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历史类书单推荐吗?


sanshenghuo
作为一个历史学背景的读者,首先想要澄清定义的是问题中的“历史书”是什么?如果只是把历史作为背景,内容实质是小说或者情绪文的那类书就不推荐了。我推荐的是研究性的历史著作,研究性著作带来的智识和史观的革新在我看来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而且很多研究性著作写地的确很“好看”——智识研究的美。
第一本是孔飞力的《叫魂》。孔是美国汉学大家,学术功底扎实,但思路和写法非常新颖,从清代民间一桩小案带来的恐慌事件切入分析清朝皇权统治的本质,以小见大,写法颇有侦探解密小说的感觉,引人入胜但有理有据。
第二本是雷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这不是一本正儿八经的历史书,融合了环境学、疾病学、历史学等多要素的跨学科图书。多学科的融合是这本书最大的优势,因为带来研究旧问题新的视角,例如,在解读为什么15世纪是欧洲人征服了美洲,而不是美洲人征服了欧洲,作者用疾病、马匹、枪炮等因素来解释,并继续追问问什么会有这些区别,这种独特的视角也许不能有100%的说服力,但已经足够开拓思维看待很多老问题了。
第三本是萧启庆的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这本算是让我空白的蒙古史领域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并且更新了早期历史教育中关于现代民族国家和古代政权的区别。蒙古人建立的帝国和现代中国完全是两种意义上的概念,这一点在国内的历史教学中存在极大的误区,不同的概念、时段混用。还有一点印象深刻的是元灭亡之后,很多元遗民对于元朝非常怀念,这种怀念在“南人”群体中不能说少见,这是传统历史叙事把元整体看做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压迫政权的驳斥,对于个体而言,也许我们不能这么除暴的一刀切,而忽视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第四本是王力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这本也不是正经的历史书,但文物与文化常识在很多层面都涉及到历史的维度,也可以算作历史书。这一本是重塑了我对历史文物的认知,我是从小及其厌恶文言文然后顺带就讨厌了中国古代史,但这本图文并茂的传统文化书让我打开了这一领域的大门,原来中国古代文明创造留下来的东西居然这么美、神秘甚至陌生,这就是时间维度带来的美,虽然身处同一个地方,但时段的拉长让我们很难真的了解古人和古代的世界。而且书中每一次文物的解读都让我大开眼界并且继续拓展寻求更多的答案。
第五本是丘吉尔与甘地,极为精彩的历史人物传记。丘吉尔的形象不只是单薄的叼着雪茄手举V字型手势重复着NEVER GIVE UP的伟人形象了,甘地也不是完全圣洁的披着印度产纱布的圣雄形象了,两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欲望挣扎。格局非常巧妙,以两条线索展开,交织螺旋上升,最后汇聚于大英帝国和殖民地印度之间的矛盾。
总而言之,在我看来,阅读好的历史书都是为了增加大家对于历史、世界、人性理解的丰富维度与复杂性,避免简单粗暴的解释和框架,希望大家都能从好书中得到收获。

peanutliang
啥也不说了,正准备读谈迁的国榷。




along(阿郎)
上下五千年

panhao
皇宫五千年

大龄公主
明朝那些事,大唐李白

猫十八
既畅销又好看的历史类书籍,当属罗马人的故事。
罗马人的故事是日本定居在罗马的女作家盐野七生,一年写一本,历时15年写成的作品。
盐野七生给中国读者的序中说:“对于以超级大国为发展目标的当代中国,在欧洲历史上可作为借鉴的,唯有古罗马帝国了。”
这部跨越一千多年的罗马史,是部活生生的历史剧,英雄梦。这部历史著作,不再是粗线条的时间连线,而是从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带你走进宏伟气派的古罗马世界。
我读过,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和蒙森和《罗马史》都是大部头有名的历史巨著。比较之后,感觉盐野七生下足了功夫,把历史烟尘中模糊的“罗马史”、“罗马人”叙述的条缕清晰,精彩纷呈。
我想,要了解和认识西方世界,需要从源头上学习掌握历史的线索。罗马帝国的强大,归根结底是因为它的宽容开放,它的兼收并蓄。
盐野七生设问:罗马人,智力不如希腊人,体力不如高卢人,技术不如伊特鲁里亚人,经济不如迦太基人,但为何却能一一打败对手,建立并维持庞大的罗马帝国?为什么只有罗马人能成就大业?
盐野七生,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穿越时空的历史,还向你展示了罗马人的文化精神气质。

皮伢孖
最近看了两套历史书觉得不错,推荐给大家,
一本袁腾飞讲历史,一本明朝那些事儿。
史书,我觉得在尊重史实基础上,必须得有趣,不然看不进去,这两本书都符合这条。
袁腾飞讲历史,有三册,从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内容很全,但是不够细,属于大框架性质的。很适合学生读。
明朝那些事儿,有两个版本,七册和九册,后面是修订版,更详细。作者文笔幽默风趣,融入小说写法,读起来轻松不枯燥,即有史事又有剖析解读,读完受益匪浅,强烈建议买来看看。

淹死的鱼oO
有趣的历史类书。
第一个想到的是元末明初罗贯中的巜三国演义》
明代许仲琳(一说是陈仲琳)巜封神演义》
中国章诒和巜往事并不如烟》
钱穆巜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美国罗斯•特里尔巜毛泽东传》
英国迪克·威尔逊巜周恩来传》
费正清巜观察中国》
明末清初诸人获巜隋唐演义》
东汉赵晔巜吴越春秋》
作者姓名已佚《武王伐纣平话》创作年代宋元
美国亨德里克·威廉·房龙巜人类的故事》
美国夏伊勒巜第三帝国的兴亡》(共三册)
德国艾米尔·路德维希巜拿破仑传》
(美)戴尔·卡耐基巜林肯传》

eeeeego
最近在看 国家的启蒙 ,感觉日本每一次国运的十字街头,它都选择对了,当然,二战除外。看看吧,当时日本的先贤怎么设计日本,改革日本!短短一代人,就把日本从一个二百多个蕃国的弱小民族,打造成亚洲强国!

天空中的云
很高兴向向大家分享我的观点。
1.《明朝那些事儿》
主要讲述的是从13 4 4年到1644年,这300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
2.上下5000年
《上下五千年》是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为现代著名语言家教育学家林汉达是所著。讲述了中国的实史长治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非本及中国发展史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名人简介为一身的优秀历史读物。
3.《中国历史通论》
《中国历史通论》围绕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演进脉络,两大主题,通过若干专题进行讨论,纵向的对发展线索,讨论横向的多围绕中国历史的特点展开。
4.《品三国》
《品三国》基本囊括了易中天在百家讲坛讲三国的内容。我们总是习惯于把王朝的兴衰,事业的成败,历史的耕地和对事件的对错,都归结为个人,原因归结为某个领袖人物和主导,人物个人品质的优劣好坏。与此同时历史人物也都按照一种简单的善恶二元论,而无一例外的脸谱化了。中国历史则变成了一个大戏台,但我们从来都不知道舞台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白脸和白皮子,也不知道红脸和黑脸的什么时候才能出现。因为我们不知道编剧和导演是我们只能寄托希望于运气和等待。不肯承认,每一次的上报往往也差不多意味着下一次厄运的来临。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观点,希望大家多多点赞,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