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史上,有没有可以称得上逆天的军事行为的战役?

提到的作品

[作品]资治通鉴

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录了从三家分晋一直到五代十国,十六个朝代,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全书分二百九十四卷,共有三百多万字,取材十分广泛,历史资料十分丰富。《资治通鉴》刻...

司马光

[作品]梁书

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弘历下诏,开四库全书馆,次年敕修“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典籍的传统,唐代有《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宋代有《太平御觉》、《册府元龟》,特别是明代永乐...

姚思廉

最新跟帖
jingourmet

jingourmet

公元23年,一场逆天的大战拉开了帷幕。

王莽篡夺西汉帝位,实行新政,但新政没有改善阶级矛盾,却激起民变,绿林,赤眉起义军揭竿而起,王莽为镇压起义军,拼凑了四十二万大军,派堂弟王邑为帅,杀奔昆阳而来,

为加大胜利的筹码,王莽还找来一位异人巨无霸,据说这位仁兄人高马大,就算是姚明,在他面前也要矮上半截,而且巨无霸还有一项特殊本领,会驱使猛兽,什么老虎,狮子,金钱豹,大象,犀牛,藏羚羊,都乖乖的听他调遣,

绿林军总共不过十万人,而且都在攻打宛城,守昆阳的不过一万人,这实力对比一下,王邑大军,闭着眼睛打,也能打赢。

绿林军的首领王凤,王常,和王邑想得一样,这还用得着打吗?就巨无霸那哥们,带着狮子,老虎上阵,也能把我们吃的骨头渣都没了,何况还有四十二万大军呢,干脆别打了,投降吧。

等他们把投降书递到王邑大营,王邑大手一挥,告诉使者,回去告诉你们头,必须跟我打,不接受投降。

这一下王凤,王常为难了,打打不过,投降吧,人家不接受,早知如此,何必当这个首领,遭这个难呢?

这时候刘秀站了出来,他提议一面坚守,一面突围请求援兵,里应外合,才能取胜,王凤,王常知道,要活命,只能拼死一战了,虽然没有胜算,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于是派刘秀一行十三人,连夜突围,搬请救兵。

刘秀突围出城,四处请求援兵,眼见是送死,谁肯前来,仗着刘秀口才出众,一番忽悠,才找来三千人马,前来救援昆阳,这不是杯水车薪吗?

等一开战,只有一千人愿意跟随刘秀冲锋,王邑见了暗笑,心说:我也不欺负你,你带一千人,那我就用五千人迎战吧。结果刘秀带头拼命,士兵们也被感染了,一鼓作气,把王邑五千人打败了。

这点损失,对王邑来说不算什么,可偏偏奇迹出现了,这天晚上,一颗流星砸到王邑大营中,如果是现在,一块陨石算得了什么,但那个年代,一下子导致王邑军心大乱,

刘秀也选了个好的进攻地点,王邑中军大营扎在河边,本来是欺负起义军没有水军,自己扎营这里更安全,但他没想到,刘秀对这里非常熟悉,就那条河,根本不用船,步行就能过去。

刘秀取得一场胜利,三千人的士气也受到鼓舞,刘秀决定擒贼擒王,三千敢死军,涉水渡河直扑王邑中军大营。

王邑的军兵,以为是神兵天降,都乱了阵脚,副将王寻也被杀了,昆阳城里的守军,也出城参战,王邑见顶不住了,派出了王牌哥们巨无霸。

巨无霸驱使野兽冲了过来,但没想到天公不作美,突然间电闪雷鸣,下起瓢泼大雨,而且那雷在野兽头上炸响,吓得这些野兽,趴在地上,一动不敢动,王邑见最后的救命稻草也不起作用,也不要他的大军了,自己撒丫子逃命去了,义军趁机冲杀,王邑的四十二万大军被全歼了。

总结:

昆阳之战,看似毫无胜算,但好在老天爷帮忙,义军也被逼成为敢死队(因为王邑不接受投降),在加上刘秀主动带头,一场逆天的军事行动就这样取得了胜利。

conneychen

conneychen

什么叫逆天?我命由我不由天! 昆阳一战,光武帝刘秀演绎了什么叫做逆天之战。

战斗背景

公元23年,王莽的新朝政权受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起义军的反抗,其中以北方的赤眉军和南方的绿林军为主。当绿林军的刘玄在南方称更始帝之后,王莽这才重视绿林军,于是调动所有郡县的兵力,特任命大司空王邑和司徒王寻为统帅,率领各郡领兵近43万,准备一窝把绿林军给端了。

此时的绿林军应该称为汉军,大部分的汉军正在攻打宛城,另一部分由汉将王凤领导的汉军刚打下昆阳这座小城。而刘秀只是王凤军里的一个偏将军。

本来新军是要去宛城攻打那里的汉军主力,但是路过昆阳这里,主将王邑为了显示新军的强大,执意要攻打昆阳屠城。就这样43万的精锐新军准备包围昆阳,而昆阳里王凤只有一万左右的人马。

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军,各个都很慌。刘秀稳定了大家的情绪,商量了策略,一部分人守城,一部分出城去找支援部队。刘秀也出去调集部队。



战争过程

很快新军进军到了昆阳,把昆阳围了一个水泄不通,包围圈至少十层以上,并且一口气设了一百座军营,军旗遍野锣鼓喧天。被围攻了几天,王凤等守将受不了了想投降,但是嚣张的新军统领王邑拒绝投降,因为他们要踏平昆阳,这样才能显示功劳的大小。

昆阳虽然是座小城,但是易守难攻,转眼围攻战持续了一个多月,新军任然没有攻陷下来。而外出调兵的刘秀等人,也已经带兵回来了。此时的刘秀只招募到了三千的兵马到来,面对庞大的新军,逆天之战即将开启。



攻心之战

刘秀为了鼓舞士气,谎称宛城的汉军主力已经攻下宛城,正在赶来昆阳的路上。让人把这消息传到城内和新军军中,城内的守军听这消息后欢呼雀跃,士气立刻高涨,更加坚决守城;而新军听到这消息后非常焦虑,一个小小昆阳让他们四十多万大军一个多月都没打下来,要是宛城的十万汉军来了,更加不好对付了。因此士气开始低落。

勇猛之战

刘秀到了昆阳之后,亲自带了一千多人从外围攻击新军。一开始刘秀打游击战,东一下西一下,敌人被打得措手不及,赢得了几场小胜利,自边的士兵的勇气和士气也发出来了。



后来刘秀选出三千人敢死队去攻击新军的中坚力量。而此时的王邑和王寻非常蔑视刘秀的这三千人,他们采用了江湖单挑法,只带了一万多人来巡视,并且命令其他军营的人没有命令不要乱动。可能他俩想捞这个功劳,结果让他们意想不到。

刘秀的三千敢死队异常勇猛,与王邑和王寻的一万多人刚接触就冲垮了防线,刘秀率军直接攻到了王寻的跟前,王寻目瞪口呆,这么快就被打垮了,随后两眼一黑,人头落地。 周围看热闹、等命令的新军也懵逼了,主将就这么死了!失去了指挥中枢,新军立即混乱起来。而城内的汉军看到此幕,也赶紧杀出城门,内外夹攻新军。接着新军“相互推挤,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43万人就这样败得一塌涂地,只剩下王邑带了一千多人逃回京城。

这一战本来以为是个小规模战役,没想到直接决定了汉军和新军命运的逆天一战。 从此,新军所有的精锐损失殆尽,已无力与汉军抗衡。而刘秀也凭借此役登上了争夺天下的舞台。

gogochanel

gogochanel

韩信率2万军队,用一险招打败20万的赵军,此后数千年,再无人敢用!

公元前204年的背水一战,又称“井陉之战”,是刘邦所属的汉军和赵军在太行山附近井陉的交战。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韩信“背水一战”的故事。



韩信那句“后面没有退路了,还特么怎么退,统统给我冲,决一死战”

从此我们知道了,人心是何以利用的。

历史的真相往往需要仔细推敲才能还原它的本质。




“井陉之战”的前夕

韩信在准备伐赵的时候便派出大量的细作前往赵国。

细作也就是间谍。近年来关于地下工作者的影视剧层出不穷,在我们的眼中刻画出不一样的战场,让我们知道间谍在战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韩信用兵极为谨慎,并不是脑子一热就往前冲的人。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韩信出兵之初他就打探到了赵国的作战方针。

开战前赵国名将李左车曾建议赵国主帅陈馀派兵偷袭韩信部队的后勤辎重,奈何陈馀拒绝了这个提议。

韩信得知后大呼幸运。

再次派遣探子确定整个井陉通道没有伏兵后,韩信才敢将大军开进井陉。

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不可不察。




韩信的每一场战争,一直都保持着如此的严谨态度。

赵国的主将陈馀是打算韩信率领他的疲惫之师从井陉出来,依托地势和堡垒的优势在进行决战。

万万没想到啊,韩信在距离井陉道东口还有三十里的时候,韩信就下令停止进军,让战士们早早休息。休息其实只是个幌子,韩信的主要的目的是配合悄悄离队的两千精兵,迷惑陈馀派来的探马。

两千轻骑兵由埋伏专业户灌婴率领,趁着夜色走小路偃旗息鼓的埋伏在了道口近处的山岗上之中。

这两千精兵每人派发小红旗一枚,将来有大用。

到了冶河,韩信命先锋一万军率先渡过冶河,然后背水列阵。

韩信算到陈馀是想全歼或者生擒主帅。在一万先锋渡河后,韩信跟随着后方大批人马殿后渡河。



渡河后,韩信摆开阵仗,要求和陈馀决一死战。

陈馀此时很满足,要的就是和你硬碰硬。

韩信的两万汉军对阵赵军八万人马。汉军被揍的是稀里哗啦,一路装备、战鼓、帅旗都丢了。

汉军且战且退,眼看就要被撵到河里喂王八了。

关键时刻,首先背水列阵的一万先锋挡住了赵军攻势,做了缓冲,避免了韩信军直接入河的颓势。



正当此时,赵军的后方军营里士兵们看见有便宜可以占,纷纷下场捡装备,挣军功,跟着前方军队且追且捡。

而埋伏在附近的灌婴率领两千轻骑精兵突然杀到,顺利占领了已经空虚的赵军大营。

事先准备好的小红旗派上了用场,瞬时间红色的旗帜插满了赵军大营。并俘虏了赵王。

反转开始了!

此时得到缓冲的汉军主帅韩信在河边喊出了那句千古名言:“退无可退!诸君何不奋力而战!”

汉军开始奋勇抵抗,搏命拼杀。



陈馀顿感吃力。命令大军后撤整备,想先退入大营休整。

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后方大营已经被占领,赵王都被抓了,满大营的红色旗帜是那么的刺眼。

后撤的赵军开始军心大乱,与此同时,冶河东岸大难不死的韩信也率着汉军主力杀了过来,赵军大营中大量汉军骑兵也冲了出来,形成了双面夹击的局面。

赵军开始溃败。

陈馀向南方逃跑,被杀,赵王歇被俘。

赵国20万的大军被韩信的五万人巧妙地连根拔起,赵国随之灭亡了。

此战之所以能胜完全取决于韩信对战争节奏的精密把控,韩信再以置死地而后生的这句话搪塞是不是有点苍白无力。



七个关键点环环相扣。

第一步,是韩信前期用探子,摸清了赵军的底,然后大军才敢开进井陉道。

第二个关键点他先是派了两千骑兵,并让全军早早休息来配合这两千骑兵的埋伏。

第三个关键点,是先派出了那一万先锋成背水阵。

这个点两个作用:

第一是骄陈馀的兵。第二是给后来出去挑战的主力退回来时设一道缓冲。

全军要是突然看见大河没有路了,后面是大军压境,着急忙慌的就光剩往河里跳了。

第四个关键点,是自己殿后,让大军全部渡过了冶河。

第五个关键点,是自己前去做诱饵。

第六个关键点,就是汉军主力退下来后,背水阵成建制的一万汉军开始截住赵军。

第七个关键点,也就是整场战役的大逆转。

两千精骑突袭了赵营,断了赵军的归路,生擒了赵王,摧毁了赵军的军心。

再一次为“兵仙”韩信点赞。



“兵仙”韩信真不是吹出来的。历史上称为“战神”的从白起、项羽,到李靖、岳飞,哪个都没有被绝对承认,但说到“兵仙”,唯有韩信。

感谢阅读,喜欢西瓜的点赞加关注呦

孤舟蓑笠翁

孤舟蓑笠翁

什么?7000人击败30万大军?白袍将军陈庆之告诉我们,什么才是古代冷兵器时代真正的战将。陈庆之是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前半生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会因为打仗猛而闻名于世。

这哥们的身体也不咋地,连马都不怎么会骑,弓也拉不开,可他就是成了南北朝时期的一代战神,你说气人不?

由此可见,那些靠着自身武力冲锋陷阵的将领,估摸着都是下级将领。真正的主帅,不需要冲锋陷阵,只需要机智的安排就好了。


一、手握7000白袍兵,47场硬仗无一败绩。

陈庆之从小就跟着梁武帝萧衍混,等到他41岁的时候,终于得到了领兵打仗的机会。可惜首战就吃了瘪,因为南梁豫章王萧综投降了北魏,使得北魏大军攻占彭城。南梁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唯独陈庆之手下的这帮人一个没事儿。

接下来,陈庆之的骚操作,绝对可以让我们觉得,这简直就是逆天的军事操作。这仗有这么打的吗?提前说一下,陈庆之的本钱,只有7000人马。

1、攻克北魏丘大千部7万余人。

当时陈庆之带着7000人,以搅屎棍的角色出现在了北伐战场上。其实梁武帝压根也没打算让陈庆之办成多大的事儿,能搅乱北方局面,就是大功一件。

第一关就是北魏邱大千部,这哥们带着7万人,在睢阳城前修筑了9座城池来抵挡陈庆之的7000北伐军。需要这么大阵仗吗?人家才只有你十分之一的兵力哎?

结果陈庆之带着7000人,一天之内攻占3座城池,最终迫使邱大千带着数万人马投降南梁,就问你牛不牛。


2、攻克北魏济阴王元晖业2万大军。

北魏济阴王元晖业看嘛情势不妙,立刻带着2万大军前来支援,在屯考城这边驻扎。这里四面环水,易守难攻。

陈庆之的方法就比较绝了,他让手下人在水面上构筑营垒,全歼了元晖业的2万大军。还俘虏了元晖业,得到了7800辆租车。

3、攻克荥阳,击败了对方30万大军。

这一战绝对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以少胜多经典案例。陈庆之手里只有7000人马,还有7800辆租车,租车在平地作战还有点用,攻城是真的作用不大。

当他们来到了荥阳城下的时候,立刻意识到了困难的到来。因为荥阳城不仅墙高城坚,而且北魏有7万大军镇守荥阳,一时间根本就拿不下这个地方。

此外正当陈庆之烦恼的时候,北魏又从四面八方搞来了一批人,比如说骠骑将军尔朱兆领胡骑5000,骑将鲁安率夏州步骑9000,右仆射尔朱世隆、西荆州刺史王罴率骑兵1万,全部是来支援荥阳的。

当时北魏镇守荥阳地区的守军一共30万人之多,而陈庆之手里只有7000人,实力悬殊那可不是一般大。


这个时候的陈庆之,开始充当起了军队的心理辅导员,他毕竟读书比较多,骗这帮士兵,那是一骗一个准。在陈庆之的心理辅导之下,他手里的7000白袍兵,简直跟打了鸡血一样,一个个义愤填膺,感觉荥阳城内的所有守军都是他们的杀父仇人,一定要找他们报仇似的。

有了这样的士气,陈庆之松了口气,攻城的时候,这哥们又亲自擂鼓,所以再次给将士们打了一次鸡血。以至于白袍将士全部登上城楼,继而攻占了荥阳城,俘虏了对方守城大将杨昱。

时荥阳未拔,士众皆恐,庆之乃解鞍秣马,宣喻众曰:“吾至此以来,屠城略地,实为不少;君等杀人父兄,略人子女,又为无算。天穆之众,并是仇雠。我等才有七千,虏众三十余万,今日之事,义不图存。吾以虏骑不可争力平原,及未尽至前,须平其城垒,诸君无假狐疑,自贻屠脍。”一鼓悉使登城,壮士东阳宋景休、义兴鱼天愍逾堞而入,遂克之。---《梁书

但是各地的援军实力还在,陈庆之趁胜又领着3000骑兵扫荡了对手的30万大军,使得他们混乱一团,无法互相顾及,踩踏者不计其数。唯有元天穆、尔朱兆等主将们逃出了这一战场。

从出兵北伐,一直到攻克荥阳,陈庆之带着7000白袍兵,攻无不克,打了47场胜仗,攻占了北魏32座城池,期间所收拾的北魏大军,有数十万之多,简直就是逆天的操作。


二、陈庆之的神话,真实性有多高?

陈庆之最早带的人马的确不多,但是如果你说他从头到尾只有7000人,那就是故意托大了。毕竟战争中咋会没有一个损失和补充呢?

我们真正知道的是,陈庆之在荥阳大战的时候,有7000人马,这件事是他自己交代的,也被记载了在了南梁的史书当中。

可问题是,此前陈庆之的人马,到底有多少,其实我们是不知道的。在攻灭邱大千7万大军和元晖业2万大军的时候,陈庆之难道就没有兵源补充?

他可是租车都补充了7800辆,咋能不补充一点人马呢?由此可见,这里的确有托大的嫌疑。其实南北朝的史书,一直处于互相抹黑的状态。

在南朝这边,陈庆之作为南梁战神,绝对是神一般的存在,他所参与的所有战争,基本都是以他作为主角来书写的。

而在北朝那边,陈庆之从主帅,一下子成为了元颢手底下的马仔。因为元颢怎么说也是北魏的宗室,托大元颢,总归对北朝是有好处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南北朝的历史,都共同承认了一点,陈庆之带着少量的兵马,的确一路北伐打下了洛阳。


三、陈庆之的战败,也可以佐证以少胜多的事实。

当时陈庆之护送元颢到洛阳继位,可是此后元颢身边除了不足1万人的南梁军,还多了10多万人的胡族部队,这对南梁军的威胁可就不小了。

因此陈庆之本打算撤离,免得自惹其祸。可就在这个时候尔朱荣带着北魏大军南下,直奔洛阳而来。陈庆之只好带着不足1万人的南梁军队镇守在中郎城,和尔朱荣大战。

这一次尔朱荣处于绝对优势,不过陈庆之的人马依旧在这里挡住了尔朱荣三天时间,而且斩杀对方士卒甚多。当然,此次大战,陈庆之以失败而告终。

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人家尔朱荣是倾国而出,你手里就几千人马,怎么跟人家一国兵马相抗衡呢?最终陈庆之在撤退的时候,遭遇了山洪,数千人马全部被山洪给吞没了。

如果陈庆之手里有一支十多万的军队,那他完全不用忌惮胡族的10万大军,也就可以安心地驻扎在洛阳城,未必就能让尔朱荣得逞了。


总结:陈庆之回来后依旧得到很多封赏。

山洪吞没了数千能征善战的南梁士兵,也就是陈庆之的白袍军,可是唯独没有吞没陈庆之这个文弱书生,你说神奇不神奇?

陈庆之化妆成了一个和尚,终于逃回了南梁。虽然最终战败了,但是陈庆之搅屎棍的作用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因此梁武帝不仅没有责罚陈庆之,还给了他各种封赏。

为啥?因为这个么逆天的军事行动,超乎了梁武帝对最初战争结果的所有预料。可以说是意外的收获。

参考资料:《梁书》、《资治通鉴

diandian

diandian

(图中最右侧是正在低头整理文件的凯末尔)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土希战争,凯末尔为土耳其逆天改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希腊在英法美三大强国支持下,以绝对优势的兵力、火力进攻土耳其。

当时土耳其是个什么情况呢?

因为奥斯曼土耳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入了德国阵营,所以第一次大战结束后,英法强迫奥斯曼土耳其签署了及其丧权辱国的色佛尔条约,条约规定土耳其今后算上警察也只能拥有4万5千人,而且不允许奥斯曼土耳其拥有空军、海军以及重武器;协约诸国在奥斯曼土耳其享有治外法权,任何奥斯曼公民只要加入协约国国籍,那么也自动享受治外法权待遇;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两边的还下地区归协约国管理。

要知道博斯普鲁斯海峡旁边就是当时奥斯曼土耳其的皇宫,也就是说皇宫都在协约国管理范围内。

虽然奥斯曼土耳其首相和皇帝签署了色佛尔条约,但是凯末尔等少壮派军官认为这是奇耻大辱,拒绝承认该条约。

并且在一年后宣布废黜皇帝,并且驱逐了所有同意签署该条约的奥斯曼高官。

不过既然凯末尔不愿意签署色佛尔条约,那么自然面临协约国的军事打击。

不过,当时英法两国也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耗尽了国力,只能支持希腊进攻土耳其,并提供了军火等援助。

当时凯末尔手里只有17个残破不齐的原奥斯曼土耳其旧帝国军队,8.5万人,而且极度缺乏重武器,因为奥斯曼土耳其没有自己工业,军火也很匮乏。

然而就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凯末尔依然坚持不妥协,坚决和英法支持的希腊王国军队打到底。

于是,1921年爆发了萨卡里亚战役,此役希腊方面一共有12万军队投入战斗,而且希腊军队有英国移交的武器装备,可以说在火力上占据绝对优势。


(希土战争形势图,蓝色为希军进攻线路)

虽然土耳其方面也有9.6万人,但是相比希腊军队,土耳其军队缺乏重武器,而且军火也不能说很充足。

希腊军队凭借兵力和火力的优势,很快就取得了战场主动权,土耳其人的防线几乎崩溃,在最关键的时刻,正如我们国歌所唱的那样,土耳其人用他们的血肉筑起了新的长城。

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土耳其军队爆发了令世人吃惊的战斗力和牺牲精神,不少土耳其士兵手上捆着手榴弹,等希腊军队进入阵地后直接引爆手上的手榴弹,许多阵地上的土耳其军队是全员阵亡,就连凯末尔本人也被流弹打断了一根肋骨。

当凯末尔派上最后预备队对希腊军左翼发起反攻时,希腊军队终于崩溃了,凯末尔和土耳其获得了萨卡里亚战役胜利。

从损失上说,火力占优的希腊军队其实只损失了2.3万人,而土耳其方面损失了3.8万人,但是希腊人的斗志彻底被土耳其人击垮了。

从萨卡里亚战役开始,英法开始对“烂泥扶不上墙“的希腊军队感到失望,军事援助日益减少;加上英法矛盾,以及凯末尔和土耳其显示出的“投资价值”,法国开始单独和土耳其谈判,并且直接支援了凯末尔两个陆军师的装备和弹药,在法国的默许下,意大利人也开始违反英国人的禁令,和土耳其进行军火交易。

最终,在1922年9月18日,经过一年多鏖战,凯末尔带领土耳其人把20万希腊军队赶出了土耳其,并且迫使英法放弃苛刻的色佛尔条约,而改签对土耳其更为有利的洛桑条约。


(凯末尔)

萨卡里亚战役,说真的,在军事指挥技术上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凯末尔本人的指挥也说不上精彩,真是一场很传统,很笨拙的,典型一战风格的攻防战。

但这次战役,土耳其人所爆发出来的爱国热情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在精神层面压垮了希腊人,甚至可以说让土耳其人打一百次萨卡里亚战役,土耳其人至少会输掉99次。

但是在萨卡里亚战役的土耳其军队和凯末尔证明了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面临“亡国灭种”危机时所爆发出来的精神力真的可以直接影响物质层面,精神原子弹在武器装备差距不大的情况下,真的可以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

华得.沙万依

华得.沙万依

战争史上逆天的军事行动相当多,例如新朝时期光武帝刘秀等人打的“高平之战”,一座孤城上万援军,打得来讨伐的几十万大军土崩瓦解,更令王莽新朝一战而溃,绝对堪称逆天。

还有西方亚历山大的“高加米拉之战”,一帮临时忽悠加雇佣的5万希腊兵,硬是怼死了大流士的百万波斯大军,亚历山大还借着此战顺势灭掉了波斯帝国,赚得盆满钵满,比咸鱼翻身还精彩。

不过最为精彩的应该是东晋时期发生的“淝水之战”,这才是一场真正的旷世逆天之战。

淝水之战被誉为“汉族人的绝地反击”,是中国历史上相当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东晋依靠八万北府军,对抗了前秦的百万胡人大军(一说90万,还有考证仅30万的,众说纷纭),取得了一次彻底的胜利。此战中8000渡河的北府军,直接打崩了近百万秦军,斯巴达人在他们面前都弱爆了。

两晋时期,因为三国的战乱和西晋的错误政策,导致大量胡人涌入中原,引发了中国长期的混乱和分裂,到东晋十六国时期,胡人政权“前秦”统一了北方,其首领苻坚亲率百万大军南下,企图灭亡偏安一隅的东晋,一统江山,他出征时意气风发,称此行为“疾风之扫秋叶”。

东晋丞相谢安力排众议,坚决主战,他派出了侄子谢玄和弟弟谢石领精锐北府军出征,沿淮河上行抗敌。面对百万之众的敌军,谢玄没有被吓破胆子,他派出了北府军参军刘牢之率5000人夜渡洛涧,趁黑将前秦大将梁成的5万先锋赶鸭子一样杀进河中,斩杀秦将10余人,杀敌15000众,一战就让人多势众的前秦大军闻风丧胆。

苻坚不以为意,仗着人多势众继续前行,北府军虽然都是东渡的北方流亡汉人,作战意志坚强,对胡人仇恨极高,但毕竟才8万人,数量太少,而且当时的东晋政治腐朽军事糜烂,确实不被胡人看在眼里。最后秦晋两军对峙于淝河(今安徽瓦埠湖附近),隔水相拒。

这一对峙不要紧,苻坚找不到好的办法渡河,人多势众的前秦军是军心颓丧草木皆兵,士气一天天跳楼般往下掉。而北府军则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思,恨不得能飞过岸去,杀一个赚一个。


于是谢玄派了个使者给对岸,说:“小苻啊,咱天天这么杵着也不是个办法,要不你让点位置,我把兵派过去,咱俩一局定乾坤,岂不美哉?”(君悬军深入,而置阵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阵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

苻坚一听,满肚子都是窃喜,当即答应了谢玄的馊主意,然后还跑去同己方将领们开大会:“谢玄脑子里有泡吧?这种计策也能想出来?不如我们暂且答应他们的提议,先让出一点点位置,骗他们过江,等他们过一半就群起来海扁!”

于是前秦真的退出块空地,让北府军驾船过河列阵,东晋也不含糊,谢玄亲率8千北府骑兵,白衣白甲渡淝河结阵。结果还没等秦军“半渡而击”,刚上岸的几千骑兵马都不停的就发动了攻击,秦军没挡两下就被杀得一塌糊涂,晋将朱序等人还边冲边喊“秦军败矣!”等口号,搞得秦军前阵溃退,后阵以为前方大败,也转头狂奔,连苻坚的弟弟阳平公苻融都不小心落马,惨死乱军之中。

没多久,前秦百万大军集体崩溃,被北府军追着屁股砍,一路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死的死散的散,苻坚带着箭伤逃回洛阳,部队仅剩下3万多人,过了好久才归拢了不到10万人,可以说当初出征的大军,被一战打去了十之八九。

在中国历史上,淝水之战虽然让东晋又苟活了几十年,但它也被认为是开启十六国乱局的源头,不仅导致中国失去了一次大一统的机会,还导致北方政权复又解体,造成了新的大分裂局面。但站在汉民族的角度上,淝水之战延续了衣冠南渡的汉人文化,给汉族获得了重新发展和扩大的机会,更成为后世唐宋乃至当代的民族精神硬核。

轩辕剑的外传游戏苍之涛中,就大量取材了淝水之战的剧情,不过谢安被定义为“躺赢”的丞相,你觉得呢?

wilo

wilo

两万五千里长征!

红军的这次战略大转移,可以说是世界军事上的一次奇迹!

当初的条件来说,雪山草地无人区就是禁地,而红军能够穿过,凭借的是超人的意志力!

不但有天然险阻,还有国军的层层狙击,经过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大大小小现役,红军凭借顽强的战斗意志,和指挥的高超指挥艺术,成功穿过层层包围,最终抵达陕北。

所以说长征算是历史上的一次军事奇迹。

Stella1011

Stella1011

“巨鹿之战”秦未大起义时项羽统领6万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王离所率40余万秦军在巨鹿进行决战。
项羽率兵渡过漳水后下令“破釜沉舟”
决战时项羽手下将士抱必死之心勇猛奋战,个个如狼似虎、以一当十打败秦军,项羽一战成名,战后起义军首领见项羽无不胆战心惊、跪地而行、匍匐在地,不敢仰视。

周   游

周 游

我是狼君,一个爱读历史的工科小伙儿

可称得上逆天的战役,在我国的战争史上,就有许多经典的战役,长征中就有许多战役都称得上,比如突破乌江、四渡赤水、强渡嘉陵江、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乌蒙山回旋战等等,都称得上是逆天的军事行动,每一场战役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四渡赤水

提到四渡赤水,都会想到“四渡赤水出奇兵”这句话,这场战役,不仅仅是毛主席军事指挥史上的杰出之作,在世界军事史上,都是杰出之作。使得红军中央主力跳出国民党包围圈,取得了在长征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湘江之战后,红军部队人数从8万人锐减至3万人,蒋介石为达到围歼中央红军的目的,调集了150余个团,40余万人的兵力围剿中央红军。在此危难时刻,毛主席接过军事指挥权,指挥了这次经典的运动战。

1935年1月,决定历史的遵义会议召开后,中央红军计划由赤水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寻求在川西或川西北建立新的苏区。1月28日,红军在青杠坡与而来的川军发生激战,敌人的增援部队随后也陆续赶到,红军再次陷入不利的境地。

在激战中,毛主席立即更改作战计划,决定立即撤出战斗,西渡赤水河,再寻机北渡长江。29日凌晨,红军在猿猴场、土城上下渡口等处,一渡赤水,出其不意地以地出现在川南。

蒋介石大为慌张,重新部署,企图围歼红军与川黔边境。在毛主席的指挥下,红军再次改变进攻部署,又杀了一个回马枪,在2月18日至21日,由太平渡、二郎滩等渡口二渡赤水,下娄山关,二夺遵义城。

紧接着,为了甩开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遵义的国民党军队,红军从茅台附近朱砂堡、羊山坳、银滩等渡口三渡赤水,蒋介石又被迫更改部署,再次企图将中央红军围歼于古蔺地区,国民党主力部队再次被调走。

毛主席随即调整作战计划,于3月21日至22日,由太平渡、二郎滩等渡口四渡赤水,再一次回到敌人兵力空虚的贵州。此后连续渡过乌江、金沙江,终于跳出了国民党的包围圈,毛主席后来也称四渡赤水为“一生中最得意之笔”。

飞夺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这一个“飞”字,就贴切地形容了这次战役的逆天之举。可以称之为逆天之举的有两个部分,一是武装徒步一昼夜行军240华里的山路,如神兵天降天降一般出现在泸定桥西岸。

另一个“飞”是二十二位勇士爬铁索爬过泸定桥,仅仅一根铁索支撑战士,悬在空中,更是如“飞”一般,最终成功同先偷渡过去的部队汇合,在枪林弹雨中为红军开辟出了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又获得了一个重要的胜利。

以上为狼君个人见解,如果您有不一样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讨论。

我是狼君,喜欢狼君的观点欢迎评论、点赞,转发加关注

超级小包子

超级小包子

战争史上,有没有可以称得上逆天的军事行为的战役?

我认为:1950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可以称得上逆天的军事行动。

1950年,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悍然对朝鲜发动了侵略,战火烧到了我国的鸭绿江边,同时美国的第七舰队进入我国台湾海峡,对新生人民共和国政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中国政府,果断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1950年10月15日,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率领几十万中华优秀儿女,“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境内,同武装到牙齿“美帝联军”,展开一场殊死搏斗,三年多的战争中,每一次战争都是“惊天地,泣鬼神”,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志愿军的英雄事迹,至今让人难以忘怀,永远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朝鲜战争对我国有哪些重大意义呢?

1、朝鲜战争是中国人民的立国之战,也是立威之战。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各方面百废待兴,综合实力非常孱弱,美国和西方国家根本看不起贫穷落后的新中国;也不能怪他们,中国从1840年的“鸭片战争”开始,中国就被西方列强打得抬不起头,签署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割地赔款,香港、台湾就是被列强割走,中国领土上,到处是驻扎外国军队,中国人被外国人称呼“东亚病夫”,百姓在水深火热生存;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得“美帝联军”喊爹叫娘,抱头鼠窜,打得联军司令美国的“五星上将”撤职回家,从此在也没有外国人敢小瞧我们中国人。

2、朝鲜战争打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朝鲜一战,外国人评论:中国军队一夜之间世界一流军队,中国的飞行员经过短暂的训练,就驾机冲上蓝天与美国“王牌”飞行员一较高低;毛主席说:“打得一拳出,莫使百拳来”,特别是打得美军对中国人民解放军产生了恐惧的心理,不敢对中国惹事生非,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保持了中国至少70年的和平发展环境,从此,外国军队在中国耀武扬威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3、朝鲜战争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英雄事迹。为了扫除大部队冲锋道路用身体堵住敌人枪眼,抱着炸药包冲向敌人,与敌人同归于尽,在坑道内一个“苹果”传了一圈,谁都没有吃一口,有的战士嘴唇干裂都起了泡,此时此刻,我们的战士就是一个信念,他们吃苦,就是让祖国人民不吃苦;体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民族大义,国家安全,视死如归,无惧无畏的崇高精神,这种精神也激励了中国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拼搏。

结束语: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70周年,我们中国人民要隆重纪念这场战争,缅怀志愿军烈士的丰功伟绩,要继承先烈的遗志,记住他们的警告:西方列强亡我之心不死;我们要丢掉一切幻想,提升综合国力,随时消灭一切来犯之敌,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生生不息!!!

东湖岸边

东湖岸边

战争史上逆天的军事行为永远都是有的,这种行为往往都是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取得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

也只有这种战争,才能够称得上逆天两个字。

我们说一个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这种战役不。

大家都知道解放战争时期,有一场战役叫做孟良崮之战,可以说这一次战役就可以称得上逆天的军事行为。

为何要只要说呢?

大家都知道这一次战役,从一开始就是张灵甫一手策划的。

他策划的孟良崮之战,就是想要全歼粟裕的华东野战军。本来当时的张灵甫是这样谋划的, 他先带着七十四师,到达孟良崮这个地方。

战争史上张灵甫的这种情况,算是孤军深入。

在他看来自己肯定是可以把粟裕的华野军给引诱过来的。一旦粟裕的华野军到达孟良崮,把自己给包围了。

那么,蒋介石就会派其它的军队,火速赶来,然后在把粟裕的华野军给包围。这样张灵甫就可以和外围的国民党军队,形成合围之势,内外夹击把粟裕的华野军消灭他们于无形当中了。

不得不说这个计划是很好的一个计划,在张灵甫看来自己也是胜券在握的。而且他也有信心打赢这一次战役。

毕竟他带领的七十四师,是国民党的五大主力之一呀。七十四师的武器装备都是当时最为先进的,他们的士兵也是十分有作战经验的。

无论是张灵甫,还是蒋介石,他们都是看好这一次战役的。

可是,即便是这样我们都知道张灵甫最后还是输了。

这场战役最为逆天的地方,就是粟裕看破了张灵甫的阴谋,但是他依然敢应战。尽管说带领着华野军去和孟良崮一战是有风险的。

但是,对于粟裕来说,能够取得胜利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当然了若是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取得胜利,只有一个“快”字,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华野军打的足够快,能够在国民党援军到来,把张灵甫的七十四师给剿灭。那么,我们就赢得了这一次战役的胜利。

最后粟裕带领的华野军,仅仅用了四天的时间,就把张灵甫的七十四师全部给歼灭了,而且华野军还都全身而退了。

据说在华野军撤退之后,仅仅过了四个小时,国民党的大部分就合围过来了。但是,当时的他们到来,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你说这样的战役,打的是不是很逆天。

若是战役再推迟四个小时,是不是后果不堪设想。

汪洋2207553727

汪洋2207553727

战争史上,能被称得上逆天军事行动的战役有很多,但对中国影响最深远的一战必须是长沙会战。这场会战历时5年,中日双方大规模交战4次,投入兵力超过200万,战役规模纵观世界古今都是难得一见的,最重要的是长沙会战的历史意义实在是太重大了。且听麻花细细分析。

战役背景

“9·18”事变后,日军渐渐露出了贪婪、凶残的本性,中国人民也开始了长达14年的抗战,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从我国东北一路长驱直下,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先后被日军占领。

1937年12月,南京陷落,1938年6月武汉会战爆发,同年9月,日军决定进攻广州。至此,日军在中国的战略企图已经非常明显。由于日本是一个物资匮乏的岛国,在亚洲发动如此大规模的战争,只能是以战养战,而要做到这一点,畅通的运输线成为了关键,因此日军的下一个目标必然是京广线上的另一座重镇长沙,打通京广线后,日军就可以将其在东南亚掠夺而来的原料通过京广线运往中国东北工业基地进行加工,从而补给前线作战的部队。

对中国而言,长沙被日军占领,让日军打通交通线自然是很不利的,其次就是长沙的背后就是中国的大西南,长沙作为门户一旦被日军占领,那西南大片土地也将成为日军的囊中之物。


京广线

会战爆发

知道了日军的企图后,中国军民自然不可能让日军轻易得逞,国军第九战区总指挥薛岳将军率百余万中国军民整装在此积极备战,只待日军袭来,给其迎头痛击。

1939年9月,日军在攻占武汉和广州后经过不过1年时间的准备,在总指挥冈村宁次的命令下,12万大军分别从鄂南、湘北、赣北向长沙进军,企图像以往一样一举击溃中国守军。

但让日军没想到的是,他们这次错估了中国守军的决心以及战斗力。

此战役中,日军106师团被薛岳将军的“小天炉”围歼于庐山万家岭,全师团仅有可数的士兵逃脱,其余全部被中国守军歼灭,师团长松浦被俘。而且106师团的日军基本都是被击毙,俘虏很少。101师团也在援救106师团的过程中遇到中国守军顽强阻击,损失惨重,已无力再战。

至此,冈村宁次制定的进攻长沙计划宣告破产,中国守军也基本取得了第一次长沙会战的胜利。

第一次长沙会战

1941年9月,死性不改的日军再换了一个指挥官后再次准备染指长沙,日军第11军阿南惟几部在湘北岳阳地区再次集结12万大军准备南下直取长沙 。

没有吸取冈村宁次教训的阿南惟几再次被薛岳将军利用“天炉战法”杀的损失惨重,近50000日军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中国守军为此也牺牲了近20000英勇战士的性命。

第二次长沙会战

同年12月,阿南惟几为了策应向香港进军的日军,仅纠集了6万人就向长沙扑来,薛岳将军早就吃准了日军的目的,故意将阿南惟几部放了进来,给了阿南惟几一个错觉,那就是进攻很顺利,于是脑子一抽,准备借此机会攻占长沙。

殊不知,等待他的是国军的合围,此战若不是日军装备精良,国军合围不严,这股日军一个也休想逃走。此战不仅对中国的意义很重大,日军60000人几乎全军覆没,中国守军牺牲近30000人。在国际上,此战也同样有着很大的影响,因为此战是同盟国继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的第一次胜利。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4年,时隔两年后,日军仍就对长沙念念不忘,再次集结大军准备进犯长沙,对于此次战役,日军总共投入多少兵力一直存在争议,但绝不少于20万人。

由于以往和日军作战的第九战区战士大多被调往远征军,此次日军指挥官横山勇又对薛岳将军的“天炉战法”有较深刻的研究,国军内部矛盾等问题,最终长沙失守。

第四次长沙会战

但此刻日军才攻下长沙,已经为时已晚,轴心国的败亡此刻已经不可逆转,所以从整体上来看,整个长沙会战是成功的。

逆天军事行为

麻花之所以说长沙会战是逆天军事行为,正是因为在长沙这一个地方,中国守军就成功牵制住了日军陆军主力5年时间,让日军始终无法打通中国的南北交通线,深陷于中国。要知道整个二战总共也就进行了6年时间,所以整个长沙会战可以说在二战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不要急着反驳,看下去。

1941年6月,德军向苏联发动进攻,结果因补给,天气等原因遭遇大败。自此,德军一蹶不振,同盟国在欧洲发起了对德军的反扑。四面受敌的德国无奈向日军施压,要求日军对印度发动战争,以此牵制英军。

德军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

1943年3月,日军同样迫于压力,从东南亚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凑出了10万刚训练没多久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对印度发动了进攻。

为什么日军当时不从中国调兵?要知道当时日军在中国投入了近300万兵力,随便调出10万去打印度应该没什么问题,但实际上日军确实没能力从中国调兵。

一是因为中国抗击日军的决心,就算是在敌战区,也有着众多的敌后抗日武装对日军形成牵制,让日军不得不留够应对的兵力。

其次就是长沙,日军对这里一直虎视眈眈,虽然已经失败了几次,但却没有放弃过长沙,所以必须要有足够多的兵力在此与中国守军较量和对峙。

所以日军确实已经没能力再派出主力去进攻印度。这里可能有朋友会说,日军进攻印度本就是装样子给德军看的,根本就没打算进攻印度,所以就随便打打。

要知道日军的目标是全世界,而印度作为亚洲和欧洲在印度洋上的支点,日军怎么可能不想要,如果攻占了印度,日军的海军就可以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连成一片,利用他强大的海军支援北非战场和欧洲战场,意义同样是很重大的,但正是因为中国的关系,让日军投入了所有的主力陆军,根本就无暇再去顾及印度。

再说印度的英军战斗力之弱不用说了吧,差点连日军这10万新兵蛋子都没打过,最后还是中国远征军救援,吓退了日军。这些远征军大多数就是从长沙战场抽调过去的。

在印英军被日军俘虏

结语

长沙会战不管对于中日双方来说,还是对于整个世界来说,影响都很深远,所以绝对称得上是逆天的军事行为,而且中国守军也在这里打出了中华民族的气势,让不可一世的日军颇为忌惮。

ZY、小朱

ZY、小朱

从古至今这个世间从不缺少战争,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战疫无数,能称得上逆天的战争也不在少数,比如淝水之战、赤壁之战、四渡赤水等等。

每一场战斗都少不了人员伤亡,战争的胜利是用烈士的鲜血换来的。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宋朝与金人的一场战争。

大宋朝的繁华似乎总与风华秋月有关,抑武扬文的风气,让宋朝给人的感觉阴柔有余、孔武不足。

宋朝历史上最大的耻辱靖康耻,让北宋彻底灭亡,但南宋时期的“采石矶之战”却是针对金人的一场漂亮的翻身之战,也让南宋多存续了100多年。

采石矶之战是金主完颜亮毁约南侵,这位完颜亮便是与隋炀帝有着同样谥号的人。公元1161年,他撕毁了宋朝与金国的“议和盟约”,率兵南犯。

(虞允文剧照)

由于王权、李显忠等人的贪生怕死,使得金兵直逼长江,如入无人之境。

这年十月,南宋派虞允文为督视江淮军马参谋,到采石矶犒劳三军。可主帅李显忠迟迟没有到任,军营的秩序混乱不堪,这样的军兵如何能打胜仗呢。

危急之时,虞允文顾不得主帅是否在任,他决定亲自指挥作战,必要将金军打回老家。

虞允文自小聪慧过人,七岁便熟读经书,写的一手好文章。他是与岳飞有着同样美名的抗金名臣。岳飞谥号“武穆”“忠武”,虞允文的谥号为“忠肃”。

采石矶之战中,金兵是宋军的二十倍之多,但虞允文决定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

他先是鼓舞士气,保证对士兵们要论功行赏,同时又告诉将士们当前是危急时刻,如果不把金人打回去,不但要国破家亡,最后家人们也都要遭殃,自己的老婆孩子都要被奸淫掠夺。

全军上下听了虞允文的话,都打定了要拼死作战的心理准备,士气大涨。

当时宋军与金兵的实力虽然悬殊,但宋朝毕竟是第一大经济强国,连夜赶制兵器。

宋朝的战船素有“海泥鳅”之称,而金兵又不善水战,宋朝大将时俊之率船直击金军,在金军的战船中穿来穿去,很快金军的战船折损半数以上,给金军极大的打击。

这下激怒了完颜亮,他本就是个暴虐之人,滥杀无辜。现在更是把战败的责任都推给部下,接二连三杀了许多将士,还把建议渡江的梁汉臣给杀了。很快金军内部矛盾越来越激化,将领们无法再忍受完颜亮的暴虐,仗还没打完,完颜亮先被手下给杀死了。

国君败亡丧命,这场战争也就结束了。这对于南宋来讲真是一个奇迹,在虞允文的带领下,打了一场这样漂亮的翻身仗。

采石矶之战是南宋年间最值得赞颂的一场战争,也是虞允文一生当中的骄傲,一战转乾坤,南宋也因此多支撑了一百多年,虽然他此后也像岳飞一样多次建议北伐未果,但他的功绩永远不会被人们所忘记。(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皮蛋好吃

皮蛋好吃

最逆天的军事行为就是毛主席领导的游击战,由城市转为农村,化整为零,最终取得最后胜利。还有后来的百万雄狮度黄河。

晚风成林

晚风成林

有啊,比粟裕的七战七捷,白袍大将陈庆之的军事行动,春秋战国时的乐毅,连下齐国57城

曾囧囧

曾囧囧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