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很早就开始建造自己的陵墓,建好了会自己去参观验收吗?去了不是不吉利吗?

如题,古代皇帝很早就开始建造自己的陵墓,建好了会自己去参观验收吗?去了不是不吉利吗?
提到的作品

[作品]万历十五年

明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国历史上原本是极其普通的年份。作者以该年前后的史事件及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为中心,抽丝剥茧,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涉...

黄仁宇

最新跟帖
老傅要长肉

老傅要长肉

中国古代皇帝基本在继位之后就开始着手修建自己的陵寝,有不少皇帝的陵寝在自己生前就已经修建完成,看到这里很多人都好奇,那么这些皇帝建好了陵寝会亲自去参观一下吗?

虽然古人很忌讳坟墓和丧葬这些,但是这只是指的是普通老百姓,像皇帝却并不忌讳这些。这也就因为皇帝们都是视死如生,他们认为自己是九五至尊,死后也应该享受生前的待遇,所以不光不会忌讳这些,他们还经常要参观一下自己的陵寝,毕竟这是自己长眠之所,得看看自己满意与否。

在古代皇陵营建在帝王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其实在夏商周时期不管是统治者还是普通老百姓对墓地并不是太重视,当时的人们都是埋葬之后不起坟不栽树,称之为“不封不树”,当时也没有形成祭奠先人的传统,这也就是中华历史上先人们最初的墓葬形式。

不封不树的丧葬形式一直持续到春秋晚期,到了战国时期王公贵族们就开始有了视死如生的理念,也是从这时开始诸侯国的国君坟墓都是号墓为陵,也就是国君的坟墓统一称为陵寝,而且明确规定普通百姓的坟墓不能称陵。

而且在历史上从秦朝到清朝绝大多数皇帝基本都是在生前就修建陵寝,大多是在继位之后不久开始修建。尤其是在汉朝时期,官方曾有规定,皇帝不论年龄,在继位一年之后都可以开始修建陵寝。

而帝王陵寝算是古代风水学与阴阳学的超高水平的结合,凡是帝王的陵寝都会选择在各方面都非常完美的地方修建。

比如清朝的清世宗雍正皇帝胤禛,最初雍正的陵寝是选择在河北遵化马兰峪清东陵范围内的九凤朝阳山,当时雍正派去的风水师和负责选址工部官员在勘察地形之后认为该地形局不全,而且还是砂石土质,将来会导致地宫渗水,因此雍正决意废弃了九凤朝阳山这个地方。

后来雍正又派他信任的十三弟怡亲王胤祥带人去另外寻找万年福地,最终胤祥在河北易县的泰宁山帮雍正找到了万年福地。

因此雍正为了风水学和阴阳学没有埋葬在清东陵,而是自己开创了清西陵。现在再来看雍正所挑选的泰陵地理位置是非常得好,泰陵西有云蒙山、北有永宁山、东有丘陵地、南有易水河,依山傍水,从风水学和阴阳学上来说都是绝佳之所。

古代人都会认为好的风水宝地是可以养人的,甚至还能发生祥瑞,而历朝历代的皇帝基本都是选择风水宝地作为葬身之所,因此来说既然是风水宝地,那当然要常去看看,自身活着的时候没准都能受益,这也使得古代帝王绝不避讳去参观自己的陵寝。

自古以来皇帝都极为重视自己的陵寝修建,毕竟这个地方才是自己永远的“家”。修建帝陵就相当于盖房子一样,现在商品房盖好了都会有相关部门去进行交付验收,那帝陵修好了当然也会有专人去验收。

有时候会是工部这类负责国家工程建设的官员去验收帝陵,还有的时候那就是皇帝自己了,毕竟谁去都不如自己亲眼所见靠谱,因此历朝历代很多皇帝都回去亲自参观自己的陵寝,也是要看看修建的质量如何。

明朝的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就是一个酷爱参观自己陵寝的皇帝。万历的陵寝是明十三陵中的明定陵,万历其实身有残疾,一腿长一腿短,他的右腿是明显比左腿短,因此万历懒于上朝,也造成了怠政,而他本身更算是宅男皇帝,几乎从未出过皇宫,他一生中出皇宫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从紫禁城到位于昌平区大峪山自己的陵寝。

万历的明定陵修建得比较早,定陵在万历十二年(1584年)开始修建,历时六年,当时陵寝建成时万历年仅28岁,而万历一生活了58岁,因此陵寝闲置长达30年,这30年中万历只要一有兴趣就会去参观一下自己的陵寝。

当然,万历去参观自己的陵寝都是以祭奠祖先为名,先去祭奠明皇陵中的其他先人,然后再去顺道看看自己的陵寝。

不过在当时却有不少懂得风水学和阴阳学的人都认为明定陵的风水并不好,不是真龙之穴,建议万历重新再考虑一下。但是万历由于定陵修建的非常豪华,共花费了八百多万两银子,所以他也不舍得重新再修建,而且万历多次去参观陵寝,他自己对这块地方非常满意,他也并不想换地。

不过历史似乎证明了万历的明定陵确实风水不太好,在后来明末闯王李自成起义军攻入昌平后就曾经焚毁了定陵的地面建筑,民国时期又遭到了焚毁。

后来到了新中国建国之后,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和吴晗先生本来想对明成祖朱棣的明长陵进行考古发掘,希望能从中找到《永乐大典》,但是由于当时发现了明定陵出现了坍塌迹象,因此考古人员决定先发掘万历的明定陵练手,再发掘明长陵。

于是万历的明定陵就这样被考古发掘,但是由于当时技术有限,因此很快定陵中的不少文物在出土后就变成了“见光死”,让人十分惋惜,而且由于当时人们文保意识不强,加之后来又赶上了那特殊的十年时期,所以出土之后的万历皇帝和陪葬的两位皇后尸身也遭到严重损毁,以致尸骨无存。

因此似乎万历皇帝的明定陵确实风水不好,相比雍正的清泰陵至今没有被盗,地宫也没有被打开,整座陵寝都保存的比较完好,万历的明定陵也许就和雍正的清泰陵差在了风水上吧,也许他当初确实应该听从建议改葬他处或许还能在死后避过一劫。

万历皇帝喜好参观自己的陵寝一个是他确实总隐居在皇宫中憋得慌,想出去透透气,再一个就是也说明了他非常重视自己的陵寝,所以经常要去看一看。

除了对自己的陵寝特别重视之外,还有的皇帝经常去参观自己的陵寝也是为了监督建筑施工,所以要经常去参观一下。

就像清朝的清宣宗道光皇帝旻宁一样。清朝自雍正开创清西陵之后,他的儿子乾隆皇帝为了不让清东陵香火冷清,于是开创出了“昭穆相间,兆葬之制”,这个规矩就是父亲若葬在清东陵,则儿子葬在清西陵,反之父亲葬在清西陵,则儿子葬在清东陵。

于是乾隆死后就入葬在了清东陵,他的儿子嘉庆皇帝死后则葬在了清西陵,按照乾隆定的这条规矩,做为他的孙子道光就应该葬在清东陵。道光也确实是在清东陵开始修建的陵寝。

当时道光选择了在清东陵的宝华峪修建陵寝,而陵寝都已经建成,道光的结发妻子孝穆皇后早逝,当时就已经入葬进了宝华峪的陵寝之中。

道光皇帝在陵寝修建好之后一直想去亲自参观查看一下陵寝施工质量,于是他以祭奠祖先和悼念结发妻子孝穆皇后的名义就进入了自己修建好的宝华峪陵寝。

进到陵寝之后不看不打紧,一看就把道光差点没气死过去,原来道光在宝华峪的陵寝地宫已经大面积渗水,孝穆皇后的棺椁都被水泡了起来。

这也说明了清东陵整体土质确实就像雍正当初发现的那样属于砂石土质,不适合修建陵寝,建成地宫之后会渗水,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雍正选择在清西陵建陵是正确的,因为民国军阀孙殿英后来盗挖清东陵时大家才发现康熙的景陵、乾隆的裕陵两处地宫都渗水非常厉害,所以证实了清东陵的土质不适合修建陵寝。

地宫渗水这还了得,道光心想这是想让自己死后做腌肉啊,于是道光大发雷霆,严厉斥责了修建陵寝的大臣,责令他们重新选择墓址,并且规定就不要在清东陵范围之内选择了,还是去清西陵选址吧,就这样道光的新墓址选择在了清西陵范围内的龙泉峪,也就是现今的清慕陵。

道光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抠门皇帝,他连龙袍上都会打上补丁,而且道光为了节省衣服的坏损,他能做到三个月换洗一次衣服,可见道光抠门到了何种程度。

而此次废弃宝华峪陵寝重新在龙泉峪修建陵寝,这是一大笔财力的浪费,但是一向节俭抠门的道光这回宁可重新花一次钱,也不想死后被水淹,而且道光对于陵寝用料十分重视,他亲自挑选材料都是非常名贵的建材,抠门皇帝到了给自己修建陵寝时却非常大方起来,也由此可见皇帝们对皇陵修建的重视。

道光由于一心想向示人展示自己的节俭,再加之道光时期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而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屈辱,因此他规定陵寝规模建制一定要缩小,取消了方城和明楼,并且还取消了歌颂皇帝生平的神功圣德碑和代表皇帝权威的石像生。

因此道光的陵寝是清代帝王陵寝中规模最小、最寒酸的帝王陵寝,不过别看道光的清慕陵外表看起来挺小挺寒酸,由于都是使用名贵建材,加之陵寝一拆一建的二次重建,所以实际上道光的清慕陵实际花费了440万两白银,这个花费数目是清西陵中之最,远比他自己的曾祖父清西陵中规模建制最大、最高的雍正清泰陵还多。

道光除了亲自选择名贵建材,他后来吸取了宝华峪陵寝施工悲剧,在修建清慕陵时他多次去参观自己的陵寝,就是怕再有质量问题。

所以说古代皇帝即重视陵寝的修建,也想去监督施工质量,因此不少皇帝都是大大方方的去参观自己的陵寝,加之皇陵本身就是万年福地,风水宝地,并不会去多了不吉利这类的说法,而且这种风水宝地去得多了没准还能养人了,因此古代皇帝并不忌讳去参观自己的陵寝。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神奇女侠想退休

神奇女侠想退休

修建皇帝陵墓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不仅仅是皇帝本人的事情,更是事关整个封建王朝的大事,所以在皇帝继位后,就开始着手谋划修建自己的陵墓,之所以为什么这么早就启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明十三陵

【一】帝王陵墓规模之大,要求必须提前谋划。古代帝王的陵墓可不像我们普通老百姓的坟墓那么简单,而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陵墓整体分两大部分,地面之上和地面之下,地面上要建有神道、正殿、配殿等等一系列建筑,陵墓越大地面上的建筑就越多。地面之下要建有地宫,一般都要向下挖几十米,在地下建造地宫,而地宫的规模也不小,再说古代那个时候工具也不行,这些都决定了皇陵必须要提前修好,而且不只是提前几年,甚至是几十年。

清东陵

【二】陵墓的选址风水工作。皇陵位置的选择是有很大的学问的,这就要以风水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因为帝王陵墓的风水直接决定了子孙后代能不能稳坐江山,能不能永久保持富贵荣华,当然这是他们自我迷信的看法,所以,在决定建造陵墓的时候,皇帝都会委派自己非常信任的大臣和出名的风水大师一起,到首都附近寻找风水宝地作为陵墓修建的位置,而这项工作是非常漫长的,短的有几年,长的甚至是三四年,咸丰帝打算建陵墓的时候,地址选择就花了四年的时间,这也是提前修建陵墓的一个重要原因。

唐乾陵

【三】资金的问题。王朝处于繁荣的时候还可以,但是大多数封建王朝的财政都不是十分充裕,而皇陵的修建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一般都是几百万两银子的支出,而如此庞大的支出短时间是难以筹集的,一年国库的收入才能有多少,所以,早启动,整个建设工程持续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可以缓解国库的压力,确保皇陵的建设。

实际上,在从打算建设皇陵伊始,一直到建设完成,皇帝一直都参与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选址。大臣选好建造皇陵地址后,皇帝要亲自到现场查勘,如果皇帝看中那就万事大吉,如果看不中还得继续寻找风水宝地。

2. 规划。皇陵规划图要最终经过皇帝的批准才能实施。

3. 建造监督。建造过程中,皇帝经常到施工现场进行视察,而且建造完成后,皇帝也会来到现场查勘,如乾隆的裕陵自乾隆八年开始修建,一直到乾隆十七年建设完成,乾隆非常高兴,亲自去限产验收,打算将自己心爱孝贤纯皇后、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葬进地宫,但是当乾隆进入地宫后,却发现地宫渗水严重,地宫里全是水,这让乾隆勃然大怒,下令彻查和整改。

4. 会亲自到地宫中放置陪葬品。毕竟地宫就是自己死后的安息之地,所以,对于地宫中的一些陪葬品和如何摆布虽然有一整套的固定格式要求,但是皇帝自己还是会去地宫来指导检查提出自己的意见。别的不说,就说晚晴的慈禧太后,一生极度奢华的女人,她对自己的陵墓修建就煞费苦心,每年一到清明节就要到陵墓建设现场查勘,尤其是要往地宫的金井中投放宝物,在慈禧的授意下一共向地宫的金井里先后六次投放宝物,而其中四次是她亲自来投放的。

所以说,皇帝虽然都忌讳说死,但实际上他们自己也清楚,从生命角度来看,他们和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区别,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所以到自己的皇陵,或者地宫之中去视察根本也不存在什么忌讳,毕竟他们认为自己死进驻地宫,是到另外一个世界享受荣华富贵而已。

hddcf_yao

hddcf_yao

曾有诺干位皇帝建好陵墓后去参观顺便验收,在放棺材的地方摆上小酒喝上几杯,然后下命令封闭,静等那一天到来。没有什么不吉利,当皇帝就是最大的大吉大利。

台北骑士

台北骑士

古代皇帝基本上在自己登基之后都会开始叫人去准备自己的“身后事”。这在民间来说确实不吉利,一个人还健在,就着急为他准备“身后事”,这肯定是不吉利的。但是这对于皇家来说,却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当然了,这也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

为什么呢?

因为皇陵的选择关乎到国家的命运走向,这也就是所谓的“龙脉”。当然了在,这显然是一件迷信的事情,但是皇帝们就是这样思考的。

在清朝的时候,皇帝们登基之后,就要开始着手于皇陵的选址已经建造,毕竟皇陵规模浩大,所以只有提前建造好。当然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龙脉。新皇帝登基之后,意味着龙脉就传到他这儿了,所以他必须延续下去。

而皇陵最终的选定位置,也被称为“万年吉地”。一般来说,宫里面都有负责这方面的工作的官员,但是有时候皇帝们也不太放心官员们做事,所以都会选择去实地考察一下。但毕竟直接去的话不方便,于是便都会借着去拜谒祖陵之机,顺便去参详一下自己的万年吉地。嘉庆、咸丰、慈禧就是这样的。

当地址确定下来以后,便要开始动土建造了。建成之后,皇帝们基本上也和考察时是一样的,都是借拜谒祖陵之机,去参详一下。

其实这对于皇帝们来说本身也没什么,老祖宗是这样做的,自己也是见怪不怪的。再说皇陵不仅是皇帝的墓穴,还是这个国家的龙脉。甚至可以说,他们的生死已经和国家的兴衰连在了一起。

但是这些所谓的皇帝为自己建造气势磅礴的皇陵,最后苦的还是老百姓!

jh495student

jh495student

你搞错了,古代皇帝的陵墓究竟应该起什么的作用了吧?

你比如说古埃及,古埃及的金字塔,为什么埃及法老费了那么大的功夫把它给建造出来,就是因为他认为这些金字塔是自己未来通往天国成神成圣的一个关键一个阶梯,所以古埃及的法老费尽心血挖空了心思,也要把自己的金字塔建得更大更高。

你觉得这些埃及法老的遇见自己金字塔也就是自己陵墓的时候会躲着避着吗?不会一个一个是恨不得把自己的行宫都直接搬到这儿金字塔上来,想着某一天自己就到天国去超神。

就古代皇帝对于自己铃木的态度来看,他们对于自己的陵墓绝对不是那种避之不及,认为这个地方不吉利,这种情况相反,很多皇帝都认为自己虽然死了,但是只要把自己铃木给修建好了,自己在地下王国仍然还是称王称骨最著名的秦始皇。

秦始皇一直在修建自己的陵墓,但是秦始皇怕死这点大家也都知道,可是为什么一个pass的人会这么大张旗鼓地修建自己的陵墓呢?这不是证明了自己快要死吗?这是因为秦始皇在只知道自己要死的时候,仍然还是相信自己在死了以后,仍然可以统领一只强大的军队,一个强大的帝国,所以秦始皇做了一件东西兵马俑。

兵马俑的出现可以说大大论证了那个时代帝王对于陵墓的态度,你闲的慌,你在自己的陵墓里面放东都兵马俑到底干什么?只有可能就是自己未来认为在地下的时候,有一只称手的军队可以放在自己的手中去掌控,从而征服整个地下王国。

不仅如此,秦始皇在修建自己的力山大墓的时候,还动用了经营珠宝以及大量的水银去描绘去装饰自己的陵墓,在他的眼里面这个陵墓不是自己未来死了之后所封锁的一方天地,而是自己未来死后的行宫。

对于这么一个重要的地方,皇帝自然不可能是躲着的,天天跑到那里去视察一下工作,别给我偷懒,还有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并珠宝全部都给我往这个陵墓里面搬,(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总之这个铃木越是金碧辉煌,越是奢华,我越喜欢,而且不准给我打折扣。

对于这一点,不得不说,古代人对于死后的世界是充满幻想的,并不是现在人一个个都贪生怕死的要命,在他们的眼中,死亡不是终结,而是一个新的生命的开始,而对于现代人来讲,死了就是死了!平凡的庸碌的过了这一生,结果什么都不剩下,死了之后没有人记得,也没有人去到你这种死亡,那是真的死亡。

但对于皇帝来讲,自起统领的这么一个大的帝国,未来在历史上面甭管历史究竟被修改的如何,自己的名字肯定是记录在这历史之上,自己会随着这本历史永垂不朽下去,才不需要担心说死了,以后没人记得这样尴尬的情况,他只需要担心的是如何向自己的后人如何向未来的人去展示自己在这个帝国里面的地位,以及自己所统帅的帝国究竟有多么繁华。

能实现这一切的就是自己的那个陵墓了,所以直到明清两朝对于自己的陵墓的修建仍然还是十分严格的,不仅修建的奢华,而且经营珠宝陪葬什么的一样都不能少。

直到孙中山先生的中山陵结束之后,伴随着科学进入到了中国,人们对于死亡的进一步认知以后,这种大型陵墓才渐渐的淡出社会。

大宝贝妞妞

大宝贝妞妞

导读:说到古代的皇帝想必很多人都会知道他们只要上位就会开始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会给自己修陵墓了,既然一上位就开始修陵墓。

古代帝王对自己的陵墓非常的重视,因为他们觉得陵墓不仅仅是自己死后居住的地方,更加关乎着自己的体面尊严以及整个国家的兴衰。

他们会选择自己最信任的人去建造,还是常常去查看检验,他们并不会觉得不吉利,反而觉得这是龙脉所在,是吉地。



一般建好了皇帝都会去参观验收,验收的原因有两点:


1.对于陵墓的重视

中国的皇家陵墓,不仅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各个历史时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结晶,更是皇帝的极权主义与生死观念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它表明了帝王们对死亡的敬畏以及对灵魂得以永生的想像,所以帝王们尤其重视陵墓的建造,不仅造好了会前去验收,就连陵墓的选址、风格构造;墓室的布局摆设、葬品选择,他们都会有所参与。

2、对于陵墓工程的监督


既然帝王们如此重视建陵之事,必然不允许它出任何差错。时常去陵墓视察一番就成了最有效的监督手段。一般而言,同一朝代的历任皇帝所葬之地十分接近。

于是一些皇帝就会利用祭祖或看望早逝皇后的机会前往自己的陵墓视察,若发现不妥之处,便立即派人修理,甚至拆除重建。


皇帝去了会不会不吉利吗?

他们觉得这是龙脉所在,而且是吉地。

古代皇上的墓地从选址到设计再到开工,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他们的陵墓往往非常华丽,是他们尊贵身份的象征,里面机关重重,是一项非常浩大复杂是工程。

其中陵墓的选址最为重要,一般都是选在龙脉处,选的都是极好的地方,关乎着国家的兴衰,谁敢说这个地方不吉利,很多皇上对于自己的陵墓可是斥巨资打造的,花费时间长久,而且死后要一直睡在这里,肯定对自己的陵墓修建的好坏非常重视,毕竟眼见为实。

很多皇帝也会去看看自己的陵墓修建的如何,是否过关,这是对以后生活质量的把关,所以也没有吉不吉利一说。


总之,帝王的陵寝修建算是朝堂大事,非常神圣,陵墓修建的传统也流传已久,去查看验收也已经习以为常了,所以他们并不会感觉到晦气。

云端

云端

一般来说古代的时候,当皇帝登基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了。因为古代皇帝和王侯将相的陵墓都是有规格的。而毫无疑问皇帝的陵墓是最高规格的。所以需要的时间也就特别长。有的皇帝驾崩以后陵墓都未必能修完!


而皇帝的陵墓在修建的时候,一般是由工部主持的。皇帝有时间当然也会参观自己的陵墓,看一下修建的进度和状态。著名的死肥宅万历皇帝不多的几次出宫,就有参观自己陵墓的时候。当然皇帝陛下不能用参观,而是莅临检查指导工作!顺便看看自己驾崩以后的长眠之地。对于古代人来说这不算什么稀奇的事儿!


而去了不吉利这一说,在古代的时候其实是不存在的。古代的人对于死亡看的是非常重视的,所以对于身后事并不忌讳,陵墓也好棺材也好提起来都不会避讳。有的人在活着的时候就已经给自己准备棺材了,友人之间也有赠送棺木的事情。也许对于封建社会的他们,反而做到了“视死如归”吧!

图途网

图途网

当然会去参观啊,著名的宅男皇帝万历皇帝就去参观过自己的陵墓。

万历皇帝的陵修得很早,在他二十岁时就开始修了,总共花了八百万两银子。而万历皇帝在位时间极长,所以有大把的机会去看自己的陵墓。

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里,对这个场景就有生动的描写。去之前,先由礼部拟定顺序,因为万历的定陵跟其它陵在一块,那都是列祖列宗,而且万历也不是打着看去看自己陵墓的旗帜,那样说起来确实不吉利。所以,他号称是谒祭。就是给列祖列宗上香,顺便看一下自己的陵墓。那一路上就要做好安排,哪些陵要皇帝自己去祭,哪些是附马们代为祭祀。

出行那天,全北京城就要戒严,城门除了武将,还要有特派文官一同把守。

出门的除了皇帝还有皇后皇妃以及文武百官。沿路还有休息站,一般就在佛寺里。这不比现在,要去定陵开个车两小时就到了,当年可是大任务。

去的时候,地方上的官员还要出来迎接,万历皇帝照例要免他们一年的赋税,见了皇帝红包总是要封一个的。

万历皇帝生平不出北京城,但就是这个陵墓,他喜欢去,隔三差五就想出去玩。文官还不让他去。

那么,去看自己的陵墓吉不吉利呢?

这个不好说,反正这个定陵当时定的时候就闹过风水的问题。

当时钦天监定了三个地方,分别是:形龙山、小峪山、石门沟。

先是石门沟就被排除了,因为这个地方“坐离朝坎,方向不宜、堂局稍隘。”

剩下的两个地方都不错,形龙山“形如出水莲花,案似龙楼凤阁,内外明堂开亮,左右辅弼森严,且龙虎重重包裹,水口曲曲关阑,诸山皆拱,众水来朝,诚为至尊至贵之地”

而小峪山是“主势尊严,重重起伏,水星行龙,金星结穴,左右四铺,拱顾周旋,云秀朝宗,明堂端正,砂水有情,取坐辛山乙向,兼戊辰一分。”

最终是定了小峪山,也就是现在的定陵,还把名字给改了,叫大峪山。

动工之后却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在施工地挖出了一个大石头。这个石头的位置正好是设计时放棺椁的地方。中国人讲厚土,土越厚越好,结果宝床这个位置无土,而是大石头,这当然是风水大忌。

这个事情出来后,言官纷纷弹劾主管部门领导礼部尚书徐学谟。逼得徐学谟直接下岗了。而大家趁胜追击,弹劾内阁大学士申时行,因为徐学谟是申时行的亲家,又是他提拔上来的。这时候,万历皇帝说了一句公道话:阁臣是佐助政务的,又不是风水先生,大家就别闹了。

万历不但帮了申时行,还决定就是这个位置不动了。

后面,定陵已经修好了,还有人认为选错了。比如刘伯温的十一世孙刘世廷就上书说这个地方不是真龙穴。但万历也不听啊。

现在,这个定陵也被认为是最不吉利的帝陵。原因大家也知道,定陵在郭沫苦的主持下被发掘了,这是十三陵中唯一被发掘的。那个挖出过大石头的龙床上面的大棺材也被扔下山,万历皇帝的尸骨也被毁了。

难道真是风水问题?这应该不是哈。这都是乱力怪神,大家不要信。

喵michelle

喵michelle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修帝陵对于皇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虽然古代皇帝天天被人叫万岁,可是谁都知道万岁基本是不可能的,当然,他们心里还是有那个希望的,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皇帝花费巨资求仙访药炼丹了。

中国古代厚葬之风盛行,身为一个皇帝,其陵墓也必然要配得上他尊贵的身份,所以当然是越奢华越气派越好,但是这样的陵墓要是等皇帝死了再修,以古代的生产力,估计第二任皇帝死了都不见得能修成。所以必须要提前,而且古代人都相信身后事,陵墓是他死后的居所,怎么能不重视呢?

秦汉时期皇帝继位一年后就开始修陵,而且皇帝没死陵墓不能停修,要不然皇帝活的好好的你把陵墓修好了,对皇帝说声欢迎入住那像什么话!所以秦汉时期的陵墓是不会说修好了等皇帝去验收,他们就不敢修好。

秦汉唐的陵墓一般规模都非常庞大,里面非常奢华,以秦皇汉武的陵墓为例,秦始皇陵光外围的兵马俑坑就把地球震惊了,那陵墓里的东西还不得震惊太阳系呀。汉武帝的陵墓被赤眉军给挖开,数万人运了几十天,里面的陪葬品尚不能减半《后汉书》。

宋朝的陵墓皇帝也没法去验收,宋朝皇帝都比较节俭(除了徽宗),他们反对铺张浪费,对于死后陵寝那也是必须得皇帝死了之后才能开始修,半个月之内修好,薄葬。

而明清时候一般上会规定陵墓的规格,制式,修好了就停工,皇帝偶尔也会去看一看,万历,慈禧等都去看过自己的陵墓。

绿客star

绿客star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