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东北军为什么很强?

虎承谟
一句话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lvhaoze
古代北方有游牧民族,现在北方有俄罗斯,日本。中国以南的国家基本上都是一些弱小的国家,构不成威胁。
所以从古代到现在,军事重心基本上都放在北方多。
强大的敌人永远都来自北方,在这种环境下,东北军肯定能打了。
很多人都说东北军一枪不放丢三省,这件事怎么说呢。要错也是张学良一个人的错,并不是东北军不能打。东北军抗日的人多了去了,你不能因为一个人犯了错,把人家整个东北军所有战绩给抹杀了。
有人就说了,那东三省还不是给日本人占战了。
哇靠,兄弟,你说这话之前。你先看一下世界地图好不好?东三省什么位置?日本人不打东三省,要从哪里发动进攻才好啊?是从两广呢?还是从湖南呢?还是从四川啊?

zery555
东北军不是战斗力差 是将不行 张大帅应该还行 到少帅手里就废了 失去少帅后更是一盘散沙 同样是东北人为底子的部队 看看四野 大半个中国都是四野打下来的

qiu06
不知道哪里强?土匪和伪军的主要来源对象……什么时候强过?

给我一个梦
东北军兵力是不少,武器也不差,但是战斗力真的算不上强,这不是黑东北人,因为我们不能把东北军和东北人、义勇军、抗联和四野画上等号。东北军指的应该是张氏父子手底下那支军队。
打仗这事情不是士兵不怕死就有用的,方方面面的因素很多。
先说军阀时代,张作霖本身就是胡子出身,而其他军阀头头多是正经八百的军校生和职业军人出生,在指挥作战上还是有差距的。依靠山海关守住东北是没问题的,但是一旦出关的话,因为地理位置的因素,东北军的后勤保障条件算不上很理想。所以东北军几次出关作战虽然有一些出色的战斗表现,但是总体来说是比不过直系的。
后来到了他儿子张学良手里,东北军内部有点不团结,那战斗力自然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后来918失去东北以后,一下子没了根据地,就更不可能恢复到以前的水平了。
然后是苏区反围剿,东北军的表现更是一塌糊涂,以至于后来八路军115、120、129三个师的番号都是来源于被红军歼灭的东北军部队。不过想想也正常啊,底下官兵想的是打回东北去,你偏偏让他剿共,表现不给力也属正常。
西安事变以后张学良被软禁,东北军在指挥是一盘散沙,在后勤方面就更没指望了。这样的军队光依靠基层官兵的不怕死是没有用的。

tracy_nene
一看标题就知道东北又被黑了,但是忍不住还得进来看看,目的是举报地域黑!

一抹阳光
历史上的东北军,清晚期走西口,从山东、河南等各地逃难,躲避官府通缉的……,一句话:为了生活,到东北。到了东北后,与原住民的融合,各地区间的融合,自然会因各种原因而产生矛盾,主要是官府的矛盾,山高皇帝远,冰冻时间长,所以就逼的人们通过强大的武力解决,久而久之,如张作霖,土匪出身,队伍强大后,招安似的成了政府的军队。可见,历史上的东北军的強,是由其历史原因的。

空客A380
注定了张作霖必死!逃不脱的!
一是与中央分治没有战略纵深,这里包括天时地利人和,得不到国家和南方各省的人力、财力、物力的全方位支援。
二是东北在张作霖健在时内部虽然向心力比较强,但是握有实权军权的要人内心已呈现出自立分权窥视大帅位置的人范范化。
三是东北政权虽为一强、但是孤悬东北,在东北亚国际博弈大潮中实力扔为单薄。可以说东北充其量是省级实力而不是国家级别实力。
四是环伺四周东北军虽为一强,但是还有三强虎视眈眈,一个是苏俄强、一个是日强,一个是蒋军强。四强鼎力实力立见分晓。
五是枭雄张作霖虽然机警过人,能力人上人,但在国际大背景下在日俄侵略蚕食下亦是螳臂挡车。。。清除张作霖已是历史必然,没有如果没有假设。
最后张学良东北易帜是“大家”做法,聪明做法,亦是大智做法。。。小六子能力行与不行已不重要!内忧外患让张学良已经没有能力来控制东北局面。所以啦、所以啦!易帜、西安事变成为了他人生、历史中闪光的亮点。

跬步三万
是很强有传统的 918不放一枪就跑 绵州又跑 长城抗战10万大军又跑

minscorpionfm
民国时期,东北军的战斗力从来都是平均水平之上!!
到了东北四野就是无敌的!
志愿军时期那是封神的!!

银杏
东北军的前身是张作霖领导的奉系军阀,抛开战力不谈,奉系军阀是当时北洋军阀中装备最精良的军阀,当时的奉军拥有装甲车、大炮、坦克、战斗机等众多重武器,空军力量就数量而言而言,可以与当时的日本军队平分秋色了,而且兵力达到了40多万,这是其他军阀所望尘莫及的,除此之外,当时的奉军拥有强大的后方和兵工厂,来生产各种军备资源,张作霖开办了讲武堂,为他不断地输出军事人才,所以,张作霖拥有绝对的后方,在出关作战时,即使战败也可以返回关内,休养生息。
第二次直奉战争,奉军向全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在经过第一次直奉战争惨败后,奉军痛定思痛,穷兵黩武,训练新军,战斗力得到了质的飞跃,真真是个个都是三八旅,奉军打败了直军,挥军进入北京,夺取了北京政权,张作霖登上了人生的巅峰
“九一八事变”后,虽然张学良宣布了不抵抗的政策,但是还是有很多东北军将领奋起反抗,比较出名的如马占山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就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率领爱国官兵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他指挥的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第一枪,东北抗日义勇军亦发起了数次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役。

angelwang
东北军辽宁步兵旅14个(包括于学忠1个未改编的师),骑兵旅4个,炮兵旅3个和1个卫队统带部,共约16万人,这是张学良的嫡系,另外,还有东边道镇守使于芷山指挥一个步兵旅,洮辽镇守使张海鹏指挥的1个骑兵旅(4个团),等8000多省防军。辽宁还有一个由陆军改编的屯垦部队---兴安屯垦军(3个团),加上宪兵、工程兵、装甲兵等,总计辽宁陆军约18万。吉林拥有国防军4个旅,其中步兵旅3个,骑兵旅1个,炮兵团1个,辎重及工兵各1营,共约30000人,另外还拥有省防军5个旅,约20000人。总计兵力在5万人左右。黑龙江省拥有国防旅3个,其中步兵旅2个,骑兵旅1个炮兵团1个,工兵、辎重营各1个,卫队团1个,约25000人,省防军有步兵旅3个,骑兵旅1个,约14000人,另外,还有由军队改编的山林队(武装警察)7个大队,约5000人,总计约40000人。在热河省还有汤玉麟部一个步兵师,1个步兵旅(国防旅),2个省防骑兵旅,1个骑兵团,1个炮兵团,还有工兵、辎重各一个营,共约30000人。总计约30万。但是除了辽宁的17万人,其他的部队小张是不能随便调动的,装备上国防旅较好,省军较差,山林队这种更差。其他当时处于张学良名义上管辖的还有山西绥远10万晋绥军西北军宋哲元部2万多人,庞炳勋部1万多人,孙殿英部1万多人以及原方振武的部下鲍刚和张人杰的数千军队,河北南部石友三部6万。
东北军强主要是装备强,因为它有中国当时最大兵工厂,到1928年奉天兵工厂有机器8000余部,职工36000人(厂长陈修和解放后回忆为26000人),枪管钢、炮身钢均能实现国产,年产各式步枪6万多支,轻重机枪1000多挺,野炮、山炮、重炮共150门,枪弹1-1.8亿发,各式炮弹20多万发,以及大量的炸药等。而到抗战时老蒋集合了全国兵工厂,也只能年产子弹9000万发左右.东北军火力猛,但近战能力差,遇到装备水平比自己强的日军也就是抓瞎了.

蔷薇纪年
1928年东北易帜之后,张学良将奉军改为东北边防军,简称“东北军”,在这之前一直叫奉军。
今天就说一说西安事变后的东北军。
西安事变之后,东北军首领张学良护送常凯申回南京,结果被常凯申囚禁,东北军顿时群龙无首。1937年3月,群龙无首的东北军不得不接受常凯申的整编,为了削弱东北军的力量,东北军各军互不统属、部队分割使用。由原来的甲种军缩编为每军下辖二师,每师下辖二旅的乙种军。
49军:军长刘多荃,下辖第105和第109师。先后参加了津浦路作战、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时,第49军损失惨重,其中第109师基本打光。南昌会战时,49军在修水作战失利,常凯申将中将军长刘多荃降为上校,后来被中央化。
51军:军长于学忠,下辖第113和第114师。徐州会战时,51军顶住了日军3个师团4万人的疯狂进攻,此役日军伤亡9000人以上。武汉会战,该军在大别山与日军激战。武汉失守之后,于学忠率部在大别山打游击。1939年,于学忠升任鲁苏战区总司令,期间指挥东北军51和57军在鲁南山区打游击。1944年,于学忠被免去鲁苏战区总司令职务,改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副院长,从而失去了兵权。
53军:军长万福麟,下辖第116和第130师。抗战爆发后主要负责平汉线以北的防守,在日军的攻击下,该部损失惨重,被迫撤退至太行山区。1939年参加了豫北、豫东的对日作战。武汉会战时,在大冶、阳新抗击日军。1943年,第53军被编入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军长为周福成,参加了滇西大反攻。
57军:军长缪徵流,下辖第111
和第112师。抗战初期驻防在南通、如皋等江防要点。1939年,在鲁苏战区打游击。40年与日军商定“互不侵犯、共同防共”的秘密协定,后来该军番号被撤销。
67军:军长吴克仁,下辖第107和第108师。抗战初期,该军在华北参加抗战。淞沪会战时,被急调南下增援。67军临危受命,积极掩护主力部队撤退,不料军长吴克仁不幸中弹壮烈殉国。67军在淞沪会战中伤亡惨重,蒋介石不但不予补充,反而取消了67军的番号。
骑兵2军:军长何柱国,该军主要在晋绥一带与日军作战。
西安事变后,东北军由地方军阀部队变成了国家军队,面对外敌入侵,东北军前赴后继、浴血抗日,其战斗力高于内战时期的东北军。

張哲維
就中国内说,当时东北军在国内是比较强大的,东北军有兵工厂自己做枪炮,有飞机工厂,有培养军官的讲武堂。当时国内就蒋介石也没有 这么全面装备。

ouyangnola
张学良的东北军在九一八事变前经常受到关东军的欺辱挑衅,东北军严然成了日军的出气筒。那时,日军在大街上或在东北军的哨位上任意对东北军拉拉扯扯,踩东北军士兵的脚,甚至用火柴在东北军士兵步枪的刺刀上划火点烟,东北军只气的咬牙切齿,却能忍气吞声。九一八事变前几个月,日军一直在东北军北大营附近搞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战争爆发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可是没有引起东北军降领的重视 ,他们没有做任何抵抗侵略的演练,却做了几次万一遭到日军袭击后如何向东大营撤退的演练。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当天,东北军最高统帅张学良在北京,东北军代司令张作相在锦州,北大营指挥官王以哲和手下的三个团长都不在军营。几百日军进攻北大营时,东北军群龙无首,慌忙请示长官,最后得到的答复是——把士兵的枪放收缴起来到库房里去,不许抵抗,站着死,为国捐躯。东北军退到锦州时,东北军将领马占山在江桥起兵抗击日军,国民政府外交部,国防部给张学良发电报,让张学良派兵支援马占山,可张学良按兵不动。张学良将部队从锦州撤往关内国民政府打电报给张学良,告诫他不能撤出锦城,必须出兵抵抗。可惜张学良根本不听。这就是真实的东北军 垃圾中的战斗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