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里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提到的作品

[作品]鹿鼎记

《鹿鼎记(珍藏本)(套装共5册)》是金先生最後一部小说,也是登峰造极之作!小说讲的是一个从小在扬州妓院长大的小孩韦小宝,他以不会任何武功之姿态闯江湖各大帮会、周旋皇帝朝臣之间并奉旨远征云南、俄罗斯之故...

金庸

[作品]阿Q正传

《阿Q正传》收录鲁迅中短篇小说17篇,包括《阿Q正传》《狂人日记》《药》等名篇。其中《阿Q正传》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阿Q的主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他已经成为现代文学中最著名的、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个...

鲁迅

最新跟帖
lijingv

lijingv

其实有很多细节:


第一,阿珂和苏荃孩子究竟是谁的。


大家注意,在阿珂、苏荃和韦小宝在丽春院发生关系之前至少一二个月,他在宫里和公主发生关系,后来才去了扬州丽春院。


而后来阿珂和苏荃的孩子,比公主的孩子出生还要早,而且要早接近2个月。


如果说早产,不可能两人都早产吧。


那么唯一的解释是,阿珂和苏荃的孩子和韦小宝压根没关系。



苏荃不提,阿珂孩子很可能是郑克塽的。


很有可能是郑克塽,发现阿珂和韦小宝发生了关系,对她非常嫌弃,连肚子里的孩子也不要了。毕竟郑克塽是未来台湾之主,怎么能娶一个失贞的女人做王妃。


所以,阿珂才会骂郑克塽无耻。


而且,阿珂的态度转变得太快,在丽春院还要杀死韦小宝。后来却一百八十度大转弯,阿珂直接把韦小宝当做如意郎君。


唯一解释是,阿珂把韦小宝当做背锅侠,不然她未婚先孕,只能寻死。


而韦小宝出生于妓院,未必把女人贞操看得很重。



第二,小宫女蕊初去了哪里?


小宫女蕊初是一个重要配角,曾经和韦小宝关系很好,两人甚至晚上约会。


但是,蕊初运气不好,曾经帮助假太后处理了光头师兄的尸体。


随后,蕊初就消失了,再也没有出现过。


蕊初去了哪里?


恐怕早就死了。


一来,蕊初知道光头师兄的真相,假太后肯定要杀她灭口;


二来,就算假太后手下留情,真太后也不是善类。小宫女蕊初是假太后的贴身宫女,知道的秘密很多,恐怕也会被真太后灭口杀死。


皇宫里面好可怕啊。



第三,康熙既然早就了解天地会的一切,为什么不尽快将他们除掉。


康熙通过叛徒风际中和其他人,对天地会青木堂非常了解。


只要他愿意,完全可以选择将陈近南和天地会一网打尽。


为什么康熙不这么做呢?


唯一的解释是,康熙认为天地会的威胁不大。


就青木堂来看,确实没有什么人才,都是一群四肢发达的人,比韦小宝都不如。


当年冯锡范和郑克塽两个人进入青木堂,险些杀死陈近南,还能将整个堂口高手消灭。


可见,天地会实力虽然貌似很强,其实康熙根本没有放在眼里。



第四,九难的黑化。


在碧血剑中,独臂神尼九难叫做阿九,是一个单纯美丽的可爱少女,大明的公主。


袁崇志也被九难的美丽纯洁吸引,爱上了她,仅仅因为对温青青有承诺才没有抛弃后者。


温青青很快发现这点,自行离开,试图在华山父亲身边自杀而死。


这么一个可爱的少女,在鹿鼎记中却变成一个极为狠毒的人。


她为了报复吴三桂,不惜将她女儿盗走,灌输了10多年反吴思想后,让她去暗杀吴三桂。


这样,无论吴三桂是否被杀死,也会发现亲生女儿竟然是死敌。


这比杀了吴三桂,还要狠毒的多。


九难的做法,让一向厉害的韦小宝也有所害怕。


为什么阿九会变成这种人?


恐怕袁承志冷血无情的抛弃,以及明知复国无望的悲哀,才是九难黑化的根本原因。


她要通过各种狠毒的报复,发泄心中的愤恨。



第五,天地会另一个卧底是谁?


风际中时候,康熙仍然掌握天地会青木堂的一切,说明还有卧底。


很多人认为是钱老本,因为他是个市侩商人。


其实,并不是钱老本,不然他有天大的胆量,也不可能将沐剑屏送到皇宫里面去。


要知道,沐剑屏即便年龄很小,也是一个反贼,此举等于是钱老本人为造成皇帝的危险。


这可是诛九族之罪。


所以,一般认为是被当做书呆子的祁清彪。


祁清彪表面上迂腐,其实每次都在关键时候推波助澜。


而这个推波助澜,往往是可以将天地会陷入不利的地位。


类似的东西很多,随便举个例子。


祁清彪摇头道:“咱们第一步是借鞑子之手,对付吴三桂这大汉奸。韦香主如在这时候造反,说不定鞑子皇帝又去跟吴三桂联成一气,那可功亏一篑了。”韦小宝原不想对康熙造反,一听这话,忙道:“对,对!咱们须得干掉吴三桂再说,那是第一等大事。司徒伯雷只不过几百人聚在王屋山,小事一件,不可因小失大。


其实,当时台湾郑家和天地会,都是支持吴三桂的反叛的,只是没有及时出兵支援而已。


而祁清彪作为青木堂的智囊之一,不可能不知道陈近南和天地会的立场,却恶意煽动韦小宝和吴三桂为难,并且要求却剿灭反清的王屋山。而王屋山是天地会的同路人,此举无论如何说不过去。


这不是祁清彪糊涂,而是刻意如此,这对于满清是最有利的。祁清彪让反清力量,互相仇杀。


而祁清彪直到最后也没有被识破,仍然是青木堂的智囊大脑。


这相当可怕,大脑都是叛徒,青木堂还能好的了吗?



第六,康熙对于韦小宝的贪污并不在意。


康熙只是在乎韦小宝是天地会成员,而不在意他的贪污,甚至纵容他贪污。


比如捉拿鳌拜以后,康熙特别命令韦小宝协同索额图去查找鳌拜家产,其实就是给机会让他贪污。


而康熙知道鳌拜家中包括宝衣在内的很多宝贝没了,也不追究,知道是被韦小宝弄走了。


这说明,康熙知道大清的官员腐败是必须的,是一种官场润滑油,不当回事。


那么,连皇上都认可这种制度的合理性,也无外乎下面大贪特贪了。


韦小宝在满清大臣看来,不过是一个小无赖宠臣。只是因为康熙宠幸他,上到王爷、兵部尚书,下到普通武官,都想方设法向他行贿。


韦小宝就是权力的代名词,得到他的帮助,官员就可以升官,获得更大的利益。


那么,如果韦小宝如果失去皇帝的宠爱又会如何?


恐怕就像最初韦小宝在天地会一样,被当做笑柄,没人把他当回事。



第七,韦小宝真的对康熙有很深感情吗?


韦小宝自然把康熙当做好朋友,但这种感情也是脆弱的。


韦小宝把师傅陈近南几乎当做父亲,曾经三次不惜生命危险救了陈近南。


而陈近南死时,韦小宝极为痛苦,这才是真的感情。


但韦小宝被康熙揭穿是天地会的时候,第一个念头竟然是杀死康熙后逃走。


仅仅是认为未必能够成功,加上康熙可能不会下毒手,韦小宝这才放弃。


其实,韦小宝对康熙的友情,主要是最初的几年,两人还是有友情的。


后面康熙越来越高高在上,对韦小宝操着生杀大权,后者也逐步沦为奴仆一样,感情逐步没有了。



其实还有很多,就说这么多吧。


338条评论


所谓人生啊十人九悲

文化领域创作者

最细思极恐的,也是全书精华部分的情节,难道不是书末,那帮子人要拥立韦小宝做皇帝吗?


顾炎武推开船窗,向外眺望,但见四下里一片寂静,回过头来,说道:“我们来劝韦香主自己做皇帝!”


乒乓一声,韦小宝手里的茶碗掉在地下,摔得粉碎,他大吃一惊,说道:“这……这不是开玩笑吗?”


查继佐道:“决不是开玩笑。我们几人计议了几个月,都觉大明气数已尽,天下百姓已不归心于前明。实在是前明的历朝皇帝把百姓杀得太苦,人人思之痛恨。可是鞑子占了我们汉家江山,要天下汉人雉头结辫,改服夷狄衣冠,这口气总是咽不下去。韦香主手绾兵符,又得鞑子皇帝信任,只要高举义旗,自立为帝,天下百姓一定望风景从。”


这段看了实在令人细思极恐。


古代文士侠客起义有成功的吗?项羽一世英雄,倒是输给了素有流氓之称的刘邦。为何古往今来,成事的都是如韦小宝一般不学无术、吹牛拍马之辈呢?


韦小宝父亲是谁,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判定自己是满是汉呢?


顾炎武也算一代大儒,有相当的号召力,会认为韦小宝在天下百姓心目中,会好过康熙皇帝,究竟是古代知识分子太缺乏毛主席思想的熏陶,还是天下百姓真的这么想?

Thillada

Thillada

康熙早就知道韦小宝的身份,因为天地会里不说话的风际中是康熙安排的,感觉康熙城府好深。

金庸还有头有尾的告诉你,尼布楚条约是韦小宝签的。

韦小宝一个色中饿鬼在宫中住了好久,这是一个细思极恐的情节,要知道宫中基本上不会让正常男性留宿,要知道在那个“女儿国”,除了一个皇帝和不是男人的太监,其他的都是女儿身,而且还是那种深闺怨妇和无知少女,祸乱宫闱,真的难以想象。

历史上祸乱宫闱的乱子有很多,最出名的可能就是嫪毐跟嬴政的母亲。嫪毐这个人也算是一个异人(跟嬴政同名,感兴趣的可以百度),不仅与嬴政的目前赵太后淫乱私通,最可怕的是还生下两个儿子,而且和嬴政的目前密谋:若是秦王死去,就立这儿子继位。这是什么?典型的谋反,比汉朝吕氏的谋反还可怕,因为吕氏谋反,还有刘邦的白马之盟制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说白了就是要想让皇帝不姓刘,也是很难一个事,这也是为什么回来的武则天要还政于李唐,因为他知道武氏上位,尊崇的将是武氏的祖宗,对他没有什么好处。

但是,一旦嫪毐跟嬴政的母亲谋反成功,完全可以改个国号。这里要涉及点历史,你觉得嬴政姓什么?很多人会说姓嬴,但是我告诉你,嬴政姓赵,汉朝才让姓氏真正成为了姓氏,汉朝以前,包括秦朝,姓与氏是有区别的,在氏族社会里,同一祖先的后裔往往聚居一处,彼此称呼时,因同属一姓,所以不必称呼其姓,只呼其名。后来同族人繁衍,越来越多,往往分居各地,于是各自立氏,以为区别。因而周代有“男子称氏,女子称姓”之说。这是就贵族来说,有以封邑为氏的,如齐国之祖太公本姓姜,因曾封于吕,遂以吕为氏,称为吕尚。造父本姓嬴,以封于赵,以赵为氏;士会封于范,以范为氏,又封于随,又以随为氏。有的以官为氏,如司马、司徒之类,司马迁之祖程伯休父(程是封邑名),在周宣王时,受封为司马,其后遂以司马为氏。

看明白了吧,如果嫪毐的孩子篡位成功,轻轻松松认祖归宗,而且汉朝以前高堂之上来回篡位还是比较普遍,也比较乱的,而且这个乱和后世的外戚干政、武力兵变、太监干政还不一样,甚至和权臣干政都不太一样。

好了,貌似说得有点多,接着说韦小宝,我们可以想想一样,以韦小宝的好色程度,如果这个历史属实的话,康熙的后宫真的不敢想象,难怪康熙多子多孙。

席尔薇

席尔薇

多隆对韦小宝的背叛选择性失忆

韦小宝为了救天地会的众兄弟,从背后刺了结拜大哥多隆一刀。不过多隆天赋异禀,心脏的位置是歪的,所以没有死在韦小宝的宝刀下。

按理说有人杀自己未遂,应该恨之入骨才对,下一次见面,就是你死我活的开干,最次也要质问一二。

但多隆不但没有跟韦小宝急,反而对他感激涕零,原因是康熙告诉多隆,当时是有刺客要杀多隆,偷袭了他一刀,然后韦小宝打败刺客,救了他的命。

韦小宝笑道:“这刺客武功很高,他来暗算大哥,兄弟事先竟也没有察觉。”

多隆道:“是啊。”压低了声音道:“刚巧那时建宁公主殿下来瞧兄弟。这种事情,咱们做奴才的是不敢多问一句的。我养了三个月的伤,这才痊愈。皇上谕示,是韦兄弟奋勇救了我的性命,亲手格毙了刺客。这中间的详细经过,兄弟也不必提了,总而言之,做哥哥的极承你的情。”

多隆的确是个对朋友完全信任,而且比较忠厚老实的人(相对韦小宝而言),但他作为一个习武之人,还是御前侍卫总管,难道皇宫进来一个连他都察觉不到的刺客,给他背后捅了一刀,结果这个刺客竟然还打不过韦小宝?

这里的逻辑根本说不通,多隆也不是真傻,肯定知道是韦小宝杀他,只不过康熙“谕示”不是韦小宝干的。这就等于中央已经对韦小宝同志的相关行为做了批示,那么多隆作为奴才,只能彻底执行,并且忘掉真相。

所以多隆才会说的那么暧昧,这中间的详细经过,兄弟也不必提了。这里他让韦小宝也千万不要再多虑,自己绝对不可能藏有报复私心,做哥哥的极承你的情。其实说的就是你不再提起,我就感激你的大恩大德。

说白了,多隆最怕的就是韦小宝还记着刺自己那一刀,并且怀疑自己以后要伺机报复,那样等于自己永远跟韦小宝都在一个猜疑跟敌对的立场,而自己的心机跟能力,差了韦小宝十几里地,他只要不信任自己,迟早有一天还有另外的刀子插自己身上,而且还不会插歪。

多隆身为官场老油条,心里对于韦小宝的特殊位置门儿清,皇帝无论如何也不会为了他这个奴才去追究韦小宝,所以才会用命令的方式去颠倒黑白。而今后两人还要同朝为官,并且以兄弟相称,只有彻底放下芥蒂才行。这未必是多隆的意愿,但皇帝希望这样,多隆就必须执行。

可见皇权对于一个人的洗脑有多么的彻底,不但能让一个人凭空对另一个人产生仇恨,也能让一个人把本应有的仇恨彻底放下,甚至转换成恩德。

HSCnana

HSCnana

鹿鼎记作为金庸先生的最后一部小说,这部书风格与之前迥异,在嬉笑怒骂中展现了一个充斥着阴谋诡计的世道,只不过在主角韦小宝的“不正经”下,许多东西好像被冲淡了。这就来说说,鹿鼎记隐藏着哪些所谓细思极恐的细节。

一、九难的弟子吕四娘杀了雍正

这属于后话了,碧血剑中提到,吕四娘出自九难的门下。熟悉评书演义的大概都知道吕四娘这个人物,民间传说中正是她杀了雍正皇帝。而按照书剑恩仇录中的设定里,雍正皇帝也是被人刺杀,那么联系到吕四娘在金书中存在,很大可能,金书的雍正皇帝也是吕四娘所杀。韦小宝曾一句戏言,说九难后来连收八个威震天下的徒弟,有没有八个不知道,但徒弟威震天下倒是真的了。

阿九脸露喜色,过去盈盈拜倒。后来她尽得木桑绝艺,成为清初一代大侠,日后康熙初年的奇人韦小宝(见《鹿鼎记》)、雍正年间的著名英侠甘凤池、白泰官、吕四娘等人都出自她的门下。

二、神龙教派去宫内六人,出场的只有三人

黑龙使张淡月在汇报自己手下人入宫的状况时,曾这么说。

黑龙使鞠躬更低,说道:“属下受教主和夫人的大恩,粉身碎骨,也难图报。实在这事万分棘手,属下派到宫里的六人之中,已有邓炳春、柳燕二人殉教身亡。还望教主和夫人恩准宽限。”

神龙教有六人潜伏在皇宫,但目前已知的只有毛东珠、邓炳春、柳燕,还有三人到结局都没出场,毛东珠曾经跟着康熙一起去五台山上香,这期间真太后的饮食必然有这三人负责,而这三人理论上到了书末都隐藏在宫内。

三、少林派疑似投靠了朝廷

鹿鼎记中,少林派的问题很大,从许多蛛丝马迹来看,极可能投靠了朝廷。这不是阴谋,而是实实在在的原文,首先原文提及少林寺方丈晦聪不肯得罪官府,极力约束少林弟子,甚至连俗家弟子也不许随意下山。杀龟大会推举各省盟主,晦聪不肯参与,而康熙更是封少林寺方丈晦聪为护国佑圣禅师,让韦小宝跟少林和尚们混熟了好去五台山保护出家的顺治皇帝,要知道,保护顺治皇帝这等机密大事,康熙安排少林和尚介入此事,至少在康熙的认知里,少林对清廷的态度是友好的。

而这还不算完,更重要的是还有一处细节,很多人都忽略了,那就是少林寺派去五台山清凉寺担任方丈的澄光对顺治出家事件是知情的!

韦小宝道:“方丈,这一干人当真是来找小喇嘛么?”澄光张口结舌,无法回答。韦小宝凑嘴到他耳边,低声道:“我倒知道,他们是为那位皇帝和尚而来。”澄光身子一震,缓缓点头,道:“原来小施主早知道了。”韦小宝低声道:“我来到宝刹,拜忏做法事是假,乃是奉……奉命保护皇帝和尚。”澄光点头道:“原来如此。老衲本就疑心,小施主巴巴地赶来清凉寺做法事,样子不大像。”

顺治皇帝首次遭到喇嘛的攻击时,玉林老和尚早就约好了少林十八罗汉前来相助,而十八罗汉之一的澄光作为知情人早早的就在清凉寺当方丈,这要说少林没有鬼,才是骗人的。

四、天地会中的奸细

除了风际中外,天地会青木堂还有至少一个奸细,书末韦小宝跟天地会众人会面,前脚刚去后脚就被康熙知道了。这个奸细,最终也没有露面。

另外,关于风际中,他很可能是被中途策反的,否则中途那么多机会为何他不把韦小宝的情况一五一十的上报呢?至于为什么被策反,个人感觉可能是对待遇不满,风际中武功高强,远胜青木堂内其余任意一人,但这样的武功评选香主时完全没有他的什么事儿,或许不满是此时埋下的。

云中漫步

云中漫步

韦小宝杀好兄弟多隆那段,看了心里很不舒服,多隆一直非常信任韦小宝。虽然多隆最后因为身体结构没有死,但是韦小宝就是为了杀了他下的手,非常的狠。

当时如果不杀多隆天地会所有人都要完蛋,人在这种没有时间考虑的情况下做选择,真的很残酷,忠义难两全吧。

CatharineZzz

CatharineZzz

鹿鼎记》作为一部总是着笔于“快意恩仇,刀光剑影”的金老先生的封笔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创立“反武侠”情节,武侠史首次出现以诙谐、反讽、批判而成的巨著。《鹿鼎记》的历史背景在清康熙八年—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69年—1687年),正值康熙鼎盛时期,小说我仅看过一遍,个人认为陈小春版本的那部电视剧最符合小说内容,小春本人也将韦小宝油腔滑调、爱慕虚荣、贪财好色、八面玲珑却又有情有义的丰满人物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金庸的其他作品里,人性的至高表现,几乎都是推向到一个充满高潮的环境下产生的,唯独《鹿鼎记》除外,韦小宝在任何场合,都有人性的表现。比如: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作风;该奉承时奉承,该怒时怒;该有福同享时便同享(大享他享,小享分给大家);从初识双儿到吃定双儿时的表现;追求阿珂时的种种丑态等等,都是书中随处可见的例子。

那么进入正题,《鹿鼎记》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呢?

1、吴之荣:此人一贯善于钻营,贪赃枉法,为达目的从来不择手段,心狠手辣。告发庄廷鑨私刻“明史”案,康熙二年(1663年),获得朱佑明与庄廷鑨大量家产。有一细节:吴之荣到庄府假装慕名而来,皮笑肉笑,庄老爷子亲手赠他读本,并在读本内放置金叶,同为读书人,委婉得给与吴,庄老爷子可是想的十分周到。而吴之荣竟因为读本内文字,状告庄府,一个小小的失误便是抄家灭口、身首异处。最是忘恩负义,以恩抱怨的典型代表。

2、陈近南:“平生不见陈近南,再称英雄也枉然”,《鹿鼎记》写这位天地会的创办人兼总舵主,同时也是韦小宝的师父,的确写出了一位出色的帮会领袖的不凡气概。但是陈近南也有他的局限,那就是他的封建思想。他念念不忘自己是台湾郑王爷的部下,要向郑王爷效忠,而且把对明朝的忠心,与对郑家的忠心等同起来,因而受制于郑克爽这种作威作福的无知小子,甚至屡次被陷害,屡次受伤皆出自郑克爽之手,却始终念及旧情,愚忠终为他所偷袭杀死,一世英雄,死于鼠辈之手,可谓冤枉之至,天地会事业因而付诸流水。

身为天地会扛把子,陈近南曾经在劫庄家法场后,结识吴六奇,一番打斗后用绝学“凝血神爪”打伤吴,待说服吴六奇“反清复明”之后,要离开时才告诉吴自己比武下了暗劲,需按照自己的方法来解,否则活不了几个时辰。可见陈就是“要么为我用,要么被我杀”的心思,这虽然是江湖自保的手段,但也不光彩,还好六奇命不该绝。

惧热男

惧热男

鹿鼎记》作为金庸最后一部武侠小说,不论艺术造诣上,还是故事情节的把握上,金庸早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细读《鹿鼎记》你会发现,这部金庸封山之作早已超出了武侠小说的范畴,其中也不乏许多让人细思极恐的细节,这也是《鹿鼎记》独有的悬疑气氛。

踏入宫门的身份

其实《鹿鼎记》让人细思极恐的细节特别多,这里只以如临其境的视角给大家介绍几个细思极恐的细节。

韦小宝从小在扬州丽春院长大,对于这个不学无术的少年来说,他永远不会想到,突然会有一天自己会成为宫廷的总管太监。

太监听起来没有什么吓人的,但是提到净身这一环节,无不让人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当时韦小宝在未净身的情况下,便成为宫中一名合格的小太监,这不由让人细思极恐。

在封建王朝统治时期,欺君之罪可是杀头的重罪,有可能株连九族。韦小宝在皇宫任职小太监期间,其担惊受怕的滋味,恐怕也只有他自己能体会得到了。但是还有一个细思极恐的事情就是,康熙整日和韦小宝贴身肉搏,恐怕早已知道小桂子公公是个冒牌货了。

自有安排的机缘巧合

韦小宝是江湖上公认的手刃鳌拜的大英雄,但细思之下,以康熙派遣在天地会的耳目来看。韦小宝地牢诛杀鳌拜,机缘巧合成为陈近南的徒弟和青木堂的香主,恐怕这早已是康熙一手策划好的套路,因为康熙太熟悉了解韦小宝的应变能力。

韦小宝只知道其是天地会打入宫廷的内奸,但其万万没想到,自己也不过是康熙放在天地会的一颗棋子,因为天地会对康熙实在是太有用了。康熙也知道韦小宝对自己忠心耿耿,定不会协助天地会做不利于朝廷的事。

烫手山芋花雕茯苓猪

金庸武侠的剧情安排,总让人倍感不可思议,《鹿鼎记》也不负众望,让人感觉戒备森严的皇宫也不过如此,想出就出想进就进。

钱老本给韦小宝送了一头花雕茯苓猪,不如说是烫手的山芋。本来韦小宝这个太监就是冒牌货,再在小太监房中搜出一个如花似玉的少女,那么韦小宝就算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还有一个细思极恐的事情就是,沐王府小郡主沐剑屏和韦小宝压根就不认识。如果当沐剑屏见到陌生的韦小宝之后,在皇宫内大喊大叫,韦小宝的小命也就玩完了。再者韦小宝是康熙身边的红人,下榻之处定在皇宫之内。这花雕茯苓猪无形是一枚定时炸弹,别忘了宫中还有一个细思极恐的建宁公主。

遥遥无期的五台山替帝出家

康熙是韦小宝的顶头上司,上司的工作安排,也就是一道不可违背的圣旨。康熙突然有一天,派遣韦小宝远赴几百公里以外的五台山替朕出家,可想而知这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情。再者那时候还没有高速公路,和飞驰电掣的交通工具,这一路奔波劳累可想而知。

还有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情就是,此次工作派遣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时限,是一年还是一辈子,都是个未知数,这就跟发配宁古塔充军相似。

还有一个细思极恐的事情就是,韦小宝去五台山出家当和尚,就跟规定出差不能携带家属一个道理。这趟出差明显是个苦差事,韦小宝也差点死在九难师太的手中。但这趟出差也让韦小宝收获不小,偶遇绝世美女阿珂,也差点让其死在阿珂的石榴裙下。

总之韦小宝的传奇经历,都透着细思极恐的气氛,不论远赴辽东神龙岛,还是远赴雅克萨城,都是凶多吉少细思极恐的事情。

我是晶晶大叔,坚持原创文章,欢迎关注点评!(图片来源《鹿鼎记》影视剧)

恋栈ing

恋栈ing

鹿鼎记》里,韦小宝娶了七个老婆,让很多男人羡慕不已,但如果细看原著,会发现有很一些地方并不那么美满。



1、韦小宝最喜欢的阿珂怀的并不是他的儿子。

原著中,韦小宝在阿珂身上花的时间最多,对阿珂也是最喜爱,但是由于两人的认识并不那么愉快,而且当时阿珂一颗心都系在郑克爽身上,对韦小宝并不感冒。

只不过后来韦小宝在扬州丽春院用计将阿珂强行推倒,并且又接着遭到了郑克爽的嫌弃和抛弃,无奈之下才接受了韦小宝。

但是,从他们行房的时间来看,阿珂的孩子极有可能不是韦小宝亲生的。

早在两个月前,韦小宝在宫中和建宁公主发生了关系,但是阿珂的孩子出世的时间却比建宁公主的孩子要早将近两个月。

所以,阿珂和韦小宝发生关系的时候应该是有孕在身,而孩子的亲生父亲无疑应该是郑克爽,两人在一起那么久,郑克爽也不像是会那么正人君子,非要等到正是迎娶才行房。



2、建宁公主是个冒牌公主。

众所周知,建宁公主和康熙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康熙也一直非常痛爱建宁公主,要是没有这段兄妹感情存在,相信康熙对韦小宝也许会更残忍。

但是,建宁公主却非真太后所生,她的生母是一直假冒太后的毛东珠,毛东珠在冒充期间一直都与情人幽会,最后生下建宁。

而且,毛东珠还是杀害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的凶手。

所以,对于康熙来说,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妹妹,居然就是杀母凶手的女儿,这也是康熙为何后来一度改变对建宁公主态度的主要原因,但康熙还是注重两人多年兄妹情谊,没有彻底撕破脸皮。



3、天地会并非铁板一块,早已被康熙不断渗透和策反。

天地会一直奉行的是反清复明,但是始终未能成事,一部分原因是当时的清朝早已定鼎大局,另一部分原因是人心总是贪恋和自私的。

天地会里的间谍多吗?为何韦小宝的一切行动仿佛都在康熙的意料之中,自然是因为天地会里的很多骨感都被荣华富贵收买了。

好不容易揪出了一个风际中,但隐藏在暗处的人却似乎越来越多,甚至到最后韦小宝都猜不出另外的叛徒还有谁,原著里有这样一段:

小宝磕头辞出,只觉全身凉飕飕地,原来刚才吓得全身是汗,内衣裤都浸湿了,出得宫门,才吁出一口长气,寻思:“天地会的兄弟中又混进了奸细。杀了一个风际中,另外又出了一个。



所以,天地会说白了也是一个利益集体,里面虽有很多忠义之人,但是自私和贪婪之人一样多。

遥遥_森林木

遥遥_森林木

这个我来答。

韦小宝其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御前侍卫。其实说了韦小宝是个双面间谍,从整部《鹿鼎记》看来他从头到尾也没有为反清复明的大业做出什么贡献反而帮助康熙平定了天下。

1.刺杀鳌拜成了青木堂香主。其实瓜尔佳鳌拜真是天地会的大救星。按照当时的天下形势,大清朝刚刚坐了天下,但是鳌拜却到处搞内斗,胡乱圈地,还让手下的镶黄旗和其他旗大火并,使得八旗子弟元气大伤。

其实按照这种形式来说,你就让鳌拜在那里瞎搞八搞没搞两年,这种大清早就会玩完啦。可是天地会的人没看清楚形势非要去刺杀鳌拜。而且后来,康熙在韦小宝的帮助下,抓住了鳌拜。其实这个时候,天地会众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鳌拜救出来,然后让他去和康熙火并。

可惜天地会的人并没有这种远眼光还把刺杀鳌拜的韦小宝当做了大功臣。

2.还有就是刺杀吴三桂。当时天下反清复明的义士都把刺杀吴三桂当做反清复明的头号大事。但这又显示了天地会人的短视,因为在鳌拜死后,能够起兵造反大清朝的就只有吴三贵。你把吴三桂弄死了,就靠着天地会这么一点歪瓜裂枣怎么去打兵强马壮的大清朝。

其实按照吴三桂的计划,联合三藩,蒙古,西藏,神龙教,台湾一起起兵,说不定真的能再次扭转乾坤。可惜按照韦小宝的这一通瞎搞八搞,反而坚定了康熙备战的决心。同时还把吴三桂的几个盟友搅和的乌七八糟不战而溃。

3.再讲一点胡说八道的吧。韦小宝其实可能是人妻控。你比如说方怡喜欢他师兄。韦小宝挖过来了,方怡师兄挂了。

你再比如说康熙将建宁赐婚给吴应熊,韦小宝将建宁收编,吴应雄落了个终身甲等残疾。

苏荃是神龙教主的老婆,被韦小宝收了,洪安通死的惨。

阿珂跟了郑克爽好久,被韦小宝生收编。郑克爽被韦小宝没收全部家当整的生不如死。

4.说说多隆。多隆被韦小宝从背后刺了一刀,结果再见面时,多隆没死,还说康熙告诉他幸亏有韦小宝,要不然就死在刺客手里了。

你仔细想想,多隆能不知道其实是韦小宝要杀他吗?多隆是大内侍卫,武功绝对不弱,他能不知道是韦小宝要杀他。

所以为什么多隆不提这茬,一个是在康熙那边已经解释过了,已经给这件事定了性,就是韦小宝救了你,他是你的救命恩人。多隆又不是个傻子,他能不明白皇帝的意思吗?

小逸

小逸

金庸小说《鹿鼎记》,刻画了韦小宝这么一个社会最底层小人物。这个人物是以往小说人物中很特殊的一个人物,作者称这个人物有鲁迅《阿Q正传》小说人物阿Q的身影。

韦小宝出身在一个不知父亲是谁?只知道母亲是妓女的家庭环境之中。一次偶然事件,被江洋大盗茅十八带到北京,使他进入了皇宫,认识了和他一样,当时还年幼的康熙。

韦小宝童年

在这里,他13岁时,竟然成了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的关门弟子。后来在康熙手下听差,走南闯北,还做过出家人。他的经历不同寻常,其言行,在作者笔下是个溜须拍马,往往带有欺骗性的人物。但他不是骗子,恶棍,坏人,也不是君子,英雄,就是一位头脑灵活而不坏的普通人,在他身上体现了中国“忠、孝、节、义”等传统文化的影子。

韦小宝跟随康熙做了许多事情。他曾经“变身白龙使”、“奉命出家”、“拜师遇九难”、“出使云南”、“在神龙岛遇险”、“在扬州风流一夜”、“英勇救驾”、“流落通吃岛”、“妙功罗刹国”,直到后来他的逸居生活等许多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往事。细思这些往事历程,都存在着极其惊恐的细节,读了令人惊出一身冷汗。

在这众多的事件中,韦小宝“出使云南”,是最令人细思极恐的情节。这次事件的经过,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

韦小宝

康熙皇帝在位时期,他发现吴三桂在云南势力逐渐壮大,心有疑虑,担心吴三桂反叛割据。为解决这个问题,康熙帝决定用武力撤藩。

在起兵之前,康熙想出了一个主意:决定把自己的妹妹建宁公主嫁给吴三桂之子吴应熊。谁去护送建宁公主入滇(云南)呢?此时此刻,康熙皇帝想到了幼年好友韦小宝。

韦小宝当时还在少林寺出家。他不是在皇宫吗?怎么会出家呢?原来是韦小宝受康熙帝圣旨,去寻找康熙帝父亲顺治的下落。韦小宝找到后,回到北京禀报康熙,说顺治已出家。本来韦小宝渴望着重赏,谁知康熙帝夸赞了他一番之后,竟然下圣旨叫他赴少林寺出家。这可真是万万没想到的事。

为什么康熙叫他出家呢?自己在哪方面得罪了康熙?还是康熙对韦小宝有什么想法?另有重任?韦小宝很无奈,不得不听,就去了少林寺出家。不过,康熙帝对韦小宝出家的时间作了具体规定。

就在韦小宝出家期满之时,他接到了康熙帝圣旨,以“赐婚使”名义,护送建宁公主入滇。这也是个意外的十分艰巨的任务。就这样,韦小宝以“赐婚使”头衔,踏上了护送建宁公主去滇的路。

韦小宝作为“赐婚使”,率领了许多人护送建宁公主去滇。其实,韦小宝在皇宫就认识建宁公主,他很了解建宁公主的性格脾气。她刁蛮、泼辣、胆大妄为,在作者笔下甚至有点儿心理变态,情绪变化无常。也许这是作者虚构的一个人物,为了塑造韦小宝而设计的。

两人彼此比较了解。这一路上,韦小宝对建宁公主小心翼翼,给予建宁公主无微不至的关怀。建宁公主却喜怒无常,经常拿着韦小宝开心。

建宁公主

一来二去,两人在去云南路上发生了关系,成了夫妻。当建宁公主见到吴三桂儿子吴应熊时,蛮性大发,把吴应熊给阉割了!这一情节描述,很可能两人见面时,吴应熊肯定不是好东西,动手动脚,这也是他自作自受。但是,建宁公主的这一举动,把康熙帝的计划全打乱了。就在这危机时刻,韦小宝出了一个主意,与建宁公主一起,夹持着吴应熊返回了北京。

这一举动果然凑效。韦小宝与建宁公主私通,暗成驸马爷的事,康熙帝一点儿也不知道。韦小宝凭着自己三寸不烂之舌,把这事摆平了,康熙帝把怒火全洒在吴三桂儿子身上,对韦小宝与建宁公主发生关系,私定终身的事全然不知。并且又安排韦小宝率军,去攻打吴三桂和罗刹国勾结的神龙教。

读者在看到“出使云南”这个故事情节时,真是为韦小宝捏着一把汗。说实在的,建宁公主那可是皇帝的妹妹啊!而且还是送其妹出嫁吴三桂儿子吴应熊,是关系到清朝江山的大事啊!韦小宝与建宁公主怎么可以做出不顾大局的事来呢?这个时间段和背景可不一般啊!细细回想的确令人感到后怕,极为恐惧。一旦康熙帝知道韦小宝与自己的妹妹的事,那可是要掉头的啊!

鹿鼎记

总之,《鹿鼎记》里细思极恐的细节很多,都与韦小宝和韦小宝与他的七个老婆有关。所发生的这些故事,都与韦小宝和女人们的命运有关,但是,这些极为恐怖的细节之事,都在韦小宝机智灵活,能言巧辩之下,化险为夷了。

寂静的路途

寂静的路途

鹿鼎记里面,我觉得隐藏最深的还是康熙帝,就论天地会这一帮派来说,大张旗鼓的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活跃在江湖上,难道对朝廷就没有一点坏处,那为什么朝廷并没有收拾他们?在冯锡范打到红花会总舵的时候,天地会所谓的高手并没有撑下来几个回合,就连总舵主陈近南也不幸败下阵来,所以康熙并不是不除掉天地会,而是觉得天地会翻不了什么天,除掉天地会还要动用精力与兵力,还不如把他们用在其他地方。

而且天地会存在,还能在百姓面前树立一个敌人,转移百姓注意力。

所以说,康熙帝的操作细思极恐,这才是真正的帝王谋略。

florna

florna

最恐怖的就是把满清的统治合法化,查良镛为满清背书也是处心积虑

胡胡胡酱

胡胡胡酱

鹿鼎记全书都细思极恐。。。

tb水漾温柔

tb水漾温柔

小贵子和小玄子的对话,你看看,细品

TanTonG抑制去改名baby

TanTonG抑制去改名baby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