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现在的书很多,但读完让人很舒服的那种书却很少?基本都是文笔一般?
shawbear
司马迁终其一生,不过完成一部《史记》,司马光穷尽中晚年所有时光,也不过一部《资治通鉴》,他们都是那个年代赫赫扬名的才子。那么今天的那些作者,才识浅薄,用一年甚至几个月时光完成的书确实也只值读者一翻而过就罢。
以前出书的话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也就是说凡是出书的都是有极高文学素养或在一个方面钻研极深的人,可想而知,那是的书的内容在质量上远超如今。
现在出书已经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这些所谓的畅销书作者,其实自己的人生阅历,泛善可陈,在文采上完全不能和真正的文人相比。但是呢,他们懂得抓一些社会的痛点,所以他们的书籍一出来,就会变成畅销书。
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自然也写不出多好的文章来,有些书你看的时候可能因为它的故事性强,或者一些鸡汤的成分比较高,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会觉得自己热血沸腾,读的倒是也畅快。但是你不会读第二次。
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名著,它都是一版再版,他们之中传输的这些思想和观念,虽然历经千年有一些是陈旧了,但是其中有很多东西仍然值得我们今天去学习它。
现在的世界物欲横流,大家干什么都有一种功利性的冲动,那些为了理想,为了自己心中纯粹的对文学的爱好去出书的人已经非常少了,大家出书大多是为了自己的名利。
其实呢,作者都是跟着读者走的,而作为读者的你,已经只满足于这些一次性文学给你带来一时的快感,那些真正有文化韵味的书籍早就被你列为枯燥乏味之流,再也不肯好好品读一番。
读者如此,作者如此,书籍也只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