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美女作家林奕含自杀一事?

提到的作品

[作品]南京大屠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浩劫

张纯如

[作品]人物

人物,ISBN:9787539406015,作者:余澜 编辑

[现言]爱情保卫战

一个女人的青春有多长,顾媛对陆离的爱就有多长。然而这个她爱了十一年的男人,却视她为毒瘤,百般折磨。直至他将她推入另一个男人的怀抱,彻底结束了这份卑微的感情。三年时间,她蜕变得成熟、聪明、美丽,在他眼里...

嬗舒

最新跟帖
蘑菇是个仙

蘑菇是个仙

记得好像她受过性侵!一直都有心里障碍!没人知道吗?有些事知道也启不到什么作用!

这个坎是她垮不过去的!愿她安息!

平时还是看看心里抗压能力吧!看看活着这本书,每个人都有苦难,只是有些人把它当成养分!成就自己!有些就被压垮!

owncastle

owncastle

抑郁症患者太可怕,除了自杀,还有两种变相自杀行为,一种是“扩大性自杀”,另外一种是“曲线自杀”。

⑴扩大性自杀

扩大性自杀,也成为间接性自杀。即患者有自杀想法,但是没有勇气实施自杀行为,而是出于非常自私的动机,要么报复社会,要么报复他人。所以希望通过杀别人,以图壮胆自杀或者利用法律处死自己。而这样被杀害的人,多是陌生人或者相关甚微的人。且并不是一时冲动为之,而是经过思索和选择对象,且事后有自首行为。德国2.24蓄意撞机案与陕西米脂4.27伤害案就很可能是扩大性自杀。

2015年3月24日这次的德国副驾驶安德烈亚斯·卢比茨蓄意撞机,则很可能是在报复社会。副驾驶在事发前已经处于抑郁状态了,而相恋7年的空姐女友又提出和自己分手。无疑这会加重他的糟糕情绪。于是,带着郁闷、愤怒、绝望心情的副驾驶就采用了坠机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抑郁时的恶劣心情。他的目的达到了,但其他149位无辜的生命则成了他的陪葬品。

2018年4.27犯罪嫌疑人赵泽伟,男,汉族,1990年1月20日生,户籍米脂县城郊镇赵家山村人。经初步审讯,犯罪嫌疑人交代其在米脂三中上学时受同学欺负,遂记恨学生,今天持匕首杀人。其微信名为“要么忍 要么狠”。他这一狠9位学生没命了,令人可疑的是杀人对象并非是仇人,也并非是曾经欺负过他的人。

⑵曲线自杀

“曲线自杀”,又称 “慈悲杀人”或“怜悯性杀人”,是自杀者不忍心自己死后亲人遭受痛苦,而把亲人也一起杀死的行为。

少数抑郁症患者在产生了自杀想法后,觉得虽然自己自杀解脱了,但自己最亲爱的人却还会在人世间遭罪,于是他们会产生一个更为可怕的想法,先杀死对方,然后再去自杀。设想着通过死来为自己解脱一样解脱家人。

2013年8月19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家林在家里被患有抑郁症的妻子砍伤致死。据了解,57岁的许教授和妻子徐女士感情很好,徐女士患有抑郁症,曾经几次自杀都被许教授救下。

2015年11月,52岁的南京女子田某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在南京中院受审。田某某在法庭上称,她因长期独自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郝某某而患上抑郁症,早就萌生了自杀的念头。2015年4月,当她再次表达想死的念头时,丈夫郝某某说不如一起死,她遂用抱枕将郝某某捂死然后自杀,但没有成功。

所以社会应该高度关注抑郁症,得了抑郁症的病人也要寻求积极的治疗。

joey8100

joey8100

乐园,响彻悲歌!

林奕含的故事毫无疑问是残忍的“事故”也是“人祸”,看到其他答主的回答,大概可以了解其人其事了!

我想替“房思琪”提几个问题:

1.活着,有人说我是天使,然而,天使的翅膀曾被魔鬼玩弄,太阳依旧每天照常升起,而我的心早已被被蒙上阴影。

人们什么时候会去一个布满灰尘和蛛网的未知之地呢?是好奇还是探险呢?是因为一本书还是一个人推着你去关注,亦或是“死亡”——沉重悲伤的字眼,对于抑郁症和侵害创伤(侵害后遗症)患者!!!而你又对其了解多少呢?社会又有多少关注关爱呢?

2.人一旦生病就“与众不同”,成了病人成了弱的群体,有的人可以写书可以唱歌,有的人可以去旅游去交友解郁,而大部分人呢?谁来帮助那些弱中之弱的人?

你知道有一种病是没有解药只有“心药”吗?这药无形无色无味,可自愈也可能走向灭亡,我选择了第二条路,但最终还是没能找到解药。

现在,全球社会各界人士都在讨论我的“病”,我不幸而又庆幸一直以来对心理的创伤很敏感,《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便是我痛苦的回炉再造,烧灼着刺痛着……你能感受到吗?

一株玫瑰花开错了季节和地点,所有的刺都指向心脏质问自己。@艺刺

3.现在有没有什么法律可以震慑这场“事故”的施暴者,社会上还有多少性侵犯的受害者,不同阵地的支持者,舆论的推动者,感同身受的旁观者!

乐园,响彻悲歌!

这是一本真实有力的书,也是向读者传递一种互助互爱的社群理念,这里只属于那些曾经深受侵害困扰的“病患”,“我们”需要一个避风港,需要关爱和理解,需要一个自救或自愈的“家”!

房思琪:振作起来,坚强起来,勇敢起来……

艺屿EYESVOT :房思琪的故事有书可查,房思琪的世界也是作者的心界。而房思琪世界之外的故事我们无法一一触及,太阳照常升起,房思琪的“事故”还必将继续,乐园的悲歌是我心中的刺痛……

倩倩Lee

倩倩Lee

本来正是美好的时光,花样的年华,却选择了放弃自己的生命,其实现今社会,这样的人很多……

原因呢?我觉得主要有两种:

1、生活压力太大,整天郁郁寡欢,导致精神过度抑郁,进而引发厌世的情绪,久而久之,这种情绪不断积累,并迈出那最终的一步。

2、在某个时间点,沉迷于某件事或者因某件事产生的刺激印象之中,无法自拔,仿佛置身幻境,着魔了一般,就像香港全民偶像张国荣一样,深陷电影情节,结束了自己的人生!何其可惜!

Dream

Dream

其实跟她是作家有很大的关系,家人应该引导她干别的职业,最好是技术工种,有无穷无尽的知识点要学习,弄文字的,要反复斟酌,情感会太细腻,经常想的太多,对不完美的世界会很难受,容易抑郁。你看海子就明白

生来就傻

生来就傻

今天是林奕含逝世三周年。

唉,什么周扬青手撕罗志祥,什么前女友怒曝屈楚萧SM, 还有阿里太子被削爵,当当李国庆夺印事件, 这些要么就是男女之间的私人恩怨, 要么就是大公司之间的内部问题,无关公众利益。 我只想问,鲍毓明什么时候坐牢? 这才是事关公众利益,最最重要。

思思有颗bigheart

思思有颗bigheart

首先对林之死深感同情和感慨。同情之用情极深,天性纯良,感慨之社会污垢冷血,个人不适应社会环境就会被他淘汰,除非主动升级为思想家哲学家,苦难绝对是思想家的兴奋剂,营养。其次林只算美女,远远称不上作家,作者矣,真正的作家一定有极高的思想高度极深的思想深度,悲悯人性,体察众生。林应该死于情感纠葛,用情绝望。抑郁症是假。一天工作十个小时/让你抑郁。骄情。自杀者全都是极端自私狭隘的胆小鬼,不蔡也吧。

码键●欢乐多

码键●欢乐多

我只能说她的父母太失职,既然她受的伤害能让她选择放弃生命,那么她当时一定有特别反常的表现,而她的父母却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真的是觉得,作为父母的一定要把孩子的心理健康放第一位,因为这种东西一旦扭曲了就像慢性毒药一样,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我自身就有轻度抑郁,我深感这种东西对我的影响,我没有责怪谁的意思,只是觉得父母和孩子应该成为朋友,尽可能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这比所谓的成绩重要太多了。

J_O_E_Y_A

J_O_E_Y_A

人是很难走出一道致命的阴影。尤其对于一个有才情追求完美的女孩来说更是致命的伤害。

teenagedoo

teenagedoo

两天前是林奕含自杀去世一周年。如果到现在,人们对于她的讨论仍然像这个问题里这样,仅限于一个“美女作家”自杀了,而不问她生前做了什么,说了些什么,在笔者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辜负”。

“我的审美观是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或者用安德烈纪德的话来说,表现与存在是不可分开的。”在林奕含自杀前八天接受的采访中,笔者对这句话记忆尤深,它轻轻地揭开了林奕含内心的一角,让人得以窥见她脆弱的来源——对一切事物的纯粹性的执着,尤其是对她认为美好的事物。所以她问道“艺术是否含有巧言令色的成分”,所以她说道“是文学辜负了她(房思琪)”。不论是李国华还是胡兰成,他们的才华能让他们将一场性侵描述成一场华美的爱恋,“你可以说他们的思想体系非常畸形,可是,你能说他们的思想体系不精美么”。他们假以文学里的美与爱来瓦解受害者的意识,让无处可诉的受害者不得不以“爱上他们”的方式来回应这种虚伪的“文学形式”带给她们的巨大混乱。房思琪如此,林奕含亦如此,当她们对美纯粹的追求在权力不对等和社会对性讳莫如深的沉默中被击溃时,痛苦由此产生,无法自愈。

在十多分钟的采访里,林奕含对自己的书写多次用到了“堕落”“屈辱感”“看不起自己”这样的话,从中全然能感受得到她的困惑与挣扎——为什么总是权力里的弱势一方、被侵害者要一遍又一遍的反思并且始终无能为力?“那些从集中营出来,幸存的人他们在书写的时候,常常有愿望,希望人类历史上不要再发生这样的事,可是在书写的时候,我很确定,不要说世界,台湾,这样的事情仍然会继续发生,现在、此刻,也正在发生。”

就像写《南京大屠杀》的张纯如,林奕含对未来的无望也随着她的一笔笔书写一点点放大。她多么清楚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孕育出的“强奸文化”是怎样的,在其作《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房思琪遭受性侵后第一次向好友刘怡婷吐露内心,得到的回应却是“天啊,你真的好恶心,我没办法和你说话了”,当她试图与母亲谈性时,依然被冰冷地拒绝,“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教育不就是这样的吗”。在这样的社会里,男性因他天然的“性别红利”获得了绝对的权力,而又当他知道他可以肆无忌惮的利用这份权力且能在最终指向受害者的“强奸文化”里全身而退时,恶便“决堤而下”,剥夺每个受害者力图保存的尊严与发声的机会。这样的“受害者有罪论”与“性耻感”文化才是对林奕含们再一次的“强暴”。

如果在当下,人们还认为“每个男人都是潜在的强奸犯”是正确的,还把“女生要好好注意安全”“别穿的太暴露”作为“女性安全指南”,将“强奸就是毁了一个女人的清白”当成强奸最大的“恶”,觉得对性的无知就是纯洁,性骚扰不过是调情的话,林奕含的自杀也不过只是一个“美女作家”的消失。她生前用尽能量诉说的强奸背后不加约束的权力,“社会对性的禁忌感”如果还没有震动人们对整个社会的权力结构与受害者困境进行深思,而是仅停留于性侵的阴影造成了一个女人的死亡这种廉价的“痛惜”层面,那也恰好证明了林奕含的无望与无力。

“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当成美德是这个伪善的世界维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气才是美德。”只有当有一天,这个“秩序”被打破了,“林奕含之死”也许才会有一个不再“辜负”的答案。

janice_sh

janice_sh

事情没有具体调查清楚前,六石不做评论。仅贴出几张照片,以做缅怀。







流转的心弦

流转的心弦

今天是林奕含逝世一周年。

一年前的今天,26岁的女作家林奕含在台湾松山区家中自缢身亡。三个月前,她的第一部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在台湾出版。小说中,13岁的女主人公房思琪崇拜补习班老师李国华,后者在得到其完全信任后,对其施暴。

林奕含去世的第二天,其父母在社交平台上发表声明称:“《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女儿在年轻时,被一个补习班名师诱奸后,引发痛苦忧郁的真实记录和心理描写。”

林奕含出生在台南的一个医生家庭,从小接受的教育使其成为一个标准的优等生。直到高二那年,她患上抑郁症,在读大学期间更因重度抑郁两度休学。而在她生前,她已不止一次地尝试过自杀。可以说,导致林奕含自杀的原因是抑郁不治,而抑郁症的诱因就是这场诱奸。

在林奕含父母发声后,陆续有民众报警,举报林奕含高中时期的国文补习教师陈星。随后,台湾地检署介入调查,但因证据不足,全案不起诉。岛内一片哗然。

2016年,台湾共录得约1.3万宗性侵案的通报,但只有约4000宗得到警察处理。而在这4000宗个案当中,因为难以取证,只有约一半得到起诉。

林奕含用自己的生命让全台对这一事实产生警觉。她去世后,台湾废止了「刑法」第239条的通奸罪;台湾地区立法机构通过了补习及进修教育法第九条条文修正草案,草案内容要求补习班聘用教职工时应检查其基本身份信息和近3个月内核发的经查刑事纪录证明书等;各区成立了性侵被害者创伤复原中心……

但是,在林奕含生前好友江慧君眼中,一切是否变好,还不能那么快看到结果。今年4月,《人物》杂志收到江慧君的来信,她在信中写道:“性暴力造成的悲剧有许多面向。就施暴者方面,教育、法律也许是努力的方向;而就受害者的部分,教育、家庭关系、社会压力、好的医疗及社工资源等等都会影响受害者的行为。改变了一两件事情还不足以‘变好’,也不足以拯救谁。”

这段话同样适用于大陆。此前,前北大教授沈阳涉嫌性侵学生高岩致其自杀一事被曝出。在高岩好友李悠悠的回忆中,高岩的经历与心理历程都让人想起“房思琪”。随后,人大、上海交大等高校中也陆续有学生举报教师性骚扰的情况,越来越多的人敢于站出来发声。有关性侵的议题太庞大而复杂,我们姑且将发声群体的壮大看成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接下来,小到家庭教育、大到法律完善,都还需要更多力量的推动。正如江慧君所说:“我们也有好长一段路要走,和这个社会一样……不要放弃,也不要心急。”

xylonas

xylonas

林奕含将自己同化成房思琪,把多年来隐藏在心底的秘密和盘拖出。

一个花季少女,因为老师的诱奸,一直以来都活在精神崩溃的边缘。她在提笔写下这本书的时候,等同于将自己的痛苦再翻出来一点点重演,这无疑是加剧了对内心世界的摧残。

如果说一个小姑娘对爱和性懵懵懂懂,那么作为一个成年人的老师不会糊涂到这种程度。诱奸比强奸更可怕的地方在于,他不断地给你灌输不平等的性思想,在精神上控制你,使你心甘情愿成为他的性奴。他企图充当一个启蒙老师的作用,让你以为爱情本该如此,是谦卑,是服从,是依赖。

房思琪虽然觉得痛苦不堪,但她却选择了爱上这个毁了她的人。因为只有强迫自己爱上他,才会让自己的痛苦减轻一分。如果是爱人的话,这种事就理所当然了吧。怀着这种自欺欺人的心理,她熬过了一年又一年。在心里藏得越久,矛盾就越来越大,长大后她的人生观爱情观一点点清晰后,她就越不能承受过去的欺骗。那对她来说,是一生的耻辱。

选择自杀,的确令人可悲可叹。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对其他人的遭遇感同身受,或许是她选择自由的一种方式吧,无人可说只能独自承受,当有一天痛苦超负荷的时候,人就崩溃了。或许她的内心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强大,所以她只能选择赴死。

造成悲剧的背后,老师禽兽不如勿容置疑,千刀万剐也不为过!但家庭对于孩子性教育的疏忽和不齿,令孩子更加不敢开口。如果能早一点让孩子正确认识这件事,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小白兔不白

小白兔不白

抑郁症最折磨人的是复发。无论是林奕含或是其他抑郁患者,更多的我们看到的是,因抑郁症复发,而导致的最终自杀。

抑郁症是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稳定的,就像是高血压,需要吃药和控制饮食来维持正常的血压,稍加不注意,就会超出正常范围。抑郁症也是如此,很多抑郁症患者,经过一次治疗后,觉得恢复正常生活了,降低了警惕,一旦有外界的刺激,就会引起复发,很可能症状会更严重。

改变抑郁,需要改变思维模式

抑郁是持续性的情绪低落,对待事物具有负面思维,当受到侵害时,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自卑,自我价值感低。

面对抑郁,除了平常我们所了解的找专业咨询师的帮助,或者多运动等方法,正念也是我所推荐的方法。国际上已经证明,长期练习正念可以改变我们的大脑结构,并且能有效治疗抑郁。

改变一个长期的思维模式,首先要做的是意识到这种不合理的思维方式,而正念就可以让你觉察到自己的不合理思维方式,提升你的注意力,使你以一种不加评判的态度去看待问题。久而久之,你会形成一种合理的思维模式,抑郁也会得到很好的控制。

抑郁,需要家人的重视和陪伴

抑郁没有什么丢人的,抑郁者是脆弱的,是需要家人的支持和陪伴的,在和抑郁对抗期间,家人的理解会给患者增加力量。

除此之外,性教育也不是难以启齿的事情,性教育并不只是性行为,希望各位家长能够以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保护孩子。

于际敬,身心正念疗法创始人,易思维问题解决创始人,知名心理专家,《爱情保卫战》等多家电视节目邀请嘉宾,从业20余年,上千小时咨询个案,擅长领域:身心健康、婚姻家庭、亲子教育、职业发展等。

欢迎关注头条号:临床心理专家于际敬

貂雕

貂雕

有良知的人,都会感到心痛。

这个女孩,明明是在拷问,却因为“看不起自己”,一再否认这是一种拷问。

她否定了自己的拷问资格,却还是用死亡做出了终极拷问。

小说太悲了,雪心知道很多人不会去看,但本着同为女性小说作者这一身份,雪心认为,不管大家愿不愿看,雪心都有这份责任和义务,告诉大家,林奕含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埋藏在细腻、脆弱、敏感笔触下的三重拷问。

泪水拷问爱情真相

千古以来,东方文化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薄情”的文化。

东方文化关注民生、关注发展,被表彰的节妇,主要是因为“义”,而非“情”。

所以,当崇尚个人主义,把爱情捧上神坛的西方文明进入东方时。

爱情,变得高大上起来。

那么,爱情真有如此高尚吗?

现代科学,无论是对大脑的研究,还是泛心理学的研究,都证明了爱情,是一个个“瞬间”连接起来的。

情感上共鸣的感动,真的也就只那么短短的“一瞬”。

很显然,日常生活中,不可能永远停留在这一个个“瞬间”。

十三岁的房思琪,抱膝盖哭泣时,补课老师李国华说,“这是老师爱你的方式,你懂吗?”

看到这个场面,雪心真的很想能冲进那个画面,抱起这个小女孩说,

“爱情在那一瞬间是真的,但是爱情的永恒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让爱情永恒的:

或许是求而不得的渴望或许是念念难忘的某个情结或许是三观志趣的共鸣或许是道义道德上的同行

但爱情本身并不永恒!

当爱情出现时,或许那个瞬间是真的,但会不会永恒,只有天知道了。

文字拷问艺术价值

林奕含在访问中,说自己没有宏大的愿望。写书时,没有怀着对人类社会的会变美好的憧憬,她只知道,这一类事,还会继续发生。

虽然这个孱弱的女孩,认为自己没有资格拷问。

但认为事情永远无法停止,这本身就是一个尖锐的拷问。

这个问题可能太尖锐了,无论是访谈,还是小说里,林奕含都很快避开了这个拷问。

在访谈中,她用另一个质疑来替代这个尖锐的问题。

她说,她想质疑的是,为什么艺术并不崇高?

她列举了好几名西方名人,他们现实中行为,与他们笔下的艺术,是完全割裂的。

这又是一个东西方文化差异。

在东方文化里,艺术从来不崇高,论语·述而里有这么一句: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对于东方文化来说,艺术是一种游戏,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显然,外在的表现形式,可以模仿,可以练习,可以表演,所以,这就有了一定的欺骗性。

这也是为什么,东方古代并不注重专职艺人的地位,因为那里隐藏着巨大的欺骗性。

所以,雪心在看林奕含的文字时,除了心痛,真的也就是对胡兰成和那个补课老师的痛恨了。

林奕含说他们“巧言令色”真是完全没有说错。

这两人在施加伤害同时,还给受害人灌输思想,这是艺术,这是美,雪心有句“我可去你的吧”不知当讲不当讲。

各位,林奕含之所以会有此质疑,是因为她的心十分诚实,并没有完全被这些扭曲的思想价值所扭曲。

所以,就雪心看来,人类世界少了胡兰成的文字,少了那位补课老师的教学,完完全全不可惜。

真正可惜的是,少了林奕含这样一位,不被迷惑的文字艺术家。

包括之前厦大某教授,有人说有学术成就,但雪心并不认为缺了这样一点学术成就,地球就会停转,相反,少了这样的人,环境空气说不定还好一些。

所以,若你要问雪心对艺术的看法,雪心认为艺术价值不能缘木求鱼,不能独立于人品存在,否则人人都去学艺术,大家都有免死金牌了。

艺术价值、学术价值如果可以变成免死金牌,这本身和“崇高”就是一个悖论。

死亡拷问作人底线

人有动物性和社会性。

如果一个人,他要的是动物的自由,那么,就请这个人放弃社会生活,去大自然过动物自由生活好了。

当人在社会时,注定是要让渡出动物这部分的。

我相信,如果社会生活没有任何好处,那么人类社会早就消解了。

所以,作为社会人,为人底线就是:遵照社会法则,收起你的动物性。

尊重和安全,大约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好处,也是社会文明的基石。

X侵的罪为什么这么大,因为这破坏了人最基本的安全和尊重。

林奕含说,这个故事摧毁折磨了她的一生。

实际上,她被摧毁的就是人在社会心理的,底部基础的安全感和尊重感。

X活动是一种脆弱快乐,在此过程中,个人所有的弱点,是整个暴露的,林奕含的文字很美,但她承认,其实是“丑的”。

雪心可以毫不讳言的说,X活动就是一种“丑态毕露”的脆弱快乐,丑态本身没有罪。

或者我们也可以换个中性词来说是“弱点毕露”,因此,X活动需要更高度的安全感和尊重感支撑。

这种安全感和尊重感,不仅仅是当时需要的,更是在事后需要的。

比如有些人特别喜欢把这种事到处去说,又比如暗藏在旅馆内的针孔摄像头。

千万不要小看各种对于安全和尊重的破坏事件,当作人的底线越来越低时,下一个受害者又会是谁呢?

当一个社会没有起码的安全和尊重,那么和丛林又有什么区别?你就真的能成为丛林中的强者吗?

当一个社会底部的安全和尊重被肆意摧毁,或如林奕含所言,这才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

wina123

wina123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