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后宫佳丽三千,为何要霸占李元吉的妻子齐王妃?
老贾—北漂的日子
历史上李世民的皇位是夺取他的哥哥李建成而来的,这是众所周知,李元吉是李世民的四弟,在李家取得天下后,于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玄武门附近发动政变。这次政变后中,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而自己成功当了大唐太子,之后登基为帝,成为天可汗。为了斩草除根,李世民下令将李建成、李元吉的儿子一并处死。而李元吉的正妃杨氏被李世民看中,纳入宫中为妃。天下美人比比皆是,为何李世民偏偏看中她呢?
第一:古代的统治者的婚姻大多数是基于政治因素,在当时的环境下,李唐政权是在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门阀政治的地基上建立起来的,在古代要想建立一个稳定的统治,不仅仅要从军事上予以加强,同时还要各大名门望族的支持。当时的门阀望族就有这么几家。新唐书/柳冲传记载:“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关中亦号郡姓,韦、柳、薛、杨、杜首之。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李世民收的李元吉这位媳妇,正是关中杨家女子,纳了杨氏等于得到了关中贵族的支持。
第二:观念与汉人不同:汉人讲的是伦理纲常,以孝治天下,而李世民身上流的是鲜卑族的血,鲜卑族将女人看做资源,这在汉人看起来不可思议,在李唐王朝这一类的事情比比皆是,如后来的武则天先是李世民才人,又嫁李治这样,杨氏貌美,又是关中贵族这样的资源李世民不会放过。
李世民对这位杨妃用情深,两人育有一子,《新唐书》记载,李世民甚至想李杨氏为皇后。杨氏虽然后来被大臣反对没当上皇后,但也可以看出李世民对杨氏用情极深,可能仅次于长孙皇后了,虽然是一场政治婚姻,杨氏也是得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归宿。
故梦东云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在杀死哥哥太子李建成、弟弟齐王李元吉后,仍不罢手,狠辣无情地诛杀了所有侄子,只留侄女和嫂子、弟媳圈禁。
即便这样,还不解气,登基之后又立即霸占了李元吉的妻子杨氏。作为一个中国后世公认的贤名之君,为何会做出如此不耻之事呢?大致有两个原因:
1、齐王妃天香国色,绝世佳人,君子好逑,李世民也不例外。2、对齐王之恨,无法排解,即便已经杀死了他,还要拿他妻子出气。按理说“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的胸襟应该足够宽广了,如谏臣魏征曾帮助太子预置他于死地,李世民毫不追究,还给他高官厚禄,最终成为一段“以人为镜”的君臣佳话。
李世民可以对官员、对百姓百般呵护、容忍,但唯有自己的弟弟李元吉,他是真的恨之入骨。
李元吉,本名李劼,唐高祖李渊第四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
《新唐书》:初,元吉生,太穆皇后恶其貌,不举,侍媪陈善意私乳之……后元吉中创,善意止之,元吉恚,命壮士拉死。
李元吉出生后,父亲李渊有公事在外,母亲窦氏嫌他长相丑陋,命人将之抛弃。夫人侍女陈善意将他抱回,偷偷喂养。
直到李渊回家,李元吉才恢复公子身份。然而,对李元吉有救命之恩的陈侍女却未得善报,反而因好心劝谏被李元吉处死,并假惺惺地给了一个“慈训夫人”的名号,草草埋葬了。
对待救命大恩之人,尚且如此薄情,为了皇位,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呢?对二哥李世民做出的龌龊事简直罄竹难书。
李元吉长大后与太子李建成亲近,并处处给秦王李世民使绊子。
公元623年,李元吉勾结后宫嫔妃,又重金贿赂中书令封伦,在李渊面前诋毁李世民。从此,李渊开始疏远李世民,对李元吉宠爱有加。
旧唐书:太宗尝从高祖幸其第,元吉伏其护军宇文宝于寝内,将以刺太宗,建成恐事不果而止之。
唐太宗经常陪着李渊去齐王府玩乐,有一次,李元吉让王府护军宇文宝躲藏在自己屋内,准备行刺李世民,结果被太子李建成所阻止。
《新唐书》还记载,李世民到东宫赴宴,回来之后“吐血数升”。唐高祖对李建成说:“秦王酒量不行,以后不要让他饮酒。”
公元626年,李世民、李元吉陪同李渊到太和宫避暑。李元吉仗着父亲喜爱,原本准备派手下精锐圈禁李世民,结果被突厥突然犯边给搅乱了。
兄弟阋墙,作为父亲的李渊已经察觉到了。此时,他的心已经偏向了太子。为此,他下旨将李世民的左膀右臂杜如晦和房玄龄都罢官归家。
李元吉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又乘势秘奏李渊:“秦王经常违抗诏令,且骄横傲慢踌躇满志,难道不是叛逆?”
想借机让李渊处死李世民,但李渊犹豫再三没有答应。李元吉又与太子密谋,在出征饯行的宴会中,埋伏勇士把李世民勒死,对外说是暴病死去。
没成想密谋的内容被太子率更丞王晊听到,并立即转告给了李世民。至此,李世民下了杀死至亲兄弟的决定,并对阴狠毒辣的弟弟齐王李元吉恨之入骨。
李世民“兵变”成功,杀死兄弟子侄,又逼迫李渊禅位,成功登上皇位后,对齐王的愤恨之心还没有消除,就把注意打到了齐王妃杨氏的身上。
要说杨氏也是前朝皇族出身,隋观王杨雄的侄孙女,不仅美若天仙,性情温顺,李元吉迎娶为妻之后,视若珍宝。
李世民身边美貌的嫔妃也不少,但不知为何,就对弟媳起了非分之想。加上对弟弟的恨,即便杀了杨氏的儿子,还要再霸占她的身子,这种报复感,很让他满足。
到了贞观中期,杨氏给李世民生了一个儿子,李世民一度想给杨氏一个名分,但被魏征一句话“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劝住了。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辰赢嫁过晋怀公和晋文公两代君王,魏征是在提醒李世民,您都杀了她儿子了,她还那样迎奉您,您要小心了?
从此,杨氏被唐太宗抛弃,并下旨不准杨氏死后陪葬昭陵,而杨氏与唐太宗所生唯一儿子也被过继给李元吉当继子。
纵观李世民一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伟大帝王,宽厚仁义,万国朝贺。但在对待自己父亲、兄弟时的狠辣手段,总被后世所诟病。其实后来者没有体会到当时他被陷害将死的心情吧,齐王妃杨氏的遭遇,恰恰体现了他比较阴暗的一面。
小妖女妮妮
这个得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另一个就是李世民个人经历。首先来说,这一类的事情在唐朝的时候根本不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唐朝是一个很开放的时代,那个时候儒家的那一套还没有深入人心,这是和后世不一样的。唐朝男女之间交往相对随意一些,并且由于北方游牧婚俗的影响。
很多贵族妇女改嫁是一件常事,即使当时的民间百姓之中,再嫁也是非常常见的。甚至男女之间的婚姻,有时候连辈分限制都能够打破。比如李渊的两个女儿,桂阳、安平公主分别嫁给了杨师道、杨思敬叔侄,李治娶了庶母武则天,李隆基娶了儿媳杨玉环。皇族婚姻不论辈分的,并且社会上的人不同辈分的人结婚也是很多。
再说主人公李世民,说实话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自己的亲兄弟李建成,并且还顺手杀了自己的弟弟李元吉。最后,李世民威逼自己的父亲李渊退位,自己做了皇帝。如果李世民是个普通人,他做的这些事情是会让别人骂一辈子的。只是他是个皇帝,这些不好的事情和国家存亡,千万百姓相比就不值得一提了。至于说李世民霸占李元吉的妻子,这其实算不得什么事情。要知道古代一个家庭出了事情,多半是男的被杀或者被流放,而女性则没进宫或者朝廷的某个机构。大名鼎鼎的上官婉儿,就曾因为祖父上官仪的事情被没入掖庭宫中。
kzmoppa
李世民,曾发动里震惊朝野的“玄武门之变”,弑兄、逼宫,一步步登上皇位。在他执政期间,开创了”贞观之治“,唐朝的国力达到巅峰,国富民安,政绩斐然,可谓一代好皇帝。
那已经坐拥天下的李世民,为何还要抢弟弟李元吉的妻子杨氏呢?一场“哥占弟媳”的荒唐闹剧,被后人口诛笔伐。总结原因,有以下几个可能:
1、 杨氏貌美
据史料记载,杨氏是个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大美女,李世民第一次在李元吉家中见到杨氏时就已心生爱慕、心神荡漾。所以在玄武门之变李元吉死后,李世民第一个冲到齐王府,将杨氏带走了。还下令杀光李元吉的儿子,杨氏曾求李世民放过李元吉的儿子,可李世民不听,此事令杨氏一直心存芥蒂。2、 李世民好色
唐朝之“乱”人尽皆知,李隆基“父占儿媳”,李治“子占父妃”,更有武则天和太平公主共有面首的事情发生。李世民也和大部分唐朝皇帝一样,贪恋女色。他的后宫佳丽众多,长孙皇后、萧皇后、武则天、韦氏姐妹,哪个不是天资绝色。所以他揽尽天下美人,将杨氏收入后宫也不足为奇。
3、 李世民的胡人血统
胡人素有娶兄弟媳妇的惯例。李世民的母亲是鲜卑拓拔部,但他虽有一半胡人血统,但终究正宗是个汉人,理应遵守汉族的礼法,而兄占弟媳这种事情在汉族中是最为不耻的。
4、 政治需要
李世民作为一个皇帝,儿女情长纵使会影响他,但也绝不会眼里只有男女之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灭杀兄弟,是为了斩草除根而此时若将兄弟的女眷留下,好生照顾,或许会为他留点好名声。而且杨氏家族庞大、实力雄厚,是名门望族,杨坚、杨彪、杨修皆是杨氏家族的后裔。所以留杨氏于后宫,既可以满足自己的私欲,又可以拉拢杨氏一族,可谓两全其美。
长孙皇后逝世后,李世民曾一度想立杨氏为后,被魏征竭力劝阻:立弟媳为后,会为世人所不耻,又如何能成为尧、舜那样的一代明君呢?李世民这才作罢。
靛羽弥梦-胖妹包
李世民经玄武门之变,杀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却将弟媳纳为自己的侧妃,还和这位侧妃生了个儿子,然后再把这个儿子过继给弟弟,美其名曰,为延续弟弟李元吉的香火。
一代帝王李世民的奇葩事儿,从一个女人说起。
杨珪媚,齐王李元吉的妃子,据说她原是长安城里的一名歌舞妓,因长相妩媚,能歌擅舞,又通晓诗文,一度红得发紫,成为长安城里无数公子哥的梦中情人。
可以想象,如此娇媚的美人,必然也惊动了李氏三兄弟。长安公子哥儿经过一番追逐,最终李元吉抱得美人归,于是,杨珪媚摇身一变,从红尘柳巷的歌舞伎,之后变成了齐王妃。
公元617年,唐高祖李渊太原起兵,攻陷长安后,于618年称帝,国号唐,建元武德,是为唐高祖。不久,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分工既定,李世民统帅大军南征北战,几年之中,先后平定了李密、塞建德、王世充、刘武同、刘黑兰、萧铣等割据一方的枭雄,为他夺取大位积累了资本。
在李世民在外征战时,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日子相对是宽松的,也就在这段时间时,李元吉将大美人杨珪媚纳入王府。
但据说,李元吉成婚后,日子一久,爱慕的保鲜期一过,他便冷落起了美人。这令杨珪媚很是伤心,时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悲叹自己的命运,惋惜虚度的年华。
长子继位,这本也是既成定例,但是李世民势力的日益强盛,引发了李建成的猜忌。于是,李建成联合李元吉来制衡李世民,并企图将其杀害。
不想李世民先下手为强,于公元626年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了兄长和弟弟,逼李渊立自己为太子。政变之后,为防止冤冤相报,高祖忍痛下诏,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们。
那年,据说齐王妃23岁,经历了丧父失子之痛,却哭诉无门。按照旧制,已成寡妇的齐王妃应被收入宫中,但是据野史唐书记述,李世民与杨氏在政变之前就有瓜葛,二人曾演绎了一段极为缠绵悱恻的兄长、弟媳之恋。
但不管野史如何描述,但有一件事的确是真实的,就是在政变之后,杨氏曾亲自跑到宫中请死,史书上说她“光彩发越,娇啼宛转,百倍撩人”。换个角度思考,家属们都在捉拿之列,而杨氏居然还能跑进宫中面见李世民,这说明,李世民与她的关系的确不一般。
总之,杨氏最终成为了李世民的侧妃,后来二人还育有一子,名曰李明,被封了王爵。据旧唐书记载,“诏令继巢敕王元吉后。”,也就是说,李明过继给了李元吉门下,延续了李元吉一门的香火。
但事情至此还没结束,贞观十年(公元636年),享誉青史的长孙皇后去世了,后宫无主,李世民便想立杨氏为皇后。立自己的弟媳为后,这事要是成了,恐怕也是空前的。但这事最终没办成,起了关键作用的是魏徵。
魏徵给李世民讲了一个典故,说“陛下方比德唐虞,奈何以辰嬴自累?”,“比德唐虞”,意思是说李世民在向圣王尧舜看齐。“辰赢自累”则说的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当时秦穆公要送他回晋国争夺君位的时候,要将自己的女儿等五位秦女嫁给他,其中还有一位是晋文公的侄子晋怀公的妻子辰嬴。当叔叔的纳自己的侄媳妇为妻,说起来真不好听,晋文公想拒绝,但又担心一旦拒绝了失去秦穆公的支持怎么办?
正在犹豫之际,他手下有位叫司空季子的人劝他说,都要抢夺侄子的权位,更何况他的女人呢!于是,晋文公便接纳了辰嬴。
但魏徵讲这个典故,其意是想提醒李世民,如果立杨氏为后,可能会给他的名誉带来巨大的影响,李世民最后放弃了。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夏,唐太宗崩逝于长安。失去了靠山的齐王妃杨珪媚,在宫中口碑又不佳,于是便被赶出皇宫,出家为尼,从此结束了她与李氏兄弟一世的爱恨情仇。
再说她的儿子李明,永隆元年(680年),他卷入章怀太子李贤的谋反案,先是被降封零陵郡王,流放于黔州。后来在武皇后的授意下,于永淳元年(682年),被黔州都督谢佑逼死。
有人说李世民有胡人血统,据说他还有个名字叫大野世民,这个虽然没有可靠的记载,但从某种程度上,也透露出他与胡人之间确有联系。这是从何说起呢?就从他爹李渊说起吧。
李渊的外祖父叫独孤信是鲜卑大贵族。李世民的母亲窦氏也是鲜卑人,再加之他的皇后长孙氏也是鲜卑血统。这样一来,高祖母亲、太宗母亲和长孙皇后,这三位女姓均出自胡人。可以想象,唐朝文化很难不受胡人文化的影响。
比如说,“兄死妻其嫂,父死妻其后母”,李世民纳弟媳杨氏为妃,太宗死后,其子高宗又公开纳太宗才人武后为妃,最突出的是玄宗还公然纳儿媳妇为妃。
这种风俗在汉人习惯里,那叫乱伦,故而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借贾蓉之口骂起了“臭汉脏唐”,但是这在胡人风俗里却是司空见惯的。
不过至今,李世民是否有胡人血统,仍旧有很大争议。
大致以下三个原因:
其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李世民好女色,这是不争的事实。他刚上位时,百废待举,时间和精力有限。五年以后,时局渐稳,他贪图享乐的思想也逐渐滋生,通过各种方式纳了不少美女,他的一生也宠爱了不少美女。
比如前朝隋炀帝的女儿大杨妃,有倾城之貌、绝世之才的韦贵妃,还有后来名震天下的武则天。而他自己也有吸引美女的条件,论身材论相貌论才略堪称一流。在他死后,后宫有位徐贵妃因思念他悲伤过度而去,死后陪葬在太宗昭陵石室,时年才24岁。
所以,杨珪媚的确有几分姿色,并深深吸收了太宗。
其二,对李元吉的羞辱。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也是无奈之举,实际早在李世民政变之前,李建成和李元吉已经将黑手伸向了他,并通过李渊后妃诋毁李世民,还曾想毒杀他。
李世民政变成功后,原则上来说,将后患解决在萌芽中,总比其长大强。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子女基本都被肃清,单留下貌美如花的杨氏,爱美之心是一方面,但后来的行为却有点过分。
李世民霸占了李元吉的老婆,并与其生下一子,完了再划归到李元吉的门下,这也太打脸了。
其三,还是归结于李世民受胡人文化的影响之深。唐朝女性以胖为美,这完全不符合汉人的审美,而且唐朝女性既开放,又相当有地位。比如说唐朝出现了第一支“娘子军”,这是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创建的。唐朝出现了女版的千古一帝--武则天。
女性地位的提升,很可能与北方民族女尊男卑的社会习俗有关。
不过说白了,这也不过是一位多情男子与一个美貌女子的风尘故事。
就是不高兴
第一,李元吉不是李世民杀的,是尉迟敬德杀的。
第二,目前没有史料说李世民霸占了弟媳杨氏,史实是李世民和杨氏在一起过,还生了儿子。
虽说史书不一定可靠,但是没有任何依据的推测,那是更加不靠谱的。
(1)李元吉之死。李世民不但没有亲手杀了李元吉,还差点两次被李元吉杀了,只能说李世民命大。
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亲手射杀了李建成,李元吉觉察之后,弯弓射李世民,可能由于太过紧张了,连拉三次弓,都没有拉开,这个时候尉迟敬德带人赶来,把李元吉射下马,李世民的马倒地起不来,李元吉又举弓欲射李世民。此时尉迟敬德赶到,怒喝李元吉,李元吉疾走,被尉迟敬德追上射死。这剧情,根本不需要文学渲染,直接就可以拍一部惊心动魄的电影了。
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杀之。尉迟敬德将七十骑继至,左右射元吉坠马。世民马逸入林下,为木枝所絓,坠不能起。元吉遽至,夺弓将扼之,敬德跃马叱之。元吉步欲趣武德殿,敬德追射,杀之。(《资治通鉴》)(图片:玄武门之变)
(2)李元吉的正妃杨氏之谜。①杨氏的出身。
杨氏出身高贵,她的叔父是杨师道。杨师道是隋文帝族侄观王杨雄的儿子,娶了李世民的姐姐桂阳公主为妻。这么说来,李元吉,李世民是杨氏的叔辈,不过古代嫁女似乎不管辈分的,唐朝后代皇室还有更乱辈分的,这在当时似乎无关紧要。
恭仁弟师道,尚桂阳公主,从侄女为巢剌王妃,弟子思敬,尚安平公主,连姻帝室,益见崇重。(旧唐书.卷62)②杨氏的容貌。
旧唐书关于杨氏的记载只有一两句话,更别说容貌了,但是唐玄宗的驸马张垍写有一本小黄书,叫控鹤监秘记,里面写太平公主秘密进献张昌宗给武则天,说这个张昌宗美啊,小鲜肉啊,风采就像巢王妃一样。
其从子昌宗 ,年近弱冠,玉貌雪肤,眉目如画,其风采绝类巢刺王妃。(控鹤监秘记)张垍生活的时代距离李世民时期已经有几十年了,在这本艳情书里,竟然用张昌宗和几十年前的杨氏做类比,想必杨氏定是天姿国色,风华绝代的美人,以致于多少年后仍然流传在大唐上层社会中。
③杨氏是如何被李世民宠幸的呢?
先看李建成的妃子郑观音。
李建成被杀之后,他的儿子全部被处死,但是作为太子妃的郑观音迁居于别馆,直到李世民死了二十多年,她才死去,享年78岁。
在古代,不管是宫廷斗争或者是沙场战争,一般对手或者俘虏的女人并不杀掉,多是为奴,为娼的,李建成虽然伏诛,但是太子妃却可免一死。
(郑观音)虽复金天锡寿,罕遇百龄,丹灶祈仙,不逢三乌。以上元三年正月卅日寝疾,薨于长乐门内,春秋七十八。(郑观音墓志)李元吉的正妻杨氏,因为比太子妃低一级,所以应该享受不到郑观音那样只是换了个地方住的待遇,按照宫廷惯例,她最有可能被打发去掖庭宫为奴。
李元吉有一个女儿归仁县主,在李元吉死后被杨氏抚养,其墓志铭写杨氏抚养她的时候,生活凄苦,步步危机,可以由此断定李世民肯定不是在杀了李元吉之后就把杨氏占为己有的,杨氏在李元吉死后的生活环境如此恶劣,结合她的戴罪之身的身份,最大的可能是在掖庭宫为奴,做些苦差之类的。
杨妃以亡姚之重,抚幼中闱;某姬以生我之亲,从萦内閤。夫人缔积云禁,饬影星枢,奉盥饵於前厢,侍温凊於侧寝。二尊齐养,诚周于造次之间;四德兼口,行满於危疑之地。(归仁县主墓志铭)所以,杨氏和李世民在一起,是在李元吉死了之后的一段时间,而不是立即入宫的。
(图片:李世民)
那么,到底是谁先主动的呢?无法推测。
有可能是,从上面的控鹤监秘记知道,杨氏定是个绝色美人无疑,李世民难免心动,而杨氏为奴辛苦,内存此心,双方一拍即合。
如果只是李世民贪恋美色,逞强霸占的话,那么,旧唐书里有这么一段史料,说的是长孙皇后死了,李世民竟让想把杨氏立为皇后,由此推测杨氏和李世民是鱼水和谐的,不应该是李世民单方面的仗势霸凌。
曹王明,母本巢王妃,帝宠之,欲立为后,魏徵谏曰‘陛下不可以辰嬴自累。’乃止。(新唐书·卷八十·列传第五·曹王明传)明母杨氏,巢剌王之妃也,有宠于上;文德皇后之崩也,欲立为皇后。魏徵谏曰:“陛下方比德唐、虞,奈何以辰嬴自累!(《资治通鉴》)④杨氏最大的谜团。
杨氏最大的谜团是,既然她这么受李世民的宠爱,为什么正史上连个妃号都找不到呢?是李世民没给,还是史书没有记载呢?
在史书上,历代皇帝的后宫,很多后妃都记载不详,所以这个原因也是有可能的。只不过杨氏都被宠到快被立为皇后的份上了,既是做不成皇后,作为补偿,李世民也应该给个等级比较高的妃号吧,可是偏偏没有(如果是贵妃等高级别的,史书上一定会记载的)。
小莉
这一点都不奇怪。因为李世民有胡人血统,而当时的胡人实行的是收继婚制,即是当其父亲死后,其子会继承除了生母以外的父亲的其他老婆,或者是兄弟死后,另外的兄弟会继承所有寡嫂。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母亲独孤氏、妻窦氏,李世民的母亲窦氏、妻长孙氏,都属五胡中的鲜卑族拓跋部。传统观点认为李世民是汉族血统,说他是汉代将军李广的后代,既然李世民是李广的后人,那么肯定就是汉族人,但他身上肯定有胡人的血统。不过还有种观念说李世民是出自于胡族。因为他的祖父李虎有兄名“起头”,有弟名“乞豆”,这些名字很明显,都是带有民族特色的,都是胡人常用的名字。而唐太宗的祖先做过太守,名字叫做李初古拨。在当时四个字的名字在汉族中是很少见的,所以由此推断出他是胡族人。也有种观点认为他是汉人与胡人的混血。真正的祖籍应该在河北赵县一代。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当地的政策是提倡胡人和汉人结婚的,汉人与鲜卑族杂居在一起,因此,李世民身上应该流淌着胡人的血液,但同时又有着汉族人的血液。但是李世民是汉人还是有胡族血统的汉人的问题并不重要,关键是中国史书普遍认可他是中国最杰出的皇帝之一,在位23年期间,政治清明,国家安定,经济繁荣,获得了贞观之治的美誉,奠定了大唐盛世的基础。
李元吉与大哥李建成、二哥李世民都是一奶同胞的兄弟,都是窦皇后所生。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死了大哥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其他们的儿子,然后纳齐王妃杨氏为妃,这种做法符合具有胡人血统的李氏家族传统。这在后来的发生的唐高宗娶李世民的小老婆武则天为妻,唐玄宗娶自已的儿媳妇即后来的杨贵妃为妻的行为一点没有违和感就得到了验证。这里明显有鲜卑族收继婚制的影子。
而且李世民纳李元吉老婆杨氏为妃达到了三个目的:
一是安慰了杨氏一族,巩固了自己的执政基础。杨氏出身名门望族,纳杨氏入宫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政治联姻。杨雄为隋文帝杨坚亲戚,曾被封为观王,历任右卫大将军,司空,太子太傅、京兆尹等职。杨恭仁为唐朝初期宰相,隋朝观德王杨雄之子;封观国公,历任侍中、中书令,领左卫大将军、雍州牧、左光禄大夫,洛州刺史等职。杨师道接替魏征担任侍中,成为宰相,深受唐太宗器重。杨家在关中盘根错节,很有政治影响力。隋文帝杨坚之所以能取代北周建立隋朝,也是因为有其家族作为坚实的后盾。正因为杨氏是隋朝观王杨雄的侄孙女、杨雄之子杨师道的从侄女。李世民在将李元吉一门男丁杀死后,纳杨氏为妃,在政治上有和杨氏联姻的意义,对杨氏一族起到了团结和安抚的作用。
二是羞辱了齐王李元吉,起到了报复的作用。李元吉曾两次将李世民置于死地,李世民差一点就被李元吉玩完。在李世民与李建成争夺皇位的过程中,李元吉站在李建成一边对付李世民,在两人的分头运作下,高祖逐渐疏远李世民而偏爱李建成。一次,李世民陪同李渊圣驾至齐王府时,李元吉竟图谋杀害李世民。,他提前让自己的护军宇文宝潜伏在自己的卧室,准备伺机暗杀李世民,只是因为关键时候太子李建成没有同意,以致刺杀没有成功。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一,一李世民在长安宫城玄武门发动兵变,对李建成、李元吉进行伏击。李世民搭箭射死了太子李建成。尉迟敬德率领人马用箭射中了李元吉,李元吉跌落下马。不料此时李世民的坐骑突然受到了惊吓,带着李世民狂奔入玄武门旁的树林 里,李世民从马上跌落,倒地不起,李元吉迅速赶到,抢过弓来,准备勒死李世民。危急关头,尉迟敬德跃马过来喝止住他,李元吉知道不是尉迟敬德的对手,赶紧放开李世民,想快步跑入武德殿寻求李渊庇护,但尉迟敬德很快便追上他,放箭将他射死了。李世民两次都有可能死于李元吉之手,内心深恨李元吉,将杨氏纳入后宫,有羞辱李元吉的意思。杨氏后来为李世民生第十四子曹王李明后,其子李明被嗣为李元吉之后,也有羞辱李元吉的意思。。
三是杨氏确实长得美艳动人,而且富有智慧,自古英雄爱美人,李世民纳杨氏为妃,满足了李世民作为男人的欲望。史载,杨氏玉貌雪肤,眉目如画,系舞姬出身,能歌善舞,美丽动人,当初就是因为姿色出众被齐王李元吉选为王妃。李元吉被杀后,杨氏很快通过关系找到了李世民的结发老婆长孙皇后,向其诉说自己完全不知情,请求治罪,请长孙皇后为其说情。当李世民面对具有美艳容颜的杨氏时,深深地被这位可怜的女人所打动。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一度曾想立杨氏为后,只是因为魏征的劝谏才作罢。可见李世民对杨氏是多么的痴迷。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纳李元吉的妻子齐王妃既符合当时带有胡人血统的李氏家族的传统,也实现了李世民的其他目的,在当时有一定的必然性。
晒得高调
李世民曾随李渊在太原起兵,而之后一直为李唐四处征战,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也因为李世民的功劳太大,所以就将李世民封为天策上将,并且允许李世民拥有自己的政治班子。
而李世民可以拥有自己的政治班子之后,李世民的野心也在一步步变大。而之后李世民的天策府和李建成的东宫就展开了政治博弈,而两者之间的矛盾也一直越闹越大,直到玄武门之变。而玄武门之变也以李世民的胜利而告终,但是李世民胜利之后将东宫集团尽数打压,但是却将东宫和齐王府的女眷全部收纳到后宫,而其中就有齐王妃杨氏。而关于李世民为什么收纳杨氏,史学家们也产生了很多论点,我们看看李世民为什么这样做。
首先就是来自北魏贵族的沿袭,尽管李世民处于的时代是唐朝,但是很多习惯还是沿袭着北魏的,毕竟隋朝的统治太过短暂,而尤其是李世民这样的贵族更是沿袭了很多北魏的风气。而将对手消灭,然后将对手的女眷霸占也是北魏贵族的一种癖好。
还有就是唐朝的风气,李世民纳弟媳入后宫,可能在我们现在这个一夫一妻的社会很难理解,也有很多人感到这很荒谬。但是在唐朝那个开放的时代并不这样想,而之后李治取李世民的妃子,李隆基取自己儿媳杨玉环,这些在唐朝都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最关键的是要平息事态,玄武门之变后,东宫集团和齐王府的人也一度和李世民的军队发生冲突,而李世民虽然将李建成和李元吉弄死了,而东宫集团也相对被打压了很多,但是如果再对女眷下手的话就会对李世民的名声不利,而齐王妃杨氏更是贵族世家,但是的关中也就是韦、柳、杨、杜这几个大族,李家也不过就是陇西集团推选出来的代言人,所以李世民也不能将这些世家全部打压,反而还要依靠这些世家,所以李世民才收纳了杨氏,并且一度还想要封她为后。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feyama
李世民霸占弟媳杨氏,确实颠覆现代人的三观
深究此事,还有更颠覆三观的——李世民霸占齐王妃杨氏不假,但是却没给她后宫名分。
其实,齐王是李元吉生前的封号。在他死后,李世民先于贞观初年追封他为海陵郡王,后来在贞观十六年又改封他为巢王。(李元吉谥号曰剌,所以也叫巢剌王。)
而李元吉的妻子杨氏,在史书上的称谓也是随李元吉的封爵一同变化的:齐王妃、海陵王妃、巢王妃。
关于她的后宫名分,旧唐书上只说“杨氏生曹王明”,《新唐书》上说“杨氏生明”,对比一下“文德皇后生高宗大帝、杨妃生吴王恪”,是不是有种“侮辱不大但伤害性极强”的感觉?
按照史书的记载,杨氏在后宫确实没有名分,只能以“杨氏”相称。
被李世民收入后宫的杨氏,虽然顶着巢王妃的名头,但是在李世民的后宫却没有名分,这确实是令人感到尴尬的事情。
原本李世民霸占弟媳就很尴尬,又不给名分,成了尴尬中的尴尬。(这其实就是姘居,不过这词我觉得扎眼,咳,本文不提。)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逐一分析其中原因。
关于李世民霸占弟媳,我认为主要出于以下三点原因。1、李世民深恨李元吉,借此报复之。
玄武门之变其实是李家兄弟积怨许久、量变到质变的结果。争斗的核心就是皇位的继承权。
按说太子李建成和天策上将、秦王李世民,二人神仙打架,有李元吉什么事?
李元吉在这里的事可多了!
李世民对他的恨意不会比李建成少。
△元吉、建成、世民(从左至右)
话说李元吉一出生时,长得就丑恶,连亲妈都不待见他,多亏了奶妈把他哺乳养大。不光如此,他的性格阴鸷狠毒,行事偏激跋扈,常以草菅人命为乐。总之,这就是个典型的贵族败类,而且是非常招人恨的败类。
身为老四的李元吉,不管从资历、名望、功绩、能力上都不如他的大哥李建成和二哥李世民。但是李元吉也有一个梦想,梦想着有一天大哥和二哥能够同归于尽,然后他这个老四就能捡个天大的漏子,坐上皇位。(李家老三李玄霸16岁就去世了。)
时秦王有功,而太子不为中外所属,元吉喜乱,欲并图之。——《新唐书》
△李建成
于是,他跟危机感日益加剧的李建成一拍即合、各取所需,联合对抗李世民。这一过程中,李元吉不断怂恿李建成对李世民下狠手。李建成一开始心软不愿意,但唠叨得多了,最后也就被说服了。
之后,李元吉毒计百出,包括勾结后宫嫔妃,宣扬李世民负面消息;贿赂中书令封德彝,进谗言使李渊疏远李世民;在府中埋伏死士刺杀等等,可谓是“天赋凛然”,无所不用其极!
李世民可能一时不知,但后来自然都会知晓自己亲四弟干的这些“好事”。换作任何人,心中岂能不恨!
后来李世民被逼造反,也是因为李元吉向李建成献计,准备利用出兵饯行的机会,在昆明池伏杀李世民。所以,李世民下定决心先发制人,这才有了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带队埋伏截杀建成和元吉。三人在临湖殿附近照面,结果建成、元吉见势不妙,调转马头便跑。
李元吉竟然还想率先张弓放箭,射杀李世民。可惜仓促惊慌之下,他竟然连着三次都没能将弓拉满。
紧接着李世民弯弓一箭,精准射杀李建成。而李元吉则被其他人射中,跌落下马。
一死一伤,原本局势大好。可惜李世民有些点背,马匹受惊,竟然狂奔向了旁边的树林。仓促行进间,李世民被树枝挂住,摔落马下,李元吉则乘机追过去,想用弓弦勒死李世民。
好在尉迟恭及时赶到,喝退李元吉,又在追杀中将他射死。
瞅瞅李元吉做的事,从头至尾就没有兄弟亲情,一心就是要杀李世民,这跟李建成还不是一回事。
所以,比起害人之心,当属李元吉最甚。李世民对他有切齿之恨是理所应当的。
根据上述的是非恩怨,李世民霸占李元吉之妻,不失为报复泄愤、羞辱打击的一种有效方式。
2、李家胡汉混血,胡族风气使然
先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李世民请孔颖达依照汉礼为自己的子女点颊、点绛唇。结果,孔颖达一点儿不给皇帝面子,很硬气地拒绝道:“此乃胡儿,胡汉不可混淆”,把李世民气个半死。
从这个故事中不难看出,李世民家族的血脉并非是纯粹的汉族一脉。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使得许多汉胡家族联姻,后代则出现了混血的情况。
李家也是混血的家族之一。具体请看图片。
胡族风气开放,男人死了,兄弟接手妻室也是常例,不足为奇。李家或多或少都会沾染胡族习气,所以李唐一朝总是发生类似的事情,比如李治对武媚娘、李隆基对杨贵妃等。在他们自己看来,这也不算什么,但是在汉家文化看来却是离经叛道、不守礼法的。
3、杨氏出身高贵,年轻貌美,深得李世民宠爱
巢王妃杨氏出身赫赫有名的弘农杨氏,她是隋观王杨雄的侄孙女,唐朝重臣杨恭仁的从侄女。
当时社会很讲究贵族血统,杨氏这样的顶级贵族连皇室都要积极拉拢、联姻不断。
当时的巢王妃杨氏,属于皇族犯人家属,按惯例会被关进冷宫。李世民就算是给杨家一些面子,也要想办法把杨氏放出来。
恭仁弟师道,尚桂阳公主,从侄女为巢剌王妃,弟子思敬,尚安平公主,连姻帝室,益见崇重。——旧唐书
所以,杨氏的出身和血统,必然是李世民的兴趣点之一。
除此之外,大家一定要注意,李家三兄弟可不是年龄相近的。玄武门之变时,也就是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29岁,李建成38岁,李元吉24岁。
李建成在年龄上遥遥领先,他的妻妾们自然也年龄较大,姿容水准自然比不得年轻女子。
而李元吉才24岁,妻妾自然也大不了,都是年轻貌美之人,这自然会是李世民的兴趣点之二。
曹王明,母本巢王妃,帝宠之,欲立为后,魏徵谏曰:“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乃止。——《新唐书》
李世民在长孙皇后去世后,曾一度想立杨氏为后,但被魏征劝谏作罢。但从中我们不难推测出李世民对杨氏的喜爱,杨氏若无相当之美貌,又怎么可能入帝王法眼?
综合以上两点,李世民看重杨氏的出身和美貌,从而将她占为己有,这也是不难推断的。
说完了李世民为何霸占弟媳,我们再说说李世民为何不给杨氏名分?通过史料分析,我认为是因为魏征的谏言导致了杨氏没有名分。
那么,魏征的谏言真有这么大的威力吗?
最开始,李世民确实想给杨氏名分,而且是直接立为皇后,但是被魏征以一句“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给劝住了。
辰赢是秦穆公的女儿,曾嫁过晋怀公、晋文公两代晋君,晋国权臣曾评辰赢:“且为二君嬖,淫也。”意思就是辰赢嫁过叔侄二人,名声不好。
魏征的谏言击中了李世民的软肋。因为李世民是标榜千古一帝的明君,很在乎自己的名声。所以,就熄了正式收编杨氏的心思。
但是此事深思一下,竟然还不完全。魏征劝李世民的用意是什么?
反对李世民立杨氏为后的,肯定不止魏征一个。试想当年的齐王妃一旦翻身做了皇后,一旦她心血来潮地报复泄愤怎么办?皇帝和少许重臣可能没这个担心,但是其他官员就不敢托大了,还是消灭隐患于萌芽为好。
所以整体来说,我认为李世民没给杨氏名分,一是为了名声,二是为了人数众多的反对势力,不得不做出妥协。
结语:流水落花春意尽,秋风微凉满地霜跟仇人姘居又转正失败的杨氏,最后被唐太宗抛弃,不准杨氏死后陪葬昭陵。杨氏于贞观二十一年去世(公元647年),在此之后,杨氏与唐太宗所生的唯一孩子曹王李明,也被过继给李元吉当儿子。
这一切既是李世民为了宽仁名声而做出的妥协,也是对李元吉的极大讽刺!
身处皇族漩涡,就难免被巨流吞没,杨氏也算是尝尽人间的酸甜苦辣了。
文以载道,史可明鉴,@清山雅舍热衷研读历史,分享历史,期待朋友们的留言关注。
修
李世民本来就偏爱人妻,这一点是被历史所忽略的事!我们来细数一下被李世民光顾的名人人妻,萧皇后,杨广的妻子;太子妃,李世民亲嫂子玳姬,李建成妻子;杨妃,李元吉妻子。而不知名的不计其数。从个性上看,李世民本来就好这一口子。反观之下,对于稚嫩的比如武则天实则并不怎么喜欢。
其次,李世民早就对两个人垂涎欲滴了。一个是玳姬,一个是杨妃。这两个女人都跟他有至亲关系,早在玄武门兵变以前,他就常跟人提起这两人之美貌,常有望叹不足之感。在李建成李元吉死后,霸占他们两人恰恰顺理成章。
再有,按着当时的习俗,就算李世民不把杨妃霸占,那么杨妃还是可以改嫁他人的。唐朝是继承自鲜卑胡人的习惯。在当时男女关系很开放,思想观念也比较放得开,基本延续草原的风俗,死后改嫁的事多着。
lizhidewo
玄武门之变是一场兄弟之间争夺最高权力的政变,手足相残而得来的皇位,这也一度成为唐太宗李世民被后世之人诟病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生死之际,权利的争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李元吉被杀那是政治而决定的。李世民在政变成功之后,成为了帝国最高权力者,而接收失败方的一切自然也显得的是顺理成章,太子府和齐王府的女眷被充入李世民后宫并不显得有不合时宜之处。
只不过我们以现在人的眼观来看,未免认为李世民将自己的弟媳齐王妃,杨氏纳入后宫是有乱伦的嫌疑。其实不然,自古皇室对于男女之事就并没有多么严谨的束缚,成者王侯败者贼,接纳一个政敌的妻子并算不上什么太大的事情。
再者,这也是自南北朝时期而遗留下的一些贵族惯例,并没什么大惊小怪。除此之外,不可否认齐王妃杨氏的确是一个姿色绝世的美女,英雄爱美女自古有之,何况是经历生死政变而成为帝王的李世民呢,接纳战利品那是无可厚非之事。
政治讲究的是利益,是平衡,当时的帝国还是处于大家士族的掌控之中,而杨氏就是代表当时背景下的一个大士族,影响力很是广泛,关系错综复杂,而唐太宗接收杨氏无疑是一种安抚士族的手段,毕竟政变之后有不少人的利益受到了打击,而表现出对新政权的摇摆不定,这些集团都是需要安抚的,唯如此权利的过渡方能达到平稳,而杨氏就是这样一个作用而存在。
说历史,话风云,明自身,茶余饭后舒心自我,欢迎关注头条号:历史风云天下
阳光小道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之一,他一手缔造了“贞观盛世”,使得大唐成为了当时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四海臣服。他的文治武功得到了后世的高度评价,就连伟人都给予了盛赞:“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余称赞则不计其数,就是这样一位堪称“千古一帝”的君王,他的人生却有着一个永远抹不去的“污点”:杀兄弑弟,从父亲手上夺取了皇位,甚至还霸占了弟弟李元吉的妻子。
究竟是什么促使他在杀了弟弟李元吉的情况下,还要霸占他的妻子呢?
李世民的一生都充满着传奇。在他年幼时便聪慧果断,不拘小节,且喜读兵书,又跟随武师习得一身好武艺。某天,有一云游书生露宿李家,曾对李渊说:“您是贵人,而且您有贵子。”当见到李世民时,书生竟说:“此子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岁时,必能济世安民。”李渊听后,便给他取名“李世民”,取日后济世安民之意。也许连李渊都想不到,李世民日后的成就会如此之高。
长大后的李世民,展现了他的“雄才伟略”,曾跟随名将云定兴的军队参与救援隋炀帝,后又跟随父亲李渊四处征战,建功颇多。到617年,隋朝风雨飘摇,义军四起,天下进入了改朝换代的倒计时。李世民看准机会,劝说李渊起兵反隋,并跟父亲定下了“君子之盟”:若日后夺得天下后,需立李世民为储君。
公元617年中,李渊在太原起兵,并且迅速攻占了长安。不久后李渊宣布称帝,建立大唐。此后李世民带兵四处征战,先灭义军薛举部,再击败宋金刚、刘武周,后又歼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集团,最后平掉了刘黑闼和山东的徐圆朗,一统了天下。
可惜的是,天下太平后,李渊没有遵循当年的约定立李世民为太子,而是根据“立长不立幼”的原则,改立了长子李建成为储君。
李渊的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了朝中大臣分成了两派,一派了以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为首的“太子党”;一边是李世民的秦王派。双方在朝中相互攻讦,为争夺太子之位而奋战。但李世民宅心仁厚,不愿为一己之私利而再起战争,对于太子和李元吉处处忍让,对他们的攻讦、陷害都采取了沉默以对。就连李元吉用毒酒谋杀他,他也没有报复。
但是,李世民的忍让没有换来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体谅,相反还变本加厉地要置他于死地。最后,忍无可忍的李世民,本着“不想做皇帝的王子不是好王子的原则”,在长孙无忌、尉迟恭、段志玄、侯君集等心腹的劝说下,发动了“玄武门政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并且逼迫李渊让位于他。
自此,李世民完成了华丽变身,成功登极成为了皇帝,开启了他辉煌的时代。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了绝后患,下令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全部杀死,女眷充入宫廷为婢。其中李元吉的妻子杨氏更是被他霸占,纳入了后宫,这是何缘由呢?
1.报复心理使然
相比于太子李建成,李世民可能更恨李元吉。因为说到底他与李建成是天生注定的对头,必须一战。而李元吉则是属于李建成的帮凶,且心思狠毒,曾多次在李渊面前出言中伤、诬赖李世民意图造反;又设计用毒酒毒害李世民,最后还想埋伏刀斧手灭杀李世民。其心思之恶毒,令得胸怀宽大如海的李世民也不禁怀恨在心。
可能也是为此,出于报复的心理,在杀了李元吉后,李世民不仅处死了他的儿子,还霸占了他的妻子杨氏。后来还跟杨氏生了一个儿子,最后还把这个儿子过继给了李元吉,可见李世民对李元吉的怨恨之深。
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在玄武门之变时,李元吉妻子杨氏才20出头的年龄,正是一个女人最好的岁月。加上杨氏长得貌美如花,身材白皙貌美,性格又温婉贤淑,实在是男人梦寐以求的伴侣。李世民初见下也为之倾倒,沉迷于她的美貌中,索性就干脆将她纳入了自己的后宫,据为己有。在长孙皇后死后,甚至一度想将杨氏立为皇后,可见李世民对杨氏的疼爱。要知道,李世民可是连武媚娘都看不上的人,这是不是侧面说明了杨氏比武则天美貌得多?
3.胡人习俗“兄终弟及”
李家是关陇的名门望族,其祖上出自高车十二姓之一的泣伏利氏,后来才汉化汉姓为李。也就是说,李世民的家族有着很浓厚的“胡人”血统。到他的母亲窦氏,源自鲜卑姓氏纥豆陵。也是为此,李家沿袭了很多胡人的习俗,其中“兄终弟及”就是其中一条。这种习俗在唐朝当时并不是什么稀奇事,甚至被认为是一种遵循祖制的做法。所以李世民霸占弟弟李元吉的妻子,在大臣们看来都不算事,还有很多贵族模仿之。这可能也是唐朝后来家族关系紊乱的缘故,李治娶了“后妈”武则天,李隆基娶了儿媳杨玉环。总之,贵族的圈子我们无法理解。
4.利益驱使
旧唐书·杨恭仁传记载:“恭仁弟师道,尚桂阳公主,从侄女为巢剌王妃。”杨恭仁即隋观王杨雄之子,杨雄和隋炀帝杨广是族兄弟。李元吉之妻就是出自隋朝皇族的杨氏。虽然杨广一脉被灭了,但是杨氏在当时仍然是顶级的世家豪族。李世民杀兄弑弟夺来了皇位,根基不稳,民间流言蜚语很多,朝中大臣居心叵测者良多,都在蠢蠢蠕动。
为了稳定帝位,李世民必须争取各大世家豪族的支持,联姻历来是缔造结盟最好的方式。因此,李世民把杨氏纳入后宫,不仅能抱得美人归,还能获得杨家的支持,快速稳定局势。
另外,李世民霸占杨氏,还有一层更深的含义:就是给曾经的太子党们释放信号,我现在已经是九五之尊,对往事既往不咎。连伤害我最深的李元吉老婆我都没有杀,而是选择了接纳,何况你们这些曾经各为其主的部将?你们还不快来归降?
要知道,玄武门之变后,曾经的太子党还有众多猛将躲了起来,包括了薛万彻、冯立、谢叔方等人,朝中还有众多曾支持太子的文武大臣。他们都害怕被李世民清算,难保不会做出什么过激的行为。
如果大家认为李世民霸占弟弟李元吉的妻子,单单是贪图杨氏的美色,那大家的“格局”就小啦!毕竟作为中国少有的明君之一,其一举一动都充满了政治智慧。如果贪图美色而去霸占弟媳,那李世民也当不起“明君”两字。
kevin77
玄武门之变算是李世民这位明君抹杀不掉的一段的黑历史,在帝王之争中杀害了长兄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自古无情最是帝王家,为了权利发生骨肉相残的悲剧已经屡见不鲜,但是李世民已是九五之尊,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为何偏要纳了弟弟李元吉的媳妇杨氏呢?
首先,杨氏很漂亮,举止端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李世民收了杨氏肯定有好色的因素,但绝不仅仅是因为好色,这里面更多的是他出自于政治的考量。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被迫退位,李世民如愿登基,此时他迫切的需要安抚各方的情绪,维持政权的稳定。他开始笼络忠于李渊的老臣,赐予高官厚禄;不计前嫌的重用李建成的旧部,像魏征这样的建成老臣都被委以重任;再有就是收了李元吉的老婆占为己有,获得她娘家杨家的支持。我们一想就能明白,能给皇子做正妃的女人身后必定有强大的母族势力,事实上杨家确实是名门望族。
从北魏到隋唐,门阀势力根深蒂固、盘根错节,得到了门阀世家的支持就得到了天下的支持。像李唐就是陇西门阀的代表,长孙、宇文就是代北门阀的成员,而这个杨氏就是出自关中门阀的杨家。李世民此举就是为了赢得杨家乃至整个关中门阀的支持。
《新唐书》中记载,李世民甚为宠爱这位杨氏,想要立其为皇后(当时长孙皇后已经病逝),迫于魏征的劝谏和来自于长孙无忌的压力,李世民才没有再立皇后。长孙无忌就是怕再立皇后,自己的亲外甥不能继位,大权旁落;而李世民需要长孙家族的鼎力支持才再未立后。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在宋朝大肆推崇程朱理学之前,古代的民风还是很开放的,寡妇再嫁、弟娶兄嫂这些事情是被公众允许的,并非是人伦大忌。汉人都是如此,何况李唐身上都留着胡人的血脉,更加不看重这种繁文缛节。
coysol
经过惊心动魄的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李世民成为最后的人生赢家,不但拿下了皇帝的宝座,更是将亲弟弟李元吉的王妃杨氏,纳入了自己的后宫,不但纳入了后宫,还为其生了一个儿子,最后,更是将这个儿子过继给了亡弟李元吉。
李世民夺了李元吉的老婆,兄弟两个妥妥的有夺妻之恨,这可是古代四大恨之一,但这个仇李元吉是无法报了,李世民的儿子李治再给他来个“让你后继有人!”实在是把李元吉的灵魂都羞辱到家了。
那么,李世民为什么会把齐王妃纳入后宫,甚至一度想把她扶为皇后,李治又为什么会把李世民和齐王妃生的孩子过继给已经死去的李元吉呢?
这就得从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兄弟三人的关系演变说起了。
这兄弟三人,都是唐高祖李渊和皇后窦氏所生,货真价实的亲兄弟。他们还有一个老三李玄霸,但却早早地夭折了。
如果李渊没有起兵反隋,或许兄弟三人的关系还可能相处得不错,兄弟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但随着反隋事业获得巨大的成功,兄弟几个人的心态变了,因为人对权力的欲望,是永远无止境的。在建立大唐的征战中,三兄弟可以说各有所长,老二李世民的功劳最大,老三李元吉同样也属于能征善战之人,但和李世民比起来还差点意思。于是,羡慕嫉妒恨就在李元吉的脑海里扎下了根。
其实本来,李元吉对李世民就心怀不满,这源于李元吉的特殊情况。李元吉这个人长得特别丑陋,丑得连其亲妈窦皇后都不想要他,把他当垃圾给扔在路边喂狗。要不是那个叫陈善意的善良宫女看他可怜,偷偷把他捡了后来,世上就没有齐王李元吉这号人了。
但李元吉这个人因为长得太丑,自卑心理严重的他,心胸实在是太狭隘和自私了,甚至有些偏执狂,所以变得好勇斗狠。
阴毒、自私的他,经常做些出格的事情,奶妈陈善意好心劝阻,谁知道李元吉兽性大发,居然连陈善意这个救命恩人都不放过,找了个借口把她给杀了。
李渊建立唐朝以后,李元吉当并州总管,但他不务正业,疏于备战,每日沉溺于狩猎享乐之中。
唐高祖武德二年,割据一方的大军阀刘武周自称天兴帝,起兵反唐,并向李渊起家的并州发起进攻。
先打败了李元吉的手下车骑将军张达,后来又相继打败了唐高祖李渊派来的李仲文和裴寂援军。一路势如破竹的刘武周大军直逼晋阳,吓得齐王李元吉带着妻妾丢下并州逃回了长安。
不久,晋阳丢失,李渊起家的山西大部分都落入了刘武周之手。刘武周为什么这么能打,主要是他有突厥相助,手下还有一个能征善战的名将,他就是尉迟敬德。
李元吉的不务正业与无能,把李渊气了个半死,一顿臭骂以后,不得不再次派出秦王李世民前往镇压。
双方初次交手,唐军就被尉迟敬德打了个落花流水,李孝基、独孤怀恩、于筠、唐俭及行军总管刘世让等等一干大唐军政高官,都成了尉迟敬德的俘虏。
李世民一看,好家伙,这个尉迟敬德大大的厉害,但是再厉害,我也得收拾你。于是,经过一番谋划,李世民派兵部尚书殷开山、总管秦叔宝等率军在美良川与尉迟敬德部决战,这次唐军作战神勇,因为再不牛起来,唐军很有可能彻底失去山西老家根据地了。
此战唐军大获全胜,被唐军干掉了2000多人后,只有尉迟敬德和部将寻相等少数人逃了回去。
此后唐军越战越勇,刘武周的部队越打越弱。武德三年,尉迟敬德率部下投降了李世民,山西再次回到了李唐的手中,李唐的江山基本上算是固若金汤了。
李元吉一看二哥李世民把自己弄丢的根据地又夺了回来,文治武功又压了自己一头,对李世民的那个恨啊,又加深了一层。
眼看军功争不过李世民,自己长得又抱歉无比,李世民更瞧不起他了。但相对厚道些的大哥李建成对其还不错,加上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明里暗里存在着太子之位的争夺,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于是,李元吉就和大哥李建成结成了联盟,把李世民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想方设法要除之而后快。
所以说,李建成和李元吉这个兄弟二人团,最想把李世民干掉的,就是李元吉了,毕竟李建成已经是太子,李世民想要夺回太子之位,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除掉李世民的心思一动,李元吉就坐不住了,一方面在李渊面前编排李世民的不是,让李渊产生对李世民的不满情绪,另一方面不时催促李建成快点动手,明里暗里策划了几次暗杀行动,但都因为各种原因功亏一篑。
有一次,李渊带着李世民来到了李元吉的齐王府,要说这可是李渊对李元吉比较看好的意思,毕竟是自己这三个儿子中最小的,受点格外的宠爱也正常。但李元吉不这么想,他认为这是自己干掉李世民的好机会,因为平时很难近身的。
于是,李元吉便在自己的府中安排了刺客,一旦机会合适,就出手干掉李世民。但这个计划被太子李建成知道了,于心不忍的他立马阻止了李元吉的莽撞行为。
见自己的行动被李建成搅黄了,气得李元吉说,大哥,我这可是为你好!
估计这话,只能信一半,说不定李元吉也存着自己当太子的念想吧,只不过机会有些渺茫而已。但如果李建成和李世民火并两败俱伤的话,那机会也不是完全没有啊。
还有一次,李元吉在李世民的酒菜里面下毒,让李世民吐了不少血,差一点没命。
而诱发玄武门之变的,同样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借为秦王李世民出征饯行的机会,派刺客杀掉李世民,对外则宣称李世民是因为暴病而亡。这个阴谋不可谓不阴,但这个阴谋却被李世民安插在他们身边的人知道了,李世民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李世民决定先下手干掉几次三番想致自己于死地的李建成和李元吉。
而就在玄武门之变的最紧要关头,见李建成被李世民一箭干掉,已经被尉迟敬德射下马负伤的李元吉不是赶紧逃走,而是拼了命想把也摔于马下的李世民掐死,如果不是尉迟敬德再次及时出手,李世民这次就真的挂了。如果是这样,李元吉妥妥的就是太子了,因为他的两个兄长都死了。
但只是也只能是如果,李建成和李元吉不可避免地失败了。
他们死了不要紧,可害苦了他们的子女,他们两个人的儿子全部被李世民斩草除根,只有女儿活了下来,因为她们对李世民没有威胁。
李世民对这两个兄弟的恨,尤其是对李元吉的恨,那是深入骨髓的,杀了他们儿子还不算,更是把李元吉的妃子杨氏纳入了自己的后宫。
那么,李世民把齐王妃杨氏纳入自己的后宫,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首先,是齐王妃够漂亮,也很年轻,李元吉被杀时才24岁,杨氏的年纪肯定更小。这个时候把杨氏纳入自己的后宫,看起来是毫无违和感的。
同时,把弟弟的老婆纳入后宫,也是对李元吉的羞辱,包括后来唐高宗李治把杨氏与李世民的儿子曹王李明过继给李元吉,即“复以曹王明为元吉后”,说不定就是李世民活着的时候交待给李治的事情。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杨氏背后的大家族弘农杨氏,刚刚拿下皇位的李世民,急需这样强大势力的支持,把他们家族的杨氏纳入自己的后宫,就是一步示好的妙招。
弘农杨氏可不简单,其始祖为汉昭帝时期的丞相、司马迁的女婿杨敞。而齐王妃杨氏,则是是隋朝观王杨雄的侄孙女,唐初宰相杨恭仁、杨师道兄弟的从侄女,妥妥的名门望族之后。
李世民笼络住了弘农杨氏,实际上就等于拿下了关陇集团的支持,这对稳定他的统治是十分重要的。
要说李世民对杨氏是非常宠爱的,到底有多宠爱呢?在长孙皇后去世以后,李世民甚至一度产生了让杨氏当皇后的心思,但被魏征给拦住了。
魏徵的话是这样说的:“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意思就是将杨氏比作了辰赢,辰赢是何许人呢?她是秦穆公的女儿,曾先是嫁给了晋怀公,在晋怀公死后,辰赢又嫁给了晋怀公的伯父晋文公,辰赢也因此被定性为“既淫且贱之人”。
以辰赢比喻杨氏,让李世民不得不打消了立其为皇后的念头。
按照李世民的做派,如果不是魏征劝谏,杨氏就真的成了皇后。
所以说,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把李元吉的妃子杨氏纳入后宫,表面上看是为了羞辱已经死去的李元吉,根子里却是杨氏背后的大家族集团势力。
也可以说纳杨氏一事,政治因素是最主要的考量,当然杨氏这么年轻漂亮,李世民顺势笑纳也很正常。
当然,杨氏因为没有被李世民正式册封,她的身份一直是齐王妃,并且随着李元吉身份的变动而变化,从齐王妃到海陵王妃再到巢剌王妃。杨氏在贞观二十一年去世,并没有被唐太宗准许陪葬昭陵,毕竟,她的正式身份还是李元吉的妃子。
wit123
唐朝,虽然离现在已经过去一千多年,不过,不要小看了唐朝的社会风气,那时,可比现在的社会开放,李世民杀弟霸弟媳,太平公主和其母亲武则天共用男宠,唐风就是开放如此。
李世民,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在玄武门,李世民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架空李渊,迫使李渊禅位于他。本来,齐王妃杨氏,八竿子和李世民扯不上情情爱爱的关系,不过李元吉已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李世民作为皇帝,可以拥有天下美女,弟媳杨氏自然难逃魔掌,在齐王李元吉被杀不久,齐王妃杨氏就成为李世民的枕边人。
李世民,虽然被称为“千古一帝”,他在开疆拓土、重用贤才、广施仁政、从谏如流等方面,确实做得很好。不过,但凡是人,都会有局限性,李世民当然有局限性,晚年他不纳谏言、大兴土木、穷奢极欲、贪恋酒色、搜罗美女等等。
都说唐风在日本,明风在韩国,对于唐风在日本,现在日本社会开放的程度,确实让我等对开放的程度不禁感叹。如果当时大唐王朝的社会风气,确实和现在的日本相差不大,李世民当初纳齐王李元吉的齐王妃,看起来也就自然而然,不是那么令人惊诧,和让人大跌眼镜了。
现在,如果谁欺兄霸嫂,必定令世人唾弃,成为众矢之的。当然,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和标准去评判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也不能自以为现在比唐朝多开放。武则天和女儿共用男宠,寿王把王妃贡献给唐玄宗,从以上两个事件,李世民纳齐王妃杨氏,看起来以就顺理成章了。
综上所述,古代帝王,九五之尊,一言九鼎,而且唐风开放,女男之事甚是开放,同时人无完人,但凡是人,多少会有私心和错误,所以,李世民杀弟霸占弟媳,在当时,也不是多大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