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读懂中国历史和文化,读懂《易经》就好了,老子的道德经、鬼谷的捭阖之道、王阳明的格物知行、孔子的十翼等等大都源于此吧
十部必读历史小说
波妞快跑
好看的我看过很多,不过不改变历史??那主角去干嘛去了???
1908远东狂人【穿越历史】【清末】
大明王侯【穿越历史】【明】
大宋金手指【穿越历史】【宋】
大学士【穿越历史】【清】
官居一品【穿越历史】【清】
十龙夺嫡【穿越历史】【清】
重生寡头1991【穿越历史】【1991】
朱门风流【穿越历史】【明】
大唐盗帅【穿越历史+武侠】
重生于康熙末年【穿越历史】【清】
混在三国当军阀【穿越历史】【三国】
回到明朝当王爷【穿越历史】【明】
锦衣夜行【未完结】【穿越历史】【明】
锦医卫【未完结】【穿越历史】【明】
锦衣当国【穿越历史】【明】
驻马太行侧【穿越历史】
异时空中华再起【穿越历史】
拯救大唐MM【穿越历史言情】
一等家丁【穿越历史】
我的老婆是军阀【穿越历史】
明朝的那些事儿【穿越历史】【明】
锦衣为王【穿越历史】【明】
锦衣杀明【穿越历史】【明】
回到三国当保镖【穿越历史】【三国】
回到大明当才子【穿越历史】【明】
大争之世【穿越历史】
大唐全才【穿越历史】【唐】
曹贼【穿越历史】
篡清【穿越历史】【清】
锦衣夜行【穿越历史】【明】【未完结】
锦衣卫【穿越历史】【明】【未完结】
书友,有喜欢的可以给我留邮箱\(^o^)/~
~~~~~~~【我爱电子书】团队与你分享
原贴:不改变历史的历史小说
fangshujia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历史小说是小说的一种形式,它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长篇作品则可以展示某一时期的生活面貌和历史发展的趋势。这类作品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都有历史根据,但容许适当的虚构。因此,它虽然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些历史知识,但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给读者以启示和教育。
原贴:历史和历史小说有什么区别
半个灵魂
不可能的,
历史都是客观存在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人们所写的史书或者是历史小说一类只是对历史的人类的记载,只是人们对历史的一种认识。当然史书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要比历史小说更能客观真实的反映了历史。
已经过去的都已经成为历史,都已经成为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了,而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我们无法更改的。
matti
架空历史的就不是真实历史,历史穿越肯定要根据作者喜好去改变历史,历史小说必须符合史实,即使对于存疑的历史事件有演绎也不能明显违反已确定的史实,这是三套系统,怎么比较?
打个比方,历史小说是人物传记,历史穿越小说是嫖文,架空历史小说是模仿真实人物去“造人”,都是武则天为原型,查史料还原武则天、根据野史去嫖武则天、根据想象塑造一个类似武则天的人物,哪个好哪个不好?
离会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
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
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
历史是延伸的。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历史小说是小说的一种形式,它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长篇作品则可以展示某一时期的生活面貌和历史发展的趋势。
这类作品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都有历史根据,但容许适当的虚构。
因此,它虽然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些历史知识,但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给读者以启示和教育。
原贴:历史和历史小说有什么区别
kaishincc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历史小说是小说的一种形式,它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长篇作品则可以展示某一时期的生活面貌和历史发展的趋势。这类作品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都有历史根据,但容许适当的虚构。因此,它虽然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些历史知识,但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给读者以启示和教育。
原贴:历史和历史小说的区别
MX_2013
好看的我看过很多,不过不改变历史??那主角去干嘛去了???
1908远东狂人【穿越历史】【清末】
大明王侯【穿越历史】【明】
大宋金手指【穿越历史】【宋】
大学士【穿越历史】【清】
官居一品【穿越历史】【清】
十龙夺嫡【穿越历史】【清】
重生寡头1991【穿越历史】【1991】
朱门风流【穿越历史】【明】
大唐盗帅【穿越历史+武侠】
重生于康熙末年【穿越历史】【清】
混在三国当军阀【穿越历史】【三国】
回到明朝当王爷【穿越历史】【明】
锦衣夜行【未完结】【穿越历史】【明】
锦医卫【未完结】【穿越历史】【明】
锦衣当国【穿越历史】【明】
驻马太行侧【穿越历史】
异时空中华再起【穿越历史】
拯救大唐MM【穿越历史言情】
一等家丁【穿越历史】
我的老婆是军阀【穿越历史】
明朝的那些事儿【穿越历史】【明】
锦衣为王【穿越历史】【明】
锦衣杀明【穿越历史】【明】
回到三国当保镖【穿越历史】【三国】
回到大明当才子【穿越历史】【明】
大争之世【穿越历史】
大唐全才【穿越历史】【唐】
曹贼【穿越历史】
篡清【穿越历史】【清】
锦衣夜行【穿越历史】【明】【未完结】
锦衣卫【穿越历史】【明】【未完结】
书友,有喜欢的可以给我留\(^o^)/~
~~~~~~~【我爱电子书】团队与你分享
原贴:不改变历史的历史小说
一日就是一天
学子欲览华夏之史,入门首推纲鉴易知录,对此书,末学做任何评点,不如引用书中之序言:
“故观史务求其详,论史必归於雅。”
“苦简篇之汗漫,为之摘要而删繁;慮大羲之不明,为之提纲而挈领。典故则护摭源流,详笺细释,不必腹具经笥,胸藏史镜,而燎若指掌。兴地则溯厥沿革,援古登今,不必南浮北过,西至东渐,而宛如在目。分经别渭,辨淄知渑,则圈殊星列,妍媸烂然,而游移上下之见不设也。沉奥屈曲之句,险怪奇涩之文,则点读分明,鉤墨截然,而聱牙涩呐之苦不形也。迨夫字画较毫釐,音聲辨织悉,务绝篇以袭为、谬以承谬之弊,则鲁鱼亥豕之误,杖杜伏猎之羞,殆可免矣。至若覩此而失彼,记乙而忘甲,则注不胜注,解不胜解,失注则遗,复解仍晦,乃立见前见后法,如呼醉使醒,警梦使觉,则全部神理首尾贯穿,不犹全体血脈上下流通也哉。予乃今而知读史之法,其在是乎?”
rongjodie
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那段历史 有关的历史小说阅读。其实看什么历史小说 都可以 ,只要它故事接近史实就可以。但如果故事和剧情完全是胡编的 那建议你还是不要去看了。对你了解 历史没有任何的帮助。本人建议你 去读一下 司马迁的 “史记”对你的帮助会很大。
毛泽东,鲁迅,金庸, 对 司马迁的史记评价都是很高。
希望我的答案 对你有所帮助! 望采纳...
Teresa_lap
就看你学习历史的目的,如果是了解历史,就读现代作者著述的历史,这些书都是作者汇聚了很多史料撰写而成,比较综合,了解得也广。如果是研究性的学习历史,还是好好去读24史吧,可从各代的注解版读起,最终都要去读原文。
迷糊迷糊
小说以虚构皇朝为背景,叙述主人公失忆后,进入郁国都城西鉴,以卧底的身份卷入到朝政斗争和列国纷争的传奇故事。
小说为多重视角,以郁国的亲王、公主在太子离奇去世后进行的权力斗争为核心而展开,呈现了中国古代宫廷生活、传统官僚政治运作、市井营生、军事战争等诸方面。通过刻画皇族的斗争以及士大夫、外戚、宦官三大集团间的博弈,表达作者对中国古代传统政治文化的思考以及对历史书写的见解。
钰宝宝
历史正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历史小说是小说的一种形式,它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长篇作品则可以展示某一时期的生活面貌和历史发展的趋势。这类作品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都有历史根据,但容许适当的虚构。因此,它虽然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些历史知识,但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给读者以启示和教育。
冰蓝猫瞳
桂花香香
liuyifan
孤舟蓑笠翁
冰锌
bobocome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历史小说是小说的一种形式,它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长篇作品则可以展示某一时期的生活面貌和历史发展的趋势。这类作品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都有历史根据,但容许适当的虚构。因此,它虽然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些历史知识,但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给读者以启示和教育。
果核子弹
♚后生凉薄
楚河
qianzhiiii
2011资深小白
原贴:历史和历史小说有什么区别
kathy靓妈
答:我的回答可能与传统的理念有差别。
首先要说的内容估计大家都认同:学习历史的途径分两种。一是进高校进行专业学习,二是自学。比如本人家里父兄都是搞历史的,且都是科班,使我自小耳濡目染,酷爱历史。但又未能进入历史专业学习,只能算是自学。说的也都是些自学心得。
其次,关于推荐必读书目。恕我斗胆,把必读书目分为两类:1. 资治类。2. 医学、自然科学等专业类。这样分是因为,我们研究历史的初衷是要以史鉴今。而今天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学科已经细分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学、军事等。所以我们今天学习历史,自然也会有一定程度的细分。但说到这儿,感觉有一本书是无论什么分类都要读的:那就是中国通史。中国通史类的书有几种不同的著述,可以任选。我当初读的是吕振羽的。我认为如果要通晓中国历史,必先要有个科学而完整的脉络了解方法。这之后,就应直接阅读古籍了。毕竟我们在文字上与几千年来的古人是相通的(在这方面全世界只有我们中华文化一家)。资治类必读的书就是《资治通鉴》。中国历史既是民族融合发展史,也是改朝换代史。中国历史中积累了大量的关于国家治理以及残酷竞争取胜的智谋与实例。而在这方面记述相对全面的就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其中涉及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宝贵的知识。关于自然科学的书我推荐沈括的《梦溪笔谈》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关于农学,推荐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关于医学的著述有《黄帝内经》、《金匮要略》、肘后方等。关于军事有《孙子兵法》等。医学和军事方面的内容专业性太强,不敢乱说。
最后,在具体书目之外,尚有两点想法与爱好历史的诸君探讨:
一、中国古文献曾遭受过全面重大的毁改,许多已非原貌。这个灾难是在清乾隆年间编纂《四库全书》时发生的,乾隆和纪晓岚难辞其咎。具体可参考鲁迅、吴晗等人的相关论述。
二、按现代科学的理论,我们是生存在三维空间或四维时空。而这个世界还存在着我们接触不到的五维六维乃至更多维的时空。曾有北大学者说,更多维的时空能使人的能力更强,从而能够把别的时空进程拿过来干预自己所在时空的发展。借问诸君:世界上,唯有中国保存了连续的历史记录,且先贤们早已通过文字传递出几千年中我国某个阶段出现过的重要信息,以便我们今后的发展参考。那么,我们这个拥有特殊历史文化传承,掌握了几千年从未间断的信息载体的民族到底是生存于几维时空?我们中国人能不产生奇迹吗?
roc小强
我觉得“取法乎上”是对的。因为史书永远都存在作者本身的局限性。如果论文学性,《史记》不错。如果是搞政治,做企业管理的,应读《资治通鉴》。这部史书是以借鉴历史教训为重点的。《资治通鉴》是宋人司马光写的,所以只能读到宋朝。后来的只能读《二十四史》了。但《二十四史》属官方编撰的,是正史,与皇帝圈以及时政有关的东西,往往有偏差。皇帝干的坏事,或者皇帝的过错一般很少写。最好还得读点野史。古汉语知识比较好的可以读文白对照的,不太好的,最好读注释本,再加文白对照,这样比较妥当。读的时候可最好旁边放本字典,有不识的字可以圈出来,查一查字典,然后标上拼音。这样越读识的字越多。不要怕慢。不要着急,一天读一点,不知不觉就读完了。
饭菜MM
我觉得吧,就是如果你想学习历史的话,那么首先你要明白自己想去学习哪一方面的历史,或者是哪一个朝代的历史。想明白这些之后,你再去根据你所想的想学的。或者是感兴趣的。或者说你可以按照一个顺序,比如说近代或者古代不是古代啊,近代啊这样的顺序去学习。都可以。然后学习的方式的话呢,其实有很多种,因为现在作为一个信息很发达的时代,你可以从网上电视上。书籍。报刊。等等各个方面。去获取和这些历史有关的资料。或者是信息。
携手走遍天
一个国家的固有学术文化,是这个国家的精神命脉。作为中国人,应当具有最低限度的本国学术文化知识。80多年前,胡适和梁启超曾分别给青年人开过国学入门书目。这两份书目对今天的国人虽未必完全合宜,但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为当代中国人,不管是何学科背景,都应当具备起码的国学基础,都应当具有最低限度的本国学术文化知识。这不但是因为,作为中国人,必须对自己国家的固有学术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还因为,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无疑有相当的好处。
下面介绍胡适和梁启超如何给他们那个时代的青年人开的国学书目。
胡适开书目吃力不讨好
1923年,胡适在《努力周报》的增刊《读书杂志》第7期上,发表了为清华学校(1928年改为清华大学)的学生拟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出乎胡适意料,该书目发表后,立即遭到了质疑。3月11日,清华周刊的记者给胡适写了一封信,对胡适开的书目提出了两点疑问,实际上是两点批评。
胡适开的书目包括三部分:工具之部,有周贞亮、李之鼎书目举要,张之洞书目答问等15种;思想史之部,有《老子》、《庄子》等91种;文学史之部,有朱熹诗经集传、姚际恒诗经通论等78种。胡适在一长串书单子的前面,声明两
<标题>=
<正文>=点:一是他拟这个书目,不是为国学有根底的人设想,而是为那些想学得一点系统国学知识的普通青年人设想;二是他拟这个书目,是想为青年人提供一个“下手的方法”。他说:“国学在今日还没有门径可说……对初学人说法,须先引起他的真兴趣……在这个没有门径的时候,我曾想出一个下手的方法来……这个书目的顺序便是下手的法门。”
清华周刊的记者在信中向胡适提出:一方面,书目“范围太窄”,只包括了思想史和文学史著作,遗漏了中国文化史的其他门类如民族史、语言文字史、经济史等著作;另一方面,书目所列图书太多了,太专深了,不合乎“最低限度”四个字,没有考虑到学生们的实际程度,学生们读不完,也未必都读得懂。记者希望胡适替清华学生另外拟一个书目,拟一个称得上“实在最低的国学书目”。
胡适似乎有点不情愿,认为自己开的书不能再少了。他在答书中写道:“如果先生们执意要我再拟一个‘实在的最低限度的书目’,我只好在原书目加上一些圈;那些有圈的,真是不可少的了。”于是在开出的184种书中圈了38种,另加九种纪事本末一部,共39种,作为向清华学生推荐的“实在的最低限度的书目”。该书目中列有:书目答问、《中国人名大辞典》、九种纪事本末、《中国哲学史大纲》、《老子》、《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梁启超开书)、墨子闲诂、荀子集注、《淮南鸿烈集解》、《周礼》、《论衡》、《佛遗教经》、《法华经》,等等。
梁启超开书目不忘批评胡适
清华周刊的记者约请梁启超撰写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一文,梁启超于1923年4月26日撰成此文。
此文的正文开列五类图书目录:(甲)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有《论语》、《孟子》等39种;(乙)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有《尚书》、逸周书等21种;(丙)韵文书类,有《诗经》、《楚辞》等36种;(丁)小学书类及文法书类,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等7种;(戊)随意涉览书类,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世说新语》等30种。以上5类书共计133种。
正文后收附录三篇,第一篇是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开出《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等25种书。梁启超称此为“真正之最低限度”书目。第二篇是治国学杂话,是谈学习国学的个人切身体会。强调“一个人总要养成读书趣味”,工作之余,“随时立刻可以得着愉快的伴侣,莫过于书籍,莫便于读书”;“在学校不读课外书以养成自己自幼的读书习惯,这个人简直是自己剥夺自己终身的幸福”,还介绍了阅读国学书的一些基本方法。第三篇是评胡适之〈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专攻胡适开的书目,一点不给胡适之留面子。
梁启超直截了当地说:“胡君这书目,我是不赞成的,因为他文不对题。”“胡君这篇书目,从一方面看,嫌他挂漏太多;从别方面看,嫌他博而寡要,我认为是不合用的。”之所以说不合用,一是因为胡适把对象搞错了。在为那些除了教科书之外没有读过一部国学书的人开书目的时候,为自己的喜好所左右,自己正在写作中国哲学史和中国文学史,便把本人感兴趣,写作时所凭借的资料介绍给了青年人。须知他们不是人人要做哲学史家、文学史家。“不是做哲学史家、文学史家,这里头的书什有七八可以不读。真要做哲学史、文学史家,这些书却又不够了。”二是因为遗漏了作为国学重要部分的历史著作。梁启超认定“史部书(即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引者)为国学最主要部分”。他说,“我最诧异的:胡君为什么把史部书一概屏绝!一张书目名字叫做‘国学最低限度’,里头有什么《三侠五义》、《九命奇冤》,却没有《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岂非笑话?若说《史》、《汉》、通鉴是要‘为国学有根底的人设想’才列举,恐无此理。若说不读《三侠五义》、《九命奇冤》便够不上国学最低限度;不瞒胡君说,区区小子便是没有读过这两部书的人。”三是因为面对许多大书,青年人无从下手。胡适列了许多皇皇巨著,仅正谊堂全书(清人编辑的宋代至清代数十位理学家的文集汇编)就有100多册,叫青年们从何读起?所列文学史之部书籍《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等,大略估计,总数在1000册以上,叫人从何读起?
梁启超对胡适的以上批评,是中肯的,有道理的。对梁启超的批评意见,胡适没有提出反驳。他后来编辑胡适文存第二集,收入了1923年撰写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一文,并将梁启超的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作为此文的“附录三”。他这样做,可能含有让读者自行评判谁开的国学书目更有道理的意思;可能还含有用梁启超的书目来补充自己的书目这一层意思。梁、胡所拟书目比较胡
适和梁启超实际上各自开了两个书目:一个是按照一般的要求,列出的比较详细的书目;一个是按照最低的要求,列出的简要的书目。胡适两个书目,分别开了184种、39种书。梁启超两个书目,分别开了133种、25种。梁启超书目上的图书,比之胡适开的图书,分量要小得多,总的说来也好读一些。
胡适的书目,给今天的文科研究生阅读、使用,大致还差不多;推荐给文科的大学生阅读,显然不大合适。梁启超的书目,最大好处是离各科大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要较近,他们能用得起来。
梁启超开的详细的书目,因文字太多,不能照抄;现将他开的简要书目抄录于下:“
《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史纪事本末、《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其他词典集随所好选读数种。”
梁启超强调,这份书单子上的书,是务必要阅读的。“以上各书,无论学矿、学工程、学……皆须一读。若并此未读,真不能认为中国学人矣。”
以上书目中,有小部分书籍是胡适推荐的“实在的最低限度的书目”(39种)中也有的,包括《四书》、《老子》、《墨子》、《荀子》、《韩非子》、《左传》、《文选》、《诗经》,只是所用本子不尽相同。说明这些书在国学著作中非常重要,不可不读。大部分书籍是胡适书目所没有开列的。两相比较,梁氏书目有下列优点:一是没有开佛教书籍。胡适的书目列有《佛遗教经》、《法华经》等四种佛教书籍。大学生不一定人人都要阅读这类佛教著作;如果要了解佛教,可以先读简明的中国佛教史和简明的中国禅学史著作;待有了一定的佛教知识和较浓厚的阅读兴趣之后,再找佛经阅览不迟。梁氏不列佛经,看来是考虑到了学生们的实际情况的。二是史部书占相当的比例。有被称为“正史”的《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及宋元明史纪事本末,弥补了胡适书目没有列史部书的一大缺憾。三是列出了胡适忽略了的《庄子》、《楚辞》、《战国策》。这三部书其实是很重要的,也能引起他们阅读的兴趣。四是列出了胡适遗漏的《礼记》,正是这部书,提出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样的“大同”思想,对后来的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等人有巨大影响。孙中山经常书写的“天下为公”,即出自此书。五是在唐人的文集中挑选了李白的《李太白集》、杜甫的《杜工部集》、韩愈的韩昌黎集、柳宗元的《柳河东集》、白居易的白香山集等五种,不像胡适把一部洋洋大观的《全唐诗》一古脑儿推荐给学生。
不过胡适的书目也不是一点没有价值。它列出《中国哲学史大纲》、《清代学术概论》这两部书就很有道理。在阅读《老子》、《墨子》、《韩非子》等书之前,先学习《中国哲学史大纲》,是有好处的。同样,在读清代人的学术文化著作之前,先浏览《清代学术概论》,也是有益处的。另外,它列出了中国思想史上一部很重要、但为梁启超的简要国学书目所不收的王充《论衡》。胡适的书目,还列出了唐代以后各个朝代有代表性的国学著作,如《宋诗钞》、《宋元学案》等,弥补了梁启超书目忽略唐代以后国学著作的缺点。只是胡适可以少推荐几部。清代崔述的《崔东壁遗书》、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这类书,是供专业人员研读的,就不必要求学生览阅了。
胡适和梁启超当年所开的国学“最低限度”书目,上面的好多书已重新出版,并且经过整理、标点,有的还加了导读、注释。现今的青年人阅读国学书籍,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青年人方便多了。
云
小阿蛮来回答,请各位搬好小马扎细听我慢慢说来。
就是想对中国历史有个粗略了解的,不是那种专业的阅读。那就是粗线条的,把中国历史沿革,和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的,这类书推荐:
1、中学历史课本,好好学。这就是最基础的。很多人上学的时候,不喜欢历史,觉得它枯燥乏味。但是离开学校后,又想了解一下中国历史,怎么办?没有别的办法,重新去找来中学历史课本,从初中历史到高中历史,好好再看一遍,从远古时期,三皇五帝,一直讲到新中国建立,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讲的一清二楚。这就是最最最初级的了,连这样最基础的历史知识都不了解,下面的书目就更难了。
2、《上下五千年》。不要看不起这本给小孩子看的历史书。如果中学历史课本不好找到,这套《上下五千年》是很容易买到的。如果你家里面有小孩,那么正好,大人小孩一起看一看。这本书也是讲粗线条的中国历史,各个朝代,重大历史事件。
3、《中国通史》。《中国通史》有很多版本,可以找范文澜或者白寿彝的版本。这套书就比前面提到的两种写的更详细了,但是不用怕,你心中有了前面两种书打底,来看《中国通史》肯定没问题的。
4、断代史系列。所谓的断代史,就是你对中国通史有一定了解了,看看自己喜欢哪个朝代的历史,就去找哪个朝代的史书。这类书现在非常多。比如中国断代史系列,比如讲谈社的中国历史,或者其他专家的断代史,喜欢哪个朝代,就优先看哪个朝代。
《史记》和《资治通鉴》如果能坚持读完,读其他史书都不在话下。普通读者的阅读书目,没必要扯上廿四史。哪怕是专家学者,也很少有人专治廿四史的。不要坑人。
我怀疑提出这样问题的朋友,多是最基础的中国历史知识都不具备的。那就回到第一条,去找一找中学历史课本吧。先把大的历史沿革弄清楚了,重大的历史事件弄明白了。不要嫌弃看上去很“低级”的那些历史课本,既然提出这样的问题,想必历史知识也不会太丰富。打好基础,做什么事情都会简单很多。
温情花欲语1
我觉得那些张口闭口“二十四史”的就是误人子弟,先不说二十四史卷帙浩繁,光是读一遍也得十年八年,现在很多中国人连繁体字还认不全,怎么通读?就算有简体字版的,没有注释、缺乏古汉语常识,读完了也理解不了,如果还要一个一个的查字典,那倒不如先读一遍字典!如果你说的是“二十四史简体大字全译一册本”,那就当我没说。
如果想认真学历史,那就按照历史学本科专业的路子走,看看他们有什么课程、用什么课本,跟着买就行了。《中国古代史》应该是必须的,读到哪里感兴趣可以用二十四史或资治通鉴看看原文。
现在各个朝代的断代史都有公认很好的版本,吕思勉的《先秦史》《隋唐五代史》《两晋南北朝史》《秦汉史》,孟森《明史讲义》《清史讲义》,这些书也许有点难度。入门版的有黎东方细说系列,再入门的还有网络作家写得各朝“那些事儿”。这些都够了解基本的历史常识了。
这些都是历史著作的九牛一毛,读过几本历史书籍之后,能自己去探索列举书目,就算是上道了。
前几天编辑得很匆忙,现做一些补充如下:
历史不是孤立的,是依靠人文、地理、政治、军事等综合要素组成的。邓广铭先生就曾提出过研究历史的四把钥匙:职官、地理、目录、年代。可能一般的爱好者,也就是题目中的“中国人”,并非专业治史,但对阅读历史类书籍来说,单纯阅读史书或著作往往一头雾水,一知半解。历史史实是一定的,不同于文学作品,不能像陶渊明那样“好读书,不求甚解”,要想读好历史书,准备几本基本的工具书不可或缺。
一、工具书地图类:如果有能力者,建议购买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这本书应该是八册,价格自然也较高,对历史地图展现的比较详细。退而求其次者,可以用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上下两册,简单明了,各个朝代都有。有了地图,读起书来碰到古代地名就可以直观的对应起来。
字典类:除现代汉语的各类词典之外,可以备一本王力主编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于一些古代汉语的字词都有很好的解释,在读文言文时很有帮助。另外也可以利用手机在网上查询,充分利用现代工具,更便捷。
二、通史类从头到尾读一遍中国历史,确实很有意思。除前面所说的教材类,可以选择的还有吕思勉《中国通史》,这本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叙述历史脉络,后半部分对官制、兵制、衣食住行等独立概念的历史进行梳理。市面上的版本很多,建议选择靠谱出版社,如中华书局这种专门出版机构。
再推荐一部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叙述要更加详细,不仅对基本历史脉络有涉及,更罗列出一段历史时期内的文献资料、考古资料、研究概况等,还有专门的人物传记,可以说是分门别类、包罗万象。这套书册数很多,不太好买,但好在网上有电子版,资源也不少。
断代史如前所述,就不再多言了。
三、古籍类读书,尤其是文史类,还是要读原典,即回归到历史本身,不能光靠后人编纂成书来吸取知识。从原典入手,就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无论编年体、纪传体,通史、断代史,最好都了解过后再决定。
《二十四史》是纪传体断代史。虽然不可能全部读完,但因为其里面大多是传记,可以寻找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单读他的传记,也是一种阅读方法。
《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读起来就不太容易,从中间掰开了读有点摸不着头脑,顺着读下去部头太大,不容易读完。所以新手是不太推荐的。
《史记》作为“二十四史”的鼻祖,其广为赞誉的有点就在于可读性强,文学性高,对人物故事描写刻画传神生动,读起来像小说,对于有一定文言文基础的最好选择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对语句理解有困难的可以选择岳麓书社韩兆琦注本《史记》。
除了上述体例,我更推荐“纪事本末体”,这是一种围绕事件发展而记述的体例,这种书更利于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对历史事件有整体的把握。现在出版的有《左传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及《通鉴纪事本末》等。
对其他书籍有兴趣的欢迎在下面留言,共同探讨。
迷狐
如何学历史,我浅谈我本一点看法。
在中国五千年漫长的历史文化中,中国每一个朝代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坎坷的沉浮,无不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更想更一步学习历史,应先从《二十四史》、《史记》、《资治通鉴》等权威的史料为依据,以朝代兴衰、更迭为主线来加以学习。
通过它们浏览几千年,中国历史王朝的兴衰成败,通过它们了解历史,来感受人生酸甜苦辣的生活。更多的吸取爱国,为民、以及善良的民族风情,流芳千古的诗词和动人的故事。从而更加启发我们自己的人生之路。
《孙子兵法》,是首先推荐书目。是春秋末期(公元前530至450年左右)。因为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历史。包受了太多的战争灾难,中国人民是一个有民族信仰礼仪之帮的大国,在儒家文化传承影响下,人民更加和平共处。
可是国外势力是狼性文化,他们时刻想到蚕食各国。中国人不仅要学习更多更广的文化知识,而更重要的不要忘记了过去战争带来的痛苦。从而要学习军士上的《孙子兵法》,只有这样不忘历史,时刻牢记战争的忧患之中。货币战争和文化战争他们一直在用。
《孙子兵法》是一部变政法理论体系,不仅用在军士上。《孙子兵法》的思想与人类的共同价值观相符合,更超越时代,无论从经济发展的最佳途径,是企业的权威著作。为了趋利辟害,谋求更大的经济利益,《孙子兵法》的价值,不只对军士活动和更对经济管理所用。更重要在政治、外交、教育等多种领域显现出巨大价值的影响力。《孙子兵法》不战的思想共使人们认同,弘扬《孙子兵法》的思想,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为事业进行决策服务。中国历史上每一本古典名著,都有他的宝贵。
中国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挨打,国家在强盛,他们更会想办法把我们拉下马。所以《孙子兵法》之著作重要。
sunshinelo
中国历史象大海我们所知道的好象几朵浪花最简单的看秦皇统一国土文化法律度量衡行政汉武强国‘从历史文学中学习三国水浒西游从中寻找
chengyuan017
学习历史当然要看《史记》《二十四史》,但是都是古文,又内容多,要读一辈子啊!
近代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一定要看,学习历史不是去看热闹,要把握住中华文化的血脉,钱穆先生的书可以让我们中国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中国文化传统是什么?我说:就是我们“中国人”。只要是个中国人,在他身上就有中国文化传统。
再说,中国文化传统在哪里?我说:中国文化传统就在我们这许多中国人身上。进一步讲,在我们的“心”里。
说文化传统在我们身上,这是浅的讲;说在我们每一人的心里,这是深的讲。这话不是我个人提出来这样讲,可以说中国人向来是这样讲,这是中国人讲法。
士是中国社会的中心,应该有最高的人生理想,应该能负起民族国家最大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的内心修养上,应能有一副宗教精神。可说中国的士,应是一个人文宗教的宣教师。他们常要不忘记自己是半个和尚,或是双料和尚,而不仅是一个有知识的读书人。
出自国史大纲、中国历史精神
我说我要开花
第一步,就从最简单的三字经,千字文开始吧,这是最简单的,也是最直接的,而且是跟古人最接近的一条路子。
第二步,熟悉历史年代表,最好熟记各大朝代名称,主要统治者的名字年号等。
第三步,选一个领域,比如文学,或者书法,自己动手,排列其主要人物、作品和大事年表。
你想了解哪个领域,直接用年表的形式开始行动,哪怕一天记录一条,时间长了也会积少成多,都是你自己的成就。
必读书目推荐,看我的视频。
love八卦
Shoa051
建议三个层次:一是先看看中国简史,有几种版本:二是知晓大概后,再由浅入深,去通读历朝历代;三是在一二的基础上,有选择性的去读自己喜欢的朝代的人物传记等等。
irene燕子。
做为中国人,必须懂得中国历史,尤其是男人,粗通是必要的,熟通是学者的事。至于读什书,一看兴趣,二看时间,中国筒史是有必要读的。当然史书读的越多越好。
鹤鸣
胜利者撰写历史,失败者铭记历史。作为中国人,我们该怎么去面对历史呢?历史向来会重来的,我们的决择与践行其实是对历史的一种担当与传承,历史的是非对错也正在折射出当今社会,学史为今,愿每个人都能善良如初,天真依旧。
执着解解
必读二十四史,但是读之前要有一定的基础,起码要知道什么是历史,历史的价值意义。历史就是过去的人经历的事,然后经人整理记录的,史实会受当时文化背景的影响和人为的主观影响。读历史的价值就在于观历史能照见自己。
嘻妈阿拉蕾
如有可能,建议根据自己的情况,多看《四库全书》,古籍中的“思想”与现代“哲学”的解释完全不同。例如:儒家文化中的“仁”,在“科学”理论中的意思是:“从人从二”,何意?“一生二”也,何意?无极而太极,玄生阴阳天地也。儒家“人文”解释:亲和、爱人。这就是说:中华三大宗教来源于“科学”的理论,故看古籍知道的是我们中华文化是“象形”文化,看现代书籍,知道的是丟掉了象形的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