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哪些细思极恐的历史细节?

提到的作品

[穿越]清明上河图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共和国高官沈拓,附身在被俘虏的宋钦宗身上,看他如何扭转乾坤,重拾旧山河,复兴大宋,再兴清明上河图所画的盛世。

淡墨青衫.QD

[作品]史记

“中华经典藏书书系”,内容经典,形式精美,全面体现“经典藏书”理念。 该书简介:《史记》为其中之一。 《史记》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

司马迁

[作品]三国演义

三国时期是个激动人心的时代。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是纪录这一时代的最原始材料。从晋朝到唐宋,民间关于三国的传说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以各种形式不停歇地上演着、评说着刘备和曹操的故事,男女老幼无不喜欢...

罗贯中

[作品]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共一...

最新跟帖
飘雪无痕

飘雪无痕

让人读完之后细思极恐的历史细节还真是不少呢。

简单说几个吧:

第一,亡秦者胡?!

这句谶言来自于碣石山附近一个叫做卢生的人。

秦始皇巡游到碣石山附近,遇见了他,卢生声称从海外的仙山归来带了一本书,叫做录图书。

书上有一句箴言,亡秦者胡。

秦始皇认为这句箴言对应的是北方的胡人,派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上却匈奴700余里,让匈奴人十余年的时间不敢大规模南下。


这个卢生就很有意思了。

他声称这本书是从海外仙山上拿回来的。

可在当时不要说他一个小小的老百姓,就算秦朝政府组织大规模团队出海,那也是9死1生。

卢生一个人他根本就没有能力出海远航。

碣石山在今天的河北秦皇岛昌黎县境内,秦朝的时候海岸线比今天靠西,站在碣石山上向东一看: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所以,我认为卢生很可能是来自于碣石山附近的小岛的岛民,也就是今天碣石山以东的某一个小山包。

可是,一个小小的岛民从哪儿得到奇书呢。

下面这幅图是碣石山以东的风景,已经看不到海岛,过去的海岛已经变成了小山包。

当然这不稀奇,稀奇的是他的这本书所说的“亡秦者胡”竟然应验了。

当然不是北方的胡人灭掉了秦朝,而是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在当上皇帝之后倒行逆施葬送了秦朝的江山。

那么,从这方面来看预言应验了。

更有意思的是,卢生最后逃离了秦朝,远赴海外再也找不见了。

那么卢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他送给秦始皇的录图书究竟是一卷怎样的书籍?除了亡秦者胡,还记载了哪些让世人惊叹的内容呢?

最后,卢生到底去了哪里呢?

第二,霍去病为什么不迷路。

喜欢汉朝历史的人对霍去病是非常熟悉的,年纪轻轻就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除了因为自小就被汉武帝宠爱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真立下了不少战功。

和匈奴人战斗,最大的问题是草原上人烟稀少,匈奴人机动性又非常强,想要抓住对方的主力一顿猛k特别费劲。

就算经常跟匈奴人打交道的李广都经常迷路,另一位名将卫青有时候也会无功而返。

霍去病既没迷过路,又经常能抓着匈奴的主力。

漠北之战,霍去病率领军队从代郡出发向北2000多里地越过大漠打到了贝加尔湖附近。

在那个没有导航侦查手段又特别落后的时代,整个北方大草原就像是霍去病他们家开的农场一样,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想怎么打匈奴人就怎么打匈奴人。


有人说这是霍去病手下有很多匈奴人的向导,可是卫青、李广等将领的手下也有不老少匈奴人呢。

他们怎么就没有这么厉害?

太神奇了。

似乎他有超越时代的侦查手段。

第三,王莽和刘秀。

他们俩可称得上是西汉末年东汉初年的风云人物。

人们都说王莽可能是穿越者,因为他的很多措施非常超前。

而且,他当上皇帝之后,和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起的国号都不一样。

周朝早先是周国,秦朝早先是秦国,汉朝那是因为刘邦做过汉王,晋朝那是因为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被封为晋王。

王莽所建立的新朝本意却是改旧更新,这在我国历史上那真是蝎子粑粑独一份儿。

他的对手刘秀就更神奇了。

昆阳之战的时候竟然有陨石雨助阵,否则刘秀不能获胜。

没有刘秀,王莽就可以依靠强大的国家机器将改革推行下去,渡过阵

痛期,赢了一个真正的新时代。

所以,有人说刘秀就是系统派来修复王莽这个 Bug的。

历史到底是什么样的,已经无从所知,但他们两个人神奇的经历真是让人无限遐想了。

子小木兆

子小木兆

毛泽东年轻时在湖南被捕,险些丧命

1927年,毛泽东不慎遭与国民党勾结的地方反动民团逮捕,险些丧命,这是毛泽东生平中有且仅有的一次被捕,毛泽东的命运甚至全中国的命运都差点被改写,细思极恐。

事情的大致经过是这样的: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全国各地反动革命势力以“清党”为名,大规模逮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白色恐怖笼罩在全国各地。

中共中央于1927年在汉口秘密召开“八七会议”,后来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专门负责到湖南传达会议精神,同时领导秋收起义。

9月9日,毛泽东一行人准备前往铜鼓,他们绕过敌人盘踞的萍乡,一路上还算平安无事,可谁曾想,就在快到铜鼓时出了事······

那时候,毛泽东他们正在店里吃东西,不巧遇到了地方武装清乡队的盘查,团丁问一句,毛泽东答一句,同时把准备好的假证件交给他们查看,上面写着毛泽东是安源煤矿的采购员,是来铜鼓买物资的,此时团丁已经放松了戒备,准备放行毛泽东等人。

不料,门口清乡队的队长走了进来,不由分说把团丁骂了一顿,说“我看他们就是共产党,全给我抓起来,把他们通通带到团部去审问,若查出是共产党或者是共党嫌疑犯,立即就地正法。”

要知道,当时要是进了牢房审问,不是共产党也会给你安上共产党的帽子,然后就地正法,可以说如果此时毛泽东被带回民团总部,定是九死一生。

毛泽东被押出门外后,发现此时外面已经逮捕了十几个“共党嫌疑犯”,毛泽东就在在一串人后面跟走着。在路上毛泽东主动与一个团丁开始套近乎,毛泽东看准时机又塞了几个银元给团丁,团丁趁人不注意赶紧收下放进口袋,此时两人似乎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

机会终于来了,毛泽东发现一行人在前面的路口拐了一个大弯,转过弯的人是看不见后面的人的,而这时路的另一边是荒草丛生的山林。刚收了钱的团丁似乎也是驾轻就熟,拿胳膊肘拐了拐毛泽东,朝着山林方向努了努嘴,毛泽东立刻心领神会,二话不多说,转瞬就跑进了山林······

后来,毛泽东在附近好心村民的帮助下,躲过了搜捕,并顺利进入了铜鼓,才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仔细想想,如果毛爷爷在当时没有逃脱,此时的中国又会是怎么样的一番景象,天佑中华。

最后放一张可爱的毛主席给大家压压惊。

如果喜欢的可以点个关注哦。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主席

这逼人的青春

这逼人的青春

东晋时期,有一个权倾朝野的大将军,叫桓温。当时他的权力大到废立皇帝,废掉了司马奕,降为海西公,拥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帝,是为晋简文帝!

简文帝每天生活在忧虑与惶恐之中,一方面对桓温的目中无人恨之入骨,一方面又担心哪天大将军把自己也给废了。

掂量实力,知道自己是斗不过桓温的,但是偶尔还是会用点小心计,表达一下自己的不满!

有一天,简文帝就在暗室召见桓温。等大将军走进暗室,啥也看不见,就问:“皇上,您在哪儿?” 简文帝答: “某在斯!(我在这儿)”

这个回答,当时的人认为,简文帝还是很会讲话的。因为“某在斯”的回答,引用了孔子带盲人乐师冕见弟子,向师冕一一介绍诸位弟子: 某人在这里,某人在这里。

简文帝在暗室召见桓温,以孔子对盲人的语言回答他,寓意很深,暗含桓温目中无人,不把皇帝当回事的指责。

试想,如果简文帝有实力,这间暗室,对于桓温,恐怕就不是“某在斯”这么简单了!


哈哈佳

哈哈佳

巜细节决定成败》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真有不少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小事件,就是我们的一个平民百姓,在生活也频频经历了危险的一刻,称为有惊无险的事件。楚汉时期的鸿门宴这是大家所熟知的历史题材,项羽的妇人之仁,项伯的哥儿义气,范曾的老谋深算,樊哙的单刀直入,刘帮的识事务善屈伸,最终逃脱了生命危险。项羽的一歩失策,遂使刘帮竖子成名。鸿门宴的千钧一发之际,项羽的仁义之心,造就了刘帮的一代君王,几百年的大汉皇朝。

红军长征路上的湘江之战,如果不是各路军阀各怀鬼胎,哪来的红军撤离的通道,那是一条特意为红军留下的撤退之路。各路军阀允许借道,不准逗留。与红军交战,击尾不打头,仿佛是礼仪之师一般的。七万人马湘江一战,骤减到三万以下,多么痛苦的事情。如果不是红军的领导早期的安排,如果不是蒋介石恨地方军阀甚于红军,局面就完全另外一码事了。

本人也经历过危险的几秒钟。上世纪九十年代,和朋友去四川绵阳出差。在成都租了辆出租车去峨眉山一游。我们在金顶烧香拜佛祈福,并化缘上若干元。下山时候,因为海拔高度为4000米左右,夏利出租车㤐火有问题,经修理后恢复正常。司机双手沾满了油污。在下山途中,我坐在前排座椅,人也昏昏沉沉的入睡了。突然车被撞了一下,只听到“吱吱”的刹车声音,我猛然惊醒。司机一头的冷汗,对我说,我们从鬼门关上走了一圈。他指着旁边的悬崖,他手上有点油,方向盘打不过来,差点撞向悬崖。他的用力过度,把车撞向了路边的土堆上去了。刹那间的危险,又快速地消失了。至今回忆,有点后怕。

我们在茫茫之中,经历着我们自己毫无觉察的危险。天道恢恢,我想我们的归宿不是我们自己所能选择的。天意有否?

bill_wu

bill_wu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xiao杀四方

xiao杀四方

中国革命的成功之路上,经历过许多刀刃上行走的惊险时刻,但是老一辈革命家们并没有在危险面前退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个个“细思极恐”最后换来了人民的安居乐业!下面,我们就以倒序的方式来回顾三个细思极恐的历史细节。

周总理在参加万隆会议途中,险遭特务暗害

1955年的万隆会议,顺利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特别是“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提出了彪炳史册的十项原则,成为世界历史进程中划时代的里程碑。然而,周总理此次万隆执行,却充满凶险!

(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


1955年2月10日,周总理收到印度尼西亚政府邀请,准备到万隆参加亚非会议。可就在这时,我方得到情报,国民党特务机关企图利用这次机会,谋害周总理。面对这种危险情况,为了新中国的外交事业,总理毅然决然决定前往印尼参会。

当时,我们国家还没有大型飞机,与印尼也没有开通国际航班,最后只好租用了印度航空公司的“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

就在准备出发的时候,缅甸总理吴奴致电邀请周总理,去万隆之前先到缅甸仰光休息两天,参加一个由中国、印度、阿富汗、埃及和缅甸等国总理参加的非正式会晤。这件事情极为保密,知道的人并不多。

4月7日,总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接到情报说,国民党特务准备利用“克什米尔公主号”停留在香港的时机,在里面安装炸弹,企图暗害周总理等人,但他们不知道,此时总理已经去了缅甸,这个飞机准备给先到香港的代表团其他人用。

4月8日,周总理一行到达昆明,准备前往缅甸,他特意往北京打电话,嘱咐一定要查清情报真实情况,认真检查,确保代表团人员安全。经过与印度航空公司协商,他们答应飞机在香港期间,不会让任何非公司人员靠近。

4月11日下午,“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在香港起飞,下午6点钟时,周总理接到北京电话报告,和飞机失去了联系。当天深夜,北京再次打来电话,说“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飞离香港后不久,就发生了爆炸,掉到了南海里面,飞机上的11人全部遇难。

(“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


一个大国总理,在已然得知危险情报的情况下,还是慨然赴约,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也换来了宝贵的外交成果!

蒋介石密令胡宗南闪击延安中共中央首脑机关

1943年5月下旬,蒋介石不顾抗战大局,密令国民党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闪击延安,企图一举消灭中共中央首脑机关。6月18日,胡宗南在洛川召开军事会议,定下进攻决心。6月底,蒋介石令胡宗南抽调其下属第34集团军的两个军攻占囊形地带。当时,八路军大部被调往抗日战场,留守延安的部队只有一个359旅,双方兵力对比十分悬殊。

(毛主席在延安)


胡宗南此次作战,特别注意做好保密工作,他密令各参战部队先派出少量先遣人员,大部队在发起进攻之前两天,再开到指定的前进位置。7月2日,胡宗南正式确定了7月9日为进攻日期。但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早在几年前,中共中央就在他身边安插了一颗重要的钉子,这人就是他的机要秘书熊向晖。

(熊向晖)


事出紧急,熊向晖冒险将情报传递给王石坚,再由王石坚通过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的秘密电台迅速报告延安。7月3日,毛主席看到了这个情报。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党中央、毛泽东一方面破例引用情报,正面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日、挑起内战的罪行;另一方面,迅速从其他地区抽调兵力,保卫延安。

7月4日,胡宗南收到朱总司令谴责他的电文。7月6日,中共中央又把朱总司令的电报,转给了美、英、苏等国驻华大使馆,同时分发给驻重庆的中外新闻记者,把消息完全捅出去,在国内外揭露蒋介石假抗日、真内战的阴谋。最终国民党的阴谋胎死腹中。

7月7日,蒋介石电令胡宗南罢兵,一场箭在弦上的危机得以化解!后来,毛主席评价熊向晖:“一个人能顶几个师!”

中共一大代表险些被法国警察围捕,组织大纲差点儿落入敌手

1921年7月30日的上海,一个闷热的夏夜,中共一大代表们,陆续从后门进入望志路106号。今天开的是重要的第六次会议,原定的议题是通过党的纲领和决议,选举中央机构。

(中共一大代表蜡像)


就在代表们翻看着文件,准备讨论时,餐厅后门猛地被人推开,一个中年男子闯了进来。只见他穿着灰布长衫,朝屋里四处张望。负责会议保障的王会悟觉得此人形迹可疑,立即通过翻译杨明斋报告给了马林。

这个突然闯入中共一大会场的不速之客,叫程子卿,是法租界巡捕房的侦探,俗称“包打听”。侦探们常出入于茶馆、酒楼等人群聚集之地,留意别人闲谈中的信息,搜集一些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在上海的一举一动。

马林来上海之前,一直在印尼从事共产主义运动,在法租界等帝国主义势力那里,他已经是挂了号的人物。这个陌生人突然闯进来以后,代表们都高度警觉,,马林建议马上休会离开,转移走重要文件,只留下了陈公博和李汉俊。

李汉俊赶紧收拾会场,以为没留下什么证据,可是由于大家撤离时比较仓促,都忘了桌子抽屉里还有一张纸条。不出所料,十几分钟后,望志路突然响起尖厉的警笛声,十多名全副武装的法国警察,带着几名中国密探,在一阵嘈杂声中闯入了李公馆。

此时的李汉俊显得异常镇静,问道:“你们是谁?这么多人要干什么?”

密探气势汹汹地问道:“刚刚那些人呢?”

“哦,我的一些朋友,他们都走了。”

“你们刚才在开什么会?”

“开会?没开会呀!只是聊一聊出版丛书的事儿。”

这时,领头的警察回顾了一周,手一挥说到:“给我搜!”

一声令下,法国巡捕房的警察,便开始在李公馆里翻箱倒柜,东西被扔得到处都是,在一片杂乱中,那张写满字的纸条也掉在地上。屋里几乎都翻遍了,结果却一无所获。法国警察盘查了半天,没有什么发现,训斥了李汉俊和陈公博一番便扬长而去,最终化险为夷。而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有发现,那掉在地上的纸条。那张纸条上面写着的正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大纲要点!

(写有中国共产党组织大纲要点的纸条)


在我党我军的发展史上,曾经有过很多次惊险的时刻,细思极恐。正因为有那个特殊年代所锻造出的超人智慧、胆略和奉献精神,才一次次化险为夷!

黄色柠檬

黄色柠檬

关于张巡守睢阳,历来争议不断,不过其中有一个不怎么引人注意的细节,读来令人细思极恐(别总是纠结吃人这块了)。

在睢阳陷落之前,南霁云曾经向贺兰进明求救,贺兰进明出于嫉妒或者保存实力按兵不动,南霁云当场难过得吃不下饭,断指射箭明志,大怒说:先平叛军,再灭进明。

不过后来南霁云城破被杀,这句誓言也没能实现。

但是历史上有一个细思极恐的地方就是,在张巡南霁云就义之前,叛军曾经逼降张巡等人,南霁云并没有当场表态,于是张巡对南霁云呼喊道:“南八,大丈夫一死罢了,不能屈从不义的人!”南霁云笑着回答说:“我原想要有所作为。现在您说这话,我敢不死吗?”于是他就没有屈服。

注意关键字,广阔天地......啊不对,有所作为

其实南霁云刚开始应该是想投降的,诈降或者真投降就见仁见智了。

因为对贺兰进明见死不救的执念,他肯定想报仇,要是死了肯定报不了仇了,如果不是张巡的坚决,估计他应该是投降了。

最细思极恐的是,可能南霁云还打算利用叛军来报仇,当初为了保护后方跟叛军不死不休,结果现在却可能要跟叛军一起攻打自己曾经保护的东西,最讽刺的莫过于此。

各位不妨想象一下,自己在前线拼死拼活,突围到后方求援,结果后方兵精粮足,权贵们灯红酒绿醉生梦死吃的膘肥体胖,连支援前线都不愿意,当时你会是什么心情。

也许当南霁云断指射箭的那一刻,他当初为国为民坚守睢阳的信念就已经破灭了,后面回睢阳只是因为对战友的义气。

自己豁命保护的人,无论是权贵还是平民,大部分人都有意无意地坐视自己和自己的战友们城破身死。

大概没有什么比这更绝望的了吧。

如果有,估计只有岳飞岳元帅死前的心情可以比,其实岳飞虽然被权贵们卖了,但死前都对北方百姓义军更多的还是愧疚,南霁云估计就是信仰破灭了,某种程度上来说比岳飞还惨。

化用西游降魔篇里的小孙悟空虐唐僧时候的话来说就是,我就算把你打得灰飞烟灭,你的佛能为你做什么,你保护的人又能给你做什么。

小雨稀稀

小雨稀稀

历史不可以假设,真实的历史比史书上更加残酷,非凡讲故事,今天说一下二战美军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70年后机密档案公开揭开的惊天内幕

美国杜鲁门总统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陆军、航空和空军于1945年8月6日08:15在日本广岛市投下一枚原子弹。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核武器空袭。原子弹爆炸造成广岛市10万多居民死亡,对广岛市造成毁灭性打击。



三天后,1945年8月9日,美国再次轰炸日本,摧毁了九州岛以北的港口城市长崎。在广岛原子弹爆炸9天后,日本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第一颗在广岛爆炸的原子弹叫做“小男孩”,第二颗在长崎爆炸的原子弹叫做“胖子”。


以上是真实的历史记录。这背后的事件其实更加细思极恐,日本军国主义决定“一亿玉碎计划”,牺牲本土的一亿人口来阻止盟军进攻日本。妄图用自杀式的攻击拖住美军的步伐。在二战末期,日本本土成年男人已经在战场损失殆尽了,部队里多数的都是十一二岁的儿童,身高不到1米,站在2米多高的美国大兵面前对比鲜明,日本妇女为了天皇的事业,主动去南洋卖淫把钱都寄给前线军队。

美军用两颗原子弹迫使日本天皇无条件投降,其实苏联的计划更加恐怖,苏联在之前争夺中国山东的战斗输给了小日本,所以一定要教训一下日本,准备用50颗核弹把日本的图腾 —— 神山富士山给炸平。日本的无条件投降,美军的入驻,使得这个计划搁浅。到现在俄罗斯还霸占着日本的北方四岛,每年日本的首相都会遥望着北方四岛,期盼早日回归。俄罗斯可不给你讲什么大道理,有本事自己来取。我俄罗斯也没啥大礼送你,每年过年的时候派三架携带核弹头的战略轰炸机绕着日本的国境线转一圈。炫耀要下国力,等你有资格和我说话的时候,咱在谈你的北方四岛。


fenglan33

fenglan33

今天就来说说可共患难,不可共享乐的越王勾践。当年越王勾践伐吴成功后便赐死了大功之臣文种。真正验证了那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名言。

文种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越王勾践的谋臣,和范蠡一起为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劳。灭吴后,范蠡隐退,并留下信给文种,劝他逃跑。文种看了之后,称病不朝。 于是有人进谗言说文种要造反作乱,勾践听信谗言,赐给文种一把名为属缕的剑,说:“你当初给我出了7条对付吴国的策略,我只用3条便打败了吴国,剩下4条在你那里,你用这4条去地下为寡人的先王去打败吴国的先王吧!”于是文种自刎而死。



公元前473年越王又攻打吴国,将吴王包围,吴王写信用箭射给文种、范蠡:“吾闻:狡兔以死,良犬就烹;敌国如灭,谋臣必亡。今吴病矣,大夫何虑乎?”,即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fay

fay

看过一段历史,可以说这是比我看过的任何恐怖片都恐怖,中国历史上也应该没有人超过这一家子的手段。每次看到石虎一家,总会自然想到他们丧心病狂的一面,心里总会发毛。

西晋灭亡后,中国再次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北方是后赵,南方则是成汉和东晋,而石虎则是后赵第二任皇帝。

那个年代的人命如草芥,而石虎一家更是变着花样的残害人命。历史上的石虎非常的残暴嗜杀,这是有目共睹的,而他的儿子石邃比他爹还要变态,他不但喜欢杀人,更喜欢吃人。

中国古代民智未开,周边蛮夷时有吃人,但他们吃人是为了生存下去,对蛮夷之人来说,人也只是食物的一种。而石邃贵为太子,吃人并非肚子饿,他吃人纯粹只是个人兴趣,并且支持弱质美女。

(石邃)

石邃后宫嫔妃众多,除了日常喧淫外,讨老婆取妃子,第二目的就是为了吃掉她们,并且还是变着花样的吃。比如他看中了哪个美女,就让她自己梳洗干净,然后在各大臣面前唱歌跳舞,等大家玩的尽兴了,石邃便下令把这个美女带走砍掉脑袋,再把脑袋洗干净放在盘子上,接着侍卫把盘子上美女的脑袋让大臣一个个欣赏,如果有人露出厌恶恶心的表情,那么这个大臣就死定了。

当然,这只是他变态行为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让后厨把美女的肉跟牛肉混在一起煮了让大臣品尝,如果大臣能分的出来人肉和牛肉就有赏,分不出来就会被惩罚。

这样的行为,让我每次想到他,都会觉得如果我生在那个时代,一天都过不下去。然而,如此恶心残暴的行为,在他爹石虎眼里却觉得很正常。直到后来,石邃的欲望和野心越来越大,想把石虎给杀了,可事情败露,反被石虎杀死。

为了皇位有人继承,他就立了二子石宣为太子,但石宣比起他大哥有过之而无不及。

古代继承家业是从大小顺序来,石虎让石宣继承太子之位是无奈之举,他个人更喜欢三儿子石韬。石宣怕自己的位置不保,就把自己的弟弟砍掉手脚、刺烂双眼、割破肚子,折磨一顿后再杀死。

石虎知道此事后怒火中烧,就把石宣用铁环穿过两额锁着,将饭菜倒入木槽,让石宣此后只能像猪一样进食。这里还没完,过些时日后石虎怒气未消,便在邺城堆起柴火,让石韬最喜欢饿宦官,拽着石宣的舌头和头发将其拉上柴堆,再把石宣对石韬的手段重来一遍,用在石宣的身上,烧成灰烬折磨而死。最后下令将灰烬分散在各城门道路上,任由来往车马踩踏。

而石宣的妻儿等全部九人也全部被杀,其中一个石虎的孙子在临死前拼命反抗,拉着石虎的腰带,最后把他的腰带都拉断了,也没有让石虎懂恻隐之心,可见石虎此人心有多狠。

看到这里我想说,当时一部美国电影叫人体蜈蚣看的我一个月都没缓过来,直到某天看了史书上记载石虎一家人的故事后才明白,电影里最多都是演员演出来的,而石虎一家人的手段是历史上真实存在,每当想起他们的故事,心里都极为难受。

ying723

ying723

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中唱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当年确实是数千年来中国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最大的危机。

早年有一部韩国电影2009迷失的记忆,电影中描述鬼子穿越回去改变历史,我仔细想想,细思极恐,一身冷汗。

1940年到1941年,鬼子占了大半个中国,骄横的不以蒋介石为谈判目标,同时考虑南下还是北上,要是鬼子天皇真的有战略头脑呢?当时老蒋要的也就是停战,美国提出的要求是什么?退回1937年之前状态,实际上,只要日本不攻击珍珠港,美国依然深陷孤立主义,不会有大的动作,而日本这个时候要是跟英美结盟,利用日本的工业能力帮助英国打欧战,同时将日本的海军力量投入大西洋之战,那么,日本不但不会被禁运,还会得到大量帮助,美国不好自己直接做的事情,日本可以做,那么中国必然是被牺牲的一方,我国当时形势是怎么样的?阎锡山管山西,八路管陕西一部分,华北还有伪政府,南京有个伪政府,东北是伪满洲国,而且没有强大的中央政府,新疆西藏内蒙古都会有问题,老蒋的重庆政府管西南,日本人可以专心经营朝鲜台湾东北跟本土,同时扶持华北南京伪政府跟重庆对抗,后面还可以直接进攻八路,要是日本人在我们内部统一以前研制出了原子弹,那么我们还能不能赶走他们?中华民族不但会被肢解,甚至可能无休止的战乱,开始新一轮的百年沉沦,也不再有今日之中华。

stitich2013

stitich2013

如若不是韩先楚多次上报中央力争收复海南岛,今天的中国可能会有“两个TW”,国运都会被改变。

1950年4月,40军军长韩先楚凭借其数年打仗的经验,决定要在谷雨前向海南岛发动登陆作战收复计划。

不过当时军中士气非常低迷,前不久金门作战失利的打击,仍旧在各指导员心头挥之不去,面对韩先楚的计划竟无人敢回应。

可天不怕地不怕的韩先楚可顾不上那么多,担心延误战机的他直接越过上级把该计划上报给中央。

因为我军当时海上作战部队基本上都是无动力的风帆船,想要登陆海南岛只能靠谷雨前的季风,一旦错过最佳时期,就要再等一年啊。

为此韩先楚,向中央发报:时机不可耽搁,如果43军没有做好准备,我愿亲自带领40军主力军团单独跨海作战。

韩先楚当然明白他在做什么,这是在立军令状,一旦出现差错,后果不堪设想。况且他也清楚前不久“金门失利”带给我军的是怎样的一种打击,就连一向所向披靡的“旋风纵队”心里都没底,失去了往日的锐气。甚至军中还流传着:今天你吃鱼,明天鱼吃你的丧气话。

确实,即便是虎狼之师40军心里也发虚了。况且金门还仅仅是一个距大陆只有几公里的小岛,打起来都那么费劲,更别提中国第二大岛海南岛了,没一个人有必胜的信心。

韩先楚以及解放军战士的一往无前拿下了海南。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正是韩先楚的精神,也是40军有今日之地位的原因。

结合金门作战失利的教训,韩先楚依据海南的地形特征制定了突击打击,速战速决的作战计划,而党中央也终于在多次会议后敲定了这次行动。

1950年4月16日,一场前路未知的作战开始了。韩先楚在没有海军与空军打掩护的情势下,率领40军43军总计3万士兵,冒着巨大风险横跨琼州海峡向海南岛进军。

4月17日凌晨,面对国民党的坚船利炮,40军的战士毫不畏惧,活生生的用风帆船打出了一条血淋淋通道。

随后韩先楚率领先锋队在敌军火力的打击下抢滩登陆,又是硬生生的用战士的尸体,为后续部队占下了有利地形。

当日六时,聂帅坐镇北京总参谋部作战室,焦急的问道:韩先楚到哪里了?处长回答已经成功登岛。这时聂帅才重重松了一口气,他明白韩先楚只要能登岛,这海南也就拿下了。

果不其然,登岛后仅仅三天,韩先楚便率领手下将士,彻底打破了国民党引以为傲,经营10多年的“伯陵防线”,将国民党赶出了海南岛。

而我方将士也损失严重,完全是吊着一口气在打仗,支援稍晚一步怕就是功亏一篑,所幸最终取得了胜利。

美国狼子野心,多亏韩将军棋快一招。

三个月后,美国派出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公开支持奄奄一息的国民党政权。这时士兵们才理解韩将军的苦心,如果稍微晚上一步,恐怕海南也深陷敌手。

到了那时,中国怕是会有“两个台湾”,甚至失去整个南海,西沙,南沙的控制权,进而香港,澳门,深圳特区,广州会变成怎样,实在不敢想象。

欢迎关注@职言者也 无所不言,点评实事,给你最真实的点评,弘扬社会正能量!

三月天

三月天

一,古人普遍早婚早育。

都说古人寿命短,普遍都早婚早育,可是到底有多早,很多当代人没概念。这里讲一个大名鼎鼎皇室家庭——汉文帝和汉景帝。


汉文帝刘恒生于公元前203年;

汉景帝刘启生于公元前188年;

文景二帝,年纪只差15岁。

并且,汉景帝不是汉文帝的第一个孩子,他还有个同母姐姐,馆陶公主刘嫖。她生于公元前189年。嗯,汉文帝14岁就做了父亲。

另外按现在的标准,汉景帝也早婚早育。他的长子临江王刘荣生于公元前171年。如果这个时间记载没错误的话,这就意味,汉文帝14岁做父亲,32岁就当上了爷爷。

32岁当爷爷,这在古代或许很正常,但这让现如今还打光棍的80后,情何以堪。

二、汉文帝可能屠杀了自己的原配王后和她的四个孩子。

说到文景二帝,再说一个跟文帝有关的。

大名鼎鼎的窦太后窦漪房不是汉文帝的原配王后,文帝的原配王后到底是谁,目前没有任何史料记载。

不过据说现存的《史记》是被修改过的,汉武帝时期删减过一次(删掉武帝本纪),东汉时又被删减了一次。被删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后人不清楚。

但根据汉史学者推测,应该是关于吕氏一族的章节被人删减了。因为吕太后的大哥吕泽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将领,凭他的功绩,在史书上单独列传是必须的。但在史书上却找不到吕泽的个人传记。

那么这就说明,《史记》中的吕泽传可能被后人删掉了。

以此类推,汉文帝的原配王后应该也是吕氏一族出身,她在历史上没留下名字,很可能也是因为一样的原因被抹去了。

周勃、陈平发动诛杀诸吕政变时,杀绝了吕氏一族,就连汉惠帝的孩子也没放过。但是汉文帝的原配王后和四个孩子,不在京城长安,他们没机会杀。如果文帝原配王后真是吕氏,那么诛杀她们母子的人,就只有汉文帝本人了。


三、“幸亏”定陵发掘失败了。

这一点不多说。幸亏当时的文物保存技术不成熟,使定陵的发掘成为了中国考古史上的一大耻辱。否则,明清所有未被发掘的帝王陵,甚至包括秦始皇陵,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都要玩完。

这个损失,是可想而知。

虽然定陵的发掘是巨大的耻辱,可这件事也换来了我国对考古发掘的重视。而倘若没有这件事,后果真是细思极恐。



四、及时解放海南岛。

1949年10月24日,金门战役的失利,给即将准备渡过琼州海峡,解放海南岛的四野官兵蒙上了一层阴影。与金门岛相比,海南岛的面积更大,而且离大陆更远。当时将士们普遍对渡海作战有一定的畏惧心理。

1950年4月,当时身为四野12兵团副司令兼40军军长的韩先楚力排众议,向中央申请在4月20日之前发动登陆作战。为此,中央专门派邓华前来审查韩先楚的作战计划。

韩先楚对邓华解释道:因为我军渡海工具基本都是没有动力的帆船,非得依靠谷雨前的西北风过海不可,如果在谷雨前再不发动海南岛登陆作战,那么攻打海南岛的时间,就要至少再往后拖半年以上。(夏秋两季主要刮东南风)

而我们知道,朝鲜战争爆发于当年6月。次月,美国第七舰队即开赴台湾海峡。如果解放军不能赶在朝鲜战争前,解放海南岛,那么海南岛很可能就变成第二个台湾了。

而海南不能解放,那么整个南海,南沙、西沙了,可能都将不属于新中国。甚至于,中国大陆向南的出口都会被美国完全堵死。

所以,海南岛战役实际上是非常幸运的一场战役。而如果不是韩先楚力排众议,利用最后可以利用的五天时间打下海南,中央也是非常重视,第一时间批准方案的话。其结果也是非常细思极恐的。

Ki

Ki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说两个三国时期的事情吧。

一、程昱

大家知道程昱是曹操麾下著名的谋士,多次给曹操献计,深得曹操重用。

但是比起荀攸、荀彧登人,程昱是曹操打下兖州后才跟着曹操的,为何会深得曹操信任呢?只因为这一件事情。

曹操当年刚刚占据了兖州,收降了几百万黄巾(其实就是老百姓),有了根据地和兵源,前景一片大好。

可惜曹操这个时候和本来跟着自己的张邈和陈宫闹掰了。登曹操带兵作战时,张邈和陈宫联合起来叛变,迎立吕布。整个兖州只剩下三座城没有叛变,其中一个就是程昱的故乡:东阿。

这一下直接动摇了曹操的根基,曹操逼不得已赶回来跟吕布争斗。双方一来二去互有胜负,但是却耽误了农活,到了后面双方都没有军粮,于是罢兵休战。

曹操这个时候一度窘迫到连三天粮食都凑不出来的境地,袁绍跟曹操说,干脆你来跟我混吧。曹操一度非常动心,马上就要答应。

这个时候程昱劝曹操不要答应,然后给曹操凑了三天的军粮。

别的城都没有粮草,程昱治下的东阿哪里来的粮食?据《世说新语》记载,程昱搜刮了整个东阿的粮食给曹操还不够,于是在粮草中参杂了许多人肉。

正是靠着这些救命粮,曹操才撑过这一阶段。

但是大家想想程昱的老家东阿,不知道有多少人冻饿而死,有多少人被程昱拿去做了军粮。。。

二、华容道

托《三国演义》的影响,曹操在华容道的故事很经典,全国人民基本上没有不知道的。

但是演义小说中的华容道和历史上记载的华容道完全是两回事。

历史上的华容道没有关羽,只有惨烈无比的死亡。

裴注三国志中记载了赤壁之战后曹操领着败兵从华容道逃回北方的事迹,我们先看看书中的记载:

山阳公载记曰: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赤壁之战刘备烧了曹操的战船,曹操领着残兵败将从华容道往北撤军。

结果赶上下暴雨,又是大风,华容道跟沼泽似的,根本没发通过。这个时候咋办呢?

曹操直接挑出老弱病残的“羸兵”,去各处伐木拔草,然后在泥泞沼泽地中铺出一条供大军通行的路出来。

为何曹操要挑选羸弱的士兵?强壮的士兵干起活来岂不是更快吗?

因为这个时候后面孙刘联军追的很急,随时都要爆发遭遇战,曹操要保持部队的战斗力才行。

于是这边的士兵刚铺上草,曹操就命令大军赶紧通过,而许多铺草的士兵就直接被人马践踏到了泥土中,死伤狼藉。


看,三国时期老百姓不但朝不保夕还极有可能被做成人肉军粮。

而三国时期从军这条路也不保险,不但战场上刀枪不长眼,而且自己方面的将领也丝毫不顾及炮灰的命运,这些在华容道上做了路基的士兵就是最好的注脚。

所以说,不要看三国群雄并起,逐鹿中原貌似非常快意。但作为老百姓而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情热大陆

情热大陆

大家好,弹指千年为您解答!

说到细思极恐,让笔者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名画《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创作于北宋年间的风俗画,画中详尽记载了当时北宋都成的景象。而它隐藏了多个细思极恐的小细节,是作者故意为之?还是今人的恶意解读呢?笔者罗列了几个小细节,大家一起分享:



细节一、重文轻武

北宋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尤其是宋徽宗,他最擅长的便是写的一手好字,俗称“瘦金体”。其实,“重文轻武”是北宋的国策,统治者为避免重蹈唐朝因军阀割据而灭亡的覆辙。北宋讲究文人坐轿,武人骑马,甚至武人见到文人要恭敬避让。



而在画作中,拱桥上骑马的遇上坐轿的非但没有避让,甚至有准备挽起柚子,大干一场的架势,似乎暗示着文人时代的终结,武人时代的来临。南宋时期,抗金名将辈出,而在北宋时期,抗辽名将唯独杨门一家而已。

细节二、士兵羸弱不堪

…虽然北宋“重文轻武”,但拥有强大的政府雇佣军体系,禁军数量庞大,比如《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据记载,北宋拥有禁军数量百万。而且,北宋的武人工资很高,也就是“宋朝之待武臣也,厚其禄而薄其礼。”另外,根据宋朝的兵制,禁军中最精锐的“殿前军”驻守在京城。



但在画中,衙门口的士兵或坐或躺,各个懒洋洋,毫无任何王牌军的形象,这样的战斗力由此可见一般。当时北宋士兵的战斗力远弱于金朝、辽国与西夏。“靖康之变”时,汴梁城仅被围数月,便被金军攻破。

细节三、城门不设防,奸细自由出入

据记载,在整个帝制时代,北宋的自由化程度算是最高的,它打破了户籍限制,允许国民自由迁移。虽然平等、宽松、自由,但从画中我们可以发现,城门大开甚至没有一兵一卒把守,严格盘查进出行人。



城楼上的唯一值班守卫望着城下,看不出丝毫的用心。进入城门的驼队,可以看出他们是胡人,也许身份是商人。但不设防的城门在北宋末年,为金朝奸细窥探汴梁的城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靖康之变”时,金军不费摧毁之力便攻破了汴梁的外城。

细节四、消防极差,形同虚设

汴梁的建筑基本为砖木结构,消防是重中之重。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又于高处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卓望。”望火楼就是发现火情的机构,同时配有五百余消防官兵,称为“潜火兵”。



但在画中,望火楼不仅空无一人,而且望火楼下,既无救火的“潜火兵”,官兵的营房也改为了小商小贩营业的店铺。“靖康之变”时,金军没有采取火攻汴梁,估计是舍不得它的繁华非凡吧。

细节五、党争严重,奸臣当道

北宋宋神宗时期,因“王安石变法新政”引发残酷的新旧党争事件,虽然变法失败,但依旧对北宋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宋徽宗上台后,试图缓解党争关系,却无法化解。宋徽宗只好启用蔡京,蔡京上台后,与宦官童贯等勾结,将司马光(旧党)等人定为奸党。



在画中,车夫将被废黜的旧党书写的大字屏风当作苫布,包裹着和旧党有关的书籍装上车,拉到郊外销毁。由此可见,蔡京等人利用“新旧党争”,排除异己,打压忠臣。

细节六、税收沉重,官逼民反

北宋宋徽宗时期,方腊、宋江起义不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苛税猛于虎。宋徽宗末年,田税不仅变重,甚至民间好田被官员诬告为荒田,土地兼并严重。渔民被按船只强行收取赋税,逃税者按盗匪处罪。暴税下,百姓怨声载道。

在画中,税务所的税务官因报价太高,引起车夫们的强烈不满,一车夫拿出货单与税务官申辩,另一车夫大声争执,声音之大甚至勾起了城楼上值班守卫的好奇心,探头俯视。



其实,在《清明上河图》中,除了关于北宋灭亡的伏笔外,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小细节。像青楼女子当街揽客,据汴梁残梦记载,汴梁大约有7%的市民从事性服务业。



结束语:《清明上河图》其实暗示着北宋王朝的行将就木,后来的“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在现在看来,简直是一语谶成。

nataliexixi

nataliexixi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