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什么书对写作有好处?
[作品]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
写作能力出众的人,大多是掌握了一些固定的重要写作原则,并在写作的过程中反复不断地使用。本书从结构、风格、可读性三个方面,列举了20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写作原则,包括如何规划表述的观点和顺序,如何使用恰当...
天若
你好!首先阅读是写作灵感最大的来源,如果没有大量丰富的阅历也不可能写出多么好的文章,总有某些领域是你没办法了解涉及到的,这些都需要从书籍当中来找。很多事情都没法亲身经历只有靠书本中获取,从很多人的写作经验来看,无论是小说还是社科类书籍,都能为你带来源源不断的脑洞,提高你作品中的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
如果你决定好要写作,就要大量的阅读,不同行业的知识都的明白这样可以保证你写的文章丰富多彩,不会让人感到缺乏真实感,更不会让你的灵感枯竭。一个生活阅历丰富的人,对于人性的解读往往会更加透彻,写出的东西也会更加有深度,得到大家的认可。所以写出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这三个要素:表达欲、语言组织能力、知识储备。
滚滚翻腾
鄙人所推荐的一类书,可能是大多数人容易忽略的,那就是实用修辞方面的书。
譬如倪宝元的修辞、郑颐寿的比较修辞、郝荣斋的编辑和语言应用,等等。
修辞是表达的艺术,不善于修辞岂能写好文章!
读什么书对写作有帮助还要看你写作的方向,以及写作功底,根据自己的写作情况来选择需要读什么写作的书。根据我自己看书以及写作的经验,给你推荐一些不同种类写作的书吧。
1.《文心》
几乎每个问写作方面问题的,我都会推荐这本书,对写作真的很有帮助。尤其针对写作零基础入门的人,这本书一定要看,不到要看,还要把其中关于写作的部分重点摘抄下来,读完一遍后再进行反复阅读练习。
在这本书里,我收获最大的就事写作用词等等的基础知识,虽然我写作多年,自认掌握了很多词语以及写作技巧,但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依旧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比如标点符号的作用,比如词句的断开,都有全新的认识。
2.《完全写作指南》
关于写作的各个方面,这本书写的太详细了,从定稿草稿到修改,都做了详细介绍,写作的几种方式也做了介绍。
我着重看了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这一段,收获很大,在写作的时候,特别注重观察自己的写作,并刻意训练自己的写作方法,也算有所感悟。
这两本书中所讲的写作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你可以看完这两本再去看别的写作书。!
yangbo
每个人都知道,读书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它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眼界,丰富自己的内涵和底蕴,当然,它也能给我们的写作带来很多的裨益。那么,读哪些书能丰富自己的底蕴,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呢?
读书并不是随便读的,每一个年龄段都有其合适的书籍,越过自己的年龄段去读书并不是合适的选择。就比如红楼梦,这本小说很多人三十岁都看不太懂,实在是不应该推荐给孩子们的。所以,正如刚才所说,还是应该以适合自己年龄的书去读。
在小学阶段,其实更多的还是应该去读一些故事书,以及科普类的书籍。对于小学生,写作要求更多体现在日记、看图写话上面,所以读一些故事书,能更好的提高小学生的叙述能力,这些是对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最基础训练。很多人想让小学生背古诗,但是我认为,这种方式并不太可取。因为古诗词不仅使用文言文,同时所叙述的事情,感情很难被孩子们理解,即“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很难被接受。而抗拒地接收这些知识并不好。家长和老师可以对他们加以引导,但如果实在不能接受,还是暂停为好。
进入了初中阶段,可以让学生们去读名著了。这个时候的学生,识字量已经有了足够的基础,同时也学会了思考,看这些名著类小说,能够让他们的感性部分更加饱满,对于世界有一些思考。虽然这些思考可能仍然很幼稚,但是,这是他们对于哲理、感情、正邪这些东西最一开始的摸索。
在这个阶段,注意对于孩子进行合理的引导,帮助青春期的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而这些小说中的故事情节,要远比小学的故事书饱满,可以让学生学会对于人物外形的刻画,掌握外在细节的处理。同时,也要读一些古诗词了,这些古诗词不仅能让学生看到古人对人生、世界的思考,也可以丰富初中生的文笔。优美的诗词,总是能够打动读者,引起共鸣,让文章提高一个档次。
而在高中阶段,因为学业的繁重,所以不太适合读一些太过宏大的巨著。反而应该回到初始,去品读一些优美的中短篇散文,以及古诗文。通过这些书籍的补充,可以让自己的文笔更加华美,写出一些更加优雅唯美的语句。高中的文章偏向于散文,所以多读一些模范的散文集,能够跟熟练掌握散文的格式、内容。这些都是能够提升写作水平的方法。
而进入了大学,一些史诗级的巨著就应该进入我们的书架了。像《神曲》《悲惨世界》等等等等,这些小说作者对于人物的刻画能力在同时期几乎难有望其项背者。仔细认真地读这些文章,可以学习到作者对于人物由内到外的刻画手法。衣着,长相,内心活动,通过内心活动提现人物形象是大师们的基本手法,所以即使从他们身上只学到皮毛,也是自己写作能力的飞跃。同时还可以学到一些铺垫手法,怎么埋设伏笔,怎么设置悬念都是难得学到的技术活。并且可以多读诗词了,当你的文学底蕴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自己写一些诗句了。这都是你写作能力提高的一种体现。
但是我希望大家记住,不要读一些不适合自己年龄段的书。宁可不看,也不要去看那些精简本,那些对于阅读是有害无益的。这些把世界名著、中国古典名著从几百万字压缩到几万字的书籍,其实完全是在害孩子。有不少的学生吐槽:“看过了一些名著的精简本,故事内容结果都知道了,根本没有兴趣或者耐性再去看原著。”
总的来说,读书要看各个年龄段的,不应该着急,拔苗助长。阅读量、积累量不是一日可成的。只有慢慢积累,才是最好的方式。
雨浥轻尘
关于写作。无论是学生时代的作文,还是成人的学术大作,甚至是文学作品,归根结底就是三点:一是知识与阅历的储备,二是丰富的想象与敏锐的通感,三是严谨的逻辑与脱俗思维。这三种能力,不是指特定哪本书,就可以培养的。可以说,任何一本书都可以培养,哪怕是一份用来擦玻璃的废报纸,对心有灵慧的人,都可以吞噬为内在力量。真正有营养的书本,不是现代书店里畅享的成功学,更不是套封着全国销量**的商品读物。
1.知识与阅历储备。一个来自书本。一个来自生活。小到《十万个为什么》大到易经八卦,时间简史,天文地理,民俗文化,能博学者,吸纳的信息多了,就会融汇创造出新的载体。举例,《京华烟云》中涉及的五行论婚配,《红楼梦》里饮食、服饰、茶道、戏曲,甚至是天下霸唱《鬼吹灯》里的地理与变异生物,都是知识的沉淀。更不排除,生活是最好的素材库,好的写手,尤其是上个世纪涌现的小说家,他们的作品善于刻画生活,很多素材源自街头巷尾的饭后闲话,愿自或苦或乐的真实生活体验。举例,《白鹿原》里田小娥把尿撒在鹿子霖脸上的那段描写,就是生活中活脱的浪荡泼辣。恃宠而骄的妇人。《小姨多鹤》里苞米面子粥趁烫嘴吸溜了,也是过去东北寻常百姓生活的特色。能把生活描述的有滋有味,就足矣让写作脱颖而出。
2.想象与通感。关于想象,要从小培养,成人的思维模式与“”理性“”约束早已扼杀初心与想象,培养想象一是童话,而是诗歌,一套《词综》下来,基本都有了林妹妹的三分才情。关于通感、很多作家都是感观“精分”者,尤其以诗歌作家为代表,往浅了说是多愁善感,往深了说就是感观敏锐。尤其以顾城为代表的诗人,莫言为代表的小说家,在他们的世界,颜色、味道、花草树木都异与平常的刺激着感观。举例《红高粱》里,高粱,女人,酒,红色不仅是性暗示,更是有味道有颜色有声音的精神符号。《她从那条路上来》,描述穷苦孩子也宝寄居姑妈家,在权势亲人下的卑微谨慎,越惊恐越犯错,把“穷”描述到了触目惊心。以感观写感观的错觉,恐怕就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逻辑与思维。逻辑服务于思路,一本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书学好了,也会得大成。思维,是写作的灵魂,多看”杂文”与”学术”可悲的是,中国的“杂文”快濒临灭绝~思想这个东西,大隐隐于市,比如世界童话名著,小时候读是故事书,成人后恍然发现原来童话故事,才是点醒世人的预言:
《嫫嫫》:冰冷的城市里,出现了一大群“灰先生”,他们以储蓄时间换取金钱为名,窃取人们的生命之花——时间。于是整个世界都变得唯利是图,忙碌、冷漠,美好和安宁已经远去。。。
《假话国历险记》:小茉莉天生具有破坏力的大嗓门,在所有人都说假话的古怪国家,吐露真实的人只能进疯人院,唯有敢于发声,万事才会有完美的结局。
《康拉德》这个从罐头里生产出来的完美孩子,他礼貌善良,乖巧聪明,满足了所有家长对“别人家”孩子的憧憬,然而,社会是不允许真善美的存在,将其视为异类,狠狠滴压榨打压。。。直到孩子为了生存,不得不痛苦地学会说谎虚荣,溜须拍马的人类恶习。
《倒长的树》:一颗寓意人类进步的树,没有尽头,颠倒黑白,影射了光怪陆离的现实世界,从不露面,只靠广播和电网,制造恐慌来约束统治人民的政府!以不断吸食男女奴仆鲜血生产银子的机器!人类因为富有、先进,进化到只剩下用来按电钮的两个拇指。。。。细思极恐~
【总结】写作就是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漫游
读和写是一对“孪生兄弟”
读和写是一对“孪生兄弟”,意思是说两者关系非常密切。的确如此,读与写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就像一辆车上的两个轮子,缺任何一个都会影响行驶。
大凡致力于写作的人,都十分重视阅读。
鲁迅在谈写作体会时说:“文章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没有心得和方法的。”鲁迅先生的“多看”,实际上就是阅读,“练习”就是写。由此可见,写作是离不开阅读的。
鲁迅写小说时,读了大量的外国小说,还有不少中国名著。他写小说旧闻钞,就阅读了九十多种,一千多本旧书。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为了写作,从小就“疯狂”的读书。由于读书没节制,他得了神经衰弱,患上了“梦游病”。二十岁开始写小说,每天阅读、写作18个小时,51岁去世,一共写99部小说,塑造了2000多个人物,为世界文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巴尔扎克的成功,也是把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在一起。
鲁迅和巴尔扎克的成功,共同告诉我们:写作离不开阅读。
那么,阅读究竟会给写作带来哪些好处呢?
第一,可以从阅读中学习思想观点。
人们对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这些看法和认识,既可以丰富我们的思想,又可以帮助我们写作立意。
第二,可以从阅读中获得写作材料。
我们阅读时,会读到很多人物、故事、趣闻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
第三,可以从阅读中学习好词佳句。
读的多了,一些好词佳句,就会记在脑子里,写作时就能派上用场。
第四,从阅读中可以学到一些写作方法。
别人的一些精彩描写、巧妙的构思、绝美的开头结尾等,我们写作时,都可以借鉴运用。
要写好文章,就应该多读。有句话叫:“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就是说,书读得越多越好。
不论是古代人写的,还是现代人写的;不论是外国人写的,还是中国人写的;不论是文学书,还是科学书,都应该读。
当然,由于年龄不同、兴趣不同、专业不同,读的书可以自由选择,不好硬性规定去读哪些书。
这里提倡多读,并不排斥精读,读书既要破万卷,也要破一卷。多读是横向发展,精读是纵向发展,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读书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在这方面我们要舍得投入,不要吝啬时间。
写作离不开阅读,阅读会给写作带来巨大好处。
最后,让我用杜甫的一句诗结束这篇短文吧!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闫老师简介:
我是一名作文老师,业余时间喜欢写作,发表短文300余篇;著有新闻漫话闫老师教作文中考作文冲刺等书。有喜欢作文写作的朋友请关注我!
Janco_蝌蚪
金字塔原理
40度的距离
写作对我而言,就像在平地上盖一栋不存在的大楼。它需要下极大的功夫,需要系统科学的学习训练。在这里我想分享对自己帮助颇大的几本书:作家的灵感宝库《小说的骨架》写小说如何打草稿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
1,作家的灵感宝库:没东西写?不存在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圣塔克拉拉大学的名誉教授弗雷德怀特,他在大学里教了三十多年的写作和文学课程,并获得过多个大奖,是一位写作和教学都非常丰富的老师。
而这本书就是他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编纂的一本“灵感辞典”。假如你想写作但还没有灵感,那真的强烈推荐这本。冒险,悬疑,爱情,奇幻,成长,逃离……几乎我们平时在小说和电影里看到的,没看到的题材灵感都能在书中找到,并且主题都是分门别类,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打通想象力的任督二脉。
2,写小说如何打草稿:突破白页,从这里开始
很多人即使有了写作的灵感,但可能还是没能顺利开展写作。这本有趣的涂鸦书就可以帮我们突破第一层的障碍。
在美国有一个举办近20年,影响世界范围内超过20万读者的“全国小说写作月”活动,而这个活动的三个负责人就共同写就了这本书。他们从多年举办活动的经验教训中提取了准备一部小说的一些有效方法,像用卡片,列清单等很有启发性又好玩的方式帮我们推开第一扇门。
3 ,《小说的骨架》:拿到航海图才能更好远航
如果故事发生的背景,人物,情节等基本框架心里都有点谱儿后,是不是就要马上开始写了呢?最好的建议是先别急,不妨先拿到一份“航海图”再启航吧。
每一个写作者都明白,小说创作是一次孤独的思想长旅,而如果没有比较完整的构思就很容易迷失方向。这本书就从人物、背景、结构、冲突再到主题传授写作的技巧,并且还采访了多位作家,分享他们的创作秘诀。
4,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你也可以写出畅销书
写出畅销书应该是每一个写作者梦寐以求的事情了。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日本推理大师大泽在昌。他是日本直木赏、吉川英治文学奖、日本推理小说大奖获得者,同时还担任过日本推理协会会长。
而这本书就是他30多年创作经验的总结。大泽将他自己近百本小说创作的技法精髓,归结浓缩成10堂写作课,有点像“开私塾”的感觉,其中有老师和学生的问答,也有作者和编辑的交流环节,可以说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作家养成手册”。
看好的小说和电影,能让我们对好故事有最感性直观的认识和感受。而如果要更深入地学习写作技巧,尝试创作的话,的确还是要系统扎实地学习理论知识,从别人的创作经验中吸取精华。打好基础后,坚持写下去,保持对日常生活的敏感,最好能和志同道合的老师朋友共同探讨学习,这样进步也会更大~
牛牛安
没定数!
风之谷
对写作有帮助的书,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关于教授写作的书,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就出版过一套,我买来一本看了下,觉得还是不要专门看教授写作的书。多看文学经典书籍,还有就是多看其他方面的书,就是艺术,比如电影方面、绘画方面、瓷器方面、摄影方面等。
为什么要看这些呢,首先写作不是狭窄的,写作时宽阔的,什么都可以写,主要是看你的思想认识有多高,贾平凹说,以前他总以为下雨是云层在下,有次雨天坐飞机一看,底下下雨云层上面却是晴空万里艳阳高照。所以眼界一定要开阔不能局限,再就是要对整个艺术脉络通畅,就像习武一样,只要任督二脉打通,看哪里皆有领悟,记得《侠客行》里有个情节,众人全上侠客岛喝腊八粥,去了一看好些原先说消失的人皆在这里学习修炼墙上的武功,狗杂种不识字,但他能领悟到墙上这些无法识别的字,直接看作人形在那里挥动舞动身姿,然后自己跟着练起来,就练成了。还有书法与舞剑的关系,公孙大娘舞剑,书法家张旭看见,立马有所领悟,摄影构图难道和写作没关系吗?所以不要光看有用的,好多无用才是大用,老子里有一章对此写的很透彻,无用之用方位大用。
读书不要忙,一口吃不成胖子,要慢慢来,大家都一样,一行一行一页页读,别求成心切,这样会欲速则不达,徒劳也。先看容易理解的,比如中国现当代的,茅盾文学奖的有些可以拿来看看,再看中国古典文学和外国经典名著,然后涉猎各方面的。
这里我就不具体推荐很多书,只推荐两三本(看插图),因为太多,读书也要选择对的书,不然看些当下流行的那些轻阅读书,非但提高不了写作能力还有所耽误。
江北书生
我是爱分享的跛脚猫,读书时为了传播了知识、积淀了文化,历史和文化一代一代去传承,作为中华儿女,谁都希望了解和学习自己民族的文化历史,古代文化中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和智慧。
阅读,是一条漫长的路。有人呕心沥血,却终无所获,有人讲求方法,终成大器;有人埋头苦干,却只是死啃的书虫,有人如水得水,深得读书三昧;有人身陷其中苦不堪言,有人善于驾驭乐在其中;有人满面尘土步履蹒跚,有人意气风发走得洒脱。
分享几本跛脚猫读过的书,分享给需要的所有朋友。
这本书教诲我们如何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写作,如果我们花两个小时写一篇文章和上网,看剧或者刷各种视频,结果是有本质区别的。
后者是你在消费别人创造的产品,你是被接受、被喂养的姿态;而写作,是你在创造一个属于你自己的作品,你是创造者、供养者,写作是思想和灵魂的绽放,与前者完全不一样。
消费本身不会带来高级的快乐,但创造可以。当你的脑子里装了要写作的思维时,你看待事物时就会变得更加敏感,甚至有不同的角度。你所看到的世界,这本书教会我们如何写作,如何写出适合现在阅读习惯的文章,值得一看。
这本书读通了,读其的作品时,他散文书就顺当了,坚持多遍阅读,先欣赏,次吟味,再研究,然后方有得有悟,学习了单文的语言魅力,再写碎片的文章会比较优美而又有内涵。
要写好说理散文,就得学习中国传统散文,学庄子的文体和办法,当然学庄子要难学一些,现在学庄子的人不多,得要学《庄子》,如果因其难就不学,那叫因噎废食。
当然不一定接受他的思想,而是去借鉴他的文体,吸收他的手法。这样可以开拓自己的思维,引导自己不就事论事,那凝练的语言上,深沉的意境上以及发人深思的议论中,练习写作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
我是跛脚的猫感谢关注阅读,祝您一生幸福!
xiaoshan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读书,多思考,对事物有想法、有独到见解才能写出好的作品。
几乎所有的书都对写作有好处,因为一部好作品,功夫在诗外。要想多读书,首先要先学会阅读,积累素材,有了素材才能在碰到灵感火花时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写作好的作品。
第一,读几本教你阅读的书
那怎么读书才能对写作的帮助最大化呢?可以读一读《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
作者大岩俊之,日本知名讲师,有15年销售工作经历,学生时期不爱读书的他,在立志创业的道路上,受到“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这句话影响,一年间读了300多本书,从此,不断探索研究多种读书法、记忆法,特别是致力于将书中内容转化成自身能力的技巧方法,经过5年积累期,从一个不爱读书的人转身成为一个指导教学的讲师。书中结合自身案例分享了提高阅读效率的3种技巧;加深记忆的3种方法;以及知识转化的3大步骤;
这本书,不仅仅教你读书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给我们信心和力量。
你想想,作者学生时期是一个不读书的人,现在都能成为一个指导别人读书的导师。我们是不是也能?
即使不能也不要灰心,因为会读书的人并不多。其实我没读这本书以前,也不会读书,甚至不会选书。常常是路过书店,看自己喜欢哪个海报就提溜上几本(广告简直就是骗子啊),拿回来半年也看不完,看完的一半再翻开好象什么都没记住,没记住就没收获,没收获就没有读下去的动力了,然后就束之高阁了。
读完《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后,你也就学会如何选书了,比我直接告诉你具体哪本更适合你。
学会了选书和读书,接下来就是行动了。读书习惯是可以养成的,如果还没养成读书习惯,可以看看快速阅读术,这本书对读书习惯的养成有详细介绍。一旦养成习惯,你也会有“一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感觉了。
第二,看几本掌握写作基本套路的书
个人认为,教写作的书都差不多,因为基本原则就那么些条,只不过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表达和不同的案例而已(写作书的作者估计会喷我)。
所以干脆就看最基础的,最原汁原味的、没有雕饰的20条原则好了。
读这本《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
这本书从文章结构、风格、可读性三个方面,提出20条最基本的写作原则,不论学生还是职场小白,掌握这些重要原则,反复刻意练习,即使没有写作天赋的我们,也能写得一手好文,正所谓“大道之简,知易行难,知行合一,得到功成”。
最后,用约瑟夫.普利策的话一起共勉:
简短地展现以便他们阅读
清楚地展现以便他们欣赏
如画地展现以便他们记忆
最重要的是,准确地展现以使他们被他的光明所指引
fishflora
不同种类的书应对的是不一样的方向。
小说,散文,诗集会让你在写作的时候更注重情节是否细腻,感情是否充沛,写出的观点能否让人产生共鸣。
历史类扩充了自己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不仅可以把很多知识科普给不曾了解的人;杂谈类能让人体会到人生百态,说不去出去走一走
ruru猪
读什么书能提高写作水平,其实是个认识的极大误区,二者之间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是水涨船高的递进关系。
读书是什么?
读书是增长见识、提高认知的一种手段。
而写作是什么?
写作是将没有情感和灵性的汉字通过巧妙组合使之产生色彩与共鸣。
有很多人成天把自己埋进文山书海之中,灿烂经史,浩繁坟典,无不涉猎,无不傍通,但就是写不出上佳的文章,哪怕是只言片语,也要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弄得颇费周章,而写出来的东西,却并不见灵性和彻悟,纯粹的一塌糊涂,搅成了一锅粥,令人不忍卒读,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巨大的遗憾——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您哪,根本不是那块料。
写作,是要有先天的结构和组织技巧的,并不是人人可为,也不是心想事成手到擒来即可马到成功。不惟需要从书中汲取灵感和顿悟,更需要有极为敏锐的视角和立意,能从书中或事物里看到一个构思的画卷,徐徐铺展,渐入佳境。
写作的好与坏,其实和读多少书的关系并不密切,史上有好多读书很少的作者,没有机会看到更加夺目璀璨的著述,却能写出美轮美奂的潇洒文字,一文而名天下,成为文章大师,就是因为作者本身具有的先天禀赋,而不是后天塑造的结果。
所以,有好事者成天讲求读书的效能,说这样对增长见识和认知宽度、广度有好处,可以从中汲取最佳养分,养得文章浑然天成——这只能是梦想成为写作者的痴人说梦,也叫本末倒置,读书固然可以增长见识,但你个人的才具是看你能多大限度的吸收和纳入,而不是想当然的读了几本书就可以成为人人羡慕敬仰的作者乃至作家。
但读书毕竟还是有益的事情。
如果要想成为一名作者,就要广种博收,多方猎取,囤积居奇,使自己成为一名“杂家”,肚子里容得下万千动态,吸纳到万千精华,使之久贮而喷薄,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欲望,正所谓: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厚积而薄发——
写文章的主旨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