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甄宓姿容绝色,被曹丕赐死,下葬时还要以发遮面、用糠塞口,这是为什么?

提到的作品

[作品]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共一...

[作品]魏书

本书是中国历代名家碑帖临摹教程中的魏书之《张猛龙碑》分册,并详细讲述了魏书的运笔及间架结构特点以及临摹中所应注意的事项。 该书图文并茂,讲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实用性强,是临摹《张猛龙碑》极佳的辅导材...

沈一草

[作品]三国志

《三国志》(上下)(图文珍藏本)(精装)图文珍藏本兼具普及性和学术性,其文字,仍以百衲本为底本,参校了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刻本、清同治六年金陵书局活字印本、清光绪十三年江南书局刻本等旧刻本和以中华书局标点...

陈寿

[作品]资治通鉴

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录了从三家分晋一直到五代十国,十六个朝代,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全书分二百九十四卷,共有三百多万字,取材十分广泛,历史资料十分丰富。《资治通鉴》刻...

司马光

最新跟帖
宝宝贝贝去旅行

宝宝贝贝去旅行

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打得不可开胶,最终曹阿瞒胜出,趾高气昂的进入袁绍府邸所在地邺城,袁绍能力有限,但学刘邦倒是有一套,逃起命来,哪管什么妻儿不妻儿的。于是留下众多袁氏"后宫佳丽”,只见一位女眷反绑双手,出来拜见曹大人。

曹操很奇怪,作为一代枭雄,他以玲香惜玉著称,根本没下令要对女流之辈动粗,更不会要求手下去绑她们。当曹见到此女子竟将自己反绑,还低着头,于是要她抬起头。没想到,这一抬头,惊艳了时光。作为情场老手,一直以没能娶到大小二乔抱憾,今天他居然见到了跟二乔不相上下的绝代佳丽。

此女子就是三国著名美女甄姬,她是河北中山无极(今无极县)人,不仅容貌过人,而且才智超人,在她父亲甄逸过世时,好友刘良参加其葬礼,这时刘得以看见甄氏八兄妹,那时只有三岁的甄姬,当即被刘良称赞为“此女贵不可言!”

在甄姬八岁的时,她像男孩一样,跟人学骑马跑圈,她的姊妹纷纷躲在阁楼远远观看,不敢靠近。九岁时,因为喜好读书写字,被兄长讽刺“女孩子应该学女红,用功求学,难道将来要当女博士?”甄姬直接怼过去“不知书,又何以见世人。”

后来甄姬嫁给了袁绍的儿子袁熙,待曹操击败袁绍后,又把甄姬许配给大儿子曹丕,起初俩人十分恩爱,但自从生了儿子曹睿后,俩人关系开始恶化。直到甄姬被曹丕莫名其妙地赐死。陈寿的说法是:因为跟郭后、阴贵人等后宫佳丽争宠落败,对曹丕有怨言,从而招来杀身之祸。

许多年后,儿子曹睿成为魏明帝,为替母报仇,他直接逼死郭后,郭后十分委屈哭喊着说:当年赐死甄姬的是先皇曹丕,跟我没有关系。但曹睿杀意已决,哪管你辩解。

至于为什么要“以发遮面、用糠塞口”,说法不一,有说这根本不是曹丕所为,曹丕的确是赐死了甄姬,但不会搞“以发遮面、用糠塞口”的仪式,因为他在典论说,极为讨厌袁绍小妾刘氏的做法,刘氏趁着袁绍死后,将其妻妾全部弄死,并全部披发敷面,为的是不让她们死后再跟她争宠。

既然曹丕痛恨此行为,又怎会去搞“以发遮面”的小动作呢?

那么是谁背着曹丕这么干的呢?众多线索又指向了郭后。但奇怪的是,在郭王后死后,曹睿居然还善待郭家。按理说,对待杀母仇人不应如此,又或者说,搞这番小动作另有其人!

coral_heaixin

coral_heaixin

古人是很信鬼神之说的,相信人死后还有另一个世界。在阳世如果受了冤屈,死后可以去阎王面前告状,害人者就有可能受到阎王的处罚,为了杜绝这种事情发生,就有人发明了“被发覆面”这种凌辱死者的方式。

用头发遮住死者的面容,让人看不清她是谁;用糠塞住死者的嘴,让她说了话。这样就告不了状了。

可能有人会想,死者都能化为鬼了,怎么就不能拨开脸上的头发吐出嘴里的糠?请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只需要知道,会对死者这么做的,说明他们心里有鬼。

可怜甄宓,被人视为“洛神”的化身,容色倾城,结局却这么惨,不但被赐死,死后还“被发覆面”,这是要她到了阴间也诉说不了自己的冤屈!

那甄宓是因为什么死的呢?这是一个千古迷团,不但后世的我们不知道,当时的人们也不知道。

魏略里是这么说的,甄宓是被曹丕的皇后郭女王构陷而死,被发覆面也是郭女王的意思。这明显是甩锅之词,郭女王在曹丕后宫中没有这么大的权力;

汉晋春秋以及《资治通鉴》里有这样的记载:甄宓的儿子曹睿继位之后数次逼问郭太后自己母亲是怎么死的?郭女王说“这事儿你为啥要怪我,明明是你父亲做的!”曹睿听了暴怒,把郭太后给杀了,同样被发覆面。

从这可知道,甄宓之死和郭女王的关系并不大。

魏书》里则是说曹丕登基之后,想要立甄宓为后,甄宓数次推托,说自己不配为皇后,之后就病死了。意思是她的死和谁都没关系,是她自己没这个命——这种说法一直被各朝史学者嘲笑。

世说新语》里的说法是最为大胆的,说曹操当年打下袁绍之后,就要召幸甄宓,可是曹丕捷足先登,曹操因此心里不爽,久久不立曹丕为继承人。曹丕心存芥蒂,所以登基之后就赐死了甄宓,又怕她找父亲告状,于是被发覆面。

还有一种说法更离奇,说曹睿不是曹丕的孩子,有可能是袁熙的,有可能是曹操的,还有可能是曹植的。。。。。。曹丕为了掩盖此事就杀了甄宓——很佩服这些人的脑洞,如果真觉得曹睿不是自己孩子,最应该做的难道不是杀了曹睿吗?怎么还让他继位?

总之,我认为甄宓死得冤是必然的,如果是罪有应得,杀她的人用不着让她被发覆面;杀她的人也必然是曹丕,而且不是经过深思熟虑,是一时激动下做出的决定,杀完就后悔了,才会左遮右挡,让人们都不知道她是怎么死的。

原因则是因爱生恨,只有爱过,才会这么恨。

曹丕宠爱甄宓,甄宓可不见得爱曹丕,据说某次曹丕带着儿女们外出征战,一年后才回家,这一年里甄宓过得相当滋润,别说想老公了,连儿女都不怎么想。

如果真是这样,曹丕恼怒之下杀人也就不奇怪了。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一起走吧

一起走吧

三国除了乱世枭雄辈出,而且美女也是很给力,比较有名的有貂蝉、大小乔、宛城之战的诱因邹夫人等,但是即便这些美女再震慑心魄,没有有像甄宓一样被称为“洛神”的,可见甄宓的美丽不只是外表的姿容绝色,更兼具内在的涵养。

甄宓是上蔡令甄逸之女,本来嫁于袁绍次子袁熙。公元204年,曹操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攻进袁绍幕府所在地邺城,但是和曹操的心思一样的曹丕早他爹一步找到了披头散发锅灰涂脸的甄宓,并亲自为她擦脸,一旁的婆婆刘夫人见状自言自语“我们不用死了”!曹丕经过曹操允许娶了甄宓为妻。

好占人妻的曹操这一次败给自己的儿子,但是对甄宓若有若无的情感让曹操处理起事情来也有点拖泥带水——曹操听说刘桢平视甄宓,大怒,把刘桢发去苦工,后来觉得有点不妥,又找个台阶把他赦免了。这种公公管儿媳家事的事曹丕和卞夫人会怎么想呢!

虽然甄宓知晓自己身份,步步谨慎,孝顺婆婆,还劝曹丕各妻妾同心照顾丈夫,不生嫌隙,一直恪守作为一个正妻的本分,一开始也确实受曹丕独宠数十年,但是后来夫妻之间矛盾激升,最后甄宓落得被曹丕赐死,以发遮面、用糠塞口。

很多人把甄宓之死归咎于郭女王(郭照的字自带王气)的得宠和谗言。曹丕连在外征战都要带郭照在身边,让甄宓留守邺城,称帝以后也是封郭照贵嫔,甄宓依然是夫人留守邺城。甄宓苦心经营的美好形象在郭照面前也轰然倒塌,她写了一首怨诗,里面毫不掩饰对曹丕的抱怨甚至诅咒,曹丕一看如此不敬,正愁她阻碍了郭照的皇后之路,于是公元221年,曹丕遣使将甄宓赐死。因为心虚,怕甄宓冤死魂魄去阎王爷那里告状,令人葬甄宓时以发遮面、用糠塞口。

一日夫妻百日恩,曹丕再冷落甄宓宠爱郭照也不应该如此对待甄宓,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曹丕生性多疑,对甄宓并不信任了!首先怀疑曹叡是甄宓前夫袁熙的儿子,又因为甄宓留有曹植的诗怀疑两人,尤其曹植醉闯司马门后还为曹植求情,加上曹操的庇护,让曹丕在甄宓身上找不到安全感。相比聪明善解人意有个性的郭照,甄宓的谨慎隐忍大度显得很不得巧。


所以甄宓死了,而且死的很惨,曹丕也果然英年早逝了,他不看好的儿子曹叡继位后,把郭皇后赐死,同样以发遮面、用糠塞口葬了。

nanfangxiong

nanfangxiong

都说自古红颜多薄命,甄宓(fú)的一生可谓将这句话展现的淋漓尽致。作为三国时期的四大美女之一,甄宓是其中最为神秘的,结局也是最为悲惨的。

甄宓其人

甄宓原本是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建安四年,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宓留守邺城侍候婆婆刘氏。后来(204年)曹氏父子打进了邺城,早知甄宓姿色绝伦的父子二人对其早有窥觊之心。

城破以后,父子二人都朝着袁绍家中去,希望能够把这个绝色美人抢到手,没想到儿子跑得快了些,老的抢人无数,这次反而没有抢到。曹丕将甄宓抢到后,为了名正言顺,便将甄宓带到了曹操面前,希望曹操能够把甄宓赐给自己做为新婚妻子。

面对这样的美人,曹操心里当然是不愿意了。要知道,曹操这个人虽然一世枭雄,但是有一个奇怪的嗜好,就是好色。此好色,还不是一般的好色,因为那些没嫁人的妙龄少女,无论相貌,曹操都看不上,他特别喜欢其他人的老婆,这甄宓,那可不就是曹操的最爱嘛。

不过事已至此,女人都在儿子手上了,总不能再去抢吧,曹操思考一番也就同意将甄宓赏赐给曹丕了。

话说甄宓这个人啊,她打小就聪明伶俐。

八岁那年,甄宓家院子外面来了一群骑着马、耍杂技的人,家中的几个姐姐都跑到阁楼上去观看,只有甄宓不去。几个姐姐见状喊她,甄宓回答说:“这是女孩子应该去看的东西吗?”

九岁的时候,甄宓开始接触诗书,展现出了超常的天赋,对于看过的文章都能立刻记住。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甄宓还常常偷拿家中哥哥的笔墨纸砚来练习写字。哥哥知道以后便嘲笑她:“姑娘家家的,就一个学习女红,看书能有什么用啊,难不成以后想当女博士么?”甄宓听见立马反驳道:“古时候那些贤良淑德的女子,都需要借鉴前人成败的经验,以此来警醒自己,如果不读书的话,那该用什么来借鉴呢?”

书归正传,甄宓被赐予曹丕后,两人的日子过得也还算恩爱,虽然是被迫出嫁,但是甄宓与曹丕还是孕有一子一女,并且儿子还是后来的魏明帝曹睿。

甄宓之死

然而,38岁的甄宓却被曹丕突然赐死,死后还被“披发遮面,以糠塞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继承王位,后又引导了一系列政治闹剧,逼迫汉献帝刘协让位,自己称了皇帝,史称魏文帝。

曹丕称帝后,开始大量收纳美人,郭贵妃,李贵人,阴贵人等人逐渐被宠幸。其中郭贵妃人长得最为漂亮,但更重要的是其颇有心机,心狠手辣。

曹丕称帝后不可避免的就是要立皇后,为了争权夺位,郭贵妃与曹丕在一起时就时常故意栽赃污蔑甄宓,说什么甄宓的儿子不是曹丕的,而是袁熙的。曹丕如果立甄宓为后,那以后等曹睿继承帝位,那可就是拱手将曹氏的江山送给袁家了。

这样的话,曹丕开始的时候当然是不以为然了,但是曹丕和曹操一样,也是一个疑心病很重的人,在郭贵妃日复一日的“劝说”下,曹丕也难免对甄宓心生疑虑,对其越看越不顺眼了。

此时离曹丕称帝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然而对于立后之事却迟迟不肯表态,对于此时的正妻甄宓来说,心中难免有所不满,平日里也会对曹丕有一些非议,也会有一些怨恨的话。郭贵妃知晓以后,便乘机拿这些事大做文章,将甄宓的罪责都添油加醋地吹到了曹丕的耳朵里。曹丕对甄宓的不满日渐加深,两人关系急剧下降,逐渐变得水火不容。

此时的甄宓,面对曾经宠爱有加与现在恶语相向的境况跟落差,难免心生落寞,心中有话,却无人倾诉,她便将其情绪化为诗词,写下了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敢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此诗传到曹丕耳中,最终将其彻底激怒,于是在公元221年,曹丕派人将甄宓赐死,死后葬于邺城。

至于,“披发遮面,以糠塞口。”,则是郭贵妃为了防止甄宓在死后到了阴间地府向阎罗王状告自己的罪行,而唆使曹丕将甄宓的遗容被发遮面,以糠塞口,从而使得甄宓的灵魂无法伸冤。

有趣的是,即使手段算尽,郭贵妃,或者说是郭太后,最终也没有落得个好下场。

根据史书魏略中记载,甄宓死前已经有所察觉了,于是将自己的儿子曹睿提前托付给曹丕的另一位妃子李氏,最终护得曹睿周全。

等到曹丕驾崩,曹睿继位之后,曹睿多次向郭太后询问自己生母死时的状况,郭太后不堪压力,在惊恐与忧虑中突然暴毙而死。之后,李氏才向曹睿说明甄宓的死是由于被郭太后污蔑陷害。曹睿知道以后悲痛不已,随后对于郭太后,也以“被发覆面,以糠塞口。”之“礼”,下葬的郭太后,算是为自己的母亲报仇了。

可谓因果有循环,报应终有时!

小女人的高姿態

小女人的高姿態

“我深深地爱慕上了她的贤淑和美丽,心情震荡……”这是曹植为思念甄宓(fú)而作感甄赋之中的言语。

曹叡出生后,曹丕总感觉甄宓给他戴了绿帽子!他总怀疑儿子曹叡是甄宓跟曹植所生,但是否真是那回事,他又说不清,古时又没有DNA检测。因此曹丕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甄宓其实是曹丕所拥有的,比貂蝉还要美丽而贤惠的老婆,原本是袁绍的儿子袁熙的妻室,但是曹丕随老爸攻陷邺城时,甄宓就成了曹家的“战利品”。

曹丕看到甄宓实在是太美丽,于是娶她为妻,尽管她大四岁(当时甄宓21岁,曹丕17岁),他也不在乎。

可是,曹丕经常随老爸出外征战,几乎没什么时间在家陪甄宓。不过此时的曹植虽然已经有13岁左右,但还是属于小孩,而且他生性不喜征战,因此有时间能够与甄宓朝夕相处。



相处的日子多了,曹植便对这位嫂嫂产生了爱慕之情。

曹植和甄宓比较聊得来,因为这位嫂嫂不仅人长得标致,而且很有才学,自小有“闺中博士”之称。原来甄宓是上蔡令甄逸的女儿,祖上是世族大家,来头不小。

在甄宓还是婴儿的时候,家人们就发现每到夜间,经常有人将玉衣盖在她身上,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是觉得奇怪。她从小很懂事,三岁时,父亲甄逸去世,她却因为思慕而哭得非常伤心。

甄宓8岁时,有耍杂技的人到村里来表演,家人和姐姐们都上阁楼观看,只有她不去,于是几个姐姐问她原因。甄宓回答说:“这难道是女孩子看的吗?”



当时有个叫刘良的算命先生给甄宓算了一卦,当即预言道:“此女孩将来贵不可言!”

到了9岁时,甄宓便非常喜欢读书,而且只要她看过的篇目就能够立刻领悟,使得她博闻强识。她经常用哥哥的笔砚写字,于是哥哥笑她说:“女人应该学习女工,读书有何用?难道你以后想当官不成?”

甄宓回答哥哥说:“古时候贤德的女子都要靠学习前人成败的经验,以此来警示自己,不读书何以借鉴?”

东汉晚期,有一年大闹灾荒,百姓们纷纷卖掉家中值钱的东西,去换取食物。当时甄宓家有大量的谷物储备,于是趁机收购了很多金银宝物,可是十二三岁的甄宓看到后便对母亲说:

“灾年求宝,绝非善策,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此所谓因财丧身也!现在众多百姓都在饥饿之中,不如将家里的谷物开仓赈济四方乡邻,这才算是一种惠及百姓的德行。”家人都认为她言之在理,遂将家中粮食都无偿分发给邻里乡亲们。



甄宓14岁时,二哥甄俨去世,她很悲痛,于是处处时时帮助二嫂打理家事,还尽心照顾二哥留下来的孩子。但是性格严厉的母亲经常用严格的规矩要求儿媳妇。于是甄宓劝母亲说:

“二哥不幸早逝,二嫂年纪轻轻就守寡,还要照顾孩子,虽然她是儿媳妇,但应该爱护她像自己的女儿一样。”甄母听了之后感动的直流泪,于是让甄宓与二嫂时常走动,吃住在一起,使得亲密无间。

嫁给曹丕后,曹操在世的那些年头,贤惠的甄宓在曹家很受尊敬。



公元211年7月,曹操西征途中,随行的卞夫人因病留在孟津。当时与跟随曹丕留在邺城的甄宓得知婆婆卞夫人生病后,急得寝食难安,认为自己没有在跟前照顾,甚至难过得时常哭泣。

第二年,卞夫人回到邺城,甄宓看到婆婆后,悲喜交加,连周围的人看了都感动不已,卞夫人看到儿媳如此关心自己,也忍不住热泪盈眶。

有一次,曹丕设宴邀请诸位好友,席间,命甄夫人出拜,其他宾客都对甄宓行礼。但在坐的刘桢却不拜,反而平视。曹操得知后,想处决刘桢,后在众人的劝说下才降为发配做苦役。

甄宓不仅聪明贤惠、孝顺公婆、善解人意,而且与曹丕的后妃们也很合得来,并为曹丕生下了一儿一女,由此巩固了她在曹家的地位。



公元220年,曹丕继承老爸王位,封曹叡为武德侯。同年10月,汉献帝禅位于曹丕,并把两个女儿许配给曹丕为妃。自此曹丕有甄宓、郭贵妃、李、阴等在内的众多妻妾。

起初,甄宓经常劝说那些受曹丕宠爱的妃妾,鼓励她们一定要努力上进,以更受曹丕宠爱;另外她还温言劝说那些不受宠的,鼓励她们不要灰心。此外,甄宓还多次建议曹丕应该多迎娶一些出生高贵,才华出众的女子,这样才能使曹家更加兴旺。

曹丕因此认为甄宓不仅美貌,而且胸怀大度,大度到要他多纳妾室,和其她妻妾又相处融洽,这样的老婆真是好老婆!

可是,曹丕称帝后,甄宓日益受到冷落。最终,甄宓逐渐流露一些怨言,而此时的曹丕正在对她产生不满,因为有传言说她跟曹植有一腿。于是曹丕非但没有立她为皇后,反而下了一道口谕赐死了她。



甄宓死后,曹丕做了一个怪梦,便问术士是怎么回事。术士掐指一算,即称朝中将有贵族女子冤死。曹丕认为不祥,于是按术士所说,把甄宓下葬时,让她“以发遮面,以糠塞口”,如此一来,到了阴间的甄宓就会面不能示人,嘴不能言,以致无法伸冤了。

但是,甄宓死后,曹植特别思念她。有一次曹植到洛阳朝见哥哥时,太子曹叡陪这位皇叔吃饭,曹植看着侄子,更加想念起甄宓,心中酸楚无比。饭后,曹丕干脆将甄宓的遗物玉镂金带送给了曹植。

曹植睹物思人,在返回封地的途中又梦见甄宓,于是回到家中后,文思激荡的曹植写下了一篇感甄赋。不过曹叡即位后,觉得赋名有扯上母亲之嫌,于是将其改名为《洛神赋》。



欢迎点赞、赐评,敬请关注,特此感谢!

漫步人生路

漫步人生路

甄宓在很多人心中都是人美心善的女神,她被曹丕赐死更是令人痛心不已。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甄宓的人生轨迹,不难发现她实际上是死于宫斗,而且我严重怀疑她是“心机婊”。不过她死后被“被发遮面、以糠塞口”,却绝对是过分了。

我们先来捋一捋甄宓的生平。她出身于名门望族,从小便美丽聪慧远近闻名,河北大军阀袁绍听说后,就让自己的儿子袁熙娶了甄宓。后来曹操打败了袁绍,袁熙撇下老婆逃跑,曹丕率先冲进了袁绍府邸,见到甄宓后被其美色所动,征得曹操同意后娶了甄宓为妾。

甄宓嫁给曹丕后很受宠爱,为曹丕生下了一儿一女,儿子就是后来的魏明帝曹叡。不过这一切都在曹丕篡汉之后有了变化,他后宫的女人多了起来,有同样出身名门的郭贵妃,还有已经退位的汉献帝的两个女儿,更有其她数量众多的女人,而甄宓年老色衰逐渐失宠,最后因为屡有怨言再加上其她女人的谗言,甄宓被曹丕一怒之下赐死,并且为了防止她的冤魂报仇,在下葬之时用头发遮住了她的脸,嘴里还塞满了糠。

很多人认为甄宓不仅人美,更是性格温柔内心善良的好女子,这除了甄宓自身的表现之外,主要是得益于曹植的《洛神赋》。据说曹植对他的这位漂亮到极点的嫂子十分仰慕,但又不能表白,于是以甄宓为原型写就了千古名赋。在文章中,洛神风华绝代美的直冒泡,同时更是白玉无瑕纯洁得一塌糊涂。这让人们产生了深深的代入感,认为甄宓必然也是如洛神一般的女子。

但事实恐怕未必如此,我们下面仔细探究。

据说甄宓从出生之日起,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家里人都会看到有人把玉衣盖在她身上。等她逐渐长大,当地有名的相师又预言她将来会富贵到极点。甄宓年幼之时懵懂无知,上面发生的这两件事应该与她无关,必定是其家人的操作,以此抬高甄宓的身价和名声。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这样自带光环的女主,是必然要嫁给帝王之家的。

但要成为帝王之家的人,单单有“神迹”和预言明显是不够的,女主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学识也必须上档次,于是又发生了几件事,这些就应该是甄宓和家人的共同杰作了。

首先是甄宓三岁失去了父亲,幼小的甄宓已经伤心得不得了,这是至孝的表现;其次是她家外面来了马戏团,家人和姐妹们都登高看戏,甄宓不为所动,她认为这不是女子应该看的东西,这是“妇德”的表现;还有就是甄宓从小喜欢读书,哥哥认为读书没有,她却认为这样能学习古代女子的贤淑美德,这是仰慕并效仿先贤的表现;甄宓的家乡连年发生天灾,她母亲趁机高价倒卖粮食,她劝说母亲赈济乡邻,这是善良的表现。

上面这些事,都发生在甄宓15岁之前。即便是古代女子早熟,我们也很难想象一个小女孩会这样完美无瑕,居然符合当时社会的一切道德标准。如果甄宓不是真的神仙下凡,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她在作秀,目的就是要嫁入帝王之家。

这也不奇怪,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但凡稍微有见识的人,都知道大汉王朝是完蛋了,将来的天下肯定换主人,而在群雄逐鹿之时,如果能提前押宝成为将来皇帝的外戚,对整个家族的好处无疑是巨大的。甄家作为权贵之家,有这样的打算也无可厚非,而在他们的刻意教导和包装下,一个有心计的甄宓就此诞生了。

出生就自带“神迹”,年纪幼小却为人至孝、遵守妇德、效仿先贤、心地善良,更加上绝世的颜值,这样的女子简直是天下无双啊!于是当时最有希望颠覆汉家天下的袁绍上钩了,他听闻甄宓品貌无双,于是给自己的儿子袁熙求婚,甄嬛成为袁熙的妻子,那一年她16岁!

甄宓从此踏入人生快车道,但袁绍和袁熙父子却不争气,在局面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居然让曹操打败了,甄宓的第一次选择就此失败。不过不要紧,她和家人前期所做的铺垫,仍在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曹操和曹丕父子早已对甄宓之名有所耳闻,甄宓如果不能嫁给曹丕,喜欢人妻的曹操的床上,肯定会有她的容身之处。

这么说也是有根据的。曹操攻破袁绍老巢冀州邺城时,袁熙跑到了辽东。曹丕第一个冲进了袁绍的府邸,当时甄宓正躲在婆婆刘氏(袁绍的老婆)身后,曹丕见到甄宓后当时就被其美貌惊呆了。这时候刘氏说了关键的一句话:“现在不用担心被杀了!”随后曹丕兴冲冲地找到曹操,请求将甄宓许配给自己,曹操命人召甄宓相见,同样被其美貌所惊,说道:“真吾儿妇也!”于是同意了曹丕的请求。

刘氏为什么说不用担心被杀了?无非是她很清楚,以甄宓的品貌必然会征服曹丕,而曹操说“真吾儿妇也”同样透露着浓浓的不甘心,如果不是亲生儿子先下手,以他老人家的德性,估计早就横刀夺爱了!要知道,曹操在这方面可是有前科的,当时关羽看中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就是被曹操截胡了,为此关二爷一直耿耿于怀呢!

但对于甄宓来说,事情并没有变得糟糕,反而是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曹操打败袁绍之后,曹家夺取天下的赢面更大了,可以说甄宓是无意间中了大奖,两脚都踏进了帝王之家,而且甄宓自己也争气,连着给曹丕生了一儿一女,身价蹭蹭见涨。

甄宓在此时仍时刻显露自己的修养,表现如下:她劝曹丕多娶美女多生孩子,像古代圣王一样多多繁衍子嗣;她劝曹丕善待后宫女子,免得让人认为自己专宠善妒;婆婆卞夫人生病,她不能在身边服侍,伤心得昼夜啼哭不止……

虽然甄宓的表演有些用力过猛,但这戏也是没谁了,我用多年的阅历保证,我不相信任何一个女人没有嫉妒之心,我也不相信任何一个女人会因为婆婆生病而日夜啼哭。但甄宓的确做到了,这让曹丕对她更加宠爱,她的地位也日益稳固。甄宓的儿子曹叡是曹丕的长子,母仪天下的皇后之位,已经近在甄宓的眼前了!

不过这时候甄宓出现了不应该有的失误,她实在按捺不住自己的嫉妒之心了。曹丕篡汉当了皇帝,身边的女人越来越多,对相处多年的甄宓自然难免厌倦,甄宓控住不住自己的情绪,时常口出怨言,再加上后宫其她女人不停地吹枕头风,在曹丕耳边说她的坏话,曹丕一怒之下在公元221年赐死了甄宓。又因为害怕甄宓的亡魂报复,在下葬时将她“被发遮面、以糠塞口”。

细节决定成败,此言不虚。如果甄宓能够控制住心中的嫉妒,继续以贤良淑德的面目示人,只要再熬几年,曹丕就挂了,儿子曹叡当了皇帝(公元226年),她照样是母仪天下的皇太后!不过甄宓也不能算作失败,曹叡登基后为了给母亲报仇,逼死了当时甄宓的主要对手郭贵妃,还给甄宓的几位哥哥都加官进爵,甄家成了显赫一时的名门望族。

需要说明的是,这篇文章可能有失偏颇,更破坏了很多人心中甄宓的美好形象,但文中所表达的观点确实不是空穴来风,其实近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蔡东藩先生,就曾发出过这样的疑问:古称妇人从一而终,夫死尚当守节,胡为袁熙未亡,甄氏即背夫改适耶?

在古代品德高尚的女人无不从一而终,即便丈夫死了也要守节,为什么袁熙还没死呢,甄宓就嫁给了曹丕呢?这是她的死穴!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删,喜欢的朋友请给个关注!

知了孔

知了孔

建安才子曹植的《洛神赋》,让大家都知道了三国还有一位美若天仙的绝世佳人,她就是甄宓。她贵为魏明帝曹叡的母亲,而且美而有德,却是一位悲剧性人物,得不到丈夫曹丕的欢心,死后还被以发遮面,用糠塞口,使她在阴曹地府也不能开口说话。

曹丕为什么要这么对待自己的发妻?我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甄宓与曹丕的性格不合,做事的方法不一样。

甄宓自小出生世家,早年有相士给她相面,觉得她未来贵不可言,家人高看她,在她面前从不敢放肆,养成了她善良大气的个性。

而曹丕,取得曹操世子的地位颇不容易。小时候,有长子曹昂压着他。曹昂死了之后,曹丕变成曹操的长子,可曹值、曹冲又起来了,曹丕虽能文能武,但都不怎么出色。他在这种环境下长大,性格非常压抑,为人奸诈、毒辣。

当曹丕见父亲流露出想立曹植为世子时,非常惊慌,同甄宓商量对付的办法,甄宓不但没有出谋划策,反力劝他忍让,以谦怀下士,建立德望来巩固世子地位。这同曹丕为人风格完全不一样,曹丕对甄宓很是反感。

二、曹丕继承魏王之位,甄宓没有建功,被曹丕的另外一位宠妃郭女王比下去。

曹丕还有一位宠妃,名郭女王,聪明伶俐,且工于心计。

在曹丕与曹植争夺世子地位时,郭女王投其所好,为曹丕出了不少主意,被曹丕引为心腹,甚为倚重。

甄宓的不作为与郭女王的投其所好对比,曹丕的心开始动摇,他对甄宓的宠爱越来越少,甚至到了讨厌的地步。

三、甄宓对曹植怀有极大的好感,曹丕怀疑两人有私情。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秋。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这是曹植写的洛神赋,描写了梦寐追求的一位美女,后世很多人认为他描写的就是他的嫂子——曹丕的妻子甄宓。

甄宓对这位小叔也怀有很大的好感,她欣赏曹植秉性自然,为人不虚伪,诗词文章格调高雅,美不胜收。曹植也极其仰慕甄宓的美色和优雅的品性。

曹植和甄宓的关系特别好,那些曹丕都看在眼里。曹丕记恨曹植,每次向甄宓说曹植的坏话,甄宓总是为曹植辩护。时间久了,曹丕就怀疑他们之间有私情,对甄宓也就越发冷淡。

四、甄宓后宫争斗失败,被郭女王陷害,说她对曹丕心怀怨恨,引起曹丕震怒。

曹丕做了皇帝之后,并没有马上册立皇后。按理说甄宓是原配正妻,又生长子曹叡,理所当然是皇后。

这时的曹丕已经对甄宓变心,他想立郭女王为皇后,只是因为很多大臣反对,才没有办法。但郭女王很不简单,她想成为皇后,就在曹丕面前拼命攻击甄宓。

曹丕率军南征孙权,把甄宓丢在邺城,让郭女王随侍左右。郭女王趁机大进谗言,说甄宓因曹丕冷淡了她而心生不满,常有怨言。把曹丕气的立马派人持诏书到邺城,逼甄宓立马自裁。

软弱无能的甄宓无力反抗,只能饮恨服毒,临死前把儿子曹叡托付给曹丕的另一位姬妾李夫人。甄宓死后,曹丕还不解气,命令手下在装殄时,以发遮面,用糠塞口,免得她到阴曹地府再说怨言。

夫妻做到如此,也再无情义可言。

illusionis

illusionis

公元183年1月26日,甄宓出生,甄母十月怀胎时,常梦到一位神仙手持玉如意守护身边,待分娩之际,神仙将一件玉衣盖在妇人身上,不久甄宓降生。

因天生异相,父母请相士为其看相,称其贵不可言,所以父母就更加精心养育。

魏书》:后相者刘良相后及诸子,良指后曰:“此女贵乃不可言。“

甄宓倾国倾城,有沉鱼落雁之容,同时又温柔娴熟、能歌善舞,还博览群书,通经晓史,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东汉末年有句俗语:“南方有两乔,北方甄宓俏”,甄宓以一人之姿与二乔争锋,早已声名远扬!

建安年间,甄宓十五岁,嫁给有“四世三公”之称的袁绍次子袁熙为妻。自古红颜多薄命,她的美色令无数人觊觎,特别是曹家父子,他们共同的癖好就是喜欢别人的老婆,曹操15个妻妾,仅有两人是原配,而其余的都是从失败者手里夺来的,他与张秀之婶,导致典韦 曹昂丢了性命。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八月,曹操攻破邺城,立即去抢夺甄氏,世说新语载:“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不料被他的大儿子曹丕捷足先登,知子莫过父,曹操恨不得抽剑立斩曹丕,直勾勾地盯着甄氏看了几分钟,说了一句“此女真乃吾儿之妇”,剜了曹丕一眼,失望的摔门而去。

曹、甄婚后两人恩爱有加,甄宓与后宫妻妾尊卑有序、和睦相处,孝敬公婆,甄宓以黄帝子孙繁盛为例,鼓励曹丕多纳温柔贤淑的女子为妾,甄宓生下儿子曹叡与女儿东乡公主。

那为什么曹丕狠心将甄宓处死,而且还以“以发覆面、以糠塞口”这种恶毒的方式下葬呢?

关于甄宓之死,多数认为是曹丕称帝后宠爱郭夫人,甄宓受到冷落,多有不满抱怨之言,加这年老色衰,曹丕心中厌烦,处死甄宓。但甄宓早的曾劝曹丕纳妾,抱着曹丕大腿哀求哭泣不要废掉正妻任氏,将自己扶正,所以吃醋之说值得商榷。

所以就有了以下两种传说:

史载魏明帝曹叡出生于204年,而曹丕纳甄宓为妻是在204年8月,怀胎得十月,甄宓如何能在204年就为曹丕生下曹睿呢?如不是记载有误,唯一的可能就是曹丕纳甄宓为妻时,甄宓已经身怀有孕,曹睿是袁熙的血脉,所以曹丕久久不立曹睿为储也正因为如此。

好色的曹丕称帝后宠幸郭夫人等,冷落了甄宓,彼时落魄的曹植邂逅了甄宓,才子佳人,一见倾心,曹、甄这两个相互倾慕的男女无视相差十岁的差异,倾心相爱,忘情地投身爱河之中,爱得死去活来。甄洛为赢得了才子曹植的爱情而再次复活,容光焕发,光彩照人!

曹丕发现二人之事后,惊怒不已。不久曹操病逝,曹丕刚即位便对甄宓狠下黑手,找理由处死了甄宓。

甄宓被处死当晚,曹丕做个奇异的梦,经解梦说一贵族女子被冤而死。

曹丕害怕甄宓说出真相,故在甄宓下葬时,让她“以发覆面,以糠塞口”,这样甄宓到了阴间,自然面不示人,口不能言,也就无处伸冤了。

自古红颜多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

Yee

Yee

红颜多薄命,这句话道出了不少古代女性的悲惨命运。

像绝色美人杨贵妃被唐玄宗抢占后,即使享尽了荣华富贵,但面对皇权的威胁唐玄宗还是选择将她赐死;昭君颇为深明大义,为天下和平牺牲自己远嫁塞外,至死都没能回到家乡,最后一个人落寞孤独的死去。

历史上薄命的美人不计其数,虽有闭月羞花、国色天香的美貌,但还是逃不过随风飘荡的宿命。

三国的甄宓姿容绝美,风姿绰约,但还是最终被丈夫赐死,死后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容。

甄宓本是一个出生在世家大族的大家闺秀,从小就耳濡目染满腹经纶。在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甄宓却酷爱读书,精通四书五经,聪慧多颖。

有传言说曾经有人看见在夜晚有人给甄宓披上玉衣,算命的说此女子日后一定有所成就,有贵人相助。

甄宓不仅聪明慧敏,而且心底也很善良,在汉末时期因为战争的危害,民不聊生,许多的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家里根本就没有余粮,甄宓就劝说自己的母亲打开粮仓,赈济灾民,积德行善。

甄宓的美名就在此后被人歌颂称赞,后来甄宓就嫁给袁熙。在袁熙到幽州做官时,就把甄宓留在了邺城,甄宓一个人生活在邺城。不久曹操攻下邺城,曹丕看见甄宓就对她一见钟情,下定决心就将她娶回家中。

曹丕的好色是众人皆知的,他将甄宓娶回家后就将自己的正房夫人赶走,将甄宓立为正房。甄宓很得曹丕的喜爱,为其生育有一儿一女,日子过的很幸福。

好景不长,曹丕称帝后将都城建在洛阳,但是却把甄宓留在邺城,丝毫没有把甄宓接过来的意愿。曹丕,一好色之徒,称帝之后身边的美人络绎不绝,自然就不会在意甄宓了。

甄宓对曹丕也是充满了怨恨,也曾经写过一首诗埋怨过曹丕,甄宓失宠是必然的了。曹丕不仅好色而且耳根子也软,随随便便就能被别人骗住,郭贵人曾经对曹丕讲甄宓的孩子不足十月就出生,挑拨道这根本就不是曹丕的孩子,曹丕一个大男人,听到自己的孩子可能不是亲生的自然会恼火,就下令赐死了甄宓。

甄宓也会料到自己的结局,她对曹丕也是有怨言的,毕竟她是被抢占过来的,曹丕虽然刚开始对甄宓一心一意,但是奈何不住男人的变心啊,甄宓心中的怨言自然是不会少的。曹丕受到郭美人的挑拨,他自己也深知甄宓对他的怨恨。

当晚曹丕做了一个梦,梦到青烟四起包围住了他,就连忙找周宣为他解解释原因,周宣说是会有一个女子被冤枉至死,曹丕赶忙下令将赐死令追回,但是已经太晚了,甄宓已经死去。

曹丕害怕甄宓将事实说出,就将她用头发挡住面貌,使其不能被认出来,还将其嘴里塞住,使其不能言语,无法诉说自己的冤情。

甄宓一代美人,却还是落得如此狼狈的下场,美人薄命啊!

星之痕2010

星之痕2010

说起三国时期的著名美人,大家会想起谁?

想必有很多人会提到貂蝉、二乔。

的确,这三位美人堪称倾国倾城,在历史上十分有名。

其中,貂蝉更是被评为古代“四大美人”之一,以闭月之姿,成为古代美女的代名词。

但是,三国时期,还有一位并没有这么出名的美人,有着不输于貂蝉和二乔的美貌,她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甄宓。

(甄宓)

准确来说,甄宓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只是有传说称其名为宓,但并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

这也使这位美人显得更加地神秘。围绕在她身边的故事,一点都不比其他美人少。

俗话说的好,红颜多祸水。那么,这位乱世之中的绝世美人,又有怎样的人生经历呢?

让我们来看看吧。 甄宓出生于中山国的豪门望族,从小便显出早慧的迹象。

相士刘良为她看相,也不由得感叹:“此女将来贵不可言。”

而且,甄宓心地善良,遇到灾荒年间,她劝说家人开仓赈济灾民,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不仅如此,甄宓还以美貌而远近闻名。

当时有一句话:“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

据说,曹植的《洛神赋》便是以她为原型写出的。

其中,对甄氏的美貌,是这样形容的:“翩若惊鸿, 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 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 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甄宓的倾城之貌,可见一斑。 聪慧、美丽、善良的甄宓,后来被袁绍看中,嫁给了袁绍的次子袁熙。

但是,乱世中的美人,总是身不由己的。建安九年,邺城被曹操攻破。

曹操之子曹丕带兵先进了袁府,看到了披头散发的甄宓。

曹丕替她挽起头发,发现她姿容绝伦,一下子惊为天人,便把她纳为妻子。

(曹丕)

刚进曹府的甄宓,独得曹丕的宠爱。而且她开明大度,常常劝说曹丕多纳温婉贤良的女子为妃,深得曹丕的嘉许。

不仅如此,甄宓和婆婆卞夫人的关系也很好。曹操西征时,卞夫人身体抱恙,甄氏不能及时照顾问候,急得寝食难安,时常偷偷哭泣,令卞夫人感动不已。

那么,颇受宠爱的大美人甄宓,是怎么落得个“以发遮面、用糠塞口”而死的结局的呢?

原来,曹丕继位后,退位的汉献帝刘协把两个女儿嫁给了曹丕。除此之外,宫中还有郭贵嫔和李贵人、阴贵人正得宠。

(郭贵嫔)

此时,甄宓已经年近四十,年老色衰,美貌不再。帝王多情,有了新人,哪里还能记得旧人?

失意的甄宓,只能靠写诗来派遣心中的苦闷之情,创作了诗歌塘上行。

但正是这首诗,葬送了甄宓的性命。

据《三国志》记载,当时,郭贵嫔最为得宠,她常常在曹丕耳边构陷甄宓,曹丕渐渐对甄宓产生了不满。

因此,在塘上行中,有这样的句子:“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甄宓直接地表达了因丈夫听信谗言,冷落自己的不满和怨恨。

这首诗,使曹丕震怒,他当即派人赐死甄宓。一代美人,就这样香消玉殒了。

(甄宓被赐死)

其实,杀死甄宓的不是她对曹丕有怨言,而是她不再得到曹丕的宠爱了。

作为皇帝的曹丕,哪能独宠一人?

何况曹丕本就无情,连骨肉相连的亲兄弟都能痛下杀手,更不要说一个年老色衰的女人了。

天真的甄宓,还以为写诗能挽回曹丕,重获宠爱,反倒误了自己的性命!

那么,赐死之后,为什么要“以发遮面、用糠塞口”呢?

在古代,有这样的说法,对于冤死之人,以发覆面,她便无颜见人,以糠塞口,她就无法开口说话。

这样,到了阴曹地府便不会向阎王告状,害死她的人也就能免遭报复了。

看来,曹丕也知道甄宓是蒙冤而死,才想办法让她无处申冤。

对陪伴自己数十年的枕边人,都能下此狠手,帝王之心,真的是冷血动物!

姿容绝色的甄宓,到头来落得个这样的结局,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微隌

永远的蜜糖儿

永远的蜜糖儿

甄宓,有殊色,美名动天下。先为袁熙妻,后乱三曹心。

彼时曹丕眼疾手快,将其纳入后宅。让曹操挽惜,曹植扼腕。

初时夫妻恩爱,蜜里调油。谁知红颜易老恩先绝,曹丕的目光不再专注洛神,而移爱新欢,以郭女王为首的其他女人夺走了甄宓的专宠。

巨大的落差让甄宓心生不满,爱情得不到回报也让她伤心哀怨。种种情绪夹杂下,她手书塘上行以抒其状: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曹丕读到这篇诗后,并不像司马相如一样忆旧情,慰旧人,反而怒发冲冠,立时要赐死这位旧爱。

新欢郭女王得令后立马颠颠地去执行。一杯毒酒送情敌上天,为侮辱甄宓,特令以发覆其面,谓之让她“无脸见人”,又令以糠塞其口,免得她死后去找阎王申冤。

甄宓子曹叡上位后,查明真相,以相同手段弄死了郭女王。

郭女王死前申辩:你父下的令,我不过执行而已啊。

曹叡不可能找亡父算帐,负心无情男人的罪责只好又推到女人头上,郭女王算是顶了罪吧。

吉OoO吉

吉OoO吉

甄宓是三国时期与蔡文姬并称的才貌双全的绝色美女,她曾是袁熙的妾室,后被魏文帝曹丕纳为妻子,是魏明帝曹叡的生母。甄宓貌美无双,文采过人,善良贤惠,为曹丕生下一儿一女,并留下了千古名篇塘上行。

然而这么一位才貌绝佳的女子,却躲不过自古红颜多薄命的宿命。甄宓不但被曹丕狠心赐死,而且还是“以发覆面、以糠塞口”的耻辱方式下葬的。曹丕究竟为何要以此方式来对待甄宓?

甄宓出自官宦世家,父亲为上蔡令甄逸。甄宓从小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气,八岁便能吟诗作画,天生丽质的甄宓很快就成为闻名乡里的才女。有才贤惠的甄宓在十五岁时,被有“四世三公”之称的袁绍相中,于是就纳为次子袁熙之妻。

六年后,曹操率大军攻破袁绍的冀州邺城,曹操早就听说袁府甄氏美艳绝伦,本欲将其纳入妻妾队伍,却不料被儿子曹丕捷足先登。曹丕率先杀入袁府,发现有位蓬头垢面的女子躲在一旁哭泣,虽令其将脸擦拭干净。

曹丕被女子的容貌所惊呆,片刻后有人提醒这便是妻甄宓,曹丕缓过神后告诉甄宓不用再担心被杀了,我要纳你为妻。随后曹丕便向曹操请示要娶甄氏为妻,曹操心理虽有一万个不愿意,但看到曹丕的决心后,也就应允了。

甄宓成为曹丕的爱妻后,夫妻恩爱有加,曹丕几乎对甄宓倾注了所有的感情。不久甄宓便为曹丕生下了儿子曹睿,甄宓并没有因此而变得骄横。甄宓积极团结后宫妻妾,对受宠的进行勉励,对失宠的进行安慰开导。

为曹丕想的更为周到,劝曹丕多纳温柔贤淑的女子来繁衍子嗣。又一次,曹丕想要驱逐一个不太温柔的妾室,甄宓认为此事可能是因她而起,便主动劝曹丕放弃想法,但最终还是没有成功。这些都说明甄宓的善良及善解人意。

甄宓不但善良而起还很孝顺,曹操西征时将生病的卞夫人留在孟津,而身在邺城的甄宓急的是寝食难安,经常以泪洗面,为不能床前尽孝而自责。曹操及卞夫人归来时,甄宓前去迎接,看到卞夫人后悲喜交加,感人备至。

曹丕即位后,将儿子曹叡封为武德侯。随后率军南征,甄宓留守邺城。甄宓的命运也是由此开始转变,汉献帝禅位后,将两个女儿和郭贵嫔献给曹丕。得到年轻美人之后的曹丕,早已对结发之妻甄宓失去兴趣。

而留守邺城的甄宓起初并没有在意这些,但随着失宠及时间的推移,甄宓渐渐的流露出一些抱怨和情绪,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再善良的人都是有情绪和感情的。她将失宠后的哀愁和痛苦全部写在了她的诗塘上行中。

诗中写道:“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可见甄宓当时的情形,确实是历经生死离别之苦。但这描述自己悲伤感情的诗文,竟成了甄宓被曹丕赐死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郭贵嫔得宠后的谗言。郭贵嫔得宠后害怕才貌双全的甄宓成为其竞争对手,便向曹丕进献谗言,说甄宓仗着才华和美貌骄横无比,竟然公开指责文帝的对她不公,还有无数的抱怨。

本来就已逐渐厌烦甄宓的曹丕,在听到这些谗言之后,气便不打一处来。盛怒之下派遣使者将甄宓赐死,等曹丕消气之后觉得不对,于是叫人去阻止这件事,可惜已经为时已晚,甄宓已被赐死在邺城。

甄宓死后,郭贵嫔并没有善罢甘休,她为了羞辱甄宓,竟以头发覆面,糠塞口的方式将甄宓下葬。以示甄宓无脸再见列祖列宗,让她永世不得翻身,且无处申冤。郭贵嫔的手段不可谓不毒辣,但她万万没想到自己也是以这种方式而死。

曹睿即位后,追尊生母甄宓为文昭皇后,为外祖父甄逸赐谥号安城乡敬侯,其孙甄像可承袭爵位。曹睿得知母亲被郭贵嫔冤死后,前去质问已经成为太后的郭贵嫔,郭太后反而斥责曹睿没大没小。曹睿听了暴怒不已,于是派人逼杀了郭太后,并同同样的“以发覆面、以糠塞口”的方式下葬了郭贵嫔。

甄宓之死,确实让人唏嘘不已,虽然她没有避免红颜多薄命的宿命,但郭贵嫔同样也逃脱不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

阿萌

阿萌

一直觉得,甄宓之死,完全是她自己太作…

当年曹丕迎娶二婚的甄宓时,周围祝福他们的人也很多,但在封建时期,男人有个三妻四妾很正常,曹丕后来又是魏王,自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女子去宠幸。而随着时间的发展,曹丕对甄宓的感觉不在,甚至称帝迁都时仅仅是把甄姬留在邺城给了一个夫人的名号。甄宓知道曹丕的心已不在她这里,就只能用诗词来寄托哀思,乱世之中的弱女子没有了依靠是一件很要命的事情,甄宓的一首塘上行就很好地说明了问题。

但是,我们只知道甄宓是才女,可她留下来的作品居然只有塘上行,而《三国志》中记载甄宓在邺城时写了许多超级负能量的诗句,曹丕听到后就将其赐死了。

那么,这些诗句究竟有多么负能量我们不得而知,但能让曹丕直接将其赐死,那里面的文字太可怕,我不敢想。

所以按照《三国志》的说法,甄宓是因为传播负能量被杀的。而到了《资治通鉴》中,司马光认为甄宓之死是被郭贵妃(后文就称之为郭照吧)谗言陷害的,并且郭照做了亏心事怕甄宓的冤魂来寻仇,就将其以发遮面,以糠塞口使她的灵魂无处申冤。

所以,甄宓之死究竟和郭照有没有关系,就成了值得争论的点。

首先先说明观点,逻辑文史姨认为,甄宓之死和郭照压根没什么关系,当然,咱们就不说曹丕宠郭照不宠甄姬的事实了。

三国志》中的郭照也算的上是一个传奇的女子,年轻的她也是机灵无比,总能猜透曹丕的心思,也深得曹丕满意。而甄宓当时失宠的原因并非自身出了问题,而是曹丕太多情以及对手太强大,所以郭照完全没理由去害一个无威胁的对手。甄宓死后曹叡由郭照抚养,此时的曹叡已经是个大小伙子,也有自己的判断力,如果郭照是杀母仇人,那他不会对郭照始终保持尊敬,并且郭照死后曹叡的一篇哀策更是把母子请坏描写到了最顶端。

当然,若郭照真的害了甄宓,那她大可不必去培养曹叡。所有既然郭照愿意对曹叡视如己出,说明她内心对甄宓也是有着一种崇敬的,自然不会傻到去做一个坏女人。

文/逻辑文史游

所以,请传播正能量!

小大方

小大方

大家都知道鼎鼎大名的三国枭雄曹操很是好色,每次出征都会带回来几位美女,将她们纳为妾仕,供养在“铜雀台”,以供享乐。他的儿子曹丕也继承了他好色的毛病,到处网罗美女,比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跟着曹操的女人,基本都得到了善终,就算“喜新厌旧”了,也不会将她们处死。而曹丕则不然,有望皇后之位的甄宓,就因为她的一些怨言而被赐死,下葬时还要以发遮面、用糠塞口。

甄宓的前半生

甄宓的前半生是一个“完美”的女子。

她出身世家豪族,是汉太保甄邯的后代,家中世袭二千石俸禄的官职。父亲甄逸曾任上蔡令。高贵的身世,良好的家庭条件,使得她即使在汉末的乱世中,也可以快乐地成长,并且出落得亭亭玉立,姿容绝色。

据说,在甄宓出生不久,每到晚上睡觉时,家人都会发现好像有人把玉衣盖在她身上,神秘异常。也正是因此,家里人都非常重视她,认为甄宓天生不凡,有神仙保佑,日后必然会发达。

到她四岁时,一个当时相当有名的相士刘良来到甄家,为甄逸的几个孩子看了相。他在看完甄宓的面相后,指着她对甄氏说:此女出身不凡,日后必贵不可言。甄家人听后大喜,从此更加地重视甄宓,家里人也没人敢前去戏弄、嘲讽她。

在这样的环境里,甄宓渐渐长大,不仅家人重视,她对自己也有很高的要求。比如和她同辈的姐妹们去看耍杂技,她却不去,认为这不是一个女孩子应该看的。哥哥们笑话她:不安分守己去学女红,经常读书学习,难道将来想做官?甄宓严肃地对哥哥说说:古代贤惠的女子,都是借鉴前人的经验,我不读书,如何才能借鉴别人的经验呢?

甄宓十几岁时,天下灾荒连年,百姓流离失所,为了活下去,纷纷将家中值钱的东西拿出来换粮食。甄家作为世家豪族,粮食储备丰富,趁机低价收购了很多金银宝物。甄宓认为在乱世求宝是灾祸的根源,不如开仓放粮,赈济百姓。她将自己的看法告诉了母亲,并且说服了她,将家中的粮食全部无偿分发给邻里乡亲。这一举动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她也获得了贤德的好名声。

后来,四世三公的冀州牧袁绍闻听了甄宓的贤名,为次子袁熙取她为妻。

甄宓的后半生

在嫁与袁熙后不久,曹操与袁绍发生大战,袁熙被外调出去守幽州,甄氏独自留在冀州照顾婆婆刘氏。本来袁绍兵强马壮,胜算很大,奈何用人不明,最终被曹操偷袭粮仓乌巢,导致大败。后来曹操发兵攻破了袁绍的老巢冀州邺城,在这里俘获了众多袁家妇女。

据说,曹操也早闻甄宓贤淑美艳,在大获全胜后,好色的毛病又犯了,想着把甄宓这个大美人收到自己的后宫去。于是他在攻破邺城后,派了部将带兵包围了袁府,待自己进城后再去召见甄宓。可惜的是,曹丕也窥视甄宓的美貌,先曹操一步来到袁府,喝退了兵卒,闯入了甄宓的住处。

进到府中,他找到了陪同袁绍夫人刘氏的甄宓,一看之下,果然是一大美女,不但身材苗条,风姿绰约,还肤白水嫩,美艳绝伦。曹丕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甄宓,暗自发誓要将他娶进门。为此,他装作不懂父亲的意思,直接带走了甄宓,并当面向曹操请求赐婚。曹操虽然气恼,但是为了顾及名声,也不能做出与儿子争风吃醋的事情来,只好应允。

就这样,甄宓身不由己地嫁给了曹丕。战乱年代,女子往往充满了无奈。

虽然不情愿,但是甄宓嫁与曹丕后,还是显现出了自己温顺贤淑的一面。她先后生下了一儿一女,儿子曹叡(魏明帝)和女儿曹氏(东乡公主),这也使得她的地位快速得到了巩固,加上自身的美貌与才华并存,曹丕对她宠爱有加。

甄宓还常常劝说那些得到曹丕宠爱的姐妹,鼓励她们一定要努力上进,以博取曹丕更多的宠爱。对于那些不得宠的,她亦温言相劝,鼓励她们不要灰心丧气。

除此外,甄宓还多次给曹丕建议:说黄帝因多妻妾而子孙繁盛,你也应该多迎娶一些出身优越,才德出众的女子,这样才能让子嗣兴旺。

甄宓这话,让曹丕心花怒放。一方面,甄宓把他比作黄帝,正暗合了他想称帝的野心。另一方面,甄宓大度,她不仅与其他妻妾相处融洽,勉励劝慰她们上进,使得他的后宫和睦,少了许多争吵,现在还大度到建议他多纳妾室。这样宽广的心胸和气度,让曹丕对她更加宠爱。

不久后,曹丕决定休掉任性暴躁的正妻任氏,把甄宓扶上位。

甄宓知道这件事后,大为惶恐,抱着曹丕的腿,跪下哭泣哀求他收回成命,并对他说:你这样做,会让别人认为是我的缘故才导致任氏被休。公公婆婆也会将我看成一个自私的人,其他妻妾也会数落我想要专宠之罪。

虽然甄宓苦苦哀求,但也没能阻止曹丕的决定。他终究是将任氏休掉,将甄宓封为了“夫人”。

除了妻妾姐妹和睦之外,甄宓还很孝顺。

公元211年七月,曹操西征,随行的卞夫人途中生病留在孟津。而当时的甄宓随曹丕留守邺城,闻听卞夫人身体抱恙,因不能随侍左右,时时请安而忧愁害怕,日夜哭泣。以至于身边人为安慰她,骗她说卞夫人已经病好了。她仍是不相信,说是身边人欺骗她的,继续伤心哭泣。

公元212年,曹操携卞夫人班师回邺城。

甄宓随曹丕去城郊迎接。当她看到卞夫人后,竟悲喜交加,跪在地上向卞夫人请罪,声称夫人生病而我没能随侍左右,内心担忧不已,如今平安归来,实属万幸。她这一举动,一时间让周围人都感动不已。卞夫人把她扶起来,感叹说:这真是孝顺的媳妇啊!

凄凉被杀

公元220年3月,一代枭雄曹操落幕,曹丕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继承了王位。几个月后,曹丕率军南征,前往洛阳坐镇,甄宓被留在了邺城。

不久后,在曹丕的威逼利诱下,汉献帝被迫将帝位禅让给他。曹丕登禅台称帝,建立曹魏政权。

按说,曹丕称帝后,应该要立即册立皇后才对,可他却没有这么做,让后位一直虚悬,本来众望所归的甄宓也未能获封。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曹丕另有新欢了?

还真就是这么一回事。本来就风流成性的曹丕,现在一朝掌权,岂能不好好享受享受?正所谓: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这是男人毕生的追求,曹丕当然也不例外。

首先是汉献帝退位后,为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将两个年轻貌美,又如花似玉的女儿许配给了曹丕。又有在夺嫡时对他帮助良多,为她出谋划策的郭女王,加上李、阴两位贵人。这几位都是大美人,长得也是千娇百媚,最主要是她们还都年轻,年老色衰的甄宓已经比不上她们美貌。

随着郭女王被封为“夫人”,地位与甄宓平等,并且有人传出曹丕要封她为皇后。独居在邺城的甄宓,终于还是沉不住气了。想想自己当初对曹丕的大度,两人的恩爱,现如今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因自己年老色衰而失去了宠爱,皇后之位也是将要失之交臂。为此,她将情感都写在了一首塘上行的诗中,并寄给了曹丕,以期望挽回曹丕的心。

此外,心神失守的甄宓,难免失去了往日的镇定和方寸,言语之间对曹丕的薄情寡义颇多怨言。这些怨恨的话语被传到了曹丕的耳中,加上塘上行诗中的言语,让他觉得甄宓是在指责他“喜新厌旧,薄情寡义,有了新欢就忘了旧爱”。也变相地让曹丕认为甄宓是在争宠。

在曹丕看来,甄宓的举动,无疑颠覆了他内心熟悉的形象。以前的甄宓是大度的,心胸广阔,还鼓励自己纳妾,妻妾和睦。现在却站出来争宠。这让他认为甄宓欺骗了他,恼羞成怒下就赐死了甄宓。毕竟此时的甄宓已经年老色衰,不复当年美丽,也不再是自己的最爱。

公元221年六月,曹丕遣使者将甄氏赐死。

赐死甄宓的当晚,曹丕做了一个噩梦。于是多疑的他请术士周宣解梦,占卜后,周宣解说:“天下将有贵族女子冤死。”

此时曹丕才如梦初醒,知道自己冤枉了甄宓,后悔不已。可是使者已经出发许久,现在追之晚矣。

后悔已经没有用,曹丕对此事很重视,认为甄宓死后会危害到她,是大不吉。他一狠心,向术士许以重金,讨教破解之法。术士思虑良久,终究抵挡不过曹丕的重礼和威逼,教授了他一个“阴损”办法:在甄宓下葬时,让她“以发覆面,以糠塞口”。这样甄宓到了阴间,头发遮住了脸,麸糠塞住了口,使得她面不能示人,口不能言,自然也就没办法伸冤了。

曹丕按照术士的方法,在赐死甄氏后,追加了一道旨意,让其殡葬时:披发覆面,以糠塞口,葬在邺城。

但是,也有民间传说,曹操的第三子曹植也非常喜欢甄宓。在甄宓独居邺城时,曹植曾追求过她,甚至有传言两人有过私情。而千古名篇《洛神赋》就是曹植为甄宓所写,其中的主人“洛神”说的就是甄宓。曹丕在得知两人之间相互倾慕之情后,妒火中烧,逼曹植7步吟诗,贬出京城,使其忧郁致死,随后又将甄宓赐死。因为曹丕对其恨意太深,所以才在甄宓下葬时,让其披发覆面,以糠塞口。

虽然这个民间传说没有充足的证据,但想想曹植和甄宓,一个郎才,一个女貌,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远不是曹丕这个色胚所能比拟的。两人有点倾慕之情,也属于正常,只是两人的结局都不太好而已。

结语

甄宓聪明贤慧,孝顺公婆,善解人意,又有着倾城的容颜,一生充满着传奇,最后却落得个被赐死的下场,实属不值。也由此看出了曹丕的薄情寡义,无毒不丈夫。可能也是他的所作所为,连老天都看不下去了,才让他在四十岁时英年早逝,他的曹魏江山在此后也被司马懿所谋夺。

耍赖小妞

耍赖小妞

曹操的几个儿子中,就以曹丕的行为让人不吃,无论才能智力,武力……他都算不上好。但是,在夺取大位上,他赢了。关键是他有一帮死党。给他出谋划策,把一世英雄的曹操给骗了。曹操给了儿子的机会,同时也给了司马懿的机会。

曹操不篡汉朝,让他儿子篡汉朝,给司马懿做了榜样。在是在大方向上。在个人问题上,曹丕对待甄宓这件事情上,可以窥探出曹操打下的江山很易改为其他的姓氏。曹丕之所以胜出,就在于心地不好。他对待兄弟姐妹们有如秦二世,他对待其他的人当然就好不了多少。可以说,曹丕是对外大方,对内残暴。看看几个兄弟的生活就知道了。

至于甄宓,这个女人在历史上以美丽和温婉贤淑著称。越是这样的女人,在男人的世界里 命运越是有如浮萍。甄宓的一生说明了这个问题。她究竟有多么美丽,喜欢《洛神赋》的朋友,一定会体会得到。

她是这样的好,曹操们又怎么能放得下心。对于女人,并不上高才捷足者先登就可以长久的。保护女人的依旧是靠势力。所以,好女人一般是被抢来夺去的。甄宓本来是袁绍的儿媳妇。袁绍失败了,一家不保,后宫被夺,给了曹操一家的机会。曹丕以世子的机会,得到了甄宓。连曹操都失望透顶。担当,心头是想,却也做不出扒灰的事。而曹植长大后,有慕嫂嫂的温婉贤淑,所以时时有所流露。引起曹丕的不满。而曹丕又没有才能来化解这些尴尬,他就以常人的办法,把这些东西闷在心里。忍不住就爆发了。以惨无人道的办法来对待自己的女人,曹丕也实在可悲,贵为皇帝,居然这样的事情也敢干。他回来有个学生,叫贾南风,也这么干过一回。这二人说对上了,也算是一丘之駱了。曹丕把甄宓下葬,以糠塞口,按民间的说法,是有了委屈,到地下也说不出。以发掩面,说无颜见人。那甄宓又有什么委屈说不得,又有什么人见不得。

她怎么也是曹丕的老婆,作为男人 无疑是非常的很失败。而贾南风,把她害死的女人,下葬的时候,是面朝下,背朝天地。她这样干的代价是差一点被废黜皇后位,如果不是他爸爸贾充的功劳,她是被发往金庸城关进冷宫的。但是,曹丕这样干,没有人奈何得了他。贵为皇帝,极度自卑,这是他这种人的命。

山丘

山丘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