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中的江湖是什么意思?

leeyang

xiaodaiw

七匹狼

L要减肥
提起武侠小说,自然离不开“江湖”。在读者的眼里,“江湖”已然与武侠连在一起。如果侠客们离开了“江湖”,置身于宫廷、边疆或其他什么地方,总给人一种很不协调的感觉。既然“江湖”至于武侠小说如此重要,那武侠小说中的“江湖”指的是什么呢?
“江湖”原指长江与洞庭湖,也可泛指三江五湖。此时的“江湖”只是个普通的地理名词,并无多少深刻内涵。不过到了唐代,“江湖”的内涵开始丰富了些。杜甫诗“欲寄江湖客,提携日月长”,这里的“江湖”就隐含了与朝廷相对之意,即隐士或平民所生活的“人世间”。
“江湖”的这一文化意义,在范仲淹的笔下体现的最为了然:“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里的“江湖”是相对于“庙堂”存在的另一地理空间。
在唐代的豪侠小说中已出现了“江湖”,不得意的文人武士往往落魄江湖。此时小说中的“江湖”与范仲淹笔下的“江湖”类似。如同司马迁《史记》中那些“布衣之侠”、“乡曲之侠”、“闾巷之侠”所活动的空间。
不过武侠小说中的“江湖”的内涵并非一成不成的,在唐代的小说中它还只是指代远离朝廷或官场的闾巷民间,到了宋元时期的小说、话本中,“江湖”开始与抢劫、黑话、蒙汗药、杀人越货等联系起来。明清时期的武侠小说,“江湖”更是随处可见,有的甚至连书名都题上了“江湖”二字。此时的“江湖”已然内化成武侠的文化标志之一,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名词。
由此可见,武侠小说中的“江湖”内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它由一个模糊的空间想象延展到一个相对具体的地理空间,又逐步演化成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