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中,闻仲封神时不愿下跪,其师金灵圣母死得更冤,为何却老老实实听封?

提到的作品

[作品]周易

本书以清代武英殿刊刻的四卷本《周易本义》为底本,经传卷次一依其序。将《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卦爻辞,以及《彖传》、《象传》、《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诸传原文,皆译为通俗...

靳极苍

[作品]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是我国古代一部优秀的神话作品。它寓传奇性、故事性、历史性于一炉,讲述了武王伐纣、灭商兴周的故事。根据原著编绘了这套黑白连环画对原著去芜存精,悉心编绘了十一篇故事,从而使全书情节更紧凑,人物...

祝竺

最新跟帖
Evaaaaa

Evaaaaa

闻老太师性格刚烈,与他而言他仅仅是做了为臣子的本分,他不认为他有错。而被封神的便不能为仙,等于是降低了纬度,丢失了逍遥,加之门内人死的有点那啥所以他心有不甘甚至心生恨意也是情理之中。

金灵圣母作为截教四大弟子,其修为依然是不一样了。且不说封神榜本来就是大家商量好的名单并不是哪个人私相授受的事,单说死后神识觉醒这一下凭圣母的修为也能从三世因果的角度瞬间开悟。

教派的兴亡并不以武力值论断,只要功德兼备何愁没有截教精神在世间留存?!


739303241

739303241

在封神演义中,许多人其实是不想上封神榜,姜子牙封神之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就是昔日商朝的太师闻仲,在听到封神的敕令之后,竟然不愿下跪听封,原文是这样解释的:毕竟他英风锐气,不肯让人,率领二十四位正神径闯至台下,也不跪。

其实原著的这个解释比较牵强,联系前文,这个闻仲一直都不愿意上封神榜,在绝龙岭被云中子烧死之后,闻仲的魂魄不愿飞往封神台,而是去了朝歌托梦给纣王,久久不愿离去,后来是柏鉴用百灵旙再三催促下才回。可见,闻仲不愿下跪,表面上看是他"英风锐气",而实际上是他对封神榜的憎恨。

毕竟,封神大战之后,阐教大胜,而截教却分崩离析,原本三教共立的封神榜由阐教一教说了算,所以封神榜的开头就是:太上无极混元教主元始天尊敕曰。也就是说,所有死去的截教门人都要听从元始天尊的册封,这让通天教主的嫡徒孙闻仲情何以堪?所以性格硬气的闻仲以"不跪"表示心中的怒气。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师必有其徒,我们知道,闻仲的师父是截教通天教主的二弟子金灵圣母,其法力远胜阐教十二金仙,而且她的性情高傲,轻易不服人,曾代师父主持万仙阵,以一人之力大战文殊、普贤、慈航三大士,后来被躲在后面的燃灯道人用定海珠偷袭,结果正中顶门身亡。

阐教以三对一已是不公,而且还搞偷袭,那就更加不齿。金灵圣母之死,比起她的徒弟闻仲,自然要冤屈得多。作为通天教主门下唯一进入封神榜的亲传弟子,金灵圣母的法力堪列封神榜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的第一名,按理,在姜子牙封神之时,她应该比闻仲的反应更加强烈才对。

我们来看看金灵圣母究竟怎样面对姜子牙的封神:不一时,只见清福神引金灵圣母等至台下,跪听宣读敕命。大家看到没有?金灵圣母的反应非常正常,而且老老实实地跪地听封,要知道,这个敕命可不是自己师父通天教主的敕命,乃是师父的死对头元始天尊的敕命。可以这么说,金灵圣母死后,竟然已经放弃门户之见,开始认命了。

为何金灵圣母的反应与徒弟闻仲有如此不同?

我们还是从原文中找答案,子牙曰:"今奉太上元始敕命:尔金灵圣母等,道德已全,曾历百千之劫;嗔心未退,致罹杀戳之殃;皆自蹈于烈焰之中,岂冥数已定轮回之苦。悔已无及。"在这段话中,点出了金灵圣母的修为境界,那就是"道德已全"。

封神演义中的"道德",与我们日常的解释不同,除了品德高尚之外,还指法力的境界,所谓的"道德真君"、"道德之士"、"道德天尊"等都是这个意思。因此,金灵圣母的这个"道德已全"是很高的评价,需要经历"百千之劫",阐教的十二金仙都未达到这个境界。

因此,因一时被"嗔心"所误的金灵圣母很快看破天机,她比自己的徒弟闻仲更懂得"知顺逆"的道理,所以才说她"悔已无及"。既然已经后悔,又岂会与元始天尊唱对台戏?也正是因为这个转变,封神榜将其封为周天列宿之首、北极紫气之尊,掌管八万四千群星恶煞,成为最实权的天庭正神。

jbingo

jbingo

闻仲,古典小说《封神演义》重要人物,帝乙托孤大臣,纣王重臣、太师,坐下墨麒麟,手使雌雄鞭。小说中商纣王之父帝乙在位三十年驾崩,托孤于太师闻仲。此人幼年曾拜师截教碧游宫金灵圣母门下,学成五十载后下山辅佐帝乙,作为法力无边、位极人臣的托孤元老,连纣王都对他敬畏三分。时与黄飞虎并称为殷商文武双璧,几乎以一己之力拱卫着殷商的江山社稷,他的一生南征北战,百战不殆,却在西征西岐时战死绝龙岭,亡于云中子所炼通天神火柱,其麾下众截教门人亦尽数丧于阐教姜子牙等人之手,也从此敲响了纣灭商亡的丧钟。

武丁死后,他开创的太平盛世,没能长久延续下去。祖庚、祖甲以后诸王,特别是帝乙帝辛时期,国内矛盾十分尖锐,东南方的诸侯起来反叛。

面对这种情况,商王帝辛(纣)少年英勇,派部下向东征讨莱夷,自己攻打南方九苗,将商的势力延伸到了东海和长江流域,但是其连年的征战,极大消耗了国力,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国内兵力空虚,使其对西北的控制下降,给了周以可趁之机。

在周武王时,周起兵攻商,商王帝辛(纣)仓促间只能以奴隶为军抵御周人,结果,商王的军队毫无斗志,“前徒倒戈”,牧野一战,“血流浮杵”,国内商军尽墨,帝辛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王朝就此灭亡。

你灭了我商,杀我人,谋朝篡位,还要我跪下听封?杀人诛心啊。



nadal

nadal

在封神演义中,许多人其实是不想上封神榜,姜子牙封神之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就是昔日商朝的太师闻仲,在听到封神的敕令之后,竟然不愿下跪听封,原文是这样解释的:毕竟他英风锐气,不肯让人,率领二十四位正神径闯至台下,也不跪。

其实原著的这个解释比较牵强,联系前文,这个闻仲一直都不愿意上封神榜,在绝龙岭被云中子烧死之后,闻仲的魂魄不愿飞往封神台,而是去了朝歌托梦给纣王,久久不愿离去,后来是柏鉴用百灵旙再三催促下才回。可见,闻仲不愿下跪,表面上看是他"英风锐气",而实际上是他对封神榜的憎恨。

毕竟,封神大战之后,阐教大胜,而截教却分崩离析,原本三教共立的封神榜由阐教一教说了算,所以封神榜的开头就是:太上无极混元教主元始天尊敕曰。也就是说,所有死去的截教门人都要听从元始天尊的册封,这让通天教主的嫡徒孙闻仲情何以堪?所以性格硬气的闻仲以"不跪"表示心中的怒气。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师必有其徒,我们知道,闻仲的师父是截教通天教主的二弟子金灵圣母,其法力远胜阐教十二金仙,而且她的性情高傲,轻易不服人,曾代师父主持万仙阵,以一人之力大战文殊、普贤、慈航三大士,后来被躲在后面的燃灯道人用定海珠偷袭,结果正中顶门身亡。

阐教以三对一已是不公,而且还搞偷袭,那就更加不齿。金灵圣母之死,比起她的徒弟闻仲,自然要冤屈得多。作为通天教主门下唯一进入封神榜的亲传弟子,金灵圣母的法力堪列封神榜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的第一名,按理,在姜子牙封神之时,她应该比闻仲的反应更加强烈才对。

我们来看看金灵圣母究竟怎样面对姜子牙的封神:不一时,只见清福神引金灵圣母等至台下,跪听宣读敕命。大家看到没有?金灵圣母的反应非常正常,而且老老实实地跪地听封,要知道,这个敕命可不是自己师父通天教主的敕命,乃是师父的死对头元始天尊的敕命。可以这么说,金灵圣母死后,竟然已经放弃门户之见,开始认命了。

为何金灵圣母的反应与徒弟闻仲有如此不同?

我们还是从原文中找答案,子牙曰:"今奉太上元始敕命:尔金灵圣母等,道德已全,曾历百千之劫;嗔心未退,致罹杀戳之殃;皆自蹈于烈焰之中,岂冥数已定轮回之苦。悔已无及。"在这段话中,点出了金灵圣母的修为境界,那就是"道德已全"。

封神演义中的"道德",与我们日常的解释不同,除了品德高尚之外,还指法力的境界,所谓的"道德真君"、"道德之士"、"道德天尊"等都是这个意思。因此,金灵圣母的这个"道德已全"是很高的评价,需要经历"百千之劫",阐教的十二金仙都未达到这个境界。

因此,因一时被"嗔心"所误的金灵圣母很快看破天机,她比自己的徒弟闻仲更懂得"知顺逆"的道理,所以才说她"悔已无及"。既然已经后悔,又岂会与元始天尊唱对台戏?也正是因为这个转变,封神榜将其封为周天列宿之首、北极紫气之尊,掌管八万四千群星恶煞,成为最实权的天庭正神。

孟孟孟tiffany

孟孟孟tiffany

封神演义中闻仲气节更忠贞,性格也更刚烈,所以封神时不下跪受封,其师金灵圣母没有那无用的气节信仰,更顺天意,所以获封权力最大、地位最高的大神,还掌握实权,成为总领八万四千群星恶煞、北极紫气之尊的斗姆元君。一对师徒无论生前,还是死后其师金灵圣母都强于其徒、三朝元老重臣闻仲。

lalaxin

lalaxin

闻仲气节更忠贞,性格也更刚烈、所以不愿下跪受封神,其师金灵圣母、没有气节信仰,所以获封权力最大、地位最高的大神。

449122131

449122131

金灵圣母虽然法道高强,但由于长年在通天教主身边学道,身份永远是学生。而闻仲太师则是在朝庭当官,官拜一品大员,一人之下众人之上,早已养成趾高气扬的个性,所以不会随便行跪拜之礼。

Wei.Irene.Chen

Wei.Irene.Chen

我来回答

闻仲的师傅是截教金灵圣母,是通天教主亲传的八大弟子之一,在万仙阵中,打死龙吉公主和截教叛徒洪錦,又与文殊广法天尊 普贤真人 慈航道人对敌,后被燃灯道人用定海珠偷袭而丧命。

闻仲是商朝三朝元老,也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原对姜子牙不屑,但因姜子牙手拿打神鞭高喊:雷部正神跪听宣读玉虚宫封号时,闻仲听出姜子牙在提醒他此时的身份,因忌惮打神鞭和玉虚宫元始天尊终于妥协下跪受封的。


fiakoh

fiakoh

闻仲不愿意下跪一方面是他性情暴烈,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壮志未酬,很不甘心啊!他跟其他截教金仙的情况还不一样,其他截教门人弟子都是无官一身轻的闲散之人,他们帮助纣王就是帮忙的,大部分都是受到申公豹的蛊惑参与到封神大战的。其实对他们而言商朝的生死存亡其实并不是太重要。

但闻仲则不同,他身份特殊,不仅仅是截教金仙同时他还是商朝的托孤重臣和掌管商朝军政大权的太师。闻仲在商朝的地位和重要性就好比是姜子牙对西周的重要性一样,都是各自政权不可或缺的人物,都是各自利益集团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姜子牙的任务是推翻成汤六百年的基业重新建立全新的政权西周王朝,而闻仲的任务则是粉碎姜子牙企图推翻商朝的阴谋,让商朝继续稳固且长久的存在下去。两个人可以说是各为其主无分对错。

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看到了姜子牙笑到了最后,他成功的率领西周军队攻陷了商朝的都城朝歌,逼得纣王自焚身亡,商场灭亡。当然姜子牙之所以取得胜利本质上并不是他的功劳而是更多仰仗阐教的各位金仙以及三代阐教门人弟子的帮助。如果仅靠姜子牙和西周这点力量无论如何也不是闻仲的对手。仅在伐纣的过程中姜子牙就死过好几回。

而闻仲本人则早在纣王之前被阐教金仙围追堵截活活烧死在绝龙岭。正因为闻仲出师未捷身先死,尤其是败在姜子牙手下更是心有不甘。要知道闻仲和姜子牙分别学艺五十年四十年,短短四五十年闻仲已经跻身大罗金仙的行列,而姜子牙则是神道难成,仙道更是无望。无论道术还是修为闻仲一骑绝尘远超姜子牙。

但是更厉害的闻仲却输给了更平庸的姜子牙,闻仲内心肯定是不服。虽然事实上闻仲是输给了群殴他的阐教金仙们但毕竟金仙们是看在姜子牙的面上才来帮忙的。因此闻仲输给了阐教金仙就是输给了姜子牙。

自己的大能还未完全得以施展就已经国破人亡这对清高孤傲的闻仲来说是难以接受的,故而即便是死了变成魂魄,也依然耿耿于怀不愿意下跪认输,这反应了闻仲刚烈的个性。

金灵圣母虽然死得也很惨但她只是单纯的神仙,完全遵守神仙的规则,她不承担延续商朝基业的重任和压力因此死了就认赌服输,老老实实听封也就不难理解了。

哎静

哎静

这个实属正常,《封神演义》虽然讲述的是先秦商末周初的事情,描写神道却始终没有逃出纲常伦理。在闻太师眼里武王一派属于乱臣贼子,兴周伐纣的姜子牙一干人等更是蛊惑人心,祸乱朝纲的“神棍”。

书中即使是武王自己也同样逃脱不开自己“自认”的反贼身份。在书中殷郊因为下山没有助武王而助纣王,最后遭受犁锄之苦,被夹在山中间显出三头六臂。武王姬发得知是商纣大太子时,倒头便要三跪九拜,要不是姜子牙扶起,已经是痛哭流涕的武王怕是要恳求众仙放了殷郊。

闻仲作为三朝老臣,先帝托孤的重臣,他一门心思铺在商朝基业,希望商朝延续不觉。所以即使“文有闻仲,武有镇国武成王”,闻仲依然南征北战,只要东南西北哪方不安定,他便亲自带军出征,平定叛乱。即使纣王无道,他也要陈十策,认为纣王是被人蛊惑,希望纣王改过自新。

我们可以发现闻仲虽然是截教二代弟子金灵圣母的徒弟,但是他和阐教,截教的修仙者从来不以师兄弟或者师叔伯互相称呼,即使是二代弟子的赵公明他都称道兄不称师叔。因为在闻仲看来,他已经不在修仙体系中,他是世间的闻太师,比人们的王纣王辈分都高,所以他以道兄称呼。

包括闻仲被烧死后,他的魂魄不是最先去了封神台而是给纣王托梦,希望他励精图治。说明闻仲志不在封神,他志在商朝社稷。姜子牙在闻仲看来不过是“反派”的胜利者,虽然无法改变,但必然有不满在。所以作者说他英姿风发,即使听封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也不愿跪直接就走了。

金灵圣母不一样,他本来就是修仙之人,并且早已经“道德已全”,少了世间贪嗔痴,世间朝代更替早已和自己无关。但是封神大战中截教众人更多的是为了替自己的门人出口气,可以说截教是一次护山门和护名声的大战。既然失败了,那必然也是能够幡然醒悟,诸望不过一痴,所以金灵圣母自然会接受自己的选择。

心里美

心里美

这是由他对商王朝尽忠之义气使然,商王朝虽对天下有失公平,但对闻太师却不薄。不跪,表示感谢商王朝对他不薄。老老实实听封,他也深知天命使然,封成什么就是什么。总之,他不是势力眼,作人有自己原则。只是太重个人情义,不顾天下大义,有失公平公义。若无视天下苍生饥苦,又怎么可能有大义呢?

其实闻仲所经历的正是周武王的父亲及爷爷所经历的,当时诸侯国及部族时不时有反叛商王朝的,商王弄不住了,就给周武王的爷爷很大的权力,能不经朝庭自由调动全国军队。周武王的爷爷就象现在这位闻太师这样,虽拥兵却不自重,很自觉,不象那些反叛者,不恃强凌弱朝庭,并且把叛贼们逐一巢灭。

凯旋朝歌,商王却兔死狗烹,把他爷爷抓起来了,他爷爷气死了。又把他父亲周文王关起来,把他哥哥杀了让周文王吃自己亲生儿子的肉。周文王躲过一劫回到周国,也一直有良好的声誉,有文韬武略,《周易》就是周文王写的。由于经济发展,各分封的国家的国力大大提升,有了同朝庭抗衡的实力,而且时不时有反叛的,这使得朝庭很担忧。其实,这个商纣王也是文韬武略的帝王。也许正由于这样有底气,商纣王才来收拾周武王。周武王是被逼无奈,才起事。其实,朝庭一直在同地方诸王的争战中,以前老周家愚忠于朝庭同现在闻太师的忠厚,一般无二。但有本事的商纣王定意灭周家,同以前灭各国各部族一般无二。只不过,以前朝歌强大,诸王众首领弱,胜利的总是商王室。如今遇到了难题,即周武王也强大,朝歌寻找出路。闻仲,闻同文谐音。仲即排行第二,称文仲,即第二。闻仲即第二个文王,结局自然同文王的一样。因为他也是朝歌不放心的。闻仲的结局,不败给武王也败给纣王。

所以,由于闻仲有此愚忠之分寸,才有闻仲如上有分寸之举。


会吐泡泡的美人鱼

会吐泡泡的美人鱼

因为闻仲是被偷袭的,而且商朝是被这些大神给弄没的,当然不愿意屈服了,而金灵圣母看清楚现实就不做过多的挣扎了

mangcang88

mangcang88

在《封神演义》中很有宿命思想,人有寿限,国有气数。气数尽,国运当绝。殷商国祚六百载,气数已尽。因此凤鸣岐山,合该炎周兴,殷商灭,这是天运之常。因此修行道德高深的神仙,都懂得扶气运兴旺的,而撇开气绝数尽的。

但是,殷商却是以截教一力扶持的朝代,闻仲更是殷商三朝元老,当朝托孤大臣,他岂能看着殷商天下就此灭掉?要知道闻太师那可是能征惯战之将,他征北海,破东夷,捣南蛮,可都是战无不胜,凯旋而归的,唯独征伐西岂,却连连吃败仗,他怎能甘心?三教议立封神榜,他岂能不知?本来是殷商一个附庸的西岐,却要灭大商,之所以如此,还不是一班阐教徒帮助的结果?他怎能心服?说来说去,西周与殷商的战争,就是阐教与截教的战争,怎么你阐教扶助的就该兴盛,我截教扶助的就该被灭,哪有这样的天理?因此最终就连截教的通天教主也忍不了这个气,也决心与阐教对抗了。闻仲作为殷商太师,他不甘心殷商灭亡;截教对阐教,他要争个胜负;姜子牙要带领阐教弟子灭殷纣,他恼恨。因此虽然闻仲归天,他却真心忠于殷商,面对天亡殷商,他有太多的不甘心不心服了,不愿下跪听封,正是闻太师难磨这个弯的缘故。而金灵圣母就不一样了,她是通天教主亲传的四大弟子之一,地位仅次于大师兄多宝道人。她得道很早,修为很高,恐怕阐教诸弟子都没她道行深,她是个道德修为全备的神仙。她当然知道违逆天运气数的后果,但自己的最得力弟子闻仲被阐教所杀,她忍不下这口气,自己的师傅通天教主都加入了与阐教的争斗中,她不染红尘劫难也难。从她一开始下山助殷商,就已经料到自己难有好结果了。更何况她亲手杀了昊天上帝和瑶池金母的女儿龙吉公主了,那昊天上帝不让她死上一死怎肯罢休?虽然她已身历千百之劫,已达准圣之境,但逆天行事,这些就统统白费。正因为金灵圣母已知自己的运命如此,且封神又封自己为万千星宿之首,已经很不错了,她这才不气不恼,老老实实的听封了。

据说金灵圣母被敕封执掌金阙,坐镇斗府,居周天烈宿之首,为北极紫薇之尊。八万四千群星恶煞,咸听驱使;永坐坎宫斗姆正神之位。由此可见,金灵圣母就是道教斗姆元君的原形。斗姆元君,尊号“中天梵炁斗姆元君紫光明哲慈惠太素元后金真圣德天尊”。 正统道藏中载:“(斗姆元君)斗为之魄,水为之精,主生人身。”相传中天梵炁斗姆元君,膝下有九子,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其余七子为: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即为北斗七星。故斗姆元君被尊为“众星之母”,六十甲子太岁星君亦在其主掌之下。道教宫观中,多在星宿殿中主供斗姆元君,配祀六十甲子太岁星君。如此高位的敕封,恐怕要比活着的神仙还要强呢。[呲牙]



达能仔

达能仔

闻仲封神时不愿下跪,当然是不服。

一,忠心为国何罪之有,

二,太师跪大夫文理不通,

三,自认为忠臣跪叛徒更不应该。

闻太师的行为,也赢得了许多尊敬,许多人认为本该如此。

其师金灵圣母,修为更高,顺天应命,也挺好的。

小可公主

小可公主

换个角度看封神,天庭基本都是截教的人员,不就间接等于是截教控制大半天庭吗??而且还都是实权单位,雷部,瘟部,财部,还有星宿等等。也是为截教的一些教徒间接的找到了一些归宿。

憨人爱出行

憨人爱出行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