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黛玉是“质本洁来还洁去”,妙玉却是“欲洁何曾洁”,是因为女主光环吗?

提到的作品

[作品]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文学巨著,它是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颠峰之作,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

曹雪芹

最新跟帖
远方的诱惑

远方的诱惑

作者通过金陵对十二钗的塑造来实现对人性的全面的描写和剖析。黛玉和妙玉在“洁”上是有着类似的追求的,然而境界却有所不同。黛玉虽然个性鲜明,内心却有着对人纯洁、真挚的爱,并不刻意追求表面的高洁。而妙玉虽然是出家人,但形式并不一定能彻底改变内心,过于追求形式,更无法真正地洗涤心灵。无论黛玉还是妙玉的遭际都是作者进行的戏剧化的处理,但真正深刻的是这种遭际的因果关系。实际上出家的妙玉的内心的“洁”,与黛玉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上作者给她们设计的结局充分体现出对她们的不同的“洁”的态度。也就是说她们是相同追求,不同境界的代表。

❤゛亚亚

❤゛亚亚

林黛玉是贵族女子有短暂而尊严的一生。

妙玉是失势家庭遗老遗少悲哀苟活的一生。活不活都是问题,洁不洁的只能看命。

我看红楼梦,是一部旧朝历史百科。

穷游追求者

穷游追求者

林黛玉和妙玉 ,出身都很高贵都出在名门望族 , 大家闺秀 ,知书达理 ,琴棋书画 ,样样精通 。这就是 质本洁来还洁去 中第一个洁字所指 也是 欲洁何曾洁中的第一个洁字的所指 但是林黛玉为了自己的高洁,正如她在葬花吟中所唱的那样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而妙玉就没有这样的境界 ,他是代发修行的人 没有脱离世俗的束缚 ,最终掉入泥潭中。






森小魔

森小魔

只是作者隐喻的写法,其实黛玉和妙玉只是映射历史人物

晓风轻阳

晓风轻阳

本人原因吧因该

lululpink

lululpink

应该不是吧

小丫头不是片子

小丫头不是片子

“质本洁来还洁去”和“欲洁何曾洁”并非是仅仅形容黛玉和妙玉,同时也是对红楼梦中真的形容。我不知题主所说的“女主光环”什么含义。

“洁”是高洁、干净的,与脏、尘埃、尘沙、黄沙等相对;那么,就可以用“洁”形容红楼梦的真,那么,假就是世俗的(土)低俗的东西,真就是高雅高洁不凡不俗不土的非凡。“一”和产生“一”的“零(无)”就是非凡T俗的。“质本洁”是作二用来形容红楼梦作者真意和红楼梦一书真正内质的,为什么非要按人物(儒学史笔窠臼)理解呢?即使按人物林黛玉理解,林黛玉也应该是表达真的人物。“还洁去”表达了红楼梦一书流传千古后最终的目的趋向。也即作者要求后代读者将红楼梦的高洁真解读还原出来而不要夹带肮脏的东西。

同样,“欲洁”也表达了作者处在肮脏的文化理念或文化环境(假)中对假文化的愤恨和对形成真文化氛围的渴望。“何曾洁”并非是儒学文化习惯理解的“不曾洁”“没有洁”的意思,而是言历史上造字鼻祖仓颉的“何”字内在含义就是真正高洁干净的;“何”,“人可”,表达的就是人与动物们本质区别,就是人的本质特性,就是指的人具有深入探索未知自然和持续进行生产制造技术创新的能力,也即具有持续创新新制造新技术的能力。这两种动物们远不能及的能力就是人的最本质的特性,最能代表人性。这就戳穿了儒学性本善性本恶之类的谎谬。这就是“何曾洁”的原因。

人的“何”本质特性经过探索未知自然和创新实践之“无为”,所产生的“一”,前所未有的新技术新制造就是人类最高洁最干净最有利于人类发展提高的东西,可以说其没有任何瑕疵。而儒文化则是“前人撒土迷了后人眼”,误导了后人,泯灭抹杀了中华民族探索创新的人本能力和特性,这就是儒学文化执政数千年造成中华民族近现代远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抹茶微苦

抹茶微苦

出身和结局的不同

起个响亮的

起个响亮的

说是《红楼梦》里的女主光环显然是不存在的,即便是有名有姓的丫鬟的个性都描绘的即便生动形象有特色。

林黛玉和妙玉同为红楼十二钗,各自代表着不同性格的人物群体,没有谁衬托谁之说,相比之下林黛玉的戏份更重一些罢了,这是由人物出身背景决定的。

林黛玉“质本洁来还洁去”,说的是前世今生

前世黛玉是棵绛珠草,长在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草木性洁,吸收天地精华,修成人形,下凡历劫,“绛珠还泪”。

高鹗续写《红楼梦》第116回有一段关于绛珠草的描绘:

惟有白石花阑围着一颗青草,叶头上略有红色,但不知是何名草,这样矜贵。只见微风动处那青草已摇摆不休,虽说是一枝小草,又无花朵,其妩媚之态,不禁心动神怡,魂消魄丧。

草上的红色斑点,就是血泪的象征。

今生黛玉进贾府,得赐丫鬟改名紫鹃,在葬花吟写到:“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自比杜鹃啼血的哀怨愁苦。

黛玉住进大观园时,屋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起诗社,立名号,探春说:

“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点,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做“潇湘妃子”就完了。”

潇湘馆、湘妃竹、潇湘妃子无不预示着林黛玉最终的命运。她自小跟宝玉一起长大,同进同出,虽惹了些闲言碎语,林黛玉依旧清高自傲目下无尘,知晓袭人与宝玉有了苟且之事,称呼袭人为嫂子,起先同宝钗也有过一些不愉快,直到最后依旧言笑晏晏。

泪尽而亡时,林黛玉同紫鹃说:“妹妹,我这里并没亲人。我的身子是干净的,你好歹叫他们送我回去。”她是个冰清玉洁的官家千金,即便不能嫁给宝玉,容不得别人朝她身上泼污水,大观园里藏污纳垢,林黛玉依旧不流于俗,所以有“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这是临死前的抗争。

妙玉“欲洁何曾洁”,因为六根不净

妙玉官宦人家的小姐,从小带发修行,六岁时结识邢岫烟,贫贱之交,亦师亦友相处了十年。可惜她尘缘未了,自从进了贾府以后,对宝玉暗生情愫,与诸位妙龄少女相交为友。

刘姥姥逛大观园时,在栊翠庵品茶,妙玉面子上盛情款待,私下邀了黛玉、宝钗耳房品茶,而刘姥姥吃过的那只成窑杯,妙玉却嫌脏不要了,最终做人情送给了刘姥姥。

佛门讲究众生平等,妙玉看人明显有高低之分。佛门讲究六根清净,要求断绝七情六欲,妙玉青春年华显然也没能做到,为情所困,单独送给宝玉一些红梅花;用自己喝茶的绿玉斗斟茶给贾宝玉喝;借故与宝玉同行;宝玉生日时赠生日帖,自署“槛外人”。

这就是所谓的“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妙玉最终的悲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平生自诩高洁伟岸,到头来却被贼寇劫去下海,陷在最肮脏污秽的泥淖中,惨遭迫害玷污,“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此外,书中还影射了佛门的污秽角落:馒头庵里智能儿同秦钟的苟且;恶毒老尼撺掇着王熙凤踏出为非作歹的那一步,拆散守备儿子和金哥那对有情人,害了两条人命;还有最早葫芦庙里的小沙弥,为贾雨村解说护官符……


书中的佛门其实是个黑色角落,出家为尼的妙玉本就在污泥之中,只是年岁尚小未曾见到那些污秽罢了,人总会长大,不能活在梦里,长大以后的妙玉大概也后悔过呆在佛门中,不得自由。

飘然一剑

飘然一剑

林黛玉做到了“质本洁来还洁去”,妙玉是“欲洁何曾洁”。他们这里的“洁”应该是同义的,指精神追求方面而言。

林黛玉的洁是自始至终一致的,简单讲,他有一颗正直向上的心,这颗心既不被他人所玷污,他也不会拿这颗心来玷污别人。

他选择独自去爱贾宝玉,他也希望得到贾宝玉的真爱。他尊重爱的差别性,他曾吃过宝钗的醋,但她还称呼袭人为嫂子。在情感上,她是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

在待人上,他讲究真情,他活在世俗之中,他可以把钱给婆子们,让他们去喝酒,而且嘱他们不要耽误正事(赌博)。在对待刘姥姥上,她可以称其为“母蝗虫”,这里你不要以为林黛玉是在歧视刘姥姥,他只是建立在形象的相似上而已。林黛玉未曾掩饰自己的情感。林黛玉有自己的坚守,有自己的追求,而且存于始终,因此,说他“质本洁来还洁去”。

而妙玉呢?她选择了出家,这样他就应该六根清净才对。你看他对刘姥姥怎样呢?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刘姥姥用的那个饮茶的杯子,被刘姥姥使用以后就不再要啦。可贾母使用以后为什么不选择不要呢?

进入佛门,应该对众生平等,可是妙语的观念中还是有等级存在。

更有甚者,她给宝玉的生日贺卡,让人难以琢磨;而让人意味深长的是,李纨要得到红梅,却要派贾宝玉到栊翠庵去要,并且还就要来了。

妙玉出家就是对“洁”的选择,但他的心还是在世俗的生活之中,这是又对“洁”的一个逆转。真的就是“欲洁何曾洁”了。

mercury1217

mercury1217

这个问题,有脂宴斋批语,对金陵十二钗各自命运的批文,黛玉虽与宝玉相爱,可惜未成婚配,含恨离世!她还是处子之身!可妙玉就不同了,为了营救在牢中的宝玉,献身给土匪头子,被掳去糟蹋蹂躏,哪还有完璧身!所以说她“欲洁何曾洁

”都是人生悲剧,除了巧姐得善终外其它命运各自多悲剧,当初大观园,欢声笑语,热热闹闹,如今,各自流离失所,下场凄凉,这也是曹老先生笔下的人生百态,世态炎凉!这是写实体小说,整个是他少年到落魄的人生写照!分享完毕!

lorinxu

lorinxu

是的,这是因为女主的“光环效应”。黛玉是“质本洁来还洁去”,妙玉是“欲洁何曾洁”,这是命中注定的运气所致,不是可以人为地说什么“女主光环”就能解释清楚的,事实摆在那里。

林黛玉

黛玉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林如海前科探花,先后任职兰台寺大夫,巡盐御史(扬州),深得皇帝重用。母亲是小说《红楼梦》中贾家荣国府贾代善和贾母的幺女贾敏。林黛玉身下还有一个弟弟,比她小1岁,遗憾的是3岁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因此,父母特别珍爱女儿林黛玉。林黛玉身体虚弱,但聪明秀丽。父母请家庭教师,教她读书识字,当儿子来抚养。林黛玉6岁时母亲病故,被姥姥贾母接到贾府。7岁时父亲又去世了。从此,林黛玉就寄居在姥姥家,与姥姥贾母和贾府荣国府姊妹们成长。林黛玉在这里谈情说爱,与众姐妹成立诗社一起开心地玩耍,她的美貌与才气,赢得了贾府上下的一致赞扬。林黛玉在贾府生活了约17岁,因身心的病而离开人间。

妙玉出身读书仕宦人家。她自幼多病。父母听别人介绍,说妙玉出家身体就好了,如果自己不愿意,可以找替身,身体一样会康复的。因此,父母在蟠香寺为她找了许多尼姑代替她,但是,皆不管用。她3岁时父母双亡,只好来到蟠香寺带发出家,跟随蟠香寺主持念佛。就这样,妙玉从小受蟠香寺极精演先天神数的师父教诲,并在他身边被抚养长大。可以说,佛教陪伴了她的人生,在她的人生经历中,佛教背景比家庭背景更重要 。她所接触的人只有师父和在蟠香寺租房住的邢岫烟。后来,妙玉跟随师父进京,不幸师父圆寂了。妙玉本想扶师父灵尸回乡,可师父有遗言,不易回乡,要留在京城。后来贾府迎接元春省亲,建设了大观园,其中有座栊翠庵。王夫人信佛,对妙玉的佛学修为很认可,于是下帖请妙玉入住栊翠庵。从此,妙玉与贾府贾母、王夫人和姐妹们及宝玉等有了交情。后来她被贼寇抢劫下海,妙玉不从,被贼寇杀害了。

林黛玉和妙玉

综上所述,两人命中注定都是书香门第,官宦人家,体弱多病,才气横生。但两人的运气是不一样的。

黛玉从小用一颗纯洁的心与人打交道。在老家,在贾府,她接触老人、同龄人、上层人还是底层人,她都以礼相待,与人为善地交流。她可以在与众人交往中,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情感,无论是亲情、友情和爱情,她都能及时既含蓄又实在地表达出来。虽然,爱情给了毁灭性的打击,最终为情而病重,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她的人格魅力和爱情故事感动了许多人,可以说,林黛玉的为人和爱情故事影响了一大批人,甚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至今被人称道。而妙玉呢?

妙玉3岁出家,从小在祠堂生活,受佛教影响很大很多。所接触的人只有她师父和邢岫烟。约17岁与师父进京,后入贾府,才认识了贾家荣国府的贾母、王夫人、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等长辈和姐妹兄弟。从此,她有了笑声,有了情感,人之情会不自觉地言行中表现出来,如对贾宝玉的感情,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但她没有明确地表示,细心的人会看出妙玉对贾宝玉是有爱意的,只是不好意思表述而已。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是出家人,要注意影响。妙玉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与众人接触,都是以栊翠庵主持,正人君子的面目出现,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装模作样,习以为常,无意中形成了一种怪癖。邢岫烟曾评价妙玉,说他不合时宜,不容权势,放诞诡僻,正如俗语所说“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

妙玉和林黛玉

黛玉和妙玉的经历,就是她俩各自性情的形成,运气的生成。黛玉从小读的书都是实打实的封建礼教,待人接物都是遵循着道家和孔子学说那一套,比较接地气,说话办事既含蓄又实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影响周围的人。而妙玉从小读的是佛教,佛家之说,接触的人很有限,少年时只认识和接触师父和邢岫烟,其他人不认识。步入青年,到了贾府才接触了社会,了解了许多人的品行,知道了情为何物。但她的身份决定了必须要道貌岸然,表现虚伪,不能实在,给人以所谓的含蓄,有知识有学问,能看出人的现在与将来的命运,在人们的心目中她就是个高不可攀的佛家之人,不可攀比,就这么个影响,别的什么影响也不存在。

黛玉和妙玉不同的认识论、人生观,在她俩后天的运气里充分地展现出来了。黛玉成了有闪光点的好的影响人物,而妙玉成了没什么印记的人物,就是个带发的出家人,别的没什么可提的。

黛玉和妙玉的最终都是悲剧,但给读者感觉和印象是不一样的。黛玉是为情而亡,妙玉是被害而死,这不是“质本洁来还洁去”和“欲洁何曾洁”必然的结局吗?这是黛玉“质本洁来还洁去”光环无限,而妙玉的“欲洁何曾洁”是“云空未必空”的翻版。

林黛玉和贾宝玉

总而言之,黛玉充实,妙玉空虚。黛玉凭着自己是小说《红楼梦》的最主要人物之一,为纯真的情而来,又为纯真的情而去,“质本洁来还洁去”,令人感动,难以忘怀,光环无限,流芳后世。妙玉不是小说《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她有纯真情的欲望,却未曾有纯真情的实践,她总是道貌俨然,一本正经,正颜厉色,一点儿光环没有,空空如也!留下的只是“欲洁何曾洁”的慨叹!

/ty番茄炒蛋

/ty番茄炒蛋

红楼梦》里群芳争艳,可谓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尤其在黛玉与妙玉这两个人物形象上,难分伯仲,都有着各自不足为外人道也的隐晦与皎洁。正如有些读者所言,“进入空门的叫妙玉,留在外面的叫黛玉”,将妙玉视为黛玉的分身。

其实,黛玉与妙玉的人物形象有很大的不同。黛玉能“质本洁来还洁去”,而妙玉却是“欲洁何曾洁”,即是其中的区别代表之一。之所以造成这种差异并不是所谓的女主光环,而是根源于各自性格形象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命运归属的走向不同。

“质本洁来还洁去”出自黛玉的葬花吟,运用以花喻人的方式,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追求,成为其悲剧命运的写照。而妙玉的“欲洁何曾洁“,则是曹雪芹运用判词的”诗谶”方式,对其一生洁净自守之理想落空所作的悲剧注解。

在洁身自好与宁静致远上,黛玉与妙玉拥有共同的精神追求。但黛玉能得偿所愿而妙玉却事与愿违,取决于二人在对高洁清静上的理解与具体实现途径不同,具体如下:

黛玉注重于内在与严于律己: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对于黛玉来说,一生傲岸高洁的追求,是根植于内心的自觉选择,而非刻意的自我标榜。正如她补写给宝玉的禅语,“无立足境,是方干净”。真正的洁净空明,是摒弃形式与概念的刻意追寻,从不掺杂任何目的与杂念的自我坚守与要求。

黛玉对高洁的追求,达到了言行一致的高度统一。她希望“质本洁来还洁去”,将落花堆积成冢,免去了被泥淖污染的悲剧命运。对待落花尚且如此,何况是自己呢?面对周瑞家的送宫花时的轻视与怠慢,黛玉敢于呐喊,不愿意被贾府的浊臭风气所污染。

满身乡土气的刘姥姥来到潇湘馆,黛玉也是真诚以待,并未透露出丝毫不满与嫌弃。尽管后来黛玉在姐妹面前将刘姥姥形容成“母蝗虫”,也只是出于善意的调侃。这一栩栩如生的比喻,也得到姐妹的赞同,显然这只是不谙世事的闺阁少女单纯的戏谑而已。

黛玉对宁静高洁的精神追求,是严于律己的坚守。她在潇湘馆读书赏月,抚琴品茶,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绰约仙子。而一旦与兄弟姐妹围坐一起,她从来不以他人品味的高低与身份的贵贱来区别对待。黛玉细心地教香菱写诗,即是最好的证明。

妙玉执迷于形式与自我标榜:物有高低,人分贵贱

妙玉身在空门,却心系红尘,这本身就具有非常大的争议性。姑且不论她对宝玉或明或暗的旖旎情思,也不考虑她对贾母与刘姥姥饮茶时的区别对待,已然违背了佛门弟子“四大皆空,六根清净”的清规戒律与“我佛慈悲,众生平等”的普世信条。

抛开佛门弟子的身份不说,妙玉本身对高洁清净的正确理解也存在偏差。她太执着于形式与器物上的高洁,来彰显高人一等的洁身自好。在妙玉看来,宝玉不识绿玉斗的珍贵,即为大俗人。黛玉品不出雪水与雨水泡茶的区别,就是大俗人。

妙玉先后对宝玉与黛玉贬斥一通,听到宝玉的赞誉“到了你这里,自然把那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器了”和看到黛玉的默不作声之后,自我标榜的心理才算得到极大的满足。显然,妙玉对高洁的追求,是建立在贬斥他人的“不洁”,来突显自己的“高洁”之上。

宝玉意欲将茶杯送给刘姥姥,妙玉却说“若我吃过的,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随后又是一番洗地。这种溢于言表的厌恶,很大程度上是流于表面的洁癖。真正的洁癖,就连亲近之人的靠近也会避之不及,而非看人下菜碟的远离,更谈不上真正心性上的高洁。

妙玉这种极力证明的高雅与清洁,太过刻意,给人以用力过猛之感。这正如清代文人王希廉所言,“刘姥姥极村俗,妙玉极僻洁,两两相形,觉村俗却在人情之内,僻洁反在人情之外,宁为姥姥,毋为妙玉。”

当然,黛玉与妙玉在高洁精神追求上的差异,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曹雪芹个人的创作意图而言,这种“质本洁来还洁去”与“欲洁何曾洁”的差异,并非为了捧高踩低,而是为了展现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众生相,重在悲悯与惋惜。

在曹雪芹眼里,黛玉的“质本洁来还洁去”与妙玉的“欲洁何曾洁”,都具有强烈的悲剧效果,都是将美好而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只不过,黛玉与妙玉在各自的悲剧展现方式上,存在着些许不同:

黛玉:诗意而纯粹生命的毁灭令人震撼

作为前世受了神瑛侍者甘露之惠的绛珠仙草,黛玉此生“由仙而人”,本就为还泪而来。这样的形象定位,注定了黛玉的生命充满了悲剧美学的色彩。尤其黛玉以情至上,与宝玉演绎了一番缠绵悱恻而又荡气回肠的至纯至恋,这种美好的逝去必然是震撼人心。

黛玉的诗意浪漫,不仅见诸于宝黛之恋的纯真烂漫,更彰显于其一以贯之的文人风骨。不管身处何种境地,黛玉都由内而外流露出一种诗性感伤与空灵气韵。她可以是“风露清愁”的葬花者,也可以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爱情至上者。

这种由内而外的通透与空明,在大观园群芳中少有。因而当宝黛之恋遇到现实阻碍,致使她泪尽而亡时,这份纯粹而诗意生命的逝去,令人动容与哀叹。这种越是柔美的东西越容易逝去的悲哀,是情与礼的对决,是时与命的交锋,能够引起极大的悲悯与共鸣。

妙玉:入世与离尘鸿沟的挣扎令人惋惜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妙玉的清冷洁净,正如雪中红梅,“于芳洁中别饶春色”。宝玉都曾赞叹,“他原是世人意外之人”。可这样的世外高人,却终究沦落于肮脏红尘中。这样的事与愿违,可不就是众生悲苦的有力体现。

可妙玉的悲苦并不仅仅止于“欲洁何曾洁”的事与愿违,更在于她自我身份认同与现实身份定位之间所存在的矛盾纠葛。她本该如大观园的那些妙龄少女,无忧无虑地享受着自己的青春韶华。最终,却为了保全性命遁入空门,忍受着佛门的清规戒律。

背井离乡,尝尽骨肉分离之痛,已是难以承受之痛。青灯古佛,聊此残生,又是对青春韶华的极大辜负。尤其身处诗意与浪漫的大观园,妙玉只能在入世与离尘的纠葛中苦苦挣扎,极力掩饰对滚滚红尘的眷恋。这种对无奈现实的控诉,又有谁不为之动容呢?

总之,“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黛玉能“质本洁来还洁去”,忠于为情而生、为情而死的生命追求;妙玉却“欲洁何曾洁”,则始于六根未净、情难自已的现实观照。她们最终指向的都是美好的毁灭,充满了深刻的悲剧色彩。

akane_smile

akane_smile

大家好,我是小白,很高兴能为大家回答这个问题。对于题主所说的这个问题,我认为并不是因为林黛玉是主角光环的原因:

其实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只要分析清楚曹公为何要给她们这样不同的评价就能明白了。

第一:林黛玉的“质本洁来还洁去”

在《红楼梦》里,有一种大众流行的说法,就是晴为黛影。这里面的“晴”便是晴雯,晴雯本是怡红院屋里的大丫鬟,是贾母派来服侍宝玉并准备给宝玉当小妾的人;她漂亮聪明,王熙凤曾经对王夫人说,要论外貌来看,整个府里的丫鬟都不及晴雯;但晴雯有两个毛病:

其一:个性张扬,说话爱得罪人。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坠儿偷平儿手镯的事,明明不该她管的事,袭人正好回家了,但晴雯却管了,将她撵了出去。

有一回小红为王熙凤办事,路上被晴雯遇见了,便说她一天只知道疯玩,正经事不干,小红有理有据的回了后,她又说小红攀高枝去了,说了小红这个小丫鬟眼泪汪汪的。

宝玉的奶妈来怡红院,看见桌子上有一碗糖蒸酥酪,便拿起来就吃了,一屋子的丫鬟都没说,晴雯倒好,第一个叫起来,说这个是宝玉给袭人留的,您吃了,等会自己跟宝玉说去,别让我们白受气。

因为晴雯性格上的缺点,所以她在无形之中得罪了许多人。

其二:晴雯另类的打扮

晴雯确实长的漂亮,并且她还十分会打扮,王夫人之所以撵晴雯,就是因为她的行事和打扮,看不上她的狂样子;打扮的像个病西施一样。

晴雯虽然深得贾母的喜欢,但却入不得的王夫人的眼,有人说,晴雯之所以被撵,是因为王夫人厌贾母之爱,但袭人也是贾母派给宝玉的,为何会被王夫人喜欢呢?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相比晴雯来说,袭人温柔和顺,依王夫人的意思,就是袭人这样的人照顾宝玉,让人放心,不会勾引坏了宝玉。

晴雯的判词中有一句: “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便直接点明了晴雯含冤而死的悲剧根源。王夫人担心晴雯带坏宝玉,却不知道袭人才是真正同宝玉发生关系的人。

我们再来看看林黛玉,她的一生都爱着贾宝玉,他们二人既为情人,也为知己,两人从小一块长大,所以难免比其他人亲密。

在《红楼梦》里,关于宝玉的婚姻,有两个派系,一个是以王夫人为首的“金玉良缘”;一个是以贾母为首的“木石前盟”,王夫人为何不喜欢林黛玉,便是因为她性格行为上的原因。

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王夫人特意交代黛玉,别去招惹宝玉,但随后宝玉便因黛玉的原因砸了一回他的命根子通灵宝玉;宝黛二人长大了,却没有注意男女之别,依然在人前人后亲密相处,袭人曾经同薛宝钗说,他们二人的关系再好,也要注意一点才是,没的白天黑夜的都在一起,成什么样子。

薛宝钗生日宴上,史湘云因为指出戏子像黛玉的话,被宝玉连使眼色,所以生气的要回家,宝玉忙来劝道:

宝玉急的说道:“我倒是为你为出不是来了!我要有坏心,立刻化成灰,教万人践踏!”湘云道:“大正月里,少信口胡说。这些没要紧的恶誓、散语、歪话,说给那些小性儿、行动爱恼人、会辖治你的人听去,别叫我啐你!”

也许王夫人之所以讨厌黛玉,正如史湘云所说,林黛玉就是那个会辖制宝玉的人;紫鹃晴试宝玉那一回,骗说林黛玉要被林家的人带回去了,贾宝玉因此疯了,最后还是在紫鹃的开导下好了。

宝玉是王夫人的依靠,却因为黛玉的原因,不学无术,两次砸玉。这样的人,王夫人又怎么会喜欢呢?王夫人撵金钏儿那会说道:我统共就这一个宝玉,难道让你挑唆坏了不成,并说她是狐狸精;王夫人撵晴雯时也说过同样的话:

王夫人听了这话,猛然触动往事,便问凤姐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儿、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

王夫人对黛玉的不满之意,在这里表现的极其明显。在王夫人心里,晴雯金钏儿和林黛玉就是一路人,会勾引坏了宝玉的人。

林黛玉的“质本洁来还洁去”中的洁,更多的是名声,是清白,林黛玉同贾宝玉二人,不拘男女之别,亲密行事,便是对她名誉损坏最大的原因,;而林黛玉,曾因宫花之事给她脸色得罪周瑞家的;又因宝玉奶妈李嬷嬷劝宝玉酒之事,说李嬷嬷是个老货,得罪这样多事的老妈子,其在贾府里的名声,自然不会太好。

林黛玉病重之时,说,我的身子是清白的;同晴雯说,早知今日,当日我自有一番道理如出一辙,都是对诽谤之言无力的控诉。

第二:妙玉的“欲洁何曾洁”

刘姥姥进大观园时,贾母带着众人去了妙玉那,妙玉亲自为贾母沏了一杯老君楣,贾母喝了几口,便给刘姥姥喝了,随后妙玉让下人将刘姥姥喝过得杯子,放到门外去。随后还让宝玉让下人打水来,清洗刘姥姥走过的地方。

贾宝玉生日时,妙玉给宝玉写了一份帖子,署名槛外人,宝玉不知如何回答,本想去找黛玉商量,却在路上遇见了正好遇见要去找妙玉邢妯姻,得知她们二人相处了十年,便请教她了,邢妯姻一看,便评论了一番妙玉:僧不僧,俗不俗,男不男女不女的,成什么样子。

贾宝玉等人在卢雪庵作诗时,因为宝玉又得了倒数第一,众人要罚他,李纨就说了:我看着陇翠庵的梅花不错,但不喜欢妙玉呢为人,你帮我去讨一支来。

因此,妙玉的“欲洁何曾洁”而多的是指她的洁癖,格格不入的处事风格;作为一个出家人,本应众生平等,但她眼里却有着高低贵贱;作为一个出家人,并应无欲无求,但她对宝玉的态度,更多的是一种爱慕;所以,她的洁,在众人看来,是种虚伪。

高鹗续写的红楼梦后四十回里,妙玉被强盗抓走了,其洁之身被玷污的体无完肤;这便是妙玉“欲洁何曾洁”最大的讽刺。

小结:

黛玉和妙玉,同为金陵十二钗,所以要论主角,她们都是一样的;而曹公对她们二人“洁”的态度,也是有区别的。

对于林黛玉的洁,就如同晴雯一样,包含着一种怜悯和同情;而对妙玉的“洁”,而多的是一种讽刺,不愿入世,过洁世同嫌,却最终被强盗玷污,流落到青楼之中。

airwalk

airwalk

说黛玉,就不能不说妙玉。妙玉这个人物的出现给人一种很神秘的感觉。其实作者塑造妙玉这个角色,也是为了展示黛玉的另一种命运或是结局。

黛玉和妙玉相同之处:

一、家境相似。黛玉的父亲是管盐的官,根据妙玉的那些精美的茶具判断,妙玉的父亲应该是管茶的官,都是官宦之家。二、都父母双亡。

三、都性格孤高,目无下尘。

四、自小都身体不好。

五、都有和尚劝其父母,让其出家,才能一生平安。

六、都天性多情(都爱宝玉)。

不同之处:黛玉没出家,妙玉出家了。

结果:黛玉经历了爱情,为情而逝。

妙玉呢?从妙玉的判词里分析: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妙玉的曲子说: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综合判词和曲子大概可知,妙玉最后是遭受了她最不能容忍的被侮辱的结局,其实是和杀了她一样。以她那种高洁的性格,应该是受辱而死。

世上哪有那么巧合的事,两个人家境、经历、性格都如此相像。作者塑造妙玉和黛玉两个高度相似的女孩子是为了说明如下事实:

一、黛玉不出家,与宝玉相遇,产生了爱情。如果黛玉如癞头和尚所建议出家呢?妙玉就是答案。妙玉身处佛门,遇见宝玉一样产生了爱情。作者用这样的事实来证明他的论点:爱情无处在不,无时不有。因为那是人性。

二、黛玉出家不出家,都没有好下场。黛玉在葬花词里说: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这几句诗再明显不过的把黛玉和妙玉的结局做了个对比:一个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个是污淖陷渠沟。黛玉选择了前者,如果出家,那就是后者。

上述两点应该是作者塑造妙玉和黛玉两个高度相似的人物不同结局的目的。


rainbow-amy

rainbow-amy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