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历史上宠冠六宫的海兰珠真的在处处排挤庄妃吗?真实历史是怎样的?
大王独行天下
好些问题,都是以现在女性的思维,看问题。也许,那个年代的女性,接受一夫多妻。没有现在女人的烦恼,一个家庭中的众多妻子,都是一心辅佐夫君。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
cd淡墨
“海兰珠快死了!”正在与明军决战的皇太极听到这个消息,抛下军队,连夜快马回宫。心内焦急以至于鼻血直流,他也顾不上处理,依旧马不停蹄地赶路。
当他日夜兼程赶到盛京时,海兰珠已经香消玉殒。
没有见到海兰珠最后一面,皇太极悲痛至极。他抱着尸体嚎啕大哭,几次哭到昏厥。
“皇上节哀!您肩负着江山社稷,万万要保重龙体!”群臣和妃嫔们跪倒一地,声声哀求。
海兰珠的亲妹妹孝庄心里很不是滋味。她为姐姐过早离世而感到悲痛,却也禁不住有一丝窃喜。
她和海兰珠共侍一夫,可是皇太极心里眼里只有海兰珠一人。
往事历历在目,自己所受的委屈不时涌上心头。
一、姑侄、姐妹三人共侍一夫,皇太极却独宠一人明朝末年,女真人在长白山崛起。
为了拉拢各派势力,女真人与蒙古科尔沁部开始联姻。
公元1614年,科尔沁大领主莽古思将16岁的女儿哲哲,嫁给了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为大福晋。
婚后两人感情不错,可是结婚11年,哲哲却只生了女儿,生不出儿子。
嫡传无后,哲哲的地位最终很可能被别人取代。
莽古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1625年,他又将自己的孙女、哲哲的亲侄女、13岁的布木布泰嫁给皇太极,为侧福晋。
布木布泰就是后来辅佐了顺治、康熙两朝皇帝的孝庄太后。
接下来的几年里,孝庄怀孕三次,可是科尔沁部落的愿望依然落空了,因为她生下来的也都是女儿。
1634年,科尔沁部落又送来了一个美女。她就是孝庄的亲姐姐海兰珠。
海兰珠嫁过来时,已经26岁了,这个年龄在当时是绝对的大龄剩女。
正史上虽然没有记载过海兰珠在嫁给皇太极之前有过婚配,可是从她的年龄上来看,海兰珠很可能有过一段婚姻。
民间传言中,海兰珠的前夫是草原上的贵族。
皇太极不仅不嫌弃她,反而好像忘记了自己43岁的年纪。他如一个青春年少的小伙子一样,爱得炽热,爱的专一,爱得全心全意。
皇太极对海兰珠,是正史都承认的偏爱。
1】海兰珠入宫仅仅一年多,位分就在后宫中飞速攀升至第二位
1636年,皇太极正式称帝,改国号“清”。大福晋哲哲被册立为皇后,海兰珠被封为宸妃,孝庄被封为庄妃。
虽然海兰珠和孝庄都是妃位,差别可是不小。
“宸”原意是帝王的居所,后来延伸为帝王的代称,“宸妃”便是妃子中的帝王,不输给皇后的存在。
《论语》:为政以德壁如北宸,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宸妃在位次上位于皇太极五个妃子中的第二位,仅次于皇后哲哲。
在皇太极心中,海兰珠的地位恐怕早已超过皇后。
如果不是因为哲哲是海兰珠的亲姑姑,皇后的位置也很可能由海兰珠取而代之。
海兰珠所住的宫殿,被命名为关雎宫,取自《诗经》中的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而此时,海兰珠入宫仅仅只有一年多的时间,毋庸置疑,她得到了皇太极的专宠。
而早于海兰珠入宫九年多,并给皇太极生下女儿的庄妃却在五个妃子中位列最后。皇太极对孝庄的冷落可见一斑。
2】海兰珠生下一子,皇太极欣喜若狂
1637年,海兰珠生下一子。
这是皇太极的第八个儿子,一反他对于前七个儿子诞生的低调态度,皇太极大张旗鼓地举行了庆祝仪式,将自己的喜悦宣告全天下。
皇太极大宴群臣,还颁发了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除了十恶不赦之罪外,一切监禁之人全部免罪。
诏令中写道:“自古以来,人君有诞子之庆,必颁诏大赦于国中,此古帝王之隆规。今蒙天眷,关雎宫宸妃诞育皇嗣,朕稽典礼,欲使遐迩内外政教所及之地,咸被恩泽……”。
皇太极还大肆封赏海兰珠的亲族,蒙古各部落的首领供奉了大量贺礼。
一时间,盛京城内热闹无比。
可惜的是,备受娇宠的小皇子,不到一岁就夭折了。
八阿哥夭折后不久,孝庄生下儿子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帝。
此时,皇太极还沉浸在八阿哥夭折的悲痛之中,整个皇宫都笼罩着悲戚的氛围。
福临的诞生不仅没有庆祝仪式,皇太极甚至都没有多看他几眼。
两相对比,孝庄的心都凉透了。
3】海兰珠早逝,皇太极痛不欲生
儿子的夭折对海兰珠的打击非常大,她郁郁寡欢,不思茶饭。
眼见海兰珠的身体越来越虚弱,皇太极请了许多名医为她医治,又多方开导她,却收效甚微。
1641年,皇太极与明朝军队在松山锦州进行决战,双方数十万大军生死搏杀时,使臣来报“关雎宫宸妃病重。”
皇太极心急如焚,匆匆安排了将领们留在锦州继续战斗,自己则立即启程返回盛京。
一路上快马加鞭,一刻也不肯停歇,恨不得立即插上翅膀飞到宠妃身边。
即将到达盛京时,得知“宸妃已薨”的消息,皇太极简直如五雷轰顶。
飞马直扑关雎宫后,皇太极心碎了,33岁的海兰珠再也不能与他深情凝视。
他抱着海兰珠的尸体嚎啕大哭,丝毫不顾一国之君的形象。
皇太极也自责说:“太祖崩时,未尝有此,天之生朕,岂为一妇人哉”。
可是他却深陷于自己悲痛的情绪无法自拔。
海兰珠死后,皇太极将她追封为“敏惠恭和元妃”。
“元”在满语中,有原配的意思,可见在皇太极心目中,已经把海兰珠当作了自己的结发妻子。
海兰珠丧期内,严禁作乐、宴请、玩乐,违者严惩,举国同哀。
半年后,清军在松山锦州终于取得胜利,明将洪承畴被俘,祖大寿投降。
明军的锦宁防线被破,满清入关的进程取得了决定性的进步。
为了庆祝这么重大的事件,皇宫内举行了庆功宴。可是皇太极以“爱妃丧期未过”为由,没有出席宴会。
皇太极的悲痛延续了很长时间,以后每年都要举行各种祭祀,以怀念海兰珠。
海兰珠死后,身体一向健壮的皇帝忽而昏迷、忽而减食,常常因为身体不适,无法上朝。
他自己也为此感到不安,发出哀叹:“山峻则崩,木高则折,年富则衰,此乃天特贻朕以忧也。”
1643年,52岁的皇太极猝死于盛京后宫,这时候距离海兰珠去世仅仅两年。
皇太极的婚姻几乎都是政治联姻,海兰珠入宫前,除了对皇后哲哲比较尊敬外,他对其他妃嫔并没有特别偏爱。
而海兰珠进宫后,皇太极的心思全部在她的身上。
虽然仍旧不得不与其他妃嫔欢爱,皇太极却只是为了完成传宗接代的责任和义务,并非出于情爱。
与海兰珠的专宠比起来,入宫早了九年的孝庄明显被冷落了许多。
虽然孝庄对皇太极也并非一往情深,可是心中难免有失落感。
那么,她的不受宠是因为亲姐姐海兰珠的排挤吗?
二、海兰珠排挤孝庄吗?俗话说:爱情是两个人的路,容不下第三个人。
皇太极对海兰珠是真爱,海兰珠对皇太极也一定付出了深情。否则精明如皇太极,是不会对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如痴如狂的。
爱情是有排他性的。如果说,海兰珠非常乐于见到皇太极和孝庄在一起,这一定不是真的。
可是,海兰珠很清楚自己的使命和身份,哲哲和孝庄和她是利益共同体。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1】海兰珠、孝庄、哲哲代表着科尔沁部落的共同利益
海兰珠嫁给皇太极,并非出于男女之情。与哲哲、孝庄嫁给皇太极一样,也是一桩彻彻底底的政治联姻。
她们身上肩负的政治使命是一样的。那就是要为皇太极诞育具有科尔沁蒙古血统的子嗣,以进一步巩固“满蒙同盟”的关系,提升科尔沁部落的地位。
海兰珠与孝庄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利益,更何况她们还是亲姐妹,无论谁能够诞下皇子,于科尔沁部落都是利好,也是她们后半生的依靠。
事实上,海兰珠怀孕后大约半年,孝庄也怀孕了。如果海兰珠排挤孝庄,怎么会让孝庄也怀上皇太极的孩子呢?
2】海兰珠宠冠后宫,其他妃嫔在皇太极心目中没有位置,没有排挤的必要
孝庄嫁给皇太极九年后,海兰珠才入宫。
皇太极眼里心里都是海兰珠,因为表现得太过明显和专一,人人都能够看得到,海兰珠自己也非常清楚。
她受宠程度远超其他妃嫔,更别提位于五妃末尾的孝庄。
海兰珠没有必要和其他妃嫔争宠,更没有必要排挤其他妃嫔。
3】孝庄并不钟情于皇太极,从情感上来说,海兰珠没有排挤孝庄的理由
很多民间野史中,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孝庄和皇太极弟弟多尔衮的情缘。
虽然此事并未记入正史,不一定是真的。
可是孝庄并不爱皇太极却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孝庄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刚刚13岁,还是个懵懂的少女,并不清楚情爱是什么。
在此后漫长的后宫岁月中,皇太极对孝庄并不喜爱,颇多冷落。
特别是海兰珠入宫后,孝庄更不得圣宠。
聪慧如孝庄,对皇太极的态度心中有数,她并不期待皇太极的宠爱,也不愿对皇太极付出感情。
孝庄临死前,对孙子康熙说:“你爷爷(皇太极)的墓,已经安放很多年了,就不要再因为我去动了,如果把我运回盛京重新修建陵墓,也会劳民伤财。就不必让我和你爷爷合葬了。我心里一直惦记着你们父子两个,就在你爸爸的陵墓附近给我找个地方安葬了吧。”
孝庄不愿意死后与皇太极合葬,可见她对皇太极是真没有多少感情。
作为孝庄的亲姐姐,深爱皇太极的海兰珠,很清楚孝庄和皇太极之间的感情状况。
因此,她对孝庄毫不妒忌,更谈不上排挤。
4】海兰珠性情温婉,不是善妒之人
海兰珠死后,皇太极给她的祭文中写道:“皇帝谕祭关雎宫宸妃。尔副位椒庭,助宣壶教,自居宫掖,礼遇有加。”
可见海兰珠与后宫妃嫔的相处都是非常融洽的。
皇太子的六子、七子以及孝庄所生的福临,都是在海兰珠入宫后所生。
六子、七子的母亲都是地位等级并不高的妃子。
以当时海兰珠受宠的程度来说,她要是不想让皇太极亲近其他妃嫔,别人怎么可能有机会诞下皇子?
既然海兰珠不会排挤孝庄,而孝庄又是如此聪慧的女人,为什么皇太极不喜欢她呢?
三、情之一字,无法解释感情这个东西,很难用“因为......所以......”来解释得清楚。
男女之情,不过是各花入各眼。
孝庄聪慧,甚至对于朝中大事,往往有独到的见解,能够为丈夫出谋划策。
可是以皇太极的骄傲和自负来说,他并不喜欢女人对他指手画脚。
特别是当皇太极的政权逐渐稳固,孝庄对朝堂大事的关心让生性多疑的皇太极很反感,后宫干政犯了他的大忌。
而海兰珠温柔似水,她以26岁的大龄嫁给皇太极,少了少女的懵懂无知,反而有了一份成熟女子的温柔和体贴。
这正是久经沙场,见惯了血腥屠戮的皇太极所需要的。
无论多么强悍的人都需要一个能够让自己心安舒服的港湾。在皇太极心目中,海兰珠恰恰就能够给他这样一份温暖。
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皇太极的血液中,流着情种的基因。
从他以后,清朝皇帝中出现了好几位情种,引起了巨大的纷扰,也为后世带来了很多的谈资。
也許是兔子
1641年,关雎宫宸妃海兰珠病重,皇太极正在松锦打仗,一向十分理智的皇太极在得知消息后,不顾麾下将领的反对,丢下眼前的战事不管,交给了多尔衮,日夜兼程赶回盛京。
然而,等他赶到关雎宫时,海兰珠已经香消玉殒了,享年33岁。皇太极悲痛欲绝,连续六天不吃不喝,直接晕死过去,经过太医抢救才醒过来。
醒来后,皇太极看着围在自己身边的大臣们,很是愧疚,他对大臣们说:“身为皇帝,需要抚世安民,我怎能为一个妇人如此这般呢?可是我又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悲痛,希望祖宗不会怪罪于我。”
他知道自己需要打起精神,一方面政事还需要自己处理,另一方面海兰珠的身后事也需要自己来安排,作为自己这一生最爱的女人,他不放心其他人来安排。
事实上,皇太极对海兰珠身后事的安排,其他人也做不来,因为完全不符合礼制,基本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待遇。1、丧礼以国丧规格进行办理,用梓棺。
旧时,只有皇帝、皇后、太上皇、太后才能举行国丧,海兰珠虽然只是一个妃子,皇太极却下诏宸妃去世为“国丧”,要用皇后的规格给她办葬礼。
“国丧”是国之大丧,全国都要穿丧服,禁止一切宴乐婚嫁,男子不准剃发,以示哀悼。
虽然海兰珠不符合“国丧”的标准,但既然皇帝都下诏了,臣民们也只得遵从。
但仍然有一些人不听从诏令,在丧礼期间奏乐,被皇太极处置,其中郡王阿达礼和辅国公扎哈纳就因此被剥夺了爵位。
同时,在海兰珠出殡时,皇太极还亲自率领诸王以下、牛录章京以上的各级官员送葬,众多的福晋、固伦公主、和硕公主、多罗格格也在送葬的队伍中。
2、追封海兰珠的谥号,是清朝历史上字数最多的妃子,用字也饱含深意
海兰珠去世后,皇太极给海兰珠追封的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全名为“聪敏恩惠恭敬和谐大福晋”。
这个谥号颇有深意,首先是“元”字,本为“元配”之意,是指第一任的嫡妻,正夫人。
也就是说皇太极将海兰珠视为他的第一正妻,要知道当时皇太极真正的正妻,皇后博尔吉济特.哲哲还在世,称海兰珠是第一正妻,不知把哲哲皇后置于何地?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哲哲皇后不在人世了,皇太极估计会直接追封海兰珠为皇后吧。
同时,海兰珠的“聪敏恩惠恭敬和谐大福晋”,也是清朝历史上,妃子谥号字数最多的。
谥号字数越多表示越尊贵,一般只有皇后的谥号字数会多一点,比如哲哲皇后薨世后,谥号就为“孝端正敬仁懿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简称孝端文皇后。
3、为海兰珠下跪奠酒,中国历史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为妃子下跪祭奠的皇帝了
皇太极在海兰珠丧礼上做得最为越格的事,就是为她下跪奠酒读祭文。
古代男子“上跪天地,下跪父母”,没有听说过哪一个男人为自己的小老婆下跪的,可皇太极却这么做了。
皇太极做这些的目的,就是让他最爱的女人在死后可以得到后世子孙的尊敬和永久祭祀供养。
皇太极在世时,宫里对海兰珠的祭祀十分频繁,每月要进行月祭,每年清明和岁末要举行大祭,朝鲜国王还专门派太监送来香烛礼物致祭。
虽然史料上并没有记载有哪一条诏令写着禁止祭拜“敏惠恭和元妃”,但我们还是可以从相关史料中找到蛛丝马迹。
1、皇太极死后,宸妃的骨灰从地宫转到懿靖大贵妃园寝
按照明清陵寝制度,凡是比皇帝先死的妃子,一般不单独修建妃子园寝或者后陵。
所以海兰珠火化后,骨灰坛也暂时安放在城北地载门外五里临时搭建的芦殿之内,直到两年后皇太极的昭陵陵寝地宫修好,才举行仪式将其正式埋入地宫。
此时的皇太极已经疾病缠身,无法亲自主持仪式,只能派大臣代替自己前往。
半年后,皇太极也与世长辞,葬入地宫,他以为从此他就能和自己一生最爱的女人永远在一起了。
皇太极驾崩后,为了安葬众妃子,不久,清廷也在昭陵陵寝西边修建了妃子园寝即昭陵妃园寝,海兰珠的墓冢也被移到了昭陵妃园寝。
昭陵妃园寝又称“懿靖大贵妃园寝”,也就是说这座园寝的主位是懿靖大贵妃。
懿靖大贵妃就是皇太极崇德五宫之一的娜木钟的谥号,皇太极第十一子博尔果的生母,位居崇德五宫后妃的第三位西宫麟趾宫贵妃。
第一位是中宫清宁宫孝端文皇后,第二位是东宫关雎宫海兰珠,第四位是次东宫衍庆宫巴特玛璪,第五位次西宫永福庄孝庄。
也就是说从位份上来讲,除了皇后外,在妃子当中,海兰珠排位第一。虽然海兰珠不是皇后,但考虑到皇太极与海兰珠的感情,也不是不可以让她与皇太极合葬,但她还是被之后的人移到了妃园寝。
即使是移到了妃园寝,照道理主位也应该是“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但后人却尊懿靖大贵妃为主位,这令人实在不解。
2、清史记载也不再称海兰珠的谥名
乾隆实录和嘉庆年间的在钦定礼部则例中都有记载:“盛京福陵昭陵妃园寝四,一奉安寿康太妃,一宸妃,一懿靖大贵妃,一康惠淑妃”。
一般皇亲贵族死后,如果有谥号都会称他们的谥号以示尊重,比如说孝庄,并不是说她的名字叫孝庄。
孝庄原名布木布泰,博尔吉济特氏,皇太极时称为“永福宫庄妃”,为五宫之末;顺治时尊为皇太后;康熙时尊为太皇太后。孝庄其实是她死后的谥号,全称“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
我们也可以看出,在清史记载中,昭陵妃园寝中皇太极的其他几位妃子,有谥号的都以死后的谥号尊称来记载。
只有海兰珠,明明有谥号,后人却称她为宸妃,直接忽略她的谥号,这十分的不合情理。
3、自康熙帝后的皇帝盛京祭祖海兰珠被禁止祭拜
不仅如此,史书还记载,从康熙朝开始之后,清朝的皇帝一共有数十次东巡盛京祭祖,每次都会去祭祀昭陵妃园寝,表达他们对皇太极嫔妃们的尊敬。
但令人不解的是,每次祭祀时,皇帝们都会连同寝内附葬的身份比较低的格格们(没有位份的侍妾)一起祭拜,却唯独略过了海兰珠。
也就是说,海兰珠从康熙年间开始,她就再没有得到祭祀供养。
连没有位份的侍妾都能得到皇帝的祭拜,生前为五大福晋排名第二、死后尊谥为“敏惠恭和元妃”的海兰珠,居然没能得到后世子孙的祭祀!
显然礼部没有资格也不敢随便撤掉皇太极生前最宠爱的“敏惠恭和元妃”的祭祀资格,这肯定是康熙安排的。
但是海兰珠死的时候,康熙的爹顺治才四五岁,康熙还没出生,他与海兰珠无冤无仇,没有理由这么做。
以上种种无论是海兰珠的骨灰被移葬昭陵妃园寝,清史记载不再称海兰珠的谥名,或者清朝皇帝不祭拜海兰珠,都令人觉得不解。
唯一能解释的原因,这些都是在孝庄的授意下进行的!
所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清宫剧在讲海兰珠与庄妃两姐妹的关系时,总会演到海兰珠处处排挤孝庄,还是比较接近历史的。否则同样是宠妃,顺治帝最爱的董鄂妃在后世人眼中为什么没有这样的形象,相反却是一个非常大度的女子呢?
海兰珠对孝庄的排挤可以从以下几件事情看出来:
1、海兰珠一入宫,孝庄就失宠
满蒙之间的政治联姻,由清太祖努尔哈赤开创了先河。不费一兵一卒就将蒙古最强的两个部落:科尔沁、喀尔喀等编入八旗,归己所用。
继承后金政权的皇太极,为了巩固政权,更是先后从蒙古娶了7位妃子,其中有3位来自后金的铁杆盟友——科尔沁部落。
这3位就是我们最熟悉的孝端文皇后哲哲、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和宸妃海兰珠。
哲哲是孝庄和海兰珠的姑姑。哲哲在16岁嫁给皇太极后,先后生下了两个女儿。
这可把科尔沁部落给急坏了,便在1625年,又将哲哲的侄女,年仅13岁的孝庄嫁给了皇太极。
但是孝庄比她姑姑还惨,接连三胎都生的是女儿。
所幸,皇太极对孝庄还是很宠幸的,5年里连生三胎就是最好的证据。
可这一切都在天聪八年(1634年)的十月十六日,被一个女人打破了,这个女人就是26岁的新寡,孝庄的亲姐姐海兰珠。
皇太极究竟有多爱海兰珠?相信大家多少都听过,我简单概括下:
1634年,海兰珠嫁给皇太极时,皇太极带着后妃亲自出城迎亲,之前没有一个福晋享受过这个待遇;
1636年,皇太极称帝,大封后宫,封海兰珠为“东宫大福晋”,地位在五宫中位居第二位,仅次于其姑姑孝端文皇后;
赐居“关雎宫”,封号为“宸”,“关雎”二字取自《诗经》首篇的“关关雎鸠”,形容男子对心爱女子的爱慕;
“宸”字是北极星的意思,代表的是古代帝王,明、宋两朝被封为宸妃的都是宠妃。“宸”字在满语的意思则是“近处的”,意思是说海兰珠是皇太极最近的大福晋;
同年,宸妃身体不舒服,去鞍山泡温泉,皇太极亲自送出城,送上船,回来的时候,又亲自去河岸迎接她;
1637年,海兰珠生下皇八子,皇太极欣喜若狂,大宴群臣,还颁发了大清朝的第一道大赦令。外藩蒙古各部落首领都来供奉大量贺礼......
和海兰珠的盛宠相比,孝庄的地位就一落千丈了。
在海兰珠入宫之前,孝庄的地位仅次于她的姑姑哲哲皇后,皇太极对她虽然不是爱情,但也很宠爱她。
但在海兰珠入宫之后,皇太极就基本上无视孝庄了,在位份上,孝庄也排在五宫之末。
2、孝庄生下福临,为了怕海兰珠不高兴,皇太极取消了满月宴
海兰珠生下皇八子后,皇太极称“金蒙天眷关雎宫宸妃诞育皇嗣”,也就是说皇太极已经把皇八子认定是未来的储君了。
为了表示对这个孩子的重视,皇太极十分的慎重,想了很久都没想到一个合适的名字给这个宝贝儿子。
但或许是承受不起如此的恩宠,仅出生半年,皇八子就夭折了,连名字都来不及取。
然而就在皇八子夭折的三天前,孝庄诞下了皇九子福临。
为了不让海兰珠受到刺激,别说是大赦天下了,皇太极直接连福临的满月宴都取消了,这让孝庄十分难受,连皇后哲哲也看不下去,去找皇太极讨公道,但皇太极还是坚决不办。
3、海兰珠的儿子八阿哥夭折,将怒气全冲向孝庄,皇太极差点让孝庄母子为八阿哥陪葬
由于皇九子福临出生在八阿哥夭折的三天前,而且据说他出生时,永福宫红光冲天,惊动宫中所有人。
《清史稿》这样记载:
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讳福临,太宗第九子。母孝庄文皇后方娠,红光绕身,盘旋如龙形。
在福临出生之前,孝庄还梦到有神人抱着一个孩子送到她的怀中,并说“这是天下的主人”。
《清史稿》也有记载:
诞之前夕,梦神人抱子纳后怀曰:“此统一天下之主也。”寤,以语太宗。太宗喜甚,曰:“奇祥也,生子必建大业。”
福临的出生与皇八子的夭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不得不让海兰珠认定是福临克死了自己的八阿哥。
皇太极情急之下,差点让孝庄母子为八阿哥陪葬。
这些种种,都让孝庄对皇太极寒心,对自己的姐姐也颇有怨言。
但照理来说,海兰珠已经死了,孝庄作为一个非常优秀的女政治家,应该也不会纠着这些事情不放,在海兰珠死后还故意针对她,授意不让后世子孙祭拜她。
在我看来,孝庄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清江山考虑。
她深知,作为大清的皇帝,深迷于女人有多耽误事。皇太极因为海兰珠的死痛不欲生,在海兰珠死后两年也跟着撒手西归。
金庸先生不喜欢清朝,但也承认皇太极作为一个皇帝来讲是十分优秀的,这样一个英明的皇帝,为了一个女子差点成为世人眼中的昏君。
要不是海兰珠死得早,估计清朝的历史都要改写了!
而他的儿子福临,偏偏在这点上,比皇太极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甚至为了董鄂妃不想做皇帝。
所以董鄂妃在世时,孝庄就很不喜欢她,想法子折磨她。
在董鄂妃产下皇四子月子还没坐满,就让董鄂妃去慈宁宫照顾她,这让原本就体弱多病的董鄂妃落下了病根。
后来皇四子夭折,董鄂妃深受打击,身体已经快不行了,孝庄还让她一同前往汤泉行宫伺候。
结果可想而知,从汤泉行宫回来后,董鄂妃病情就加重了,一年后香消玉殒了。
董鄂妃死后,顺治追封其为“孝献皇后”,并为她举行了隆重的丧葬典礼,命令二三品大臣为她抬棺椁,还命令三十名太监为她殉葬,如果不是大臣们劝阻,这三十个太监就要白白丧命了。
但是在顺治死后,一切都变了。
按理说,皇后去世后,神牌要安放在太庙中,供后人供奉,但董鄂妃的却没有。
虽然在康熙年间,董鄂妃的祭祀一直照常进行,但是祭祀标准则是一降再降,到乾隆时期,则是降了好几个档次,不仅摆放的祭祀品级别比其他皇后低,连一个“遣官”都没有。
因为在统治者的眼里,无论是海兰珠还是董鄂妃,她们并没有真正为王朝做出什么贡献,严格意义上,还可以称作“妖妃”,差点葬送了王朝的女人。
yely
现在看到的多是野史叙述,真实情况恐怕只有当事人知道
林川杨志丹
皇太极的妃子中,我们最熟知的应该是庄妃,也就是孝庄文皇后,她先后经历清初三朝,辅佐了两任帝皇,为清廷调和内部矛盾与稳定清初社会秩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后世尊称为“清代国母”。
但就算是孝庄文皇后这样的奇女子,在她做为皇太极的妃子时,却不是皇太极最宠爱的女人,皇太极当时最喜欢的反而是她的亲姐姐宸妃海兰珠。
在近代影视和文学作品中,孝庄与姐姐海兰珠还有她们亲姑姑哲哲皇后,三人多被演绎成为了皇太极的宠爱而互相排挤。
但在真实历史中,三人并没有为了争宠而相互排挤,反而在后宫之中多有扶持,因为她们都是背负着共同的使命嫁给皇太极的,在这个使命面前,后宫争宠在她们看来完全没有必要。
下面,小编带大家走进清初历史之中,看看海兰珠究竟有多受皇太极宠爱?小编又为何会说庄妃姑侄三人不会为了争宠而互相排挤?以及三人嫁给皇太极的使命究竟是什么?
建立后金政权的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承大汗,在他统治期间,发展农业生产、率领军队不断与明军作战,为清朝的统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就是这么一位文治武功的帝皇,却也有自己难过的美人关。
在后金政权建立初期,为了巩固同蒙古各部落的联盟,皇太极先后迎娶了五位蒙古女子,在清朝建立后,皇太极效仿明制举行了册封大典,将五人封为皇妃。
而在这五位妃子中,有三位是来自同一部族,而且还是亲姑侄,她们分别是姑姑哲哲皇后、姐姐宸妃海兰珠、以及妹妹庄妃布木布泰,也就是后来的孝庄皇后。
哲哲皇后是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的女儿,为了维系科尔沁同女真部落之间的关系,15岁的哲哲嫁给了当时还是四贝勒的皇太极,因为哲哲地位特殊,所以在嫁给皇太极不久后,就力压其他福晋,成了皇太极所有女人中地位最高的大福晋,后来皇太极称帝后将其册封为后。
哲哲皇后嫁给皇太极后虽然地位高贵,但一直没有为皇太极生下儿子,为了维系自己的地位,也为了继续维持科尔沁同女真的同盟关系,在哲哲皇后的促成下,皇太极迎娶了哲哲的亲侄女,年仅13岁的布木布泰也就是孝庄皇后为妻。
可惜,孝庄的肚子也同哲哲一样不争气,姑侄二人连续为皇太极生了六个格格,就是生不出来一个阿哥,哲哲皇后无奈之下,再次联系了科尔奇部族,将孝庄的姐姐海兰珠也嫁给了皇太极。
海兰珠嫁给皇太极时已经26岁了,在那个年代称得上是超级大龄剩女,有传言说海兰珠在嫁给皇太极之前结过一次婚,但历史中关于海兰珠26岁之前的记载非常之少,所以这则传言也无法证实真伪。
虽然嫁给皇太极时,海兰珠已经不是妙龄少女,但成熟抚媚、丰满娇艳的少妇风情深深吸引着皇太极,让她瞬间得到了皇太极的专宠。
历史上每个皇帝总有那么一两个宠爱的妃子,但皇太极对于海兰珠的宠爱却格外不同,他是真的深爱着海兰珠,从下面几件事中,就能看出皇太极对于海兰珠的感情到底有多深。
第一,皇太极在称帝后,沿用明朝制度分封后宫,嫁给皇太极仅一年的海兰珠被封为关雎宫宸妃,地位仅次于哲哲皇后,是后宫四妃之首。
她所居住的东宫被皇太极亲自命名为关雎宫,关雎二字取自《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中充分表达出了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相对其他四宫普普通通的宫名,更能彰显出皇太极对于海兰珠发自内心的爱意。
第二,海兰珠嫁给皇太极三年后就为皇太极生了一个小阿哥,皇太极兴奋异常,专门为此设宴群臣,并发布诏书大赦天下,要知道这个孩子只是皇太极的第八个儿子,前面七个儿子可从没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皇太极明显是爱屋及乌,因为深爱着海兰珠,就想让这个孩子以后继承自己的皇位,可命运多磨,这个孩子出生不到一年就夭折了。
第三,海兰珠自孩子夭折后,因为悲伤过度,身体每况愈下,在两年后就病逝在关雎宫中,在海兰珠弥留之际,当时正亲自指挥八旗与明军决战的皇太极,立马抛下了军队不顾,快马加鞭的赶回盛京,可惜最后还是没能见到海兰珠最后一面。
作为一个国家的开国帝皇,皇太极绝对算得上文武双全,在处理国家大事上沉着冷静,却唯独因为海兰珠的死而慌了阵脚,作出了如此失态之举,可见海兰珠在他心里的地位。
第四,在海兰珠死后,皇太极悲恸不已,多次哭得昏死过去,在慢慢接受了爱妃去世后,皇太极为海兰珠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并赐下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元妃在后金的概念里就等同皇后的意思,这就表明在皇太极心里,海兰珠一直就是最重要的女人。
在海兰珠死后的时间里,每逢祭祀之时,皇太极都会为海兰珠举办隆重肃穆的祭礼,为了表达对海兰珠忠贞不渝的爱情和无限哀悼,连元旦大典都取消了,最后更是因思念成疾,于两年后追随海兰珠而去。
这种忠贞不渝的爱情发生在任何人身上都不足为奇,但发生在坐拥天下、后宫美女无数的帝皇身上,却绝对属于“千古奇闻”。
因为皇太极对于海兰珠超乎寻常的爱恋,就让很多人猜测海兰珠会不会仗着皇太极的恩宠,来排挤打击自己的妹妹孝庄,人们对于这种猜测的起因有以下两方面。
第一,在皇太极册封后宫时,海兰珠排在第二,是四妃之首,而孝庄却排在最后,这难免让人怀疑是海兰珠对妹妹的故意打压。
小编觉得这纯属臆测,而且孝庄排第五合情合理,并不存在谁的打压,让我们从这五个妃子的来历分析下为什么孝庄排在末尾。
首先是哲哲皇后,她是科尔沁贝勒的女儿,第一个同皇太极联姻的女人,其中所代表的意义非凡,所以皇太极将她封为皇后是必然的,而海兰珠作为皇太极最爱的女人,排在第二自然无可厚非。
第三名的贵妃和第四名淑妃本来是北元最后一位皇帝林丹汗的妻子,说到北元大家可能不熟悉,但说到他们曾在土木堡之变俘虏了“大明战神”朱祁镇,想必大家都有印象。
林丹汗在与皇太极的战斗中死亡,剩下的孤儿寡母就带着残余部将归附了皇太极,为了安抚这些投靠的部将,皇太极就从林丹汗的老婆中娶了两个为妻。
皇太极为了彰显他对于这些部众的重视,这两个女人的地位自然不能太低,现在后宫前两位都是来自科尔沁的女人,那她们就只能当第三和第四名了。
这样一来,孝庄虽然嫁给皇太极的时间仅次于哲哲皇后,而且皇太极对她也是颇为宠爱,但同为科尔沁出来的女人,她也只能屈居五妃最后了。
第二,在人们参观了沈阳故宫后,发现这个清初的后宫非常狭小,整个后宫就跟一个四合院差不多,这样皇帝宠幸哪个妃子,其他妃子都能清楚地知道。
再加上所有妃子都生活在这么狭小的环境中,自然免不了经常碰见,彼此间想必少不了争斗,这样就有了影视作品中,海兰珠与孝庄互相争宠排斥的剧情。
其实事实完全与大家猜想的不同,在清初,所有的婚姻基本上都带着政治色彩,再好看的女人也没有足够的兵源和牛羊重要,所以在那个时代,后宫争宠并没有太大意义,只有所在部落强大才能保证自己的地位。
就比如哲哲皇后,她之所以能力压皇太极最爱的海兰珠成为皇后,就是因为她是科尔沁贝勒的亲女儿,比海兰珠和孝庄更能代表科尔沁,而科尔沁部落一直是女真最重视的盟友,所以哲哲在皇太极后宫中的地位自然就最高。
而孝庄与海兰珠姐妹,正是哲哲为了维系科尔沁和女真的同盟,才介绍给了皇太极为妻,她们姑侄三人有着共同的目标,为皇太极诞下拥有科尔沁血脉的子嗣,这样满蒙联盟才能更坚固。
而且,从海兰珠儿子夭折之后不久,孝庄就为皇太极诞下九阿哥(后来的顺治帝)就可以看出,海兰珠从没因为皇太极的专宠,而阻拦过皇太极对于其他女人的临幸,反而可能对于自己的妹妹孝庄多有帮助。
总结:海兰珠虽宠冠六宫但从没忘记过自己的使命,对于同样来自科尔沁的亲妹妹孝庄和姑姑哲哲也从没打压排挤过,为了给皇太极诞下具有科尔沁血脉的儿子,姑侄三人反而可能互相多有扶持。
想飞考拉
1635年的一天傍晚,43岁的皇太极来到26岁的海兰珠寝宫。比起庄妃,这个身为姐姐的海兰珠似乎更懂男人。打了一宿的扑克之后,皇太极心满意足。这个时候,有太监来报:“启禀陛下,海兰珠曾经嫁过一次……”原来,海兰珠在进宫之前有过一次婚姻,因为丈夫去世后才被家族接了回来,为了与大清皇室保持紧密关系,就把海兰珠送给了皇太极。
事已至此,皇太极虽有不满但也不好说什么,毕竟科尔沁家族也不能得罪。回想起昨晚海兰珠侍寝的表现,皇太极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在此之前,无论是庄妃还是其他妃子,都给予不了皇太极这种愉悦。
又一晚,皇太极拉着海兰珠的手,问道:“你为什么会进宫?”
海兰珠楚楚动人,低声回答说:“父亲安排的。”她知道,身为部族首领的女儿,她们的婚姻大多与利益挂钩。
她们家族,海兰珠是最后一个进宫的。在此之前,自己的亲妹妹布木布泰和侄女哲哲都相继被送给皇太极当嫔妃。只不过这俩人肚子都不争气,多年不曾生下皇子,科尔沁族不得已才再次把海兰珠送给皇太极。
从此之后,皇太极一发不可收拾,后宫的女人一个也瞧不上,每天都找海兰珠侍寝。不仅如此,给海兰珠的封赏也是仅次于皇后级别的。甚至,公里还有传言,说皇太极对海兰珠是真爱。以致于海兰珠死后,皇太极哭的比亲爹去世时还伤心。
1641年,皇太极正御驾亲征在前方打仗。突然,从盛京传来消息,自己心爱的女人危在旦夕。他顾不上战争的胜负,草率交代后独自一人快马加鞭往回赶。然而,等他不吃不喝累死了6匹马赶到皇宫时,海兰珠已经去世了。
“为什么,你为什么不等着我回来?”
“你怎么这么年轻就离我而去了呢!”
“你就这样狠心抛下我,去找我们的孩子吗?”
……
皇太极抱起冰冷的美人嚎啕大哭,谁也劝不住,甚至一度昏厥过去。
就是这样一个大男人,在路上舟车劳顿,快马加鞭,不吃不喝没有事,但是却因为这个女人的离世哭得死去活来。
不得不说,皇太极还真是一个痴情皇帝。
而这个令皇太极牵肠挂肚的女人,就是关雎宫的宸妃海兰珠。
在海兰珠去世后,为了给海兰珠最后的宠爱,皇太极为她举行了非常隆重的葬礼。而且规定,以后的大小节日都要祭奠海兰珠。
为了彰显对海兰珠的宠爱,皇太极给她的谥号是“聪敏恩惠恭敬和谐”翻译过来汉语就是“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也成为历史上谥号最多的人。其实皇后罪最多只有两个词,而海兰珠却有四个词,从这里也看得出海兰珠真的是“宠冠六宫”。
尤其是“元”字,这个字就是原配妻子的意思,看来,皇太极把自己所有的爱都给了海兰珠。
在历史上,海兰珠宠冠六宫,这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对“兰极之恋”有丰富的描述。但是在现在的影视剧中,多次描写海兰珠处处排挤亲妹妹庄妃布木布泰,也就是大玉儿。历史上,海兰珠真的是工于心计,排挤别人的人吗?
其实,最初海兰珠嫁给皇太极,是完全的政治婚姻。但是结婚以后才发现皇太极对海兰珠宠爱有加,那么这个女子身上有何魅力让皇太极如此痴迷呢?
想当年,蒙古草原上的科尔沁部想和皇太极的父亲努尔哈赤联盟,他们联合在一起本质上就是抱团取暖。
于是,科尔沁部就把哲哲许配给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这时候的皇太极连个贝勒都不是。
1614年,15岁的哲哲离开草原,来到皇太极身边。
但是由于结婚多年,哲哲都没有为皇太极生下儿子。所以,为了科尔沁的未来,布木布泰 (即孝庄文皇后) 又被送到皇太极身边。其实按照辈分来讲,布木布泰应该叫哲哲姑姑,称皇太极姑父。
可惜的是,几年以后,两人也没有生下儿子。
但是,现在的皇太极已经是一代君王,科尔沁要想维持以后的关系,那么未来的继承人就必须出自科尔沁部。这样才可以巩固科尔沁部在蒙古的地位。
看着接连生女的哲哲和布木布泰,科尔沁的人很着急,看来只有再送一个美女了。
可是,现在哪里还有合适的呢。就在这时,哲哲和布木布泰想到了一个人,她就是布木布泰的亲姐姐海兰珠。
在史书上很少有对海兰珠之前的记载,最早的一个记载也是从她嫁给皇太极开始的。所以海兰珠嫁给皇太极之前到底是怎样的经历,很是神秘。
据说在嫁给皇太极之前,海兰珠就已经嫁过一次了。不过,他的丈夫没过久就战死沙场。所以,科尔沁部把海兰珠接了回来,交给她嫁给皇太极,并且一定要生下儿子的重任。
1634年,海兰珠的哥哥吴克善亲自护送26岁的海兰珠到盛京完婚。9年前,吴克善也是这样把布木布泰送来的。
第二年,皇太极统称族人为满洲,改后金为大清,正式称帝。
这样一来,姑侄三人共侍一夫,那么会不会因为争宠而发生争风吃醋的事情呢?
其实吧,这个可能性很小,首先这三个人是亲戚,其次,三个人的性格也完全不一样,再者来说,在后宫里的地位也不同。
哲哲识大体,又是海兰珠和布木布泰的长辈,而布木布泰是典型的草原女子,有勇有谋,果敢活泼。但是和妹妹布木布泰的性格完全不一样,她虽是来自草原,但是身上却有江南女子温婉柔情似水的性格。
海兰珠虽然年龄大一些,但是对于43岁的皇太极来说也不算大,而且她聪明机灵,为人宽厚。虽然有科尔沁家族撑腰,有皇太极的宠爱在身上,但是她从来不恃宠而骄。
或许,皇太极对哲哲更多的是出于夫妻之间举案齐眉的尊敬,对于布木布泰更多的是欣赏,而对于海兰珠则是宠爱了。
皇太极称帝之后,哲哲是当之无愧的中宫皇后。此外还有四宫妃子,其中海兰珠为关雎宫宸妃,位居第二,仅次于皇后哲哲;布木布泰为永福宫庄妃,位居第五,为最后一位,史上称之为“五宫并立”。
从皇太极给他们的位份不难看出,皇太极对海兰珠的宠爱。
这时候,海兰珠只是陪在皇太极身边1年,就位同副后。对于海兰珠的封号,我不仅要再多说一句,“宸”这个字可不是谁都能用的,只有皇帝才能用这个字。
为了体现对海兰珠的宠爱,她居住的宫殿名字也引用经典,改名为关雎宫。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看来,皇太极还是一个挺浪漫的人。不过,海兰珠对待皇后哲哲恭敬有加,对待其他妃子也是不争不抢。
或许正是她这种性格正好对皇太极的胃口,在盛宠之下,海兰珠很快就怀孕了。第二年,海兰珠生下一个皇子,排行老八,八皇子的出生让皇太极高兴极了。
虽然皇太极并不是第一次做父亲,或许正是因为太宠爱海兰珠了,所以皇太极难以抑制内心的喜悦之情,不仅设宴宴请群臣好几天,还开创了大赦天下的先河。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皇太极对八皇子寄予厚望,甚至很有可能将来立他为太子。但是,这个八皇子还不到一岁就夭折了,皇太极犹如当头一棒。
当时八皇子出生的时候,皇太极甚至觉得世上所有的名字都配不上八皇子,所以连名字还没来得及想好。
海兰珠对于孩子的离世也非常伤心,自从孩子离世后,海兰珠的脸上再也没有了笑容,一病不起,始终在悲伤的情绪中度过,吃了多少药也不见好转。
最后,皇太极没留住海兰珠。她仅33岁就撒手人寰,去地下见自己的孩子了。
自从海兰珠去世,皇太极也闷闷不乐,终日以泪洗面。在平常人看来是痴情,但是在帝王看来就是昏庸,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为了一个女人整日哭哭啼啼成何体统。
就连皇太极自己也知道。他曾说“父亲努尔哈赤去世的时候,自己都没这么伤心,为什么海兰珠离开了,自己会这么难过呢?”
大臣们也看不下去了,就提议皇太极不要总是憋在宫里睹物思人了,多出去走走,打打猎。但是每次皇太极打猎都会“路过”海兰珠的坟墓,每次打猎回来都要在她的坟前哭诉一番,看来皇太极对海兰珠是真爱。
在海兰珠儿子死后第二年,也就是1638年,布木布泰就为皇太极生下了九皇子福临,但是皇太极并没有像八皇子出生那般高兴大赦天下,更没有大摆宴席宴请群臣。由此也可以看出,皇太极对海兰珠的重视和宠爱。
在海兰珠去世2年以后,也就是1643年9月,皇太极依旧沉浸在失去海兰珠的悲痛之中,身体也大不如从前,最终也闭上了双眼,追随海兰珠的芳魂而去。
多少年以后,人们谈起皇太极和海兰珠的爱情仍是赞叹不已。
现在看来,就算庄妃布木布泰和海兰珠共侍一夫,他们之间也不可能存在排挤的地方。
首先,他们嫁给皇太极,都是因为政治联姻。来自草原上的女子,在分享丈夫这件事上是不会小气的。
她们为了家族,为了科尔沁的未来,也没必要互相排挤。毕竟出生在贵族的女子,本身就没有选择的权利,就像清朝的公主再受宠爱,也要为了江山被送去和亲。
所以,贵族的女子懂得以大局为重,家族利益永远大于个人利益。其次,海兰珠之所以能够嫁给皇太极,妹妹庄妃布木布泰也是出了不少力的。
毕竟在宫里多一个自己人,也算多一份安心。既然哲哲和布木布泰没有完成生儿子的任务,那么再从科尔沁选一个的话,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布木布泰也像家族提议让姐姐海兰珠进宫。
再者说,海兰珠在皇宫里远远比庄妃受宠多多了。根本谈不上再去排挤妹妹。
虽然在影视剧中,编剧很不负责任的修改了很多史实,但是,唯有一点他们是尊重历史的,那就是皇太极非常非常宠爱海兰珠。
虽然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已经26岁,但她身上具有的成熟女人的气质吸引了皇太极。
在后宫,海兰珠的排名在第二位,但是妹妹庄妃布木布泰只排在最后一位,也就是第五位。
从位份上讲,海兰珠有理由去排挤第一位的哲哲皇后,或者第二位的妃子,根本犯不着去和位份最后的布木布泰一较高下。
此外,虽然海兰珠和皇太极在一起的7年里恩宠不断。但是,她不会独宠,也会让皇太极去别的妃子那里雨露均沾一下。
所以,我们能看到,在海兰珠怀孕之后,布木布泰不久之后也怀孕了。
如果海兰珠不喜欢布木布泰妃,怎么会在孕期让皇太极去宠爱妹妹呢?更怎么会让布木布泰的孩子平安出生呢?
更何况,布木布泰生下了皇子也没有得到皇太极的宠爱,彼时的海兰珠大权在握,有儿子,有宠爱,她什么也不缺,相当于皇宫里的最强王者,实在没有必要再去排挤不受宠的布木布泰。
由此看来,我们也不难看出,历史上的海兰珠应该不会处处排挤庄妃布木布泰。
或许有人会问,如果不是姐姐海兰珠排挤,凭借布木布泰的美貌智慧和胆识,怎么可能会不得宠爱呢?
实际上,布木布泰不受宠,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在她自己。
布木布泰性格泼辣一些,具有自己的主张,为人强势,不温柔,和皇太极这种人气场不和。
试想一下,那个男人会喜欢自己控制不了的女子,更何况是大清朝的皇帝?这样的帝王,一般都喜欢顺从自己的。
根据记载,皇太极在位的时候,没有对庄妃布木布泰为人和性格脾气有书面记载。或许皇太极不喜欢布木布泰,更不想让后人知道自己娶了一个强势的女人。
不过在福临即位后,当上孝庄太后的布木布泰开始独掌大权,在这期间展现了超乎常人的政治才能,她垂帘听政,一切国家大事都要经过她的决断,甚至对亲儿子的婚事也要横插一脚,什么都想让儿子听话,由此可以看出布木布泰这个人有极强的控制欲。
所以,皇太极不宠爱布木布泰,估计和她的性格有关。
除此之外,布木布泰很可能对皇太极没有感情,而且在生前委婉的说,在自己死后不要和皇太极合葬在一起。如果夫妻二人真的伉俪情深,怎么不会合葬在一起呢?
毕竟,布木布泰和多尔衮的私情,人们也都有所耳闻。
明遗民张煌言的十首建夷宫词,更是毫不避讳地指出,孝庄嫁给了多尔衮。“上寿觞为合而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日新仪注,太礼恭逢太后婚。”
蒋良骐的《东华录》,在昭告多尔衮罪状时,也有“皇父摄政王,又亲到皇宫内院”等暗示。
影视剧中对二人关系的设定也是,多尔衮和大玉儿先相爱的,后来为了科尔沁部族的未来,大玉儿才嫁给了皇太极。
在扶持顺治皇帝的时候,多尔衮就被封为“摄政王”,被甚至皇帝福临叫“皇父”。这明显称呼不妥当,一个是母后,一个是“皇父”,这很难不让人多想。但是孝庄太后没有说什么,看来就是默认了。
所以,不难看出,孝庄太后和多尔衮的关系有多亲密了。
或许,这种关系在皇太极活着的时候就存在。
所以,布木布泰根本不在乎皇太极的恩宠,因为她的心里是多尔衮,只要多尔衮对自己痴情就足够了。
海兰珠作为庄妃的姐姐,同样背负使命离开草原来到皇太极身边,为的就是赶快生下带有科尔沁血脉的皇子,来稳固家族的地位,这一点和庄妃的目标是一样的。
两人又是亲姐妹,身在异地,姐妹互相扶持,共同维护科尔沁的颜面,所以两个人于情于理不可能互相排挤的。相反,两人为了家族命运,还非常团结。
不过,皇太极对海兰珠的痴情确实不失为一段佳话。这一生能够得到一个男人的真心,想必就算海兰珠临终之前没有看到皇太极最后一面,也不会遗憾吧。
所以,我认为在真实的历史上,宠冠六宫的海兰珠没有万分排挤自己的亲妹妹庄妃布木布泰。
参考文献:清史稿—后妃传《东华录》建夷宫词
douniwanjudy
不知道
十八楼A
根据清史稿·后妃列传中的记载:
崇德元年,封关雎宫宸妃。妃有宠于太宗,生子,为大赦,子二岁而殇,未命名。六年九月,太宗方伐明,闻妃病而还,为至,妃已薨。上恸甚,一日忽迷惘,自午至酉始瘥,乃悔曰“天生朕为抚世安民,岂为一妇人哉?朕不能自持,天地祖宗特示遣也。”上仍悲悼不已。诸王大臣请出猎,遂猎蒲河。还过妃墓,复大恸。妃母和硕妃来弗,上命内大臣掖舆临妃墓,郡王阿达礼,辅国公扎哈纳当妃丧作乐,皆坐夺爵。
皇太极对宸妃的宠爱可以说是后宫中绝无仅有的,位居四妃之首,生了儿子,皇太极就大赦天下,宸妃生病了,皇太极放下军务就立刻回宫看望,怎料刚到皇宫宸妃就去世了,皇太极从此消极度日。
甚至还在某一天发出感叹:朕天生是为了抚世安民的,竟然为了一个女人无法自持,希望天地祖宗能给朕一个明示。
大臣们看皇太极天天消极悲痛,就邀请他出门打猎,回宫的时候经过宸妃的陵墓,皇太极又悲痛难忍。
有大臣在宸妃丧礼期间饮酒作乐,皇太极就剥夺了他们的爵位处罚他们。
这样的深情,在古往今来的帝王中,也是属于罕见的。
而宸妃到底凭借什么能够得到皇太极的宠爱呢?要知道,她的姑姑,她的妹妹都是皇太极的妻子。
宸妃,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是她的闺名,历史上有名的大玉儿孝庄文皇后是她的妹妹,哲哲是她的姑姑,三人共侍一夫。
有人说,因为海兰珠的专宠,所以,海兰珠和庄妃,也就是孝庄文皇后的关系不好,甚至海兰珠处处排挤庄妃。
我个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尽管她们之间的关系可能并没有那么亲密无间,但是要说海兰珠排挤庄妃也是不可能的。
有以下3个原因:
第一,海兰珠的专宠有目共睹,她和皇太极之间的感情是非常牢固的,反观庄妃一直是个小透明。自26岁的海兰珠一进宫,皇太极就对海兰珠情深不移,不但把海兰珠列为四妃之首,还亲自给海兰珠的寝宫起名,用的是诗经的名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命为“关雎宫”,这么直白的示爱只要不瞎都能看出他们之间的感情有多深厚了。
当时庄妃虽然先入宫,但是,册封时却是四妃的末尾,端庄典雅的庄妃虽然生了三个女儿,但是并不是特别出众,属于皇太极后宫中平平无奇的一个妃子。
一个如日中天盛宠的妃子,有必要去排挤一个不受宠的妃子?
第二,海兰珠和庄妃出自一个部落,都有相同的政治利益,没道理互相倾轧。海兰珠、哲哲、庄妃她们姑侄三人嫁给皇太极都有一个相同的目的,就是巩固部落的利益,满蒙之间的友好关系大部分都是通过联姻来实现的。
所以,不论是哲哲,还是庄妃,她们和海兰珠都是一样的,不论谁受宠对部落来说都是一样的。
部落当然也会要求她们守望相助,因为皇太极的后宫并不是只有她们一个部落的女人,部落与部落之间依旧存在利益冲突。
庄妃和海兰珠都是因为哲哲多年没有生出儿子,才会由部落安排嫁给皇太极,在这种背景之下,海兰珠更加没有必要排挤庄妃,她们应该同仇敌忾。
部落也不会允许她们窝里反的,渔翁得利的道理,蒙古人也明白的。
第三,海兰珠生下的儿子被皇太极特殊对待,是当时默认的皇位继承者,海兰珠和庄妃并没有利益冲突。海兰珠进宫3年,就为皇太极生下第一个嫡长子,皇太极可以说是喜极而泣,之前哲哲和庄妃生了那么多女儿,好不容易盼来了一个儿子,皇太极高兴得大赦天下,这是任何儿子都没有的殊荣。
可以说,所有人都把海兰珠的儿子当做是继承人来看待了。
二婚女海兰珠可以说是人生赢家了。只是当时谁都没预料到,皇太极的这个嫡长子那么快就夭折。
第四,海兰珠丧子以后,身体愈发不行了,没有体力去排挤庄妃。那个被皇太极寄予厚望的嫡长子,还没等到自己的名字就夭折了。
这对刚过了几年好日子的海兰珠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虽有宠爱自己的丈夫,但是娇儿还未长成就夭折,这样的打击让她一蹶不振。
加之,当时海兰珠也已经不再年轻了,常年忧思让她的身体每况愈下,很快就不治身亡了。
当时她病重的消息传到皇太极手里的时候,皇太极正跟明朝军队洪承畴部在松山锦州展开决战,得到爱妃病重的消息,皇太极一刻都不敢耽误,立刻掉头回宫。
奈何佳人病体难捱,终究没有见到皇太极最后一面。
一个病恹恹的海兰珠哪来的力气去排挤谁呢?
结语:海兰珠以二婚女的身份嫁给皇太极,依旧能得皇太极的宠爱,可以说是非常幸运了。
奈何造化弄人,老天终究没让她得到善终。
虽得了皇太极的宠爱,却得不到命运的眷顾。
反观庄妃,虽然在皇太极时期并不十分出众,但是人家平安带大了儿子,还在皇太极死后凭借自己出色的政治才能在后宫中站稳脚跟,为儿子博了一个天下。
谁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呢?恐怕也是如人饮水了。
Caty =^.^=
我觉得两亲姐妹共侍一夫,肯定会有些尴尬,但是以后世孝庄太后的做事风格,她是那种将大局放在首位的女人,否则不会调教出康熙这个好皇帝。一个女人如果有大局观,她往往思路清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所以她也会跟海兰珠有个比较好的关系,否则早就歇菜了,哪怕有人挑唆海兰珠,她都可以用行动证明自己,让海兰珠宽心,从而巩固科尔沁在大清后宫的势力。
sjpoohbear
我觉得她俩的关系就和甄嬛传里的皇后和纯元的关系差不多。庄妃就像皇后,海兰珠就像纯元。俩人是亲姐妹,庄妃先跟的皇太极,海兰珠后跟的皇太极,但皇太极最喜欢海兰珠。海兰珠红颜薄命,庄妃的儿子因为各方势力的角逐得到了皇位,她也许对姐姐后来居上得了皇太极的宠爱耿耿于怀,在后来海兰珠的身后事上就做了些文章。
ronaldzhen
你认为历史上宠冠六宫的海兰珠真的在处处排挤庄妃吗?真实历史是怎样的?
庄妃,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大玉儿。海兰珠是大玉儿的姐姐,比她大四岁,2人同时嫁给皇太极为侧福晋。
妹妹大玉儿嫁给皇太极的时间是1625年,当时年仅13岁,姐姐海兰珠嫁给皇太极的时间则是1634年,比妹妹晚了9年,此时的海兰珠已经是位26岁的老姑娘了。但奇怪的是,妹妹嫁的时间虽早,却不受宠幸,姐姐嫁时间虽晚,却宠冠后宫。这是为何?一些电视剧中认为海兰珠在排挤大玉儿,真实历史上果真如此吗?
庄妃和海兰珠是亲姐妹吗?大玉儿原名布木布泰,来自蒙古族的科尔沁部落,属于博尔济吉特氏,她的父亲名叫宰桑-布和,爷爷名叫莽古斯,是科尔沁部落的王爷。
在皇太极的父亲努尔哈赤时期,曾经发生了一场名为“九部联军讨伐努尔哈赤”的战役。大玉儿的爷爷莽古斯当时还是一位王子,但却跟随科尔沁部落参与了这场讨伐战役。最后的结果是,努尔哈赤获胜,蒙古联军战败求和,努尔哈赤没有赶尽杀绝,而是采取了怀柔的政策——和亲。莽古斯奉命来清朝觐见,努尔哈赤选了一位妃子赐给了他,莽古斯则是将自己的女儿额尔德尼琪琪格,嫁给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为福晋。
额尔德尼琪琪格,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哲哲,她是大清的第一位皇后,是大玉儿和海兰珠的姑姑,但同时她也是蒙古科尔沁部落的使者,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可惜的是,哲哲未能为皇太极生下一个儿子。
莽古斯死后,他的儿子宰桑-布和为了保持和清朝的关系,又将自己的女儿布木布泰(大玉儿)送给皇太极为侧福晋。
这里可能很多人好奇了,为什么不直接送时年17岁的海兰珠,而是送13岁的大玉儿呢?最后还不是把海兰珠送去了?宰桑-布和费这事儿干嘛呢?
因为没有相关的史料作为依据,所以只能依据已知的资料进行推测。
大玉儿蒙古名为布木布泰,意思是上天降下的贵人。海兰珠的蒙古名为乌尤塔,是一块儿美玉,常用来称呼美丽的姑娘。
很显然,从名字上来看,大玉儿的本名更加高贵,海兰珠的本名则是普通得多。由此推断,大玉儿极有可能是嫡生的,而海兰珠则是庶出的,2人是姐妹千真万确,但却同父异母。
当初宰桑-布和会优先送13岁的大玉儿和皇太极和亲,而不是17岁的海兰珠,也就能解释得通了。
帝王的宠爱当初姑姑嫁给皇太极,没能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大玉儿去了之后,也是连生几个女儿,完全没生儿子的迹象。如果两位博尔济吉特氏都未能为皇太极生下一个儿子,那在宫中的地位可想而知,一定会一落千丈,科尔沁部落和清朝的联姻也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宰桑-布和慌了,赶忙将已经26岁的“老”女儿海兰珠送了过去。没想到皇太极一见到海兰珠,就深深地爱上了这位美丽的姑娘,她比姑姑更加年轻漂亮,又比妹妹大玉儿更加成熟丰满。
海兰珠一进宫就集三千宠爱于一身。2年后皇太极称帝,册封后宫,后来者海兰珠则是被封为宸妃,为四妃之首,皇太极更是为她修了一座宫殿,名为“关雎宫”,取自《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海兰珠的蒙古名是乌尤塔,而“海兰珠”是满族的名字,意为我深爱的姑娘。后人猜测“海兰珠”这个满族名字,是皇太极帮她取的。
一些后宫电视剧中,为了凸显宫斗,就安排海兰珠处处排挤自己的妹妹大玉儿,实际上这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首先,海兰珠宠冠六宫,完全没必要再去排挤谁。
其次,大玉儿和海兰珠是姐妹关系,2人嫁给皇太极的目的都是一场政治目的,加上有姑姑这位皇后在,海兰珠有什么理由排挤大玉儿呢?
海兰珠被宠爱,那是因为遇到了皇太极,遇到了真正爱自己的人,根本不是她耍手段争取来的。
海兰珠和大玉儿后来分别为皇太极诞下一个皇子,说明海兰珠并没有排挤大玉儿的嫌疑,相反,她应该是鼓励皇太极雨露均沾。
从皇太极给她的谥号来看,“敏惠恭和元妃”,敏、惠、恭、和,这四个字,怎么都看不出来她是一位排挤自己亲妹妹的女人。
本文系“豫荐你”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豫荐你,一位热爱历史的中文系学生,以正史为主,偶尔写点花边野史,不喜欢篡改和曲解历史,写文以资料为准,欢迎关注了解更多真实历史。
lucywayne
海兰珠就是历史上清朝皇太极的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和孝庄太后布木布泰是亲姐妹,都是孝端文皇后哲哲的亲侄女!姑侄三人共侍一夫!
海兰珠是除清宁宫哲哲皇后之外,地位最高的妃子,是众妃之首,被封为宸妃,居关雎宫!地位高于麟趾宫贵妃、衍庆宫淑妃和永福宫庄妃!
海兰珠也是很温柔贤惠,是皇太极最爱的妃子!当然她虽然是孝庄的姐姐,但是海兰珠属于小女人,小鸟依人!而孝庄属于政治才能突出的大女人。姐妹俩不属于同一类型!孝庄不太会跟她姐姐争宠!
当然女人多了是非多。即便亲姐妹也不例外!但是肯定不会像电视剧里演的一样!海兰珠处处排挤孝庄!这个不太可能!
tc
这话该怎么说呢?人家跟孝庄文皇后可是同一个爹、是亲姐妹!孝端文皇后、孝庄文皇后和敏惠恭和元妃三位博尔济吉特氏本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放着清太宗皇太极收编林丹汗的那俩女人不去挤兑,反倒是自家人先斗起来了,您觉得可能吗?从现存的史料来看,敏惠恭和元妃与孝庄文皇后姐妹之间非但没有争斗;相反,她们的关系还相当和谐!
▲敏惠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氏
所谓海兰珠,即敏惠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氏,她是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亲侄女、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亲姐姐,与孝庄文皇后是一母同胞还是同父异母目前还存在一定争议,但她们的亲姐妹这一点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政治联姻是中国古代统治阶层最常见的婚姻形式,前面提到的三位博尔济吉特氏的婚姻也是如此。面对建州女真的崛起,蒙古科尔沁部为了自己的生存与发展,一次又一次地将女儿送了过去、与之联姻。最先被送过去的是孝端文皇后,她嫁过去的时候清太宗皇太极还没有继承汗位。可老天爷跟孝端文皇后开了个大玩笑,接连生了三个孩子,却都是女儿!在那个只有儿子才拥有继承权的时代,这是“致命”的。后来,为了维系博尔济吉特氏家族的地位,孝庄文皇后又被送去了盛京,成为了她姑父皇太极的侧室。可让人无语的是,孝庄文皇后跟她姑姑一样,接连生了三个孩子,也都是女儿……
▲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剧照)
这下可把吴克善给急坏了——“这哪儿行啊!”于是,心一横、把寡居在家的另一个妹妹也给送到了皇太极身边,她就是后来的敏惠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氏。或许是皇太极“恋熟”吧、又或许是这位博尔济吉特氏太有魅力,一下子竟就把皇太极给迷得五迷三道……皇太极称帝之后设置“崇德五宫福晋”,这位博尔济吉特氏居然后来者居上,硬是把先嫁过去的妹妹孝庄文皇后和皇太极收编林丹汗的那两个女人给甩到了身后,成了皇太极后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后的女人!
▲清太宗皇太极
不得不说,敏惠恭和元妃是真争气!姑姑和妹妹接连生下了六个女儿,就是没能生出儿子。而她,给博尔济吉特氏家族带来了第一位皇子!吴克善的心里彻底踏实了。皇太极也是异常兴奋,给了这个孩子几乎“皇太子”一般的待遇,甚至还专门为他大赦“天下”!奈何,这娃儿命薄,没多久便夭折了。敏惠恭和元妃也因为这个打击身体变得越来越差,后来在皇太极出征期间病逝了。在战场上的皇太极听闻爱妃病重,连仗都不打了,星夜兼程往盛京赶,可终究还是晚了一步,等抵达盛京时,见到的只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就在敏惠恭和元妃的儿子夭折的第二年,孝庄文皇后也生下了一个儿子,即后来的清世祖顺治帝福临。换句话说,孝庄文皇后总共给皇太极生下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而且唯一的儿子顺治帝还是在敏惠恭和元妃嫁给皇太极之后才生下来的。可见,皇太极虽然宠爱敏惠恭和元妃,但对孝庄文皇后似乎也并不反感,不是吗?尤其是在自己的亲生儿子还没有出生和夭折之后,敏惠恭和元妃真心没有必要跟自己的亲妹妹争斗而去便宜别人,不是吗?
▲清世祖福临
说白了,无论是孝端文皇后还是孝庄文皇后、敏惠恭和元妃,她们都是为了蒙古科尔沁部的政治利益而嫁给皇太极的,她们都必须无条件服从这一大前提!即便是有私人恩怨,为了家族的利益,她们也不可能争斗得太厉害,否则只能便宜了皇太极收编林丹汗的那两个女人——懿靖大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娜木钟)、康惠淑妃博尔济吉特氏。因此,所谓敏惠恭和元妃排挤孝庄文皇后之说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她们不仅是亲姐妹,而且还是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相互争斗到头来只能是便宜了别人,只有“报团取暖”才是实现蒙古科尔沁部利益最大化的正确打开方式。
2lips
在清太宗皇太极的后宫之中,有三位出身于蒙古科尔沁部落的后妃,并且她们是一位姑姑带着自己的两位亲侄女共同侍奉着皇太极。在这姑侄三人中,姑姑是皇太极的皇后哲哲,而她的两位侄女则是一对亲姐妹,姐姐是皇太极最为宠爱的关雎宫宸妃海兰珠,妹妹便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孝庄太后,在皇太极时期她是永福宫庄妃。
尽管海兰珠与孝庄是亲姐妹,然而在不少影视、文学作品中,却有着许多两人不相和睦,甚至相互争宠和排挤的桥段。
那么历史上两人的关系真的不和么?而作为姐姐的海兰珠真的是仗着皇太极的宠爱,不断地欺凌妹妹孝庄么?在这里我就来为大家做一个解读和介绍。
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后金政权就与蒙古科尔沁等部落通过不断的政治联姻,逐渐建立起了“同盟”关系,即大家众所周知的“满蒙同盟”。
当然,这一时期努尔哈赤所推行的“满蒙联姻”和“满蒙同盟”,仅仅是针对于科尔沁、喀喇沁等部落,除了是要维系自己的侧翼安全,使之能够更好地全力抵御明朝军队的进攻,并且为攻灭叶赫、统一整个女真部落奠定坚实的后方基础外,同时也是要不断的分化、瓦解蒙古察哈尔部落首领林丹汗对于整个漠南蒙古名义上的统治,并借此对其进行打击。
在这样的背景下,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迎娶了科尔沁贝勒莽古思的女儿哲哲为侧福晋,并在后金天命八年(1623年)的时候将其扶正。哲哲就此成为了继皇太极的结发妻子、额亦度之女钮祜禄氏,以及豪格生母乌拉那拉氏之后,皇太极的第三任正室福晋。
两年之后的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哲哲怀孕。于是皇太极在努尔哈赤的安排下,又迎娶了哲哲的亲侄女布木布泰,也就是孝庄为侧福晋。而孝庄嫁给皇太极的原因也非常的简单,就是要成为自己姑姑哲哲的“替补”,继续维系着后金政权与蒙古科尔沁部落的联盟关系。
就这样,在皇太极的府上,出现了“姑侄二人共侍一夫”的“奇特”景象。
紧跟着,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经过推举成功登上汗位,成为新一任的后金大汗。而哲哲也顺利成为后金政权的大福晋,孝庄则为侧福晋,这对姑侄也就此成为了皇太极后宫中地位最高的两位女人。
然而,不论是哲哲,还是孝庄,她们都只是为皇太极诞育下了女儿,并没有生下儿子,这就让非常想要一位具有蒙古科尔沁部落血统皇子的皇太极非常的着急。
于是,在后金天聪九年(1634年),皇太极再一次找到科尔沁部落,就这样哲哲的侄女,也就是孝庄的亲姐姐,并且当时已经26岁的海兰珠,正式嫁给了皇太极。
皇太极之所以要先后迎娶三位出身于科尔沁蒙古部落的后妃,原因有三个方面。
首先,尽管在皇太极统治的前中期,后金的国力不断增强,势力进一步强大,但是与明朝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并且他除了要面对大明王朝外,包括东边的朝鲜、西边的察哈尔,都是他所要面对的对手和敌人。所以,此时的皇太极依然十分需要蒙古诸部的帮助与支持,无论是维系政局的稳定和后金政权的侧翼安全,还是为日后入关作战积蓄盟友力量,都使得皇太极十分看重“满蒙同盟”关系。而作为与后金政权最早结盟的科尔沁部落,则成为了皇太极的重点拉拢和安抚对象。
其次,前文中也说到了,哲哲和孝庄都没有为皇太极生下儿子,这才再次迎娶了已经26岁的海兰珠,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继承人能够具有蒙古科尔沁部落的血统,这样不仅可以继续维系“满蒙同盟”的关系,同时也能更好的得到蒙古诸部的支持。
再次,这就不得不说到蒙古科尔沁部落的家族出身了。
无论是哲哲、孝庄,还是海兰珠,她们都是姓博尔济吉特氏,而“博尔济吉特氏”,又作“孛儿只斤氏”,这就说明她们的整个家族都是成吉思汗的后裔,虽然不像蒙古察哈尔部首领林丹汗那样,出身于“黄金家族”,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子孙,但依旧是草原上公认的“王族血统”。
所以,皇太极与蒙古科尔沁部落的密集的联姻,其实也有着“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成分,目的就是要借助于此,抬升自己在蒙古诸部之中的声望和地位。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正式改元称帝,并册封了自己的“五宫后妃”。
其中,哲哲毫无悬念地被封为了中宫皇后,继续担任“后宫之主”。海兰珠被封为了关雎宫宸妃,排在“五宫后妃”的第二位。至于孝庄,则是被封为了永福宫庄妃,排在了“五宫后妃”的最后一位。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原本最晚嫁给皇太极的海兰珠,地位却排在了孝庄之上,因而有不少人猜测,这是海兰珠极力排挤孝庄的结果。而在诸如《孝庄秘史》等一系列的影视、文学作品中,也不断强调海兰珠对于孝庄的打压与迫害。只不过,历史上的真相,却并非如此。
有说法称,孝庄之所以在“五宫后妃”中排在最后一位,就是海兰珠在皇太极面前排挤、诋毁孝庄的结果。
可事实上,答案并非如此,皇太极之所以要将在很早时候就嫁给自己的孝庄排在末位,实际上这更多的还是出于政治利益的考量。
先来说说哲哲,她在皇太极就任后金大汗后,一直就是后金的大福晋,在后宫之中的地位更是无人可及,而皇太极也对她敬重有加。所以,哲哲位居中宫皇后,统领后宫,是没有任何异议的。
再来说说海兰珠,她之所以能够被封为关雎宫宸妃,排在“五宫后妃”中的第二位,完全是深得皇太极宠爱的结果,也正是因为如此,皇太极被人冠以一代“情种皇帝”的名号。当然,皇太极让海兰珠坐镇东宫,实际上也是希望将来由海兰珠所生的皇子来继承皇位,这一点在海兰珠为皇太极诞育皇子后尤为明显。
至于另外两位,即麟趾宫贵妃娜木钟以及衍庆宫淑妃巴特玛璪,她们之前是林丹汗的福晋,在林丹汗去世后归降了皇太极。于是,皇太极为了对前来归降的察哈尔旧部进行拉拢和安抚,同时更好的对其进行管控,进而也不能对这两位林丹汗的“遗孀”有所怠慢,所以才没有将这二人排在“五宫后妃”中的末位。
至于孝庄,此时的她年纪最小,并且尚未为皇太极诞育皇子,所以被“牺牲”也就成为了在所难免的事情,这一切都是出于政治利益的考量,绝非海兰珠的从中挑唆。
至于孝庄与海兰珠之间的关系,也绝非影视作品中所演绎的那样,她们两人非但没有那么多尖锐的矛盾,这一点也是从两件事情中可以看出。
第一,海兰珠嫁给皇太极,孝庄是出力不少。
后金天聪九年(1634年),皇太极表明了自己希望再次迎娶出身于蒙古科尔沁部落后妃的想法,而这个时候的哲哲和孝庄,都向皇太极极力推荐了海兰珠。当然,她们这样做的目的还是因为她们也看出了皇太极对于科尔沁部落的重视,因而出于“肥水不流外人田”,才向皇太极推荐了海兰珠。
由此可见,哲哲、孝庄、海兰珠先后嫁给皇太极,她们是非常清楚自己身上的任务的,就是要维系蒙古科尔沁部落在朝堂上的权势和地位,并且要为皇太极诞育一位具有科尔沁血统的继承人,这样便可长久的维护科尔沁部落的利益。
所以,对于海兰珠来说,确实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去排挤孝庄,况且此时的她已经得到了皇太极的“独宠”,孝庄也不足以威胁到她在后宫中的地位。
第二,海兰珠并非像影视作品中所描述的那样,她的心胸并不狭隘。
在皇太极对海兰珠的祭文中,曾这样写道:
“皇帝谕祭关雎宫宸妃。尔副位椒庭,助宣壶教,自居宫掖,礼遇有加。方期克享遐龄,不意中道奄逝,朕怀悯恻。念芳型之不远,忆淑德而增悲,是用备陈祭物,以荐馨香。仍命喇嘛僧道,礼佛讽经,灵其不昧,尚克祗承。祭毕。”
从其中的“尔副位椒庭,助宣壶教,自居宫掖,礼遇有加”中,我们不难看出,海兰珠虽然是深得皇太极的宠爱,但是也很好的处理了与后宫其他后妃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独霸”皇太极。而在皇太极的皇子中,六子高赛、七子常舒,都是出生于皇太极迎娶了海兰珠之后,况且这两位皇子的生母,都并非是地位高贵的“五宫后妃”,仅仅是地位非常低的庶妃。
至于孝庄,也是在海兰珠待产期间怀孕,并且是在海兰珠所生的皇子去世后的第三天,诞育了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
如果说海兰珠真的有意排挤孝庄,是不可能有机会让顺治临幸她的,毕竟按照沈阳故宫中的布局,皇太极的“五宫后妃”是住在一个院子里的,皇太极晚上去哪位后妃的房中就寝,其他四人都是知道的。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海兰珠并没有对孝庄以及皇太极的其他后妃都是没有特别强烈的“敌意”的,因而也就不会出现影视、文学作品中的那些构陷、排挤孝庄的态度和行为了。
崇德六年(1641年),海兰珠去世,皇太极为其上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意思就是将海兰珠当成是自己的原配,这也算是给予了海兰珠最后的宠爱。
而到了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去世,顺治皇帝福临登基后,已然成为了皇太后的孝庄,也没有对海兰珠有过任何形式的诋毁,她本人和顺治皇帝也已然给予了海兰珠极高的礼遇。这无疑也说明,两人的关系并没有人们所说的那样不堪。
由此可见,历史上的海兰珠并没有仗着皇太极对于自己的宠爱,而极力地排挤、打压自己的亲妹妹孝庄,相反,海兰珠、孝庄以及她们的姑姑哲哲,都是带着共同的家族和民族“使命”嫁给了皇太极,而为了共同的责任与目标,她们也只会团结起来共同对抗其他人,不会因此而“内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