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文言文?
文滕
中国文字从造字开始,就有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假借等,前四者,是造字的方法,假借是用字的方法。汉字从最早的本义,到后来的假借作用,以及引申义,比喻义……汉字的使用和意义也不断扩展。要学好文言文,最好先大量阅读先秦文章,掌握汉字最早的本义和使用方法,打牢汉字语义的基本功,从而再扩展阅读汉魏南北朝及唐宋文章,了解汉字语义的演变与扩展。在阅读时,根据上下文推断某个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是必须的,也就是阅读时一定不能脱离语境随意引申发挥或想当然。另外,要注意一些专用名字,比如人名、字号、籍贯、官职、地名等,不要让这些词语成为阅读障碍。
沉默之伟
文言文学好用处很大。古人把几千年的经验都写在典籍里面了!我们生活中所有的问题答案都在古籍里面!
糊糊
荣幸作答[微笑][微笑][微笑]
夫文言者,祖先历史之印记,先哲思想之精粹,汉语文化之大成,华夏文明之瑰宝。习之增见识,提修养,明是非,察真伪,洞人性,知世象。
欲学文言者,先激兴趣。
《周易》之深奥,老庄之玄逸,孔孟之儒雅,诗词之隽美。墨翟之侠义,七贤之不羁,太白之风流,纳兰之深情。佳作充栋,才人辈出,无不为世人传颂,令我辈倾慕。
欲学文言者,再勤诵读。
孔圣习易,三绝韦编;关公学文,夜览《春秋》;赵普作相,读书竟日;宋濂问道,千里寻师。书山有路,唯勤是径。
欲学文言者,三斟字句。
先辈著作,微言大义,字玑句珠,非斟酌咀嚼,难会其深意也。若《老子》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区区数字,句读种种,解释万千。囫囵而读,不求甚解,虽百遍难见其义也。
菠萝菠萝蜜
文言文是现代人了解古人的桥梁与扭带,学习文言文有助于继承先人的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
evaluu
如何理解文言文?
文言文理解的“三多二循环”
目的是理解,是有了一定词语基础,阅读整篇或整段文言文,能够达到准确理解文意,准确分析整段或整篇结构,精准理解词语的含义,再深入一步能够领悟文言表达方法的妙处。
要达成以上目的须分二方面入手
一是平时学习
平时学习要做到多,多读,多积累,多练。
多读。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最大的不同是,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白话文以双音节词为主。只有多读,慢慢的就掌握了文言语言的内在节律,建构起文言语感。文言语感能力培养,是为将来更广泛阅读和更深入阅读文言的必要基础,也是能否准确理解第一位前提条件。如果按双音节习惯断句,往往就“跑偏”。古人写文言很注重语言的节律性,如果掌握了这条规律,将受用无穷。此为“学文言心法”。
多积累。自新文化运动以来,语文教育以现代白话文为主,文言文与现代文共同运用的文体,现代文与文言文区别还是非常明显,但语音词义承继性还很紧密,容易混淆词语是学习的难点,因此在小学初中高中文言文学积累词语和语法,就为主要的任务。积累愈多,独立阅读会愈顺畅,理解会愈准确。
多练。多练是平时有目的去阅读文言文,最好是不加标点的“素文”,自己从练断句入手,克服畏难心理,生疑聚惑,学问从解疑释惑而始,才进入正循环。
二具体阅读一篇或一段
首要的是整篇或整段最好是一读到底,目的是初步理解文意,或称理解中心。平时可读两遍或三遍,考试时确保一遍。这是整体感知,达到能概括主要内容,把握文意。这一步骤阅读不必在具体词语上纠结,直达文意,为具体分析内容和理解词义有了定向。
第二是在主要内容和中心文意的基础上,准确理解词语含义,深入理解中心内容和文意,体会表达手法。整体感知是前提,具体分析是深入。具体分析不离中心文意主线,具体分析达到理解的准确。所谓词义在不离文意,词语意义是具体语境内的意义,这是靠查词典得不到的能力。
从整体感知到具体领会是阅读规律。
Jason李梦杰
如何理解古文
我来答
简若song
LV.4 2017-09-22
一,学习文言实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在文言文中,实词的数量比虚词多得多,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多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对文言词语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淀,才有可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文言文。学习文言实词,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区别古今词义的异同。
汉语从右代发展到今天,词义不断演变,其中一些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中极少一部分的意义,古今意义没有什么变化,这类词对于我们学习文言文不会造成什么困难。但另外有一些词语,文言文中虽然常用,但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古今词义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词义的扩大。
词义扩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扩大,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到宽泛,使原义成为新义外延的一部分。例如“秋”,指由一个季节扩大到指全年;“睡”指由坐着打瞌睡扩大到指睡眠。
(2),词义的缩小。
词义缩小是指词义所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缩小,即由整体到部分,由宽泛到狭窄,使新义成为原义外延的一部分。例如:“丈夫”,古代泛指男子汉,如“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现在,“丈夫”专指女子的配偶。“臭(xiù)”,由泛指所有气味到专指秽气。“汤”由泛指热水、开水到专指菜汤、肉汤等。
(3),词义的转移。
词义的转移是指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如“学者”,古代指“求学的人”,如“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汪),现在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小姐”,古代指对末出嫁的女子或有权势人家的末出嫁的女子,现在,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其意义基本上变成了指有不正当行为的女子。如果你称呼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为小姐,那么,这位小姐会很生气的向你瞪白眼,以示她不是小姐。
(4),词义的褒贬色彩发生了变化。例如,“谤”,古代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个中性词。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现在,“谤”用于诽谤,指无中生有地说别人的坏话,是个贬义词。
以上四种情况,是古今词义变化的主要类型。大量的古今意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词的存在,是文言文学习的主要障碍。我们学习文言文,必须结合学习文言作品,有目的、有计划、按要求地掌握一批文言常用词的常用义。
2,注意区分古今汉语中的单音词和复音词。
现代汉语中复音词占绝大多数,而文言中则以单音词为主,因此,我们在文言文阅读中,不要把文言中的双音节词误认为是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例如,“非常之观,常在于险处”(游褒禅山)中的“非常”,古义是两个词:不同一般。而今义则是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另外,也不要把文言中的复音词分开来解释。例如:“日暮,所击杀无虑百十人”(《冯婉贞》)中的“无虑”是个联绵词,意思是“大概”、“大略”之义,这个意思与“无”、“虑”二字毫无关系,不能拆开来讲。
3,要注意古代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有一词多义现象。如果我们只懂得一个多义词的一种或者两种意义,在阅读文言文时便轻易拿一种或者两种意义去文释,就有可能产生理解上的错误。为了避免出现错误,我们要有意识地作好知识积累和整理工作。我们的教科书中,每篇文言课文后面都有这方便的练习题,这是帮助我们作积累和整理工作,必须认真完成,千万不可忽视。词义积累多了,遇到多义词就可以比较准确地选择义项了。另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关于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方面的知识。每个词都有它本来的意思,即本义。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新产生的意义就是它的引申意义。如:“妻”,古义就是用手去抓住一个女子,今义则是指男子的配偶。“孙”,古义表示我的儿子的儿子一直排下去,代代相传,今义则指儿子的儿子。
4,要注意通假字现象。
古字通假是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古代,因为音同或者音近的关系,一些字往往同其他一些字通用,这种文字在使用中互相代替的现象叫做“通假”字。“通”是通用;“假”是借用。识别通假字不是一件易事,时代越早的文言文,通假字的阅读就越困难。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通假字的办法就是多读文言作品,多查字典,作好知识的积累工作。
二,学习文言虚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代词。虚词的词汇意义比较抽象,但是,它有表达语气、组织实词等多种语法功能。文言虚词,特别是常用虚词在文言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用法比较灵活。阅读文言文,要善于辨析虚词的意义和作用,才能完整的理解文章的意思。如果把虚词理解错了,就会影响到对整个句子乃至通篇文章的理解。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便的问题。
1,分清实词和虚词。
文言虚词大多是由实词虚化而成的。例如,“所”的基本意义是“处所”,后来引申为表示“……的地方”或者“……的人”,作结构助词。又如,“之”的基本意义是“往”,后来虚化为代词、助词、语气词等,成为用得最多的虚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它”,作代词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主谓的独立性,动词,往。起拼凑语气的作用。从上面的一些例子可以知道,某个词是实词还是虚词,要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确定,其基本原则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2,了解古今虚词的差异。
古今完全不同的虚词,我们只要掌握它们在古代的意义和用法就行了,如六国论“而以六国破亡之颠故事”中的“故事”,但是,有些虚词,古今都用它,如六国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中的“颠覆”。这就需要我们特别注意它们之间的不同,要用分析的眼光去逐字审阅,不要以今律古。
3,辨析同一虚词的不同用法。
文言虚词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多变,一个虚词往往兼有多种词性,表达多种语法关系,如“而”,可以作连词用;也可以作代词用。作连词用可以表示并列关系,可以表示偏正关系,可以表示承接关系,可以表示递进关系,还可以表示转折关系。
4,体察虚词表达的不同语气。
古人称虚词为“辞”、“语辞”、“语助”,可见,虚词在表达语气方便的重要。一段文言文,如果没有虚词连缀其中,就会丢掉“性情”,失去活力。若不用虚词,就表达不出说话人在表面上的自谦中隐含的抱怨和得意之情。学习文言文,我们要反复吟咏,体察虚词所表达的语气,并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如:“夫”、“盖”常表示发语,“者”常表示提顿,“得无”、“无乃”常表示推测、反问等。常用的文言虚词只有几十个。越是常用的虚词,用法往往越是灵活。如果确实掌握了它们的意义和用法,阅读时就可以扫除虚词方便的一大障碍。
三,掌握词类的活用现象。
文言中有些实词在句子中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词的词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就是词的活用。如果一个词已经活用成了别的词,我们还按其原来的用法去解释,就会讲不通。因此,掌握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结合具体语镜,分析其用法和理解其意义,对我们学习文言文来说是很重要的。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形容词、名词用作有“使”、“令”意义的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就是使动用法。 在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宾语,但这种情况较少。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在中古以后就改变了读音,例如:“晋侯饮(yìn)赵盾酒”,这就与及物动词的其他用法区别开来了,但并不能一概而论。
2, 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这是指形容词、名词用作有“认为”、“以为”意义的动词,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
3,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活用作动词后,就具有动词的语法特点,不再表示人或物,而是表示与这个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例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籍:登记。《鸿门宴》)。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都属于名词用如动词,在古代汉语中,名词作使动、意动的较少,但用着一般动词的则相当普遍。在古代汉语中,方位名词也常作动词。
4, 名词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常用作状语,直接修饰、限制动词谓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处所、凭借的工具等。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要注意区别意动和使动。在这里,我们提供两种区别方法:第一,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而意动用法则是主语以为或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看法,客观不一定必然如此。第二,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般情况不用于意动(动词本身就无意动用法,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作使动和意动却常见)。
二是要注意词类活用的条件。要鉴别一个词是否已活用成另一类词,主要是看它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前面有哪些词类和它相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都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这可以从它们的语法条件的变化看出来。下面举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一些比较重要的语法条件。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不是并列结构,又不是偏正结构,则前一个名词常就活用为动词,后一个名词作它的宾语,两个名词连用,有时还可以是主谓结构,前一个名词作主语,后一个名词活用为谓语,
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副词在句子中一般只作动词或形容词的修饰语)。例如:“秦师遂东”。
5,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活用为动词。例如
“下之,小之……,不外是矣”。
6,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晋师军于庆柳”。
7,名词用“而”连接时,活用为动词。例如:“隆礼尊贤而王”。
三是要注意弄清楚一个问题:词类的活用,是说某个词本来属于某一词类,只是入句后临时具有另一词类的性质,不是说这个词属于两个词类。例如:我们不能说“晋师军于庆柳”中的“军”既是名词,又是动词。
四,注意掌握几种常用句式。
文言常用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基本上是相对的,我们主要要掌握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变式句五种句式。
1,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在现代汉语中,一般要用判断词“是”表示判断,而文言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直接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并且往往借助某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语气。主要形式有:
⑴,主语后面用助词“者”表示提顿,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煞尾。
⑵,只在主语后面用“者”表示提顿。
⑶,只在谓语后面用“也”煞尾。
⑷,“者”、“也”都不用。
⑸,谓语前用副词“乃”、“即”、“必”“则”等加强语气。
⑹,用“为”表示肯定判断。
⑺,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定。
⑻,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
2, 被动句。
被动句的主语不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发出者,而是行为的接受者。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助词来表示被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⑴,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⑵,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⑶,用助词“见”表示被动。
⑷,用介词“被”表示被动。
⑸,用“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⑹,用“见……于……”的格式表示被动。
3, 省略句。
文言句子中有一些组成成分,习惯上常常省略,翻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补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省略主语。包括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省。
②, 省略谓语动词。例如:“一股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③, 省略宾语。
④, 省略介词“于、“以”。
4, 疑问句。
文言中的疑问句,一般要用疑问代词或疑问语气词提出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⑴, 用疑问代词提出问题。
⑵, 用疑问语气词提出问题。
5, 变式句。
文言中,有些句子的语序和现代汉语里相对应的句式不同,常见的有以下四种情况: ⑴,主谓倒装句。
⑵,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凝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③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⑶定语后置。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置于中心语之后。
⑷,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些则置后作补语。
五,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可归结为增、调、留、换四字。
第一,赠。古代汉语同现代汉语一样,为了使语言精炼简洁,都有省略现象,而且比现代汉语更为普遍。从省略的方式说,有承前省,蒙后省和对话省;从省略的内容来说,既可是主语、谓语、宾语,又可以是介词词根。我们阅读文言文时,遇到这种省略情况,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以便正确理解文意。
在古代汉语中,量词较之临近的数词,是一种很不发达的词类,动量词在先秦不存在,物量词也不多见,现代汉语又是量词很丰富的一种语言。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要找出相应的量词补充进去。
第二,调。古代汉语词序有些特殊的规律,诸如宾语前置、定语和状语后置、主语倒装等。翻译这些句子时,如果仍然按原文的词序,就容易使人费解,产生歧义,造成理解错误。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古今汉语词序变化的规律,对原文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词序特点,这就是“调”。
文言文,尤其是韵文中,常有一种“倒文”的语言现象。这种倒文或“语急而文倒”,或“倒文以协韵”。我们阅读古文时,遇到“倒文”这种语言现象,就必须根据内容,颠倒过来进行翻译。
第三,留。“留” 即保留原文不译,如国名、地名、人名、官名、朝代名、帝号,以及某些典章制度的名称和度量衡标准等,均不译。
一些基本词汇,如“人”、“手”、“山”、“水”、“牛”等反映自然界中常见的事物,古今意义相同,翻译时保留不译。如果不是基本词,但今天仍沿用的一些词语,也不必翻译。
此外,古人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常引用诗句、民谣、格言、谚语进入自己的作品之中。例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这句民谣就保留不译,否则就会失去引诗所特有的韵味。
第四,换。汉语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许多文言单音词不能在现代汉语中灵活运用,只能充当双音词的一个词素,翻译时就要用现代汉语中词义相同或相当的词语去替换文言词语,这就是“换”。例如:“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廉颇蔺相如列传)。这里除了帝号“燕王” 和方位词“上” 无需更易而外,其余都要换用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或相当的词,译作:“我曾经(跟你)在边境上会见燕王”。
以上所说的“增”、“调”、“留”、“换”的翻译方法,不是各自独立的,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它们是相互关联,交并运用的,不能截然分开。
六,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
在翻译时,除了掌握以上四种方法外,还要掌握一点技巧。
第一,对句中的字、词、句进行充分想象。这种想象就是要调动平时的积累。一是对字词的不同用法的想象。如翻译“君无尤焉”一句中的“焉”字之前,可把句末“焉”的各种用法作一比较,一个个的淘汰,然后确定一个译出后合乎原文意思的用法。处在句末的“焉”,一般讲,一是疑问句中作疑问语气词,但这句不是疑问句,故否一也;二是作形容词尾,但是,“尤”是“责怪”之意,动词,故否二也;三是句末作兼词,但此句不需要作兼词后的介词引出名词或代词,故否三也;四是作代词。此句中“焉”字若译成代词“他们”,就恰与全句的意思统一了。二是对各种句式的充分想象。以“莫之死”为例,此句句首用了无定代词“莫”,而且宾语是代词“之”,故此句是一个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的句子,那么,这句话就应先译成“莫死之”。再来作第二步,这个“死”是自动词,不能支配宾语“之”。想一下,是使动用法还是意动用法,是处动用法还是为动用法,逐一考虑,是为动用法,故这句可译为“没有谁为他们死”,这样,译出的意思与全文就统一了。
第二,要学会运用一些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进行分析。有些句子,我们只有通过语法分析,才能正确地理解,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如“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句中“疾”是“憎恨”之意,如果把“疾视” 放在一起,就译成了“憎恨看”,这显然不通。那么,就应将“疾” 后的整个结构作为“疾” 的宾语,即憎恨的对象,再来解剖这个“对象”,即“疾” 的宾语是“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但要注意,“视” 的宾语只是“其长上之死”,这里,“视其长上之死”与“不救”是通过“而”连接的两种“行为”。再看“视”的宾语,“其长上之死”,这是一个主谓短语作“视”的宾语,故“之”就是一个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了。经过这样逐字分析,这一句就可译为“恨(他们)看着他们的长官战死而不去救护”。再把这句译文放到全文中去看,意思也就与全文统一了,故此时可以放心地肯定自己的译文了。
由上观之,我们无论是对字、词、句式的想象,还是对句子结构的语法分析,都要以平时对文言文基础知识和翻译技能的积累为前提。因此,我们平时就要下苦功夫记一些有关文言知识和有关译文技巧方面的东西,否则就会源泉枯竭,不管怎样找“窍门”也是翻译不出来的。古代有一个很有学问的秀才,奉命要在三天之内完成一篇命题作文,却急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他的老婆见状,不以为然地说:“你作这个文章,难道比我生孩子还难?”秀才喟然长叹:“你生孩子虽然难,但毕竟你肚子里还有孩子,我作这个文章,肚子里啥也没有。巧媳妇也难煮无米之炊啊!”这个故事,也进一步证明了我的观点的正确性。
luckyld
答,文言文也不过是汉语的语言,只不过用字用词的方式和我们现在的方式不一样而已,阅读文言文,可以先将其文字,对照注解,先翻译成现代汉语的白话文,之后再完整阅读,就能更容易理解文章的意思了。
我们当今能接触到的文言文,大多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八股文章中的经典作品,其实其中是有很深刻的道理的。
八股文,实际就是古代科举考试的答辩论文,其中有很多观点是相当深刻,非常具有哲理的,只不过,清朝以后,对于八股文加以过于偏激的理解和限制,导致其阻碍了正常的学习研究,最终被戊戌变法废除。
其实现代人阅读文言文,其中是有相当大的乐趣的,有时候一句原本不理解的意思,突然茅塞顿开读懂了,其中能带给人的思想感悟,是足够惊醒且记忆深刻的。
本人目前,正在阅读《聊斋志异》原文言文的版本,并且对其进行现代白话文的翻译,加上自己的读后感,写成读后感文稿、配上音频视频,每天发布在今日头条里分享,欢迎同样喜欢阅读的朋友们关注我,一起探讨关于阅读和写作的感想和收获。
琉荔
一,学习文言实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在文言文中,实词的数量比虚词多得多,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多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对文言词语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淀,才有可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文言文。学习文言实词,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区别古今词义的异同。
汉语从右代发展到今天,词义不断演变,其中一些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中极少一部分的意义,古今意义没有什么变化,这类词对于我们学习文言文不会造成什么困难。但另外有一些词语,文言文中虽然常用,但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古今词义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词义的扩大。
词义扩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扩大,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到宽泛,使原义成为新义外延的一部分。例如“秋”,指由一个季节扩大到指全年;“睡”指由坐着打瞌睡扩大到指睡眠。
(2),词义的缩小。
词义缩小是指词义所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缩小,即由整体到部分,由宽泛到狭窄,使新义成为原义外延的一部分。例如:“丈夫”,古代泛指男子汉,如“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现在,“丈夫”专指女子的配偶。“臭(xiù)”,由泛指所有气味到专指秽气。“汤”由泛指热水、开水到专指菜汤、肉汤等。
(3),词义的转移。
词义的转移是指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如“学者”,古代指“求学的人”,如“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汪),现在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小姐”,古代指对末出嫁的女子或有权势人家的末出嫁的女子,现在,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其意义基本上变成了指有不正当行为的女子。如果你称呼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为小姐,那么,这位小姐会很生气的向你瞪白眼,以示她不是小姐。
(4),词义的褒贬色彩发生了变化。例如,“谤”,古代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个中性词。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现在,“谤”用于诽谤,指无中生有地说别人的坏话,是个贬义词。
以上四种情况,是古今词义变化的主要类型。大量的古今意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词的存在,是文言文学习的主要障碍。我们学习文言文,必须结合学习文言作品,有目的、有计划、按要求地掌握一批文言常用词的常用义。
2,注意区分古今汉语中的单音词和复音词。
现代汉语中复音词占绝大多数,而文言中则以单音词为主,因此,我们在文言文阅读中,不要把文言中的双音节词误认为是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例如,“非常之观,常在于险处”(游褒禅山)中的“非常”,古义是两个词:不同一般。而今义则是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另外,也不要把文言中的复音词分开来解释。例如:“日暮,所击杀无虑百十人”(《冯婉贞》)中的“无虑”是个联绵词,意思是“大概”、“大略”之义,这个意思与“无”、“虑”二字毫无关系,不能拆开来讲。
3,要注意古代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有一词多义现象。如果我们只懂得一个多义词的一种或者两种意义,在阅读文言文时便轻易拿一种或者两种意义去文释,就有可能产生理解上的错误。为了避免出现错误,我们要有意识地作好知识积累和整理工作。我们的教科书中,每篇文言课文后面都有这方便的练习题,这是帮助我们作积累和整理工作,必须认真完成,千万不可忽视。词义积累多了,遇到多义词就可以比较准确地选择义项了。另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关于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方面的知识。每个词都有它本来的意思,即本义。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新产生的意义就是它的引申意义。如:“妻”,古义就是用手去抓住一个女子,今义则是指男子的配偶。“孙”,古义表示我的儿子的儿子一直排下去,代代相传,今义则指儿子的儿子。
4,要注意通假字现象。
古字通假是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古代,因为音同或者音近的关系,一些字往往同其他一些字通用,这种文字在使用中互相代替的现象叫做“通假”字。“通”是通用;“假”是借用。识别通假字不是一件易事,时代越早的文言文,通假字的阅读就越困难。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通假字的办法就是多读文言作品,多查字典,作好知识的积累工作。
二,学习文言虚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代词。虚词的词汇意义比较抽象,但是,它有表达语气、组织实词等多种语法功能。文言虚词,特别是常用虚词在文言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用法比较灵活。阅读文言文,要善于辨析虚词的意义和作用,才能完整的理解文章的意思。如果把虚词理解错了,就会影响到对整个句子乃至通篇文章的理解。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便的问题。
1,分清实词和虚词。
文言虚词大多是由实词虚化而成的。例如,“所”的基本意义是“处所”,后来引申为表示“……的地方”或者“……的人”,作结构助词。又如,“之”的基本意义是“往”,后来虚化为代词、助词、语气词等,成为用得最多的虚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它”,作代词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主谓的独立性,动词,往。起拼凑语气的作用。从上面的一些例子可以知道,某个词是实词还是虚词,要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确定,其基本原则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2,了解古今虚词的差异。
古今完全不同的虚词,我们只要掌握它们在古代的意义和用法就行了,如六国论“而以六国破亡之颠故事”中的“故事”,但是,有些虚词,古今都用它,如六国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中的“颠覆”。这就需要我们特别注意它们之间的不同,要用分析的眼光去逐字审阅,不要以今律古。
3,辨析同一虚词的不同用法。
文言虚词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多变,一个虚词往往兼有多种词性,表达多种语法关系,如“而”,可以作连词用;也可以作代词用。作连词用可以表示并列关系,可以表示偏正关系,可以表示承接关系,可以表示递进关系,还可以表示转折关系。
4,体察虚词表达的不同语气。
古人称虚词为“辞”、“语辞”、“语助”,可见,虚词在表达语气方便的重要。一段文言文,如果没有虚词连缀其中,就会丢掉“性情”,失去活力。若不用虚词,就表达不出说话人在表面上的自谦中隐含的抱怨和得意之情。学习文言文,我们要反复吟咏,体察虚词所表达的语气,并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如:“夫”、“盖”常表示发语,“者”常表示提顿,“得无”、“无乃”常表示推测、反问等。常用的文言虚词只有几十个。越是常用的虚词,用法往往越是灵活。如果确实掌握了它们的意义和用法,阅读时就可以扫除虚词方便的一大障碍。
三,掌握词类的活用现象。
文言中有些实词在句子中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词的词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就是词的活用。如果一个词已经活用成了别的词,我们还按其原来的用法去解释,就会讲不通。因此,掌握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结合具体语镜,分析其用法和理解其意义,对我们学习文言文来说是很重要的。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形容词、名词用作有“使”、“令”意义的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就是使动用法。 在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宾语,但这种情况较少。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在中古以后就改变了读音,例如:“晋侯饮(yìn)赵盾酒”,这就与及物动词的其他用法区别开来了,但并不能一概而论。
2, 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这是指形容词、名词用作有“认为”、“以为”意义的动词,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
3,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活用作动词后,就具有动词的语法特点,不再表示人或物,而是表示与这个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例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籍:登记。《鸿门宴》)。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都属于名词用如动词,在古代汉语中,名词作使动、意动的较少,但用着一般动词的则相当普遍。在古代汉语中,方位名词也常作动词。
4, 名词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常用作状语,直接修饰、限制动词谓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处所、凭借的工具等。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要注意区别意动和使动。在这里,我们提供两种区别方法:第一,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而意动用法则是主语以为或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看法,客观不一定必然如此。第二,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般情况不用于意动(动词本身就无意动用法,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作使动和意动却常见)。
二是要注意词类活用的条件。要鉴别一个词是否已活用成另一类词,主要是看它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前面有哪些词类和它相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都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这可以从它们的语法条件的变化看出来。下面举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一些比较重要的语法条件。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不是并列结构,又不是偏正结构,则前一个名词常就活用为动词,后一个名词作它的宾语,两个名词连用,有时还可以是主谓结构,前一个名词作主语,后一个名词活用为谓语,
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副词在句子中一般只作动词或形容词的修饰语)。例如:“秦师遂东”。
5,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活用为动词。例如
“下之,小之……,不外是矣”。
6,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晋师军于庆柳”。
7,名词用“而”连接时,活用为动词。例如:“隆礼尊贤而王”。
三是要注意弄清楚一个问题:词类的活用,是说某个词本来属于某一词类,只是入句后临时具有另一词类的性质,不是说这个词属于两个词类。例如:我们不能说“晋师军于庆柳”中的“军”既是名词,又是动词。
四,注意掌握几种常用句式。
文言常用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基本上是相对的,我们主要要掌握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变式句五种句式。
1,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在现代汉语中,一般要用判断词“是”表示判断,而文言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直接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并且往往借助某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语气。主要形式有:
⑴,主语后面用助词“者”表示提顿,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煞尾。
⑵,只在主语后面用“者”表示提顿。
⑶,只在谓语后面用“也”煞尾。
⑷,“者”、“也”都不用。
⑸,谓语前用副词“乃”、“即”、“必”“则”等加强语气。
⑹,用“为”表示肯定判断。
⑺,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定。
⑻,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
2, 被动句。
被动句的主语不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发出者,而是行为的接受者。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助词来表示被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⑴,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⑵,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⑶,用助词“见”表示被动。
⑷,用介词“被”表示被动。
⑸,用“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⑹,用“见……于……”的格式表示被动。
3, 省略句。
文言句子中有一些组成成分,习惯上常常省略,翻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补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省略主语。包括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省。
②, 省略谓语动词。例如:“一股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③, 省略宾语。
④, 省略介词“于、“以”。
4, 疑问句。
文言中的疑问句,一般要用疑问代词或疑问语气词提出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⑴, 用疑问代词提出问题。
⑵, 用疑问语气词提出问题。
5, 变式句。
文言中,有些句子的语序和现代汉语里相对应的句式不同,常见的有以下四种情况: ⑴,主谓倒装句。
⑵,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凝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③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⑶定语后置。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置于中心语之后。
⑷,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些则置后作补语。
五,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可归结为增、调、留、换四字。
第一,赠。古代汉语同现代汉语一样,为了使语言精炼简洁,都有省略现象,而且比现代汉语更为普遍。从省略的方式说,有承前省,蒙后省和对话省;从省略的内容来说,既可是主语、谓语、宾语,又可以是介词词根。我们阅读文言文时,遇到这种省略情况,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以便正确理解文意。
在古代汉语中,量词较之临近的数词,是一种很不发达的词类,动量词在先秦不存在,物量词也不多见,现代汉语又是量词很丰富的一种语言。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要找出相应的量词补充进去。
第二,调。古代汉语词序有些特殊的规律,诸如宾语前置、定语和状语后置、主语倒装等。翻译这些句子时,如果仍然按原文的词序,就容易使人费解,产生歧义,造成理解错误。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古今汉语词序变化的规律,对原文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词序特点,这就是“调”。
文言文,尤其是韵文中,常有一种“倒文”的语言现象。这种倒文或“语急而文倒”,或“倒文以协韵”。我们阅读古文时,遇到“倒文”这种语言现象,就必须根据内容,颠倒过来进行翻译。
第三,留。“留” 即保留原文不译,如国名、地名、人名、官名、朝代名、帝号,以及某些典章制度的名称和度量衡标准等,均不译。
一些基本词汇,如“人”、“手”、“山”、“水”、“牛”等反映自然界中常见的事物,古今意义相同,翻译时保留不译。如果不是基本词,但今天仍沿用的一些词语,也不必翻译。
此外,古人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常引用诗句、民谣、格言、谚语进入自己的作品之中。例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这句民谣就保留不译,否则就会失去引诗所特有的韵味。
第四,换。汉语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许多文言单音词不能在现代汉语中灵活运用,只能充当双音词的一个词素,翻译时就要用现代汉语中词义相同或相当的词语去替换文言词语,这就是“换”。例如:“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廉颇蔺相如列传)。这里除了帝号“燕王” 和方位词“上” 无需更易而外,其余都要换用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或相当的词,译作:“我曾经(跟你)在边境上会见燕王”。
以上所说的“增”、“调”、“留”、“换”的翻译方法,不是各自独立的,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它们是相互关联,交并运用的,不能截然分开。
六,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
在翻译时,除了掌握以上四种方法外,还要掌握一点技巧。
第一,对句中的字、词、句进行充分想象。这种想象就是要调动平时的积累。一是对字词的不同用法的想象。如翻译“君无尤焉”一句中的“焉”字之前,可把句末“焉”的各种用法作一比较,一个个的淘汰,然后确定一个译出后合乎原文意思的用法。处在句末的“焉”,一般讲,一是疑问句中作疑问语气词,但这句不是疑问句,故否一也;二是作形容词尾,但是,“尤”是“责怪”之意,动词,故否二也;三是句末作兼词,但此句不需要作兼词后的介词引出名词或代词,故否三也;四是作代词。此句中“焉”字若译成代词“他们”,就恰与全句的意思统一了。二是对各种句式的充分想象。以“莫之死”为例,此句句首用了无定代词“莫”,而且宾语是代词“之”,故此句是一个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的句子,那么,这句话就应先译成“莫死之”。再来作第二步,这个“死”是自动词,不能支配宾语“之”。想一下,是使动用法还是意动用法,是处动用法还是为动用法,逐一考虑,是为动用法,故这句可译为“没有谁为他们死”,这样,译出的意思与全文就统一了。
第二,要学会运用一些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进行分析。有些句子,我们只有通过语法分析,才能正确地理解,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如“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句中“疾”是“憎恨”之意,如果把“疾视” 放在一起,就译成了“憎恨看”,这显然不通。那么,就应将“疾” 后的整个结构作为“疾” 的宾语,即憎恨的对象,再来解剖这个“对象”,即“疾” 的宾语是“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但要注意,“视” 的宾语只是“其长上之死”,这里,“视其长上之死”与“不救”是通过“而”连接的两种“行为”。再看“视”的宾语,“其长上之死”,这是一个主谓短语作“视”的宾语,故“之”就是一个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了。经过这样逐字分析,这一句就可译为“恨(他们)看着他们的长官战死而不去救护”。再把这句译文放到全文中去看,意思也就与全文统一了,故此时可以放心地肯定自己的译文了。
由上观之,我们无论是对字、词、句式的想象,还是对句子结构的语法分析,都要以平时对文言文基础知识和翻译技能的积累为前提。因此,我们平时就要下苦功夫记一些有关文言知识和有关译文技巧方面的东西,否则就会源泉枯竭,不管怎样找“窍门”也是翻译不出来的。古代有一个很有学问的秀才,奉命要在三天之内完成一篇命题作文,却急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他的老婆见状,不以为然地说:“你作这个文章,难道比我生孩子还难?”秀才喟然长叹:“你生孩子虽然难,但毕竟你肚子里还有孩子,我作这个文章,肚子里啥也没有。巧媳妇也难煮无米之炊啊!”这个故事,也进一步证明了我的观点的正确性。
那么,怎样下苦功夫呢?下面谈谈自己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第一, 学习文言文要重视诵读。
程端礼在朱子读书法中说:“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某旧苦记文字不得,后来只是读,今之记得者,皆读之功也。” 此话实为经验之谈,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多熟读背诵一些文质皆美、深浅适度的文言诗文,在头脑中多储存一些文言信息,这对认知迁移、阅读理解都是大有益处的。
诵读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孰悉课文,逐步加强理解,直至背诵的一种学习方法。它有别于一般的死记硬背,它以宏观驾驭微观,以微观充实宏观,循序渐进,反复诵读,由读到懂,由懂而用,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好方法。
第二, 要勤查工具书。
工具书是专供翻检查阅的图书,它具有特定的排检方法,读者据此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他所要了解的知识或材料。我们在学习文言文中,应充分利用文言工具书,把它作为百问不烦的老师,解难释疑。工具书的种类繁多,可供我们学习文言文时查阅的工具书有:《古代汉语常用字典》、常用文言虚词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辞海》、《辞源》等。其中,《古代汉语常用字典》和常用文言虚词词典体积小,内容丰富,不仅价格便宜,而且便于携带,是我们学习文言文必备的工具书。
第三, 要多作练习。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将知识长期保存在大脑中,但仅凭对新知识的识记是不能保证这一目的的实现的。”要想牢固地掌握知识,还必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练习,以积累知识,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第四, 要善于积累资料。
撰书立说,需要引经据典,旁征博引,需要用大量 的资料,这些资料往往要靠平时的点滴积累。积累资料的方法各有所不同。有的人喜欢在读过的书上作记号,有的人善于作知识卡片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黑格尔年轻时并没有特殊的天赋和才能,可是他善于积累,把读过的东西详细地摘要在一张张活页卡片上,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排列,逐一贴上标签。这样的日积月累,反复思考运用,终于使他成为知识渊博的大哲学家。我们在读书求学中注意积累资料,必将受到很大的益处。它不但能培养和提高你的阅读、分析能力,“使人精确”(培根语),而且还能减轻你的大脑负担,当这些资料变成你的“第二大脑”时,你使用这些资料便能得心应手,八面来风,人家“踏破铁鞋无觅处”,你却“得来全不费功夫”。
motoqika
文言文阅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际上与白话相似。在文言文阅读过程中,如果不理解文言文阅读的中心思想和主题,就很难真正理解文言文阅读,尤其是文言文阅读中涉及的人、事、物应该得到充分的理解。此外,还应该学会划分文言文阅读的层次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对文言文材料的理解和掌握。
一、通过注解的方式阅读文言文
看文言文,一定要踏实严谨,仔细查看文章的注解和译文,遇到不懂的实词或虚词,可以通过查资料的方式去弄明白!千万不要囫囵吞枣,掩耳盗铃!一次不明白,终生不明白!
二、通过笔记的方式看文言文,不断培养他们的翻译能力
因为文言文阅读需要用到积累的文言文知识来翻译,只要能够翻译文言文阅读的一般意思,就足以解决阅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必须通过积累一些常用词汇和短语以及一些经典语法和句型来帮助自己解决文言文翻译中的困难。当阅读到易错、难懂、生僻实词、虚词时,一定要及时记在笔记本上,以后经常翻阅之。
三、把握解题的核心思想
文言文阅读中做主观问题时,很多人会写出偏离主题甚至与文章无关的答案。这些答案的自然得分率不高在做问题的过程中,必须掌握核心思想来回答。
四、贵在坚持
阅读文言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坚持!只有在长期阅读中积累素材,才能更好的理解。
四、多阅读经典文言著作积累素材,以掌握必要的文言知识
理解其中的断句技巧、特殊句式、翻译技巧。
瞌睡蜜蜂
没有特别理论性的观点,但是想说说自己的感受,就是语感的重要性,就像一个优秀的歌手,有乐感,有节奏感一样,语言也讲究语感。
首先是天生的语感,从小学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填空,选词,概况中心思想,主要内容,很多小学生就会体现出语感的不同,有人填对,有人填错,你问填对的孩子为什么要填这个呀,他基本不会用理论来解释给你,会说,感觉,感觉这个词会比另外一个更顺,至于顺在哪里可能也不会概括很清楚。
其次是后天培养的语感,认为没有比多读多写多练还靠谱的办法了。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一定是有道理的,读得多了,没人教你,可能也就明白了,记得于丹说过,有人问她,你的语言这么美,这么流畅,是背诵还是自己说的,于丹直接了当回答是背的,最起码一开始是背诵,当背诵有了一定的积累,就会出口成章。且不说于丹作为学术超女,在每个人心中的看法如何,对于她说的这件事,我是赞成的
记得在考研究生的时候,英语很难,每天有学不下去的感觉,老师说你看不下去了就读,读不下去就抄,抄完了再读,久了定有成效,果真,效果很明显,有时候不知道意思,也都能选对,因为有语感了,我想文言文也是一个道理
最后还想说要用审美的眼光看待文言文,别人怎么看我不知道,但我个人觉得文言文很美,短,精,意味深长,一个字有一个字的意义,一个字有一个字的遐想,并且很有节奏感。记得很早有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叫赤兔之死,很多人都有印象,记得当时我看见这篇文言作文时,真是惊为天人,觉得太美了,一个18岁左右的孩子写出这样的文章,不可想象他以后是何等文学巨匠。一件事你一旦觉得它美了,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
单车女孩
文言文犹如风吹老腊肉,慢品细嚼才知其味。但牙齿不好只能狼吞虎咽,不知其味可能还会肚疼消化不良。
濯夭
五千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最重要的载体就是语言文字。相对于转瞬即逝的口头语言,书面文字在记录和传承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是每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中国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易经》、《论语》、《老子》、《庄子》等经典传承至今,对每一个中国人的影响都是深层而长远的。“立言”之所以不朽,文言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现代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前提要读懂古籍原文,理解文言文是关键。所以,想要理解文言文、学好文言文,建议跳出应试教育思维,从高处着眼,充分认识文言文所具有的意义和内涵,以文化理念指导学习实践。
理解文言文要从细处用力,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和表达方式:1、积累实词,掌握不同语境的不同含义:
文言文中的大部分实词都有多义性,在不同语境下具有不同含义。首先要掌握词语的常用含义,再针对特殊语境下的特殊含义,进行强化记忆和理解。例如于字就有很多意思,表被动、在、由于、语气助词等。文言实词的学习,还要注意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的掌握:文言文中通假字比较多,要着重加强常见通假字的识记理解,比如《论语》学而第一篇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字就通“悦”字。古今异义词比如“兵”,现在一般指人,文言文中常指武器、兵器;“走”字古意是跑等等,既要看到古今词义的联系,也要看到差异,以便正确理解。
2、分清虚词,掌握词性和具体意义:
虚词主要关注两方面,一是在文段中的意义,二是在具体句子中的词性和作用。有些虚词是实词转化而来的,可以结合实词的学习,做到融会贯通。同一个虚词在不同的语句、不同的位置,就会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常见的“乎”字,最常见的用法是语气词,表示疑问,意为“吗”,比如“若毒之乎”(捕蛇者说);有时表示反问,比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有时表示揣测,“莫如已吾所长攻敌所短……或能免乎”(《冯婉贞》);有时是介词,相当于“于”字,比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有时仅表示停顿,无实意,比如“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前赤壁赋)。所以,一个常见的虚词就有很多不同的含义,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辨别理解。
3、弄通语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字、词、句、段、篇,文言文的学习要从个别字词的理解出发,最后落实到句子、段落和篇章的理解,其中的关键就是语法。语法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主要是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的理解。词类活用如前文所述,词语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含义,会随着具体语境改变其在句子中的用法和词性,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中“兄”字是名词作状语,意为“像对待兄长一样”。特殊句式则包括判断、省略、被动、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比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的“余”字就是宾语前置,“不余欺”等于“不欺余”。
理解文言文要从兴趣出发,培养和找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学习文言文除了具体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习的兴趣,从整体把握,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兴趣、学以致用:
1、选择有趣的文言文读物,课外闲读文言故事,在没有考试压力的前提下,找到文言文本身的乐趣,比如《聊斋志异》、《世说新语》、《笑林广记》等书,文章短小精干,读来妙趣横生。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文言文要多读多诵,文言文是一种精炼的文字,而且具有音韵和节奏之美,经常诵读就会做的印象深刻,慢慢悟出其中的韵味。
3、要有培养个人修养和文化底蕴的意识,经常学习文言文,会学到很多古人的智慧,指导现实人生,其中的价值和内涵不言而喻。
骐骐达达小丸子
我们现在经常在高喊一定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实上又有多少人有了振兴中华传统文化的能力,对于现代人来说,最大的基础缺陷就是很多人根本看不懂文言文,如果文言文都看不懂,又如何实现振兴传统文化?
很多人现在产生一个严重误区,误以为文言文的学习就是仅限于学生课堂上,错误观念总是觉得文言文学习都是我了学校课堂上应付考试才需要使用,而如果把文言文学习若真的只是狭隘的归类到学校课堂上的话,又如何实现复兴中华文化?
当我们对学习文言文有了正确认知,实际上我们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学习文言文,因为真正意义的复兴传统文化,在全部中华儿女都在生活中做到祖宗箴言,而祖宗箴言全部都是文言文载体。
学习文言文原本很简单,只需要开始读文言文就开始了学习,想要读文言文,肯定需要先认识文言文里面的所有字,认识了那些字再反复读,慢慢就能从陌生转向为熟悉,读的遍数多了就能记住,牢记以后就对某一篇文言文有了初步印象。
很多人一听到文言文就感到如临大敌,现在有很多人都很恐惧文言文,实际上想要学好文言文就是从排除自己过度恐惧文言文的错误心理定位开始,当有了足够数量的文言文内容开始牢记,慢慢的就会发现,原来文言文的学习其实很简单,因为文言文的含义并不难懂。
一个人如果有了至少五十篇的文言文牢记于心,就能开始有能力看懂文言文;若是有了一百篇以上的文言文牢牢记于心,就有能力开始写文言文类型的文章。因此,学习文言文就是从坚持读开始。
每天坚持读文言文,听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就是这个读,做好却很不容易。关键重点就是您在怎么读。读文言文肯定有相对更高效的具体方法,还有就是您读文言文时候的读书目标到底是什么,目标决定了最终实现的效率大小范围,方法决定了读的过程中每一个细节到底有多少学习效率。
方法很简单:尽最大可能,以最高状态的专注力,专心朗读某一篇文言文,随后一遍又一遍反复朗读,直到这篇文章彻底熟记,最好是能一字不差的正确默写,当达到了完整默写,这篇文言文的朗读可以暂时达到初步目标,达到这个初步目标就可以开始读下一篇文言文。
朗读文言文的目标如何确定?
当我们熟读能默写一篇文言文,只能算是达到初步目标,这时候虽然能完整正确默写,可还不懂含义,暂时不懂含义没有关系,懂含义是下一步需要做的功课。当我们一篇又一篇的牢记更多文言文,假设我们定的牢记默写文言文一百篇作为小目标,当我们累计默写文言文一百篇的时候,就需要开始进行下一步深度理解的学习任务。
绝不是说达到了熟记一百篇文言文的小目标就不再继续新的朗读文言文,而是在第一百零一篇文言文的时候,除了需要坚持熟读直到默写文言文初步目标,还需要在这时候开始第一篇文言文的深度理解学习,之所以需要在前面一百篇文言文熟记以前暂时不管含义是否懂得,就是因为之前自己根本没有任何的文言文基础,唯有达到这个程度,才能有一些基础层面的学习功底。
这时需要特别记住一点,至少是理论上是自己一边有第一百零一篇文言文的熟读到默写这个,还要有第一篇的逐字逐句那样的搞懂含义的学习,实际上这时候当打开第一篇文言文时候,就会发现一个非常让自己惊讶的状况,原来那篇文言文早已没有了最初自己开始读的时候那么难,意思不是很简单吗?意思是说这时候就会觉得第一篇意思很好懂,因为这时候读到每一句,都感到如同我们读白话文文章那样的容易理解。这样说肯定无法包括全部学习文言文的人,有些人学习效率差的人,或者学习速度慢的人,也可能还会感受到一些难度,只不过是难度绝对没有最初接触文言文时候那么大,直接原因就是通过这段时间的一百篇文言文的朗读,早就没有了之前的排斥恐惧心理,单纯只是剩下了文言文语句本身的正常学习难度,根本没有了自己给自己心里额外施加的恐慌心理因素,正常的文言文学习难度,在有了一些文言文朗读基础之后,大多情况都会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现在还有一个重点就是,第一个一百篇文言文篇目到底如何确定,确定篇目不同,可能产生的学习效率也不同,别忘了这是人生中第一个文言文一百篇的学习,如果刚开始就先把自己吓到那样安排篇目,肯定很容易自己还没有学就先败下阵来。无论年龄大小,第一篇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容易记住的文言文,肯定是首选目标,具体还可以咨询老师或对文言文有一些基础的人。
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有参考价值,请您为我点赞,若是您希望收到关于我的更多讯息,请您千万记得一定要关注我。谢谢您!
后青春的思
古文板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古文是语文整张试卷的考题中最能用“量化”方式衡量答案的部分。
也就是说,现代文与作文答案是具有不稳定性的,我们只能尽量接近高分,但是要现代文和作文零失分,当中一定会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但是文言文不一样,文言文的答案是非常稳定的,而对于文言文来说,我们是有能力冲击一下文言文的“零失分”的。
而作为一个补课班的老师,我接触了各个学校的同学,其实大部分时候,好学校和一般学校,同学们在现代文和作文的表现其实差距不是很大,而文言文上来说,却有非常巨大的变化。
所以说,文言文能够冲击零失分,语文分数一定就会很好看了。
那么对于文言文,我们需要积累的知识,有哪些呢?
如果没有积累足够有价值的知识,那么积累就会变成浪费时间
我还是那句老话,很多人,并不能够真正意义上了解本质,因此他们认知产生了偏差
这种偏差会导致一个人做出自以为理性的行为,但是从行为实质上来说,却是非理性的行为实质。
市面上流行的关于文言文积累的反思,一般都认为,文言文需要去背诵三百实词。
但是实词本身来说,背诵出来了就有意义么?
理性的思考一下就会知道,这样的想法就是认知上的偏差,因为大家可以仔细想一下:每个对自己足够负责的同学,在高考之前肯定都会将300个文言文全部都背出来,但是这些背出来的同学,文言文都拿到满分了么?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背出实词并不意味着文言文能够拿到满分,而决定古文分数高低的,需要储备的,其实不仅仅只有这些实词的知识。
那么我们要在文言文方面得到高分,究竟需要的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语文引申义的规则。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感觉,实词背出来之后,有些时候也写不对。
写不对的原因,是在于你不知道在一个语境下到底应该选择哪个意向。
比如有一个实词叫做被,从被来说,会有两个义项
1 遭受 2 覆盖
有些时候你就会发现,在一句话中,这两个意思貌似都能够解释的通
比如一句话叫做:如被冰雪
那么这个时候,这个“被”这个字,在考场中同学就会犯愁,感觉解释为“如同遭受了冰雪”和“如同覆盖了冰雪”好像都能很读的很通。
而对于那些没有掌握技巧的同学来说,他们背诵实词,只背诵意向,却忽视语境,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但是在一个专业化的老师手里,我们就需要做的,是带着同学用语境的反思来背诵实词的意思。
比如这里,叫做如被冰雪,什么意思呢?
那我们要知道,被这个字,解释为覆盖,和解释为遭受,是在两种不同语境下的。
当解释为遭受的时候,一般是“抽象”的事物,比如说冤屈苦难之类的东西,一般解释为遭受。
而当解释为覆盖的时候,一般是“客观”的事物,比如头发,比如冰雪。
所以当我们被这个字后面跟着的是冰雪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用语境的判断,应该解释为“覆盖”。
而这个,就是我们秋季班会解释的第一个概念,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用整个秋天的时间,来将实词义进行深挖理解,将实词的解释放进作文,就是我们要做的第一个事情。
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实词解释,是需要我们将实词带入语境中去背诵,而不能简简单单的去背词语本身的意思。
但是背诵实词只是文言文的第一步,但是真正要在文言文零失分,仅仅背出实词是不够的。
那种词法句法词类活用的知识,以及虚词意义和用法这一块,我就不多说了。
讲清楚是我的本分,但是绝对不是我课上的亮点,这个只是考验老师的基本功。
而我们课程的第二个亮点,其实在于,我教书10年发现的,做好诗歌与文言文的最重要的一个知识要点。
那就是,我们要将文言文作为“亚文化”来学习。
而亚文化本身来说,会有许多亚文化小众群体中的“文化共识”,这种文化共识,才是同学们理解不了诗歌文言的根本问题。
什么叫做“文化共识”?
文化共识就是指一个具有亚文化的小众团体,他们往往会有自己内在的独立文化,而同时,他们的表述本身,会追寻于这种文化,于是因为有了共识,他们就不会直接表达出来。
但是我们后人,因为没有处在这种具有共识性的文化之中,于是我们就没有办法去理解古代人所要表达的内容中所具有的内容和意义,因为有些东西的意义,是不能用“字面义”去衡量的。
举个例子
我之前一直都会说,如果200年后有人看我们现代人的聊天,就一定会很纳闷——
比如今天又一个同学给我发一句话——
“老师,这次我考试考砸了”
随后配上了三个微笑的表情。
这个时候后人就看不懂了,为什么考砸了还要微笑呢?但是实际上我们现在知道,在我们亚文化背后,会有我们现在人的共识——这个微笑本身来说,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微笑的意思,有些时候,发这个表情,有一种含而不露的讽刺的感觉在里面。
这个文化本身,是我们现在年轻人文化圈中的共识,但是如果不在这个文化圈的人,就根本没有办法理会我们在说什么了。
那么,如果你有做诗歌和文言文的经验,你也就知道为什么你读不懂一首诗,或者读不懂一篇文章的中心了。
原因就在于,你不了解古代文人说话背后,所具有的“文化共识”。
就比如今年一模卷,出了这样一篇文章,我选择一个语段——
时隋婴孺,逮长,知父执吐蕃,日夜号泣,坐必西向,不食肉。母告以貌类泌者,终身不引镜。
这句话应该读起来不难,文章的主角长大后,知道自己爸爸被吐蕃抓了,天天哭,向西边坐,不吃肉,妈妈告诉他容貌和他爸爸像,他这辈子不照镜子。
从字面上理解并不难,但是如果我问你,这段文章说明了主角具有什么品质。
这个事就就很麻烦了,很多同学根本看不出来,不照镜子,有什么品质呢?
而答案是什么?答案是这篇文章的主角,非常的孝顺。
你问我为什么孝顺?其实很简单,就是在于文化共识。
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下,当一个人行为按照这个逻辑运行的时候,就应该伴随的品质叫做孝顺。
你要问为什么?因为这个当时人的文化共识,他们一致性默认的文化,你很难找到绝对的因果解释。
相似的情况在诗歌中更多,为什么一篇文章你看得懂每个字,但是就读不出诗歌表述的情感呢?
还是在于,对于当时的文化共识没有办法做到了解。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文言文要真正读懂,古代人在文化共识的语境下的理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可惜的是,似乎学校里面很少会有这样的研究。
我之前已经和同学们说过,我自己本身是一个语文应试很强的人,所以我非常清楚的知道,我之所以能够有非常好的成绩,其本身的知识框架是怎么样子的。
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关于文化共识这一块,也会花更多的时间去讲,因为只有能够了解特定文化环境下的语言共识,很多题目我们才能知道为文章的主旨表达究竟是何,文言文和诗歌才能拥有“零失分”的可能性。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