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史书中记载的历史是否都是真的?你是否相信?
王小君爱旅行
谢谢邀请。
“历史”这个词,有两个迥然不同的含义:1.“历史”的本来含义,指的是已经真实发生过、已经真实出现过的人或事。”历史”本来就是指真实的过去(无论是“好人好事”,还是“坏人坏事”)。2.“历史”的引申义,指人们围绕历史进行的记载(“史载”)、评说(“史评”)。
历史本身,是早已经客观真实发生过出现过的,当然是真的。
而对历史进行的记载评说,则受到史料的制约,受到记载者、评说者自己主观条件(本人的史学水平、价值观、道德修养、思辨能力等等)的制约,也受到政治环境的制约,所以,不一定都合乎历史的真实原貌。
因此,对历史所作的记载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对历史所作的评说不一定都站得住脚。
这方面的例子不少。例一:关于宋太祖之死、宋太宗继位的原因与过程,学术界一派说是“宋太祖因病猝死,宋太宗正常接班”,另一派说是“宋太宗弑兄篡位”,显然,其中必有一种说法是错的。例二,日本“考古学家”藤村新一多次伪造“史前遗址”,伪造“旧石器”,严重误导了日本考古学界。
不过,网友们完全不必因此就气馁,因此就怀疑所有历史、怀疑所有历史记载、怀疑所有历史评说。
恰恰相反,我们有理由对历史记载、对史评抱有总体上的充分信赖。
历史学作为人类最古老的学问之一,早已经是一门成熟的学科,在学科建设、史料辨伪、史学批评、具体历史研究等许多方面早就形成了一整套求真求实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体现于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里、历史文献学里、史料学里,体现在大量历史研究好书好文章中)。
历史学虽然永远不可能百分百复原所有历史面貌(因为,历史中的许许多多段落没有留下任何史料痕迹、或者史料严重残缺模糊,史学家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历史学可以努力向着求真求实的目标越来越靠近。
史料的不断发现,理论、方法的越来越完善,都有助于推进历史探索的可信程度。
(1978年发掘的曾侯乙墓,让许多“消逝的历史”重新浮出水面。图中是曾侯乙墓的最重要文物之一:铜尊盘。)
例如,近四十年来,曾侯乙墓以及众多的曾国墓葬发现,从此,原本在通史系统中一片空白的曾国,如今对于该国已经可以勾画出六、七个世纪延续的粗略轮廓。类似的学术进展远远不止这一例,给了历史探索以信心,也给了历史读者以信心。
多了解一点历史学的特点及其进展,多接近靠谱的史学工作者,多看靠谱的历史书,那么,对史书真实性的过多疑虑将会迎刃而解。
——————
图片是转引自网上。谨向图片的摄影者衷心致谢。
Sandy Chan
肯定不可能全是真的,就像他写刘邦的时候,说汉高祖斩白蛇,而且还说彭祖活800岁。我觉得四六开吧,毕竟有很多史书都没记录下来的对话史记都有,而且很详尽,这些记录真实不真实是没人知道的。
司马迁的史记是建立在历史遗留下的记载,也就是史书,和民间的一些传闻,经过大量的考证,分析,推测。才成就了之后的《史记》。所以,既然他也是去伪存真,这个过程肯定就有个人的喜好在里面,肯定就有,我司马迁认为是对的我就写上去的东西。
只能说史记是受评价最高和最广为人知的作品
ZPXZ.
如果是正史的话很大成分上是真的,但是在涉及到皇家历史时,可能由于史官惧于当时的执政者而不得不做修改。
乖宝嘟嘟
个人觉得可信度七分左右,历史大事一般还是符合事实的,但史书毕竟由胜利者和当权者编写,肯定会美化自己,贬低对手。另外史书编写者带有自己的感情色彩,有个人偏向,所以不能全信,仅供参考。要综合分析各类记载,正史、野史、民间传说等,形成自己的观点,每个人心中的历史都不尽相同。
爆米花小姐想爆炸
本人认为,一半真一半假,史书都是胜利者写的,不可信。野史大部分道听途说,你想一想没我网络的时代,消息是不是非常闭塞。隔个几百里就不知道发生么子事情了。
广研的小庄
历史记载的不一定是真的,就我所知,假信息太多了,有牵强附会的、有主观臆断的、有神化的、美化的、丑化的、还有张冠李戴的等等,五花八门,牵强附会的最多,把祖宗的国套在几百上千年之后的后裔所封的同名国头上的有不少,特别是东夷地区的诸侯国,很复杂,有些原来祖先在其他地方有国,灭亡了,几百上千年后又重新被封的,本来就乱,再加上牵强附会,再一编,更乱了,有时候为了搞清楚一件事,搞的很累,甚至还搞不清楚。
单子
基夲真实的,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只论点不同,如秦始皇后人骂了人家两千年,越骂越伟大。如三国人物,曹操,青朝,雍正皇帝,隋朝,隋炀帝,他们都是骂名滚滚滚,通过我们看历史,由于关点不同,但我们通过记录中的发生的事件,这些人物都是为中华民族有伟大贡献的有为人物。
zhou1031431
真实与否,得看你看的什么书,中国记录历史书籍浩如烟海,春秋的尚书,左转,战国的司马迁的《史记》为传记文学开山之作,从上古一直写到汉武帝,共三千多年的历史。班固的《汉书》,为第一部断代史,也就是一个朝代的历史;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从周朝威烈王时代写到了五代后周世宗,不属于二十四史,它为编年体史书。《史记》和《资治通鉴》都为通史,所以有重复故事。二十四史中,除了《汉书》,其余断代史全是当朝记录前朝。还有很多书都带了些色彩修饰。
因为历史久远,再加上朝代兴替,很多历史不得不因为客观原因而得以修饰,如果是断代史,写故事就得看当朝帝王脸色,写前朝就更加不可细述,不得不说读历史能有百分之70的真实性就不错了。
但左转却是个例外,作为中国第一部详细叙事的编年体史书,它的真实度是非常高的,不容置疑,但现在的伪左传也不少,得分辨。
其实读历史啊,最主要的是教人们如何分辨是非,豁达明理,它的真伪,又何止一段话能说清。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可知进退,便可知如何改变处境。
美乐时NO_1
首先要看是不是正史,在中国二十四史具有最高的地位。其次要看作者距离这段历史的时间,一般而言,距离事发时间越近,真实的概率就越高;最后,要看作者的立场,不管如何秉笔直书,作者的情感好恶都会影响历史的真实性。
黄芸
题主读书不认真啊。
史书上可没有闲话,随便几句都够人琢磨半宿的。
选最短一篇初中教材文言文举例: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写了什么?
无非就是孙权劝吕蒙要学习,吕蒙果然听话学习了,让鲁肃刮目相看。
这也是教材里让学生领悟的中心思想。
满满的正能量有没有!
但是!!!
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你再仔细一想,不对劲啊,吕蒙可不傻,十五六岁就说过:“旦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他岂是泛泛之辈?
打仗不会用脑子的早战死沙场了,他会不学无术不思进取?
回顾吕蒙生平,他从大头兵做起,第一次靠山没了,第二次站错队伍,居然做了封疆大臣,封了侯。
这人要是傻,天下就没明白人了。
所以,多半是吕蒙怕表露的太过于精干,让孙权猜忌,所以才装傻充愣,还说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让主公别多想?
那孙权为什么要劝他学习,他对吕蒙不满意吗?不,吕蒙战功累累,心疼还来不及呢。
朋友们,这里有个知识点要记一下:
如果在职场上领导对你很满意,突然又让你学什么新东西,
那么就是在明示你:我要准备给你加担子,升你的职了!
史书记载,孙权当政期间,吕蒙渐受重用,从别部司马,做到中郎将,再到庐江太守,再到南郡太守,至封侯。
当吕蒙脱下了伪装的时候,连鲁肃惊讶到了,原来吕蒙这么厉害?
世上哪有什么速成班,不过是鲁肃以前也被吕蒙骗了而已。
这么一想,谁还没点小心机对不对?
但是!!!
事情真这么简单吗?
远远不止,
既然这篇出自帝王教科书《资治通鉴》,
那么让我再以权术的角度来解读吧。
这里要引入另一位关键人物:张昭。
他在吴国位极人臣,是孙策临终的“托孤大臣”,
托到什么程度:“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这与后来刘备托孤诸葛亮说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是同一个意思。
可见张昭的能量。
但是这位张昭,却没有诸葛亮那般良好的政治风骨,也没摆正自己的位置。
史书记载,他耿言直谏,常常指责孙权,说穿了就是跋扈,没把皇帝放眼里。
甚至有次孙权准备和朋友去KTV唱歌,都被张昭赶来一顿臭骂。
(看看诸葛亮的出师表,那才是当臣子的典范)
所以,那句遗言把孙权害惨了:“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
回到这段课文,为什么要提到张昭,
因为文中这段小故事,发生在刚打完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大胜曹操之后,
赤壁之战时张昭是极力反战,主张求和的投降派。
这是乘胜而归的孙权打压张昭势力的绝好时机!
怎么打压,当然是提拔嫡系人马,把张昭的人顶下去咯,
所以才有了这篇文章,
他是在暗示吕蒙,如今我们大胜而归,打了他张昭的脸,你我都不用装傻充愣,装孙子了。
史书记载,赤壁之战后,张昭失势。
于是有了后来刮目相看的吕蒙,
吕蒙与鲁肃都是孙权顶着张昭压力提拔的将领,
尤其是鲁肃,饱受张昭诋毁,比孙权还孙子。
吕蒙这番表现,鲁肃当然明白原由,
当时鲁肃的军职可比吕蒙高,同样的话孙权怕是早就跟鲁肃说过了。
他假装惊讶,作为长辈恭维勉励一番,
其实是搞好关系,抱团对抗张昭的意思。
这简短的一段课文,
暗示了孙权在赤壁之战前,
如何如履薄冰地苦心经营外交内乱?
如何当机立断攻打曹操?
如何平衡利益,如何发兵?
如何力排众议提拔鲁肃?
如何把原本属于张昭的吕蒙变成自己的嫡系?
如何借刘备人马给自己办事?
如何给张昭下套,让他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犯错,授人以柄?
如何把曹操大军压境的危机变成自己绝地翻盘的机遇?
最关键的一点,他如何保证这一仗能打胜?
搞清楚这些,就明白了:
为什么孙权要冒险打赤壁之战挣这份军功?
他得到的好处,可比刘备多多了。
一仗就平了内乱,破了外敌。
他要准备多久,做多少工作,才能保证这些棋子都按他的套路去走?
任何一步出点差池,都是满盘皆输。
这才是皇帝要学习的帝王权谋。
烧不烧脑?
换做是我,就算把三国志提前给我看了,我都不敢接这活。
补充:
其实,这件小事还有更为复杂的一面!!!
前面说了,吕蒙绝对不是草包,绝对不傻。
那么他为什么在孙权面前装成个大老粗?
因为吕蒙在孙权上位之前,是张昭提拔的将领,
他历史不干净,不清白!
他知道张昭的嚣张,也见识了孙权的手腕,这两人都不是好惹的大人物。
他一个军分区司令,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赤壁之战大胜,政治平衡被打破的时候,
孙权来找他谈话,这是什么?是试探!
朋友们,这里还有个知识点要记一下:
如果高层变动之际,领导找你谈话,那就是你表忠心的时候。
(劝退那种不算哈)
吕蒙当然听得出是升职加薪的意思,
也听出了试探他的意味!
可是他之前是张昭麾下的人马。
如果答应太快,绝对有问题。
说明这人不老实,还心向着张昭那边。
那么吕蒙仕途也就到此为止了。
保不齐还要被拉清单。
可以想象,吕蒙当时心情有多紧张,有多惶恐!
蒙辞以军中多务。
他只能推辞,以表示他知道自己成分不干净,没有什么指望了。
这样以退为进,让孙权知道他心存谦卑,也让孙权知道吕蒙早不想跟张昭混了。
那就可以放心提拔栽培了。
卿言多务,孰若孤?
朋友们,这里又有一个知识点需要记一下:
如果领导在教导你的时候,拿自己做例子,那就是没把你当外人了。
(马云那种灌鸡汤除外哈。)
既然如此,鲁肃作为孙权根正苗红的嫡系,当然明白主公的意思咯,于是对吕蒙一番恭维示好。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朋友们,这里还有个知识点需要记一下:
如果上级领导去看望慰问你的家人,那就是把你当小兄弟了,以后大家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
这是鲁肃以老员工姿态主动接纳新同事之举。
不过,也没那么简单,
也可以说他是以组织名义去考察的,
这种考察还带有威慑性质。
是一种恩威并施的手段。
让吕蒙感恩戴德之余,也心存畏惧,
自己家庭情况别人都了如指掌,还敢有异心?
其实这种掌握下属的组织行为,现在仍然广泛存在,
如今官员的家庭成员,家产也要向组织交代清楚。
例如李达康就主动向沙瑞金汇报自己离婚的事实,
不然,他就跟高育良一个下场。
媛子
史书由于失去了它的存在的现实性,而需要百般考证有关资料,来推证他的历史记载的史实。但由于人的观点不同或有些偏差所不可避免的。如果永恒的真理性言论是存在历史价值的资料,将为后世人所公认的,正如圣经为后代一直为西方所研究,甚至直至影响到全人类,即普世价值。但还它的真理性还处于西方唯心主义哲学的襁褓中。尽管为各种民族文化各持其偏见,历史最终会获得人类所公认的。所以圣经的历史事实尽管为人所怀疑,但圣经的话语是存在永恒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