中,张自忠率领自己的嫡系38师与日军展开浴血奋战。最后陷入了日军的层层包围,当时他的职务是集团军总司令,但他宁愿和兄弟们一块儿战死,也绝不后退。张自忠战死后,蒋介石亲自为他抬棺,并把他的牌位放进了忠烈祠。
将军最好的归宿是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不是回到后方去领奖章。张自忠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合格的军官就应该在第一线,激励自己的将士,向敌人发起一次又一次冲锋。
这就是真实的战场,真正的英雄一定会像李云龙那样冲在第一线。他们不畏惧牺牲,但他们也不会莽撞的去送死。他们会把战争的艺术用他们自己的手法表现得更加精彩。
90后boy
现实中这样喊的也就是个班、排长,再往上看都看不见了,班排长也不会这样喊,他会告诉你该谁冲,往那冲,啥时候冲,谁冲谁掩护,给我冲?电影是看的,不是教科书,提这问题的人就是个二傻子!!
~~喵喵~~
那是不可能的!在当时有督战队,一旦发现有人后退当逃兵的直接开枪毙掉;一旦发布了冲锋命令而有人窝着不动那么同样是按逃兵处理,也是直接开枪毙掉。因此,除非指挥官自己当逃兵跑掉否则根本不会出现那种所说的大喊顶住。
上过战场的才会知道在那种没有耳麦跟无线电的情况下,枪炮齐鸣的时候根本听不到任何东西,因此在当时冲锋的时候是有冲锋号的,一般要冲锋的时候指挥官都会给司号员发布命令,由这些人来吹冲锋号,然后全体人员听到冲锋号的时候就得赶紧冲锋,不然被督战队看到落后了会误以为是逃兵,那么就是直接被一枪毙了。冲锋不一定会死,被督战队打枪肯定得死。
不过呢,出于人自己本性的呐喊,自己一边冲锋一边喊还是经常出现的。这时候指挥官往往是喊着,兄弟们跟我冲啊或者是同志们跟我冲啊。
我的孩子气
这个真的是影视杜撰,百人以下的小型战斗有可能会出现。古时行军靠的帅旗。击鼓或是其他形式传递信号。现代作战更是拥有许多专业联络方式。最通用的是无限通讯技术。谢谢
liuyu
可以肯定的说是不可能的,现代化的战争中,一个连的防守宽度就能达到500米左右,一个营可以有1.5-2公里,团、师级别以上的单位防守宽度更宽,在如此宽的防线上靠指挥员拿嘴喊来指挥战斗显然是不可能的,根本就听不见,听见了也听不清!
一线的指挥员指挥作战并不是靠喊的,而是通过控制机枪等武器的射击来下达命令的,例如在防守中,一般班排长来决定何时开火,士兵只需要听其枪声即可,只要那边一开火,那么就意味着命令已经下达,士兵可以开火射击了,这种方式简单有效。
连、营以上的单位都是要设置相应的指挥所的,以协调前线各单位的作战和预备队的使用,所以这些指挥官一般是不允许上第一线作战的,通过合理的部署尤其是预备队的及时合理投入才能保证最后的胜利,指挥官在指挥所的作用远远大于其在一线的作战,如果指挥官不顾部队的指挥而执意在一线投入作战和指挥是对整个部队不负责任的表现。只有在特别紧急的情况下,指挥官才会投入一线作战。
所以影视剧中经常有那些团长甚至师长亲临一线用喊话的方式激励官兵,下达开火命令的情景在实际作战中是完全不可能的,成千上万的人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等一个人的喊话来行事显然不切实际。
paopao_
这种场景会发生的,关键的一条,是你的奖励机制够不够,吸引人,比如:金钱、官位、生命等
横刀
影视剧中这场景是有点夸张的,但是,我想如果真的上战场了,也一定需要有人指挥,也需要有人鼓舞士气,
558255
是跟我上,跟我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