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现在的书很多,但读完让人很舒服的那种书却很少?基本都是文笔一般?
天行者
出版比较容易,口水文章多,有好处也有坏处,只要内容好,文字一般也可以接受
窗外愛麗絲
我认为可能之前时代的人也会有这种感觉。主要原因有两点:
01当代的书籍没有经过筛选,真金被大量的沙砾埋没从一百个人里面辨认出我们要找的那个人,和从十个人里面辨认出我们要找的那个人,这两件事哪一个更容易一点?
显然是后者更简单些。为什么呢?干扰项少。
书也是这样,不是每一本书都能流传到后世去,但能流传下来的很大程度上都是精品。其他质量稍差一点的书籍基本都是无人问津,被自然淘汰掉,我们把这一个过程叫做历史的选择。
谁来选的呢?自然是当时和往后接近那个年代的读者。他们读过之后认为好的自然会广为传播,看得人和传抄的人自然也就多,留下来的机会就大得很了;而那些他们读过之后认为不太好的书,自然不会给别人推荐传播了。
一把大火,一场战争,损毁了一千本《三国演义》,但其他地方还有几千本存在;但如果损坏的是一些质量不高、存量没有那么多的书,可能后世就就看不到了,反正质量不高,有和无对读者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
我们是这个时代的读者,所以我们会筛选这个时代的书。真金永远比沙砾少,所以我们会发现看到的书永远是质量一般的远多于质量很高的。
02社会的进步使得创作的门槛越来越低,创作者队伍里面也开始鱼龙混杂似乎现在出书变得容易了,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写几本书,冠上个作者头衔。
把自己以前写的几篇作文汇总一下编个文集,不说质量,有钱印就行,卖不出去就白送出去,要到就是文化人的名声。
自己写不出来没关系,找人代笔就好,大不了就说是“口述”而成的,毕竟孔子那么伟大的人都“述而不作”,《论语》都是他弟子整理出来的,那自己“口述”写本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就加剧了书籍质量的下降。但对历史的整体进程有什么影响吗?我认为影响并不大。质量的好坏最终还是由读者说的算,传播与否还是读者的整体意志。
所以,受苦的只是当代或者后代的读者而已,早晚会有一个时代能看到,我们这个时代的书籍也有很多精品。
TENEUR-Hgk
自从电脑普及、网络开放,本人基本不买书了,尤其是现在的国人的书。
现在的书,哪里是写作,而是粘贴出来的,这里剪一点,那里剪一点,然后粘贴在一起。
这样的书,文理不通,文气不畅,文笔不一,读起来当然不舒服。
难怪那个张五常要这么说,如果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文章从来没有出现过,人类的知识什么损失也没有。
此话是夸张了一点,却也切中了时弊要害。大量的原创,其实是原抄。
水果沙拉
小卢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为什么读过那么多书,读过以后,发现文笔一般,让人感觉很舒服的书很很少。小卢从两点去聊一下。第一点,现在很多小说同质化太严重。说白了就是,现在写小说的门槛太低。随便的,都可以写小说。大家都知道,一本好的小说是需要深厚的文学功底的。不是随便写的流水账式小说。品质很好的小说能吸引大家阅读。不好的读过一次,就会弃文的。好多没有功底的,写小说,为了看的人多,也会参考,或者抄袭别人的小说。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好多小说,雷同的太多。第二点,每年就行的小说题材都不一样。中国人好跟风,如果这个题材的小说,今年火了。就会突然冒出一大批题材类似的小说。毕竟,时间太短,没有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功底深厚的,写出来品质很好。功底一般的,写出来效果就一般。所以,很多时候,读过很多小说,让人感觉舒服的不太多的原因。仅是小卢自己的观点,不喜勿喷。
迷茫的小水
很正常,一点都不奇怪。一方面,由于每个人阅读兴趣和习惯的不同,即便是文学史上公认的不朽经典著作,读不下去或者感觉一般的比比皆是,加之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的限制,对现在的读者来说,这种现象可能会更普遍,问题可能也更突出了。如一部伟大的《红楼梦》,在现在的大学生中间,读不下去或者根本就不愿读的人数比例之令人震惊,早已天下尽知了;再如国外的意识流之类,当年据说全世界只有百分之四或五的人才能读懂的《尤利西斯》,今天的“能读懂”人数不管变与不变都只会令人徒增几声叹息而已……另一方面,现在社会不论什么原因,出版门槛太低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小说,还是心灵鸡汤或者其他种种,作者的水平差异之大,抄袭拼凑等恶习的丑陋都使得知识爆炸时代更加浩如烟海的书籍更加良莠不齐,更需要读者去沙里淘金……加之许多读者阅读的功利性太盛,更是助长了各种出版恶习的恶性循环而且愈演愈烈……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伟大的至圣先师孔子,终其一生“述而不作”,只是编订了大量的古籍。唯一的著作《春秋》,其“春秋笔法”何其严谨!再如老子,《道德经》四千七百多字,还是在函谷令尹喜的“逼迫”下不得已的“交差”作品……
如果用古人的治学态度来要求今天的人,未免太过而且愚腐不堪。但无数先贤圣哲终其一生,仅仅一部或者几部的少许书稿的严谨精神则无可挑剔……再看今天,为了名和利的种种批量生产规模、争先恐后速度以及三十六计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读者所读,固然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却掩盖不了利欲熏心的垃圾本质……如此出版环境下,能读多少好书?别逗了!
个人读书的感受,希望抛砖引玉。
1、努力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多读经典作品。
2、在此基础上,提高自身的识别能力。没有经过时间考验的书,尽量少读,如果非读不可的,作者头衔越多的、越是无所不能的,越是不读
3、实在读不下去的,不必再读了…… 太累了(应试教育和自然科学研究例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亏待老师,更不好委屈自己
jason_yeo
为什么有人说现在的书很多,但读完让人很舒服的那种书却很少?基本都是文笔一般?
对于一个读书者来说,下这样的结论是不科学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个结论只是根据“有人说”而得出来的,没有任何科学数据支持。
但既然有人有这种感受,那我就试着分析一下原因吧。
首先,是数量。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数量上可以说明两个问题:要么你读的书太少,要么你运气不好读的全是“不能让人很舒服、文笔一般的书”。
如果是前一种情况,你继续读下去,你的观点慢慢会改变的。
如果是后一种情况,那么除了运气外,就只能说明你不会选择书。
关于选书。我不知道别人怎样,我对书的选择是比较固执的,质量不高的书,我是不会去看的。这里说的“质量”,既有内容方面,也有印刷装订方面。
一般的,我是这样选书:
1、从我看的书的内容去延伸。比如,我现在在看《市场营销原理》,里面涉及到了心理学,我就会去找心理学的书来看;
2、从我看的书里出现的书名去找。比如,我在看《挺经》,里,里面多次提到《人物志》,我就会去找《人物志》来看;
3、从我某个时期的兴趣去找。比如近期我突然想看历史方面的书,我就会去找这方面的书。
通过上面这三点,我确定了看书的方向后,我就会去找书。
我首先会搜索某类书中比较基础的,比如心理学类,我可能会去找《心理学原理》。
接着,我会去找某类书中比较经典的,比如《心理学原理》有很多,我了解到张春兴的是比较经典的,我就会锁定他的这本书。
然后,我会了解他的这本书有哪些版本,如果可以,我会去书店或者网上找到这本书,看看他的内容和排版。
最后,我才决定买哪一本或看哪一本。
说说读书的能力。我认为,读书最重要的能力有二:
1、是找书的能力,怎样找到自己喜欢的好书很重要。否者总是遭遇那些低劣的书籍,让人看着就不舒服。这个能力包括: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书、知道自己该看什么书、知道自己适合看什么书、知道去哪里能找到自己喜欢看的书。
2、判断内容的能力。有些书,印刷精美,序言引人入胜,封面推荐者言辞让你怦然心动,好像自己不读这本书就会后悔一辈子,但事实上,书的内容却精华全无,全是糟粕。还有一些书,看起来章节很多,给人内容丰富的感觉,待你买回来一看,内容重复啰嗦,让人不厌其烦。所以,我们必须有判断内容的能力,通过表面看到里面,这样才不会买到那些“文笔一般”的糟书。
有人说这两点不是一样的吗?不一样,因为没有第二点能力的人很有可能当他遭遇我上面说的某些书的时候,他就觉得自己找到了好书。
感谢朋友们阅读,请在评论区里留下你们的观点,大家一起学习进步!
米船长
这有个更深层的问题,估计很多人没有思考到。
改革开放几十年取得的成就,古来中外罕有。但是,学校教育,也真的做了“学以致用”的极致了。完全忽略了文学的重要性。一个外国的语种,居然拔高到中文的水平,真是可叹息了。想想看,如果学生时代的时间,把英语课都换成中文的语文课,那是怎么样的结果?那一定是人的认知力大大提高了,即能写出好作品,又有大量的文学修养不错的人能看懂,能接受了。
佘玛莉
第一,你读的市面大多数书不是原创。第二,读书你首先是要选书。第三,你不能学以致用的读书都是浪费时间。第四,如过你有有高人指点解读书籍,效果最好。
一本书在阅读时,只是信息。当你想把信息转变成自己的知识,要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信息输入,学过
第二步:思考实践,用过
第三步:分享输出,教过
了解更多请关注私信,一起探讨学习!
红光525
这种无书可读的感觉,既是主观虚相,也是客观实相。
主观虚相是指,读者感觉到没有什么能吸引自己的书籍或文学作品,即使勉强拿起一本书,读到一半,或味同嚼蜡,或嗤之以鼻。这是因为读者本身所处的时代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导致读者本身的水平、品味、眼界也发生了变化。
在物质匮乏年代,哪怕是一只鸡蛋,一块蛋糕都是无上美味,但是放到今天,在玲琅满目的珍馐面前,你会觉得这些食材实在太过普通,难以勾起食用的欲望。这个道理也可套用于精神食粮的世界。在互联网尚未普及的时代,阅读和发表的渠道都很有限,文化产品可选择的余地很小。这时候,一本杂志可以翻来覆去看几天,一篇文章可以反复咀嚼解读,遇上一本写得不错的书,那更是如一顿饕餮大餐,享用完后令人心满意足。但是当信息爆炸的时代到来,网络上每天有数以万计的书籍和文章扑面而来,久而久之,读者满足的阈值便随之水涨船高,很难再体味到以前阅读所带来的快感,甚至觉得作者的水平还不如自己,看他的书完全是在浪费时间。于是随着边际效用递减,主观上的书荒就出现了。
客观实相是指,完全市场化和商业化的文化产品工业流水线,使得当前生产出来的作品普遍低质,少有精品。这里我们不讨论工具书和学术专业论文,仅指人文艺术类书籍。
文字是有灵魂的,想要驾驭好它,需要沉下心,用生命的感悟来和它对话,这需要经过一个煎熬和磨砺的过程。然而今天,浮躁的商业环境使得文学作品的生产几乎都是快餐类导向。或迎合世俗热点,或追求感官刺激,基本都是本着捞一票就走的心态在创作,唯市场马首是瞻。最典型的,如一些网文网站,都要求至少日更万字以上,这种纯流水线生产的作品,出精品的概率自然少之又少。看似书籍市场玲琅满目,但内容大多雷同化、套路化、低幼化。而一些真正用心去写,在文笔和立意上都较为出彩的书籍反而被淹没了。于是劣币驱逐良币,客观上的书荒也出现了。
因此,在今天的时代环境中,想要觅得一本让自己称心的书籍并不容易。首先,作者的才华和维度必须超越你,你才能主观感觉到开卷有益;其次,书籍内容客观上必须是匠心造就,而不是粗制滥造。惟其如此,你才能重拾阅读的乐趣。浩如烟海的书籍市场中,还是有不少值得一品的好书,当我们用心去寻找时,就一定会有惊喜。
朱大帅
这个问题,其实也是这个时代所衍生出来的吧。
第一、网络文学
时下,网络发达,随便哪个人都可以写段文章发表到网上。自媒体时代,通过爆料信息可以赚钱、通过写些无论什么层次的文章,只要有人看,有流量,就可以赚到钱,这样又催生了网络文学的质量下降又一原因。另外,至于出版物,现在的出版一本书也不是很难的事情,不需要多少钱,能搞定出版环节就可以印书了。这等等现象,必定会令时下的书籍质量的水平下降。
第二、传统传统文学
纵观历史,不难发现人们越来越浅层化。从繁入简的文字、从古文到半白到全白。这些无疑给生活带来了便利,使工作、生活更加轻便和快捷。但是,从另一方面也让很多人养成了傻瓜式的生活方式。举个例子吧,就拿给电脑做系统来说:我记得我刚接触电脑的时候,给电脑做系统不是哪个人都会的,即使有人从旁边教,也不一定那么容易上手。而现在呢,只要一键就搞定了。所以,深层次的东西是需要动脑思考的,而更多的简单、浅显却不需要,只要复制就可以了。
刘琦
当今世界,危机四伏,急需深谙中华文化之能人拯救。时代呼唤超级英雄出现,《维和狂人》来了!http://book.zongheng.com/book/843397.html;欢迎各位书友大大阅读指教!
正版_vivi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静下心来看书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人心也变得浮躁。至于
为什么有人说现在的书很多,但读完让人很舒服的那种书却很少?而且这些书基本都是文笔一般,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
其实读书和读文章是一样的,为什么有些文章能让人静下心来一直看下去,而有些文章自己看了两句就直接关掉了呢?其实就是能否引起大家共鸣的问题,大家读一本书,如果能直接引起自己共鸣的,那么我们就能一直看下去。
那些随随便便写出来的书,的确是文笔一般,不能引起大家共鸣的。没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只是一味空谈,那么就是没有营养的书。这样的书当然是没有耐心看下去的。
所以我个人觉得,那些真正的好书往往是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肯定和赞扬的,因为群众的眼是雪亮的,什么是有益的,什么是没有营养的,时间就会证明一切。
狼狼菜鸟
题目中描述的情况在现实中的确存在,放眼望去,现在我们的文化市场异常活跃,书店里、网上充斥着大量书籍,但是很多书籍读者读完后很少会觉得很过瘾,其实这是有原因的。
首先,从事写作的人越来越多,图书的数量开始激增,质量开始下降。由于自媒体和各种社交平台的流行,以往不被看好的文学市场迎来了新的春天,文字可以变现是一个巨大的诱惑,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出版物大量增加,文化市场出现参差不齐的局面,读者选到质量一般的书籍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由于写作人群的增加,出版行业不得不对图书的审核要求进行调整,他们更倾向于对网络上流行的作品进行推广,这些作品总体来说文学价值不高,同时很多作品属于速成式写法,文学质量很难保证,作品的文笔大都一般。
最后,很多书籍属于专业书籍,通俗易懂是主要原则。现在流行的书籍中很大一部分属于专业书籍,比如职场类、育儿类、体育类、宠物类等,这些书籍的写作者有些不具备深厚的文字功底,只要读者能够读懂,能把意思准确的传递出来,无所谓文笔好不好,读者不应该过多苛责。
综上所述,现在的确存在书籍过多的情况,有不少书籍读完后索然无味,这与现在文化市场的现状有关,我们应该正确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