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后宫佳丽三千,为何要霸占李元吉的妻子齐王妃?
coysol
经过惊心动魄的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李世民成为最后的人生赢家,不但拿下了皇帝的宝座,更是将亲弟弟李元吉的王妃杨氏,纳入了自己的后宫,不但纳入了后宫,还为其生了一个儿子,最后,更是将这个儿子过继给了亡弟李元吉。
李世民夺了李元吉的老婆,兄弟两个妥妥的有夺妻之恨,这可是古代四大恨之一,但这个仇李元吉是无法报了,李世民的儿子李治再给他来个“让你后继有人!”实在是把李元吉的灵魂都羞辱到家了。
那么,李世民为什么会把齐王妃纳入后宫,甚至一度想把她扶为皇后,李治又为什么会把李世民和齐王妃生的孩子过继给已经死去的李元吉呢?
这就得从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兄弟三人的关系演变说起了。
这兄弟三人,都是唐高祖李渊和皇后窦氏所生,货真价实的亲兄弟。他们还有一个老三李玄霸,但却早早地夭折了。
如果李渊没有起兵反隋,或许兄弟三人的关系还可能相处得不错,兄弟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但随着反隋事业获得巨大的成功,兄弟几个人的心态变了,因为人对权力的欲望,是永远无止境的。在建立大唐的征战中,三兄弟可以说各有所长,老二李世民的功劳最大,老三李元吉同样也属于能征善战之人,但和李世民比起来还差点意思。于是,羡慕嫉妒恨就在李元吉的脑海里扎下了根。
其实本来,李元吉对李世民就心怀不满,这源于李元吉的特殊情况。李元吉这个人长得特别丑陋,丑得连其亲妈窦皇后都不想要他,把他当垃圾给扔在路边喂狗。要不是那个叫陈善意的善良宫女看他可怜,偷偷把他捡了后来,世上就没有齐王李元吉这号人了。
但李元吉这个人因为长得太丑,自卑心理严重的他,心胸实在是太狭隘和自私了,甚至有些偏执狂,所以变得好勇斗狠。
阴毒、自私的他,经常做些出格的事情,奶妈陈善意好心劝阻,谁知道李元吉兽性大发,居然连陈善意这个救命恩人都不放过,找了个借口把她给杀了。
李渊建立唐朝以后,李元吉当并州总管,但他不务正业,疏于备战,每日沉溺于狩猎享乐之中。
唐高祖武德二年,割据一方的大军阀刘武周自称天兴帝,起兵反唐,并向李渊起家的并州发起进攻。
先打败了李元吉的手下车骑将军张达,后来又相继打败了唐高祖李渊派来的李仲文和裴寂援军。一路势如破竹的刘武周大军直逼晋阳,吓得齐王李元吉带着妻妾丢下并州逃回了长安。
不久,晋阳丢失,李渊起家的山西大部分都落入了刘武周之手。刘武周为什么这么能打,主要是他有突厥相助,手下还有一个能征善战的名将,他就是尉迟敬德。
李元吉的不务正业与无能,把李渊气了个半死,一顿臭骂以后,不得不再次派出秦王李世民前往镇压。
双方初次交手,唐军就被尉迟敬德打了个落花流水,李孝基、独孤怀恩、于筠、唐俭及行军总管刘世让等等一干大唐军政高官,都成了尉迟敬德的俘虏。
李世民一看,好家伙,这个尉迟敬德大大的厉害,但是再厉害,我也得收拾你。于是,经过一番谋划,李世民派兵部尚书殷开山、总管秦叔宝等率军在美良川与尉迟敬德部决战,这次唐军作战神勇,因为再不牛起来,唐军很有可能彻底失去山西老家根据地了。
此战唐军大获全胜,被唐军干掉了2000多人后,只有尉迟敬德和部将寻相等少数人逃了回去。
此后唐军越战越勇,刘武周的部队越打越弱。武德三年,尉迟敬德率部下投降了李世民,山西再次回到了李唐的手中,李唐的江山基本上算是固若金汤了。
李元吉一看二哥李世民把自己弄丢的根据地又夺了回来,文治武功又压了自己一头,对李世民的那个恨啊,又加深了一层。
眼看军功争不过李世民,自己长得又抱歉无比,李世民更瞧不起他了。但相对厚道些的大哥李建成对其还不错,加上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明里暗里存在着太子之位的争夺,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于是,李元吉就和大哥李建成结成了联盟,把李世民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想方设法要除之而后快。
所以说,李建成和李元吉这个兄弟二人团,最想把李世民干掉的,就是李元吉了,毕竟李建成已经是太子,李世民想要夺回太子之位,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除掉李世民的心思一动,李元吉就坐不住了,一方面在李渊面前编排李世民的不是,让李渊产生对李世民的不满情绪,另一方面不时催促李建成快点动手,明里暗里策划了几次暗杀行动,但都因为各种原因功亏一篑。
有一次,李渊带着李世民来到了李元吉的齐王府,要说这可是李渊对李元吉比较看好的意思,毕竟是自己这三个儿子中最小的,受点格外的宠爱也正常。但李元吉不这么想,他认为这是自己干掉李世民的好机会,因为平时很难近身的。
于是,李元吉便在自己的府中安排了刺客,一旦机会合适,就出手干掉李世民。但这个计划被太子李建成知道了,于心不忍的他立马阻止了李元吉的莽撞行为。
见自己的行动被李建成搅黄了,气得李元吉说,大哥,我这可是为你好!
估计这话,只能信一半,说不定李元吉也存着自己当太子的念想吧,只不过机会有些渺茫而已。但如果李建成和李世民火并两败俱伤的话,那机会也不是完全没有啊。
还有一次,李元吉在李世民的酒菜里面下毒,让李世民吐了不少血,差一点没命。
而诱发玄武门之变的,同样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借为秦王李世民出征饯行的机会,派刺客杀掉李世民,对外则宣称李世民是因为暴病而亡。这个阴谋不可谓不阴,但这个阴谋却被李世民安插在他们身边的人知道了,李世民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李世民决定先下手干掉几次三番想致自己于死地的李建成和李元吉。
而就在玄武门之变的最紧要关头,见李建成被李世民一箭干掉,已经被尉迟敬德射下马负伤的李元吉不是赶紧逃走,而是拼了命想把也摔于马下的李世民掐死,如果不是尉迟敬德再次及时出手,李世民这次就真的挂了。如果是这样,李元吉妥妥的就是太子了,因为他的两个兄长都死了。
但只是也只能是如果,李建成和李元吉不可避免地失败了。
他们死了不要紧,可害苦了他们的子女,他们两个人的儿子全部被李世民斩草除根,只有女儿活了下来,因为她们对李世民没有威胁。
李世民对这两个兄弟的恨,尤其是对李元吉的恨,那是深入骨髓的,杀了他们儿子还不算,更是把李元吉的妃子杨氏纳入了自己的后宫。
那么,李世民把齐王妃杨氏纳入自己的后宫,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首先,是齐王妃够漂亮,也很年轻,李元吉被杀时才24岁,杨氏的年纪肯定更小。这个时候把杨氏纳入自己的后宫,看起来是毫无违和感的。
同时,把弟弟的老婆纳入后宫,也是对李元吉的羞辱,包括后来唐高宗李治把杨氏与李世民的儿子曹王李明过继给李元吉,即“复以曹王明为元吉后”,说不定就是李世民活着的时候交待给李治的事情。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杨氏背后的大家族弘农杨氏,刚刚拿下皇位的李世民,急需这样强大势力的支持,把他们家族的杨氏纳入自己的后宫,就是一步示好的妙招。
弘农杨氏可不简单,其始祖为汉昭帝时期的丞相、司马迁的女婿杨敞。而齐王妃杨氏,则是是隋朝观王杨雄的侄孙女,唐初宰相杨恭仁、杨师道兄弟的从侄女,妥妥的名门望族之后。
李世民笼络住了弘农杨氏,实际上就等于拿下了关陇集团的支持,这对稳定他的统治是十分重要的。
要说李世民对杨氏是非常宠爱的,到底有多宠爱呢?在长孙皇后去世以后,李世民甚至一度产生了让杨氏当皇后的心思,但被魏征给拦住了。
魏徵的话是这样说的:“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意思就是将杨氏比作了辰赢,辰赢是何许人呢?她是秦穆公的女儿,曾先是嫁给了晋怀公,在晋怀公死后,辰赢又嫁给了晋怀公的伯父晋文公,辰赢也因此被定性为“既淫且贱之人”。
以辰赢比喻杨氏,让李世民不得不打消了立其为皇后的念头。
按照李世民的做派,如果不是魏征劝谏,杨氏就真的成了皇后。
所以说,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把李元吉的妃子杨氏纳入后宫,表面上看是为了羞辱已经死去的李元吉,根子里却是杨氏背后的大家族集团势力。
也可以说纳杨氏一事,政治因素是最主要的考量,当然杨氏这么年轻漂亮,李世民顺势笑纳也很正常。
当然,杨氏因为没有被李世民正式册封,她的身份一直是齐王妃,并且随着李元吉身份的变动而变化,从齐王妃到海陵王妃再到巢剌王妃。杨氏在贞观二十一年去世,并没有被唐太宗准许陪葬昭陵,毕竟,她的正式身份还是李元吉的妃子。
lizhidewo
玄武门之变是一场兄弟之间争夺最高权力的政变,手足相残而得来的皇位,这也一度成为唐太宗李世民被后世之人诟病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生死之际,权利的争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李元吉被杀那是政治而决定的。李世民在政变成功之后,成为了帝国最高权力者,而接收失败方的一切自然也显得的是顺理成章,太子府和齐王府的女眷被充入李世民后宫并不显得有不合时宜之处。
只不过我们以现在人的眼观来看,未免认为李世民将自己的弟媳齐王妃,杨氏纳入后宫是有乱伦的嫌疑。其实不然,自古皇室对于男女之事就并没有多么严谨的束缚,成者王侯败者贼,接纳一个政敌的妻子并算不上什么太大的事情。
再者,这也是自南北朝时期而遗留下的一些贵族惯例,并没什么大惊小怪。除此之外,不可否认齐王妃杨氏的确是一个姿色绝世的美女,英雄爱美女自古有之,何况是经历生死政变而成为帝王的李世民呢,接纳战利品那是无可厚非之事。
政治讲究的是利益,是平衡,当时的帝国还是处于大家士族的掌控之中,而杨氏就是代表当时背景下的一个大士族,影响力很是广泛,关系错综复杂,而唐太宗接收杨氏无疑是一种安抚士族的手段,毕竟政变之后有不少人的利益受到了打击,而表现出对新政权的摇摆不定,这些集团都是需要安抚的,唯如此权利的过渡方能达到平稳,而杨氏就是这样一个作用而存在。
说历史,话风云,明自身,茶余饭后舒心自我,欢迎关注头条号:历史风云天下
修
李世民本来就偏爱人妻,这一点是被历史所忽略的事!我们来细数一下被李世民光顾的名人人妻,萧皇后,杨广的妻子;太子妃,李世民亲嫂子玳姬,李建成妻子;杨妃,李元吉妻子。而不知名的不计其数。从个性上看,李世民本来就好这一口子。反观之下,对于稚嫩的比如武则天实则并不怎么喜欢。
其次,李世民早就对两个人垂涎欲滴了。一个是玳姬,一个是杨妃。这两个女人都跟他有至亲关系,早在玄武门兵变以前,他就常跟人提起这两人之美貌,常有望叹不足之感。在李建成李元吉死后,霸占他们两人恰恰顺理成章。
再有,按着当时的习俗,就算李世民不把杨妃霸占,那么杨妃还是可以改嫁他人的。唐朝是继承自鲜卑胡人的习惯。在当时男女关系很开放,思想观念也比较放得开,基本延续草原的风俗,死后改嫁的事多着。
feyama
李世民霸占弟媳杨氏,确实颠覆现代人的三观
深究此事,还有更颠覆三观的——李世民霸占齐王妃杨氏不假,但是却没给她后宫名分。
其实,齐王是李元吉生前的封号。在他死后,李世民先于贞观初年追封他为海陵郡王,后来在贞观十六年又改封他为巢王。(李元吉谥号曰剌,所以也叫巢剌王。)
而李元吉的妻子杨氏,在史书上的称谓也是随李元吉的封爵一同变化的:齐王妃、海陵王妃、巢王妃。
关于她的后宫名分,旧唐书上只说“杨氏生曹王明”,《新唐书》上说“杨氏生明”,对比一下“文德皇后生高宗大帝、杨妃生吴王恪”,是不是有种“侮辱不大但伤害性极强”的感觉?
按照史书的记载,杨氏在后宫确实没有名分,只能以“杨氏”相称。
被李世民收入后宫的杨氏,虽然顶着巢王妃的名头,但是在李世民的后宫却没有名分,这确实是令人感到尴尬的事情。
原本李世民霸占弟媳就很尴尬,又不给名分,成了尴尬中的尴尬。(这其实就是姘居,不过这词我觉得扎眼,咳,本文不提。)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逐一分析其中原因。
关于李世民霸占弟媳,我认为主要出于以下三点原因。1、李世民深恨李元吉,借此报复之。
玄武门之变其实是李家兄弟积怨许久、量变到质变的结果。争斗的核心就是皇位的继承权。
按说太子李建成和天策上将、秦王李世民,二人神仙打架,有李元吉什么事?
李元吉在这里的事可多了!
李世民对他的恨意不会比李建成少。
△元吉、建成、世民(从左至右)
话说李元吉一出生时,长得就丑恶,连亲妈都不待见他,多亏了奶妈把他哺乳养大。不光如此,他的性格阴鸷狠毒,行事偏激跋扈,常以草菅人命为乐。总之,这就是个典型的贵族败类,而且是非常招人恨的败类。
身为老四的李元吉,不管从资历、名望、功绩、能力上都不如他的大哥李建成和二哥李世民。但是李元吉也有一个梦想,梦想着有一天大哥和二哥能够同归于尽,然后他这个老四就能捡个天大的漏子,坐上皇位。(李家老三李玄霸16岁就去世了。)
时秦王有功,而太子不为中外所属,元吉喜乱,欲并图之。——《新唐书》
△李建成
于是,他跟危机感日益加剧的李建成一拍即合、各取所需,联合对抗李世民。这一过程中,李元吉不断怂恿李建成对李世民下狠手。李建成一开始心软不愿意,但唠叨得多了,最后也就被说服了。
之后,李元吉毒计百出,包括勾结后宫嫔妃,宣扬李世民负面消息;贿赂中书令封德彝,进谗言使李渊疏远李世民;在府中埋伏死士刺杀等等,可谓是“天赋凛然”,无所不用其极!
李世民可能一时不知,但后来自然都会知晓自己亲四弟干的这些“好事”。换作任何人,心中岂能不恨!
后来李世民被逼造反,也是因为李元吉向李建成献计,准备利用出兵饯行的机会,在昆明池伏杀李世民。所以,李世民下定决心先发制人,这才有了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带队埋伏截杀建成和元吉。三人在临湖殿附近照面,结果建成、元吉见势不妙,调转马头便跑。
李元吉竟然还想率先张弓放箭,射杀李世民。可惜仓促惊慌之下,他竟然连着三次都没能将弓拉满。
紧接着李世民弯弓一箭,精准射杀李建成。而李元吉则被其他人射中,跌落下马。
一死一伤,原本局势大好。可惜李世民有些点背,马匹受惊,竟然狂奔向了旁边的树林。仓促行进间,李世民被树枝挂住,摔落马下,李元吉则乘机追过去,想用弓弦勒死李世民。
好在尉迟恭及时赶到,喝退李元吉,又在追杀中将他射死。
瞅瞅李元吉做的事,从头至尾就没有兄弟亲情,一心就是要杀李世民,这跟李建成还不是一回事。
所以,比起害人之心,当属李元吉最甚。李世民对他有切齿之恨是理所应当的。
根据上述的是非恩怨,李世民霸占李元吉之妻,不失为报复泄愤、羞辱打击的一种有效方式。
2、李家胡汉混血,胡族风气使然
先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李世民请孔颖达依照汉礼为自己的子女点颊、点绛唇。结果,孔颖达一点儿不给皇帝面子,很硬气地拒绝道:“此乃胡儿,胡汉不可混淆”,把李世民气个半死。
从这个故事中不难看出,李世民家族的血脉并非是纯粹的汉族一脉。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使得许多汉胡家族联姻,后代则出现了混血的情况。
李家也是混血的家族之一。具体请看图片。
胡族风气开放,男人死了,兄弟接手妻室也是常例,不足为奇。李家或多或少都会沾染胡族习气,所以李唐一朝总是发生类似的事情,比如李治对武媚娘、李隆基对杨贵妃等。在他们自己看来,这也不算什么,但是在汉家文化看来却是离经叛道、不守礼法的。
3、杨氏出身高贵,年轻貌美,深得李世民宠爱
巢王妃杨氏出身赫赫有名的弘农杨氏,她是隋观王杨雄的侄孙女,唐朝重臣杨恭仁的从侄女。
当时社会很讲究贵族血统,杨氏这样的顶级贵族连皇室都要积极拉拢、联姻不断。
当时的巢王妃杨氏,属于皇族犯人家属,按惯例会被关进冷宫。李世民就算是给杨家一些面子,也要想办法把杨氏放出来。
恭仁弟师道,尚桂阳公主,从侄女为巢剌王妃,弟子思敬,尚安平公主,连姻帝室,益见崇重。——旧唐书
所以,杨氏的出身和血统,必然是李世民的兴趣点之一。
除此之外,大家一定要注意,李家三兄弟可不是年龄相近的。玄武门之变时,也就是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29岁,李建成38岁,李元吉24岁。
李建成在年龄上遥遥领先,他的妻妾们自然也年龄较大,姿容水准自然比不得年轻女子。
而李元吉才24岁,妻妾自然也大不了,都是年轻貌美之人,这自然会是李世民的兴趣点之二。
曹王明,母本巢王妃,帝宠之,欲立为后,魏徵谏曰:“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乃止。——《新唐书》
李世民在长孙皇后去世后,曾一度想立杨氏为后,但被魏征劝谏作罢。但从中我们不难推测出李世民对杨氏的喜爱,杨氏若无相当之美貌,又怎么可能入帝王法眼?
综合以上两点,李世民看重杨氏的出身和美貌,从而将她占为己有,这也是不难推断的。
说完了李世民为何霸占弟媳,我们再说说李世民为何不给杨氏名分?通过史料分析,我认为是因为魏征的谏言导致了杨氏没有名分。
那么,魏征的谏言真有这么大的威力吗?
最开始,李世民确实想给杨氏名分,而且是直接立为皇后,但是被魏征以一句“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给劝住了。
辰赢是秦穆公的女儿,曾嫁过晋怀公、晋文公两代晋君,晋国权臣曾评辰赢:“且为二君嬖,淫也。”意思就是辰赢嫁过叔侄二人,名声不好。
魏征的谏言击中了李世民的软肋。因为李世民是标榜千古一帝的明君,很在乎自己的名声。所以,就熄了正式收编杨氏的心思。
但是此事深思一下,竟然还不完全。魏征劝李世民的用意是什么?
反对李世民立杨氏为后的,肯定不止魏征一个。试想当年的齐王妃一旦翻身做了皇后,一旦她心血来潮地报复泄愤怎么办?皇帝和少许重臣可能没这个担心,但是其他官员就不敢托大了,还是消灭隐患于萌芽为好。
所以整体来说,我认为李世民没给杨氏名分,一是为了名声,二是为了人数众多的反对势力,不得不做出妥协。
结语:流水落花春意尽,秋风微凉满地霜跟仇人姘居又转正失败的杨氏,最后被唐太宗抛弃,不准杨氏死后陪葬昭陵。杨氏于贞观二十一年去世(公元647年),在此之后,杨氏与唐太宗所生的唯一孩子曹王李明,也被过继给李元吉当儿子。
这一切既是李世民为了宽仁名声而做出的妥协,也是对李元吉的极大讽刺!
身处皇族漩涡,就难免被巨流吞没,杨氏也算是尝尽人间的酸甜苦辣了。
文以载道,史可明鉴,@清山雅舍热衷研读历史,分享历史,期待朋友们的留言关注。
随心Roy
唐太宗在玄武门之变后,传闻将齐王李元吉的王妃杨氏纳入后宫为妃(有将其接入宫廷居住的记录,却没有封妃记录),也有意在长孙皇后薨后册立杨氏为皇后,不过因为魏征的劝谏而没有成功罢了,也就不算是“妻”。
李世民这么做,无非出于三个原因:一来,“兄死妻嫂”这是当时鲜卑遗俗;二来,太宗也有意借此来彰显自己的仁义贤德;最后,从后来有意立杨氏为皇后的行为看,或许太宗真的非常喜欢杨氏。
《新唐书》中记载:太宗杀其弟齐王元吉,纳其妃杨氏,有宠生曹王明,长孙皇后崩,帝欲立杨氏为后,纳魏征谏,乃至。
杨氏是南北朝与隋唐时代的名门望族,在隋朝更加是皇族,齐王王妃杨氏乃隋朝观王杨雄的侄孙女。唐朝皇室与鲜卑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有很多的鲜卑血统。北朝的鲜卑经过数百年后虽然已经高度汉化,但是仍旧保留了很多的鲜卑旧俗,其中也就有“兄死妻嫂”,也就是兄弟死后继承他的妻室。太宗在齐王元吉死后,纳其正妻为妃嫔,也很正常。
封建社会的各种纠缠斗争主要都集中在男性之间,而女性则作为附庸存在。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将亲兄弟家的男丁后裔几乎诛灭殆尽,也就是斩草除根,而对于太子府与齐王府的女眷们就手下留情了——这些女眷并没什么威胁,太宗也不想让人说其下手太狠做的太绝,纳妃也能够彰显他的“仁德”。
典籍记载中,太宗将杨氏接入后宫居住宠爱有加,却并没有封妃册立的相关记录。不过史料中的杨氏深得宠爱,为太宗生育的曹王李明。长孙皇后崩后,李世民竟然欲立杨氏为新皇后。
要知道太宗与长孙皇后鹣鲽情深的各种传闻数不胜数,就算需要有人主持后宫,也轮不到家世没落而且还无名无分的杨氏。如此看来也可能就一种可能,那就是太宗真的非常喜欢杨氏吧。
麓西
李世民霸占弟媳齐王妃这件事有很多的疑点,即使霸占弟媳是真的,我觉得李世民这样做无非也是为了羞辱李元吉,可见李世民是太恨李元吉了。
“玄武门之变”的那些事唐太宗李世民是大唐的第二代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有为的明君,但是李世民也有很多被人诟病的地方。比如说他杀兄杀弟,逼迫父亲李渊,霸占弟媳等等,其实我倒是觉得李世民并没有问题,从他能够善待功臣这一点,李世民就不是一个嗜杀的人,从他能够正确听取臣下的意见,就可以看出李世民绝对算是一个明君。
其实唐朝发生玄武门之变的主要责任在于李渊,就是因为李渊在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摇摆不定,导致了惨剧的发生。当然最后李渊也算受到了惩罚,两个儿子被杀,自己也被李世民逼迫退位。
李世民本来是没有机会继位的,但是早在起兵的初期,李渊就给李世民许愿了,说是如果我们成功了,天下都是你打下来的,应当立你为太子。这样李世民肯定更卖力的打天下,最后整大唐基本上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
上之起兵晋阳也,皆秦王世民之谋,上谓世民曰:“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世民拜且辞。及为唐王,将佐亦请以世民为世子,上将立之,世民固辞而止。《资治通鉴》
天下平定后,李渊这时候又不想信守诺言了,原因就是李建成人家没有过错,并且在大唐统一战争中也立有大功,毕竟李建成是负责后方工作的,没有稳固的后方和后勤支持,李世民打天下也不容易。所以李渊还是立了李建成为太子,在这时候或许李世民可能就放弃了,或者认命了,毕竟古代嫡长子这点比较重要,人家李建成也是有很多支持者的,比如后方的文官集团。
但是李渊这时候又开始搞事情了,李世民由于立功太多,李渊就不断的给李世民加封,先是司徒、尚书令、中书令,到了后来没法再封赏的情况下,李渊又封了李世民一个天策上将。在唐朝天策上将为正一品,并且李渊还允许李世民在天策府设置官属,建立文学馆,招揽天下人才,直接就是一个小朝廷。
李渊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李建成看到父亲如此加封李世民,自然觉得自己地位被威胁到了,是不是父亲想让李世民为太子取代自己呢?而李世民可能觉得父亲是不是有意立我为太子呢?毕竟再进一步就可能是皇帝了,九五之尊啊!最后,就是李世民和李建成内斗的越来越严重。
李世民和李建成内斗的情况已经这么明显了,李渊的做法则更加无脑,他怎么做的呢?放任自流!在李渊的放任自流下,两边人马开始了明目张胆的斗争。李世民去李建成家里做客,被在酒中下毒,李世民回去都吐血了,李渊也没有过份的干预,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以后不能让秦王晚上饮酒。后来李建成又诬陷秦王府的谋士房玄龄和杜如晦,李渊也不分青红皂白直接把两人贬走了。李元吉还借口迎战突厥,把秦王府的很多将领都调走,减除李世民的势力。
李世民一看,情况不妙啊,再不反抗迟早被玩死,于是孤注一掷,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了兄长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成功上位。如果李渊能够过早的干预,不放任李世民和李建成这样噬无忌惮的内斗,或许能够化解兄弟相残的惨剧。
从目前史书记载,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无可厚非,毕竟刀都架到脖子上了,再不反抗,就太仁义了。但是李世民后来成为千古名君,也不能说李建成很差,李建成当了皇帝可能也不比李世民差多少。
李世民霸占弟媳的真实性李世民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后,直接让人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也都来了个斩草除根,但是其他的人并没有赶尽杀绝,像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女儿和老婆们都没有杀害。这也很正常,诛杀仇人的儿子,也是为了以后可以高枕无忧,留着太子的儿子们,哪天不定有人借着他们的名声发生叛乱,到时候死的人更多。这个在皇权斗争中,完全可以理解。
李建成的家眷和李元吉的家眷都被收入宫中,居住在掖庭(嫔妃或者宫女居住的地方),李世民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女儿当做宫女一样养在宫中。后来李世民又恢复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宗亲地位,所以他们的女儿,一般都被封为县主,还允许她们婚配。
李建成的太子妃郑观音则一直居住在长乐门,还活到了676年,可见心态还不错。而李元吉的妃子杨氏,据《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被李世民纳入后宫,还生了一个儿子,叫李明,后来封曹王。
虽然杨氏被李世民纳入后宫,但是并没有名分,一开始就是以地下情人的身份服侍李世民。《新唐书》记载,长孙皇后驾崩后,李世民都想直接给杨氏一个很大的名分,直接立为皇后,只是因为大臣魏征劝诫,李世民就放弃了。《资治通鉴》中记载的比较详细,魏征说齐王妃一女侍奉二夫,就和辰赢(辰赢先后跟过晋怀公和晋文公两个男人)一样,不可立为皇后。
太宗杀其弟齐王元吉,纳其妃杨氏,有宠,生曹王明。长孙皇后崩,帝欲立杨氏为后,纳魏徵谏,乃至。《新唐书》
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辰赢贱。且为二君嬖,淫也”。《资治通鉴》
从这两部史书,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知道,李世民确实娶了李元吉的老婆杨氏,只是没有名分,想立为后,大臣一反驳,李世民不光没有立杨氏为后,直接把她抛弃,不让她陪葬昭陵。
有这两部史书为证,基本上都认为李世民霸占弟媳是实情,可是为什么旧唐书中没有记载呢?旧唐书只是说李明的母亲是杨氏,但是在后宫嫔妃中找不到杨氏的记载,并且李世民娶弟媳是从《新唐书》以后才有的说法,《新唐书》是宋朝编写的史书,其中吸收了一些个人传记和小说,所以成书较早的旧唐书应该更接近实情。
还有一点就是李世民宠幸弟妹杨氏是在贞观后期,这点比较奇怪。因为曹王李明封王的时间是贞观二十一年,所以曹王李明出生的时候大约是贞观十六年(唐初封王都得五岁左右),也就是这时候李世民和弟妹杨氏生了儿子,基本上也可以断定这时候李世民宠幸的杨氏。那么李世民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纳杨氏入后宫服侍自己呢?非要等到十几年后,杨氏年龄大了,再宠幸她吗?所以这点也不符合逻辑。
不过曹王李明的母亲确实在旧唐书李世民的后妃传中没有记载,值得让人怀疑,又因为李明被过继给李元吉,所以李明确实可能是齐王妃杨氏的儿子。
李世民为什么霸占弟媳?虽然李世民霸占弟媳有很多疑点,但是由于两部史书(新唐书、资治通鉴)都有记载,我们就认为这件事的真实性。那么李世民为什么要霸占弟媳呢?
关于这个问题,有人说是因为杨氏家族的背后势力,说杨氏是什么弘农杨氏,基本上都是无稽之谈。且不说杨氏是不是弘农杨氏后人,如果是李世民这样做不是羞辱人吗?怎么安抚杨氏家族的势力,这样只会激怒人家。再说如果真的想安抚,就应该给杨氏以名分,最起码也得封个妃吧!最后连陪葬昭陵都不让,所以这种说法完全不对。
还有人说,李世民娶弟媳,就是因为好色,齐王妃杨氏人长的很漂亮,这点也站不住脚。李世民如果喜欢杨氏,就应该一开始就把杨氏纳入后宫,为什么要等十几年在再纳入,到那时杨氏不应该很老了吗?难道李世民有喜欢老女人的癖好?所以这个也不对。
我觉得李世民之所以在后来宠幸杨氏,是因为李世民对李元吉的恨。相比李建成,李世民应该更恨李元吉,李元吉当年数次劝说李建成杀了李世民,所以李世民最讨厌齐王李元吉。娶了李元吉的妃子,然后又生了孩子,还把孩子过继给李元吉,这真是赤裸裸的羞辱。
同时唐朝的皇帝确实有鲜卑族的血统(李世民的奶奶为独孤氏),胡人的习惯就是胜利者可以占有一切,并且兄弟死后,当哥哥的替他照顾弟弟的妻子,也是应该的,这个在开放的唐朝不算什么。
综上所述,李世民娶弟媳这件事确实存在疑点,不过我们也不能因为《新唐书》之前的史料没有记载就说这件事不存在。只有期待有一天曹王李明的墓被发现,或许可以解决这个疑问。至于李世民霸占弟媳,很可能就是因为对李元吉的恨,他要报复李元吉,并且还要展现一种对敌人东西的占有欲,再加上唐朝开放的文化思想,想想这件事还是很有可能的。
sona
唐朝前期的皇帝在男女伦理方面沿袭胡风,执行的就像自己的裤带一样松。匈奴等北方少数民族本来就有父死妻后母,兄弟死占其妻的风俗,这也是少数民族人口少,所以发挥女人生育功能的客观需求。也由于少数民族文化积淀少,并没有伦理混乱的道德负担。
李世民本就有鲜卑族的血统,所以他侵嫂占弟媳,娶表叔杨广的皇后萧氏,这些在他自己看来都不算事。有他这个榜样在前,他的儿子高宗李治娶了他父亲的才人武则天,他的重孙李隆基夺占自己儿媳妇杨玉环,就都可以发生了。
而李世民这种杀兄弟占弟媳的事在古代绝非孤例。直到清朝初年,摄政王多尔衮和豫亲王多铎将侄子肃亲王豪格斗败囚禁致死后,将豪格的妻妾二一添作五平分,在满清皇族宗室里也没人说什么。
唐朝不但男人放的开,女人也不遑多让。李世民的女儿高阳公主私通唐僧的徒弟辩机和尚,他的才人兼儿媳武则天当女皇过手男宠无数,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还把自己用过觉得不错的男人推荐给母亲武则天。武则天的儿媳妇中宗李显的皇后韦氏和她的侄儿武三思私通,韦氏的女儿安乐公主也是艳名远播。特别是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居然和自己的亲外孙贺兰敏之有奸情,真让人大跌眼镜,二十四史仅此一例祖孙之间的不伦。
低调的蘑菇
李世民通过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后来李世民创建贞观之治,但是他杀兄逼父篡位的事情不仅被后世人诟病,也成为他心中的一块大病,也直接影响到他后来挑选接班人。之所以选择李治,是为了避免其他争抢政权的皇子被杀,因为李治本身比较忠厚。
Δ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事变成功之后,李世民不仅当上了皇帝。面对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留下的兵士与家眷,李世民把兵士遣散或杀死,家眷收入后宫。其中就有李元吉的妻子杨氏,后来还为他生了一个儿子。
有人说这是因为杨氏生的美若天仙,所以李世民才动了纳入后宫的想法。虽然唐朝是空前的性开放,如果只是因为外貌,那就太小看李世民了。
Δ杨氏
杨氏出身名门望族,他的老祖是隋文帝杨坚的侄子杨雄。唐朝建立之初,从魏晋南北朝传下来的门阀制度依然盛行,而杨氏正式名门大族之一。杨氏家族有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李元吉与李世民,李渊的两个女儿也出嫁给了杨氏家族的两个儿子。李世民赢取杨氏姐妹,说白了是政治的联姻。
除此之外这还是一种习俗,战胜方把战败方的妻妾作为战利品收走。隋朝存在的时间太短,很多内容还是沿袭着北朝贵族的习惯。把对手女眷收入自己后宫,北朝贵族的传统也一直留到了唐朝前期。
Δ配图
虽然唐太宗杀兄逼父登基,然而创造了贞观之治,为大唐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唐朝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接受来自世界的各种文化。如今的唐人、唐人街就是对那个辉煌时代的最好诠释!
季陌的小傻
唐武德九年,一场决定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和秦王李世民命运的决战拉开了,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派兵埋伏玄武门,当太子和齐王经过玄武门时发动兵变,将大哥李建成和三弟李元吉当场杀死。史称“玄武门之变”,但是李世民杀死李元吉之后,还把元吉正妻杨氏纳入宫中,这又为李世民留下了“好色”的“美名”。但李世民这样做经经是好色吗?我看也不竟然吧!
为了拉拢关中杨氏贵族:李世民是基于统治的需求,才“被动”地收编了杨氏!杨氏出身名门大族,他的叔祖名为杨雄,杨雄是隋文帝杨坚的侄子。在唐朝建立之初,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的门阀制度依然盛行,韦、柳、杨、杜乃是关中大族。隋朝灭亡之后,杨雄在杨氏家族中占据着“大族长”一样的显赫地位,他的两个儿子都娶了李渊的女儿,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李世民和李元吉,他们之间的婚姻都是政治婚姻,所以李世民一次性娶了她们姐妹俩这件事,在权力游戏中是不违规的。
和唐朝那种开放的社会风气也有关:在当时的社会李世民这样做应该是不会被骂的,因为当时的社会风气还是很开放的,恐怕李世民后来被读书人骂应该是“程朱理学”之后。毕竟那时候也不止是李世民这样做了。他的儿子李治还不是收了自己的小妈(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还不是纳了自己的儿媳(杨玉环)为妃。所以那时候李世民这样做应该心里还没有啥负担。
杨氏漂亮,李世民是真的爱她:根据《新唐书》的记载,杨氏入宫后备受李世民的宠爱,还为李世民生下幼子(第十四子)李明。根据出土墓志铭判断,李世民第十三子李福出生于贞观八年(634年),所以李明的出生年份在634年当年,或者之后。此时李世民已经36岁,杨氏是元吉的正妻,应与其年龄相仿,生子时至少也在30岁左右。李世民的长孙皇后离世之后,李世民多次表示想把杨氏立为皇后,但是最终在魏征的反对下作罢,而李世民从此再也没有立过皇后。杨氏给李世民生下了第十四子李明,后来他被封为曹王,随后,李世民把他过继给了死去二十多年的李元吉。
当然,伟大的李世民这样做肯定还是为了统治的需要,像他这样的帝王,江山社稷为第一,儿女情长是为第二。
(图片来源于网络)
cicaline
李世民还真不是一般的主。不仅对亲弟弟 下得了手,对弟媳也毫不客气。玄武门之变,他砍下弟弟齐王李元吉的头,之后把李元吉的齐王妃纳入了自己的皇宫,还让她为自己生了个儿子,接着“颇有人性”地把这个 儿子过继给了李元吉,说是让弟弟后继有人——只是,世间的哥哥都这样“关心弟弟”的话人类恐怕灭亡了。
齐王妃先后伺候要建成、李世民兄弟二人,她有何独特之处?魔力何在?为什么会会让李世民垂涎三尺、欲罢不能呢?这说来话长。
1。晋阳起兵后,建成为太子。
隋朝末年,烽烟四起、战火纷飞。615年(大业十一年)隋炀帝杨广加封李渊为太原留守,以北备突厥,并灭今山西省境内的农民起义之火。当时,隋政权大势已去、呈土崩瓦解状。李渊素有大志,到太原后,意识到隋朝必亡,萌动了取而代之的想法。他的心腹裴寂、刘文静及次子李世民也建议他起事。
617年(大业十三年)李渊审时度势,感觉时机已经成熟 ,就在晋阳正式宣布起事反隋。 李渊长子李建成文武双全,特来晋阳执行父亲的宏伟计划,他随后率兵连续攻破西河城、长安城,立下了赫赫战功,也坚定了李渊革命到底的意念。
第二年,李渊建唐称帝。由于李建成是长子,又战功卓著,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李渊的接班人。李渊深谋远虑,此后把李建成留在宫中接受政务培训,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以增长其阅历 ,为将来接手唐朝政权作准备。
2。李元吉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李建成的母亲是北周武帝的外甥女窦氏(后来被追封为太穆皇后),在晋阳起兵前就挂了。窦氏育有4子一女,分别为建成、世民、玄霸、元吉。玄霸16岁时就夭折了。这一女就是巾帼不让须眉、日后嫁给柴绍的平阳公主。
李建成出生于开皇九年,比二弟李世民大了整整9岁。由于李建成留守中央,李渊便让李世民和李元吉兄弟镇守边关,与李建成形成相互钳制之势。
与两位哥哥不同,李元吉长相丑陋、猥琐,他呱呱坠地后,由于长相过于另类,其母亲差点丢弃了他。幸亏一位善良的侍女收养了他,他才长大成人。但李元吉为人与其长相一样上不了台面,他不懂感恩,后来拿了个过错,杀了养母,他骨子里恩将仇报、残忍至极的性格很早就生成了。
李世民、李元吉兄弟一同征战,文韬武略方面李世民胜过李元吉百倍,李元吉自卑而嫉妒,仇恨就萌发了。由于阴暗心里作祟,他悄悄地找到大哥李建成,密谋与大哥联手除掉二哥李世民。
3。玄武门之变,李世民除了要建成、李元吉。
李建成知道弟弟能征善战,为大唐开疆拓土立下了战功,风头即将盖过自己,他的存在对自己的地位会构成威胁。但是,李建成心慈手软,优柔寡断,有妇人之仁。这与四弟李元吉的阴险、狠毒截然不同。最初,他只能放任四弟行事,而自己并没有全力以赴对付李世民。
李元吉深知大哥心思,积极行动起来了。首先,他在齐王府安排心腹宇文宝刺杀李世民,但是,李渊健在,李建成也阻止终没有如愿。他又请李世民赴宴,于酒中下毒,李世民喝酒后“吐血数升”,差点去见了亲妈。李元吉还没有罢休,他又勾结外部势力,想趁乱除掉李世民,李世民早作防备也化险为夷。最后,李元吉打算借出兵迎送之际,完成对二哥的刺杀——李元吉绝非善良之辈。
“借出兵迎送之际,完成对二哥的刺杀”得到过李渊的允许。李渊助纣为虐,甚至对李元吉说;“你带着几万人到昆明去,我带着秦王为你践行,你趁机出手,以后就说他是暴毙身亡”。但是,李世民耳目众多,其幕僚打探到了这个消息。与其坐而待毙,不如破釜沉舟!李世民决计发动玄武门政变,来个先发制人。变被动为主动。
玄武门政变,李世民解决了李建成与李元吉及其势力,李渊不得不把李世民扶上了太子之位,后来上位当了皇帝 ,自己则乖乖地退位,成了太上皇。
4。李世民霸占了齐王妃。
李世民随即把李元吉的齐王妃杨氏占为已有,后来,让他为自己生了个儿子李明,并过继给李元吉。——也够歹毒了,实际上齐王李元吉的孩子早已经被李世民斩草除根了,这相当于灭了李元吉一脉。
齐王妃杨氏是隋观王杨雄侄孙女。她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为李元吉生的儿子惨死在李世民屠刀之下的,却还不得不跟杀子、杀夫仇人李世民同床共枕,内心肯定 是痛苦的。只是,在当时的境况下,她能如何呢?
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曾经想将杨氏扶正,但遭到了名臣魏征的阻拦。魏征劝谏说:“陛下,您不可以辰赢自累!”,意思是您 不能让辰赢这样的女人毁了自己的英明形象——辰赢是春秋时期秦国公主,先后嫁给了晋怀公和他的叔父晋文公,被公认为是“既淫且贱之人”。魏征以此当头棒喝。李世民恍然大悟后,终于没有让弟媳成为皇后。
5。李世民后宫佳丽三千,为何要霸占李元吉的妻子齐王妃?
齐王妃杨氏出身于豪门世家弘农杨氏,父亲是唐朝初期的宰相,叫杨恭仁,杨恭仁的弟弟就是大名鼎鼎的隋炀帝杨广。家庭富裕,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培训,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生得非常漂亮,当时她不过是20岁左右的年龄,芳华正茂。对于亭亭玉立、花容月貌、妩媚动人、知书达理的佳人李世民当然不会放过。
李世民对李元吉恨之入骨,占有齐王妃多少有点报复的意思 ,毕竟齐王曾经四次要加害自己,李世民霸占他的妻子以解心头之恨。
李世民也有借此拉拢杨氏背后庞大的政治势力的目的。
所以,李世民后宫佳丽三千,还霸占齐王妃,主因在于杨氏貌美、温婉可人,李世民要占其色。另外 ,借此对李元吉进行报复,再就是想通过此举获得弘农杨氏对自己统治的支持。
崔崔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了他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夺取了政权。在不久之后,他的父亲李渊退位为太上皇,将皇位交给李世民。李世民改元贞观,从此开始了著名的贞观之治。
李世民虽然为了证明自己,勤于政务,在有生之年建立了卓越的文治武功。但是,他夺取帝位的手段之残忍,也被写进了史册,遭受了后人的诟病。在这些诟病中,尤其是让大家倍加指责的是,李世民在杀死了自己的弟弟李元吉后,将李元吉的妃子杨氏纳为己妃。这种霸占弟媳的行为,是儒家难以容忍的。
不过,这种行为在古代就有人对其解释了。比如著名的大儒朱熹就对这种现象解释为,唐朝的源流来自游牧民族,所以他们的婚姻有着游牧民族的习俗习惯,这种情况并不为意。我们可以知道,唐朝的李氏发源于陇西。这个地区一直是胡汉杂居的地带。在这个环境中,鲜卑人汉化与汉人鲜卑化都司空见惯。
唐朝李氏自然也受到相应的影响,所以他们的婚姻还残留着游牧民族的习惯。那就是,父兄死,子弟妻其群母及嫂的习俗。因此,李世民杀死李元吉后,将他的妃子纳为己妃就没有可大惊小怪的了。
不过,李世民娶李元吉的妃子,并不只是出于习俗的原因。因为他只是娶了弟媳,而没有娶李建成的妃子。如果说李元吉的妃子漂亮,那么难道李建成作为太子,娶的妃子还不如弟弟的妃子漂亮吗?这也说不通。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李元吉的妃子杨妃的身上。
这要从唐朝的门阀婚姻制度说起。唐朝和隋朝直接的关系,并不是一个朝代推翻另一个朝代的关系,它们是一种继承的关系。唐朝宗室和隋朝宗室直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唐高祖李渊本人就是隋文帝杨坚的皇后的姨侄,而唐朝是先迎立隋恭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在隋炀帝死后,恭帝禅位,李渊才登上帝位,建立了唐朝。
有了这种关系,所以唐朝的李、杨两家联姻成风,这也是出于唐朝统治的需要。而李元吉的杨妃正是隋朝宗室杨恭仁的从侄女。正是出于政治的需要,李世民才娶了李元吉的妃子。
所以说,由于家族的习俗习惯,再加上李、杨政治联姻的需要,李世民才娶了李元吉的妃子杨氏,并不是仅仅是出于好色的缘故。这也是他并不染指李建成的妃子的原因。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曼谷民宿
李元吉老婆齐王妃杨氏并不是在李元吉死的时候就被李世民霸占的,而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
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他们同是李渊的嫡子,是李渊嫡妻窦氏所生。李玄霸死得早,李建成以长子成为太子,李世民在战争中的功劳最大,所以在李建成和李世民夺嫡之时,其实李元吉夹在中间比较难受。
纵观李元吉的成长经历,我们可以发现,唐朝建立之前,李元吉因为年纪不大,参与的战争不是很多,没什么大功劳;唐朝建立之后,李元吉一直跟着李世民打仗,但一直被李世民的风头压制。到最后论功行赏的时候,李世民变成了天策上将,而李元吉则不过是个小小的隰州总管。
所以说,李元吉是哪里都不得意,但他又面临着选边站队的抉择。最终在权衡之后,李元吉觉得投靠太子才是最稳妥的办法,所以他就开始跟李建成一起陷害李世民,最后逼得李世民发起玄武门之变。
在宣武门之变中,李元吉连射李世民三箭而不中,后来又拿着弓想要勒死李世民,要不是尉迟恭及时赶到,杀死李元吉,李世民的小命算是交代了。
作为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多次想害死李世民,而且在玄武门之变中,李元吉还真就差点杀了李世民,所以也难怪李世民会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各自的五个儿子,以发泄自己心中的怒火。
李世民只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男性后代,而留下他们的妻妾和女儿,其实也是为了表现出自己“仁义”的一面,但是奈何史官不领情,对他的做法多有贬损。
李建成死后,李世民没有对他的妻子郑观音怎么样,而是让她带着几个女儿居住在长乐门附近,郑观音一生老老实实,没有改嫁,五十岁的时候去世。
而对于李元吉的老婆和女儿,李世民的处理办法则相当不一样了。
据历史记载,李世民让齐王妃杨氏带着李元吉的其他姬妾及女儿进宫,居住在一间十分狭小和拥挤的房子里,条件很差。
诚周于造次之间,行满於危疑之地。
可见,李世民不是一开始就霸占了杨氏,而是惩罚性地将她“关押”在宫中,还美其名日让其抚养李元吉的女儿。
实际上,杨氏并没有女儿,但是她作为嫡母,有责任照顾她们。很多人现在都在诋毁杨氏,说她后来是主动去服侍李世民的,哪怕是被抛弃,也依然如旧,就是一种浪荡和不要脸的行为。
其实杨氏那时候已经没有选择了,而且她作为嫡母,有义务照顾孩子,她一个弱女子除了屈从,还能怎么样呢?
而且杨氏跟郑观音是有区别的。郑观音是太子李建成的老婆,而且她的家族还是世家大族,朝中很多人都是她的亲属,李世民不能把她怎么样;而杨氏作为前朝皇室的没落贵族,无权无势,没有其他人去帮她,她只能屈从李世民来自保。
杨氏也一定有过内心挣扎,毕竟李世民是她的杀夫仇人,谁会甘心情愿跟自己的仇人睡在一张床上呢?杨氏服侍李世民以委屈求全,不但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家人。
而李世民之所以不是像对待郑观音那样对待杨氏,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李世民看上她了。因为在政治上,杨氏的作用确实不大,没有什么值得李世民去利用她的地方。
而李世民之所以先是将齐王妃杨氏先是关押在宫中,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掩人耳目的办法,毕竟玄武门事变刚过去,李世民不好明目张胆地去霸占她,而是需要等风头慢慢过去,再将其收为已有。
历史上没有记载齐王妃杨氏的容貌,不过根据李世民对她的反应来看,她不说是倾国倾城,至少是姿色上佳。
李世民后来还要封齐王妃杨氏为皇后,可见她不但有姿色,而且在德行上也还不错,毕竟长孙皇后的标准已经很高了,能让被称为明君的李世民动立她为皇后的心思,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继续说齐王妃杨氏的遭遇。
李世民在贞观二年封李元吉的追封李元吉为海陵郡王,所以杨氏又成为了海陵王妃,李元吉的几个女儿则被封为县主(公主的一直)。
到了贞观十六年,李世民又封李元吉为巢王,杨氏又成为巢王妃。而且根据专家学者的推断,李世民与杨氏所生的孩子李明,大约就出生在这一年。
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巢王妃杨氏在至少在贞观十六年之前就已经被李世民临幸,并且生下了儿子李明。
如果按年龄推测,杨氏被李世民临幸的时间可能很早,毕竟在宣武门事变那一年,李元吉二十四岁,杨氏年纪比他不可能小太多。
二是杨氏那时候的身份不是李世民的妃子,而是巢王妃,是李元吉名义上的老婆!也就是说,巢王妃杨氏只不过是李世民的情人而已,她没有得到任何名分!
当然了,没有名分不代表没有爱,在长孙皇后去世之后,李世民宠爱的妃子不少,出身比巢王妃杨氏好的人也不少,但是李世民却一直没有立后,直到后来他提出要给巢王妃杨氏转正,还要立她为后,这就至少说明李世民很爱她。
只不过魏征在这个时候又跑了出来,他对李世民说:
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
魏征拿历史上秦国公主辰赢嫁到晋国的故事来劝谏李世民,李世民也只好作罢了。
简单说说辰赢的故事吧,她是秦穆公的女儿,原本嫁给晋怀公,后来公子重耳到秦国避难,秦穆公又把辰赢嫁给重耳,重耳后来回去做了晋国国君。因为辰赢嫁给晋国的两代国君,结果在晋国造成了派系之间的争斗。
魏征的意思很明确,就是把杨氏比作是辰赢,如果真的让她转正,国家肯定要生乱子。
李世民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看得很清楚的,所以决定不将杨氏转正。而且在杨氏去世之后,李世民还将李明过继给李元吉当儿子,还让他继承巢王的爵位,这种做法看起来是对李元吉好,又何尝不是一种与杨氏分割的做法呢?
所以现在看来,李世民与杨氏关系的发展历程大致是这样的,先是看中了杨氏,将其以抚养李元吉女儿的名义接到宫中;然后再将其临幸,而且还爱意越来越浓,一度要将其立为皇后;最后在魏征的提醒下,李世民清醒过来,决定让杨氏继续做情人,直到她死去之后也没有给她名分,而且还将她的儿子过继给李元吉,断绝了任何可能存在不好影响的因素。
对于李世民霸占杨氏这件事,有人提出一种可能性,说李世民是为了拉拢杨师道,所以才这么做的。
杨师道是观王杨雄的儿子,他后来投奔李渊,李渊委以重任,还把自己的女儿桂阳公主嫁给他。
同是杨家人,杨师道算得上是巢王妃杨氏的长辈了,他也是朝廷大臣,所以有人就说,李世民霸占杨氏是为了拉拢杨师道,我倒觉得这个说法完全站不住脚。
因为杨师道在李渊时期只是灵州总管,到贞观十年才成为侍中,这就说明李世民在登基之处也没打算在重用他,那又何来拉拢一说?
再者说了,李世民手下猛将如云,杨师道真排不上号,李世民有拉拢他的功夫,倒不如给秦王府旧臣多一点机会,这样效果会更好。
而杨师道之所以能够接替魏征担任侍中,实际上是因为他为人正直,会做人,十一名不错的官员,这样的人不需要李世民去刻意拉拢,他也会为李世民所用的。
更何况,你见过哪个皇帝为了拉拢臣子,是通过霸占臣子亲属来达成目的的呢?杨氏是有李世民兄弟的老婆,霸占杨氏不但是侮辱李元吉,更是侮辱杨氏一族啊,这哪里谈得上是拉拢呢?
所以我觉得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李世民看上了杨氏,而杨氏根本就没有机会反抗李世民,只能委身于他。所以在这段丑闻中,我们不能把罪责推到杨氏身上,正如历史上那些红颜祸水一样,问题的关键点不是因为他们美,而是因为有人好色!
根据历史记载,李世民对杨氏比较狠,无名无分不说,他还明确表示,杨氏死后不得葬到自己的昭陵去,而是要与李元吉葬在一起。
说起来,杨氏与李世民在一起的时间,要远比她与李元吉在一起的时间长,可见帝王有时候是很无情的。
从魏征进谏李世民不要立杨氏为后,到杨氏与贞观二十一年去世,这中间没有任何关于杨氏的记载了,毕竟她没有任何名分,各种记载自然就把她排除在外了。
而杨氏的儿子李明,结局也不太好。
李明在唐高宗时期被先被任命为凉州都督,后来被任命为苏州刺史。不过李明自恃是皇帝的弟弟,所以横行不法,还动用私刑打死了人。
不过唐高宗对他很容忍,只不过后来因为废太子李贤的事情,李明被牵连,最后被发配到黔州。
武则天与唐高宗并称二圣之后,下令黔州都督将李明逼死。好在李明有两个儿子,他这一脉算是承续了下来。
云@东方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不明白有些人老问这种问题干啥,男欢女爱,多正常的事儿。
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齐王妃容颜秀丽,李世民为之倾倒,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而且李元吉的王妃在夫死之后,深宫寂寞,李世民既然杀了他的丈夫,自然要再还给她一个。作为盖世明君,李世民还是讲道理的,但是杨氏毕竟是李家的媳妇儿,可不能随随便交给外人糟蹋,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李世民勉为其难,自己肉偿给她一个丈夫,有何不可?
好了,上面当然都是说笑之词。
不过我觉得这个问题,确实没必要上纲上线,扯上什么政治结合稳定人心的套话。
李世民用得着这个吗?需要靠一个女人来表示自己既往不咎安定人心吗?李建成的东宫府上,魏徵薛万彻等一大批旧人都成了贞观朝的重臣,人心早已安定,哪儿用得着靠后宫一个女人来发挥这种作用。而且真的有效吗?别人不骂你赶尽杀绝,杀了兄弟还要霸占兄弟老婆就不错了。
而且,有必要提醒一点的是,这位齐王妃在李世民的后宫之中应该是没有名分的。至少史书上是没有明确记载,如果是政治结合,那自然是大张旗鼓,表明这个姿态。个人觉得很有可能李世民都觉得这事儿有点丢人,但是又拒绝不了杨妃国色的诱惑,就把杨妃养在宫中,连名号都不敢给一个了。不是他不能,而是他不想,不想被当时人被后人戳脊梁骨。至于书中记载的说什么要立她为皇后,个人觉得看看就行,李世民和魏徵的政治作秀而已。
感谢阅读,敬请关注!
Lucille_Han
“霸占”这个词用得非常精准。因为终其一生,李世民都没有给齐王妃杨氏名分,没有正式纳入过后宫体系,可怜的杨氏只能算是李世民的情妇。虽然,杨氏也给李世民生了儿子李明,但李世民却没有接纳这个儿子,而是将其过继给了死去多年的李元吉。
一、李世民霸占齐王妃就是因为她长得美
齐王李元吉正妃杨氏,出身门阀世家弘农杨氏,是隋朝宗室隋观王杨雄的侄孙女。史载“杨氏玉貌雪肤,眉目如画”。如果这个描写很抽象的话,还有一段对比描写杨氏的美貌。控鹤监秘记记载:
其从子昌宗,年近弱冠,玉貌雪肤,眉目如画,其风采绝类巢刺王妃。
这句话的意思是,张九成的儿子张昌宗长得十分漂亮,风采与齐王妃杨氏类似。这个张昌宗就是武则天的男宠,小名六郎。巢刺王妃说的就是杨氏,因齐王李元吉被改封为巢王,谥号刺,杨氏也随着之被称为巢刺王妃。
所以,李世民看上貌美如花的杨氏是十分正常的。从后来李世民听说14岁的武则天长得漂亮,就直接将其纳入自己的后宫来看。唐太宗对于女色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像杨氏这么一个大美女,李世民怎么舍得杀?肯定会留在自己身边。
那李世民留着杨氏有没有其他考虑呢?我认为没有!以下接着分析。
二、齐王妃跟着李世民的时候过得并不好玄武门事变,李建成、李元吉被当场诛杀。之后,李建成和李元吉在世的儿子全部被杀,一个不留,而他们的女眷则被李世民幽禁起来。
杨氏与李元吉的其他姬妾,以及李元吉的女儿归仁县主等人,被安排在后宫的一间拥挤狭窄的屋子里生活,不仅被全天侯监视,而且战战兢兢地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垂涎杨氏美色的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便将杨氏变为了自己的情妇。但他对杨氏并不是特别好,即便是杨氏为李世民生下了最小的儿子后,也没有给杨氏应有的名分。
因为杨氏的封号自始至终都跟随者李元吉,与李世民没有任何关系。李元吉初为齐王,杨氏便是齐王妃。后来,李世民改封李元吉为海陵郡王,杨氏便为海陵王妃。贞观十六年,李元吉被改封为巢王,杨氏就成了巢王妃。
再后来,杨氏为李世民生下最小的儿子曹王李明。但似乎,李世民不想与杨氏有任何瓜葛,他将自己的亲儿子过继给了死去多年的李元吉。
李世民的这种行为,只能说明他只是纯粹喜欢杨氏的美色,并不是真心爱她,也并没有讨好杨氏家族的意思。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古人最重名分,人家都替你生了个儿子,都不给个名分,只是当情妇养着。这说得过去么?
要知道,同样是情妇,刘邦可是将曹氏的儿子刘肥封为最大的诸侯王——齐王,并下令:凡是说齐国语言的,均为齐民,需奉刘肥为主。
所以,再看看李世民的行为,生怕跟杨氏扯上关系。这算是哪门子的喜爱和宠信?弘农杨氏会觉得这种恶心人的操作是皇帝的恩情么?
三、 李世民欲立齐王妃为后疑点重重杨氏就这么尴尬地顶着齐王妃的头衔,做着李世民的情妇。杨氏因此被世人瞧不起,但她没得选择,这一切都是李世民造成的。
后来,宋朝在修唐朝历史的时候,非常迷惑地记载了一件与杨氏有关的事情,但从李世民的行为来看,这段记载的真实性存疑。
《新唐书》中记载:
曹王(李)明,母本巢王妃,帝宠之,欲立为后,魏徵谏曰:“陛下不行以辰赢自累。”乃止
这意思是说:唐太宗非常宠爱曹王李明的母亲杨氏,还想把杨氏立为皇后。但魏徵劝谏:“陛下不能让一个不清不白的女人污了自己的名声”。
在魏徵看来,杨氏的丈夫李元吉早就死了,但她却愿意当李世民的情妇。这实在是非常无耻!魏徵对杨氏无疑是非常鄙视的,所以才会劝谏李世民。
而李世民听完魏徵的话后,就打消了立杨氏为后的想法。
这段记载疑点重重。首先,《新唐书》成书前的四百年间没有一本唐史提到欲立杨氏为后。其次,前文说道,李世民根本就没把杨氏当回事,也没把她替自己生的儿子当回事,怎么可能突然想立杨氏为后?
杨氏和她为李世民生的儿子,一直被排除在李世民一脉之外,无名无分。杨氏无疑是一个悲剧的女子,他的丈夫被杀,不得已屈从于李世民,不仅得不到应有的名分,而且被天下人耻笑。在屈服于李世民后,她战战兢兢地活了二十一年,于贞观二十一年去世。
她去世后,李世民不许她陪葬昭陵!这就是齐王妃杨氏最后的结局,可怜的女人!fanakolo
你们低估了李世民,他不仅将李元吉之妻杨氏纳为妃,还差点封她为皇后。
纵观古代朝代,唐朝在其中也算是数一数二了,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真正做到了万国来朝的地步,可谓历史巅峰。
但这位一手将唐朝捧上天的唐太宗,却有一段黑历史,为了顺利继位登基,不惜在玄武门设下伏兵,最终将竞争对手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双双诛杀。
虽然现在说起来不过是三言两句,但其中的凶险可想而知,不过现在大家对玄武门之变都不怎么陌生,今天就来聊点不一样的。
话说李世民在玄武门得手之后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选择斩草除根,一时间李建成的太子府和李元吉的齐王府是血流成河,哭声齐天。
在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子嗣被诛杀后,李世民又做了一个让全天下人震惊的举动,就是光明正大的夺了李元吉的媳妇也就是自己的弟媳为自己的妃子,“脏唐臭汉”果然名不虚传。
如果说李世民是跟曹操一样有特殊癖好也就罢了,但最后李世民确实放了李建成的太子妃郑观音,独独留下了杨氏,这是为何?
李世民一生中有十四个媳妇,可见其好色本性,而李元吉的妻子杨氏出身贵族又是出了名的美人,那美貌在长安城都是数一数二的。
于是李世民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也不用肥水流了外人田,就直接将杨氏给纳入后宫做自己的妃子,至于伦理道德,全然不惧。
更加让人不相信的是,在李世民原配长孙皇后去世之后,李世民就准备将杨氏定为下一任皇后。
太宗杀其弟齐王元吉,纳其妃杨氏,有宠,生曹王明。长孙皇后崩,帝欲立杨氏为后,纳魏徵谏,乃至。
还是大臣魏征及时上奏,说:
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
辰赢是春秋时期一个作风不好的女子,魏征的意思很简单,不能因为一个作风不好的女子坏了自己的名声,毕竟杨氏名义上还是李元吉的齐王妃,如果真的封做皇后,那难免要遭以后的史官笑话。
在魏征进谏完之后唐太宗也想明白了,此后就没有再谈立杨氏为皇后的话,如果魏征当时不横插一脚,这杨氏很有可能就真的成为长孙皇后之后的第二个皇后了。
还有一点大家必须要明白,就是杨氏不仅长得好看,主要还是关陇贵族之后,古语“得关中者的天下”,这话在隋唐时期作为实用。
他杨坚、杨广能够篡位北周,靠的就是关陇集团的支持,但是他儿子杨广继位之后反而看不起这些贵族,理由是这些人权力太大,已经威胁到皇权了。
于是杨广对关陇集团进行了一系列打压,但可惜关陇集团根深蒂固,并且报复更加严重,李密和唐国公李渊相继起兵,李渊的成功少不了关陇集团的帮助。
于是李渊就大搞联姻,李元吉的妻子杨氏就是关陇贵族之后,而李世民自然也知道关陇集团对他们李家的帮助,以及这个团体的潜在威胁。
如果真的下手诛杀杨氏,也不是不可以,但难免会存在一些矛盾,再加上这杨氏确实有几分姿色,留下来总比杀了强,并且将她纳为妃,岂不是告诉关陇集团我李家世代跟你们永结同好。
至于李建成的妻子郑观音郑氏,则既不属于关陇集团也不属于山东集团,属于可有可无对李世民并无太大影响,所以就直接囚禁了。
不得不说李世民这一手棋走的真是绝妙,既可以抱得美人归,又可以获得关陇集团的拥护,真可谓一举两得,一石两鸟。
不过令人惋惜的是纵然杨氏大半辈子是跟李世民一起度过,但在李世民临死前却不让她入昭陵,实在可怜。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文章不错,给文青点个关注或赞吧,感谢~
(网络配图,侵权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