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韩信是兵仙,为何垓下之战以多欺少用几十万兵马才能消灭项羽?怎么不是以少胜多?

如题,都说韩信是兵仙,为何垓下之战以多欺少用几十万兵马才能消灭项羽?怎么不是以少胜多?
提到的作品

[作品]史记

“中华经典藏书书系”,内容经典,形式精美,全面体现“经典藏书”理念。 该书简介:《史记》为其中之一。 《史记》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

司马迁

最新跟帖
喵星人要流浪

喵星人要流浪

韩信被后世称为兵仙、战神,这称号可没有半点水分,都是凭实力挣来的。如果没有他,刘邦能不能统一天下还是两说,就算能统一,必然也要付出非常惨重的代价。

不过,虽然历史上有很多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却并不是说只有以少胜多才值得赞颂。事实上,冷兵器时代以多胜少才是常态。

兵者,凶也。若不是迫于无奈,哪位将军都不愿意以少打多,纵然胜了,己方的伤亡也不能小。

有句话叫做: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说的既是韩信的统兵能力,也是他的作战理念,不打险战。

(落魄的韩信)

巨鹿之战中,项羽率5万楚军对抗40万秦军,虽说还有几十万联军,但那些基本都是来打酱油的,用处不大。可如果有选择的话,项羽肯定愿意以40万对40万,那样更稳妥。

所以兵力多少不是判断是否名将的标准,战果才是。

韩信打仗有个特点:善用奇计。兵少时用,兵多时也用。

垓下之战中,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五路汉军约计40万人(一说后期增至60万),围攻10万楚军。按理说这么多兵力可以正面硬刚了吧?并不,韩信还得使用点小计谋。

命令汉军士兵夜唱楚歌,据说歌词是这样的:“人心都背楚,天下已属刘;韩信屯垓下,要斩霸王头。”

(发起进攻的韩信)

项羽听得大惊,说:“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他愁得睡不着觉,起床借酒消愁,与虞姬那一别,就发生在此夜。

连霸王都被惊到了,更别说普通士兵,思乡厌战、士气低落,军心彻底被瓦解。

这就是四面楚歌的典故。

如果换一个狂妄的将军,在已占优势的情况下哪还会费心巴拉的玩计谋?肯定是二话不说上去就干啊。但韩信在任何战役里都这么谨慎,这大概就是他能取得这么大成就的原因吧。

此战中韩信的兵的确多于项羽数倍,但能因此就认为韩信名不副实吗?肯定不能。不管多少兵,他能打败项羽就是不世之功。

(穷途末路的楚霸王)

顺带一说,项羽虽然最终兵败身亡,但无论当时还是后世,在他身上没一个人会“以成败论英雄”,就算败了,他也是千古留名的楚霸王。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中记载: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

意思是说,交战时韩信这一路兵马率先攻打项羽,作战失利,后撤。当时双方兵力如何呢?项羽有兵10万,韩信有兵30万。

总之,我认为垓下之战不是楚方失势的转折点,而是楚方失势的结果。否则根本不会发生这么一场战役,此前项羽有太多失误,而他的对手刘邦虽然也失误连连,却胜在听得进人劝,最终得了天下。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蝴蝶羽翼yaoyao

蝴蝶羽翼yaoyao

两军交战,不存在!以多欺少。压根就没有这样的说法,打仗绝非儿戏,而是百万人的性命,和千万人的命运。兵不厌诈!稳扎稳打,才是硬道理。

看过一部电视剧,在楚汉两军僵持阶段,项羽不堪其扰,在两军叫骂时,项羽要求刘邦和他单挑!刘邦笑了笑,摇着头走了!当然这只是影视情节,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项羽也应该不会提出这样幼稚的要求。

韩信为什么要以多欺少呢?

其一:【垓下之战】相当于是楚汉相争的决战,但并不能彻底决定天下的归属问题,因为当时还有各路诸侯军参战,没有人想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谁也不想做光杆司令。再有!人心都是肉长得,在大局在握的情况下,没有人愿意让跟随自己南,征北站的兄弟做无谓的牺牲。

其二:据司马迁《史记》记载,项羽的楚队,是当时的王者之师,这只军队创造了太多的奇迹,在彭城之战中,50几万诸君军,被楚军3万人便打的落荒而逃!还被杀了15万!所以即使是3万楚军,韩信也不敢轻敌。

其三:韩信是谁?能在几年的时间内拿下魏、代、赵、燕、齐。创造了很多载入史册的战役,比如!经典的【背水一战】,他能不知道绝地求生的力量?更何况是向来以少胜多的楚军。而项羽在粮草被断的情况下,以是梦中之鞭。无需趁一时之勇!所以:韩信在楚军,这样的情况下以【十面埋伏】将项羽困住,再以【四面楚歌】乱其军心,决战时!韩信率领30万大军为主力,和楚军正面做战,左右分别安插1万骑兵为左右翼,当双方主力大军打得火热时,左右骑兵杀出,而汉军主力适当后撤!当楚军对付左右骑兵时,汉军主力又继续进攻,一来二去,楚军阵脚大乱,项羽败矣!汉军以30几万的兵力,胜项羽10万,斩杀8万,

霸王自知局势以明了,趁两军大乱之时,带领八百骑兵逃至乌江!(根据《史记》揣测一下!霸王内心的读白)见乌江水,回想曾经,八千江东子弟,今无一生还。即使江东父老怜我,我何以自之乎?拔剑转身,与追军拼杀!杀汉百于人,身中数十剑,汉军乃鼠辈,无人可亡我,自刎于乌江!欢迎留言补充!

老实人!话说!通宵达旦!创作不易!望诸君点赞!关注!谢谢!

yukiqueen

yukiqueen

淮阴侯韩信的名头很响亮,被当时的人评为“国士无双”,被后世尊称为“兵仙”,曾在生前创造多个以少胜多的辉煌案例。

井陉口之战,一代儒将陈馀拥兵二十万,韩信以区区几万人马,长途奔袭,还把陈馀的二十万兵马打了个落花流水,创造了举世皆惊的“背水一战”;

潍水之战,西楚大司马龙且亲率二十万楚军,来势汹汹,竟被在齐地立足未稳的韩信一举歼灭,二十万军队打没了,龙且也跟陈馀一样,死在了战场上。

垓下之战,项羽只剩十万兵马,且缺少军粮,韩信把三十万奇兵倾巢而出,与其他诸侯在垓下汇合,面对被重重围困的项羽,淮阴侯不但没能再次上演以少胜多的奇迹,且初战失利,为什么原本百战百胜的“兵仙”,没能在项羽面前再次创造奇迹呢?

其实,不是韩信不能创造奇迹,而是韩信没必要创造奇迹。

当时,项羽已是人困马乏,且只有十万兵马,就算项羽和项羽的士卒再勇敢,也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了。

此种情况下,刘邦竟然没选择跟项羽硬碰硬,把干掉项羽的大功据为己有,反而是给彭越、韩信、英布等诸侯加封,命令各路诸侯王前来围剿项羽,是不是有点反常呢?

刘邦之所以如此操作,一是确立自己反项联盟首领的地位,把所有诸侯王都拉到项羽的对立面,断了任何一个诸侯王在项羽死后打着为项羽复仇的旗号反自己;二是要用项羽的兵卒重挫各诸侯王的实力,防止任何一个诸侯王在自己和项羽两败俱伤之际站出来搞事情,这其中最要防备的,便是当时的齐王韩信。

对于刘邦的小算盘,各路诸侯王心中也都了然,也都无力抗拒,韩信也不例外。

韩信之所以把三十万齐军倾巢而出,就是在向刘邦表忠心,表示我齐王韩信可以为了你汉王刘邦赌上全部家当,这是韩信没复制以少胜多的一个原因。

而韩信与项羽初战的失利,有两个原因,一是诱敌,让项羽误以为韩信本事不够,引项羽上钩,这是韩信消灭陈馀和龙且时使过的招数,如今是再次复制粘贴罢了;二是消除刘邦的恐惧,韩信用自己的失利来麻痹刘邦,让刘邦认为,韩信也绝非不可战胜的,韩信的军事能力未必在他刘邦之上。

也就是说,面对如困兽一般的项羽,刘邦也好,韩信也罢,都可以在不太费力的情况下摘桃子,但二人却都摆出一副“好难好难”的样子,无非是各怀鬼胎罢了,二人考虑的都是项羽死后的秩序问题,刘邦害怕自己损失军力无法控制其他诸侯,韩信害怕自己功高震主,为刘邦所不容。

说到底,垓下之战不仅仅是军事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淮阴侯列传

卷阿

卷阿

谢谢邀请!

1. 垓下之战之所以韩信领30万人马出战霸王的10万人马,一个是韩信自身的军事素质,战而胜之的名声不是白来的,他需要根据对敌的军事实力筹谋派多少士兵迎敌,进而保证能取胜。30万人马可以说是他评估后的结果。

2. 霸王不是普通人,力能扛鼎,这种勇士就是在战场上就是胜利的保证。霸王败退时曾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这就说明八年来未尝一败,那霸王及他的队伍的军事实力该有多强,不得不让韩信严阵以待。

hdx1515

hdx1515

我觉得很多人真的对用兵有所误解,有些人觉得能打就是打赢每一场战役,要你这样说红军长征还什么意义,上去和国民党军队直接怼不就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还有什么意义,直接打南京不好了吗?

兵败彭城

其实我们可以把刘邦兵败彭城,数十万大军一败涂地,为了逃过项羽的追杀,进行的战略大转移看作是一场长征的话,那么韩信就是帮助刘邦制定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布局。

汉高祖二年,刘邦以项羽弑君篡位为由,率领诸侯联军五十六万,趁项羽讨伐齐国分身乏术之际,大举进攻彭城。很快就占领了彭城,同样也很快被回师的项羽打的一败涂地。

诸侯联军土崩瓦解,刘邦仓皇西逃。在逃跑中,刘邦展现出来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卓越领导才能,我个人认为这是刘邦最成功的一次战略大转移。当然这个不是今天讨论的重点,因为我们今天讨论的不是刘邦如何逃出项羽追杀的,还能在荥阳稳定住局面的,今天的重点是韩信如何在这种局面下帮助刘邦反败为胜的。

此时刘邦虽然在荥阳稳定住了局面,但是形势依然很严峻。其它诸侯背叛刘邦倒也罢了,但是魏王豹的背叛,却直接切断了刘邦和关中的联系,魏豹在封锁河内后,直接威胁到了汉军的退路。郦食其劝降魏王豹未果,刘邦为这件事很忧虑。

韩信的策略

八月,韩信率军在佯装从临津渡口进军,吸引魏军主力。但是主力的从百里外的夏阳渡过黄河,绕道魏军后方,打的魏国措手不及,一举擒获魏王豹。


但是汉军的实力仍然不足以抗衡楚军,韩信给刘邦制定一个战略计划,不与项羽正面抗衡,只需要剪除项羽的羽翼,对项羽进行包围,然后断了楚军的粮道,楚军必败。在《汉书》中记载这个战略就是

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遇大王会于荥阳。

这就是对项羽进行战略大包围,活脱脱的一个“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你本身就弱小,难道吴敌人硬碰硬才算是会打仗?巨鹿之战那样硬碰硬的战争也只有项羽那样的才能打的出来。

垓下之战

项羽的破釜沉舟其实打的很辛苦,为了切断秦军,断绝王离的粮道,项羽击退了章邯九次进攻。你只看到了项羽吃肉,却没看到项羽挨打。你项羽是铁人,但是士兵可不是啊!士气一旦瓦解,你退路都没有,当然了项羽其实根本也没想过退路,所以最后被包围到垓下,连回楚国的路都被切断了。

回过头来,我们再说韩信,韩信在灭了魏国以后,继续向背灭了赵国,逼降了燕国,于是下一步就是齐国。齐国告急,项羽只好派龙且率领20万楚军援助齐国,但是在潍水又再次被韩信击败。

韩信灭掉齐国就完成了对项羽的包围,然后灌婴从齐国南下,扫荡楚国后方,刘贾从寿春出发切断了项羽东归之路,彭越切断了楚国粮道,西面丢失了成皋,南面九江王英布早已背叛楚国。东面齐国已经被韩信消灭。此时

韩信乃从齐往,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至垓下。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随刘贾、彭越皆会垓下,诣项王。


项羽此时已经是瓮中之鳖,你再破釜沉舟也没用了。战局的走向完全按照韩信所设想的那样,如果这还不算高明,你告诉我什么算高明?

人家用三年时间布了一个局,消灭了一个几乎不可能战胜的对手,这还不算高明,难道你觉得只有一战定胜负才算高明?我就不明白有些人怎么想的,总觉得只有武力值爆表才算会打仗?要按照你说的当年红军就应该直接打南京才算高明。

renxueheng

renxueheng

敌方只有一把刺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而你有一把刺刀和一把AK你要跟敌人拼刺刀吗?沙雕逻辑!

仰望星空

仰望星空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