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认为天下才子必读六本书,你认为如何?

提到的作品

[作品]将进酒

大周王朝咸德年间,建兴王沈卫兵败于东北茶石河,导致中博六州险些被外敌侵占。其子沈泽川受押入京,沦为人人喊打的余孽。离北王幼子萧驰野闻讯而来,出手狠戾几乎要了沈泽川的命,谁知这看似文弱的沈泽川凶得很,回...

唐酒卿

[作品]史记

“中华经典藏书书系”,内容经典,形式精美,全面体现“经典藏书”理念。 该书简介:《史记》为其中之一。 《史记》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

司马迁

[作品]雪山飞狐

《雪山飞狐(旧版)》一书讲述的是闯王李自成四大侍卫胡、苗、范、田后人和闯王军刀的故事。当年闯王兵败九宫山,将藏有复国宝藏的闯王军刀交给四大侍卫之首胡侍卫保管,苗、范、田三位误以为他卖主求荣,将其杀死。...

金庸

[作品]西厢记

《西厢记》是我国古代爱情剧中久享盛誉的作品。 作者王实甫,名信德,大都(今北京)人,生平不详,约是由金入元时期的杰出戏曲大家。所著杂怖十三种,大多散佚,除《西厢记》外,尚存有《丽堂春》?恢旨啊盾饺赝...

王实甫

[作品]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思想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辫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集腋成裘,最终在战国初年...

[作品]三国演义

三国时期是个激动人心的时代。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是纪录这一时代的最原始材料。从晋朝到唐宋,民间关于三国的传说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以各种形式不停歇地上演着、评说着刘备和曹操的故事,男女老幼无不喜欢...

罗贯中

[作品]庄子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庄周

[作品]周易

本书以清代武英殿刊刻的四卷本《周易本义》为底本,经传卷次一依其序。将《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卦爻辞,以及《彖传》、《象传》、《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诸传原文,皆译为通俗...

靳极苍

[作品]金瓶梅

全球首套简体中文完整版双版本《金瓶梅》(一字不删),包括拥有最充分原始信息、最具可读性的“崇祯本”全部内容(该版本曾面向中国高级领导干部和学者及大型图书馆少量印制),并附录万历词话本中和崇祯本内容不同...

兰陵笑笑生

[作品]诗经

(风雅颂三卷册,全彩插图)

骆玉明 解注

[作品]楚辞

《楚辞》主要在精、全、注、装四个方面做了工作。 精,指精选古代诗文选本中最为优秀者予以推出。不仅注重编选者、编选思路的权威性,也注重流传的广泛性,使之具有真正的收藏价值。 全,指尽量全面地反映古代诗文...

黄凤显

[作品]左传

本书为“中国家庭基本藏书·史学名著卷”中的一本,该卷包括《左传》、前四史及《资治通鉴》,它们是中华史学的精华,认识历史,当从此着手。本书是为普通读者提供的一个《左传》选本,所选篇章或长或短,基本上囊括...

左丘明

[作品]水浒

救冻犬的脖子上挂着酒瓶和面包,它们在寒冷的山区救助被埋在深雪中的行人。蚯蚓吃进垃圾后排出的粪便,是上等的天然肥料;秃鹫吃光了动物尸体的腐肉,不仅饱了肚子,也清理了自然环境;鸟的腿内具有振动小体,能感受...

施耐庵

[作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水浒故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主要内容:高衙内派陆谦等人前来杀害刺配沧州的林冲,而此时林冲正被调至草料场当差。在一个风雪夜,陆谦等人烧了草场想烧死林冲。而林冲在山神庙里避风时意外听到几个的诡计,顿时怒...

傅玉祥

[作品]三国

一部二十四史,得从何处说起呢?如果你计较这个问题,请准备蹲二十年“史牢”吧,因为除了“从头说起”,没有第二招;如果你不想受这么大的折腾,倒也不妨由着性子来,想从哪儿说起,就从哪儿说起。比如像我这样,直...

周泽雄

[作品]天下才子必读书

经典必读文库。 本书收有金圣叹批《左传》、《国语》、《战国策》、秦文、西汉文、东汉文、晋文、唐文、宋文等15卷。从选文的数量来看,做到了繁简适中。从选文的范围来看,做到了选录重点作家的作品与选录一般作...

金圣叹

[作品]杜甫诗

《杜甫诗》主要内容: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

杜甫

[作品]资治通鉴

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录了从三家分晋一直到五代十国,十六个朝代,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全书分二百九十四卷,共有三百多万字,取材十分广泛,历史资料十分丰富。《资治通鉴》刻...

司马光

[作品]金圣叹评点才子古文

《金圣叹评点才子古文》是一代才子金圣叹以轻盈透彻,精妙洒脱的文字品评历代名著佳作。 [内容介绍] 金圣叹乃明末清初一代奇人、才子。他的性格洒脱豁达,文思精妙高深,才情气贯长虹。作品中对...

金圣叹

[作品]游侠

兰登书屋继《达·芬奇密码》后重拳打造!环球公司以重金购得电影版权,斯皮尔伯格亲自执导。 “在游侠的世界中,每个人的潜能将被无限发挥”。深喉般神秘作者打造的科幻悬疑巨作! 震撼全球的科幻悬疑巨作,在现代...

十二只鹰

[作品]春望

西西由《我城》的跳躍,一變而為深沉,《春望》昭示了她的另一次嘗試。深沉二字當然難盡西西的風格,只是概括而言,西西不再刻意追求表面的文字技巧,而是以深邃的識力,表露人性的堅強和懦弱,世態的冷漠和溫情,文...

西西

[作品]离骚经

《离骚经》是王贺良编写的,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

王贺良

[作品]蜀道难

音乐创作是音乐领域中的第一资源,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原生起点。在数百年的中外音乐出版历史中,各类原创作品及其改编形式的乐谱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人民音乐出版社在其五十余年的历程中,在出版大量图书的同时,也出...

郭文景

[历史架空]莺莺传

街坊出身的女孩子,重生而来,只是为了得到原本求而不得的平淡生活——那是什么?无非柴米油盐!内容标签:布衣生活 种田文。主角:赵莺莺 ┃ 配角:崔本┃ 其它:市井生活平平淡淡

夏天的绿

最新跟帖
§幻 σ艷ξ

§幻 σ艷ξ

圣叹同志如果生在当下,他推荐的书就多喽!

xila12

xila12

读书,成于有学,贵于善用。所谓才子,勤学善用者。精于一而专,精于多而博。无所谓一本,六本,或者千百本。因适用而学习,无所谓哪本是必读。

48号孤单者

48号孤单者

在那个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时代,金圣叹老前辈能提出天下才子要读六部书的倡议是非常超前的。当然,把金先生当时的观点放到现在知识大爆炸的信息时代,别说是当今社会的才子精英,就是一个普通人一辈子读的书也不止是六本,六十本。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包括金先生在内的所有人都突破不了所在年代的历史认知,因此,拿现在历史唯物观来看金先生说的话,他是有历史局限性的。


月之海

月之海

金圣叹在〈三国志演义〉序中云:“余尝集才子书者六”。

1:《庄子

战国·庄周——第一才子书

2:《离骚

战国·屈原——第二才子书

3:《史记

西汉·司马迁——第三才子书

4:《杜工部集

唐·杜甫——第四才子书

5:《水浒传

明·施耐庵——第五才子书

6:《西厢记

元·王实甫——第六才子书

静女其姝

静女其姝

被金圣叹称为"六才子书"的是《庄子》、《离骚》、《史记》、 《杜工部集》、《水浒传》、《西厢记》。

第一才子书:战国庄周所著《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其主张是“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又名《南华经》,为道家经典之一。全书共52篇,现存33篇,分内7篇、外15篇、杂11篇。

庄子》内篇的思想、结构、文风都比较一致,一般认为是庄周自著。外、杂篇则兼有其后学之作,思想观点与内篇多有出入。不仅有唯心主义的虚无主张,也带有唯物主义的辩证色彩他的思想反映了战国中叶至秦汉间社会变革形势下道家学派的发展与分化,也反映了各种学派的相互渗透。

但从全书总体来说,庄子的思想主要阐述唯心主义的本体论、相对主义的循环论、认识上的不可知论、无为的政治主张、虚无的人生哲学,这些构成了庄子学派的基本倾向。

庄子》在文学上的影响很大。自宋玉、贾谊、司马迁以来,历代大作家几乎无一不受到它的熏陶。在思想上,或取其愤世嫉俗、不与统治者为伍;或随其悲观消极,自揭自嘲。对于《庄子》的艺术,或者赞叹,或者仿效,或者从中取材而化为己意。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在思想和艺术上都从《庄子》那里吸取了许多营养。

第二才子书:战国屈原所著《离骚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诗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后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大约于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即今湖北秭归县),相传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被后世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体”作品的创立者,在他之后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由集体歌唱进入到个人独创的全新时代。后人称他的诗为“诗魂"。

屈原早年深受楚怀王信任,担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在吴起变法之后,他成了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人 。后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离骚》是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作品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作品主张“举贤而授能”,“循绳墨而不颇”。提出“皇天无私阿”,对天命论进行批判,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作品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第三才子书: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

司马迁,字子长生于公元前145年,约去世于公元前87年,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正是汉朝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候。三十八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宫廷所藏的一切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后因为李陵辩护,身体和心灵遭受巨大的折磨,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即《史记》。

史记》全书130篇,526500余字,包括12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30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70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10表(大事年表)、8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 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

史记》是中国两千年来最伟大的历史名著,其中有许多文学名篇。因为司马迁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比较进步的历史观点和高度的文学修养,所以他能够选择史料,创设体例,刻画人物,把先秦以来多方面的史实和他当代社会各阶层的形形色色,的动态如买地反映出来,写成这样一部完整丰富的"通史"。更因这部书有完美的体例,可以妥贴地安排多方面的史实,于是就被那些由汉朝到清朝的许多史学家所接受和取法,无形中便规定了他们写历史的范式。另一方面,又因这书的内容丰富灿烂,生动地塑造了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反映了社会的复杂生活,于是又被后来历代的文学家奉为典范,在中国文学史上发生了莫大的影响。《史记》像一颗不落的星辰,永远照耀在历史的长河上;《史记》像一座山,永远矗立在中华民族和全世界的文化之林。

第四才子书:唐朝杜甫的《杜工部集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人称为"老杜"。他的诗歌立足于忠厚,其风格雄浑高古,自成一家,被尊称为"诗圣"。

杜甫的诗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最高峰,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他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工部集》杜甫的诗文集,因杜甫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因而得名。现存诗1400余首,文30余篇。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第五才子书:明初施耐庵所著《水浒传

施耐庵(约1296~1370)元末明初人,名子安,又名耳。江苏兴化(今江苏兴化县)人。相传《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

水浒传》的成书,以发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为题材,生动地叙述了起义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塑造了一系列农民起义英雄形象,直接鼓舞了封建社会人民大众对统治者阶级的反抗斗争。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后镇压田虎,王庆,方腊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势力,最终走向悲惨失败的宏大故事。

水浒传》真实反映了农民起义的全过程,它由相对独立、完整的各个故事联结成一个整体。一百二十回的《水浒传》是由层次分明而又统一连贯的前、中、后三大段落组成。作品运用纯粹的白话,达到了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艺术效果,确立了白话文体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优势,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对后代文学具有深远影响。

第六才子书:元朝王实甫所编《西厢记

王实甫(1260年-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杂剧作家,《西厢记》的作者。

王实甫与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

西厢记》原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杂剧作家王实甫创作的杂剧作品。全剧五本二十一折,叙写了书生张生(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仕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全剧体制宏伟,用了五本二十一折连演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在古代杂剧中是罕见的。该剧情节引人入胜,形象鲜明生动,文采斐然,极具诗情画意。


以上便是金圣叹所谓的"六才子书",不知楼主可否满意?

laogongzhenzhen

laogongzhenzhen

金圣叹所谓六才子书——庄子、史记、离骚、杜诗、水浒传、西厢记。除庄子、离骚我只看过大概,其他四部书算是有些心得,杜诗不敢说“读完”,但是好多名篇却也吟咏再三,水浒也是百读不厌。

(金圣叹)

先来说杜诗,即《杜工部集

韩愈诗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但是凭我个人经历来说,杜甫的诗并不如李白的作品“讨喜”,因为大抵喜欢诗文者,倾心于李白诗中的气势,但是杜甫的诗却太多深沉。李白的诗容易从字里行间读出一种快感,这种快感引导着读者感悟诗人的情绪并做个人的“二次创作”。但是杜甫的诗却不行,他的诗太过深沉,如果读者不了解诗的背景、不主动尝试着领会诗人的情绪、没有一定的阅历(或是审美水平)大概难以欣赏杜诗。

有句话叫“壮年读杜甫”,因为有了一定的积累(或是阅历的积累、或是阅读量的渐增)才更容易读懂“江阔云低、断雁西风”的深沉,并在此基础上体会什么是“僧庐听雨、鬓已星星”。这里引用蒋捷词中的意象就是为了说明杜诗的沉重。所以才有近代诗人冯至那首绝句——携妻抱子流离日,始信少陵字字真。未解诗中尽血泪,十年佯作太平人。换句话说,到了“而今识尽愁滋味”的地步,才能理解“欲说还休”的境界,这也是蘅塘退士首推“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句诗的原因。能领会到杜甫这首江南逢李龟年的境界,才能读懂杜诗。

(江南逢李龟年)

所以有时候读到“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两京三十口,虽在命如丝”、“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等等这类的诗句才感叹诗人挥笔的力度。所以金圣叹将杜诗列为“六才子书”之一足可见其高明,他的文学欣赏能力在他的批语里就可见一二,所以偏爱杜诗也不是偶然。

再说水浒

水浒传》大概是这六部书中我读的最多的一部,有些时候找不到好书或是百无聊赖就会翻一番水浒,因为第一《水浒》这部书很对我的性格,而金圣叹将其列为“六才子书”大概一半原因也是因为他的性格,这从他的批语与对招安后的那几十回的批评中就体现的很明显。《水浒》这部书位列四大名著绝对有它的道理,但是那些教材书用阶级分析法来概括水浒传的成就绝不是水浒的特色,反抗主题的小说很多,但为什么独有《水浒》闻名?

很多人其实没有读懂《水浒》,《水浒》的魅力不仅仅在于他的情节、他的语言(当然在这两个方面水浒非常优秀,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些章节我已经熟读的快背下来了),水浒紧凑的情节下略去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关乎人情、事理等等,近些时从权谋的角度来解读水浒就很流行,这种解释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熟读之后那些人物态度的转变中读到很多东西。

水浒传》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就恐怕连《三国》也比不了,这些一百零八个人物性情、气质书写了水浒这篇大文章。实际上金圣叹作为文学批评家,尤其以他对《水浒传》的点评最为出名。

(《风雪山神庙》)

再说《西厢记

其实很早之前我写过一篇关于《西厢记》的文章,这部书要我来看它的价值已经远远比不了“六才子书”中的另外五部了。但是在它被贴上“淫书”的标签时,唯有金圣叹做出了“天地之妙文”的评价。

西厢记》的优点,要我看表面上只有它的文辞,文辞之华美少有比肩,而情节上这部书既俗套又有些“狗血”,恐怕这些古典的戏剧的情节在现代人看来都难以接受。但是这些老套的情节在当时却是主流,而《西厢记》此书又因为是情爱的内容,潜在的就难免批评了礼教。书中才子佳人的故事看起来是进步的,但是除此之外确实再无其他深意。当然这部书在戏剧唱词、音律等方面的成就因为本人学识有限,难以做出什么有价值的评价。

史记》一书则不必多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恐怕早已人尽皆知

中国史书很多,但是文学性上没有哪部书能望其项背。虽然《史记》中的部分内容充斥着道听途说,史学的严肃性、真实性经常被人质疑,但是大体上这部书绝对够格登上史书的巅峰,其中很多名句更是被传诵至今,揭示出一些普遍程的道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算是很接近了。

说一下《庄子》与《离骚

金圣叹所选的这六部书毕竟叫“才子书”,对于才子而言不读《离骚》、《庄子》则难成大才。因为《离骚》毕竟是中国诗的老祖宗之一(另一个源头诗三百),离骚的成就不必多数,任何人只要能通读过一遍恐怕就已经能够被折服了,这部书带着诗最原始的那种美感还有情感,而《庄子》中散文的天马行空、恣纵不傥更是对文学修养做了补充。另外《庄子》中的故事更是韵味无穷,无论是“文章仪态”还是背后所揭示的东西,都是才子行文应该学习的,《庄子》在散文上的成就正如鲁迅所说:“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而《庄子》作为道家经典,“南华真经”应该还有“修行”的功能,但是因为学识有限、读的次数也很少,我并没有觉得它有那些修行上的玄妙。金圣叹被顺治称为“古文高手”,可见此人在文章上的造诣,所以从一个文人的角度来看,推崇《庄子》、《离骚》也就不足为怪了。

丸子小美

丸子小美

在金圣叹的时代,读了其所指认的六本书,其实也只能说及格水平。金本身就是大才子,他批注六才子书显示了博学及才华,他从汗牛充栋的古籍中选出六本可以说代表中国文化最高建树的作品,更佐证他的阅读面和眼光。

现在“知识爆炸”,与金的时代大异。我们称之为才子的人,除了学术有专攻,研究有方向,还在知识结构上广采博纳。对金批的六才子书应当了解,不一定深研,除非有浓厚的兴趣。因为:建构自己的才气是更多的领域渉猎,而一生太短。


cocokim0322

cocokim0322

我觉得《三国演义》《水浒传》《杜工部集》必须读。《三国演义》教我们怎样工作,怎样为人处世;《水浒传》教我们扬善惩恶以及适者生存的道理;《杜工部集》让我们了解人生百态,了解诗歌的创作特点和意义。

质朴的花儿

质朴的花儿

读了这六本就是才子?难怪我读了六千本,还不是才子。看来是读过头了!(哈哈)

其实书真不在于读多读少,也不在于读什么,我读书就喜欢杂,前面开玩笑说读了六千,当然是假,但加上网文的话,也真差不离。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章回体的读过不少。

我看书只粗读不求细解,曾一晚上看完《雪山飞狐》三本。很多前面看完,后面立马就忘。但若是与人谈天吹牛或写诗作词时,脑子里能立即回忆搜索到相关阅读过的知识点!

比如:我写诗词时喜欢用典,不写时,你若突然问我一个典故,我可能忘了;但若是写作时,我若写到这典故的情景上就会突然想起来了!如拙作母亲节所写十一首【鹧鸪天】之序,

/浔阳隐

树有根来水有源。为人百善孝当先。羔羊跪母知恩义,反哺乌鸦识孝贤。

人在做,上天看。卧冰割肉早流传。愚身命续双亲血,切莫无知学獍残。

“獍”:当时写到这结尾时,我并没有想到这词。但前面写的都是大家知道的二十四孝,我就突然想到不孝的,凶残的东西。如“杜鹃鸟”,在刚出生就会把孵它出生的鸟的蛋推出巢穴。还有“獍”,一出生就吃它的母亲!

黑寡妇:一种蜘蛛,交尾后吃掉公的!

最后:读书还是要读,而且要多读,但不分种类,都应看看。书到用时方恨少,这话是真理!

小狐狸睡到天昏地暗

小狐狸睡到天昏地暗

他是17世纪的精神先锋。他的使命是惊世骇俗。乱世中,他最达观。浊世里,他最清醒。他是清醒的酒鬼,玩世不恭的才子,爱吃狗肉的佛教徒,精通哲学的神棍,恶毒的文艺批评家,视规则如狗屎的学者,反礼教的孝子慈父。他属于中国历代文人中有趣、任性又精神分裂的稀有物种。

金圣叹(1608~1661),中国清代文学批评家。名人瑞,字圣叹,以字行。原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更名。一说本姓张。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诸生,一生绝意仕进,以著述为业。性格诙谐怪诞,狂放不羁,好饮酒,言行不同流俗。学问渊博,议论多警世骇俗。顺治十八年(1661),清世祖崩,吴地官吏设幕祭灵,时金圣叹与诸生百余人为逐贪官县令哭于文庙,因而以震惊先帝、聚众倡乱罪被处斩。

一位傲视千古的文人,才华横溢、见解独到的书评家,大清奇才

20世纪新文学运动中,文学史家都赞扬金圣叹,胡适认为他是"大怪杰", 林语堂称他是"十七世纪伟大的印象主义批评家"。

据说,金圣叹读《论语》,认同孔子弟子曾点的话。曾点以无意仕宦与向往自由而著名,为孔子所赞叹,于是,金圣叹取字为"圣叹"。这,就是金圣叹名字由来。

关于他还有好多段子。据说他在最后的临刑前,耳朵里突然掉出两个纸团子,刽子手好奇地捡起来,打开一看:一个是"好"字,另一个是"疼"字。

提出“六才子书”之说,提高了通俗文学的地位。

他诗文均有名,而主要成就在文学批评,尤在小说戏曲的评点上。他将《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合为六才子书,准备逐一评点,仅完成第五、第六两种。他的评点提高了小说、戏曲地位,评点中颇多精警之见。著有沉吟楼诗集、唱经堂才子书汇稿等。

可以说金圣叹乃明末清初一代奇人、才子。

他的性格洒脱豁达,文思精妙高深,才情气贯长虹。作品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金批水浒”和《天下才子必读书》。

金圣叹从文章立意、行文写法、遣词造句、人物性格分析等多方面入手,给出切题批语,可谓深得要领、直至人心。我们又从书中精选传世作品,配合读者需要,加以注释、翻译,成此《金圣叹评点才子古文》。《金圣叹评点才子古文》突出的金圣叹的批语。

“六才子书”介绍

天下才子必读书》全书共十六卷,352篇。篇目按时代先后排列,分先秦、汉晋、唐宋三大部分。其中先秦部分五卷;汉晋部分四卷,汉代文章又分西汉、东汉、后汉(蜀汉),晋文仅9篇;唐宋部分六卷,唐文和宋文各占三卷。最后一卷为补遗,《左传》2篇,《史记》16篇,此外有汉文6篇,唐宋文各1篇。《天下才子必读书》除了作为散文选本外,也还可以作为金圣叹的文艺思想资料来看。清初著名学者金圣叹编选批注的古代散文选本,多为古代名篇佳作,每篇均有总评,文中夹批、夹评,妙语连珠。疑难词句由研究者详加注释。《天下才子必读书》是古文爱好者阅读、收藏的佳作。

金圣叹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 文学批评家,是“评点”这一文学批评形式的集大成者。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金圣叹的全部评点成就,对金圣叹诗文选、评点春秋战国才子书、评点秦汉两晋才子书、评点唐宋才子书、评点历代才子书 补遗、评点诗经、古诗、 唐诗、宋词、评点第四才子书· 杜诗解、评点第五才子书 《水浒传》、评点第六才子书《西厢记》等。本书是国内目前较完整的一套金圣叹评点全集。

一点感慨

在明清的评点学研究中,金圣叹的历史评点是一个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这主要源于对金圣叹历史评点的错误定位。金圣叹的历史评点绝非简单的写作教科书,而是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与人们通常把历史当成客观的“事实”不同,金圣叹是把历史作为“文”,作为一种叙述来加以评点的。

金圣叹敏锐地发现了那些一直被视为经典的史学著作的不可靠性,并对之进行了颠覆性的解读,从而把历史由“可读的文本”变成了“可写的文本”。正确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重新认识金圣叹乃至整个明清的诗文评点,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yangmeng

yangmeng

现在可能已经有些不太适用了!这六本书,恐怕现在中科院院士里面还真没几位大才子是全部读完了的!但要是文学、汉语、新闻、教育等相关类的专业门类,要想成为文科类全能“才子”的话,还是真的需要认真读一读的!

猫女的利爪

猫女的利爪

金圣叹是明末清初一个非常有趣、有才的文学评论家,其评书语言犀利毒辣,一针见血,很多观点往往深得读者之心,其黑色幽默至精,往往让人禁不住拍案叫绝。正因为此,金圣叹被明末清初以来的文学批评界视为妙人、雅痞、先锋人物,深受鲁迅、林语堂、胡适等大师的推崇。

金圣叹评书时,以德和才为标准,将天下好书分为圣贤书和才子书两类。在诸多的才子书中,金圣叹最为称赞的是所谓“天下六才子书”,就是才子书中最负盛名的六本书,也是他所认为的天下才子必读的六本书,即《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

金圣叹在〈三国志演义〉序中云:

余尝集才子书者六。曰庄也,骚也,马之《史记》也,杜之律诗也,《水浒》也,西厢也。谬加评订,海内君子皆许余,以为知言。

在这段话中,他说:“海内君子皆许余,以为知言。”意思是他所提出的天下六才子书的说法以及他对这六本才子书的评论都已经得到天下读书人的普遍认同,大家都觉得他的评说非常正确。

下面,我们来看看金圣叹所定的六大才子书以及金圣叹对这六本书的评论。(实际上只完成了《水浒传》和《西厢记》的点评,对其他才子书的点评只能散见于对这两本书的点评中。)

金圣叹评第一才子书《庄子》:庄子是怨愤才子之首。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为庄子及其后学所著,也叫《南华经》,与《周易》、《老子》合称“三玄”。《庄子》集中体现了庄子的哲学、艺术、美学等思想,原著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

金圣叹对《庄子》的点评多集中在《庄子》那些文采突出和对生命感喟的篇章,这说明金圣叹评才子书时最看重的是文采,文采也或许是金圣叹评选出这六大才子书的标准。

在金圣叹的心目当中,六大才子书《庄子》当排第一,但是,常人读庄周梦蝶,读到的是庄周对自由的向往,而金圣叹读庄周梦蝶,读到却是庄周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读出了庄周的怨,他更多的是从一个不得意的文学家的角度去理解庄子,所以将庄子列为第一怨愤才子,怨愤排位甚至在司马迁之上:

若复置其中之所论,而直取其文心,则惟庄生能作《史记》,惟子长能作《庄子》。

在这一点上,我非常认同金圣叹对《庄子》的评价,很多时候,世人所谓的洒脱,只是源于对现实的怨愤和无奈,而非真正的心灵自由。

金圣叹评第二才子书《离骚》:为屈原的才华和高尚所折服。

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所作,在这首诗中,诗人自述身世,描写了自己在楚国受到的不公遭遇,表达了作者不屈于命运的坚强意志。在诗中,作者笔端表现出的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情感受到历来国人的赞美和推崇。

金圣叹本有意对六大才子书一一点评,但却因其英年殒命最终没有实现。金圣叹对《离骚》及屈原的点评只能见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金圣叹说:

先是倾倒其文章,次是痛悼其遭遇,次是叹诧其执拗,末是拜服其邈旷。凡作四折文字,折折都是幽窅、萧瑟、挺动、扶疏。所谓化他二人生平,作我一片眼泪。

在这段话中,金圣叹表达了对屈原才华的倾倒,对其遭遇的痛心和同情,对屈原坚强不屈性格的感叹及拜服。

从这段话看来,金圣叹深深认同屈原的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情感,这说明,金圣叹言语虽惊世骇俗,但是在骨子里,他还是和屈原一样,拥有一颗爱国爱民的赤心。

金圣叹评第三才子书《史记》:我就是司马迁。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之首,对中国后世文学尤其是史书的编纂影响深远,此后,中国的史书大多都采用了《史记》的纪传体书写方式。鲁迅曾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金圣叹虽然并没有对《史记》作过完整的点评,但是他却系统点评了《史记》里的九十多篇论赞,而且,他对司马迁的写作思路、方法也作了大量的评价。

他认为,司马迁在选择人物作传时非常偏爱英雄豪杰,司马迁之所以选择很多原本不足以立传的英雄豪杰作传,是因为司马迁把这些英雄豪杰当成了自己,借他们来感叹自己的身世和命运的不公,来寄托自己的理想。

金圣叹在《史记》中读出了司马迁的怨愤,指出司马迁是在发愤著书,并表示了深深的同情与认同。金圣叹认为,自己也是司马迁,所以也会像司马迁一样发愤著书。事实上,金圣叹确实继承了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文学创作理论,并以此来指导自己评点六才子书。

金圣叹评第四才子书杜诗:我是杜甫肚子里的蛔虫。

杜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一生创作颇丰,一共留下来1500多首诗歌,记录了唐代由盛而衰的转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劳动人民的疾苦。正因为如此,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金圣叹评点望岳时说:

“岳”字已难着语,“望”字何处下笔?试想先生当日有题无诗时,何等惨淡经营!一字未落,却已使读者胸中、眼中隐隐隆隆具有“岳”字、“望”字。盖此题非此三字(“夫如何”)亦起不得;而此三字非此题,亦用不着也。

金圣叹认为,杜甫是诗歌领域最杰出的人才,在诗歌作者中对杜甫情有独钟。金圣叹生前好友曾说,金圣叹对杜甫的诗非常痴迷,无论是吃饭睡觉,甚至出门做客时都会带上杜甫的诗,他曾以杜甫肚子里的蛔虫自譬,立志要评尽杜甫的诗歌,可惜英年早逝,只评点了160余首,所评仅仅只是杜甫所著诗歌的十分之一,憾矣。

金圣叹评第五才子书《水浒传》:腰斩《水浒》。

明代末年,金圣叹就已经完成了对《水浒传》的评点并出版。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金圣叹点评的《水浒传》只有七十回。《水浒传》一共有一百回(明容与堂本),但是金圣叹认为前七十回为作者(施耐庵)所作,这七十回也是金圣叹所赞叹的才子书。七十回之后的三十回是罗贯中狗尾续貂所作,成就远不如前七十回不说,而且罗贯中所作之文都是“恶札”。

在金本《水浒传》中,金圣叹调整了《水浒传》的内容,他以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为楔子,把原本的七十一回改为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惊恶梦作为结尾。金圣叹以他看到的是古本《水浒传》为理由,强势地将原本《水浒传》一截为二,史称“腰斩《水浒》”。

金圣叹为什么会腰斩《水浒》?有学者猜测可能跟他所经历的乱世有关,金圣叹特别憎恶《水浒传》后三十回的“强盗”行为。

金圣叹评第六才子书《西厢记》:珠玉在上,天地妙文。

金圣叹点评的《西厢记》全称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讲述的是张生与崔莺莺之间的爱情故事。因为作者为王实甫,所以也称王西厢,是元代著名杂剧之一。和《水浒传》一样,金圣叹完成了对《西厢记》的点评和出版。

西厢记》描写的是男女不合礼教的爱情故事,所以,《西厢记》自被创作以来,就受到了封建文人们的诋毁和污蔑。但金圣叹却极为推崇《西厢记》,认为《西厢记》是“珠玉在上”的“天地妙文”,将其与《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并列,誉为“天下六才子书”。

如同对待《水浒传》,金圣叹也对《西厢记》大动手脚,进行大肆的增删,如金本《西厢记》拷红一折中红娘所唱:“定然是神针法灸,难道说燕侣莺俦。”而原本则为:“我则道神针法灸,谁承望燕侣莺俦。”

可以说,我们看到的金本《西厢记》已经将王本改得面目全非,该书几乎被金圣叹给改写了一遍。金圣叹所赞叹的才子或许已经不再是王实甫,而是他本人。

结束语

从金圣叹所甄选的“六才子书”可以看出金圣叹对自由(《庄子》)、道德(《离骚》)、命运(《史记》)、家国(杜诗)、社会(《水浒传》)、爱情(《西厢记》)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与见解。

金圣叹一生狂傲不羁,但立身其正,骨子里渗透的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血,所以他所选择的这六本书,无论是对当时的读书人还是对今天愿意读书的人们来说都有着重要的引导意义。

但是,由于金圣叹的个性与人生经历,金圣叹在选择、评点这些书籍时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其中不乏牵强附会之说,我们在阅读、品评时一定要注意甄别。很多时候,阅读古籍应不限于一家之说,博采众家之长才是我们应有的读书态度。

Lucifer同学

Lucifer同学

金圣叹(1608年4月17日—1661年8月7日),名采,字若采。一说原姓张。明末清初大才子,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自称泐庵法师。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少有才名,喜批书。入清后,以哭庙案被杀。

行刑时天下起雪来,金圣叹高声吟了一首诗:“天悲悼我地亦忧,万里河山带白头。明日太阳来吊唁,家家户户泪长流。”吟罢刀光一闪,一代才华横溢、不畏权贵的文坛巨星陨落了。只留下那字字珠玑情真意切的对联和诗,让人读罢悠然神飞,涌起深深的怀念之情。

“六才子书”是由金圣叹所评定。此人的一大嗜好就是评书,而且评得特别精彩、非常有名。才子评才子,自然别具慧眼,他们的书,自然也是顶级的才子书。

金圣叹在〈三国志演义〉序中云:“余尝集才子书者六。曰庄也,骚也,马之《史记》也,杜之律诗也,《水浒》也,西厢也。谬加评订,海内君子皆许余,以为知言。”

第一才子书:《庄子》。《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该书反映了庄子的哲学、艺术、美学、异端思想与人生观、政治观等等。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大小寓言二百多个。其中,一般认为“内篇”七篇是庄子所写,内篇为庄子思想的核心。外篇十五,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杂篇十一。该书包罗万象,对宇宙、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价值等都有详尽的论述,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

第二才子书:战国屈原所著《离骚》(南方韵文之祖)。《离骚》是《楚辞》的篇名,为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浪漫主义抒情诗。全诗370多句,2400多字,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王逸楚辞章句题作《离骚经》,也有人称为离骚赋,或简称骚。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来指代《诗经》和《楚辞》。

“离骚”,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揭露了统治集团的丑恶,抨击了他们的奸邪、贪婪和残暴。同时,也塑造了坚持正义、追求真理、不避艰难、热爱乡土和人民的人物形象。

第三才子书: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纪传体之祖)。《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

第四才子书:唐朝杜甫的《杜工部集》(诗圣之作)。《杜工部集》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文集。现存诗1400余首,文30余篇。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杜甫与李白齐名,并称为“李杜”。他的诗歌立足于忠厚,其风格雄浑高古,自成一家,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最高峰。杜甫的律诗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是近体诗创作的集大成者。尤其是他的律诗,代表了近体诗创作的最高成就。

第五才子书:明初施耐庵所著《水浒传》(章回小说之祖)。《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古典长篇白话小说,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歌颂了农民起义,塑造了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的生动形象。《水浒传》流传于世的是一百回本,原名叫忠义水浒传,金批本去掉了后三十回召安后的故事,删定为七十回,把名字改成了《水浒传》。传说李自成的将领军队更是喜欢金批水浒,金圣叹在水浒刊印发行时就说水浒将使“未为盗者而为盗,已为盗者而自豪”。

第六才子书:元朝王实甫所编《西厢记》(元典经典)。《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大都(今北京市)人。他一生写作了14种剧本,《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是他的代表作。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叙述书生张珙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而终成眷属的故事。《西厢记》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金圣叹为人孤高,率性而为,个人主义,以才子自居,狂放不羁,讥笑其他秀才庸俗愚拙。他自幼学佛,劝人向善,倾向佛道二家的自由放任,又有儒家的入世冲动。

他亦不失儒生身份,期待有用于世,敬佩杜甫的忠君爱国,特别认同孔子弟子曾点。曾点以无意仕宦与向往自由而著名,为孔子所赞叹,金圣叹特此取字为“圣叹”。

政治思想上他倾向保守,批评明末官府苛政,同情被欺压的百姓,甚至主张官逼民反,但认为王命和礼法终不可违,对盗匪大肆谴责,特别讨厌梁山泊首领宋江。

金圣叹是中国白话文学研究的开拓者,提高了通俗文学的价值,卓有远见,被视为中国白话文运动的先驱。前人称赞白话文学大多泛泛而论,他却以细致深入的评点,证明这些作品如何优秀,能与经典名作相提并论,白话文学自此在士人间更为流行。

金圣叹的最大贡献,在于最早提高小说与戏曲的应有地位,是最早和最有影响文学提倡者,并开创了细读文本的文学批评方法,成为中国史上最有创意的文学批评家之一,在小说批评的领域更是首屈一指。

因为他攻击《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一度被中国大陆学者批评为反动和“封建旧社会统治阶级代言人”。金圣叹在哭庙案中服刑,又被清末革命党尊为抗清先烈。

金圣叹所写评点之详尽细致,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前所未有。在小说批评领域,他的权威地位超越王世贞、李贽和锺惺诸大家,继后的毛宗岗评《三国演义》与张竹坡评《金瓶梅》,亦屈居其下。李渔赞赏独有金圣叹能指出《西厢记》优胜之处,深入至一字一句;清人如冯镇峦、毛庆臻都赞赏金圣叹《水浒传》评语匠心独运, 周作人说“小说的批,第一自然要算金圣叹”。

金圣叹评语具原创性,个性分明,趣味盎然,而且准确清晰,细致入微,着眼于个别字词的艺术功能,远胜于中国其他诗话的含糊笼统。金圣叹强调细读文本,与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中的新批评流派有相通之处,西方学者因其评点与西方文论可以互相发明,特别加以关注。

KIKI是吕神经病

KIKI是吕神经病

金圣叹这个人就非常可气,给《三国演义》写个序,说:“余尝集才子书者六。曰庄也,骚也,马之《史记》也,杜之律诗也,《水浒》也,西厢也。谬加评订,海内君子皆许余,以为知言。”你说气不气,这相当于当着人的面打脸,我虽然给你作序,但我认为你是个辣鸡。

说说“六才子书”,虽然原著都多少读过一些,但金圣叹批评版只读过《水浒》,因此难免有不对的地方,大家看完憋着,不准骂我。



庄子

庄子》是战国时期庄子及其学生所著的道家经文,汉代以后,庄子被尊为南华真人,因此又称《南华经》,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魏晋时期名士清谈必备读物。

读《庄子》,你可以从很多角度去读,这是一部哲学名著,但在文学性上也是不可多得的,你还可以把它看作一部寓言书,又可以看到庄子其人瑰丽奇幻的想象,非常浪漫,现代人在现实中挣扎求生,静下来时读读《庄子》,你会饿,毕竟……鲲之大,一锅炖不下。



离骚

离骚》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无须多言,我们称文人为“骚客”,可不是说文人都是搔首弄姿的小妖精,但“骚客”之“骚”,取自《离骚》,切不可把两个骚混为一谈,虽然大多数文人风流起来确实很骚。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并且取得最高成就的人是诗仙李白,再往后还有诗鬼李贺,现代人玩什么魔幻现实,都是屈原李白李贺玩剩下的东东。

更重要的是,读《离骚》,可以读到心怀天下,可以理解什么叫真正的爱国主义,知道中国传统中真正的士大夫精神是什么样的。当国家存亡之际,没有委曲求全,只有舍生取义。



史记

许多人说起历史,就像说起数学一样,枯燥无味,反正这辈子我也不研究数学,买菜能算清加减法不就够了么?反正这辈子我也不会研究历史,知道唐宋元明清不就够了么?这句话逻辑之严谨,我都懒得争辩。

但太史公所著《史记》,绝不是枯燥的年月日,某人曰,你随便从《史记》里面抽一段出来读,我靠居然还是一篇充满文学性的著作,这就了不起了,不光能跟你普及历史知识,还能跟你炫耀文才,难怪鲁迅先生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金圣叹对《史记》的点评有六个字:“缓急人所时有”,他说《史记》是太史公一肚皮宿怨发挥出来,所以他对《游侠》、货殖传特地有精神,乃至其余诸记传中,凡遇挥金杀人之事,他便啧啧赏叹不置。



杜甫诗

金圣叹原话是“杜之律诗也”,自唐朝近体诗诞生以来,如果没有杜甫,近体诗的江湖地位可能会下降一个等级,杜甫可能也成不了诗圣。

所谓近体诗,包括绝句(五七言)、律诗(五七言)、以及排律,最大的特点就是句数、字数、平仄、押韵等都有十分严苛的限定,这种规矩跟老杜的气场简直完美契合,老杜出身名门、官宦世家,严守儒家道德,以致君尧舜为人生最高理想。所以他上为君王,下为黎民,对自己的言行、思想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用现在话来说就是守规矩。

老杜从不逾矩。所以杜甫的性格与格律诗完美契合,他们互相成就,律诗成就了老杜的文学高度,老杜把律诗推向巅峰。



李白就不一样,你要用条条框框限制诗仙,简直就是要命,李白的绝句都还有许多绝世佳作,七律真是算不上上品,当然这个评价只是针对于李白的地位而言,和其他诗人比起来还是可以吊打的。

而没有条条框框束缚的诗体,古体诗、歌行体,李白真的是仙人下凡,《将进酒》、《蜀道难》,随便拈一首都傲视群雄。

这就是杜甫不一样的地方,金圣叹对老杜的点评,我前天刚买了书,还没收到货,等收到货读过之后,我再写点自己的感想。



水浒传

水浒传》是第五才子书,金圣叹说:“大凡读书,先要晓得作书之人是何心胸”,前文《史记》六个字:“缓急人所时有”。《水浒》则不然:

“施耐庵本无一肚皮宿怨要发挥出来,只是饱暖无事,又值闲心,不免伸纸弄笔,寻个题目,写出自家许多锦心绣口,故其是非皆不谬于圣人。”

意思是说,施耐庵闲的蛋疼随便写了个故事,就成了……简直能把其他写小说的人气死,接着金圣叹还不忘羞辱某些人一番:



“后来人不知,却于《水浒》上加‘忠义’字,遂并比于史公发愤著书一例,正是使不得”。

用现在话来说,《水浒传》本来就是瞎比这些玩儿,哪有什么鬼忠义,你们不要过度解读。

现在所谓“忠义水浒传”的说法十分流传,但只要读到金圣叹这一段评说,再去读《水浒》,就会发现全新的视角,四大名著的批评本,最值得一读的就是《水浒传》,金圣叹的点评实在太妙了,你会不断在心里对自己说:我去!原来是这样!

但金圣叹也确实话痨,满书都是“弹幕”,有时候甚至比原文还多,读之前要做好心理准备。



西厢记

西厢记》是元代戏曲代表作,你知道,元代戏曲繁荣,然而《西厢记》一出,其他都要靠边站。所以金圣叹为什么会选这部书为“第六才子书”,明白了吧。

既然要读《西厢记》,就好好去感受才子佳人,有血有肉,虽然中间有许多名利诱惑,但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终于还是以圆满画上了句话。

读到这里就够了!千万不要手贱去了解什么故事背景,千万不要!因为《西厢记》是根据唐朝诗人元稹《莺莺传》而来,《莺莺传》大概率是元稹自己亲身经历并润色加工之后而成。

如果你一定要了解故事背景,答应我,到这里就够了,千万不要去了解元稹……因为,如果要给元稹一生的爱恨作一部书,不应该是《莺莺传》,应该叫渣男元稹是怎么霍霍小姐姐并和白居易爱得死去活来的。


白桦

白桦

金圣叹所列六才子书:“《离骚》、《庄子》、《史记》、《杜甫诗》、《水浒传》、《西厢记》”。

离骚》:屈原(约前340_约前278)我国最早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楚人,屈原感报国无门,沉汨罗江自尽,每年农历5月初5为屈原纪念日,其人其言家喻户晓。

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与老子并称“老庄”或“老庄哲学”,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继承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将“无为”发扬至“清静无为”;其为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可称文之大家。

史记》:西汉司马迁撰,是我国第一部传记体通史;记事起于传说中的黄帝,迄于汉武帝,史贯3000年左右。司马迁名留史册。

杜甫诗》:后人封杜甫为“诗圣”,其诗、名满天下。《水浒传》:取材农民战争,塑造梁山108好汉;虽场面宏大,但结局渺小。

西厢记》:乃元戏曲中之一剧,其主要艺术形象:崔莺莺、书生张珙、侍女红娘、相国夫人崔母。其艺术情节:莺莺与张生相恋、相爱-爱情受封建“门当户对”世俗阻挠-冲破世俗-有情人终成眷属;作者_王实甫。从曲到剧到戏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京剧、越剧(粤剧)、安徽的黄梅戏、豫剧、昆曲等;舞台不同,地方有别,其艺术形象设计大抵相同:涂红、抹黑、造白、头冠、鞋、服饰呈怪、丑的艺术形象。元朝兴起来的曲、剧、戏作为艺术样式是失败的。救其危亡:应借助高科技手段使艺术形象雅致化,比如演员化妆可“青春再造”,余者当以真相示人。以《西厢记》为例:其情节之生发、形象之塑造有“断迹残痕”、“生糙硬砌”;缺少其它艺术样式之_步步设疑-引人入胜-启迪灵魂。

文字艺术之特点:文学_形象塑造型+形象记录型(如史记、春秋);哲学_灵魂塑造。文字艺术经久不衰的条件:文学_引人入胜;哲学_启迪灵魂。显然《西厢记》未能满足上述条件,将《西厢记》列为才子书言过其实、名不符实;故“六才子书”乃一家之言,并无普世价值,不必当真。

安迪

安迪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