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哪一个更接近真实历史?

提到的作品

[作品]史记

“中华经典藏书书系”,内容经典,形式精美,全面体现“经典藏书”理念。 该书简介:《史记》为其中之一。 《史记》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

司马迁

[作品]三国演义

三国时期是个激动人心的时代。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是纪录这一时代的最原始材料。从晋朝到唐宋,民间关于三国的传说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以各种形式不停歇地上演着、评说着刘备和曹操的故事,男女老幼无不喜欢...

罗贯中

[作品]三国志演义

中华民族的文化设置是丰富的,像每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一样往往通过留存下来的文化经典著作来表述关于生存、情感等多方面遐思。《古典小说四大名著(珍藏极品)(共8册)》收录了《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

罗贯中

[作品]魏书

本书是中国历代名家碑帖临摹教程中的魏书之《张猛龙碑》分册,并详细讲述了魏书的运笔及间架结构特点以及临摹中所应注意的事项。 该书图文并茂,讲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实用性强,是临摹《张猛龙碑》极佳的辅导材...

沈一草

[作品]三国志

《三国志》(上下)(图文珍藏本)(精装)图文珍藏本兼具普及性和学术性,其文字,仍以百衲本为底本,参校了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刻本、清同治六年金陵书局活字印本、清光绪十三年江南书局刻本等旧刻本和以中华书局标点...

陈寿

[作品]三国志通俗演义

據明嘉靖壬午刻本影印。

罗贯中

最新跟帖
茶犬的夏天

茶犬的夏天

三国演义》本书描述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兴亡的故事。是元末明初罗贯中根据正史三国志(晋陈寿撰)改编而成的章回小说。正史奉魏为正统,但演义却以刘备所建的蜀为正统,并视之为汉室的继承人,书中以刘备及其部属为中心,引出通篇的故事。以桃园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死诸葛能吓走活司马懿(字仲达)。内容为概要。而三国志,本书记述的是后汉灭亡后,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历史。志,就是记录的意思。全书共有六十五卷。内容围绕,诸葛亮传,魏志,倭人传。《三国演义》是以《三国志》为蓝本,加上民间的传说故事编成的,古代戏剧,常以《三国演义》为题材,其呈现的壮观场面,非常叫座。而《三国志》的文章简洁精要,被视为正史中的良书之一,撰者,陈寿,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县)人,最早在蜀为官,蜀亡后,仕晋,完成《三国志》六十五卷,后由南宋的裴松之作注,参引诸书,成为最有名的史注。而现存最古老的《三国演义》版本,是附有明朝弘治年间甲寅年(一四九四)和嘉靖年间壬午年(一五二二)序文的弘治本,全书二十四卷,二百四十节,弘治本,后虽陆续有各种版本问世,但自从明初毛纶,毛宗纲(江苏常州人)父子所校订的,毛本,于清康熙十八年左右出版后,以前各种版本都相形失色,终至消声匿迹。毛本,根据以前版本,改两节为一国,二百四十节改成一百二十回,并附详细评语。这些就是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两者的不同之处!????



请叫我琦小奋斗

请叫我琦小奋斗

三国志是正史,三国演义是小说

ラ虫儿飞飞ズ

ラ虫儿飞飞ズ

三国演义在人们心中早就把它当作历史了。所以三国志在电视上岀现,看的人很少,人物和情节大家都不认可。

dfasjfk

dfasjfk

这个应该不存在争议吧,肯定是《三国志》更接近历史现实。因为:“演义”是章回式的文学体裁,《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而不是历史。既是小说就免不了虚构故事来烘托人物及事件而不必忠于历史,人们也不会计较追究。而“志“是历史记载,《三国志》就是记载三国那段历史,经得起后人考证。

miamiaj

miamiaj

你拿小说跟史书比,你确定不是开玩笑?

小肥皂

小肥皂

两者区别如下:

1:类别不同:《三国志》是纪实的史书,而《三国演义》是杜撰的小说。

2:作者不一样:《三国志》作者是西晋的陈寿,《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

3:创作时间不同:《三国志》创作于公元280-290年,《三国演义》创作于明初洪武年间。

两者好看与否,如从文学性说的话《三国演义》好看,如你要了解史实,那就《三国志》好看。

这样回答不知是否合意

补充点资料:

三国志》全书共六十五卷,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其作者是西晋陈寿,《三国志》的评价很高,被评为二十四史中最好的“前四史之一”,但由于《三国志》是陈寿个人编撰,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史料不足,所以也有人评价它记录过于简陋。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罗贯中。该书是根据三国时期的史实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的优秀历史小说。它的内容丰富多彩,为读者留下了深厚多而的认识价值。故事远起汉灵帝年间刘、关、张桃园结民间传说义,描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近百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众多的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章彥怡_狐狸庵

章彥怡_狐狸庵

史志有史也有作者心志,可能六四开,即六分真四分虚。演义基本以演为主,三分以史为鉴,七分虚构。三国志实于演义。

路太长

路太长

自然是《三国志》!

木头噗撒

木头噗撒

演义是小说,志是正史。

虽说正史受统治者影响有的部分会与史实有出入,但是毕竟不像小说那样天马行空。

小玲达

小玲达

通过对比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体裁内容和特点,我们不难发现,三国志的描写更接近历史事实。

黑色幽默123

黑色幽默123

这问题提的我都不想回答了!弱爆了!

小心灰

小心灰

这话说的有意思,可以翻译为太阳和月亮哪个更像大火球。《三国志》就是历史,我们讨论三国时期的事,就是依据《三国志》,如果离开《三国志》,不知道如何评论那时候发生的事情。

风筝

风筝

这个问答太简单了!但三国演义有史,三国志有编。

smallcat

smallcat

三国志》更真实。

孤城万仞山

孤城万仞山

三国志》作为一部历史著作,更接近于历史;而《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对历史人物进行了美化丑化,对故事情节进行了改变或夸张,虽然有基本的历史面貌,但已经远离历史真相。

三水三心是《三国志》作者陈寿的故乡人,从小就熟知陈寿,并多次到陈寿写作《三国志》的万卷楼(如下图)游玩,可以说,万卷楼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三水三心的脚印。下面,三水三心就从三个方面,来对两本著作,做一点比较:

一,《三国志》,是一部历史书,主要记录史实

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之一,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的一部纪传体国别断代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稍作解释,之所以说是纪传体国别断代史,因为,《三国志》是按照《史记》的纪传体的写法,所以是纪传体;全书又分成了魏、蜀、吴三国,分别是《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所以又是国别体,类似于《国语》;再由于它所写的只是三国这一个时期的历史,所以又叫做断代史。

但究竟《三国志》是不是历史的本来面貌,这不好说,因为,很多人认为,“历史不过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已”。所以,我们只能借助于距那个时代最近的人的评价,来大致判断。

比如,陈寿去世后不久,晋惠帝时期的尚书郎范頵上表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由此可见,《三国志》书成之后,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和称赞。

但由于《三国志》属于私人修史,难免就有个人的好恶在其中,特别是陈寿的父亲作为马谡的参军,马谡失守街亭,被诸葛亮“挥泪斩之”,而陈寿的父亲也受到“髡”(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一种刑罚),难免对诸葛亮有所贬低,所以,清代的赵翼就认为,陈寿“谓(诸葛亮)将略非所长。此真无识之论也”。

但整体来说,作为一部历史书,《三国志》更接近于历史的本来面目。

二,《三国演义》是一部通俗演义小说,基于历史,但愿远高于历史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从总体上来说,人物还是那些人物,基本事实还是那些事实,但作为小说,作者必须对情节进行特别的描写,很多情节,有时通过想象来完成的。

其实,《三国演义》最开始可不是人们看得,是说书人讲评书的底本——既然是讲评书,就需要有人听才行,所以,就要按照听众的喜好,对人物进行美化或者丑化,还必须把情节讲得扣人心弦,让你欲罢不能。

在文学评论上有一句话,叫做“小说(文学)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这个来与生活,就是能够从生活中找到影子,高于生活,就是不能和生活一摸一样。

可见,作为一部历史通俗演义小说,《三国演义》有基本的历史事实,但都进行了加工创造,离历史的本来面目,已经很远了。清代杰出史学家和思想家章学诚就说“三国演义乃七实三虚惑乱观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这两部书具体上又有哪些不一样呢?

三,《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主要区别

要将这两部书作详细的比较,你说是一个大工程。三水三心只能管中窥豹,找几个主要点:

一是人物形象。《三国志》援袭了历代史学家以都城为正统的观念,将占据了都城长安和洛阳的曹魏奉为正统,尊曹贬刘的倾向非常明显。在陈寿看来,曹操是超世之英杰,刘备是英雄,孙策、孙权是英杰。诸葛亮在《三国志》中,虽然厉害,也就一个谋士,与周瑜、鲁肃、司马懿等人差不多。

而《三国演义》则明显的奉蜀汉为正统,是尊刘贬曹,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仁德之君,曹操不过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雄而已。而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天文地理,政治军事,无所不精,甚至,还精通心理学!鲁迅先生就说‘状诸葛多智而近妖’。

二是故事情节。作为历史书,《三国志》中的故事都只记叙其大概,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总结;而《三国演义》的故事,则非常之精彩,特别是棉鞋战争场面,简直是活灵活现,让人有置身其中之感。

而在这一点上,《三国演义》还有不少的神话色彩,比如“武侯定军山显圣”“死关羽吓死活吕蒙”“诸葛亮七星灯续命”等等,这都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情节。为什么会在演义小说中出现呢?满足老百姓(听众)的心理啊——不然,谁听呢?

三是写作详略。作为历史书,《三国志》非常简略,而作为演义小说,《三国演义》则非常详尽,每一件事情都写的是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举个例子,著名的“赵子龙大战长坂坡”

“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三国志

而在《三国演义》中,则差不多完整的一个回合都在写!并且,在继续这件事的时候,综合利用了各种描写手段,把张云的神勇、忠义,展现的是淋漓尽致!

总之,作为一部历史书籍,《三国志》球基本上趋近于历史的本来面目,一直作为“信史”;而《三国演义》作为历史小说,虽然有基本的历史事实,但经过了太多的想象和夸张,与历史本来面目,已经相去甚远了。

(写作不易,欢迎关注点赞。请勿转载,维权必究)

乔乔看看

乔乔看看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