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想知道金庸老爷子,怎么想出这么多武林绝学的名字?

提到的作品

[作品]侠客行

《侠客行(珍藏本)》内容简介:传说中的侠客岛每十年派出赏善罚恶二使来中原,强邀武林各派掌门人赴岛喝腊八粥,而去了侠客岛的掌门人又个个杳无音信……自小无名无姓、被唤作“狗杂种”的少年石破天因外出寻母而意...

金庸

[作品]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思想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辫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集腋成裘,最终在战国初年...

[作品]庄子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庄周

[作品]诗经

(风雅颂三卷册,全彩插图)

骆玉明 解注

[作品]左传

本书为“中国家庭基本藏书·史学名著卷”中的一本,该卷包括《左传》、前四史及《资治通鉴》,它们是中华史学的精华,认识历史,当从此着手。本书是为普通读者提供的一个《左传》选本,所选篇章或长或短,基本上囊括...

左丘明

[作品]黄帝内经

天地之间,万物翻备,莫贵于人。而人体之保全,又赖于命于天地滋养,违之则病。而人又能治病,医之则救。古之医者,黄帝也。读了《黄帝内经》,即知病从体中生,体在自然中,心与自然万物相应,则病不生,故治病先治...

论敏编

[作品]易经

《易经》内容简介: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铸就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养育出光耀世界的伟大圣哲,留下了影响世界的不朽经典。《易经》是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血脉,是我们屹立于世界之林的珍贵遗产,是我们历经辉煌和...

梁国典

[仙侠]灵枢

这是一个修仙的世界.修仙的世界,有最低阶的修仙者,炼气期,通慧期,宿命期,结丹期,元婴期.也有高阶的修仙者,地仙之境的化神境,玄关境,世界境,看主角如何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修仙世界.

猎焰

最新跟帖
飘雪无痕

飘雪无痕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钻研。大概是金先生写书前查阅了大量资料做了大量准备。

毛毛_miaou

毛毛_miaou

遵古学古再变古,泄露天机出精神。没有什么玄妙的。

三金

三金

那是因为金庸文采卓绝,博览群书,胸有成竹而且在构建小说的思路上很有天赋。金庸小说里面很多的名字出自古典文学诗赋中,而且大多数的武功绝学也是取自古诗文学。他著作的武侠小说中很多名字都带有霸道的江湖气!

比如田伯光、云中鹤、钟万仇,汪建通、左冷禅、向问天、梅超风等等。这些人物名字只要你第一次看到听到就觉得与人物的性格,武学修为,人物形象都是吻合的。这样就可以加深你对人物的理解。

金庸的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量非常惊人,如果金庸没有熟读各种历史学书和文学作品肯定达不到这样的创作高度。从小金庸就对文学的喜爱痴迷。饱读群书的积累对日后的创作可以信手粘来。最难得可贵的是金庸对历史也颇有研究,他的作品有非常清晰的历史时间脉络。作为武侠迷们可以在读完一部作品后忍不住去搜集前后时间的武侠作品,衔接的武侠人物让人痴迷!

说一下我比较喜欢的金庸小说里的名字,起的真好听好记!

田伯光、汪剑通、玄难大师、不戒和尚、绿竹翁、向问天、丘处机、左冷禅、岳不群、梅超风、韦一笑、李莫愁、灭绝师太、令狐冲、任我行、冲虚道长、杨逍、枯荣大师、周芷若、风清扬、阳顶天、裘千仞、金轮法王、小龙女、黄药师、洪七公、一灯大师、欧阳锋、鸠摩智、李秋水、天山童姥、王重阳、东方不败、周伯通、杨过、乔峰、虚竹、张三丰、孤独求败、石破天。

boychen

boychen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学会了,自然先有功底。然后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学通了,自然文字铿锵有力运转自如。音韵学好了,再有唐诗宋词的底子,文字就有如奇男子美妇人一样,令人一见之下,钦慕不已。

如果诗经读透了,那写人的各种情感真实朴素而感人肺腑。论语孟子读通了,写出的故事荡气回肠气壮山河。中庸读透了,虽然开始读没什么,但时间越久,和浮华过往的内容一比,就显得轻飘浮夸。大学读透,别的各种小术和怪力乱神,连着上面的诗经,各种虚伪的情感都会浅显得无所遁形。读过易经,整个故事就深邃玄妙,道理变幻莫测但道理湛然。读过春秋,那就是有玄幻小说里的圣物法器的加持,自然带有厚重的威仪。总之都是国学的一部分。起名字,编武功,讲故事,写小说,兴文艺,那都是用处的一部分。好比孙悟空如果不学长生,而是学菩提祖师的那些天花乱坠的流派,任意一样也是能修成正果。

umtty

umtty

唉呀,胡编滥造的武侠小说,成年人的童话小说,想怎么编就怎么编就怎么编,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就怎么说,只要编得好就行了,正所谓画鬼容易画人难,鬼,谁也没见过,画好画坏无人指责,画人就不同了,人,每天都见。

Robin_huang

Robin_huang

这就叫有才。

grace潇潇

grace潇潇

金庸小说像教科书,武功绝学一套一套的,一招一式的,对于我这种文艺青年来说,看得太累了。大家都说好看,我就想看看,可每次就是看几页就看不下去了。 武侠小说我只看古龙的!古龙小说太有意境了,非常浪漫文艺,看得实在过瘾! 友友们更喜欢看金庸小说还是古龙小说呢?我们可以一起讨论讨论。

脚踩西瓜皮

脚踩西瓜皮

一问一答实话实说。

网上有介绍过金庸的家世,小的时候金庸有个姑姑学武,伴随着金庸长大, 在金庸脑海里 就深深烙下了武学方面知识,为以后写武侠小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钟家小珊

钟家小珊

独孤九剑,六脉神剑,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均源于《黄帝内经》之灵枢篇[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楚淼

楚淼

金大侠博览群书,取个名字自然信手拈来。

。“靖康之耻”——郭靖、杨康;灵—《灵枢》、素—《素问》----程灵素;“过而改之”---杨过;"月光如水照缁衣"---袁紫衣;《庄子》---李秋水;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任盈盈;《诗经》有美一人,婉兮清扬---木婉清;

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凌波微步。

易经》:“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个就多了去了,倚天中崆峒昆仑两派的正反两仪剑法,飞狐中的八卦掌、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大名鼎鼎的太极拳太极剑,不胜枚举。

alanxuehawaii

alanxuehawaii

博览群书,古典现代,甚至是经书

sundayevening

sundayevening

大家从小都接触过不少武侠著作,即便是没有看过文字作品也看过不少影视作品,比如天龙八部以及笑傲江湖,这些比较经典的武侠剧不能勾起不少人的童年回忆。而这些作品背后的创作者就是人们熟知的金庸先生。而且大家也注意到在这些武侠剧当中出现了不少武林绝学同样也是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这些武林绝学全部都是金庸先生命名的,但这些武功的由来,真的就是完全由他自己想象的吗?并不完全是,至少有一部分武功在历史上确实有一定的渊源。通过一些古代学者的读书笔记,或者是关于武术记载的文献,有一部分高深莫测的武林神功确实在古代曾经出现过。就比如少林寺的易筋经,根据记载,这是明代的一位叫做紫凝真人的道士所作的一本经卷,里面所讲解的都是一些练气健身的方法,并且详细记录了修炼的内容以及一些道家理念。

再比如说降龙十八掌,原本的名字并不是十八掌。在萧峰接任丐帮帮主之后,对以前降龙掌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其中他的义弟虚竹也做了一定的贡献,通过和擒龙功进行融合将原本的掌法整理为十八式,包括是亢龙有悔、见龙在田等招式。因此在这之后,这一武林绝学才正式命名为降龙十八掌,且这些招式的命名都和易经有关,在现实当中,包括历史上并不存在这种武功。这属于金庸先生在武侠小说当中杜撰出来的内容。但是能够对降龙十八掌当中的各种招式进行系统命名,这足以体现了金庸老先生的渊博国学知识。

对于少林一指禅,这门绝学的来历可有些说法了。关于它的出现,还有着一个故事。据说以前有一位禅师,当时佛学禅宗并没有具体的文字记载,僧人的修行讲究的是以缘而顿悟,这特别看重和尚们的天赋。每次弟子们问禅师一些佛学问题,这位禅师并不做过多的言语,而单凭一根手指来指引他的弟子门人。禅师的行为引起了他身边一位小和尚的好奇。有一天小和尚被禅师留下来看守寺院,由于禅师不在,别人只能够询问小和尚。而这时小和尚也学着他的师傅一样用一根手指来和别人交流。

没想到此时别人也立刻顿悟,连忙对小和尚行跪拜之礼。小和尚暗中窃喜,并把这件事告诉了禅师。但是禅师却要求小和尚把之前的动作再做一遍,等到小和尚伸出手指的时候禅师立马用刀将他的手指斩了下来。这便有了一指禅的说法。而且在福建少林寺也有关于一指禅的练功秘诀,被福建南少林称为是寺中上乘武功。在抗战期间,由于寺庙被毁,一指禅的功夫开始向外流,曾经在上海等地也出现过。

其实对武学文化有一定研究的人都知道金庸老先生在武侠小说里面,对于武林绝学的描述和命名都不是完全凭想象来的。在武侠小说当中出现的这些武功,有很多都在武术史上曾经出现或者与之有一定渊源。就比如在心意六合八法拳当中,曾经提到的十二势,是根据自然界的禽兽行为来命名,古代也有关于五禽戏的记载,自然界当中的各种动物,在生活当中的习性能够使得他们的躯体非常灵活。

而人们便在这些动物身上得到启发,将它们的行为模仿,并且记载在健身或者武术的资料上。而且十二势当中关于龙虎鹤豹的动作描述非常详细,贯穿在整套拳法当中,也为武侠小说当中的打斗提供了生动的动作来源。根据这套拳法的拳谱,可以在一些武术文献当中找到他的影子。而其中的动作也和易经八卦当中的一些卦象有关。就比如小说当中手记载的华山派有两位一高一矮的老者,两人使用的都是单刀,而他们的刀法由来也是参照周易当中的两仪四象的说法。

通过对武术史的考证,可以得知这套拳谱是由当年的陈抟老祖所创立的,而最后传给了李东风。本来在拳谱当中还记载了剑法,但是李东风的弟子并没有习得剑法,而单单学习了拳法。不过在华山上面倒是有不少道士仍然在练剑,但是倚天屠龙记里面所记载的华山派并不擅长剑术,由此可见这和拳谱所描述的内容是一样的。不过在金庸小说当中也确实有一部分武功是凭空想出来的。

臭宝嘛咪

臭宝嘛咪

有些绝学其实历史上是有的,有些是从古典文学里摘抄出来的,有些是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还有些是跟据人物性情风格编出来的。我下面举例各书主要绝学。

飞,胡家刀法是和故事人物家源相关。

雪,胡苗二家祖上是闯王近卫,刀剑双绝,苗家剑法,自然与其人物风格相关。

连,血杀刀法,血海魔功,自然与血刀老祖性情有关,血刀门是全金庸里最残暴变态的门派,该书情节也非常压抑。连城刀决,取自书名,全金庸最强刀法。

天,故事情节最大气,绝学超多。乔峰,降龙十八掌(全金庸最强掌法),幕容复,参合指,斗转星移(出自围棋),段,凌波微步,一阳指,六脉神剑,北冥神功(南华经),虚竹,天山折梅手,八荒六合功。这些都来自古代文学作品中。小无相功,易筋经,达摹掌法取自历史武学。化功大法,取自武功特性。

射,碧海生潮曲,落英神剑掌,指弹神通,蛤蟆功,左右互擒,空明拳,打狗棍法,七星七绝剑,先天功均与环境有关。

白,武功层次低,李文秀的锤法出自古代武学。

鹿,层次低的渣,化骨绵掌,取自武功招势。

笑,故事情节最曲折,葵花宝典,辟邪剑谱,寒冰神掌,独孤九剑(全金庸最强剑法),吸星大法。与武功招势有关

书,百花错拳,与人物性格有关。

神,暗然销魂掌,玉女心经与性格,生活有关。九转龙象功,与武功内容有关。玄铁重剑功,与武器有关

俠,金庸全系列最强功夫世界。太玄经(全金庸最强内功),神照经,金乌刀法,天山神剑功,与诗词典故有关。

倚,九阴神功,九阳神功,九阴白骨瓜,乾坤大挪移,混元霹雳手,狮吼功,七伤拳取自武功特性。圣火令功法,取自袄教。纯阳无极功,太极拳、剑,大力金钢指,取自历史武学。

碧,金蛇剑法,取自武器特点。

鸳,鸳鸯刀法,夫妻刀法,取自袁冠南夫妻人物特点。

越,越女剑,取自故事内容,全金庸最强武器。

最后说明以上内容全手写,所有绝学都记在脑子里,二十年都没忘!所以我才是最厉害的。

jiangluck

jiangluck

作为金迷十多年,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部分武侠历史上是有的,如

1 .少林七十二绝技(一指禅 铁砂掌 五毒掌)

2. 易筋经(实为达摩祖师为缓解僧侣疲倦研究出的一套养生功法,并非内功心法)

3. 鹿鼎记中的内功心法《四十二章经》,在佛家经书中确有其书。

4. 《侠客行》中侠客岛石壁上的蝌蚪文,刻的是无上内功心法太‘’ 太玄经‘’ 出自李白同名古诗侠客行·赵客缦胡缨最后一句‘’ 谁能书阁下 白首太玄经‘’。详情可查阅我的头条号文章‘’ 《侠客行》逐句详解‘’

5. 六脉神剑出自医家,六脉神剑主要包含左手大拇指手太阴肺经少商剑、右手中指手厥阴心包经中冲剑、右手无名指手少阳三焦经关冲剑、右手小指手少阴心经少冲剑、左手小指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剑,这是右手六脉,其实左手也有六脉。 详情可参看我的头条号文章 (金庸武侠小说中人物及武功名称来源详解)

6. 凌波微步出自 《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两句。

7. 降龙十八掌 出自易经‘’ 乾卦 渐卦 坤卦 震卦‘’等,分别为第一式 见龙在田 第二式飞龙在天 第三式 鸿渐于陆 第四式 或跃在渊 第五式 羝羊触蕃 第六式 潜龙勿用 第七式 利涉大川 第八式 神龙摆尾 第九式 密云不雨 第十式 突如其来 第十一式 双龙取水 第十二式 鱼跃于渊 第十三式 震惊百里 第十四式 损则有孚 第十五式 时乘六龙 第十六式 龙战于野 第十七式 履霜冰至 十七式合一为第十八亢龙有悔

还有一些是根据人物特点,环境所描写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purple_i

purple_i

因为金老爷子太博学了嘛。

在金庸武侠里,人物名字和武功名字,都不是拍脑门瞎起的,基本上都有含义。

有些是表达了寄托,有些是出自典故,还有些比较恶搞的。

“六神磊磊”有过文章专门介绍金庸招式和出处,题主感兴趣可以看一下。

这里我只说几个我自己原本就知道的。

先简单说下人物名

郭靖、杨康,是希望孩子不要忘记“靖康之耻”,这是父母对孩子的寄托。

杨过,字改之,是知错就改的意思,南宋有个文学家叫刘过,字改之,这不是巧合。典出《左传》: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阿朱、阿紫,成语“恶紫夺朱”,结合故事情节看,非常有深意,典出《论语》: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木婉清,出自《诗经》: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还有“武当七侠”,名字都是化用诗句的,比如张翠山是化用了欧阳修的词《玉楼春》:

别来已隔千山翠,望断危楼斜日坠。

当然了,武当七侠都是真实存在的(除了殷梨亭原名殷利亨),这个取名的功劳就不算在老爷子头上了。

张无忌、杨不悔这两个名字,结合故事情节,也非常有深意。

再一个小人物寿南山,出场打了个酱油,最后真的高寿,可谓寿比南山。这是老爷子的小机灵。

当然,不能不说的是云中鹤,四大恶人之一,金庸最讨厌的表哥徐志摩,笔名云中鹤。


说武功招式

“凌波微步”,这是我最熟悉的一招,以前为了泡妞专门背了曹植《洛神赋》,第一次看到这个就会心一笑: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少林寺各种武功,这个就不多说了,大多数原本就存在的。同理,太极拳、鹰抓功、大小擒拿手等也就不说了。

代宗如何:小师妹的功夫,出自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降龙十八掌,招式名称都来自《易经》,如第五招“潜龙勿用”,你翻开易经第一篇就是:

“初九:潜龙,勿用。”

庖丁解牛,出自《庄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

黯然销魂掌,出自南朝文学家江淹别赋,老爷子在作品中就引用过这句: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还有很多化用诗句的,比如“无边落木”,是化用杜甫的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一类太多就不一一举例了,要想知道就去看“六神磊磊”或者多读古诗吧。

以上。

兮然

兮然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