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的队列训练有用吗?

提到的作品

[作品]三大战役

本书用故事形式介绍了三大战役的全过程。对敌我双方的情况、著名战例和解放军的顽强战斗精神都作了生动而详尽的描述,全书情节生动,故事感人,是一部向小读者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材料。

最新跟帖
青竹TJU

青竹TJU

军人进行队列训练是每个军人入伍的第一步,是必须进行的科目,非常有用。

队列训练外行人看是显示部队形象,代表军人整体气质。内行人都懂,队列训练是培养军人坚强的意志,磨炼军人耐性,锻炼军人品质的最好方式。

就拿队列训练基本功军姿说吧,站着纹丝不动一个小时,全身绷住劲,眼珠直视前方,没受过训的人,你是做不到的。

只有一点点训练,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外表看上去就是坚毅和刚强,比如天安门护旗官兵,为何不苟言笑,坚毅果敢,看着令人羡慕敬佩,那是长期坚持训练,才能达到的军人特有的尊严。

队列训练是每个军人必须学会的东西,不然军营里当兵的都跟社会大哥一样大摇大摆走路,成何体统。见了领导不知怎么做,那军营还有什么神秘和令人向往的理由。

当然,当兵就是为了打仗,最关键的还是看战斗力怎么样,但是战斗力的生成也是从队列训练的服从和遵守纪律开始培养的,军人作风靠养成,队列训练就是养成军人各种习惯和优良作风的开始。



烤鸭

烤鸭

说队列训练没用的你可以把他当个屁给放了,如果队列训练没用,那么为何世界各国正规武装都把队列训练列入操典。

实际上,队列训练有两点用意:

主要是训练军人的纪律性和服从性,进而保证队型完整

队列训练可以说是从古至今都广泛存在于各国军事操典当中,因为不管是行军还是作战,军队都要排成一定的队型。

比如,行军有行军的队型,一旦遭遇敌人部队可以快速展开;战斗也有战斗队型,部队要根据旗语、鼓号等命令,排列成对应的队型,并根据各级军官的命令行动,或者是变换队型。


古罗马就以队型变换复杂著称

相比之下,古今中外任何一名指挥官都会在行军作战中对队型要求特别高,因为如果一旦队型乱了,部队基本也没活路了。比如我们都学过的曹刿论战,曹刿根据齐军军旗、车辙混乱,判定齐军已经溃退,这才建议鲁军发起追击。


戚继光的鸳鸯阵能够完整的前提就是严格的队列训练

那么,如何保证军队能够保持完整严谨的队型?队列训练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训练内容,因为队列训练可以训练士兵的纪律性和服从性,让士兵做到令行禁止,整齐划一。从而使得部队不至于失去约束,可以应对各种复杂的状况。

而且历史上,我军能够成功进行大纵深穿插,其根本原因也是队列训练,因为大纵深穿插往往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部队能够成功穿插到指定位置,那么就必须保持完整的队型,只有这样部队才不至于在运动中崩溃。


蒋匪军很多士兵,叫左右脚都分不清,甚至都能走成顺拐。《三大战役》系列电影上映之后,很多国民党将领看了电影里的国军行军序列,都说当时要能走出这种阵势,他们在淮海战役还不至于惨败。


这是协助拍摄的解放军走出来,而且这也是协助拍摄的解放军走出来的

而且朝鲜战争当中,美军对志愿军的记录也非常客观,即志愿军不论是行军还是作战都有完整且严密的队型,一个战位的士兵牺牲或者负伤,后面的士兵会自觉、迅速的补位。所以,美军才把志愿军当做是可怕的对手。

再就是训练军人的组织性和主观能动性

我们这里还可以举两个例子,一个是恺撒指挥的罗马军团,在征服高卢的战争中,正在扎营的罗马军团被高卢人突袭,此时罗马军团很多士兵尚未归队,留守的部队建制也不完整,但是所有的士兵会主动就近集合到一面中队旗下,在军官的指挥下反击,虽然一个中队旗下面可能有多个中队的士兵,但是依然能发挥出战斗力,击溃高卢人的突袭。


再一个就是解放军,解放战争中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特点,即越乱的时候解放军越能打,而蒋匪军就彻底溃散。因为解放军即便是建制乱了,战士们也会就地重组,在干部的带领下按照上级指令或者战场实地情况投入到战斗。这种例子在三大战役当中比比皆是,比如辽沈战役歼灭廖耀湘兵团的战斗就是一场乱战,最后解放军还是取得了胜利。


另外有意思的就是庞国兴战斗小组,这个小组三名成员来自不同的连队,但是在走散了之后根据军衔和职务的高低临时组成一个战斗小组,不仅取得了巨大的战绩还平安归队。

所以,队列训练有没有用?要是你遇到说队列训练没用的傻逼,你就先给他两个大嘴巴子,然后再把丫送到部队体验生活两个月,他绝对会改口。

全文完

大班悠遊萬象

大班悠遊萬象

【军人的队列训练有用吗?】

这样的提问,有些幼稚,军人的队列训练是非常有用的,而且,也是非常必要的,是军人进入部队必须经过的一个重要科目!

培养军人的素质,整齐划一,规范管理。

培养军人的作风,士气,服从意识。

培养军人的组织意识,整体观念。

培养军人的形象意识,两人成伍,三人成行。

培养军人的耐力毅力,站如松,行如风。

培养军人的行为准则,站有形,坐有样。

军队是一个整体,组织纪律,命令服从,令行禁止,是军人必备的条件,通过训练,磨练意志,自觉遵守,最后成为一个合格的军人!

bunny兔浅浅

bunny兔浅浅

相当有用。队列是军人精神风貌的表现,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平时勤劳还是懒散,可以看出战斗素质和力量。

甲午海战前夕,日本人看到中国水兵在桅杆上晾晒衣服、赌钱抽大烟;便断定这是一支可以战胜的军队,果断向日本军方建议发动战争。

队列训练还是一种体能训练,当士兵在严格而苛刻的要求下一遍遍重复动作时,会促进新陈代谢,让腿部、腰部、臂部肌肉发达。

另外经常训练会让士兵朝气蓬勃,培养顽强的战斗毅志;在过去多次世界军人大比拼中,中国陆军总能脱颖而出,试想没有严格的队列训练怎么能取得好成绩?

金馆长Echo

金馆长Echo

队列训练是有用的,但是用处不大。

队列训练的作用,不是为了磨练士兵的意志,因为队列训练磨练不了意志。但是队列训练可以让军人养成良好的姿态,让军人能够达到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

队列训练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培养人的服从意识。班长一个口令,全班必须按照口令做动作。但是队列训练仅仅在新兵连时候训练比较多。到老兵连队,就很少练习队列了。毕竟队列练的再多,也形成不了战斗力。战斗力的形成必须要靠训练,严酷重复的训练。一些影响战斗力提升的东西,都在逐步削减,比如文工团,比如歌唱团。

虽然美军没有队列训练这种形式,但是他们有类似的。电影西点军校里,新兵入学先接受三个月魔鬼训练,才是正式学员,第一年新生必须严格按照校内白线路走路,也是要求规范,还有他们的皮鞋必须擦得澄明瓦亮。


队列训练是为了好看吗?是为了令行禁止!上战场是不需要队列,但是需要令行禁止!

其实队列训练和叠被子是部队日常管理的一个重要抓手。因为和平年代无仗可打,一周只训练三天,也不是天天训练。剩余的大把时间就用来搞队列训练和叠被子。

现在中国正在走特色精兵之路。跨区演习、联合军事演习、国际维和等等任务越来越多,这才是真正的实战化练精兵。

队列训练有用,但是过分的夸大队列训练的作用,用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队列训练,都是与实战化不相符的。

ranranxiaosi

ranranxiaosi

影响人的一生!

经过训练的人,一生有精神。体现在站如松坐如钟,走路一阵风。

军人岀门,衣服不整齐、不干净不能岀门,活动聚会,从不会迟到……

更多更好的体现是精神饱满、意志坚强、斗志旺盛,在轻易服输。

此烨非彼业

此烨非彼业

军人的队列训练怎么会没有用呢?怎么会为了舞台表演呢?
我在空降兵部队服役当兵时,从正式编入连队后,第一个军训项目就是队列训练。个人觉得,队列训练很有必要。作用有三:
一,体现军人气质。当兵的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得注重军人的形象,讲求军人气质。比如外出,必须注意军容风纪,头戴军帽,身着军服,扣好领子的"风纪扣“;走路时,手势要正确摆动,身板要挺直,步伐要坚定有力。这就是靠队列训练出来的。
二,培养吃苦精神。别以为队列训练仅是教军人如何走路,事实是培养人的精神。我们连队队列训练是安排在烈日焰焰的夏日。午睡起床,戴上军帽,束好腰带,扣紧"风纪扣",在骄阳似火的照射下,列队训练,在“立正、稍息、向右看齐、向前看、整步走……"的号令声中,一丝不苟,专心致志,做好每个动作,不行便要重来。头顶、脸上、身上,汗水哗哗淌,湿透了衣背,也不准解一个扣子。脸也被烤得发红变黑甚至火辣辣的痛。军人的吃苦精神,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培养出来的。等我退役回到地方,依然保持着这样的习惯。直到后来穿西服、系领带上班,也是规规矩矩的。
三,增强纪律意识。队列训练是集体项目,走好队列,必须整齐划一,这与每个战士的纪律性和整体意识是否强,关系极大。在训练过程中,必须前后左右都关注到,思想必须高度集中,不"开小差",才能走到整齐划一,走出军人的精气神。当然,也绝不允许搞个人英雄主义,在队列中,无论几十、上百个人就是"一个人“。这样在增强纪律性和集体意识的同时,部队的团结力、战斗力也就大大提高了。正如毛主席所教导的: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风儿亲亲

风儿亲亲

军队的队列训练有用吗?

对于一个作战人群来讲,队列训练不属于作战范围,而属于舞台演岀范围,队列训练再整齐划一,也不能打仗,一万人的队列走过去,脚步声如雷贯耳,但是,对方只要一挺重机枪,连续射击,将造成血流成河的战场效果,一万个人打不赢一挺重机枪。

军队的队列是演给自己老百姓看得,老百姓一看整齐划一的军队,振憾的如雷灌耳的脚步声,老百姓一定会夸讲,这个军队百战百胜。但是内行就知道了,队伍队列训练的这么好,一定把真本事的时间占用了,这样的军队不能用来打仗。打仗必然一败涂地,尸横遍野。

军队的真本事是射击,躲避敌人的炮火,互相掩护的冲锋队形,一个兵能够使用多种武器,怎样利用地型地物,精准的枪法,准确的投手榴弹,识别枪声,能够知道敌人的实力。

舞台效果,只能用在演戏方面,队列再好,也只是舞台上的艺术,演给老百姓看的,没有一丁点实战意义。

akira_shinning

akira_shinning

军人的队列训练当然是有用的,主要是强化令行禁止的意识,我们经常说一句话,没有错误的口令,只有错误的动作,在部队里面待过的人,自然明白。

1.军人的队列训练,一方面是培养大家令行禁止的意识,一切行动听指挥,这是打胜仗的重要前提因素,虽然队列训练中的口令都很简单,但是在潜移默化中是在强化每名官兵这种服从命令听指挥的思想观念的。

2.另一方面,就是培养军人严整的军容仪表以及形象气质,为什么大家经常讲当兵几年看着不一样呢,一个是经常参加体能锻炼,人精干了、结实了,还有一个就是通过站军姿、练队列,逐渐地培养了我们的军人气质,站有站样、坐有坐相,规规矩矩、有模有样,刚入伍那会,我们战友外出,走了一会不自觉地摆臂都一致了起来,这可能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事情。


3.而且我们定期组织的阅兵,主要包括阅兵式和分列式,每年大家重点看的就是走的队列怎么样等等。还有我们的三军仪仗队,经常受邀出席国外的一些仪式,每次都会被震撼,甚至于一些国家开始学习我们的阅兵式和分列式等等,这都是一种力量和形象的展示。

4.不过对于基层部队,队列训练仍然不宜过多,因为队列训练只是部队训练的一个项目,在部队里面有共同训练科目,也有专业训练科目,不同军兵种之间也有所不同,每年的训练时间其实都很紧张,一般情况下除了新兵训练阶段队列训练的时间会稍微长一点,然后的时间里就会以其他的训练为主,除非是仪仗队这样的单位。

欢迎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关于报考军校、入伍参军方面的问题。

daode野语

daode野语

军人队列训练是军队队列条例的要求,是军人的基础训练课目。

队列训练分为:徒步训练,持枪训练。从国家阅兵式上看到,三军仪仗队,行进整齐划一,英姿飒爽,雄纠纠,气昂昂,气势磅礴,有压倒敌人的英雄气概。靠的就是严格的队列训练。

军人队列训练不但有用,而且意义深远。

1、培养军人的良好形象。经过长期训练,不断提高军人素质,始终保持精神焕发,军容严整,举止端正,达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的钢铁战士标准。

2培养战士执行命令,严明纪律,雷厉风行,作战勇敢的坚强意志。

3、培养战斗团队精神,树立集体荣誉感,增强凝聚力。提高士兵热爱军营,关心战友的觉悟。为军旗添光彩,为国防做贡献。

fuji-kimi

fuji-kimi

军人有军人的气质,军人有军人的味道。在大街上,当你看到昂首挺胸,步伐铿锵有力的人时,你就会在心里说,这个人肯定当过兵。

是的!军人的气质,你没有当个兵,你永远学不会,并且你永远不会懂的。

想当时,一列绿色车皮的火车将我们这些毛头小伙带到了军营。在军营里我们进行了三个月的军训。每天的齐步走,正步走,将我们的腰练直了,脚有劲了,再也没有"内八字″和"外八字"了。

军训异常辛苦,每天军训后,腰和脚就像不是自己的一样,痛!痛!痛!辛苦!辛苦!辛苦!

重复的动作,不论骄阳,不管刮风下雨,我们都准时出现在训练场上。

通过三个月的集训,我们慢慢从一个个毛头小伙,渐渐像一个个军人。

所以现在我也五十多了,不论坐着站着还是走路,我还像一个军人,还拿军人的要求来对待自己。

我骄傲因为我是军人,我自豪,因为我是军人。

Mr_何其坚

Mr_何其坚

有没有用?

用处大得超乎你的想象!

可以这么说,能走出一个整齐的20X10方队,走1000米不变形,都不用像解放军阅兵方队那么整齐,就基本步点大致在一条支线就行…

有2万这种素质的部队,基本上就可以称作“小强”级别,打世界军事排行50名之外国家的就是砍瓜切菜,装备问题基本不用考虑…

真正的大佬,中美俄法之类的部队,阅兵拖出来,哪个是垮掉的?中俄不说,美法的阅兵虽然风格不太一样,但基本的整齐还是能做到的…

至于更深层次的原因,其实说简单也简单。虽然战场上确实已经用不到方阵了,但一支能走出整齐的方阵的部队,反应出来的是这支部队的训练水平、协调能力和令行禁止的程度,换句话说,这样的部队很难溃散,在战场上能够以预订的方案,最快的速度展开行动…

拖鞋军能打爆王爷军的坦克,甚至缴获,但拖鞋军敢去试着抢一辆美军的M1A1试试?几万条人命怕是都不够填的…这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道理…

更细致的,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看一篇关于电影:大决战—淮海战役,关于“黄维兵团”(实际是解放军部队扮演)行军队列的详细分析文章。如果黄维兵团真有电影里面那种行军队列的水平,淮海战役是打不赢的…这就是队列的力量…

caroline_qin

caroline_qin

,谢谢激请,军人的队列训练是有用的,你应该知道当兵,军人的责任是干什么的,就是打敌人保卫祖国的,没有个组织纪 律 能行吗?在六七十年代别说是军队,就是农村的民兵,都要经常训练,和军队一样非常严 格 训练了,不吃苦训练,能打胜丈么,不是当农民工在一农田地种地,不想干就修息,你要知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军队就应该有一个严格的组织纪律性。

人在旅途

人在旅途

宋希濂晚年看过大决战-淮海战役后说过,黄维兵团如果能走成这个队列,徐蚌会战不可能战败。


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五个队列,三队步兵,一队骑兵,一队车辆,有的沿河走来,有的在桥上下来,三队变五队还能这么有条不紊,本身就说明了可怕的军事素质。我的观点是国军黄维兵团12万大军真有这个素质,单挑当时百万解放军都没问题。

岳飞说过,战场上能端的起枪,口中有唾液,就是合格的兵。真到了战场是搏命的,谁都会害怕,很多崩溃就是一个人跑带一群人跑,然后整个军队崩溃了,反复的军姿和队列训练就是锻炼这个能力的。

乖乖晴天娃

乖乖晴天娃

队列训练是锤炼军人气质与作风的重要手段

中国军队的队列训练,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堪称世界各国军队队列操练的典范。我们从历次国庆阅兵各军兵种方队展示的排山倒海整齐划一的风彩到每天在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从中国维和部队在异国的一举一动到中国军人的整体活动与个体行走,无不展示了队列训练蕴含的一往无前、规范大方、精神干练的内涵。相比较西方军队的队列,无论是阅兵还是日常言谈举止,都给一种动作夸张、自由散漫的印象,相比中国军队的队列礼节,其差距真是云泥之别。

综上可以看出,军人的队列训练与养成是非常有用的,它是锤炼军人的战斗意志、精神气质和顽强作风的重要手段,是军人区别于与老百姓的重要标志,是部队战术训练与军人工作生活的基础,从部队营区到室内整理都是队列训练烙印的“直线加方块”的成效。所以,队列条令对个人和部队在任何时候的活动都有严格细致的队列规范。这也是为什么新兵入伍要进行三个月的训练,通过对三大条令(纪律、内务、队列)的强化学习和强化养成,特别是通过队列训练的锤炼,养成令行禁止、举止规范的作风,才能完全从一名老百姓向合格军人的初步转变。

carcass

carcass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