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赏析李清照的宋词名篇《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kitty柔柔
醉花阴这首词是李清照早年写的思念丈夫一篇佳作,其内容如下: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婚后不久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一首词。1101年,刚满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太学生赵明诚,婚后不久,丈夫便远游求学,深闺寂寞,十分想念远行的丈夫,两年后的九月九日的重阳节,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词人用愁苦的心态,来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使得她眼中的世界蒙上灰暗无聊的色彩,融情于景,因此才写出了“人比黄花瘦”的名句,语言简练直白,情绪鲜明,字间无一写离情相思,却对丈夫的相思之情却深深蕴藏在字里行间之中,浸染着词人的思情,情感细腻深沉,难怪赵明诚的五十首都不及三句!
文文周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的美称。李清照的词分前后两种风格,前期主要写其悠闲的生活,包括对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的描写;后期的词文多写其悲惨的身世和遭遇,词风忧郁沉闷。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作于前期,通过对重阳节时期的景物和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词人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以及对独守空房寂寥凄凉的感叹。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的全文如下: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词的大意是:
薄雾弥散,云雾迷蒙,漫长的白日里愁苦难消,金兽铜炉中的瑞脑香燃出缕缕青烟。又是一年重阳佳节,休憩在玉枕纱帐内,夜半时分的凉气适才浸透了全身。
在一簇菊花旁把酒酌饮至黄昏过后,菊花的幽香溢满衣袖。莫要说深秋时令不使人感伤,秋风吹卷帐帘,帐内的人儿比那菊花还要消瘦。
词的上片开头写“薄雾浓云愁永昼”,大白天的,有薄雾,还有浓密的云,看来天气不是很好。天气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的心情。恰逢新婚的词人由于丈夫远在天边而不在身旁,已经够愁的了,再加上这样愁闷的天气,真是愁上又多了一愁。“永昼”表示白日时间长,一般用来形容夏季的白天。词人把“永昼”比作秋日,还不是因为愁。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那么与“欢乐的时光”相对应的“愁时光”呢?自然是漫长难耐了。既然外面的天气难以让人心情舒畅,那就待在室内吧,只见屋内金兽炉中的瑞脑香飘散着袅袅的青烟。
古人对重阳节是非常重视的。重阳节这天,人们往往和亲友一起登高望远,采茱萸花,饮菊花酒。然而又是一年的重阳佳节,词人的丈夫却不在身边,唯有自己一人卧在纱帐内孤枕难眠,半夜的凉风将词人的全身浸透。不仅是天气凉,词人的内心悲凉也蕴含于此。
下片的“东篱”泛指菊花,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重阳节适于赏菊,词人便一边欣赏菊花,一边独酌饮酒。就这样一杯又一杯,一直喝到了黄昏过后。由于长时间地与菊花近距离接触,词人的衣袖上溢满了菊花的清香,“暗香”指菊花的清香。“销魂”有忧愁,悲伤之意。秋天往往容易惹得文人忧愁感伤,女词人李清照也不例外。因此她写道“莫道不销魂”,不要说秋季不让人伤感,更何况已至深秋时节。“西风“指秋风,秋风吹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还要瘦呢。“黄花”代指菊花,菊花枝干纤细,却经得起狂风霜寒。词人在这里写自己不如菊花,实则写自己难以忍受与丈夫的离别之苦,体现了词人李清照对丈夫的想念和对爱情的渴望。
蓝田
关于李清照的这首名篇醉花阴,元伊世珍的嫏嬛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李清照在重阳的时候,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赵明诚看了后自愧不如,但内心又有一颗与妻子争强好胜的心。于是,他闲门谢客,废寝忘食三天三夜,写了五十首词,并将李清照的词杂入自己的词中,拿给好友陆德夫看。
陆德夫玩味一番后,说:“只三句绝佳。”
赵明诚赶紧问:“哪三句?”
答:“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个故事并不一定是真的,但也告诉我们,这首词最好的是最后三句。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诚然,这首诗最好的是最后三句,但是,最后三句的好少不了前面的情感铺垫。
据李清照编年,这首词写于宣和二年,其时,赵明诚出守莱州,李清照居青州。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薄雾弥漫,云层浓密,因为内心愁烦,所以日子显得特别的长,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
瑞脑,是一种薰香名,又称龙脑。金兽,指兽形的铜香炉。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词的上片从白天写到半夜,表现出李清照无尽的愁绪。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下片李清照将诗笔聚焦在重阳黄昏的情景,她一个人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词中的“有暗香盈䄂”,暗用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的意思,再次表达她对丈夫的思念。
至此,李清照已经将自己的愁绪与相思表达出来了,但是,还需要一个形象来将这些情感立住。
于是,后三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相当于说,你不要觉得我的愁绪和相思很清浅,不伤神,秋风吹起帘幕,你看我比那黄菊都瘦了。
正是后面这三句,让全诗的情感有了一个形象的体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因相思而消瘦的女子。
答者:谢小楼
下夜班滴天使
宋词中女性闺怨词的特点:
第一,宋代女性闺怨词一般不以女性的外部形象为描摹重点,尤其不以艳情化的女性外部特征为描摹重点,女词人在抒发自己闺怨之情时,或者借助于写景,或者叙写自己真实生活中最具情感内涵的动作意态,或者干脆是呼告式的直接倾诉。如李清照这首醉花阴,词人并不着意去描写自己的外貌、装扮,而是细细描写自己的心理感觉,并寓情于景传达自己的相思。
第二,宋代女性闺怨词中的优秀作品,往往于传统意象群中嵌入一些作者感受最深的典型细节,写得十分真切,动人心弦。
译文:薄薄的雾气,浓厚的云层,总是烦恼白天太过悠长,兽形铜香炉中的香料渐渐燃尽。又到了重阳佳节,枕着玉枕睡在纱帐中,半夜阵阵凉意开始浸透。
黄昏后在菊圃里饮酒,有幽香飘来盈满衣袖。不要说我心中不黯然凄怆,西风卷起帘幕,人比菊花更加消瘦。
赏析:“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薄雾浓云”是比喻香炉出来的香烟。整个屋子里香雾弥漫,仿佛如词人的心境,愁绪溢满心头。孤独一人,纵使千般景致也无心去赏,只觉得时光过得那样缓慢。“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秋天的夜里凉意透人,又是重阳佳节,却不能与丈夫共度,这令人分外伤怀。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词人对酒赏菊。“东篱”取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末三句直接抒发离愁,为全词词眼,将人与黄花作比,非常传神,刻画出了一个“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少妇形象。
宋 小 妹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这是李清照前期的一首词,主要写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夫妻恩爱,志同道合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是一对情深伉俪。二人自幼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学养水平很高。二人结婚后,不仅感情好,还志同道合。两人对研究古玩字画都有浓厚的兴趣,他们花重金四处搜求文物石刻进行研究,将研究成果编写为金石录。二人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但不久,赵明诚因为外出为官,就与李清照分居两地了。李清照独守空闺,寂寞无聊,时常思念丈夫。重阳佳节这天,思念倍增,于是就写下一阕醉花阴寄给丈夫,聊慰思念之情。
赵明诚收到醉花阴后,只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实在是好得不得了,竟起了比拼之意。于是花了大功夫,写了几十首词,其中夹杂着三句。然后拿给朋友看,朋友看了之后,说只有三句好,这三句正是李清照所写。
重阳佳节,暗藏思念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这两句写女词人白天境况。这天的天气不是很好,是个阴天。女词人独守空闺,倍感无聊,燃起香炉,却无事可做,遂看香烟袅袅从兽型的香炉中升起,形成淡淡的薄雾。“永昼”二字透露出了女词人度日如年的愁苦。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王维曾写过“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句子。李清照不写“思亲”,只说“佳节又重阳”,便将这“思亲”之情暗含其中。后面两句写夜半境况。玉枕之上,纱橱之内,夜半时分,透着股股凉意。之所以说“初”,因为才刚到重阳(九月九日)佳节,秋季刚来,凉意初起。这“凉”不仅是写身体的感受,更是内心的感受。丈夫不在身边,自己一人独守空房,内心的孤苦凄凉,谁能理解呢?
东篱把酒,人比花瘦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这两句是说重阳节的黄昏时分,自己曾去赏菊饮酒。陶渊明有句“采菊东篱下”,所以女词人只用东篱来代指菊花。赏菊饮酒既是重阳佳节的习俗,也是女词人为排解思念的忧愁而为之。正值菊花当开时节,暗香充满了女词人的衣袖。菊花无情,女词人有情。这无情的暗香竟惹起了女词人对往日美好生活的回忆。往年此时,应是她与丈夫一同赏菊饮酒,那是多么惬意欢乐!如今去只能独饮苦酒。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不要说我不悲伤!女词人似乎就要由此喊出自己内心压抑已久的痛苦,但是她却由此戛然而止,只说一半,惹人联想。最后以描写结束:帘子被秋风卷起,露出闺中少妇。只是那少妇竟比这清瘦的菊花还瘦几分。如此清瘦,如此憔悴,所为何事呢?“为伊消得人憔悴”啊!由这清瘦中我们看到了女词人对丈夫的思念至深,我们看到了女词人内心的愁苦至浓。但这份愁苦、清瘦依然掩盖不了女词人的美丽,不仅是形体上的美,还有那清淡高雅的美,正如那菊花一般!
iolder
今人讲宋词,我觉得讲得好的有两人,一个是叶嘉莹先生,另一个是周汝昌先生。他们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均为顾随的弟子,再之就都是诗词创作者。不懂写诗填词的人解读诗词,始终有点隔,他们似乎很难走进作者的内心,也很难从声律运用、构章脉络、意象运用等多维度去分析一首诗词。对此说法,我过去是不以为然的,而产生这种感觉便是从这首词开始: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我喜欢此句,甚至多于此调的结句。此句有两种解读,一种是只评诗词不写诗词的评论家所解,大多从字词上去解释,认为易安是从讲天气入笔。这种解释从词的构章上是说不通的,下一句就已经承接不了。创作型的评论家,如夏承焘等人,基本上都认定“薄雾浓云”是比喻香炉里飘出来的香烟。也只有此解,下句才能承接上,才容易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整日望着从金兽香炉弥漫出的香烟发呆,或浓或淡,迷离空茫。在这孤寂的愁苦中,白天的时间是如此的慢长,仿佛停顿了一样。
瑞脑是一种名贵的香,金兽这种香炉也不平宜。说明当时易安的物质生活还是比较好的。物质上的好与内心中的愁,形成了对比,为全词定下了基调。如果你曾经试过,望着缕缕香烟发呆,似乎什么都可以想,又什么都想不了,对起拍是有共呜的。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佳节又重阳是时间的补述,“每逢佳节倍思亲。”此补述又将孤独之意推上了一层。玉枕纱厨,是瑞脑金兽的承接,玉枕,是指玉制或带玉饰的枕头,纱厨是一种精致的间隔纱帐,用镂空的木隔糊上彩绘纱布,用于防蚊,这些都是富家用品。易安的运笔,还是继续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作对比。而歇拍的“半夜凉初透”,则是为转拍作的垫笔。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东蓠出自陶渊明的“采菊东蓠下。”在诗词中一般泛指赏菊的地方。赏菊把酒本来也是很美好的生活。但易安又将其置于孤独的愁苦中,继续形成对比。白天,看着香烟独坐;傍晚,看着菊花独饮;半夜,守着空床惆怅。一整天的活动都紧扣“愁苦”展开,为结句做足铺垫。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此调的“词眼”,写了这么多,全为了结拍的五字。
元人伊士珍在琅嬛记中写了一个故事:
易安作此词,明诚叹绝,苦思求胜之,乃忘寝食三日夜,得十五阕,杂易安作以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消魂”三句绝佳。此话未必可信,但也说明了后世词学家们对句子的赞赏。此句由“莫道”引出,再置了一个“帘卷西风”的动态悬念,使收拍的“人比黄花瘦”格外突出,构句精心巧妙。
“霜瘦菊,雨肥梅。”是我们小时候便背过的句子,将人的瘦比作菊花则是易安首创。此一比较,将相思的愁苦,写得十分刻骨。
hddcf_yao
谢邀,初心文学笔者嘉伟来欣赏一下这阙词。
我是喜爱文字的,在读诗词之间,还喜欢流连于诗词背后的诗人词人的故事。我们后世之人讲李清照是“千古第一女词人”,这足以奠定了李清照在宋词史上的地位。
李清照的词风以婉约而著称,但是她的这种婉约也是有变化的。就今天的这阙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来说,这里的婉约是一种灵动的婉约。那相比较后来《声声慢》的那种凄切,这阙词虽写相思之苦,读起来却会让人感觉舒心一点。
李清照,因为这阙醉花阴和另外两首作品,被称作“李三瘦”。乃即,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此一瘦也;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此二瘦也;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三瘦也。
这所谓的三瘦,都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李清照出生仕宦之家,父亲李格非曾经是东坡的门生,诗书传家至李清照这儿,这位贵府千金自幼也饱读诗书,才有了后来的成就。后来,李清照嫁给了宰相赵挺之子赵明诚,门当户对,琴瑟和鸣。两个人致力于金石研究。在今天看来,能玩得起金石的人,也是非富即贵的。
醉花阴这阙词写词人和丈夫赵明诚分别后的相思之情,虽在相思之苦后面也能感受到那种柔情蜜意。“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半夜凉初透,是真的凉吗?他们家那么富足,怎么会晚上睡觉没有被子盖呢?此处之凉,非身体之凉,而是心里的凉啊!
但是,时代的变迁,导致金人入侵中原,李清照失去了那锦衣玉食的生活。从此颠沛流离,到后来的遇人不淑,所以她后半生的词风有了很大的转变。所以,她同样写喝酒,前半生她写“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浓睡不消残酒”,这都是一种闲情中的以酒作乐。
可是,经历了家国之痛的李清照,在这悲切之中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一时期,她南渡之后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时候她说晚来风急不是三杯两盏酒可以抵御的,是真的心里和身体上都很寒冷的。
以上是初心文学笔者嘉伟的回答,欢迎朋友们点赞、评论、交流、分享。
-筱笳-
李清照,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昨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薄雾浓云:形容暮秋迷蒙阴暗的天气。
永昼:漫长的白天。
漫长的白天被薄雾浓云所笼罩,真教人发愁,瑞脑的芳香从兽形香炉里飘出来,又到了重阳佳节,难怪昨夜睡在纱帐里美丽的枕上,觉得凉意透进来。
黄昏以后,我在菊花园中饮酒,有缕缕香气从袖子里盈溢出来,别说魂魄不会因此陶醉,当帘子被西风吹起时,人可要比菊花更加消瘦呢
SJ
笑语阑珊儿
久久丶小四丶Alex
何以慕笙歌
来来往往503
自由行走
小铃铛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