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选择听书,还是看书?

天音
真正想学习掌握知识,首选应是读书。听书是忙中偷闲的补缺,也不能说不可。

Doria
两者均有。不过,听书和看书的感受似乎有所区别。

瓦嗒咩KITiTi酱
学术类的经典著作,如自由主义的社会理论《规则·秩序·无知》(邓正来)、中国治理秩序的制度逻辑(周雪光)、裂变中的辉煌—卡尔维诺的艺术生存(残雪)、《昌耀评传》(燎原)、“杨小凯学术文集”等只读纸质书:利于圈点勾画,写记做注以及读书启示。
文学类的经典著作,如《昌耀诗文总集》、《受活》(阎年科)、《一个人的村庄》(刘亮程)、《生活与命运》(格罗斯曼著,力刚译)等也读纸质书。例外的是《四书》《灵山》《一个人的圣经》读的是电子书,搜寻不到纸质书啊。
书价虽高而经典实在不多,也还承受的住;逢书必读必买,则弄得自己捉襟见肘而又无暇思考写作。
经典读熟了可听,二流的著作听书是不错的选择。有的著作听演讲和读纸质书各有优点,不妨两行,如八次危机百年激进(温铁军)。
篇幅短小的演绎较好的,选择听。“从《诗经》开始”和“一听就懂的中国艺术史”就是两档不错的节目:演绎得声情并茂,讲解得切身入肺,而且附有文字和图片。较少目力的损耗,训练听力的敏锐: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小4
边看边想

某某畅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两个孩子的宝妈。
现在能安静下来看书的人太少了,除非要考试,很少人能安静下来看书的。
其实,只要是学习成长,不管看书还是听书,都值得点赞,这看个人喜欢。
也许是我名字里有个书字,这几年一直和书有打交道。
最开始就是看书多一些,都是育儿类的,也能静下心来看。因为那时候根本不知道有听书的平台。
后来朋友介绍听书的平台,我一见如故,很喜欢,平时做饭做家务都听,两不误。也因为听书更方面,我顺利的拿下了两个证书。
看书也要讲究场合,我在书店或者图书馆,有看书的气氛,看书的效果特别好。
现在每天早起,如果有空看几页书,那将是我最幸福的事。
也许年龄大了,今年发现自己特别能安静下来看书。
说真的,这些年,很是感激自己这么用心看书或者听书,学习真的改变了我的生活,可以说是让我的生活发生了质的改变。
我甚至后悔以前的自己,怎么会那么虚度光阴,不可理喻,如果早点读书或者听书学习,也许我还能创造更多的奇迹。
希望有缘看到这段文字的人,都开始看书或者听书吧,这是一个终身受益的好习惯,也是让自己值钱的最好办法,也是走向成功最近的路。
一起加油!不管听书还是看书,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创造奇迹!

Cowan
看书,看书会思考,会做笔记。
听书听着听着就睡着了,走神了,听完也没记住啥。

风的啦啦啦
两者都喜欢。

test050518
题主为了省钱的目的去听书,还是比较少见的。想省钱,还是建议看电子书。现在微信读书上几乎可以做到不花钱读书,得道上的电子书会员年卡也只需要148元,只是几本书的价格而已。我觉得,听书和读书,其实是非常不同的两种获取知识的媒介,并不能互相替代。
就像罗振宇说的,听书主要的目的是制造偶遇,让你对一个可能不太关注的一个领域,但又有点感兴趣的书,做一个快速了解。你听的书,大部分都是不会打开来细读的。
相反,读一本书是非常消耗时间,快的要几个小时,慢的要几天,甚至几个月。所以准备读的书一定要精挑细选,一般都会选经典的书,选你所在领域的必读书。那这种书,价格反倒不会是特别重要的考量,反正一年也读不完几本。
我觉得听书和读书并不是2选1的关系,可以同时进行啊!不舍得买、不值得买的书就听听算了,听书时发现的好书,也可以买来细读。

tori1998
各有各的作用和好处:
首先(听书的好处不那么容易受限制,只有有时间哪怕是碎片时间,都可以选择听书)听书的好处就是,充分利用好了碎片化的时间,比较简单易懂哪里都可以听学习。
坏处就是不容易记得住,容易自嗨,不容易行成自己真正的知识体系,很难融入自己的头脑中,被动性的输入,自己无法深度思考。建议初学者可以听听学习下。
还是自己养成读书的习惯比较好,主动性的,沉浸式的自己容易理解,思考,转变成自己的知识(千人千面,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书)每个人的知识面,理解思考重点不同,读完本书的收获体验也各不相同。所以还是自己主动读书探索比较好,当然如果条件不同,时间不同,听书也可以反正记住学习就一定是好点。

唐左左
如果静得下心来,还是慢慢的看书吧!听别人讲一本书和自己看一本书的感受,绝对是大不相同的。因为听别人讲述一本书,就好像在听一个由别人编造的故事,他会在其中加入他自己的主观感情,他自己的理解,他自己对某一个人物的偏好。然而,这些并不是你自己通过读书得到的感受。因为如果你读了这本书,可能你会发现这个人物并不是他口中的这个样子,这件事情并不是他所认为的逻辑,可能你更喜欢这一个人物,然后在你和他探讨的过程中,你就会和他产生矛盾,因为你们的看法不同。这是其次,如果你愿意自己认认真真的读一本书,做一些读书笔记,这于你生命的成长,必定是有很大的长进的。就我个人来说,如果说读一些名著,我还是更喜欢实体书的感觉,触摸着整齐的书页,仿佛也能够感受到作者脉脉的情怀,这是与对着枯燥的电子屏幕,机械地滑动鼠标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还是看书吧,选择一本实体书,捧在手心里,在一个阳光洒满的午后,静静地品读,享受这一刻的安谧。

dsy313
我会选择看书。

mili_
听书和读书是两种不同的体验。
听书需要找到好的主播,同时我个人感觉听书的时候容易分神,不能沉浸进去。
读书我还是比较推荐的,一方面能够一字一句的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另一方面,读书的快乐不是听书能够获得的,读进去的时候与作者身临其境的感觉太舒服了。
所以我个人更加推荐读书,在快节奏的生活里难得的一份清静时光。

木木木木子_李
这两者都是极好的。
平时有大块完整时间的时候,我还是倾向于看书,不管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的,都能给我带来沉浸式的体验。当把自己完完整整地丢进书里的世界,一切滋味都得靠自己去咂摸。作者试图表达的深层含义,也要靠自己去摸索。不管体悟是停留在表层,还是有深度的理解,都能有收获,对个人成长都是有助益的。而文字入脑,你看过的,即使忘记了大半,但仍有一部分会影像化,供你随时调遣。
而碎片化的时间里,我常常会选择听书,不管是整篇整段,还是别人拆写浓缩了的书稿。不得不承认,声音不仅会影响到你对一本书的好感,而且语音语调语速也是别人的,你无法控制好恶。每个人都是凭自己的感觉和理解去朗读一本书,不管断句还是换行,或多或少,这本书都不可避免地会带上个人色彩。而拆书稿就更主观了,基本上,你所能获得的信息多寡,仰赖于二次加工者的水平。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对信息精确度要求极高,对自己的阅读水平极其自信的人,最好自己亲力亲为去阅读。如果你仅仅是想大概了解一本书讲什么,或者是喜欢别人的朗诵环绕着自己,不知不觉听完一本书,也可以选择听书。如果听书过程中遇到很棒的书,觉得非找出文字版自己精读不可,那倒也不失为一个获取好作品的渠道,不是么?

慕容翰
书看久了眼睛会疲劳,听书就不会。

wtwangxu
这个要看自己的时间。
我是两种方式都选择的。在家做家务,做饭时,我选择听书。一边干活,一边听书,既不寂寞,又同时获取知识,一举两得。
以前不懂得利用手机听书的便利,当我发现听书如此方便之后,这一两年,已经听了许多部外国名著作品了。有很多书自己去读完全没有时间,也难免读不进去,毕竟外国人名比较费心。可是听书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很快就能分清里面的人物关系。听书之后,如果非常喜欢,那就买纸质书,不喜欢的,听过就算了。
听书其实也是省钱的一个好办法。可以直接帮我们过滤掉不需要收藏的书籍。
但是如果有时间了,不用为琐事而忙碌时,我还是愿意看书。
一边看书,一边划下自己喜欢的句子,在书上写下自己的感受,这都是只有读书才能带来的快乐。
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管什么时候,你需要找什么资料,只要打开这本书,里面的一切都会历历在目,因为那是你自己的时间在上面留下的痕迹。
但是看书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买的书太多了之后,家中的书无处可放,找起来反倒不方便了。
所以后来我整理了一番,只保存了一些对自己写作有用的以及非常爱不释手的书籍,其余的书籍,就算是名著,不喜欢的也坚决地舍弃了。
虽然现在人们提倡电子书之类的事物,可是我还是更喜欢读纸书的感觉。听书对我而言只是打发时间的一个工具,真正在进入心灵,还是要读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