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韩信、岳飞之死?
紫果果
韓信只是一介武夫!岳飞也不是一个政治家!难成大事!!
dianazhow
他们两位是军事家不懂政治。
所谓的无所谓
历史从来都是成王败寇,哪里有应理公该?所为乱世枭雄也好,挽将倾功臣也罢,一概无法逃脱!
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忍胯下之辱,背水一战,逐鹿中原;八千里路云和月,满江红精忠报国,三次投戎,北伐中原,从儿时建立起来对韩信岳飞的美好形象怎么也不忍抹去,也想着不应该忘记!
可是就这两个悲剧式的人物挺起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脊梁!忠诚仁廉俭,信义礼智勇!
。Ha〆Tredザ
韩狂妄自大,称刘邦只能统领十万人马而他自己再多多益善,这是韩信被杀的直接祸根!而岳飞北伐要迎回二圣(微宗和钦宗)这让高宗心理上有了忌惮,要是父兄被岳飞救回来了原本属于自己至高无尚权利可能会重兴失去,所以赵构不愿北伐想偏安一禺,但岳飞不识世务反复要北伐收复失地,所以岳飞被高宗和秦松杀害了!
twinnie
是中国历史上,文武双全,用兵水平最高的军事天才,无与比肩。
blueview
韩信兵法 韩信与刘邦的恩仇,夹缠不清。
韩信先投靠项羽,项羽只给他做了小官,他向项羽献计,项羽没有一次采纳,自己的才能没有发挥的余地,与是走了。听说刘邦好贤纳士,就去投靠刘邦,刘邦也只给他个小官做,他也走了,但是萧何与韩信聊过几次,知道韩信非常有才能,赶紧连夜把他请回来。
萧何督促刘邦将韩信封为军队统帅,刘邦非常器重萧何,也听他的,就将韩信这个想跑路的人,直接封为统帅,并且非常尊重他。 也是因为如此,韩信异常感念刘邦对他的好。当有几次叛变独立的机会来的时候,他选择效忠,没有选着叛变独立。
他当统帅后,韩信平定三秦,再灭魏,灭赵后,打败仗的刘邦逃到赵国,假装自己的刘邦的使者混进军营,偷了韩信的兵符,夺了他的兵权。然后调兵命令韩信攻打齐国。刚睡醒的韩信看到兵权被夺,吓了一大跳。这时韩信内心在想什么?
韩信准备攻击齐国,先逼迫燕国投降,然后和兵进攻齐国,刘邦身边有个靠嘴皮吃饭的郦食其,看到这种形式,觉得建立功劳的机会到了。马上向刘邦讨令去劝降齐国,齐国迫于韩信的压力,投降了。
但齐国向一个说客投降,而不是向韩信投降。功劳都被郦食其独占了,韩信部下不爽了,我们打生打死,还没你个磨嘴皮的功劳大,你要是有能耐,我们没出兵的时候,你干嘛不去劝降?于是建议韩信继续出兵,直接把齐国灭了,把功劳夺回来。韩信一听,觉得是这样,就继续进兵把没有防备的齐国灭了。齐国觉得被郦食其骗了,把他给煮了。他算是最惨的一个投机者,眼看荣华富贵就要到手,却被煮了。
齐国已经投降,韩信还继续进攻,刘邦会想些什么?
韩信灭了齐国,就向刘邦要官,让自己代理齐王。而这时,刘邦在荥阳被项羽围得死死的,就快要被项羽干掉了。刘邦看到韩信的信,气不打一处来:老子就要被干掉了,你不带兵赶快来救援,还无耻的要官当,当即大骂。张良和萧何赶紧踩刘邦脚背,刘邦马上醒悟,赶紧改口:既然要当王,干嘛要代理呢!我直接封你为齐王。
这可以看到,韩信为了一个官位,置刘邦生死不顾,要挟刘邦封王,如果刘邦不封王,韩信会不会反叛?但是你干嘛要要挟呢?还不如直接反叛,这时要是反叛,刘邦死得不能再死。 从这时开始他们心有芥蒂,不再互相信任。
刘邦同意韩信当王,派张良从借兵解除了项羽的围困。
开始项羽派心腹龙且领兵帮齐国打韩信,现在韩信把他们都灭了。项羽看到这种情况,也急了,劝说韩信反叛刘邦,这样他们三个就能三国鼎立,谁也别欺负谁。
韩信的部下蒯通,积极谋划,要韩信反刘邦,自立为王。劝说他已经功高震主,官位已经封得不能再封了,已经到了危及刘邦统治地位的时候了。 韩信这时却说:刘邦当时对他那么器重,有知遇之恩,还对自己那么好,那么信任自己,我是一辈子都不会背叛他的。韩信这时突然而来的妇人之仁,也注定了他最后的下场。
202年刘邦趁项羽不备,进攻项羽,项羽被突然袭击开始逃跑,刘邦追杀。约好韩信和彭越,一起围困项羽,歼灭他。但这两人不知道在想什么,都没来,最后项羽反攻,刘邦大败。 估计这时刘邦恨透了这两人,居然袖手旁观,看两虎相争。这里可以看到韩信有私心了。
为了调动韩信、彭越等人,张良建议刘邦赏赐一堆土地给他们,刘邦就封了一堆地块给他们,他们高兴了,开始出兵,一起和围项羽。最后把项羽灭了。 韩信、彭越的举动反反复复,立场左右摇摆,既不直接反叛,又不大力支持刘邦,居然还贪图那土地封赏,格局实在太小。
他们的形象可以说,在刘邦心里坏到了极点。
但他们心里觉得自己功高盖天,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从不考虑刘邦的立场。
灭了项羽后,刘邦马上跑到韩信军营,再一次把他的官印夺了过来,夺掉了韩信兵权。改封韩信为楚王。
当了楚王的韩信,为了巩固辖区,到处派军队戒严。刘邦以韩信造反为借口,带兵偷袭韩信。韩信看到刘邦军队,犹豫是要对抗还是顺从,最后想自己劳苦功高,刘邦不会拿自己怎么样,选择了顺从。刘邦将他抓了起来,韩信说出了千古名句:“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刘邦脸上下不来,又将韩信放了,给他个没有实权的淮阴侯。
这时候韩信是真不爽了,一身功劳,被这样对待。就哄陈豨在外反叛,自己做内应。刘邦带兵征讨陈豨,韩信准备释放囚犯,攻击皇宫,部下又告密,萧何设计,让吕后骗韩信说:刘邦平叛回来了,大臣都来祝贺。韩信居然中计,也不想想刘邦能那么快回来,看到大势已去,压下反叛的举动,也去祝贺,被萧何抓住砍杀。
韩信临死感叹没听蒯通的,没有早点反叛。
韩信最有权力该真正反派的时候,有了妇人之仁,不反叛。最没有权利不该反叛的时候,选择了反叛。这就是不明智了。
所以可以说:韩信只是个带兵打仗的军神,而不是搞政治斗争的帝王。
岳飞忠心是对国忠心,但他不了解赵构是怎么想的。赵构当了皇帝,但被金国抓的两个皇帝还没死,自己的名分很悬,所以他不想打仗,不想把金国打败了,如果打败他们,两个皇帝回来,他的地位就不保了。
所以他非常器重贪生怕死的黄潜善、汪伯彦等人,并采用他们的建议南迁。
岳飞不干了,写书上表,说:在这边随时都还可以打,则有打败金国的机会,为什么要南迁。只要皇帝你带头,就可以将中原收回来。 结果赵构看过后,直接撤了岳飞的官职。
如果岳飞聪明,就应该知道,这皇帝的内心想的是什么。但是他不懂。 无官一身轻的他独自跑到北方前线,去投军,由于他实在有才能,又当了官。
赵构开始打压主战派,岳飞上级李纲等,通通撤职贬级。岳飞又成了单兵作战。 后来投靠主战的宗泽,宗泽上表二十六次,请求 出兵。赵构全当没看见。宗泽病死时还大叫:过河、过河。
宗泽死后,继任的杜充利用岳飞做刀,去消除与他不和的张用、王善。岳飞不想自相残杀,但被逼不过,只能如杀他们。把张用、王善打得去做强盗。赵构用的人和被劫走的宋徽宗一样全是一群混蛋。
不说了越说越气,反正岳飞也像韩信一样,带兵打仗顶呱呱,但不懂政治,最后被赵构假秦桧之手,以莫须有罪名弄死。
岳飞将帅之才,空有一身为国为民的能力和智慧。去为赵构瞎卖命,别人还非常厌恶不领情。算愚忠。岳飞的部下牛皋这些人都劝他独立,只要独立了,灭掉宋朝,再抗击金国,或灭掉金国再灭掉宋朝,自己当皇帝有何不可。最后带着儿子岳云和女婿张宪,送给秦桧杀。
岳飞是一个不懂政治的帅才。
迷夏_Bouquet
韩信、岳飞可谓中国历史上的两大战神,但二人都可谓蒙冤身死,令后人唏嘘不已。
韩信帮助刘邦战胜了强大的项羽,特别是垓下之围如果没有韩信的十面埋伏,刘邦根本就消灭不了项羽,到时鹿死谁手还不一定。至于韩信为什么立有这么大的功劳还会被弄死我想有以下原因。
一是韩信非刘邦嫡系。刘邦重用韩信并不是心甘情愿的,主要是面对强大的项羽,刘邦手下都是一帮屠狗之辈,根本不是项羽的对手,为了生存他不得不重用韩信。
二是韩信个人性格原因。韩信自持功高看不起刘邦一帮人。刘邦问他,我能率领多少军队,他竟然说最多十万,对刘邦都这样,可想而知对其他人韩信该有多狂妄。
三是韩信政治低能。在刘邦正需要他的时候,他逼刘邦封他为齐王,在几次关键战役前都不听刘邦招呼。等刘邦统一天下后,贸然收留项羽手下将领,召开刘邦的记恨。
四是时局需要。韩信最后不是被刘邦杀的是吕雉杀的。为什么呢?韩信太厉害了,可以说刘邦集团没人能干过项羽,刘邦在还能勉强镇住他,刘邦一死那就没人是他的对手了。要是韩信再起了反心,那又是天下大乱。这就是为什么萧何愿意帮吕雉杀项羽的原因。
韩信最少还是功成名就之后死的,岳飞就更充满了悲情色彩了,因为岳飞一死南宋政权就与金国达成协议,让靖康之耻无法洗刷。如果说韩信死是作死,那岳飞就是牺牲品。南宋赵构在与金的对抗中被打怕了,加上苗刘兵变他知道他的皇位并不稳固。这个时候岳飞偏偏喊出了迎回二圣的口号。还催促高宗立太子,这都严重触犯了高宗的底线,把岳飞划为异类,再加强宋朝统治者对武将有天然的忌惮。岳飞最后冤死也不足为怪了。
总的来说,岳飞、韩信都是优秀的军事家,但他们不是政治家,这是他们被冤死的一个重要原因。
tianyuxiaoming
韩信、岳飞的下场的确有些悲惨,但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有其自然法则。如若仔细分析,大致还是能理出个头绪。
先说韩信。没主见,还有些贪图小利。这是他致命的弱点。他本可以自立为王,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但韩信缺少主见,大事面前优柔寡断,错失大好良机。在刘邦项羽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对刘邦的调遣又故意推诿,以致张良的提醒下,刘邦不得不封韩信为齐王。这是韩信埋下的主要祸根。
岳飞更是冤屈。关键一点是岳飞的志向太高太远大了。宋高宗已经没有任何可以奖赏岳飞的了,那宋高宗心里就觉得,是不是只有把大宋江山让给岳飞才行?加之百姓只认岳家军,不认皇上,宋高宗心里更是打鼓。最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岳飞。
万事又因就有果。只是当局者迷罢了。
袁小芝
韩信的死,死得没价值,纯属以前并肩作战的大哥当了皇帝后,被人抬得髙高大上,加上以前吃的差,突然高热量的东西吃多了,身体细胞量变加快难受,被大哥身边的人一叼。小弟成了发泄对象。岳飞之死,解决了南宋之前军权与君权的矛盾,救了韩世忠等军人。也求很多平民,避免了其它不确定性。让人民免于战火有了南宋一百多年的辉煌。并创下了很多奇迹。韩信无得窝囊,岳飞死得有价值。岳飞得到人民的记念,看来上天是公平的。
summergaoyue
不看古人,看先在
咕咚咕咚咕咚
他们的精神品质值得敬佩,但下场完全是咎由自取,天予不取,人复何为。
muzi_
谢邀。
首先呢,我觉得问者,能够将这两人联系起来,也是博学深究之人。
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先来看下这两个人的共同点吧:
1最大的相同:军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白痴。两个人都有将帅之材,却偏偏都没有战死沙场,一个魂断未央宫,一个命丧风波亭。
2,二人都有功高盖主,且有非臣之心,有取死之道。功高盖主就不用细说了。非臣之心,韩信贵为淮阴候,却暗地里与属下勾结,却有叛乱之嫌。而岳飞呢,你说你打就打吧,天天高喊迎回微 钦二帝,你这对于当今皇帝赵构来说,就是不臣之心。两个人一个叛乱,一个欲立旧废新,都有取死之道。
3帝有不忍之心,却无宽容之意。先说岳飞吧。赵构在岳飞死后说过“非朕不明,非卿不忠‘。什么意思呢,大概就是朕也不是不明忠奸,也知道你是忠臣,只是呀……韩信,死于吕后之手,却不是刘邦支使的,而是吕后与萧何二人使诈。刘邦,虽不杀韩信,却也只是默认事实因为韩信不死,刘邦真是怕睡不着觉了,就这刘邦也没有亲自或明文诛杀韩信。
longlygodness
韩信、岳飞之死,确切的说,都是死于皇帝之手。
不同的是,韩信的死是飞鸟尽,走狗烹,岳飞的死是因为他不懂皇帝在想什么,想要什么,最终被秦桧害死。
韩信,江苏淮阴人,年少时曾有胯下之辱,但是他个人发愤,也有军事才能,初投项羽,但项羽并没有重用他。
而后萧何把他引荐给刘邦,刘邦一开始也没有重用,于是韩信偷偷地走了,被萧何发现,于是半夜里骑马去追韩信,“萧何月下追韩信”就是这个典故。
经此一事,刘邦开始重用韩信,韩信也不负众望,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击败项羽最后一战垓下之围就是韩信指挥的,而项羽也自刎于垓下。
可以说,没有韩信,刘邦根本不可能建立汉朝。
可是汉朝建立之后,异姓王过多这个问题就摆上了刘邦的案头,这些异姓王,都为汉朝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这么多又威胁了刘邦的刘家江山。
所以韩信首当其冲,一贬再贬,最后被吕后以木签刺死,一代军神,竟然死于阴人之手,令人婉惜!
而岳飞的死,则是令人叹息,悲痛。
在抗金态势已经被岳飞等将领弄得一片大好之时,却被皇帝赵构以十八道金牌召回朝廷,下狱。
为什么?因为第一点、他提出迎二圣回朝,虽然后期没有提了,但是这个主张必定不让赵构喜欢,宋徽宗和宋钦宗回来了,赵构还能当皇帝吗?
第二点、赵构其实抵抗金朝的决心没有那么大,而当时的南宋刚建立,国力也不允许一直打仗下去,可能南宋占的地盘会越来越小。
而当时,金朝已经提出和南宋谈判,这样的形式之下,岳飞必定成为皇帝赵构对金朝的投名状,以示自己愿意谈和的决心。
所以,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死了,其实主谋是皇帝,经手的是秦桧。
总之,韩信、岳飞都死的很冤,在家天下的时代,皇帝的一言真的是能定人的生死!
许佳王朝
方圆论坛观点
实际上造成韩信和岳飞两人悲惨的结局下场的原因有一些共同点。比如韩信和岳飞两人都犯了功高震主这一条罪,功劳太大连皇帝都忌殚不已。其次或许成功的人都是专注于某一行业。韩信和岳飞两人情商都不高。以上这两条就是他们被杀的真正原因。
先说功高震主韩信方面,韩信自从被刘邦重用之后简直就好像开了挂一样,做为统帅韩信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声明威震天下。尤其是后来楚汉争霸时期,如果没有韩信的鼎力支持刘邦根本不可能击败项羽。所以说单纯刘邦之所以能夺取天下建立汉朝,韩信功不可没。但就是因为这样也使得刘邦更加的忌殚韩信。毕竟和韩信的功劳相比起来其他的臣子就显得太平庸了。而且韩信在后期的实力甚至超过了刘邦。尤其韩信在灭掉齐国之后拒不出兵援助刘邦攻打项羽,反而以此来要挟刘邦封他为齐王。虽然最后刘邦封了韩信为齐王。但也因此埋下了祸根。
而岳飞呢?做为南宋主战派将领之一。岳飞掌握着南宋大半的军队。而且岳飞一生经历大大小小数百场战役,多次击败金军先后光复过建康,襄阳,郑州,洛阳等地。虽然在所有南宋主战派将领中岳飞算不上功劳最大的一个。但也绝对是最出彩的一个。本身南宋后来就没有能在在和金国打下去了。南宋越和金国打国内农民起义的规模就越大。所以赵构决定和金国和谈。而岳飞不顾实际情况也不管国家能不能承受的起战争坚决要打下去。后来赵构下令要岳飞班师回朝。但岳飞置之不理。后来赵构连下十二到命令后岳飞才听命回朝。岳飞抗命不遵的行为彻底激怒了赵构。本身岳飞掌管着南宋大军就受人猜忌。而岳飞抗命不遵更是给了秦侩等奸臣借口。后来秦侩联合他人诬陷岳飞企图造反。再加上岳飞前不久抗命不遵的事实,最后魂断风波亭。说实话岳飞的死有功高震主的嫌疑,也有被秦侩陷害的嫌疑。但更有岳飞自己找死的嫌疑。因为不管什么朝代不遵军令绝对是一个死。从岳飞抗命不遵来看赵构杀他也并不是没有道理。
再说情商低这方面。韩信就是个单纯的人。他认为自己对汉朝对刘邦有大功。所以他不相信刘邦敢杀他会杀他。所以韩信根本就不相信谋士剻通和他说的什么“兔死狗烹”的道理。张良在韩信当上齐王之后也劝告韩信“满招损谦受益”让韩信放弃齐王之位。但当时韩信志得意满根本没在乎张良的劝告。后来齐王爵位被削掉后刘邦和他说“见天不杀,见君不杀,见地不杀”。韩信又听真的相信了刘邦。结果最后被吕后在密室之中吊起来让宫女手持棍棒乱棍打死了。由此可见情商低也是要命的。
岳飞方面,本身提拔重用他的皇帝就是赵构。但岳飞却总想着背上收复失地救宋徽宗和宋钦宗父子。他也不想一想,如果宋徽宗和宋钦宗回来之后,赵构怎么办?赵构的皇帝之位肯定会受到影响。所以岳飞的主张肯定不被赵构所喜欢。而且赵构曾多次赐予金钱美女给岳飞。但岳飞却坚持不受。每次都把赵构赏赐的钱财美女送还给赵构。这不是打赵构脸吗?而且你一个武将不爱钱财不爱美女,那你想怎么样?岳飞这种做法不得不让赵构怀疑猜忌他。
所以说古代做官有“三思”。思危,思变,思退。功高震主就是没有“思危”的想法。而情商低就是没有“思变”。实际上古代因为功高震主和情商低死掉的臣子数不胜数。这也是没办法的是,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的时代没有“三思”的概念是很难得以善终的。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支持一下。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鬼妹
同为古代所处朝代的功臣,韩信和岳飞下场都挺悲惨的,对此我觉得韩信有取死之道,而岳飞却是枉死,让人同情,让人遗憾。为什么会这样觉得呢?
一、韩信和岳飞的敌人不一样。韩信的敌人是与刘邦争天下的各个诸侯,刘邦以他为帅之后,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这些全部都是民族内部的矛盾;岳飞的敌人一直都是要侵略宋朝的金国(满族),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这是民族与名族之间的对抗!
中华民族一直有“家国情怀”,更有“民族情怀”,虽然现在国家提倡民族平等,甚至还给了少数民族很多优惠政策,可是在古代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言论,而岳飞作为抵抗外族的民族英雄被赵构枉杀,自然人们都会同情岳飞!
二、刘邦杀韩信的动机与赵构害死岳飞的动机不一样。韩信是因为功高盖主,让刘邦忌惮他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所以杀了韩信。而韩信也确有取死之道,他曾说过:“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样的话,明显是对刘邦心有怨恨;而岳飞是因为赵构想要向金国求和,在完颜兀术“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的要求下杀害的岳飞。可以说岳飞是真正的枉死,即使是罪名都是“莫须有”!
没有人不希望社会不公正,而岳飞的死亡恰好是不公正的典型,被不公正的对待的岳飞让人们同情。
三、韩信死时准备袭击吕后和太子,岳飞死时正准备收复宋朝失地。公元前197年,陈豨反叛,刘邦亲自率领兵马前往平叛。韩信托病没有随从,而是暗中去袭击吕后和太子,从而响应陈豨,从实质来说韩信确实反叛了;而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如果不是赵构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很多人都相信岳飞能一举战胜金兵收复失地。
岳飞的死让宋朝彻底失去了收复失地的可能,给汉民族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现在有一种言论:说满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岳飞抵抗满族也是抵抗中华民族的统一,不应该把他视作民族英雄,我想对他们说一句:“一派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