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小人物曾经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提到的作品

[作品]史记

“中华经典藏书书系”,内容经典,形式精美,全面体现“经典藏书”理念。 该书简介:《史记》为其中之一。 《史记》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

司马迁

[作品]资治通鉴

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录了从三家分晋一直到五代十国,十六个朝代,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全书分二百九十四卷,共有三百多万字,取材十分广泛,历史资料十分丰富。《资治通鉴》刻...

司马光

[作品]战国策

《战国策(修订版)》内容简介:《战国策》主要是战国时代游说之士的言行汇集,也有一些历史史实和人物的记录。其书作者不详,大概不是一人一时所作,故书中不免有自相矛盾之处。《战国策》一书名称为刘向校定其书时...

刘向

最新跟帖
oliveccd

oliveccd

比如安徽那十八位农民签的血印合同!

白白白需努力

白白白需努力

潘金莲。

如果潘金莲没有遇到西门庆,潘金莲就不会cg了,如果潘金莲不cg,武松就不会为哥哥报仇被迫逼上梁山了。

如果武松没有上梁山,后来的方腊就不会被武松抓住。

如果方腊没有被武松抓住就会得到大宋江山,如果方腊拿到了大宋江山就不会有靖康之乱,就不会有金兵入关。

如果金兵不入关就不会有后来的大清朝,如果没有大清朝就不会有慈禧太后。

没有慈禧太后就没有闭关锁国,就不会有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更不会有鸦片战争。

如果没有鸦片战争和那些不平等的条约,中国说不定早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了。


zuzw

zuzw

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专业学过历史哲学这门课,能听懂都必须达到哲学博士的水平。因为这不是中学数学,运算就是。理解它,要有数理化基础,还要有佛徒的悟性,缺一缺二都不行。

什么是历史?历史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知道,过去发生的一切事和存在的人,构成历史。没有人不构成历史。所有人都是历史的一部分,这门知识无法研究下去,因为人太多。我们都知道,芸芸众生,存在和不存在都是一回事。其实我们错了,每一个人来到世上,都有用处,原因我们不知道。

每一个人,只要他喘气,他就参与了改变社会的劳动,只是改变很小,我们缺少发现和研究。

学者常犯的错误,就是假设历史。如果孙中山不死,国共合作成功,日本鬼子不会犯中国,中国早超过美国成为世界霸主了。老夫曰:这不是研究历史,而是写武侠小说。站在专业历史学家的角度观察,我们人类的一切,都是偶然发生的,一个又一个偶然,组成了必然。然而,偶然是无穷的,必然距我们杳无日期,我们找到的是蛛丝马迹,有人说找到了历史的规律,这不是骗子,就是个肤浅无知的家伙。

在网上有马未都先生宣布:历史无真相。这话太武断。如果历史无真相,全世界的历史学家岂不都是瞎折腾?这是不可能的。

近些年来,由于神学发达。有人说,我们人类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早已安排好,如导演完的电视剧,一集一集演下去。上帝如果一按遥控器,我们全部消失,什么升官发财,什么爱情悲欢,全部清零。然而这不新鲜,还是命中注定论的重述。

请注意,既然命中注定,一切都是神安排并亲自导演,还谈什么小人物改变历史?大人物也不可能改变历史啊啊啊啊?

taoshubin

taoshubin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英国士兵出于人道主义,放过了身患重伤而毫无武器的一个德国士兵,并把他背出了战场,而这个德国士兵就是二战时期,赫赫有名的纳粹领袖希特勒。

1938年,一生不坐飞机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带着满满诚意飞到了德国希特勒所在别墅,商谈关于慕尼黑协定有关细节。

在谈话期间张伯伦发现在别墅墙上,悬挂着一幅油画,内容是一名英国士兵身后背着一名伤员,走出战场,张伯伦大为惊讶,于是问起悬挂油画缘由,希特勒把事情来龙去脉一并告诉了他。

原来,在一战时候,希特勒还是德军下士,再一次战斗中身受重伤,弹尽粮绝,被英国士兵在军事战壕中捉到,感觉自己快绝望了,不曾想看在上帝的面子上,这个士兵放过了他,不但没有对他开枪,更是把他背出了战场,进行了救治。而受伤之人就是昔日的希特勒,而画中的这个英国士兵就是自己曾经的救命恩人。

这个士兵名叫亨利-坦迪,是很普通的一个英国士兵,由于在1918年的那场战斗中,作战勇猛,回国后被授予了“杰出战斗勋章”,同年在英法交战中,也是表现英勇异常,被授予了英国皇家最高级别荣誉“维多利亚十字勋章”,一时间,英国最勇敢士兵称号被叫响,名声大噪。

后来,国内一名知名画家,被他的战斗事迹感动,决定为他画一幅油画表达敬佩,于是才有了亨利-坦迪背着一名伤员走出战场的油画,后来不知道怎地,油画出现在在德国的希特勒家中,才有了英国首相张伯伦惊讶之举。

这次张伯伦和希特勒的会谈,除了相谈正事之外,希特勒一再表示要英国首相张伯伦回国后向昔日救命恩人转达谢意,并带上亲笔感谢信表达真诚。

后来,英国博物馆馆长证实,历史上确有此事,那副画和感谢信已经被博物馆收藏,而出现在希特勒私宅里的是那副油画的复制品。

而张伯伦从德国回到英国后,也是没有忘记此事,打算打电话给这位英勇的英国士兵,转达希特勒交谈内容,表示感谢,但是亨利-坦迪家中根本没有电话,只能通过媒体传播通知到他。

之后有记者采访到亨利-坦迪本人,对于当年的事情看法,他也表示确实救过一个德国重伤士兵,但是不知道是如今的德国领袖希特勒。

在以后的英国被德国空军轰炸城市时,亨利-坦迪内心煎熬不已,“我的城市遭受这般摧残,只因为我当时心太软”,其实这也不能怪罪这位昔日英勇士兵,谁曾预想到几十年后希特勒会是那样人。

历史总是这样得戏谑,没想到当年小小的一个人道主义举动,救下的却是后来搅动全世界不得安宁的“大魔头”希特勒,他撕毁条约,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大的改变了历史进程。

我和我的眼泪

我和我的眼泪

地处四川省石棉县的安顺场,是“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红军没有成为石达开第二,多少还是要感谢赖执中这个小人物的!

“大渡河里想行船,一只脚踩鬼门关!”这是昔日大渡河船工民谣。

强渡大渡河是长征中关系最重大的一个事件。如果当初红军渡河失败,就很可能遭到歼灭了。这种命运,历史上是有先例的。以史为鉴,这个说法不算过分。


在大渡河边,最为人所知的,就是1863年, 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领导十万大军,遭到清朝军队的包围,全军覆没。时年90多岁的当地老秀才宋大顺曾亲眼见过石达开覆灭于此,所以1935年5月,红军长征到达大渡河边,宋大顺力劝红军快快过河,切莫停留。当时,红军身后尾追的是国民党中央军薛岳所率的10万人马,前面阻击红军的川军也正向大渡河北岸集结中。红军如果不能迅速渡过大渡河,就有被围困甚至被完全消灭的巨大危险。


但是,历史上,从这里强攻通过的,在红军之前,还没有一个!

1收缴南岸渡河船只以及可用作渡河的材料,全部集中到北岸;


2搜集南岸民间粮食运送北岸,实行坚壁清野;


3扫清射界,如南岸居民房屋可资红军利用掩护其接近河岸者,悉加焚毁。

这是红军孙继先营奇袭安顺场后,在赖执中家里找到的,国民党陈诚发来的, 蒋介石要求坚壁清野的手令。


这个赖执中,是安顺场当地的民团营长,安顺场一带的大土豪,劣绅,可以说,整个安顺场有一半的商埠和住房都是赖家的。当时红军孙继先营长找到这个蒋介石的手令后,也是心里一惊。如果赖执中按照命令毁掉全部渡船,那奇袭安顺场的成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安顺场此处河宽300米,最窄也有100多米,水深处30米,最浅也有3,4米。架桥是不可能的,在5月份想游水过去,基本相当于自杀,所有,只有找渡船一条路。后来,渡一船人过去,单趟花费2个小时。过几天,水流更急之后,单趟要4个小时。由此可知,渡河之难!


好在,有国民党的这个猪队友赖执中。

他认为红军还有两三天才能到安顺场,前面他违抗了国民党方面烧毁安顺场的要求(一半商店、房子都是他赖家的啊),后面的烧渡船的要求,他会执行吗?他自己在南岸,肯定要有船给他以防万一啊。果然,赖执中贴心的袍哥交代,赖执中在附近暗藏一艘比较大的木船,作为红军进攻安顺场时候自己逃跑到北岸所用。最终,红军依靠这艘木船,17个人和8个船工渡到北岸,又带回来两个木船。强渡大渡河成功,使红军避免了做“石达开第二”的命运。

为红军撑船的部分船工

这里,不说英勇的红军战士,也不说做了大贡献的船工,为什么单说一个反面人物赖执中。

我觉得,作为一个相对的小人物,赖执中的操作,无意中对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表面上,存在偶然因素,如红军过彝区遇上识大体的小叶丹、安顺场正好西岸有船……但这些偶然的背后,恰恰蕴藏着深刻的必然,红军,周密调研灵活指挥,把偶然性因素转化为必然性胜利。


红军所经之处,深受人民拥戴,因为红军是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战,红军与人民的鱼水之情牢不可分。

红军情报全面准确,牢牢把握住了战略主动。当时红军行进路线略图,沿途大小路径里程、村落居民,注解非常详细,好似战前专人勘察一样。

红军战略部署思虑深远,战术执行若雷霆万钧。将士用命,争做先锋!


反观敌军,赖执中为了自己的身家,不执行蒋介石命令;私留渡船;在安顺场敌军岗哨忙着赌钱……


事实证明,谁站在了人民的一边,谁就站在了胜利的一边。

wzy

wzy

看了这么多大佬图文并茂的回答,表示很感慨。一个问题能回答出一篇论文也是煞费苦心了。至于小人物在我的衡量标准里就是连名字也没有留下得普通人,甚至他自己可能也不知道自己影响了历史。

就举一个“小栗子”[比心]。当年钓鱼城之战击毙蒙古大汗蒙哥的那位不知名的战士,实实在在的影响了当时的半个地球。有时候小人物真的不能忽略,可小人物往往是通过改变大人物间接来改变历史进程的。总结一下吧,影响世界绝对是小人物的无心之举!

Claire羽

Claire羽

很多朋友怕是对“小人物”的概念有什么误解,连刘邦和朱元璋都给搬出来了。这都是帝王级的存在,还是小人物吗?这充其量是出身低微,但却是超级大人物的好吧。

小人物是诸如水浒中的潘金莲这样的,或者三国中杀死张飞的士兵等这类角色。

其实无论是中国的历史上还是外国的历史上都有不少这样的存在,很多地位低下甚至根本就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却在无意中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闯王李自成

李自成就是刚开始说到的类似刘邦或朱元璋的存在,他虽然出身卑微,但后来却一直混到称帝,所以他不是什么小人物而是个大人物。

所以这里要说的其实并不是李自成,而是他背后的一个真正的小人物。

1644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定都西安,国号“大顺”。此后就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和战争,估计可以拍好多部影视剧了,但和本题无关,不多说。

1645年3月,李自成占领武昌,计划乘舟东下夺取东南作为抗清基地。但在尚未准备好之时遭到了清军的突袭,于是李自成弃武昌奔东南。

4月,李自成遭到清军截击,无奈之下弃东南,转西南。

5月初,李自成领兵到达湖北。

5月17日,李自成带了几个卫兵跑山上查看地形,结果就悲剧了……

李自成永远的留在了湖北,有说是通城,有说是九宫山,总之在湖北挂了。

是一个小人物改变了历史,这个小人物小到都不知道到底是谁。有说是当地民兵武装姜大眼,有说是山民程九伯的外甥,还有说是李自成在山上见庙而拜直接被山民当成盗贼给乱锹拍死了。

总之,李自成挂了。其实真相在历史上还是个迷,但比较公认的说法大体上就是上面几种:死在了一个小到几乎可以忽略的小人物手里。

张献忠

说到李自成就不能不提张献忠,二人是有不少交集的,而且连死法都像亲兄弟。

1646年,张献忠领兵北上准备与清军决战。

当十多万精兵在凤凰山安寨扎营后,张献忠和李自成一样带了几个小卫兵跑出去查看地形。结果无巧不成书,遇到了八旗军的侦察骑兵。

据说是八旗军中一个叫觉罗雅布兰的低级军官给来了一箭,正中下怀,正中下怀……

两个小人物,搞定了两个大人物,彻底改写了历史进程……

水登澄

水登澄

羊斟

在鲁宣公二年(西元前607年),郑、宋两国交战。战斗打响之前,宋国统帅华元杀羊犒劳将士,但是没有叫自己的马车手羊斟参加。羊斟因此怨恨华元。等到战斗开始时,羊斟说:“前两天的羊,您说了算;今天的事情,我说了算。”驾着马车带着华元冲进郑国军队,华元被俘,宋国因此失败。

羊斟是个司机,按现世的情况类比,顶多也就是个军队领导专机飞行员,因为没受统帅重视,葬送了一个国家

tangFY

tangFY

历史上,总有一些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因为自己的作为而无意间推动历史的发展。

“商鞅变法”给了秦国一统天下的资本。

商鞅在没被秦孝公赏识,支持其变法时他还只是一个落魄的旧贵族,一个彻彻底底的小人物。而那时的商鞅因为所推崇的变法制度伤害旧奴隶主的利益,而不被诸侯重视,郁郁不得志。或许,那时候的他还不知道因为自己的变法主张将改变历史轨迹,改写战国乱局。

徒木立信得到百姓的支持

当时的商鞅虽然得到秦孝公的支持,但是其变法内容大多损害贵族利益,因此阻力很大。为了使变法能够顺利推行,商鞅便想到换取普通百姓的信任来推行变法,因此就有了历史上著名的徒木立信。

当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

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两黄金。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动。商鞅又出示布告说:“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两金(古时的“金”实际为黄铜)。”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两黄金(黄铜)。

而也正是因为这次徒木立信,商鞅得到了普通百姓的支持,得到了千千万万小人物的支持,使得变法顺利进行下去。让秦国国力增强,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基础,从而改写中国历史,结束奴隶制社会,进入封建君主社会。

gaigaiff

gaigaiff

自然是有的,今天我说一个连姓名都没有留下的小人物:岩下贯珠者。

当我们给古代那些名臣将相排座次的时候,田单是一个不会被遗忘的名字。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列传一篇,并在在最后盖棺定论道:“军法以正,实尚奇兵。断轴自免,反间先行。群鸟或众,五牛扬旌。卒破骑劫,皆复齐城。襄王嗣位,乃封安平!”,田单是个名副其实的大英雄。

不过今天我们不说田单,而是说一个和田单有关系的无名氏,正是这个无名氏,救了大英雄田单。在《资治通鉴》中有如下一段记载:田单相齐,过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寒,出水不能行。田单解其裘而衣之。襄王恶之,曰:“田单之施于人,将以取我国乎!不早图,恐后之变也。”左右顾无人,岩下有贯珠者,襄王呼而问之曰:“汝闻吾言乎?”对曰:“闻之。”王曰:“汝以为何如?”对曰:“王不如因以为己善。王嘉单之善,下令曰‘寡人忧民之饥也,单收而食之。寡人忧民之寒也,单解裘而衣之。寡人忧劳百姓,而单亦忧,称寡人之意。’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单之善亦王之善也!”王曰:“善。”乃赐单牛酒。后数日,贯珠者复见王曰:“王朝日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谷之。”乃使人听于闾里,闻大夫之与语者曰:“田单之爱人,嗟,乃王之教也!”这段故事最早出现在《战国策》,后来被司马光引入《资治通鉴》。下面先解释这个故事,大意是说田单力挽狂澜,复建齐国之后,迎立了流落民间的田法章为齐王,田单自己当了相国。此时田单虽为相国,但实际上威望比齐王要高的多,这让侥幸成为齐王的田法章倍感压力。有一次,田单外出过河时见到一个可怜的老人,就把自己身上的大衣给了他。作为相国,关心百姓疾苦也算是职责所在,但这件事情传到齐王耳朵里面后引起他极大的反感。他觉得田单是在收买人心,想要取而代之。郁闷之下,他在寝宫找了个僻静的小角落,指天骂地的发泄了一通,甚至还发狠要除掉田单。不想等他发泄完了发现才发现“岩下”有一贯珠者。“岩”应该是指宫殿的台阶,“贯珠者”就是穿珠子的人,至于这个人穿的是什么珠子,没有明确的说法,应该就是王宫里面的一个仆役,干杂活的。

不小心听到大王的小秘密,这贯珠者心里肯定也很崩溃,但想走走不了,说啥也没听到齐王也不信,还是会杀之灭口,无奈之下只好实话实话。好在他头脑机灵,给齐王出了个好主意,不但保住了自己的命,也保住了田单的命,甚至帮助齐国续了几年的命。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齐王头脑发热和田单决裂,刚刚才复国的齐国肯定立马崩盘,然后大家一起玩完。

其实这贯珠者提出的建议也并非什么绝世高招,简单来说就是“导流”,把田单在人们中威望导流一部分到自己头上来,简单来说就是将田单做的“好人好事”都变成在齐王在齐王授意之下做的,如此一来国民也会把越来越认可他。这个建议最后实施下来的效果也很好,民众都说:“田单之爱人,嗟,乃王之教也!”虽然这个“岩下贯珠者”此后再也没有露面,但是从上述两件小事可以看出,其智商和应变都非常人可比。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的三言两语不但使自己免去了杀身之祸,而且还化解了一场君臣之间的危机,算得上是有大局观的人。一般怀才不遇久居人下之人,心眼都特别小,总想着如何害人,这里的贯珠真的是难能可贵。作为对比,让我们看看吴起是怎么在魏国混不下去的就好了:魏相公叔尚主而害吴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起为人刚劲自喜。子先言于君曰:‘吴起人也,而君之国小,臣恐起之无留心也。君盍试延以女,起无留心,则必辞矣。’子因与起归而使公主辱子,起见公主之子也,必辞,则子之计中矣。”公叔从之,吴起果辞公主。魏武侯疑之而信,起惧诛,遂奔楚。可以看出,能够遇到这个贯珠者,田单无疑是幸运的,他踩了雷却没有爆炸。如果这里的贯珠者和公叔之仆一样,他肯定惨了!当然,田单除了要感谢这位无名氏的随机应变,也要感谢齐襄王这会还没有太糊涂。否则,即便有十个贯珠者也无济于事。贯珠者的建议之所以能够被齐襄王采纳被执行,在于他对齐国当下的政治环境看的非常透彻。齐襄王最初如丧家之犬一样隐姓埋名逃难,过的是苦哈哈的日子,能够成为一国之君完全是因为田单,但是当他一旦成为齐王之后,肯定永远也不想再回到以前那种屈辱的日子,对田单这样一个随时可以将其拉下马的人,是一种又恨又爱的心态。如果拔高一点上升到哲学层面,贯珠者清楚世间事物既有冲突的一面,也有互惠互利的一面,通过对田单的褒扬鼓励,使齐王自己也得到很大的实惠。作为齐王来讲,最明智的选择就是贯珠者的建议,在肯定下属的同时,使自己的形象也得到提高,达到一种双赢互惠的局面。

高源

高源

小人物改变历史事件的人多的很,不能一一道来,我只说一人,就是朱元璋,开始他给人家放牛,后来又做和尚,最后开疆封候做皇帝,建立明朝上千年。

真玉教主

真玉教主

早就有伟人说过——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尽管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很多都是大人物,但是往往改变历史的,真的就是一个小小的人物。

比如说金兀术,一生两次碰到无名书生:第一次是在黄天荡被韩世忠追杀的时候,一个书生告诉他破宋军之计;第二次则是岳飞在被十二道金牌召回的时候,一个书生拦住了准备北撤的兀术,告诉他岳飞自己都保不住啦,四太子赶紧把开封重新占回来吧。

又比如布鲁塞尔城的象征——撒尿小孩于连,本来普鲁士人的炸药的导火索都已经快烧到成门口了,结果被机智的小家伙发现,急中生智的他展现出一个孩子最淳朴、最本真的一面——用一泡童子尿救下了整个布鲁塞尔。

还比如一个被西班牙人扔在美洲的黑奴的尸体,他是谁不重要,生前做过什么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因为天花而死的。而新大陆的居民对这种疾病毫无抗体可言,从而导致印第安人大量死亡。这场大瘟疫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剧变,大约等于独立战争的独立战争次方。

甚至连动物都能改变历史——当高卢人趁夜偷袭罗马最后的据点——卡比托林山岗的时候,是一群大白鹅发出了激烈的叫声,唤醒了沉睡中的罗马战士,从而识破了高卢人的夜袭,挽救了危在旦夕的罗马。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minglechan

minglechan

公元前227年,韩国和赵国先后灭亡,面对最强大的秦国,燕国怕得要死,却没有主动投降,反而大胆策划刺杀秦王的阴谋。


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前,准备充分。


首先是借樊於期的头颅给他,


樊於期兵败得罪秦王,不敢回秦国,秦王就杀了他全家,樊於期一怒之下,叛秦投燕。

秦王知道后,下令以“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的赏格来求樊於期的头颅。


燕国在策划刺杀秦王事件时,决定借助“敬谢樊於期”头颅给秦王的机会下手。


杀死秦王,替家人报仇,也是樊於期的目的,所以他同意了。



其次,荆轲在匕首上洒了毒药,并和督亢地图放在一起,计划一并上交时,一剑杀死秦王。


最后,荆轲还带了副手秦舞阳,辅助他。


当荆轲按照计划一步步进行时,前期皆顺利,直到他展开督亢地图,露出匕首后,场面一度混乱。


秦王太狡猾,围着大殿里的柱子各种躲藏,荆轲在背后追着,刺了几次,都没中。最后一次,眼看着就刺中了,出现了一个关键的小人物夏无且,他是秦王的侍医,随手将药囊砸向荆轲。


待荆轲被砸蒙的瞬间,秦王趁机拔出长剑,刺向荆轲的大腿,荆轲赶紧用匕首刺他,却没中,秦王再次反攻,连刺8剑,刺死了荆轲。



就这样,一场准备充分的刺杀,毁在一个小侍医手上,这是荆轲预想之外的,也是秦王没有料到的。


历史上,对这个小侍医没有多少记载,也许他是深藏不漏的投掷高手,也许他就是无心之举。


但是,不管怎么说,他的行为救下了自己的大王,让他有机会,继续消灭其他小国,结束了中国历史上诸侯格局的纷乱时代,建立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开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时代。


统一度量衡、文字,促进了中国文化和制度的统一。


修筑长城,地域外奴侵犯,区隔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为华夏文明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历史上对秦始皇的评价,毁誉参半。


但是,对于夏无且却无人提及。


殊不知,小人物的一个有心或无心之举,也可以改变历史,荆轲刺杀秦王的失败,是多种因素造成,因为,偶然性的表象下面,存在着构成重大事件的因素积累。

暗夜女王

暗夜女王

小人物改变历史的走向太多太多了。我是写三国方面的文章,所以我讲一下三国志里面小人物改变历史的情况。

先说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人物那就是许攸,这绝对是一个不简单的小人物,他曾经参与废掉皇帝失败了,他跟袁绍和曹操都是好朋友。因为跟袁绍闹了矛盾,最关键的时候把情报卖给了曹操,最后导致官渡之战失败。

第二个小人物是张松,赤壁之战的前夕,张松被刘璋派去像曹操示好,结果曹操压根不理张松,张松气不过转而投了刘备最后跟法正两个人一唱一和,引刘备入了巴蜀,导致曹操整个大战略失败,详细的你可以看一下我写的文章。

第三个小人物叫做霍俊,严格来说他不能叫小人物,他只不过是名气比较小,他绝对是一个很强悍的人,不过死得很早,他以800人抵抗1万多人,一年多守护刘备的大本营,不但守住了,而且还击杀了对方的统帅,所以他死的时候,刘备为他守墓。如果当时没有守住的话,刘备能不能拿下巴蜀还是个问题。

更多的情况你可以去看一下我写的三国的文章我叫知常荣

哟key桑

哟key桑

说一个平民改变历史进程的旧事。秦穆公十四年,遇到饥荒,秦人随向受其襄助成为晋惠公的晋国借粮。不料晋恩将仇报,率军围困秦人,秦穆公奋力反击反被包围,在此千钧一发之际,有大批百姓冲入,晋军阵势大乱,不但救了穆公,反而成功活捉晋公,秦人全胜。

秦公不解,问是何人如此?

原来秦穆公有骏马一匹,不慎走失,被岐山饥民杀食,被抓后拟法办处斩,穆公得知,说“君子不以畜产害人,吾闻食善马肉不饮酒,伤人”。意思是吃了马肉不喝酒对身体不好,随赏赐酒水给饥民,放其还乡。后做军工服务,看到秦公危难,拼死相助。此为君爱民,民忠君。

Thx

Thx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