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灭亡时,场景有多惨烈?

提到的作品

[作品]新唐书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宋欧阳修、宋祁等奉敕撰。其监修者则曾公亮,故书首《进表》以公亮为首。陈振孙《书录解题》曰:“旧例修书,止署官高一人名衔。欧公曰:‘宋公於我为前辈,且於此书用力久,何可没也?’遂...

欧阳修/宋祁

[作品]资治通鉴

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录了从三家分晋一直到五代十国,十六个朝代,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全书分二百九十四卷,共有三百多万字,取材十分广泛,历史资料十分丰富。《资治通鉴》刻...

司马光

最新跟帖
埋葬自我

埋葬自我

唐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还是一场百多年前的叛乱——安史之乱引发的隐患!但是导致黄巢起义的根本原因却是唐王朝的积弱,还有各方节度使的做大,对于朝廷听宣不听调。但是造成朝廷变弱的根源还是安史之乱。

由于唐末政局地动荡,朝外有众多割据一方的藩王,朝内有许多宦官祸乱朝政,致使民不聊生,农名起义四起。内忧外患形势严峻,但李晔无畏无惧,希望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力量,扭转大唐局势。

为了挽救大唐,恢复昔日盛况,唐昭宗李晔兢兢业业的,对国事励精图治,对大臣以礼相待,希望在君臣的齐心协力下,重振唐朝国威,再次号令天下。李晔登基之初,凭借魄力和才识,已开展了一番作为,无奈大唐王朝积弊难反,皇权也长时期的旁落,再加上藩镇割据的现象日趋严重,唐昭宗多年来辛苦经营,仍旧不能阻止唐朝走上灭亡的命运。

公元903年,唐昭宗沦为了宣武节度使朱温的傀儡。随后,朱温还下令,处死所有有权势的宦官,将属于宦官们的军事集团——“神策军”也直接解散。

自此以后,控制唐朝150余年的宦官势力被彻彻底底地清除,被封为梁王的朱温,则成为大唐真正的主宰。

朱温控制住唐昭宗后,以长安饱受战乱侵袭、不能保护皇帝为由,胁迫朝廷迁都洛阳。为了早日登基称帝,朱温强迫唐昭宗就范,甚至将皇帝身边的小黄门等200 余亲信,残忍缢杀。

朱温在欺凌唐昭宗之余,还三番五次提出让皇帝给他加官进爵,并让李晔做好退位的准备。非常愤怒的唐昭宗,怨恨的情绪也不由自主地流露,言语间也透露出丝丝的拒绝。朱温见皇帝不再顺从他,偷偷派人将皇帝弑杀,年仅38岁的皇帝李晔,就此命丧洛阳。李晔死后,朱温为了继续幕后操纵、把控朝政,寻找了傀儡皇帝——九皇子李柷,即历史上的唐哀帝也就是大唐的亡国之君——原名李祚,生于景福元年(公元892年)。


哀帝登基时年仅13岁,他很清楚父亲、兄弟都命丧朱温之手,毫无反抗之力的他,只能按照朱贼的要求,要官给官,要爵加爵。但是,李唐的大多数皇室和忠心的大臣公卿,都还在朝在野,只认李家人为天下主人,为清除阻碍。

公元905年,朱温设下圈套,将先帝李晔的皇子们全部缢杀,彻底断绝李唐皇室登基的可能。事后不久,朱温又将效忠李唐皇室的大臣和亲王全部罢免,不分善恶的全部处死,扔进黄河。李唐皇室的支持大臣全部横死,朱温便开始逼迫哀帝主动退位。

公元907年3月,朱温登上皇位,延续了289年的大唐王朝覆灭。

然而,退位后被送到曹州担任济阴王的哀帝,仍然未能躲过死亡,一年后,对他恨不放心的朱温,悄悄将哀帝毒死了,哀帝去世时年仅16岁。

然而,历史中总会发生一些令人意外的事情,4年后,朱温竟然被自己的亲儿子砍死。

irene

irene

号…

Cee·橙

Cee·橙

唐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为鼎盛的一个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灭亡时最为惨烈的时期,堪称史上之最,历史上有“一日缢死九王”和“白马驿之祸”之说,当时场面无比惨烈,令人不忍细想。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在长安(现在的西安)开创唐王朝之始,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开创大唐盛世、万国来朝,都是一派繁荣景象。但是,唐朝后期到灭亡时,却是无比惨烈的,堪称史上之最,有多惨呢?

两位皇帝被杀;

九名皇子被同时缢死;

三十多名重臣被同时斩杀并投尸黄河;

七百多名太监被同时杀死。

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这么惨烈的场景是如何造成的?好好的一个大唐盛世,怎么就沦落成此番境地?我们来逐一说说:

说到唐朝的灭亡,就不得不说说唐朝灭亡的原因和朱温这个人,唐朝在历史上少有的灭亡惨景,都是由朱温一手造成的。

唐朝灭亡的三个原因和一个导火索:

1、藩镇割据:

当时的唐朝后期,皇帝为了保卫边疆地区,就设置了节度使。节度使掌握着当地的行政大权和兵权,还垄断了当地的税收,有着实际的控制权。节度使一职是可以进行传承的,可以直接传给子孙,皇帝只能眼巴巴地加以承认。

各地藩镇,都想扩充自己的地盘,就会相互间进行抢夺,同时也会不断地招兵买马。这种形势下,严重地影响了朝廷的中央集权,使得皇帝根本没有话语权和实际控制权,导致从根上就无法控制各地藩镇。

2、官宦掌权:

当时皇帝过分依赖宦官,造成宦官专权的局面。当朝的宦官掌握着禁卫军,手里有兵权,在朝堂上极力压制文臣,把皇帝完全架空了。

3、朋党之争

当时唐朝的重要官员,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门荫入仕的官宦贵族子弟,身份高贵,背景强大;另一部分是科举身世的官员,主张与门阀士族斗争。这两派官员,不断进行斗争,互不相让,尔虞我诈。

长期的朋党之争,造成唐朝后期阶级分化,内耗严重,不仅没有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反而是将重要的中央权力逐步减弱了,造成了适得其反的趋势。

总的来说,这三大要素是唐朝消亡的主要原因,我们再来看看安史之乱这根导火索。

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是指:

唐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即天宝年间,唐朝的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了叛乱,是一场与唐朝来争夺统治政权的内战,这次叛乱使得唐朝民不聊生、国力锐减、几近摧毁。

加上藩镇割据,导致各地农民起义,以当时王仙芝和黄巢为代表的农民起爆发为代表。

这次的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性转折点,也是导致唐朝最终走向灭亡的导火索。

这就是唐朝走向灭亡的原因。那么,历史上很多朝代都是会改朝换代的,但是,每个朝代的的更替灭亡,都没有唐朝灭亡的这么惨烈。

说到惨烈,我们必须要先说说朱温这个人, 是他一手造成了这个惨烈的局面,一手杀害了2名皇帝、九名皇子、30多名大臣,700多名宦官,无数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死亡无数。

朱温,从小家里穷苦,食不果腹,生性狡猾奸诈。当时黄巢起义,饥民们都是一呼百应,前往追随。朱文也不例外,他在公元877年,时年25岁时,投奔黄巢的起义军,陆续升为亲军头目,后成为黄巢手下的一员大将。

黄巢于878年率领农民起义,于881年攻占长安登基称帝,建立大齐政权。

朱温在877年投奔黄巢,在882年,时年30岁时,投降于唐朝,归附唐军王重荣、杨复光部,与李克用等联合镇压黄巢军。

朱温能征善战,因为对镇压黄巢军有功绩,唐僖宗就高兴地给他赐名“全忠”,并出任节度使,后又被封为梁王,并在混乱中,成为当时的大军阀之一。

唐天祐元年(901年),朱温率军进入关中,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权。

唐天祐元年(903年),朱温绑架唐昭宗回到长安,为了消除宦官对对朝廷的影响,朱温将700多名太监全部处死。

天祐元年(904年),朱温又胁迫唐昭宗迁回洛阳,不久后将昭宗杀死了。同年,改立唐昭宗13岁的儿子唐哀帝李chu为帝。

唐天祐二年(905年)二月,朱温在九曲池设宴,借“唐王室春季举办祭祀土地神活动”为由,以唐哀帝的名义将唐昭宗的9个儿子招来参加:

唐昭宗最小的一个儿子还不到十岁,他们这九个人哪里能想得到这是朱温的鸿门宴呢?

九个王子全部都来到了九曲池参加宴席,结果都被灌醉,全部被勒死后投入池中。

这就是历史上的“一日缢死九王”的九曲池之宴。

朱温杀死了九位皇子后,更加有恃无恐,将目标对准了朝中的清流臣子:

唐天祐二年(905年)六月,朱温又借哀帝的名义,将原宰相裴枢、崔远等清流臣子三十余人,引到滑州白马驿(今河南滑县)后,并将他们同时处死,投尸于黄河。

这就是历史上最为凄惨悲凉的“白马驿之祸”。

唐天祐907年,朱温在清除了所有的“绊脚石”后,通过禅让的方式夺得帝位,彻底灭了唐朝。这位滥杀无辜,荒淫无度的朱温,建立了大梁,成为后梁太祖,开启了五代十国的新局面。朱温称帝的次年,将唐朝最后一代皇帝~唐哀帝杀了。

结语:

走过289年,共历二十一帝的大唐王朝终将是由开元盛世走向了灭亡。唐朝灭亡后,历史开启了五代十国的新篇章。

唐朝的灭亡,用沉痛教训告诉我们中央集权要与地方分权合理的分配和统一。也告诉我们,要学会居安思危,要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地深刻道理。

流星划过的夜空

流星划过的夜空

九个皇子全被灌醉毒死,三十多名朝堂重臣皆被投尸黄河,就连皇帝本人在被迫禅位后依然遭了毒手,这就是唐朝灭亡时的惨状,末代两任皇帝被残忍杀害,皇族成员被活活毒死,忠于大唐的朝廷重臣被处决后,尸首全部扔进黄河,这便是唐朝灭亡时的情景,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暗地里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人间惨剧,而制造这一幕的人,正是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朱温。

抹茶杏仁cici

抹茶杏仁cici

要多惨列……有多惨烈

dana梓

dana梓

历朝历代,至末期必然没落穷困僚倒,百姓水深火热,任何一件事都能成为导火索而引发起义战争,而胜利一方对对方无不赶尽杀绝,以绝后患!

汐夏旅人°

汐夏旅人°

冰冻三尺,非日之寒。国之将倾,无力回天。

Lady-Hea

Lady-Hea

[得意][吐血]5兔女郎兔兔0把

5长江[碰拳]巴拉巴啊8阿卡[如花][惊喜]

啊咋了他[可爱]

W_稀物

W_稀物

唐朝从玄宗时发生安史之乱,一个繁荣无比的王朝登时跌入四分五裂状态,好不容易平定乱事,却形成天下藩镇割据,朝廷政令走出都门不远,虽然几代皇帝勉力图治,终于事无补,每况愈下,到唐僖宗时,内外交困,激起民变,黄巢大起义席卷全国,锋芒正劲,一路势如破竹,唐僖宗惊惶失措,自己逃入四川剑南的同时,传檄天下讨贼。各路节度使各怀鬼胎,边剿边壮大自己,义军内部也出现分化,黄巢手下朱温被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打得找不到北,又因内部不和,见势不妙,向唐王朝投降,唐僖宗欣喜之余,赐名全忠,没想到此人后来成了唐王朝的掘墓人。


朱温降唐之后,官越做越大,做到太尉、中书令一职,权势滔天,手握重兵,时人比为三国时期的曹操,渐成尾大不掉之势,经过多年运筹,拉一派打一派,朱温占据了中原地带,又控制了朝廷,开始有了篡唐自立的打算。天佑元年,朱温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这时一些节度使打着讨伐朱温光复李唐的口号联合起来,准备对朱温用兵。朱温整顿兵马,在出征前,担心唐昭宗在背后搞些小动作,苦思良策。(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昭宗自到洛阳后,每天忧虑发生意外事变,整日与何皇后沉湎酒中,或相对哭泣。朱温让枢密院使蒋玄晖侦查昭宗的言行,并随时向他报告。这时,占据各地的藩镇将领如李茂贞、李克用、刘仁恭、王建、杨行密等来往传移缴文,以兴复唐皇室为说辞,起兵讨伐朱温,朱温怕自己不在时宫中产生变故,就想杀掉昭宗,另立幼君,以解后顾之忧。(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904年八月十一日,枢密院蒋玄晖带领龙武牙官太史等百多人,在夜里敲击何皇后殿门,说军事前线有急事奏报,要面见昭宗,夫人裴贞一开门,见来者身怀兵器,厉声斥责先被杀。昭仪李渐荣对内大喊说,宁可杀了我们,不要伤害陛下!昭宗刚上床睡觉,听得声音吵杂,急忙起身,穿着单衣绕柱逃跑,史太追上去把他杀了。李渐荣用身体去挡昭宗,也被杀死。然后朱温假造诏令,称李渐荣等后妃谋杀昭宗,立李祚为皇太子,更名为李柷,代理军国政事,是为昭宣宗。(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次年,朱温指使蒋玄晖将唐昭宗诸子德王李裕、棣王李祤、虔王李禊、沂王李禋、遂王李祎、景王李祕、祁王李祺、雅王李禛、琼王李祥等人全部缢杀,然后投尸于九曲池中,彻底断绝来自皇室的隐患。在柳璨等人的怂恿下又将裴枢、独孤损、崔远、王溥等名门宿望之臣三十余人诛杀于白马驿,元祐四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改封为济阴王,仅过了一年,也被朱温毒杀,时年十七岁。

果心巧克力

果心巧克力

朱温本是黄巢部将,随黄巢转战南北,因作战勇猛,多立战功,得黄巢赏识,被其提拔为偏将军。黄巢率部攻克长安后,朱温已成为其麾下一员重要将领。

唐中和二年(882年)九月,经唐军围追堵截,及借师(雇佣突厥、沙陀、回鹘军队镇压农军)助剿,黄巢农军已现颓势,经过一番权衡利弊后,朱温铤而走险,诛杀黄巢派来的监军严实,率所部投降唐王朝。彼时远在成都的唐僖宗闻讯大喜,立即下诏授予朱温为左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并赐名全忠。自此,朱全忠率军加入了镇压昔日战友的行列,且大肆杀掠,毫不手软,手段比唐军更酷烈, 为唐王朝立下无数战功。



中和三年(883),朱全忠因镇压黄巢颇为卖力,积功被唐廷任为宣武节度使(治汴州,今开封),遂有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其后,朱全忠东征西伐,软硬兼施,逐渐兼并诸雄,成为势力最强大的藩镇。唐僖宗做梦恐怕都想不到,他亲自赐名并大力攫拔的朱全忠后来会成为大唐的掘墓人。

势力强盛后,野心勃勃的朱全忠便想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直接控制朝廷。此时的唐廷无地无兵,早已摇摇欲坠,但其内斗依然激烈,尤其是朝臣与宦官间的南衙北司之争更是异常尖锐,且愈演愈烈。兵多将广、实力强劲的头号藩镇朱全忠自然成了各派都极力拉拢的的对象。宰相崔胤和继位的唐昭宗一直密谋诛灭宦官一事。宦官头子韩全诲察觉到崔胤密谋后,唆使其掌握的禁军聒噪闹事, 以宰相崔胤克扣冬衣为由,逼昭宗解除他兼任的三司使一职。


崔胤知道阴计外泄,马上去信给朱全忠,声称奉昭宗密旨,令全忠率军前来护驾。有了这一借口,朱全忠立刻率军出汴州西进。天复一年(901)十一月,权阉韩全诲率禁军挟持昭宗逃奔凤翔。朱全忠率大军入潼关,乘势攻取华州,兼并了军阀韩建的军队,继续西进。

天祐元年(904)初,朱全忠上书昭宗,称宰相崔胤专权跋扈,祸乱国家,离间君臣,理应诛灭。昭宗接表后,革去崔胤相位,降为太子少傅。朱全忠唆使部将朱有谅带人将崔胤杀害。率大军进驻河中,派牙将寇彦卿上表昭宗,请其迁都洛阳。接着,又去信给新相裴枢,要他率百官东迁。正月二十七日,朱全忠令部将张廷范率部护卫昭宗东迁洛阳。

闰四月,昭宗抵达洛阳,朱全忠以族叔朱琮、部将(族侄)朱友恭分别为左右龙武统军,负责皇帝宿卫,其他重要的位置都换上了自己的亲信。


朱全忠回汴州后,密令朱琮、朱友恭寻机诛杀唐昭宗,立13岁的辉王李柷(昭宗九子)为帝。八月,朱友恭弑杀昭宗,又假称奉皇太后令,使辉王柷即帝位。

朱全忠得知昭宗已死的消息,假装大吃一惊,趴在地上嚎啕大哭,十月三日匆匆赶到洛阳,又在昭宗的灵柩前伏地痛哭,随后煞有介事地朝见了新帝。次日,为灭口,朱全忠借口朱琮、朱友恭治军不严,纵容军士掳掠、扰乱,将二人贬往白州、崔州任司户。不几日,派人逼迫二人自尽。史载,朱友恭临死前大骂朱全忠:“卖我以塞天下之谤” !

李柷年纪小,不谙政事,朱全忠见他好操弄,这才放心地返回汴州。为防万一,翌年二月,他又指使亲信将领将昭宗的其他儿子统统杀掉。六月,又将朝中30几个大臣押到滑州(今河南滑县)白马驿,乱箭射杀、乱刀砍死后将尸体全部掷入黄河。



经过几年煞费苦心地准备,朱全忠已经将唐廷变作朱氏禁脔。他不是匡扶汉室的曹操,他只想做窃夺曹魏的司马懿。他急不可耐地想登基称帝,于是命枢密使杨玄晖和宰相柳璨筹办此事。杨、柳二人心知唐廷名存实亡,也倾向于朱全忠称帝,但他俩仍建议全忠按传统礼仪一步步受禅,既合乎礼法,又名正言顺,还能堵别人的嘴。全忠虽是粗鲁军汉出身,但也接受了杨、柳建议。,

天佑二年(905)十月,先授朱全忠天下兵马大元帅,下一步准备封魏王,然后加九锡、受禅。

次年,朱全忠率军平定了魏博节度使的叛乱(魏博藩镇其实是忠于唐室 ,起兵反抗朱温) ,杀人如麻,回军汴州后,哀帝李柷派御史大夫薛贻矩前来慰劳。薛贻矩像参见皇帝那样行三跪九叩之礼,朱全忠也未阻止,坦然受之。薛贻矩回洛阳后,对哀帝李柷及群臣说:“元帅有受禅之意矣”。得到准确消息后,大臣们立即进行受禅的各项准备,哀帝也下了禅位诏书,朱全忠依惯例假意推脱一番。


天祐四年(907)三月初,哀帝李柷诏告群臣,以左右宰相张文蔚、杨涉等率文武百官奉皇帝玺绶,赴汴州(大梁、开封),禅皇位于朱全忠。

朱全忠受禅称帝,改名朱晃,是为梁太祖,立国号梁,史称后梁(907——923年)。持续290年的李唐王朝至此灰飞烟灭。

朱全忠称帝后,封哀帝李柷为济阴王。徙往曹州(今山东曹县)。次年,即梁开平二年(908)二月二十一日,朱全忠派心腹杀害李柷,时年仅17岁,谥号“哀帝”。至此,唐昭宗的儿子们被绰号“帝屠”的朱全忠斩杀殆尽。




【插图源自网络】

爱情三十七计

爱情三十七计

朝代的更迭伴随的必然是无数人的流血和牺牲,用血流成河来形容再恰当不过。即便是创造了大唐盛世的唐朝也不例外,盛唐有多繁盛,其灭亡的时候就有多惨烈。而唐朝的灭亡早在盛唐的时候已经埋下了隐患,最终为藩镇割据势力所灭。末期的两位皇帝失去了最后的天子威严,被军阀们抢来抢去,而朱温成了最大的赢家。朱温在灭唐建梁的过程中大开杀戒,连皇帝也不放过,这样建立起来的后梁政权注定也长久不了,实际上整个五代十国也不过才53年,却经历了五朝八姓十四位皇帝。

大唐自618年李渊建国到907年唐哀帝被废,一共是289年,其中前一百三十年的时间里,大唐处于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在唐玄宗时期,帝国的发展达到了顶峰,然而盛极必衰,开元盛世不过才持续了几年的光景,安史之乱就如一桶凉水浇到了唐玄宗的头上,这是大唐由盛转衰的节点,安史之乱的破坏和影响是极大的。

安史之乱被压下去之后,帝国出现了三大问题:藩镇、宦官和朋党。相比较而言,朋党之争似乎算是影响最小的,而宦官专政和藩镇割据一步步蚕食着大唐,最终将大唐推向灭亡。

在中晚唐的历史上,也曾出现了几位比较优秀的皇帝,比如唐宪宗、唐武宗和唐宣宗。其中唐宣宗是帝国最后一位称得上有能力的皇帝,他在位期间确实做出了一些成绩,甚至被称为“小太宗”,大器晚成,却开启了“大中之治”,但是他在位时间并不算长,不过才十三年,而去世的时候也比较年轻,才50岁,去世的原因是服食长生不老丹药。

唐宣宗去世后,他的继承人把他的施政成果全部给毁了,唐穆宗、唐懿宗和唐僖宗都是要么只知道玩乐,要么极端残酷,竟没有一个勤勉政事的皇帝。12岁的唐僖宗刚刚继位的时候,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各地盗匪横行,第二年王仙芝起义开始,这是黄巢起义的开端。

认真算起来,这场影响甚广的起义从王仙芝开始到黄巢再到后来的秦宗权,一直持续了十几年,对帝国的破坏是相当大的。这期间,很多城镇被黄巢军洗劫一空,百姓死伤无数,而且在朝廷组织政府军对抗黄巢军的时候,很多政府军都是地方武装力量,他们并不会爱惜百姓,甚至到了一些城镇也会进行劫掠。无论如何,战争中最无辜也最可怜的就是百姓。

但是黄巢起义却让个别藩镇节度使迅速成长起来,其中李克用的沙陀军团在黄巢起义中立功颇多,还有本为黄巢军的朱温,以及李茂贞、韩建、李匡威、赫连铎等等。在中央禁卫军损失惨重的情况下,节度使的兵力成了最大的功臣,并成为直接威胁皇权的存在。

这些节度使不仅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而且想要干预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李茂贞曾数次攻进长安威胁唐昭宗,韩建在唐昭宗出逃河东的路上将其虏到华州软禁了起来,以此干涉朝政。他为了削弱皇室的力量,将唐昭宗的亲军解散,又污蔑覃王李嗣周、延王李戒丕等谋反,而矫诏将包括李嗣周、李戒丕等十一王并他们的随从、侍者赶到石堤谷,全部杀害。

好不容易唐昭宗被放回了长安,结果又有一场大灾难等着他,900年,神策军两中尉刘季述和王仲先联合发动政变,将唐昭宗囚禁在少阳宫,扶立皇太子李裕为帝,又一场杀戮在宫中进行。

新唐书》载:季述等皆先诛戮以立威,夜鞭笞,昼出尸十辇,凡有宠于帝,悉榜杀之。杀帝弟睦王。

他们大开杀戒,在夜里大肆杀人立威,然后在白天将尸体分十辆车运出去,唐昭宗的弟弟睦王李倚也被杀死。而不久后,宰相崔胤求助于朱温,最终复立已经成为太上皇的唐昭宗为帝,刘季述护卫王仲先等数十人都被杀死。

而不久,宦官们逼迫唐昭宗逃到了李茂贞的地盘凤翔,朱温派兵围攻凤翔,持续了一年多,凤翔城很快断粮,百姓大量饿死,最终李茂贞支撑不住,将依附于他的二十多名宦官杀死送给朱温求和,并将唐昭宗交给了朱温。

朱温带着唐昭宗回到了长安,将内侍省的宦官全部杀害,唐昭宗身边服侍的人员也全被杀掉,而换上了朱温的人。唐昭宗彻底成了朱温的傀儡。904年,朱温逼着唐昭宗迁都洛阳,但这依旧不能让朱温安心,他生怕唐昭宗落到别的军阀手中,于是在这一年的八月份他派人将唐昭宗杀死。

但这个时候的朱温还不具备称帝的条件,于是又扶立唐昭宗的第九子继位,即唐哀帝。十三岁的唐哀帝完全没有任何天子该有的权力,只是麻木的听凭朱温的安排,而朱温是各种官职加身,在朝堂之上说一不二,然后开始了屠杀大臣们的计划。

905年六月,朱温在李振和柳璨的鼓动下,将裴枢、独孤损、崔远等三十多位朝廷重臣集中在白马驿全部杀死,将尸体扔进了黄河中,这就是著名的“白马之变”。

而在半年之后,朱温又将自己曾经的心腹蒋玄晖、宰相柳璨和太常卿张廷范处死的处死,五马分尸的五马分尸,原因就是这几个人曾劝说朱温不要急着称帝,而被朱温认为是他们不希望自己称帝。三人的亲戚以及同党也有数人被杀。何太后则被诬陷与蒋玄晖有私情,而被逼自杀。

朝廷中的阻碍分子基本都除掉后,朱温在907年逼迫唐哀帝退位而自己称帝。唐哀帝被降为济阴王,并被安置在曹州朱温的亲信家中,一年后,朱温派人杀死了唐哀帝。

以上只是部分惨烈场景,而更多的惨烈场景在城镇、在民间。藩镇之间相互攻伐,扩大地盘、兼并土地,这期间,又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甚至失去了生命?

ciai1215

ciai1215

答:在中国历代大一统王朝的“覆亡时刻”里,比起宋朝的“崖山一跳”与明朝的“煤山上吊”来,唐朝的灭亡过程,看上去“存在感”弱得多。

比起当年大唐王朝“天可汗”的辉煌武功,以及巅峰时期“稻米流脂粟米白”的盛唐繁华来,安史之乱后走上下坡路的中晚唐,受到的关注要少得多。在很多“白话写史”读物里,对于唐王朝的灭亡过程,基本都是一笔带过。但如果细看历史的话,“存在感不高”的唐朝灭亡过程,不但过程惨烈,更有着触目惊心的反思。

而这个覆灭过程里,首先一个惨烈景象,就是“皇帝变成大宝贝”。

唐朝灭亡的丧钟,是从公元885年开始,镇压了黄巢起义的唐僖宗返回长安,可这时的大唐天下,实际已四分五裂。各地藩镇画地为牢,不但不拿大唐朝廷当干粮,个别实力强大的藩镇头子,更拿大唐皇帝当了“奇货”。于是唐僖宗回长安没多久,就被节度使王重荣一顿胖揍,不得不逃到了凤翔。而后节度使朱玫又造了反,又把唐僖宗撵到了宝鸡,几个节度使乱战一场后,唐僖宗终于在887年返回长安,不久后病逝。

唐僖宗撒手去了,即位的唐昭宗,命运却更悲催。李茂贞、李克用等节度使先后把持朝政,把唐昭宗“捏”在自己手里。为了“争夺”唐昭宗,李克用一度大举进攻长安,被李茂贞挟持的唐昭宗,也曾撒腿逃出李茂贞的“魔爪”,仓皇躲进终南山里,却又落到了李茂贞的“合作伙伴”韩建手里,躲来躲去,还是没躲过“傀儡命”。

值得一提的是,与晚唐诸多昏君不同,这位唐昭宗确实是位“神气雄俊”的人物,也很想干点大事儿。无奈此时大唐已经分崩离析,唐昭宗手里的家底少得可怜。他虽然有雄心壮志,能力却也差点事儿。在几次节度使混战里,唐昭宗仅有的嫡系兵马,也给拼了个精光,等到被韩建挟持后,彻底成了光杆司令。

这之后的唐昭宗,返回长安后也性情大变,每天沉于酗酒,酗酒完后又发飙,结果又闹得窝里反,先是被宦官们囚禁。而后宰相崔胤又勾结节度使朱全忠打进长安,先“解救”了唐昭宗,而后朱全忠又把唐昭宗君臣强行迁到洛阳。唐昭宗行至华州时,就冲着沿途百姓一通抹泪。而他身边的二百多个亲信,也几乎全被朱温杀光。

而要比比此时关中平原的浩劫,“杀光二百多亲信”都是小意思。连续几年的军阀混战里,长安的宫室“复为乱兵焚毁”,长安城遭到几次战火,早已经残破不堪。韦庄名作秦妇吟里的长安,就是当时惨烈浩劫的写照:长安寂寂今何有,废市荒街麦苗秀……

而在唐昭宗君臣被“强制搬家”后,长安所有的宫殿、官衙、房屋也被强制拆毁,木料全都运到洛阳。长安城的居民也大多被强制迁到洛阳一带,整个长安哭声震天。“搬家”后的长安城,面积只有昔日唐都长安的十六分之一。

很多人说到这段历史,常常哀叹晚唐“命苦”,但这事儿仅仅是“命苦”吗?确实,“藩镇割据”等大锅,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可晚唐君臣落到这步田地,归根结底还是自己“作太狠”。

有多“作”?可以先看晚唐政坛的几个毛病,首先是宦官专权,唐僖宗在位时,宦官田令孜把持了大权,唐昭宗登基,又是靠了杨复恭的拥立。这些大权在握的权阉们,也是各种胡糟,“贩鬻官爵,除官不拜旨”,唐王朝的政事,从根儿上就烂了。

而且千万别以为,内忧外患的大唐君臣,日子是凄风苦雨。晚唐的最后几年,大唐权力层的生活,依然是各种纸醉金迷。大唐几位公主的生活,都是“冶诸百味,人莫能识”,官员们也是“奢侈日甚”,只看当时长安的生活,基本看不出“内忧外患”的模样。

与其说,是一场黄巢大起义,断送了大唐的元气。不如说,正是唐王朝日复一日的腐朽,挖空了这个强大帝国的瓤子。

而当朱全忠以强硬手段,把整个“大唐统治阶层”搬到洛阳后,那些昔日人五人六的“大唐精英”们,好日子也彻底到了头。904年8月,先是唐昭宗被朱全忠派人刺杀,而后朱全忠的贴身谋士李振——这位大唐忠良后人,曾立志报效大唐,却在晚唐腐败政治面前碰得头破血流的谋略家,此时再也按不住对大唐的满满恨意,献计朱全忠将唐朝高官们“投之黄河,使为浊流”,朱全忠“笑而从之”后,又一场惨烈场景上演了——三十多名“大唐清流”被杀,然后尸体沉入黄河,史称“白马驿之祸”。

随着这一系列惨像的结束,之前还算是“大宝贝”的唐朝皇帝们,也就彻底成了废柴。公元907年,朱全忠彻底废黜唐昭宣帝,大唐王朝就此谢幕,更惨烈的五代十国乱世拉开了帷幕。这一场“谢幕”的过程,又有多少兴衰教训在其中。

参考资料:《新唐书》旧唐书《中国反贪史》唐代神策军的兴衰晚唐藩镇与唐朝灭亡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沙兔

沙兔

公元905年2月,大唐掘墓人朱温出手了,他准备了结实的绳子,用绳子勒死了唐朝九个皇子,然后统统扔到了九曲池。

当年6月,朱温准备了明晃晃的战刀,又割破了大唐末世三十几名朝臣的喉咙或身体,这次全部推入了黄河当中。

907年,朱温让唐哀帝禅位,建立后梁。908年,朱温找借口杀了唐哀帝。

看朱温的上位,每一步都是踩着别人的尸体,每一次都穿梭在人们飘扬的血雨中。

就这样,一个乱世开启了......

一、坏了唐朝根基的那个人

大唐,是华夏的盛世,每每说起,国人都是满脸的自豪神色。

其实,大唐的辉煌,只有一半。辉煌和不堪的分界线在安史之乱。

确切地说,大唐的辉煌只有短短的137年(公元618年---755年)。

在这137年里,出现了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三个非常出众的皇帝。

但是,当安禄山和史思明叛乱后,大唐壮硕的身体上被狠狠地砍了一刀,元气大伤,再也没有回到曾经的辉煌年代。

安史之乱过去一百年后,出了个昏君唐懿宗,此人游宴无度、骄奢淫逸,如此的行为导致朝廷腐败丛生,民间百姓生活穷苦,民不聊生。

于是,浙东、安南、徐州、四川相继发生动乱。

在公元874年,王仙芝造反,仅仅过了一年,著名的私盐贩子黄巢也加入了其中。

王仙芝(878年被杀)倒罢了,但黄巢对唐朝后期的破坏力太大了,简直是毁灭性的。

当时,在官府的围追堵截中,黄巢从北杀到南,又从南杀到北,然后杀入了长安,皇帝唐僖宗狼狈逃窜,被迫进入蜀地。

而黄巢,顺势建立了他的帝国,这就是短命的“大齐”。

黄巢进入都城,大开杀戒,杀了不少大唐贵族和大臣,同时,黄巢纵容手下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是农民起义不假,后来发展成了“强盗团伙也是真”。

黄巢屁股还没坐稳,各路勤王的人马陆续来了,黄巢疲于招架,在浑浑噩噩中折腾了4年,于884年死去,原因是很多人叛变了,包括后来的大恶人朱温。

在李克用等人的追击下,黄巢大势已去,最后被自己的亲外甥杀了。真的是人心隔肚皮啊!

黄巢是死了,但对大唐的损害特别大,因为他从南到被的“征伐”,放开了纵容手下,南方的无数商贾被黄巢的人打死打伤,整个社会环境完全被破坏,经济严重倒退。

黄巢是砍在大唐身体上的第二刀,破坏力甚至比安史之乱还大。

黄巢是死了,他以前的手下,叛变了的朱全忠(朱温)在大唐混得风生水起,渐渐成为绝对的权臣。

朱温,终究成为了大唐王朝的掘墓人。

二、朱温灭大唐,手段狠辣残忍

1、朱温的功劳

朱温还是有能耐的,打仗可以,而且手段极其狠辣。

黄巢死了,门下有个人接替了黄巢的位置,此人名字叫秦宗权。

秦宗权继承了黄巢的衣钵,幻想着自己能再创辉煌,但是在朱温的追击下,跑得如狗一般,显然这不是对手。

大势已去,秦宗权手下人申丛又变节了。

看得出,黄巢这一帮人,没有所谓的忠诚度,凡是情况不利的时候,就是出卖长官的日子。

秦宗权被手下的申丛出卖,还没领到任何酬金,就被自己部将杀了。这部将押着秦宗权领赏去了。

历经四年(885--889),朱温收拾了秦宗权,唐昭宗(888--904年在位)重赏了朱温。

这边刚完,另外的起义军首领郓州朱瑄、兖州朱瑾进入了朱温的视野,朱温有了新的目标了。

从892年到897年,朱温平定了郓州朱瑄、兖州朱瑾。

这时,朱温的声誉就太高了,影响力太大了。

从此后,朱温的权势甚至超过唐昭宗,唐昭宗隐隐成了傀儡皇帝。

2、朱温的屠戮之路

903年,朱温杀了宦官五百多人,用血流成河来形容毫不过分,这就是个魔刹。

904年,朱温杀了自己曾经的好友,后来明争暗斗的对手崔胤。

可怜,著名的门阀清河崔氏,一门数百人,被朱温杀了个干净。

接着,朱温逼着唐昭宗迁都洛阳。唐昭宗很无奈,人家势大,对抗不过,咋么办?先忍着,再看有无机会。

从长安到洛阳,路途不远也不近,也就600里路,但在那个年代,也得好几天走。

到了洛阳,唐昭宗一看,自己侍卫都没了,哪去了?不知道,如果不是被杀,就是畏惧朱温逃跑了。

而对于唐昭宗身边的小黄门及打球、内园小儿二百多人,朱温也不放心,全部灌醉坑杀。

这朱温,杀200多人就和杀二百多个羊没啥区别。

事情还没完,马上就要落到唐昭宗头上了。

904年的八月,朱温终于露出大獠牙了,他指示朱友恭、蒋玄晖等人,趁着天黑,以进宫奏事为名,率兵进入内宫。

一场宫内的屠戮开始了,先杀了后宫河东夫人裴贞一,接着闯入昭宗所在的何皇后椒兰殿。

唐昭宗一看,大事不好,这是要弑君啊!没错,弑的就是你。

看来势汹汹的大伙,唐昭宗开始跑,拼命地跑。

可是,终究是养尊处优惯了,跑不快,被追上杀死,年仅三十八岁。同时,昭仪李渐荣也被杀。

要杀何皇后的时候,这女子百般哀求,最终被放了一马。

朱温的大刀开闸了,就收不回去了,不杀个够,他是不甘心的。

虽然还要杀人,但朱温还是讲究程序,先立了13岁的傀儡皇帝李柷[lǐ zhù] ,这就是唐哀帝。

905年二月,唐昭宗在世的另外九个儿子,被邀请来赴宴,在酒酣耳热之际,朱温命人勒死了这九个悲催的皇子,早知命运如此悲惨,不如早早想法逃了,那才是上策。

905年6月,朱温的得力谋士李振,出了一个馊主意:

一些衣冠楚楚的朝士们,自诩清流,平常高高在上,不如把这些眼睛长在头顶上的人全杀了。

朱温笑道:好啊!

于是,一群悲催的人,足足有三十多,在滑州的白马驿,被一一屠杀。

看到满地的脑袋,大量的鲜血,李振这个死变态说道:“不是自称清流吗?不如扔到黄河,让他们成浊流!”

朱温大笑道:“不错的建议!”

于是,这些尸体被投入了滚滚黄河。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马驿之祸”。

这样一整,唐王朝的统治基础几乎就塌了!唐哀帝只是一个装饰,唐王朝名存实亡。

907年,16岁的唐哀帝无奈禅位给了朱温,就此,一个新的国家诞生,名字就叫“大梁”,史称后梁。

一年后,唐哀帝被朱温毒杀!

看这朱温,实在太过狠毒,太过疯狂了。但报应很快就来了。

912年,朱温有意把皇位传给养子,亲儿子不愿意了,就在这一年的7月18日,朱温的亲儿子朱友圭杀了亲生父亲朱温。

临死前,朱温说道:“杀父篡位,难道你不怕天谴吗?”都到这一步了,朱友圭还怕什么天谴。

不过,篡位后的朱友圭仅仅当了一年皇帝,就被弟弟朱友贞杀了,这就是梁末帝。

公元923年,李存勖建立的后唐,大举进攻后梁,朱友贞们打不过,最后自杀,年仅36岁。

从朱温篡权开始,到后梁覆灭,也就16年。

真的是,天理循环, 因果报应,苍天不曾饶过谁。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小默

小默

唐朝自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就开始积贫积弱,尤其是后期的中央与藩镇、藩镇与藩镇之间的互相争夺,比民国时期的军阀还要猛烈,征战就意味着烧钱,钱烧完了就得加赋税,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增加徭役,负责管理的官员大多就会以此欺压百姓,甚至强制占领土地,勒索钱财,这样百姓苦不堪言,便会起义。

这就是一个死循环,在懿宗、僖宗时期,天灾使得粮食产量减少,苛捐杂税非常多,量产开始质变,爆发了唐朝历史上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农民起义。

公元875年王仙芝、黄巢先后起义,之后并一起作战,再到后来王仙芝战死,其手下士兵全部投奔黄巢,黄巢一时间实力大增,黄巢带着军队四处奔走,经过数省,军队越来越大,公元880年开始,黄巢先后率军攻陷了洛阳、长安,并即位于含元殿,国号大齐,改元金统。此时将原来唐朝三品以上的官员全部革职,唐朝皇室没有逃跑的全部被处死,城中王公贵族的钱财全部没收分散给百姓。

黄巢唯一没做好的就是斩草除根,他让僖宗逃跑,就连中央禁军也没有绞杀,加上自身政权不稳定,最后起义将领投靠了唐朝,李克用也投靠唐朝,唐军士兵实力壮大,开始反扑,黄巢被迫退出长安。公元884年,黄巢接连战败,最后自杀,农民起义就此结束,但是这一次农民起义给本就摇摇欲坠的唐朝予致命的一击,唐朝的统治已经瓦解,相反朱温成了左右局面的人,朱温比黄巢干脆,他认为百姓并没有多大能耐,最主要的还是那些宦官,所以将内侍省数百名宦官全部杀掉,出使在外的宦官也同样被斩杀,公元907年,朱温废除唐哀帝自己登基,改国号梁,将都城定在开封,自此唐朝覆灭。

要说有多惨,轻描淡写肯定看不出来,我们看看黄巢起义围城的记录。旧唐书记载:“贼围陈郡三百日,关东仍岁无耕,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春磨寨,为巨確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

旧唐书也是正史,这都是实际记载,有历史学家说黄巢究竟杀了多少事也不知道,很有可能是记载历史的人不愿意让我们看到这些,单单从黄巢进攻陈州来看,他围城近一年的,让城中百姓饿的以吃人来充饥,里面的惨烈状况可想而知,尸横遍野。

“黄巢杀人八百万——劫数难逃”,这是一句歇后语,虽说八百万可能有些夸大,但是黄巢在攻破长安、广州、福州等地时的屠城行径来看,其行为已经很是让人恐惧,尤其是天灾导致没有粮食,黄巢军队以食人著称,这段历史是黑暗的。

【文/羽评郡主,欢迎关注】

行者旅行家号

行者旅行家号

唐朝灭亡时,到底有多惨?四个字足够了,“人间地狱”!

唐宣宗时期,迎来了唐朝末年的一个短暂复兴,史称“大中之治”。但是,此时的唐朝,因为皇帝宠幸宦官,朝内牛李党争,再加上藩镇割据,曾经的一代盛唐内部早已是腐朽不堪。

宣宗驾崩,其后的唐懿宗、唐僖宗,又是史上著名的昏庸无道之君,唐朝国势开始一路下滑。唐朝廷为了控制藩镇,不断兴兵讨伐;藩镇之间也是连年征战。为了维持战争,只能不断的向百姓增加赋税、徭役,一些贪官污吏、佞臣阉宦也趁机欺压百姓,横征暴敛,抢占百姓的土地,让众多底层百姓彻底沦为了赤贫。哪里有压迫,哪里自然就会有反抗,农民起义如烽火燎原一般在大唐各地爆发。

难道有了农民起义军,普通百姓就幸福了?如果真是如此,那唐末的大起义也就值了。可惜,并非如此。当时因为战乱,粮食生产骤减,征战的大军吃什么?吃普通百姓呗。据两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黄巢起义军曾以人肉为粮,开设了人肉作坊,建造了数百巨锤,同时开工,将当地的百姓,无论男女老幼,悉数杀死,将肉放入巨舂之中,做成肉饼,名曰“舂磨寨”。而食人恶魔秦宗权,更是让人收集百姓杀死,还有战死士兵的尸体,用盐巴腌制之后,放到大车上随军而行,当做军粮。

唐朝灭亡时,百姓很惨,那唐朝皇帝,及其宗室、大臣呢?他们毕竟是社会的较高阶级,相比被当做粮食给吃掉的百姓而言,稍微好一点,不过,也够惨了。这就不能不提到唐末的一个名人,朱温。

朱温,又名朱全忠,原本是黄巢部下,后来投降了唐朝。朱温被唐僖宗重用,授予了宣武节度使之职,率军击败了当时盛世浩大的黄巢起义大军。昭宗年间,朱温斩杀了黄巢余部秦宗权,受封东平王。此时的昭宗,实际上已经完全成了傀儡,代表唐朝的是各地实力较强的节度使,诸如宣武朱温、河东李克用、凤翔李茂贞、卢龙刘仁恭等等。旧唐书载:“郡将自擅,常赋殆绝,籓侯废置,不自朝廷,王业于是荡然”,唐朝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皇帝发一个诏令,如果没有提前得到节度使的支持,那就是“号令不出国门”,什么用都没有。

朱温当时基本上是各节度使中势力最大的,他以讨伐专权的宦官,救驾为由,率军进入长安。这完全就是三国时期,董卓进洛阳的复刻版呀,只是,朱温要比董卓聪明。朱温入京后,趁机大肆屠杀宦官,完全控制了皇室。之后,朱温强迫昭宗迁都洛阳,并派人拆毁了长安内的宫殿、房屋,将长安百姓也全部迁往关东。

昭宗迁都洛阳之后,朱温指使手下杀死了昭宗,另立昭宗之弟李柷为帝,史称“唐哀帝”。前面我们说过了,朱温曾在长安大肆屠杀宦官,这次开始大肆屠杀唐朝大臣。他在自己的亲信李振的撺掇之下,在白马驿屠杀宰相裴枢等大臣三十余人。李振因为屡试不第,非常羡慕嫉妒恨那些科举出身的朝廷大员,就对朱温说:“此等自谓清流,宜投诸诃,永为浊流。”朱温笑了笑同意了,史称“白马驿之祸”。其他的一些反对朱温的大臣,也先后被朱温除去。

宦官、大臣遭殃,李唐宗室照样不能幸免。据《资治通鉴》的记载,朱温邀请昭宗的诸子,在九曲池饮宴。待到饮酒尽兴之后,朱温指使自己的手下蒋玄晖将昭宗九子悉数勒死,投入九曲池中。李唐嫡系宗室,尽丧。

907年,朱温迫使唐哀帝禅位,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建立了后梁,开启了五代十国的大幕。朱温废年仅17岁的唐哀帝为济阴王,迁往曹州济阴囚禁。统治了中国290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唐朝正式灭亡。第二年,朱温就派人秘密毒死了李柷。

话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华大地从此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大分裂时代,直到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重新得到了名义上的统一为止。

diudiu0723

diudiu0723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