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作家文章写得好?

沉着的襟度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千古雄文气磅薄,著书立说建共和

烟已石
谢谢邀请。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藉此可见,在每一个读者的眼中,都有着自己非常欣赏的作品与作家。下面谈谈我自己所喜欢的作品与作家。
首先,陈忠实老师的《白鹿原》,是一部非常值得一读的作品。语言非常简练,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而且读者很容易就被白嘉轩的“乡约精神”所催眠,由此可见作者水平超高。当然,《白鹿原》也是陈忠实老师用6年时间所精雕细琢的一部艺术品,所以其水平相当高。
其次,王小波的作品也很吸引人。小编的阅读体验是:王小波作品的细节描写、环境塑造方面非常棒,随手贴一段《白银时代》如下:
天好像是要下雨,但始终没有下来。教室里点着三盏荧光灯,有一盏总是一明一灭。透过这一明一暗的快门,看到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老师说,世界是银子的。然后是一片意味深长的沉默。这句话没头没尾,所以是一个谜。我把右手从腮下拿下来,平摊在桌子上。这只手非常大,有人叫它厄瓜多尔香蕉──当然,它不是一根,而是一排厄瓜多尔香蕉。这个谜好像是为我而出的,但我很不想进入这个谜底。在我身后,黑板像被水洗过,一片漆黑地印在墙上。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这位老师皮肤白晰,个子不高,留了一个娃娃头,穿着一件墨绿色的绸衫。那一天不热,但异常的闷,这间教室因此像一间地下室。老师向我走来时,我的脸上也感到一阵逐渐逼近的热力。——王小波.《白银时代》。
第三,我喜欢阅读一些历史题材的作品,这方面的作品阅读得比较多,水平最高的自然是一代大家司马迁的《史记》。第四、现代作家中,首推孙浩辉老师的《大秦帝国》。通读《大秦帝国》之后的感觉就四个字:酣畅淋漓。
从礼崩乐坏的春秋大历史时代到嬴政一统帝国的大一统历史先河,作者用了504万字娓娓道来,数条主线,数个历史风云人物,数个历史挣扎时期,数场战争,数个军事家、变革家、政治家、水利科学家、儒释道学者……这些元素自始至终没有偏离作者敲定的主题:秦文化,大秦文化。
作者笔下大秦文化并不神秘,是数千年以来一直都在讴歌的:个体生命的坚毅、血性、豪迈;集体组织生命的坚韧、张力、包容以及残酷与残忍的一面。
作者用了大量的冲突和矛盾来凸写这一主旨:个体生命与集体组织生命之间的理想矛盾;个体行为与集体制度之间矛盾;个体生命的个性与集体文化之间的矛盾;个体推动集体与集体制约个体之间的矛盾;个体为集体埋单与集体培育了个体之间的矛盾……
喜欢动笔的写手,习惯于动笔的作家与准作家都有一个要命的阅读视角:这部书是如何创作的?纲领是如何布置的?主线是如何埋下的?素材是怎样裁剪的?人物是怎样出场的?个性是如何雕刻的?细节是如何刻画的?行文风格是怎样落实的?以上这些基本创作问题,《大秦帝国》的作者孙皓晖用了15年来回答,504万字,孙皓晖老师花了15年来敲定,根据我个人经验来推算:大约会敲坏30个键盘,会敲坏5-8部笔记本。
《大秦帝国》我不敢读第二次,一方面是因为“工程浩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真的学不会那种写法。这不是自我设限,因为那种场面就超出了自己的文字驾驭能力,更别谈作品中植入的各种文化元素了。
上图为陈忠实、孙浩辉、贾平凹、桐华(《步步惊心》的作者)。
第五、王觉仁的血腥的盛唐。血腥的盛唐(作者:王觉仁)套书共计7册,全文160万字,自公元617年开篇,至公元907年止,完整地讲述了大唐王朝兴起至灭亡的289年。
作品行文流畅,透过阅读就能显著地感知到作者在历史素材取舍与裁剪方面是毫无犹豫、手起刀落,一气呵成的。如果将作品的每一个章节独立拆开来读并给予评价,那么每一个章节的写作水平都是一流的,作者尤其善于运用环境烘托、借景抒情以及一些精雕细刻之下的场景描写。
摘录几段如下:
摘录01:大业十三年深秋,长安上空乌云低垂。无尽的落叶在长安坊间栖栖遑遑地飞舞,像极了葬礼上漫天飘洒的纸钱。
隋朝刑部尚书、京兆内史卫文升望着天空中越来越浓重的阴霾,忍不住发出一声凄怆的长叹。黑云压城城欲摧。长安城的末日就快到了,隋王朝的末日还会远吗?
卫文升最后终于在一片难以排遣的抑郁和哀伤中一病不起。
摘录02:薛怀义绝望了。
暮色徐徐落下,空旷阒寂的天津桥上,冷冷的夜风吹动着薛怀义宽大的僧袍,让他看上去就像一只忘了归巢的倦鸟。
薛怀义抬头仰望那幅在风中不停摇摆的佛像,仿佛看见大佛的嘴角正挂着一丝冷冷的讪笑。一股可怕的怒火突然从薛怀义的丹田烧了起来,然后一下子蹿上了他的头顶。薛怀义飞身上马,向着宫中狂奔而去……那场令女皇武曌终身难忘的大火就是在这天夜里燃烧起来的。
那天夜里,武曌在睡梦中被嘈杂的人声惊醒了,醒来后她第一眼就看见了亮如白昼的夜空。当判断出失火的方向正是万象神宫时,武曌顿时感到了一阵晕眩。后来她不顾左右的劝阻亲自前往失火现场,当时的惨况马上就让她惊呆了。
天堂和明堂就像两支仰天而立的巨大火把,疯狂地向四周和上空喷发着炽热的火焰。就算是距离那么远,武曌依然感到手上和脸上的皮肤被炙烤得火热生疼。
这是她一生中见过的最大的一场火,而且很久以后依旧在她的记忆中灼灼燃烧。
武曌记得明堂之巅的那只金凤一直在大火中苦苦挣扎,先是翅膀折断,然后身子一歪,最后就从空中一头栽下。
再后来天堂和万象神宫就一前一后地轰然崩塌了……直到事情过去了好几年,女皇武曌才对她最宠信的助手上官婉儿说,那天夜里她在冲天的火光中清晰地看见了一张面目狰狞的脸。那是薛怀义的脸。
摘录完毕。
通篇阅读完毕之后,我统计分析了一下这部作品,作品全文160万字,这类描写性质的文字有7万多字,占篇幅的4.6%左右,这是该作品最大的亮点,这些文字为作品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与精气神。
于是,在阅读第一册的时候我就在想:这套作品应该可以纳入官方指定的高中生课外读物,只需要认真地阅读1-2次,势必能显著提高其作文水平。
血腥的盛唐在历史素材选材取材方面采取了最宽泛的形式覆盖形式,始终时候是以时间为脉络向前推进历史,如此一来,就全覆盖了唐朝各时期的历史风云人物。
虽然叙事语言也非常质朴,通俗易懂,但是涉及人物非常多,所以对于没有历史基础的读者而言,读过就算过了,可能难以记住大唐帝王之外的一些历史人物。这可能是该作品略显不足之处,当然,如果进一步扩大展开历史人物,那么篇幅将达200万字了,那种篇幅的驾驭也是一种挑战与考验。

阿蛮
谢邀!这个题目太大,古代和国外不可企及无法超越的各种体裁的文章大家太多太多。试着缩小范围只说现当代中国作家,则勉强可以说说管窥之见。
鲁迅的语言精炼优美并且留有文言的典雅,深刻精微似乎句句格言,真正的白话文则要看胡适和郭沫若(新诗奠基人)。比较小众的是周作人,所谓冲淡平和,而且似乎比鲁迅看得开。张爱玲的情感与才华,钱钟书的博学与幽默,老舍的洞察力,施挚存的先锋现代(他的选入大学教材的写于80多年前的小说梅雨之夕,先锋到几乎没有情节,全是意识流,完全可以得诺奖),沈从文、丰子恺的优美单纯,都是值得深深品味的。对于中国人人性的观察,沈从文是可以比肩鲁迅的,他的结论与鲁迅相反,他认为中国人善良到令人心醉。
当代作家,首先要读的是聂绀弩,他居然复活了格律诗,古旧的形式却满是当代生活的内容气息和大陆中国人的幽默。其次莫言,他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把中国题材和当时最先锋的文学手法有机结合起来了,形成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就像施挚存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写出意识流小说,具有开创之功。余秋雨的人品受到质疑并应该质疑,但他是当下稀有的还能够读书的比较有文化的作家,他的散文不乏真知灼见,对于小人的研究,只他一家,别无分店吧?金庸和琼瑶,关键他们的作品是中国武侠和言情文学的正宗传承,并且都才华横溢,自成一家,影响巨大。

葛岭山下春润庐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首先得把作家分类;若从体裁来分可分:小说家、散文作家、童话作家、报告文学作家和剧作家;若从地域划分可分中国作家(包括台湾和港澳作家)和外国作家;若从时期来分可分古典作家、现代作家和当代作家。
中国 古典十大小说和古典散文集《古文观止》以及世界十大名著既已成为划时代之经典自然有值得世人借鉴和学习的所在。这里篇幅所限,不便细述。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其中的“精神胜利法”是当时国民的精神灵魂,这一观点受到世界文人的共识,鲁迅由此进入世界十大文豪之列。他的诗体小说《故乡》至今深受读者喜欢。诗体小说还有沈从文的《边城》,萧红的呼兰河传,孙犁的《荷花淀》,张承志的《黑骏马》,《北方的河》…… 受众多读者敬仰的作家实在太多,像黑色幽默小说《爸爸爸》的作者韩少功,刘索拉…… 老舍、茅盾、郭沫若、夏衍、峻青、周立波、……茹志娟、杨沫、宗璞、谌容、王安忆……张炜、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陆文夫……他们的作品都有划时代的意义。 中国文坛出现了一个奇迹----一个初中学生的作品被选入高中教材----这个作家就是刘绍棠! 好作家好作品太多了,篇幅有限,这里只能挂一漏万! 好作家,好作品没有第一! 好作家,好作品只有之一!
Tony妖妖
谢邀。我读的书很少。回答一点。李白杜甫等古代大诗人和四大古典名著除外,近现代作家,鲁迅的阿Q正传,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子夜,都极好。外国,我读的比较多的,是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雨果:,莎士比亚,普希金,等,觉得都很好。.巴尔扎克的正直,托尔斯太的宏博,雨果的浪漫,莎士比亚的精美,普希金的真挚,都曾震动过我。世界上作品如云,作家如星,难以尽道。就说这点吧。1

liufang_819
《雾都孤儿》 狄更斯 世界之都 海明威
《战争与和平》 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宁娜》 列夫·托尔斯泰
二十世纪十部影响深远的小说(中国篇)
1、《呐喊》——鲁迅
2、《边城》——沈从文
3、《骆驼祥子》——老舍
4、《传奇》——张爱玲
5、《围城》——钱钟书
6、《子夜》——茅盾
7、《台北人》——白先勇
8、《家》——巴金
9、呼兰河传——萧红
10、《老残游记》——刘鄂
二十世纪十部影响深远的小说(世界篇)
1、《尤利西斯》——(爱尔兰)乔伊斯
2、《追忆逝水年华》——(法)普鲁斯特
3、《变形记》——(奥地利)卡夫卡
4、《局外人》——(法)加缪
5、《洛丽塔》——(美)纳博科夫(俄裔)
6、小径交叉的花园——(阿根廷)博尔赫斯
7、《百年孤独》——(哥伦比亚)马尔克斯
8、黑暗的心脏——(英)康拉德
9、《喧哗与骚动》——(美国)福克纳
10、《雪国》——(日本)川端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