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专业人士如何看待《鬼吹灯》、《盗墓笔记》等盗墓小说?
13779170244
两部小说里描写关于在冥宫里摸金盗宝的情景是虚构和迎合观众口味的,就拿鬼吹灯里的一个特色情节为例,在墓室的东南角点上一根蜡烛,真正的实地考古挖掘决对不会这样做,原因有二,第一墓室长期处于一个较为封闭的环境,墓中随葬的有机物通过化学反应产生出易燃气体,冒然点烛有可能会引起爆炸,第二墓室在地下长期处于相对的恒温状态,墓中文物保存完好,彩绘壁画、漆画和食物也保存完好,一旦在墓中点上蜡烛,室温上升加速这些文物的氧化。
其次小说中描写的盗墓贼个个有派有品,且以盗墓职业为荣,但其实考古挖掘是件非常辛苦的工作,在野外风餐露宿不说天天与泥土打交道,因为大部分古墓属于土葬墓,且墓室早已坍塌,需要挖掘,不似小说里用钥匙打开机关石门那么轻松。还有对文物的提取是一个极为考验耐心的工作,因为大部分文物已经氧化、变形、挤压,粘连,损坏、残缺,并非小说里上手就拿,可以扔来扔去的。
最后说说小说里可以让人产生幻觉的各种神器,在实际考古发掘中自然是不存在的,除非是缺氧或是有毒气体。
不过有一点许多人都不会想到,那就是现实中的古墓里的文物比小说里的更让人匪夷所思,超出想象范围,毕竟年代已经很久远了,古人见过的东西,现在我们未必还能见到。
vivi_
很多人觉得考古学家就是持证上岗的盗墓贼。
但是考古学界长久以来都只是对受到破坏的墓葬进行保护性发掘,基本不会主动挖掘古墓,那么考古究竟是做什么的呢?
先讲一个故事。
众所周知,水稻是世界上养活人口最多的粮食作物。那么水稻是从哪里起源的呢?
以19世纪的瑞士植物学家阿方斯·德康多尔为代表的欧洲学者认为,水稻是从印度起源的,因为从两河流域到欧洲,很多语言中的“水稻”都源自梵语。
至于中国,虽然水稻在三皇五帝时期就是五谷之一,但是没有可靠的记录,所以,国际上一直认为,水稻是印度先民驯化的。
中国学者在上世纪初开始,对水稻的起源进行了研究,认为更有可能是中国先民最早驯化,但一直没有特别可靠的证据。
直到1955年,考古学家在湖北省京山县城西南约30公里的屈家岭村发现了一个史前人类遗址,并在土层中发现了稻壳的遗留。
之后,又在河姆渡发现了7000年前的稻谷遗存。到近年,湖南玉蟾岩遗址发现1.2万年前的炭化稻谷,江西仙人洞也发现了差不多同时期的稻谷化石。
这些证据,有力证明了中国长江流域是世界上最早驯化水稻的地区,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请问谁家的盗墓贼会去山里面找一颗1万年前的稻子壳?
何况今天的考古学,为了搞清楚各历史时期的气候、植被、作物和人类生产生活,连土层里的花粉、孢子遗存都不会放过。
再说说所谓“从墓里把宝贝拿出来献给国家”这种神奇的想法。
对考古学而言,一个“宝贝”的价值,不仅仅在自身,还在于它所在的位置,以及和周围各种物品、痕迹的关系。
比如大家在历史教科书上看到的国宝,曾侯乙编钟。
被盗的墓葬中,编钟往往无法保持完整,被零散地卖到不同地方,从此天各一方,再不相见。
而这一套完整的编钟,在被发现时还保持着下葬时的状态,考古学家才得以将它恢复原貌,并在研究之后发现,早在战国早期,中国人就掌握了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的复杂音乐技术。
很多科学价值巨大的考古材料,本身一毛钱都不值,比如前面说的水稻壳。
再比如这个↓
这是一坨风干的面条,发现于青海喇家遗址,距今大约4000年。你拿这个去黑市上卖,估计会被当场打出那啥。
但是这个东西多重要呢?它是世界上最早的面条,用小米制成。更重要的是,这个遗址发现的其他东西,可能证明大禹治水——也就是黄河流域对中国早期文明产生巨大影响的大洪水确实发生过。
再比如这个↓
这是1987年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发现的,一座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墓葬。里面是一副骨架,旁边两堆是蚌壳,没有一个值钱的东西。但是两堆蚌壳堆成的形象,可能是中国文化对”龙图腾”崇拜的早期证明。
如果这些无价之宝不是被考古学家发现和研究,而是被盗墓贼发现,他们会干什么呢?
首先他们绝不会在意这些不值钱的“垃圾”,而且按照惯例,没有发现宝贝的盗掘现场,要毁掉来掩盖痕迹,于是,这些能够向我们揭示古代文明秘密的文物,可能就从此消灭了。
伤不伤心?遗不遗憾?
以后谁再跟你说“考古就是官方盗墓”,就是在给盗墓贼洗地。
企鹅gaga8000
作为专业考古人员,只能说盗墓跟考古是两回事儿,每次跟别人说我们考古的,人家就会很惊喜的说,“天呐,你们是不是就想鬼吹灯,盗墓笔记内样啊!”那当然不是了,人家盗墓是取墓主的宝藏,是冲着金银财宝去的,我们考古是更加注重学术性,要根据历史遗迹和遗物来了解判断古人的生活习惯等对于历史真实性的还原和探究。而且考古人员是保护性发掘,绝对不会损伤文物,会进行一些保护和修复。盗墓可不是,如果宝贝大一些拿不走,就将之破坏,分开运走,真是太让人心疼了!
adaxiaochan
小说是小说,现实归现实,难道警察不看警匪剧,医生不看医院戏,老师不看学校剧吗?我认识学考古专业的反而看盗墓笔记看的乐此不彼,别老想专家的事儿了,本身把这两者扯一块儿就没意思。
ajianbaby
关于这个问题,中国科普博览邀请SELF讲坛演讲嘉宾、中国国家博物馆综合考古部主任、著名考古学家杨林来回答,杨林也是中国目前唯一一位涉足田野考古、水下考古和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的学者。
在《鬼吹灯》《盗墓笔记》中,有很多古墓中存在大量防御用的机关和陷阱等情节,但是实际上考古并没有书中描写的那些情节。
一般的墓葬经过几千年、数百年的塌陷,它基本都变成了空洞,已经没有什么了。所以在墓里也没有可能在里面设置机关暗器。比如秦始皇陵,那么大的规模,它里面有些都被泥土淤实了,除了文物以外没有其他的设施。
但是有一点是真实的,秦始皇陵本身的汞含量是非常高的,当时记载秦始皇用水银来仿造星斗和大川大河,所以这个记载是真实的。小说中说墓穴里会有暗箭、机关或者毒液之类的表述并不真实。
现在考古学唯一发掘认证的是宋代吕大林的墓葬,为了防止被盗他做了三重假墓,从一个墓的旁边他再往下挖,然后掏到第二个墓的时候再往下挖,做了三个假墓。所以吕大林被我们认为是中国古器物学之祖,他收藏了很多有价值的文物都随葬了,他怕被盗,所以做了三重古墓。而且这些墓室确实起了保护作用,我们前几年抓到一个盗墓团伙,他只把吕大林墓的第一重盗了,什么也没有发现就走了。但是我们在清理的时候发现它有一个侧室,进去后又有一个地下墓葬,那是他真正的墓葬,在里面发现了很多非常重要的文物。这些都放在陕西省考古所。
葡萄籽儿
小说的影响力
《鬼吹灯》、《盗墓笔记》这类的小说,其实写的不是盗墓,如果墓葬都按照小说里的盗法,不是根本不能成功,就是要死人。
但是盗墓小说成功的让大众认为:考古就是盗墓、考古就是国家盗墓、盗墓贼的水平比考古工作者高。甚至有一次,我和一群小伙伴去酒吧散心,酒吧老板得知我们是从事考古相关工作的时候,连声说:“我知道,你们就是学盗墓的吧~”
盗墓小说,影响了一代读者,让他们在意识中吧盗墓和考古绑定在一起,甚至已经意识不到盗墓是一种犯罪行为,更有甚者,开始模仿起盗墓小说中的行为,自己真的去盗墓了。
2014年的新闻,正是盗墓小说比较流行的时间
从那以后,我开始了在网上告诉大众,考古与盗墓的区别,盗墓的危害,等等。盗墓小说的流行,迫使部分考古工作者从幕后走向台前,开始为自己、为考古工作正名。
符号经济学与符号政治学《鬼吹灯》、《盗墓笔记》是典型的网络小说,通过网络平台,盗墓小说把自身描写的那种似盗墓非盗墓的行为重新定义为“盗墓”,并将其符号化,这种符号带有双重属性,一种属性是符号商品,供喜欢这种神秘性的人群消费;一种属性是符号观念,为盗墓这种行为、以及对考古的污名化,提供一种想象的正当性。
目前的盗墓犯罪行为,也开始了现代化,投入其中的资本越来越大,使用的盗墓设备越来越先进,通过地下文物黑市以及收藏圈,和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盗墓小说这种可以为他们提供想象的正当性的文艺作品,也得到了它们的推波助澜。
其实,真实的盗墓贼,是这样的
jo37cn
不请自来系列。
随着《鬼吹灯》、《盗墓笔记》等热门盗墓小说的影视化,越来越多的人将盗墓与考古画上了等号,这是文物工作者所不愿意看到的,作为一名文物专业毕业的学生,对这种情况也是无奈的。
文物承载的是中华文化厚重的历史积淀,而考古工作者的使命就是在保证文物可逆性的前提下进行修复与保护,将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物以最美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所展示的更多的是国家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而非盗墓小说中默认的个人与经济价值。
小说中盗墓的过程惊险刺激,各种陷阱机关,奇虫异兽层出不穷,这些都是作者艺术化的虚构,真实的田野考古是枯燥无味的,往往是整天守在一片区域内不断地发掘,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在考古专业人士看来,小说中的情节与玄幻小说无异。
最重要的一点,文物考古,讲究的是保护性的发掘,修旧如旧,最大程度的还原它所属的时代,结合史书印证中华文化发展的脉络。而盗墓贼的偷掘,往往是破坏性的,卷走值钱的金银玉器,对古墓造成不可回复的破坏,这也是文物工作者对盗墓贼最为深恶痛绝之所在。
面对《鬼吹灯》、《盗墓笔记》等小说,想说的是:作为艺术虚构的文学作品,在剧情与人物刻画上确属上乘,是一个优秀的系列大IP,但希望大家还是能分清影视与现实中的盗墓。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欣尔辛昕
《盗墓笔记》《鬼吹灯》等小说和影视作品自发行以来,得到了很多粉丝的热烈追捧。那么考古学家们又是怎么看待的呢?据小咖观察,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也是喜欢的(然而大部分选择了悄悄的喜欢),另一类么,这是什么鬼???比如说不久前某考古学名教授在陕西师范大学做演讲,被一同学比作“摸金校尉”,教授神情马上就变复杂了呢。一些业内人士力图科普“考古”和“盗墓”的区别,并明确表示“盗墓”是非法行为,应该受到谴责和法律的严惩,并隐隐指责吃瓜群众不应对“盗墓”产生向往和喜爱的情绪。但小咖认为,《盗墓笔记》在向读者推介考古事业方面所起到的巨大宣传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喜欢看盗墓题材的小说不代表我们真的会去盗墓啊。
那么,大家又为什么会喜欢这类题材呢。
首先,盗墓题材往往与探险有着密切的联系。事实上,我国最初的“考古”就与西方探险家来中国“盗墓”和“探险”有关。无论是盗掘敦煌莫高窟珍贵文物的斯坦因,还是组成西域考古队的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他们在上个世纪中国的西北找到了一些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间接推动了和催生了我们考古学的出现和发展。每天拥挤在公交车、地铁上朝九晚五上班的年轻人,在想着这个月工资够不够还房贷和信用卡的无聊生活中看到盗墓题材,当然会觉得精神振奋了。
斯坦因与他从驿站临时募集而来的寻宝团队在吐蕃遗址
斯文赫定将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探险事业
其次,盗墓题材与寻宝、暴富、改变命运关键词相联系。几乎所有的盗墓电影都围绕着未知的宝藏进行,现在流行的《鬼吹灯》《盗墓笔记》都是如此。如今房价高企,物价攀升,而工资却如蜗牛爬坡上涨缓慢,“何以解忧,唯有暴富”。看着影视作品里找到宝藏一夜暴富的主人公,无疑也缓解了电视机前观众焦虑的心情。
1999年电影木乃伊讲述了一群去埃及古墓寻宝人的故事
第三,盗墓与未知的事物相联系,启迪人们思考,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是哲学上的经典三问,似乎发掘古代的信息可以解答我们心中的疑惑。无论是埃及金字塔,还是复活节岛的巨人石雕像,都引起了人们的无限遐思。
考古学家发掘复活节岛石像现场
总的来说,“盗墓”题材受人欢迎是和人的本性相契合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由于业界对考古和文物知识宣传度还不够高,盗墓题材代替考古为观众宣传了一些基本知识(尽管有些知识是错误的),吸引了更多的人来了解考古和历史知识。接下来,考古学还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揭开文物的神秘面纱,让人们了解真正的考古工作。让人们知道我们向往有朝一日能够抛弃朝九晚五枯燥无聊的工作去探险发财并没有超出道德的范畴,而我们知道不能参与真实的盗墓去触碰法律的底线,相信这时盗墓题材就可以和专业考古和平共处了。
。Ha〆Tredザ
盗墓类网文小说中的那些惊险刺激的桥段在考古专家眼中充其量算是冒险,探险。或者直白一点称之为作死。与现实考古活动甚至违法盗掘墓葬行为都没有可比性。就好比让张绍忠将军开一期节目正儿八经的讨论研究漫威宇宙里面六个无限宝石一样。
还请题主不要入戏过深,一切以现实为重。
Better-3s
如何看?用笔记本追着看咯 。
言归正传。当年还是懵懂未成年的时候,每天在床上挂个小手电看《鬼吹灯》。那时候觉得真好看,真刺激。但也没想说我也要去倒个斗,找粽子玩,只是单纯的把它当探险小说看。更没想到以后要从事考古。所以我觉得以上各位同行不必视之为洪水猛兽。只是一本小说而已。
再者说,考古学本就是一门小众的边缘学科。民众对于考古学的印象大多认识不清。你要是给他看一大本一大本的考古报告,那估计连门都不入,直接落荒而逃。我们有时候真的需要《鬼吹灯》,《盗墓笔记》这样的小说来炒作一下人气。举个栗子,国外的《夺宝奇兵》系列的内涵基本和《鬼吹灯》相似。当国外的考古学家谈到它时,不是一脸鄙夷,而是很高兴地说,我也看过,真的太精彩了。大家都是因为喜欢看这个电影而接触考古的吧!
所以我觉得如果人们因为看了这些盗墓小说,而愿意去考古工地看一看,那我觉得就挺不错的,至少帮助公众去了解考古了。
进一步说,如果人们真的把盗墓当考古,把小说当现实。考古工作者就真的应该反思了,这是考古学公众教育的失败。如果一门学科无法把真实的一面展露给公众,那还真的挺失败的。
————————————
盗墓,比考古真的早的早的多。据说周公当年平定叛乱的时候就已经纵容手下破坏商王陵墓了。春秋战国时更是频繁,别忘了《竹书纪年》怎么来的。几千年来盗墓一直是一门手艺活。直到现在,盗墓依然屡禁不止,不然拍卖行里那么多东西哪来的?我们之前发掘的一个遗址,盗墓的第二年就去了。你说他们鼻子灵不灵?
一边是几千年的盗墓教育,一边是刚刚进入中国不到百年的考古学。哪个对民众的影响大?民众看到你考古的也在挖墓啊,和盗墓的有区别吗?你说你有区别民众信吗?解释不通,索性不解释。你来问我也不睬你。我就觉得你无知。
各个考古工地警戒线一拉,不让人看,秘而不宣。本来是老百姓天天耕种的地,突然就不让来了。这是不是不太合适?
考古这个圈子挺小的,但是我觉得和民众也挺远的。我们的宣传是不是真的喜闻乐见?不是说摆几个器物,描述一下就可以的。中宣部也天天在宣传,但效果大家都知道
曾经有人试图写出一本三观正确,又好看的考古小说,但后来也没了下文。太极里说借力打力,我们能否利用这些小说做些有利于培养正确考古观念的事情?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因为一个错误的印象而对某些事情感兴趣。而当我们回头看时,你能怪这些领你入门的东西吗?
天天天蓝
我虽然不是专业的考古人士,但是作为一个历史作家,我倒是觉得可以发表一点对于这类“盗墓小说”的看法。
首先我们要知道他是一本小说,小说,小说,既不是纪实类文学,也不是考古专著。所以这类盗墓小说和所有的历史小说,哪怕是我们所熟知的《三国演义》《水浒传》比都完全一样,是外面包裹着考古和历史的皮,里面是虚构故事的骨。
打个比方,《鬼吹灯》中最著名的四个盗墓职业,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岭力士和发丘将军,不管是在考古学家还是历史学家眼里,其实都是不承认有的。但是历史中确实有记载着曹操曾经设过摸金校尉和发丘将军两个盗墓办主任呀?为什么就不承认了呢?
原来这两个名词最早出现是在陈琳给袁绍为讨伐写的文书里面,既为袁绍檄豫州:
“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不管是历史学家还是考古学家,都讲究“二证法”,书里的和埋在地下的能对上,单单就一句孤证,且不是客观官史的,不纳取。而这句话正符合这两个特点,因为没有其他任何证据显示曹操真的设立过这两个部门。况且站在袁绍的立场上来说,这么去泼黑曹操是非常顺理成章的事情,所以实际情况下“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并不存在于现实中的论证就成立了。
所以如果问我们如果看待这类盗墓小说,其实看其他虚构类文学都一样的啊,痛痛快快沉浸在精彩的故事里不好么?为啥要去较真,是女主角不好看还是男主角太讨人厌?
顺便唠叨一句的是,搞历史的有时候还好了,只要文献记载详实,可以前后呼应一般都会承认。比如说夏朝是不是文明社会这种,但是考古学家则更追求实证和证据,你文献记载天花乱坠,地里挖不出来,那都是扯淡。所以就更只会当盗墓小说只是小说看了。
Miss米米小米
你有没有想过,军事家是怎么看手撕鬼子,裤裆掏手雷,能吃也能炸的包子雷,自行车上火车,子弹拐弯,的?答案是,卧槽,真过瘾,抗日神剧真特么牛逼。考古专业人士怎么看盗墓小说,卧槽,这僵尸写的真特么过瘾,这机关写的真特么过瘾,这分金定穴写的真特么过瘾。然后?拿着自己的刷子铲子干活呗,咋滴,你还真以为能挖出会嘣的粽子啊。
葛德
依我看,盗墓和考古最大的区别是成本问题,盗墓需要成本吗?需要吗……拿着洛阳铲都算高端的,对盗墓者来说,值钱的才算有价值的,至于什么值钱,要看他的文化水平了,所以盗墓者遇到墓穴不需要考虑怎么开,只需要知道里面有没有值钱东西。。。但是,考古发掘,考虑到咱们国家的官僚们群体智商水平,特别是学术官僚们石头里面榨油的水准,审批,经费,组队将是漫长的过程。因此,盗墓者往往需要一个牙刷把打开并且清空的墓穴,官方考古在发掘之前,谁发现墓穴要不要考虑?谁第一个下墓穴要不要按官方学术水平排名来?今晚住哪里吃什么等等等等……
zizi
《鬼吹灯》《盗墓笔记》就是小说,既然是小说,就不是纪实文学、也不是考古报告,虽然可能有一定真实元素,但不会有这么多神奇的地方。
要说小说和现实一个最大的不同,那就是盗墓的动机和过程。小说中因为盗墓的是主角,总会把主角盗墓的动机美化,甚至盗出来还反复强调“我要上交国家”,然后主角也会被塑造成英雄人物;现实中呢,盗墓动机很清楚就是为了钱,古墓被发现一般也是村民偶然为之,并没有多少高明的相墓方术,而且,盗墓往往是整个村一起行动,并非是几个人单兵作战。
大家知道陕西省简称“秦”来自秦国,但是最开始秦国在甘肃。今天的甘肃礼县有秦西垂公陵,是秦国春秋时期国君的墓葬。1987年时,当地村民发现“龙骨”并偶然发现文物,之后地下有宝藏的消息不胫而走,附近村民闻风而至,男女老少日夜挖掘。当然很快被政府知道了,但是政府制止力度也不够(你懂的),到1993年已经嚣张到什么起步?整个礼县36个镇有二分之一56个村参加,最多一次300人,有的村甚至出动70%村民。
还有就是防盗墓手段,也没有小说里面这么玄乎。比较常见的是流沙,流沙一般是漏斗状分布在墓葬上方,如果挖走了下方的沙子,上方的马上流下来填住。如果是个人作战肯定麻烦,但是人多力量大,直接用抽沙机抽走了。还有就是巨石,挖不动,直接用炸药炸掉了。另外就是长期积聚的沼气,很多小盗墓贼都被毒死,当然也直接用抽气机抽走了。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caty979
由于长期接触过考古工作,我简单说说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古人“视死如生”的观念根深蒂固,历史上崇尚厚葬的风气从春秋战国开始,一直刮得很是猛烈。秦汉唐宋直到明清,从皇帝到普通百姓没有人不把这件事情当做大事来办。秦始皇的陵墓修建了三十七年,汉武帝的陵墓修建了五十三年,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陵墓前后两次大规模修建达二十三年。
有了厚葬,为了求财和求材的盗墓行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尤其是在乱世风雨里,赤眉军、黄巢、温韬、孙殿英等等流寇匪帮大肆盗掘古墓葬,给文化遗产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同样,民间盗墓的行为也一直没有绝迹。有一个时期,盗墓甚至形成了产业链条,让人触目惊心。
作为文学作品的《鬼吹灯》《盗墓笔记》其实是曾经猖獗盗墓现状的一个缩影,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部小说因为生动逼真的细节描写很是吸引读者。以《鬼吹灯》为例,作者设置了大量的悬疑,区分了盗墓的四大门派,充满了神话色彩。其实,盗墓贼进入墓葬后,一般会点燃蜡烛或者灯盏,灯灭了(也就是传说中的“鬼吹灯”),说明墓葬中氧气不足,盗墓贼肯定要迅速撤离墓葬,否则就会窒息而亡。
这个道理很简单,哪是什么“鬼吹灯”?
而考古是对人类物质文化遗存抢救、寻找、发现、研究的过程,是鉴古知今、启智开来的科学实践,是一门要求严格的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