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日本与苏联的军事力量水平差距有多大?假若在二战初期日本决意进攻苏联,会有什么后果?

最新跟帖
拍萝拍萝

拍萝拍萝

日本要去进攻苏联,那就丢失了中国占领区,如果攻打苏联,配合德国,消灭了苏联,给德国壮大起来了,德国不可能在苏联分到一杯羹,到头来日本什么也捞不着事小,反过头来德国要吃掉日本,日本这个傻事,他也不会干的。

厌倦了?逃离

厌倦了?逃离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这决定了外敌都是从海上而来,这从镰仓幕府时代的两次蒙古入侵日本以及1853年的黑船事件都可以充分的证明。因此,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军队的发展重心都放在了海军建设上,资源也优先海军,所以它的陆军发展则滞后很多,其陆军战力连许多欧洲二流军事国家都不如。

相反苏联是个传统大陆国家,其国土幅员辽阔,陆军强大。截止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时,苏联红军共编有303个师,总兵力5224066人。

苏联远东地区地广人稀,每个居民点之间相距甚远,冬季来临时,人必须窝在居民点内寸步难移。而且当时远东地区并未探明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石油,对于日本来说花大力气占领并不划算,不如南下抢占那些现成的油田和橡胶园等战略物资。

号称精锐的日本关东军即便是在全盛时期,其兵力总数上也无法与苏联远东方面军相比。更何况在武器装备上日本陆军就更加没法比了。在1939年日本试探性的对苏联主动挑起了两次战争(诺门坎和张鼓峰),但都以完败而告终。

因此事实证明,即便日本在德国入侵苏联后全力进攻苏联远东地区,最多只是像1925年前的那样占领远东部分城市,但由于补给困难等原因无法打到苏联的欧洲部分去。何况苏联当时在在远东地区部署的兵力直至45年八月风暴发动前都保有百万之众的兵力,日本人根本占不到任何便宜,此时的苏联红军可比他们的前辈沙俄陆军强多了。

飞行小鱼儿

飞行小鱼儿

参照德国最强的时候进攻苏联的下场,再讨论日本进攻的结果有意思吗?

1324124

1324124

二战期间,日本的综合国力及军事力量与苏联的差距很大,如果二战初期日本决定进攻苏联,那样日本会失败的比德国还要惨。

下面我们用二战期间一组相关国家的国力、军力进行比较一下,看看日本的差距在哪里。

1、二战期间苏联综合实力;

1940年二战时期,苏联的国土面积是224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2.5个美国、35个德国、50个日本国土面积,人口2亿,年发电量485亿度,年生产煤炭1.5亿吨,钢年产量为1600万吨,拥有900万军队、飞机3万架、坦克2.4万辆、火炮10万门、汽车27万辆。综合国力排在美国、德国之后,列全球第三位。

2、二战期间德国综合国力;

1940年二战期间,德国的国土面积63万平方公里,人口7000万,钢年产量为3400万吨,比当时的英国、法国、苏联、日本及意大利的钢产量加起来还要多,仅次于当时的美国。1940年德国兵员调动能力为1000万,拥有飞机11万架、坦克5万辆、火炮16万门。当时德国的综合国力及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列全球第二。

3、二战期间日本综合国力:

1940年二战期间,日本的土地面积为43万平方公里,是苏联的50分之1,人口9000万,是苏联的一半,钢年产量是700万吨,比苏联的一半还要少,总兵力有650万,比苏联少200万以上,拥有飞机3.5万架,这一数据超过苏联,火炮1.3万门,这一数量的5分之1,坦克1万辆,只有数量的3分之1。

综合以上数据,强大的德国攻打斯大林格勒用了7个月,没有拿下,结果被苏联打败,德国攻打莫斯科用了近3年时间,结果以失败告终,凭小日本当时的实力,要是攻打苏联它会比德国失败的更惨。苏联红军进入我国东北,打击日本关东军,那叫,摧枯拉朽,小日本溃不成军,一个星期,苏联红军在我国东北地区就消灭、降服小日本75万人。

Zoe*Maurch

Zoe*Maurch

如果二战初期,日本肯投入二战中期三分之一的力量,进攻苏联。并派联合舰队,封锁苏联海上通道。那苏俄这个文明,大机率就从人类历史舞台上消失了……

只要打两年多,甚至不用两年,500万德军就会从西线夹击苏联。数据显示,德国共造成了约2700万苏联男性的死亡……整整一代人,几乎死光了。以至于战后苏俄女人一夫难求。

若再加上日军,日军比德军残忍百倍。实施的是“三光”政策!哪里反抗就屠杀哪里:杀光、烧光、抢光……而毛子又天生彪乎乎的,爱反抗,男的难免被大量虐杀……

日寇不打中国,也就不会惹美英不高兴、不会断掉对日本的军贸。不断掉对日军贸,日本也就不会炸珍珠港。不炸珍珠港,美、英、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也就不会对日宣战并对苏援助……

本身苏联搞驴列公有制那套,就动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蛋糕。美英当然乐的坐看异端消失……

宗上所述。苏俄能作战的男人会全部被杀光……年青的女人会沦为性奴,被日德瓜分。一个文明也就慢慢被消失了……

冬日里的鸢尾花

冬日里的鸢尾花

二战初期,如果日本放弃中国,与德国人夹击苏联,苏联会割让亚洲部分领土换取日俄停战,或者,争取中国入俄制衡日军,蒋总统会促成此事。欧州区域领土上,若德击败俄后,中俄联手可在亚洲领土区域击败日本。

♥羽、墨♠

♥羽、墨♠

苏芬战争了解一下

桃夭..Myth

桃夭..Myth

二战期间日本与苏联之间存在着代差,确切地说,日本陆军的军事水平在当时还停留在一战时代,而苏联已经步入了二战时代。

就拿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来说,就曾经出现过日军用骑兵的马刀去砍苏军坦克的事情,我们一般认为骑兵用马刀砍坦克首先是发生在波兰战场,但这种事情其实最早还是日本人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一开始是在1939年的5月11日,伪满洲国与外蒙古之间发生了一次边境冲突,双方互不相让,随后冲突升级,伪满洲国背后的日本和外蒙古背后的苏联便因此直接干了起来。日军先是派了23师团的一支骑兵队赶赴冲突地点,在取得了一些小胜后立即遭到了苏军和外蒙军的围攻,这支骑兵队在面对苏军坦克的时候竟然纵马挥刀冲向了苏军的坦克,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这支骑兵队全部阵亡。

之所以会出现用骑兵去冲锋坦克的事情,是因为当时的日军相信他们能用肉体去碰撞钢铁,用他们的武运长久去战胜苏联的现代化工业。

后来战事继续扩大,朱可夫担任战役总指挥后,苏军从后方调来了3个步兵师、1个摩托化师、1个坦克旅以及大量的火炮。这支苏军总共有10万余人,498辆坦克、346辆装甲车、542门大炮和515架飞机。同时为了配合进攻,苏军还准备了18000吨炮弹、6500吨炸弹,面对这种阵势,日军竟然真的用血肉之躯去对抗起了苏军的钢铁洪流,这只能说当时的日军根本就不懂什么叫机械化战争。

▲日军95式坦克

日军除了缺乏对机械化战争的理解,在战场上与苏军的差距更多的则体现在了装备上。

当时日军装备的坦克主要是89式和95式这两种坦克。就拿95式坦克来说完全就是一种秀珍坦克,重量只有5吨左右,装甲也非常地薄,6到12毫米,根本就不经打。在缅甸战场上,中国远征军曾经用美国援助的10吨大卡车撞翻过日军的95式坦克,连卡车都撞不过,这种坦克上了战场基本就死摆看的了。

89式坦克稍微大一点,日军称之为中型坦克,但在苏联人眼里连轻型坦克都不是。而且日本由于工业技术水平很差,坦克的钢板都是用铆钉铆上去的,只要被对方击中,坦克上的铆钉就会到处乱飞,甚至坦克驾驶员还有被铆钉扎死的。而苏军的坦克都是用的焊接技术,这也是当时世界上的主流技术,比起日军的坦克来说明显就耐打多了。

此外95式坦克装备的火力是37毫米火炮,89式坦克装备的是57毫米火炮,这些火炮不但口径小而且都是短管炮,射程非常短,只能用于支援步兵,在战场上与苏联的坦克交手的时候,哪怕日军坦克正面击中了苏联坦克,苏联的坦克驾驶员都没有任何感觉,接着肆无忌惮地往前冲。苏军当时还装备了大量的喷火坦克,这样的坦克到了日军坦克跟前一喷火,日军坦克马上就炸了,苏联人甚至都懒得用炮去轰日军坦克,很多时候都是直接撞或者用火喷。

▲苏军缴获的日军坦克(看起来日军坦克就像是玩具)

日本士兵在与苏军坦克对决的时候,他们的任何武器都派不上用场,唯一能对苏军坦克造成威胁的竟然是苏打水瓶,在这样的瓶子里装上汽油,燃烧了以后往苏军坦克发动机上扔,也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对苏军坦克造成实质性的损害。

在7月23日的决战中,日军集中了上百门火炮,发射了15000多发炮弹,对于日军来说这就等于是下了血本了。而苏军火炮对日军的还击,倾泻了日军十倍以上的火力,一下子把日本炮兵打了个全军覆没。

▲苏军的重炮部队

当时的苏军团级单位装备的是76毫米口径火炮,师级装备的是122毫米口径的火炮,到了军级装备的就是恐怖的152毫米口径火炮了。而日军即便是师团级装备的也仅是75毫米口径火炮,而且这些75毫米火炮还多是日俄战争时代留下的旧式装备,射程也很短只有9000米左右。日军所谓的重炮也只是120、105和100毫米这样口径的火炮,这些的火炮在日军当中只有军级甚至是方面军一级的单位才能配备,即便是这样的重炮,其性能也只是与苏军师级单位的火炮相当。在火炮对决中,日军不仅火炮口径远小于苏军,就连炮弹数量也只有苏军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交战的时候被对方碾压就再正常不过了。

▲莫斯科战役中滑雪橇的就是苏军远东军,他们非常善于冬季作战

所以以日军当时的情况,基本不是苏军的对手。如果日军在战争初期就集中精力去对付苏联,那么苏联的远东部队肯定会被日军牵制住,后来当德国进攻苏联的时候,苏德战争的结局就很难说了。在苏联战斗到最危险的时候,尤其是在莫斯科保卫战的时候,由于苏联确定日本不会进攻苏联远东地区,苏联才从远东地区调回了十几个师参与到了莫斯科战役中。这些部队非常善于冬季作战,在莫斯科战役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些部队的支援,苏联很可能会丢掉莫斯科。当然即便苏联丢掉了莫斯科,也不一定就意味着失败,苏联还可以继续与德军周旋,只是以后的战局就很难分析了,毕竟历史不能假设,这样的事情也没发生过。

海底影

海底影

这要看二战初期指的是哪个时期了,我们都认为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是二战的爆发点,如果在这时候日本进攻苏联不会有好结果,因为这一年的5月11日到9月16日,日军已经尝到了与苏军作战的痛苦,这几个月内日苏双方在诺门罕爆发局部冲突,是日本对苏作战试探的最高潮,也彻底改变了日本对苏联的认识。

诺门罕战役分三个阶段,日军只在对蒙军作战的第一阶段尝到甜头,在苏军加入后毫无还手之力,尤其是空中作战中苏军一直掌握先机。在第二阶段的进攻作战中,日军第23师团2万余人发起进攻,但日军仅有84辆小型坦克可用,而朱可夫一次性就集中了150辆坦克和154辆装甲车,另有各种口径的火炮90门参战,在火力上远超日军。

到8月初,苏军在诺门罕地区集结3个步兵师、3个装甲旅、3个坦克旅、1个炮兵团、2个反坦克炮营、2个防空营和其它大量辅助性部队,总兵力约10万人,苏军统帅部动用大铁路日夜不停的运输装备和给养,给朱可夫提供了498辆坦克、346辆装甲车、542门大炮和515架飞机,各种弹药超过3万吨,还有3000多辆卡车为前线分散的部队运输给养,连饮用水都用卡车运到部队。

相比苏军的高效率、高机械化,日军的反应明显跟不上,甚至不得不在一开始就是动用细菌战,731部队也第一次投入实战,但结果非常不理想,由于苏军后勤供应充足,士兵连饮用水都不用自己操心,大大降低了被细菌感染的概率。

苏军8月的反攻是极不对称的作战,日军面对机械化、立体化进攻毫无招架之力,山县武光大佐、伊势高秀大佐、森田彻大佐等一群高级军官战死,第23师团遭到重创,损失了全部的重炮后仅有少数人突围。此后关东军能做的就是增援诺门罕三个师团约27800人,还要从关内战场抽调炮兵、汽车兵、空兵和防空部队驰援诺门罕。

(被俘日军)

请注意,此时的关东军并不具备独自与苏军作战的能力,还要向分身乏术的关内日军求救,日本大本营也意识到了自己实力的不足,果断制止了关东进一步冒险的计划。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整个1939年日本都没有做好对苏作战的准备。

认识到双方实力差距的日本与苏联签订条约,暂缓了两国的紧张关系,并在1940年9月27日正式与德意结盟,签订了有效期10年的钢铁同盟,三国约定任何一个国家陷入战争,自己都要倾尽军事、经济、政治力量相助。

其实,德国很早就有拉拢日本的打算,但在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之后,日本果断终止了谈判,因为它将苏联视为扩张目标,如果德国与其达成和平条约就无法再对自己提供帮助,但这个立场在诺门罕战役之后迅速发生改变,因为日本认识到自己不但打不过苏联,甚至有可能被苏联入侵,有必要团结德国来防御苏联。

日本在诺门罕战役中充分认识到了苏联的可怕,这是在人力、物力、科学技术力量上全面压倒自己的巨人,如果再不改变别说入侵苏联,不被苏联入侵就不错了。在1940年9月加入轴心国之后,日本开始与德国、意大利展开大量技术合作,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装备水平和军工实力,鼎鼎大名的零式战机不久后诞生,但是日本的整体国力并没有太大提高。

苏联当时的钢产量每年都在2000万吨上下,而日本仅有400万吨左右,钢产量的巨大差距直接决定了苏联和日本的军事实力对比,苏联能在短短几年内将兵力扩充到520多万,而日本就算能找到520青壮年,也生产不出来520万支步枪,日本的九九式步枪从1939年开始生产,一直到战争结束也才产出260万支,而苏联不仅能保证520万人的轻武器供应,还有大量的产能生产坦克、飞机、大炮,在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时,苏军就装备坦克2万辆以上,日本全国也找不出5000辆,这就是双方的差距。

苏德战争期间,苏军在远东的正规军超过60万,加上预备役的话有百万兵力可用,实力并不比关东军差,如果此时日本执意进攻苏联,双方会撞的头破血流。但1942年的苏联工业基本都在车轮上,生产力严重缩水,这是日本进攻苏联的最后时机。

但此时日本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德日在1940年9月达成同盟时,日本已经入侵法属越南了,这引起了美国、英国的警觉,石油、钢铁、橡胶禁运随之而来,日本的资源无法支撑对苏作战,就连维持对中国的战争都很困难,因此进攻苏联的计划无法付诸实施。

梦梦周

梦梦周

就兵力上算,日本是苏联的二分之一,那作战斗力水平方面,苏联军队战力是日本的至少五倍以上。

当时日本的武器水平还只是一战的水平,但苏联已经是可以和美国抗衡的世界尖端水平。这个差距还是挺大的,也是日本不敢一下子对苏联动刀的原因。实际上,苏联对日本的几次正面交锋都是很轻易就打赢了。


那么假若在二战初期直接攻打苏联,又会怎么样呢?

那日本将被打回老家, 不过苏联有可能会丢失部分领土。在战斗初期,德军就进攻苏联的东部了,如果日本再配合,在西部同时进攻,那么就会让苏联的战线拉长,首尾不能兼顾。在战略上,很可能要选择放弃一边的防守,或减弱防守,局面将会变得很被动。在战力上,日本完全不是苏联的对手,但是当时日本也是东亚诸国中最强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会对苏联的战略布局产生影响。

最直接的,就是先把日本打怕了,稳住东边。但可能就会对西边德国的牵制作用有所减弱。


历史上苏联对日本的几场重要战争

1、张鼓峰事件bai战役1938年7月

7月30日起,日苏双方展开对沙草峰、张鼓峰等高地的反复争夺,并不断增加兵力。日军参战总人数近7000人、火炮37门。 苏军在8月5日前,在战斗行动地域集结了1.5万余人、237门火炮、285辆坦克。另有250架飞机支援苏军部队行动。

8月11日,根据日方的建议,双方停止战斗。苏军控制了张鼓峰,占领了沙草峰;日军撤退到图们江西岸,放弃了一向坚持的边界线。而后,双方签署协定书,领土维持现状不变。

2、诺门罕战役1939年5月

诺门罕战役,或称哈拉哈河战役,又叫诺门坎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日本及苏联在远东地区发生的一场战役。战事于1939年在当时的满洲与蒙古的边界诺门罕发生。

日、苏双方的军队分别代表“伪满洲国”及“蒙古国”交战(以苏联朱可夫元帅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乔巴山元帅为领导的苏蒙联军),但日、苏双方并没有向对方正式宣战。战事以日本关东军失败而结束。日、苏双方此后在二次大战中一直维持和平状态。

3、满洲战役1945年8月

满洲战役原名远东战役是苏联为履行在雅尔塔会议上在德国战败后,有条件对日本作战的承诺。于1945年8月到9日,苏联军队发起远东战役。苏联以三个方面军150余万大军兵分四路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全线进攻。同时苏军太平洋舰队也先后在朝鲜北部,千岛群岛登陆,协同陆军作战。

4、八月风暴行动

或称满洲之战、苏日战争,由1945年8月8日开始。苏联在这场军事行动中彻底击垮了日本关东军,占领了中国东北、朝鲜半岛北部、南库页岛及千岛群岛。这标志着苏联履行雅尔塔会议中的协定,在纳粹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对日本宣战,加入了太平洋战争。

5、苏日中立条约

由于日本在诺门罕战败,日本与苏联在1941年4月13日签订类似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的中立条约。1941年下半年,当德国入侵苏联后(巴巴罗萨行动),日本曾考虑撕毁条约,但最终依然维持及继续进侵东南亚,很大程度由于诺门罕战役的失败,导致日本不敢联同纳粹德国攻打苏联。

虽然日本与德国是三国同盟条约的成员,1945年4月5日,苏联单方面终止中立条约,三个月后,苏联入侵满洲,进攻在满洲的日本关东军。

dancejinjin

dancejinjin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黄浦江下,无授权禁转!

日本与苏联军事水平的差距从一件小小的反坦克炮就能看得出来。反坦克炮是一种弹道低伸,穿甲能力强,主要用于毁伤坦克和其他装甲目标,亦可用于摧毁各种土木工事的直瞄火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坦克炮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被各个交战国所广泛运用,不过对于日本来说,他的反坦克炮之路则是一条充满着苦难和不幸的失败之路。

(第二次大战时的德国反坦克炮)

受制于经费和技术能力,日本陆军的武器更新一直是要落后同期的欧洲国家,在德国的pak35/36型反坦克炮的原型炮诞生四年后的1933年,日本陆军才开始研究自己的反坦克炮,第二年,首门原型炮诞生,在经过一年多的修改和测试后,于1935年3月定型,称之为九四式37毫米炮。这里可能有读者会有疑问了,为什么不直接写出来火炮的种类呢?这是因为日本陆军的守旧思想,主张一味的无脑进攻,因此陆军内部很难通过一些带有防御含义的火炮名称,尤其是反坦克炮(日本人称之为对战车炮)这种带有明显守势的用词,就更加不可能通过了,因此为了“避讳”就只得含糊的称之为“37毫米炮”。

(九四式37毫米反坦克炮)

九四式37毫米炮重327千克,最大射程7千米,配用的穿甲弹可在350米击穿30毫米的钢板,性能平平,除了重量相比其他国家火炮较轻之外毫无亮点,而且相对于此时欧洲大部分的反坦克炮都安装了可用于机动车辆牵引的充气橡胶轮胎,九四式仍然采用了木质车轮,因此在机动性上,更加落后他国的同类型武器,但没有办法,这在当时是日军唯一能拿出手的反坦克炮,即使性能差劲也要装备,九四式装备于日军步兵联队的速射炮中队,每中队装备4门。

(诺门坎战役结束后,被苏联红军缴获的九四式反坦克炮)

(诺门坎,苏联红军的装甲部队向日军发起进攻)

九四式作为反坦克炮的首战是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同时也是日军首次遭到大规模装甲部队进攻的战役,此战日军投入大约60-70门九四式反坦克炮,在最初的战斗中,日军使用反坦克炮给苏军装甲部队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但是进入到了消耗战后,日军自身实力不足便暴露无遗,8月20日,苏军对日军发起了空前的进攻,大量重炮,坦克,飞机展开的攻势瞬间撕开了日军的防线,仅用了10天时间,日军就被全面击溃。而九四式反坦克炮也损失了大部分。根据苏军统计,被缴获的反坦克炮多达55门,在苏联红军的装甲洪流面前,日军引以为傲的反坦克炮只得化为一堆堆等待回炉的废铁。如果日本陆军真的全力进攻苏联,说实话苏联留在远东的几十万军队打垮日本陆军基本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参考资料:火炮历史的见证关东军对苏战备·诺门罕事件

默大小姐

默大小姐

二战日本海军肯定是比苏强,陆军可能不如。二战日本进攻苏联是不可能的,从东北打到莫斯科要多久?中途能拿到什么好处?抢占什么资源?战略蓝图大东亚共荣圈也还不包括这些地方,宁外何必撕毁两国协议?在大陆还没占领的情况下。造成腹背受敌。战争背后是利益,打苏联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后果是日本人受不了冰天雪地,玩完。苏联进兵关东军也是在广岛之后,再不下场就没得捞了。

汪雨檠

汪雨檠

这要说军事水平差距,还真没可比性!但如果要是日军全力进攻苏联,不考虑德国入侵苏联,五个日本也不是老毛子的对手!

先说前半截——没可比性,那是因为苏联几乎没海军,而日本却是几十年的投入大部分被海军吃了,以至于二战开战时候,日本海军实力仅次于第一的英国,和美国并列世界第二强大海军国家!所以说这真没法比。

再说后半截,既然日本要进攻苏联,就只能是陆军的活,强大的海军是一点劲也使不上。而苏联呢,几乎全部投入都是用来发展陆军,虽然技术上不够先进,但块头够大,火力够猛,数量够多,更有完善的现代化后勤保障系统,而日军的陆军就像个小媳妇,坦克都几乎是一溜的超级轻便的母坦克,行军离开铁路多半靠两条腿,在苏联远东广袤无垠的西伯利亚进军,相比更适应寒冷的老毛子,小日本是哪样都是短板,所以说五个日本也没法老毛子抗衡。当然,如果日本人准备充分,在1942年春天对苏联人发动突然袭击,拿出日俄战争夺取旅顺口的牺牲精神和勇气,说不定还真能和元首一起把老毛子干趴下!

物执

物执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后国力大增,因岛国狭小,有强烈的危机感,所以上至天皇下至百姓奋发图强,有强烈的民族使民感和凝聚力。按日本先驱的作战计划占领东山省这战略企图并没错,错就错在不该发动918事变后继而全面侵略中国,中国当时地域广扩,人口众多,但民贫物资匮发,因为要维持广大的占领区,日军己力不从心。第二错不该南下发动珍珠港事件继而侵略东南亚,严重触犯了英美利益,这为日本加速灭亡敲响了丧钟。我们回头来看,日本占领东山省后与中国签署和平协定,在当时的中国蒋介石集团还没有完全摆平各处的军阀,国内短时间还行不成对日全面作战的各项基础,而东北地域广大,出了不生产橡胶,石油等战略物资外,其它的比如粮食,兵工在当时的中国可谓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日本人能够经营好就有了能对抗苏联的物质基础。在没全面侵华战争前,美国并未全面断绝对日石油供应,日本还尚存一线储备石油等战略资源的生机。如果德国在一九四O年六月发动了对苏闪电,日本举全国之力对苏宣战,此时也是日本发动对苏战争的好时期,苏联忙于两线作战必定焦头烂额,而苏酸的重兵集团大都在欧洲战场,西伯利亚及外蒙古虽然也留有了上百万部队,由于战线太长,分担的战略要点很多。如果日本全力尽攻不出九月整个蒙古乃至西伯利亚将为日本所占领。随着寒冬来临,日本作好战略储备待来年开春与德国再完成夹击苏联我想德日在莫斯科会师将会成为可能。如果历史有可能,那么南下派将会积极地变成北上派!

隔壁阿嬷家的喵

隔壁阿嬷家的喵

一方面,日本是个资源缺乏的岛国,与沙俄抢夺欧亚大陆利益由来已久。

从亚洲历史进程中得知,别看日本岛国狭小,但对欧亚大陆的扩张历史并不短暂。在我国明朝时期,倭寇就经常进犯东南沿海,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国家行为。发生于1894年的甲午战争,日本海军打败清朝北洋水师,从而加快了日本争夺欧亚大陆利益的步伐。

1904年,当欧洲列强在为发动一战作军事准备时,在亚洲的旅顺口,日俄之间爆发了狗咬狗争夺殖民地霸权的日俄战争,此战,盘踞在东北的老沙俄让位于日本,也是从这时候起,日本把占领满洲作为占领整个亚洲的跳板,为此专门组建了关东军,成为侵略亚洲和加入轴心国发动二战的核心力量。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展开了侵华战争的第一步,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在随后的七八年间,世界军事格局也在发生急剧变化,1933年第三帝国头子上台,1936年德意日建立反共联盟阵线,1940年,德意日建立罗马-柏林-东京军事轴心核心,轴心国与同盟国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殊死作战。

这个过程看似日本与欧洲战争狂人联系在一起,有合作的意愿,实际上,日本的做法都是表面文章,做得更多的是我行我素,他与德意轴心国不同,喜欢吃独食,野心甚至比欧洲战争狂人还要大。

但是,在日本加入轴心国之前,围绕北上西伯利亚和南下东南亚前出太平洋的问题上,并不是铁板一块。1938年在中苏边境的张鼓峰,1939年在中蒙边境的诺门罕,日本关东军与苏军边防部队发生了两场边境战争,虽然战争结果关东军都打败了,但从中也看出日军与苏军之间军事力量的差距太大。

这两场发生在二战初期的边境战争,也让苏军与日军的军事实力进行了一番对比和较量,包括1945年苏联红军在东北发起对日本关东军的最后一击,从中也能看出,日军的武器装备还是太单薄了一点,反应的也是日本处在二流战队的水平上。

另一方面,日本如果北上西伯利亚,不仅达不到战略企图,还很可能提前走向灭亡。

有些人认为,日本如果不在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招惹美国,选择北上与德国东西夹击苏联,很可能改变二战格局,对日本更有利一些。但实际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从二战的发展过程看,美国无论有没有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罗斯福都有可能选择采用其它方式加入二战,这一点从珍珠港事件以前就已有分晓。1937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导致抗日战争全面展开以后,美国就加大了对亚洲的支援力度,不仅在军事经济和外交各个方面,而且还断绝了与日本的经贸往来和能源合作,对日本起到了釜底抽薪的重大作用。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二战爆发,美国宣布与英国站在一起,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美国又选择支援苏联,也就是说不管日本招不招惹美国,美国介入二战的主动行为已经开始了,只是珍珠港事件帮罗斯福解除了中立法的绳索,美军可以名正言顺地参与二战各个战场。

那么,如果1939年德国在欧洲发动二战的同时,日本关东军继续选择进攻苏联会如何呢?可能的选项有三:

一是日军被苏军打得满地找牙。因为苏德战争爆发初期,苏军虽然在西面的防备准备不够充分,但对日本关东军的防备还是常备不懈的。这不仅在于两次与日本作战,苏军已经掌握了日本关东军的企图,而且还在于斯大林在西伯利亚部署了重兵预备队,目的就是应对日军北上的,如果打起来,日本仍然不是苏军对手,凭苏军当时的武器装备,日军不在一个等级上。

二是日军占领部分领土,但战线太长兵力不够。本身,二战爆发前,中日之间的抗日战争已经全面爆发,日军如果同时展开侵华战争和西伯利亚战争,结果只有一条,打赢了也要很快输掉,打不赢的话就满盘皆输。因为日军的战线太长,补给和兵力不足成了最大的问题。

三是日军收缩南线战场,把北上作为主要方向,结果输得更惨。关于这一点,有些人认为,当时日本海军以山本五十六为代表,就是主张北上,理由是日本海军比苏联海军有优势,同时日本关东军已经有满洲为大本营,选择北上的后方纵深对日军有利。但以东条英机为主的陆军部认为,选择南下对日本有利,因为日本不仅有东南亚的丰富资源支撑,太平洋才是日本对外扩张的重要目标。

但日本真要选择北上,也会遇到一个棘手难题,西伯利亚面积宽阔,能有日本需要的资源吗?日本要拿多少兵力占领这个地方呢?何况美国在太平洋对日本展开进攻,日本还能有回手之力吗?结果只能是日本东西夹击苏联不成,自己反而被苏联与美国南北夹击灭亡了。

从上面分析看出,当时日本两派分歧肯定已经深思熟虑地考虑过,南下比北上更有利些。如果单从冒险方面考虑,日军连美国都敢招惹,为什么不敢选择再与苏联打一场大仗呢?还是前两次领教了苏军的实力,同时占领西伯利亚只能牵制苏军兵力,对德国有利却对日本一点好处都没有,这才是日军南下的根本原因。

湛蓝

湛蓝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