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道德经》中的这几句有何深意?

如题,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道德经》中的这几句有何深意?
提到的作品

[作品]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分“道经”“德经”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它不仅是道家(包括道教)代表作,而且还被尊为诸子之首、万经之王。《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多字,却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哲学、政治、军...

张景、张松辉

[作品]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文学巨著,它是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颠峰之作,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

曹雪芹

[作品]说文解字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学源的字书,也是流传最广的中文必借工具书。 《说文解字》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学的成果,给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训访不可缺少的桥梁。...

许慎

[作品]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注》是解放以来,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先后出版了附有《笔画检字表》的大徐本和段注本的《说文解字》,为读者提供了两个很好的读本。但基本的检字以笔画为序编制,同画字按《说文解字》部首五百四十部...

许慎

最新跟帖
捞捞捞君

捞捞捞君

无善无恶,心地请净,光明无量无边无碍为之上德,朴实总慧。在世间有时表现出耒的好象不近人情事理,但无我无分别,无妄想,所以谓之有德。下德者以意识心为善为国为众生,虽其为善,起心动念即不真。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诚则灵,心地光明方如是。唯仁人能爱人能恶人,这就需要见性之。所以圣言量,凡夫俗子只尊从而体悟之,心地不到哪个境界不可糊言乱语!所以悟真,从内求!南无阿弥陀佛


DJ-小艾-

DJ-小艾-

作为《老子》开篇的第1句话,“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不但告诉了我们上德和下德的含义跟区别,还告诉我们要做一个上德者而不要去做一个下德者。

老子》之所以要把有关德的定义摆在篇首,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其一,德在《老子》里有其特定的含义,这个含义并不同于我们在其他场合所使用的德。其二,《老子》所涉及的很多主张,都只有德者才能完满地实现。

但是,德在《老子》里的含义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很多人都能够回答出来。但是,很难有人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脱离德原本的含义。

如果继续从德的固有含义上来理解德在《老子》里的含义,我们如何去理解“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在《老子》里的深意?

理解德在《老子》里的特定含义,难点在于如何理解不德、不失德的“德”,这个“德”等同于“得”,基本取得了共同,因而真正的难点是得什么、不得什么。

现在,有的人为了避免麻烦,直接跳过,根本不回答得什么这个问题,把“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直接解释为,“最好的德,不求有得,所以有得;最坏的德,是唯恐有失,所以无得。” 这样做,虽然轻松了,却对我们理解《老子》没有任何帮助。

1、施恩不图报的德

现在,我们通常把老子之德理解为不为名不为利地帮助别人,也就是说帮助了别人却不求回报,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在任何一个时代,帮助别人已经难得,还要要求帮助别人之后不能获取回报,这个要求是不是太高了?

如果认为这就要求高的话,让你知道帮助别人之后不求回报还不一定能够在道德上获得肯定的评价时,那才知道什么叫做要求高。

德,在《老子》里并不含有道德评价与要求的内容。只有在德者做出了具体的行为之后,在对这些具体行为进行评价的时候,才涉及到德者的道德评价,有德或者无德。

施恩不图报,只是对德者最基本的要求,并不能因此就把所有施恩不图报的行为都纳入上德的范畴,作出有德的评价,还要看施德者在施恩过程中是否注意了隐蔽。

“为别人做了好事,别人不知道,帮助了别人,受帮助的人也不知道。这就是阴德,这也就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以老子的观念看,所谓‘下德’,是不上品的道德。‘不失德’就是已经被人看出来的德行,那就着了相,所以是‘下德’。”

仅仅因为施恩过程没有做好隐蔽功夫,暴露了自己施恩的行为,就会减少受助者所得到的恩惠?不但不会减少受助者得到的恩惠,还会让受助者或多或少地产生感恩之心,或者受到感染而加入施恩的行列。这应当是更加有益于社会的,怎么会在道德评价上由正转负了?

2、施恩不求报,只是对韩非“神不淫于外”的修正

为什么要把德,特别是上德设定如此高的要求?只是要修正韩非在解老中对德的解释,让德的含义更加合乎情理。

韩非在解老中说,“‘上德不德’,言其神不淫于外也。神不淫于外,则身全。身全之谓德。德者,得身也。”“上德不德”,说的是人的意识不与身体之外的世界产生任何联系。意识不与身体之外的世界产生任何联系,生命就会健全。生命健全,就是德。德者,就是一个活着的人。

一个人的意识都不与身体之外的世界产生任何联系,当然也不存在与身体之外的世界发生任何物质的交换。这样的人,是一个从肉体到意识都隔绝于外在世界的人。这样的人,根本不可能存在。

这样的理解,韩非自己都无法说服自己坚持下去,更何况其他人了。

2、德,是名利都不沾。

得什么符合老子的本意?我们根本不用到其他地方去找,也不用自己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猜测,《老子》已经给出了答案。

老子》第15章中说,“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互之谓玄德。”把一个产品生产、制作出来了,却作为财产不据为己有;帮助别人解决了问题、困难,却不作为索取回报的依仗;作为主政一方官长,却不把下属和百姓作为实现自己工作目标、人生理想的工具。

“生而弗有也”,已经断了上德者对利益的念想。

“为而弗恃也”,已经断了上德者对名声的念想。

“长而弗宰也”,则在更大的范围内断了上德者对名利的念想。

因此,得的内容,既包括了名声,也包括了物质财富。而且,上德者不仅仅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获得名利,也不假他人之手获得名利。

需要指出的是,名声并不是一个想不要就不要的,因为名声虽然是自己赚的,却也是别人给的,并且名声不存在自己的身上,而是存在别人的身上。不得名声的含义,并不是指一个没有好的名声,而是一个不利用名声为自己谋取任何利益。

3、不沾名利,不等于要德者为了满足某些人的要求去赴死。

扪心自问,谁能够真正远离名利?不能。

一个人要活下去,总是要不断地消耗物质财富。这些物质财富,就是利。

这些物质财富,我们并不能只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就能够全部创造出来。这时,平时积攒的好名声就派上用场了。名声能够帮助我们以更低的成本从其他人手中获取物质财富。

按照常理,上德者不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物质财富,也不利用名声从其他人手中获取物质财富,结果只会被饿死。

老子》对德者提出不沾名利的要求,会不会是一种道德绑架?“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第十五)道德绑架,从古至今都没有缺少过。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人成为道德绑架的牺牲品。

在《老子》里,大可不必担心道德绑架的问题。在《老子》看来,生命比名利都要重要。如果名利跟生命发生冲突,一定保生命而不是保名利。

老子》第7章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失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名声跟生命相比,哪一个才是要优先考虑的?生命与财富,哪一 个价值更大?获得或者失去,哪一个才是不正常的?对某些东西太执着,必然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得到的越多,失去也越多。知足并不是一件让人感觉耻辱的事情;知止才能让人远离危险,才能够比别人活得更长久。

因此,只有名利对德者丧失了价值的情况下,再去追求名利才不应当得到肯定。德者,就是指那些已经不再消耗物质财富来维持生命的人。

4、德,是通过为道来达成的。

不消耗物质财富依然能够正常生活下去的德者,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并不等于他们的出现就是老子的臆想。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从德者到礼者,为了名利所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反过来,从礼者到德者,为了名利所做的事情则是越来越少。

这种变化,正好跟为道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一致的。《老子》第11章说,”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以为也。“

德者,确实是跟我们这些普通人不一样。《老子》第18章说,“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疠虫蛇弗赫,据鸟孟兽弗捕,骨筋弱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朘怒,精之至也。冬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5、德不与众不同,预示着《老子》的与众不同。

老子之德,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里,并不存在。只能通过为道,普通人才能变成德者。成为德者的过程,是一个逐渐减少获取名利的行为的过程,“建德如偷”,这与我们坚持了数千年甚至万年的追求截然不同。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无从把名利的积累作为努力的目标,判断成功与否的标志。前段时间,某成功人士还提出,金钱的多少是衡量一个成功的标志。

老子通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是要告诉我们一条完全 不同的生存与发展之路,通过不断地降低物质财富的消耗来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的新路。《老子》第6章说,“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

读《老子》,不为道,连德者都成不了,也只是自娱自乐,看看热闹罢了。“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

robin0627

robin0627

首先说明一点:以往解释不清楚这段话的意思的原因是不会一字一解。

道德经.三十八章说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的意思是:

在行使民主无记名自主选择时,不同意候选人、货,可另选他人他货的“上”位权,候选人、货主要有平常心, 不当选也无所谓,不看重票决当选当官、出货发财,这叫“德",但这"不”是"德"包含的全部意思。"德"字的全部意思“是”,先“以有德”字最下面交换货、血液、票决精神的"心”为基础的。

在行使集中指导,制止民主无记名自主选择,不同意候选人、货,可另选他人他货行为的“下”位权时,当选人、货主要有平常心, 不看重票决当选当官、出货发财的“德",这“不失德",若“是以”看重票决当选当官、出货发财,不作为,这就叫“无德"。

红楼梦》与之对应的三十八回就是以故事说明这一道理的:"林潇湘魁夺菊花诗”,竞争创新的化身林黛玉成为诗王魁首,是诗社成员投票决定的,有制止人们不服的下位权,“下德不失德”,若“是以”此结果为重,看重当官的荣耀,就是“无德”,可黛玉不是这样的人;“薛衡芜讽和螃蟹咏",“上善若水"、雪水,公平补不足的化身薛宝钗,一改其“水利万物而不争”的“上德"作风,与林黛玉竞争,看重、参加票决,即“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详见拙著解密红楼梦真味道(含《道德经》译文)。 文/刘树成

realriver

realriver

道德经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注】此言世降道衰,失真愈远,教人当返其本也。所言道,乃万物之本。德,乃成物之功。道为体而德为用。故道尊无名,德重无为。故道言有无,而德言上下。此道德之辨也。上德者,谓上古圣人,与道冥一,与物同体。虽使物各遂生,而不自有其德。以无心于德,故德被群生,终古不忘。故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者,谓中古以下,不知有道,但知有德。故德出于有心,自不能忘。且有责报之心,物难感而易忘。故云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失,忘也。以,恃也。然上德所以有德者,以德出无为。功成事遂,而无恃为之心,故云无以为。下德所以无德者,以德出有心。而又矜功恃为,故云有以为。由是观之,道无真伪,而德则有真有伪矣。此世数淳薄之辨也。德又下衰,上德不称,而下德为尊,于是始有仁义之名。然仁义皆出于不德,故皆不免有心为之。但上仁虽为,而无恃为之心,故云无以为。上义则恃之矣,故云有以为。且仁义上者为真,三王是已。下则为假,五霸是已。故不足言。此又下衰,仁义之下,则礼为上矣。礼则但以虚名相尚,不复知有仁义,故上礼为之,有莫之应者。如孔子作春秋,虽正名分,而卒莫能正,此莫之应也。不唯不应,且将臂攘而仍之。此五霸之余,战国之习也。且彼既不知仁义,则必相因而报复之矣。仍,相因之意。又复也。此所以为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故其德下衰,至此已极,圣人亦无可为天下之具矣。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故礼乃忠信之薄,为乱之首也。所以愈流愈下者,乃用智之过也。前识,犹言蚤智,谓明见利害于未然者。然蚤智在孔子,则为周身之防,所谓明哲保身之意。其次则如范蠡乐毅之俦,以为避名全节之计。又其次则为仪秦纵横游说之流矣。然在圣人,则谓之权。在乐范,则谓之好高而务名。名者实之宾,故谓道之华。在仪秦用之,则为愚之始也。此所谓才智,君子用之则成名,小人用之则杀身,岂非愚之始耶。故太上以道德为尊,而仁义次之。故大丈夫处厚而不处薄。务实而不务华。故去彼取此。


yatou_mo

yatou_mo

“德”是道家为了选拔合格的“黎民”(奴隶)成为“国人”(奴隶主)的一种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国人”数量不足,无法有效镇压反对势力的问题。

“德”音,与我们人类奴役牛马时,发出的是一个声音,就是说,意味着这些人可以由“黎民”变成令行禁止的“国人”,也就是“德”人。

居于“德”人上位的“德”人领导者,并不取决于他的“德行”,而是因为他不以一般“德”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全心全意维护“国人”(道家)的统治要求,这就是最大的“德行”了,而所谓的“德行”,只是经过“国人”领导层的同意,专门给普通“黎民”看的。

这就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实质含义。

居于“德”人下位被领导的“黎民”,则是“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就是要求他们不脱离“上德”的领导就可以了,他们的本质是没有所谓的任何“德行”的。

这种因为“需要”而产生的“德”人,服从“国人”代表道家指挥的特殊的“德”人,就是我们后世称之为的“儒”,他们的群体,就是“儒家”,而包括居于祭司阶层的道家,信众阶层的儒家共同形成的宗教,就叫“儒教”。

正因为如此,《道德经》的德经实际上可以称之为儒经,黎民经,是儒家的理论根源。

自在非凡路

自在非凡路

道德经是道经和德经的表述。道乃自然运行的机制,德乃人类社会应该遵循的规则机制。德来源于道,是道在人类社会中的具体表现。上德指的是上等的或说深层理解的德意;不德指的是不要特意的表露出来或总用说的方式来表现出来。这与开篇的道,可道,非常道;是一个意思,挂在嘴边的道就不是真的道,因为道是天然的,一旦加上我们人类文明的烙印就不是真的道了。同理,德由于来源于道,所以总把德挂在嘴上的德就不是真的德了;下德是指的低层次理解的德意,不失德是指每每表现出来的德,其实这就是无德。因为这样立即的德意不是真的德,所以你这时表现出来的德行就不属于真真的德行。这句话的本意就是这个意思。道德经要通篇阅读,要从第一篇开始,要读明白道的含义,才能明白德的产生原因。如果能够很好的读懂道德经对你的人生发展会产生不一样的作用。道德经是一个需要动脑子阅读的巨著,静下心来好好理解里面的含义真的很有情趣。谢谢阅读。

zhangjilai1

zhangjilai1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道之华而愚之始。这一段经文是道德经论述德的核心内容,真正有德的人,从来不标榜德,甚至做了功德都没有德的概念,也就是无心为之,如果做好事善事为的是自己出名,或者另有目的,这种德虽然不失德,都是也不是真正的德。真正的仁德的人,也不标榜什么仁德,做的都是仁者该做的,也没有仁的概念,自然而为之,也就是孔子老人家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真正的仁者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仁者,但是处处念念为众生,为百姓,这就是上等的仁。真正有道义的人是有意而为之,一身正气,匡扶正义,像孟子说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这就是大丈夫的义。如果讲礼的话就到了道德的最底层,社会已经没有了道德仁义,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非洲虎(陕西)

非洲虎(陕西)

个人对道德经不详

试解自已对句看法:

上德不德,是依有德;

因为,上级建筑各级权力官员,多数职高气杨,有时提倡的德,也不一定是需要的真正德,所以,他们总去強迫下属,是以当权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下指普通老百姓,他写多数人都很讲德,也互相不失德。但是他们说了不算,故此他们存认说做的德,无权落实不了,是以无德。

依据古今存历史分折,

学术国学很差供参考。

cqnyfz

cqnyfz

楼主好!《道德经》第38章的这四句是总说“道和德”的关联性,指明“道不离德、德不离有、无也是德、德也为真”的思想。你的疑问是没看懂首章“道、无、有”三字关系所致,这是贯穿全经每句话的隐藏红线。下面由此简析几句,供参考。

【1、解读关键】

有四点:(1)先要明白“道”是万物之源,“德”是道所起的作用;道无形,故德也无形。因“道”无矛盾性,故“德”也无矛盾性。(2)因此,“上下”不是矛盾含义,“上”是无上,无上德=道;同理,“下”是无下,无下德=道。所以,上德、下德都是“道”的别名,这个“德”指德之体。(3)“不德”的德指“德之形”,“有德”的德指“德之用”,“失德”的德指“德之用”,“无德”的德指“德之形”。(4)“德”字在四句话里,有三个含义在混用,即分指“德之体、德之形、德之用”。

【2、字面意思】

连起来看,大意为:(1)“道”是无形的(无),所发挥出来的作用“德”也是无形的(无),就叫“上德不德”。(2)但“道”不会因为无形而不起“德”的作用,“道”永不离“德”,就叫“是以有德”。(3)道和德是一体的,即便在“道”化身为万物(有)时,所发挥出“德”的作用也不会消失,就叫“下德不失德”。(4)又因为“德”也是无形的(无),故在万物表面(有)也看不到“德”的作用,就叫“是以无德”。

【3、为何对“道德”两字要曲折表达?】

原因有两个:(1)道与德为一,本不能分开讲,为宣说这个秘义,老子不得已,做了文字处理,把道说成“上德、下德”,但还用个“德”字在里面,显示“无分别”之意。(2)道的真性是“无”,德的真性也是“无”,但这个“无”不能言说、思维和表述出来,因为若能讲,“无”就变成“有”了,故要同时提“德”的三义(体、形、用),将“德”和“有”区别开。也就是说,凡是能被人体器官(眼耳鼻舌身意)认知的,都叫“有”,在首章里已明说,“有”是道的假性,在此不能与“德”混谈。

【4、四句的思想性】

主要是四个:(1)“道和德”都无形,不能旁观,也就不可说、不可思、不可见,故勉强讲出来,是暂时假说,非真义。(2)“有与无”都是“道”的属性,也是“德”的属性。(3)“道和德”是一体,“有和无”是一体,不能因为分开讲,就当成对立的两个看。(4)“德”藏在“有”里,人有智,才能证悟,而不能因“德”无形,就否定之。

总之,道以“德”显示益世性,德以“道”显示存在性,同理,德以“无”显示永恒性,以“有”显示遍在性。明白此义,就知“道是万物,也是人身;德是万用,也是人慧”,故道在人心,德在人行,都是立身处世的根本。

nicole_cao

nicole_cao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指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01

要理解这句话的深意,首先要弄清楚“德”字的含义。“德”,起初没有“彳”旁,是由殷墟甲骨文中的“惪”(音同德)演化而来的。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惪,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从直,从心”。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道:“内得于己,身心自得也;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

也就是说,“德”就是心存善念、无愧天地,恩泽利他、成风化俗。

而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主流价值体系中的“德”,主要的是指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

02

但是,老子在《道德经》中,却惊世骇俗的提出了“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的观点,这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

在老子看来,上德之人不囿于世俗道德说教的约束,而是以自然无为的态度对待万事万物,因而看起来是没有道德的,但这却是真正有道德的;下德之人拘泥于世俗道德说教的束缚,处处以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苛己责人,看似没有丧失道德,其实却是最没有道德的。

可见,“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里的几个“德”字的含义也是不尽相同的。其中,“上德”、“有德”、“下德”、“无德”,这几处的“德”是指道家哲学主张里践行自然无为天道的有道之人的修养品行;而“不德”、“不失德”,这几处的“德”,指的是世俗的道德说教。

03

这里,老子所表达的意思,与《道德经》的主旨密不可分,老子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遵循自然无为之天道,进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

因此,在老子看来,真正有道德的人是顺乎自然无为天道的人,而遵循世俗道德规范约束的人恰恰是没有道德的人。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所表达的含义,与《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所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即都主张顺乎自然无为之天道。

晓丽

晓丽

我是文开石我有靠谱答案

先说句闲话:道德经每章都不长就不要单拿出来讨论了,何必再断章取义。

原文出自

甲本(38)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而取此。这里说的【不德】,指的是上德以“道”治天下,不宣讲德而有德。

这里的【不失德】,指的是下德不以“道”治天下,虽宣讲德而无德。


有人把这里解释成具体的指代【上德的人】【下德的人】【贵族】【平民】等不同阶层的人的区别,是一种狭隘的解释。

这一章依然说的是大的层次,参照后文就看得见在讨论道德仁义礼。

所以失道后就宣讲德,失德后就宣讲仁,失仁后就宣讲义,失义后就宣讲礼。“礼”是道、德、仁、义、礼的末端,是最没有忠信的东西,用礼治天下表明当时社会的精神面貌已处在最混乱的时候。

以前的书中有关用礼治天下的记载,那都是“道”的华丽的外表,也是最容易迷惑人欺骗人的东西。所以大丈夫学习恒无名的道“居其厚”,而不学习以前书中记载的礼“居其薄”;用道治天下“居其实”,而不用礼治天下“居其华”,所以去彼而取此。

尤其跟着就说【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下德为之而有以为】,还是在说“无为”或“为之”的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fishcuicui

fishcuicui

#泛文化写作班#这句话出自《道德经》地38章,原文较长,

全文如下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3故去彼取此。

全文提要

本章是德经第一章,是对整篇德经的整体概括,老子站在宏观立场,对“德”进行了阐释。老子的“德”不同于孔子认为制定的伦理之“德”,这里的“德”是“道”在人生层面上的体现。

老子又把“道”在人生层面而的体现,划分为“上德”、“下德”两个范畴。“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是顺道而为之,与“道”契合;“下德”,顾名思义,层次较低,等而下之的意思,何故呢?有人为因素。下德又包含“仁”、“义”、“礼”几个渐次降低的层面,层次愈低,离道愈远,“道之末”。

需要注意的是,老子在本章里对“礼”进行了严肃地批判,因为在老子看来,越是繁文缛节的“人为”因素,越是悖道害人。所以,老子在本章要表达的就是:返璞归真与无为的“道”,以达到“上德不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的境界。

本问题章句分解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是指体道者,得道者,最有道德的人。这个“德”,可以借助王弼的解释,德即得,得到了“道”的真谛的意思。“不德”不是不道德,而是“上德”者的心思言行唯道是从,自然而然,率真无为,只是出于遵道而行,而无表现其“德”的主观意愿。这样的行为,看起来似乎并没明显的“德”,但却是真德、大德、上德。

“德”,在本章里是名词动化,为意动词,即“以为有德”的意思;“不德”,则是不以为有“德”的意思。实际上是不显现其德。上德,是“道”的体现。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等有德的人,先天本性合道,但后天环境将其德磨掉了,需要靠道的约束,才能做到近乎道、合乎道。这个下德与上德相比,是多了一层“强制的约束力”,并非天然的、自然而然的属性,所以是是下德。这里的“不失德”,有“离不开”约束的意思。

章句延伸

“道”具有对德的根本规定性,是德的本源。而“德”是“道”的具体体现,是遵循道的规定性并行使道的规定的,二者之间有规定和被规定的关系。

上德之人,以“道”为根本遵循,思想、行为惟道是从,不做作,不虚伪,“人为”即是“伪”。“道”以“无为”为宗,不带有任何主观刻意。而下德之人,是有所“为”的,这种“为”带有强力的主观刻意,比如接下来说的“仁”、“义”、“礼”,无不是人为造成的,不管这种人为因素的愿望多么美好,都是与“道”的“无为”背道而驰的,这种规定性越详细越具体,离开“道”的本意就越远。老子认为,仁、义、礼的出现,正是社会背离“道”的实证。但是老子并不否定仁、义、”在“道”失去的情况下的临时替代和补充作用。当社会整体归于真力大道的时候,这些具有临时替代和补充作用的仁、义、礼就会被淘汰。

luyixiaohan

luyixiaohan

完美的德,不是为显着有德而去做有德的事情,而是因为为道而有德。虚伪的德,为了有德而去做有德的事情,也就是俗话说的装,作秀。完美的德,遵从于道,所以能心想事成。虚伪的德,背离道,必定会无所作为。尚仁者不求回报,将仁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去遵守,以仁的言行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脱离道而行事。尚义者欲求回报,以义的言行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脱离道而行事。尚礼者,以礼所规范的言行模式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脱离道而行事。要求别人有礼而得不到回应,就生气,抱怨、发牢骚,摔东西。所以失去了道,德就是真伪的。没有了德,仁就是虚伪的。没有了仁,义就是虚伪的。没有了义,礼就是虚伪的。虚伪的礼忠信最薄,是祸乱之首。

gzxiaoxian

gzxiaoxian

老子啰嗦了一大堆,无非都在强调无欲无为。由于他不了解人类进化、演变的过程,就把德看成是他也不真正了解的道的负面产物。他认为人的一切不当行为都来自欲望,因欲而为,因而才有了德的约束,所以先有不德,而有德,有德就是因为不德。无欲,人就不需要德的约束,德也就不存在了,无欲则无为,德也是有为的一种。老子不知道,人正是有欲有为,才成为人,否则只是死物,他的无欲无为是让人回归死物,逃避竞争。

加拉太熊

加拉太熊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