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白马驿之变是什么情况?

如题,历史上的白马驿之变是什么情况?
最新跟帖
vizitor

vizitor

这件事又称“白马驿之祸”或“白马之祸”。

唐哀帝时,朱温清洗朝班,于天枯二年(905年)六月二十三日,将30余名朝臣集中在黄河边上的白马释中杀害,并将死尸投人黄河,史称“白马之祸”。其后,又有裴蛰等一批朝官遭杀黝,亦为清洗行动的一部分。朱温血洗朝班,大背景固然是为篡国扫清障碍,但其中也有不可索解者,即遇难唐臣中,陆雇向来以处事平和著称;赵崇、裴赞其时已然退休养老,二人在朝时,未闻在政治上有何建树,因循保位而已,何况退休,更不对朱温构成威胁,何以同催斯祸?实际上“白马之祸”与唐代科举弊端有着密切的联系,换而言之,“白马之祸系一伙科场失意后投靠朱温的文人借朱温篡国之机,进行的有目的的一次报复行动。陆展、赵崇等人实为科举弊端的牺牲品。

一、白马之祸的主谋是朱温,主持人是李振

“白马之祸”的起因与背景,自当从这次大屠杀的主谋与帮凶人手。屠杀行动的主谋是朱温,主持人是李振,帮凶有朱温手下的失意文人张策、苏楷等人。而旧史谓“白马之祸”是柳璨、蒋玄晖策划的,这实际上是诬陷。天佑二年,唐代小朝廷在洛阳苟延残喘,在这种情况下,宰相裴枢仍不买朱温的帐,激起了朱温的杀心。朱温的军师李振也劝朱温拿唐室百官开刀。说:“朝廷所以不理,良由衣冠浮薄之徒紊乱纲纪;且王欲图大事,此曹皆朝廷难制者也,不若尽去之。’,⑤朱温觉得此话很有道理。将朝官投于黄河也是李振的建议,旧五代史云:“(李振)乃谓太祖曰:`此辈谓清流,宜投于黄河,永为浊流。’太祖笑而从之。天佑二年以皇帝的名义下诏,令裴枢、独狐损、崔远、陆康、王溥、赵崇、王赞等就地自尽。就在诏令下发之时,朱温已将裴枢等被贬朝官30多人都集中到滑州(今河南省滑县境)白马县的白马释,在夜里将其全部杀害。

二、失意文人的报复

从李振与朱温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朱温对这次清洗对象的定性:一为“衣冠浮薄之徒”,这类人“紊乱朝纲”;一为“朝廷难制者”,这类人阻碍了朱温“图大事”。然而,这两个罪名又极为空洞,可大可小,还可相互包容。李振说此曹(即衣冠浮薄之徒)皆朝廷难制者,又可见二者实为一事。细究遇害各人简历,以“衣冠浮薄”指实者有之,以“朝廷难制者”指实者有之,但都没有与科举因素所占的比例大。遇难唐臣虽难尽考知,但在上列遇害大臣中,除王赞侯考外,其余皆为进士,其中裴枢、裴蛰、独孤损、陆雇等人还主持过考试。诸人多为贵家子弟,父辈与同年亦与科举瓜葛甚深。支持杀戮者有朱温,他出身低微,军中文书喜用浅白语言。李振,屡次落第,流落藩镇。张策,是衣冠子弟,少年出家,后还俗,应进士第,为赵崇默落。苏楷,是乾宁二年进士及第,在覆试中为昭宗黝落,时陆雇为复试官。杜荀鹤,唐昭宗大顺二年及第。

三、朱温出身行伍讨厌文人

朱温要杀朝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朱温出身行武,虽然成为拥有兵多地广的地方大藩,但自中唐以来,社会时尚重文轻武,文士从不把武将放在眼中,朱温对此耿耿于怀,因而对文人也恨之人骨。朱温的心态很能代表唐末五代靠刀枪剑戟起家的武夫的心理。他们血战得到了功名和足以生杀公侯的实力,却被一群只读过几天书的腐儒们普遍轻视着,不能不产生强烈的报复心理。唐末史料记载了不少武夫只凭言语之失就对文人大开杀戒的事件。为了篡国需要,为了发泄一下对文人的不满,朱温授意手下搞了次清洗行动。而朱温手下主持这次清洗行动的,多为昔年科场失意之人,也籍机报复,有意扩大了清洗的范围,使得这次清洗行动明显地带上了报复色彩。从李振对朱温的建议中(见上引通鉴文),可以看出,朱温清洗的对象,一是轻视武夫的衣冠浮薄之辈;一是阻碍朱温篡国的难制之徒。而主持清洗的李振等科场失意文人,又把范围扩大到当年主持过科举考试的考官身上。

四、结语

从以上主持杀戮者与受害者双方的简单情况已可看出,遇害唐臣多是与科举有瓜葛的文人,不支持朱温篡唐容或有之,但绝对对朱温篡唐构不成威胁。白马之祸表面上是为朱温篡国做准备而采取的一次清洗行动,但在实质上,这次行动已经超出了清洗的范围,带有明显的报复色彩,在白马之祸中,有不少遇难的唐臣实际成了科举弊端的牺牲品。



huntxia

huntxia

白马驿之变又称白马驿之祸,或者白马之祸,是唐朝末期朱温诛杀朝官的一次事件。事件发生在天祐二年(905年),朱温在李振的鼓动下,杀死了众多大臣,大约三十余人。杀死后并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

史载,朱温打败李克用后,被唐昭宗封为宣武、宣义、天平、护国(河中)四镇节度使。于是,自蒲、陕东到海滨,南起淮水直到黄河诸镇皆为朱温所有。

当时凤翔、昭义节度使李茂贞也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意,和一心想要篡位的朱温形成竞争。

于是朱温于天复三年(902年)引兵入关,打败了李茂贞,挟持唐昭宗,迁都至洛阳。随后又在天佑元年(904年)秘密刺杀了唐昭宗。随后,朱温立唐昭宣帝,又称唐哀帝,此后朱温几乎完全控制了唐朝政权。

自此后,唐室衰微,朝臣官僚仅仅备员而已。这时一些旧臣百官见所倚之主倍受凌辱,因而阴私悲愤之志,又对那些新发迹的官僚看不起。朱温为了打击旧日的高门望族,扫清妨碍他篡唐称帝的社会势力,一方面培养自己的心腹,一方面也想清除朝内旧臣。于是一场残忍的“屠戮”便开始了。

白马驿之变的直接后果就是唐朝的终结,事后两年的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就此灭亡。



葛德

葛德

天祐三年(906年),朱全忠借故处死了枢密使蒋玄晖,又借口“玄晖私侍积善宫皇太后何氏,又与柳璨、张廷范为盟誓,求兴唐祚”,将哀帝母后何氏杀死,并废黜为庶人。不久,宰相柳璨被贬赐死,其弟兄也被全部处死。太常卿张廷范被五马分尸,其同伙被除名赐死者若干。朱全忠已是生杀予夺,大权在握了。

朱温在野心的驱使下,制造了白马驿之变,白马驿让唐朝中央机构的众多忠臣贵族被杀,使得当时的白马驿血流成河,朝臣们的尸体都被抛入了黄河中。同时,也让唐哀帝李柷成了一个光杆皇帝,连大臣都没有了。而唐哀帝李柷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大臣被处死,却束手无策。

sasha

sasha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话说朱温从李茂贞手中抢到了唐昭宗,把皇帝老儿从关中迁到了洛阳,相处了没两年,这朱老板嫌弃昭宗皇帝不太听话,又怕皇帝被一干对手抓去当招牌,于是挑了一个月黑风高夜,派手下蒋玄晖和史太带人进宫把昭宗给杀了。

唐昭宗被杀后,他的一个未成年的儿子被朱温立为皇帝,是为唐哀宗。自此,朱温已经掌握了唐朝朝廷,一些忠于李唐的官员见皇帝被朱温如此欺凌,私底下常常勾搭在一起发牢骚。但这哪能瞒过朱老板的眼睛,朱温混混出身,平时就恨这些高门望族自命不凡,现在自己发达了,怎么可能还忍受这些人对自己说三道四。

这时,朱温身边有个叫李振的亲信出来吹耳边风,李振这个人很奇葩,考了二十年科举考试都不中,这使他对考试深恶痛绝,对这些掌握上升通道的世家大族更是极为怨恨。不过李振这个人鬼点子特别多,还很会忽悠,因此他路过汴州求见了一次朱温,朱老板便被他的聪明才智所折服,盛情邀请他留下来为自己出谋划策。

李振对朱温说:“这些官僚自命不凡,说自己是什么清流,现在将他们杀后投入黄河,让他们永远成为浊流。”朱温听了后笑得合不拢嘴,心里觉得还是李爱卿懂我啊,然后采纳了他的建议。

从公元905年2月开始,朱温的计划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叫蒋玄晖请唐昭宗剩下的九个儿子喝酒,把他们灌醉后全部勒死丢进了九曲池中。第二步是将那些身居高位的唐室老臣全部罢免。第三步是将这些被贬的朝臣一共三十多人聚集到白马驿,一夕尽杀左仆射裴枢、新除清海军节度使独孤损、右仆射崔远、吏部尚书陆扆、工部尚书王溥、守太保致仕赵崇、兵部侍郎王赞等“衣冠清流”三十余人,投尸于河,史称“白马之祸”。

河东裴氏、博陵崔家等名门望族都是唐朝时的“宰相专业户”,也是唐朝的忠诚拥护者,朱温此举完全摧毁了唐朝的统治基础,扫清妨碍他篡唐称帝的社会势力,唐哀帝虽还在位,可唐朝已经等于亡国,只是还欠一个亡国的名分。白马驿之祸后两年,朱温代唐建梁,史称后梁。废17岁的唐哀帝为济阴王,迁往曹州济阴囚禁,不久后将其杀害。


Nal

Nal

大唐帝国自公元618年建立后,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其后又有开元盛世等等,曾经的大唐,如日中天,光芒照耀了 整个世界

但一场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盛世倾倒!

晚唐时期,宦官专权,太和九年(835年),唐文宗与李训和郑注发动甘露之变,密谋诛杀宦官,但结果失败。而后,宦官团结一致;群臣唯有借藩镇兵力对抗宦官权力,从而埋下了晚唐藩镇、宦官相冲突的种子。

到了唐昭宗李烨之时,为了中兴大唐,他就选择了藩镇,朱温,谁知却换来了大唐的覆灭!

朱温,字全忠,宋州砀山人。

早年参加黄巢起义军,后归附朝廷,联合李克用平定黄巢起义,吞没蚕食诸镇,逐渐成为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之一。唐昭宗天复元年,朱温率军进入关中,控制中央政权。

天复三年,朱温控制住唐昭宗后,随即派兵将宦官们全部诛杀,然后又解散宦官赖以干政的军事力量——神策军。神策军一亡,大唐也就失去了最后的军事力量。

天祐元年,朱温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后,接连派遣亲信威逼皇帝给他加官进爵,并筹备"禅让"事宜。

朱温见皇帝怨恨日增,担心他会联合李克用、李茂贞等人来讨伐自己,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派部将蒋玄晖、史太率兵闯入宫中,将唐昭宗弑杀,而此时唐昭宗年仅三十八岁。弑杀唐昭宗后,为了防止唐朝宗室起兵报仇,朱温又将大唐九位皇室王爷杀掉,李唐宗室就此覆灭。

天佑二年(905年)六月,朱温在滑州白马驿一举屠杀宰相崔胤、京兆尹郑元规、裴枢为首的朝臣三十多人。

作为朱温首席谋士的李振,因多年参加进士科考试总是不中,对裴枢等人怀有切肤之痛。他对朱全忠道:“这些人常自谓清流,现在投入黄河,就变成浊流了。

朱温大笑,立即命人把这些尸体投入滚滚黄河,史称这次事变为“白马驿之祸”。

唐王朝经此一变,已经完全失去了统治基础,唐哀帝虽仍在位,实际上已亡国。不久后,朱温篡位,建立起了后梁,大唐帝国就此覆灭。

崔胤出身清河崔氏,郑元规出身荥阳郑氏,二人均属山东的五姓七望。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赵郡李氏、陇西李氏自东汉以来就世代官身,互相联姻,数百年的传承让他们有了自傲的基础。因为残暴如石勒叔侄也要对他们礼让三分;北魏皇室也要对他们许以高官厚禄;他们支持高欢,所以逼得宇文泰不得不搞出了关陇军事集团。

隋朝时期,有江左士族尚人物、山东士族尚婚娅、关中士族尚冠冕、代北士族尚贵戚之说。唐朝初年,唐朝李氏皇族假托自己出身陇西李氏,朝廷重臣房玄龄、魏徵等都争相与山东士族联姻,山东士族依然保持着他们的社会地位。士族势力的强大,对皇权不利,唐太宗尤其不能容忍山东士族凌驾于皇族之上。为此,他命高士廉等刊正姓氏,修撰氏族志。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氏族志修成,仍列山东士族崔民干为第一等。这让太宗皇帝极为不满,并下令重修氏族志,并亲自指示“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

此后,虽然历代皇帝不断打压士族,但唐中宗时期的宰相薛元超仍感叹道:“此生所遗憾者,未能娶五姓女!”薛家已属以韦、裴、柳、薛为成员的“关中四姓”之一,已经是国内的豪门大户了,但仍如此仰望“五姓七家”,足可见其影响。

唐代为了抑制门阀士族,推行科举,凡是考中进士,皆是春风得意。比如孟郊在46岁登进士第后,写下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但对于中晚唐时期的书生来说,考上进士都不足夸,如果能够迎娶“五姓女”,那才是真正的人生巅峰。而高门大族中很多人都蔑视科考制度而秉持中古贵族观念,比如以荫入仕的宰相赵郡李德裕和荥阳郑覃,李德裕“耻与诸生从乡赋,不喜科试”、“尤恶进士”,他们两个更是建议废除科举制度,认为靠科举制度当官的人根本不配进入高层。唐后期的牛李党争便源于此,李党多士族人物,牛党多科举官员,双方争斗不休。只是五姓七望那些人没有想到,晚唐已经是世家大族最后的辉煌,尤如病人回光返照一般。当朱温将崔胤等人处死的那一刻起,千年士族的荣光与骄傲也一起消逝了。此后经过五代十国数十年的祸乱,到了宋代只能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中国历史也开始进入平民政治的时代。

绝世好P

绝世好P

借故处死了枢密使蒋玄晖,又借口“玄晖私侍积善宫皇太后何氏,又与柳璨、张廷范为盟誓,求兴唐祚”,将哀帝母后何氏杀死,并废黜为庶人。不久,宰相柳璨被贬赐死,其弟兄也被全部处死。太常卿张廷范被五马分尸,其同伙被除名赐死者若干。朱全忠已是生杀予夺,大权在握了。

天祐四年(公元907)三月,经过一番假意的推辞,时为天下兵马元帅、梁王的朱全忠接受了哀帝的“禅位”。建国号梁,改元开平,以开封为国都,史称后梁。

从此,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相继,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直到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才结束了唐朝之后约半个世纪分裂割据的黑暗时代。



hooary

hooary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