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是一本成功的畅销书。
明朝那些事是一本正能量的畅销书。
但是!但是也有硬伤。
硬伤是什么?——英雄史观!
对,当年明月先生秉持的历史观是英雄史观。
来,咱们先跳出明朝那些事儿,做两个假设以理解英雄史观的局限性。
第一个假设:假设有一个公司老板是个很有市场意识的老板,对于市场前景以及市场演变有着清晰的认知,我们还假设这个认知是正确的。那么这个公司靠老板这一个人就可以做起来了吗?他是不是需要寻找志同道合的同行者?是不是需要寻找具有专业技能的执行者?
说,这个老板并没有能力随便的指派某一个人去完成某项工作,然后工作就做好了的可能性吧!他这个老板也没有办法让他的亲人一定可以学会某些专业技能和他一起做公司的吧?
就是说,这个老板能做的也就是寻找人才,大家合作。公司不是老板一个人可以开起来的。
第二个假设:假设一个穷乡僻壤的文盲家庭,忽然出了一个很会读书的孩子,我们都应该承认这种可能性是有的吧!这个孩子呢一路过关斩将的考上了清华北大。
那么这个孩子改变他家庭命运的途径是不是就可以走高科技路线呢?相信不会有人认为这个孩子可以领着他的家人做高科技吧!
这个孩子能做的最好的也就是给现金于他的家人了,我们也都知道,有些文盲你给她很多的钱真的不是好事的。对不对?
所以说,这个会读书的孩子也大概率的让他的家人继续待在那个穷乡僻壤,他没有能力带领那些文盲直接进入现代文明生活的。
这个孩子要开始他的新生活,要开始他的不同于他老家一样的新生活,他必须某种程度上的抛弃他的亲人们,毕竟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他一个人是改变不了他家人的命运的。必须国家社会拿出大量的物资巨量的时间,才可以改变某些还不是全部的穷乡僻壤的命运。
你看,有大钱的老板做不了英雄可以一个人弄一个公司。
你看,有文化的清华毕业生做不了英雄直接改变文盲的命运。
好了,那么回到朱元璋,朱元璋走运也靠着个人聪慧一直做到吴王,这不奇怪,他同时代的好多人走到了他这一步。大家乱打乱杀的,拼的是身体素质和运气。
一做到吴王呢,性质就变了,朱元璋不是某个具体的个人了,朱元璋是某个政治集团的代名词了。朱元璋不是朱元璋了。
那么这个朱元璋政治集团的运转是不是朱元璋一个人就可以应付的呢?不会有人认为他一个人可以应付吧!上面的第一个假设说过了,朱元璋需要四处寻找具有专业级技能人才来一起维护他这个政治集团运转的。他没有能力随便指派某一个个人去做某项工作,然后那个个人就会做工作了。是不是?
第二个假设也说明了,朱元璋作为贫家出来的清华大学生,能做的也就是给些钱财于他的那些没用的亲戚,好容易有个外甥看着能用上一用,其实难用的很,后来还是废掉。
就是说,朱元璋能做的是顺势而为,他挡不住统治机器的运转的,他左右不了趋势的。天下那么乱,必须有个“朱元璋”出来收拾收拾,大家过个安稳日子。就是说,朱元璋能做的也就是不要让道路走偏,比如及时出手制止他外甥的胡闹,必须有个“朱元璋”出来,采取行动防止有人阻碍大家过安稳日子的努力。
一句话,朱元璋如果不主动做“朱元璋”,朱元璋他只有步张士诚、陈友谅的后尘。
说那么多,还是要回到问题本身。
明朝那些事把“大家一起努力过个安稳日子”的努力过程,置换成了个人英雄朱元璋“给了大家一个安稳日子”的给予过程了。
逻辑因果反了!
哪里还有客观而言?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