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有哪些的小说
北京人在旅途
一座城池
三重门
长安乱
像少年啦飞驰
,明晓溪,:《水晶般透明》、《冬日最灿烂的阳光》、《无往而不胜的童话》、《烈火如歌》。
郭敬明,《爱与痛的边缘》,2003年1月出版《幻城》2003年6月出版左手倒影右手年华
2003年11月出版《梦里花落知多少》
以及现在超级好看的小时代
虎妞宝贝
夏茗悠 三年k班等
张悦然 樱桃之远等
明晓溪 泡沫之夏等
灵希 玉簟秋等
顾漫 微微一笑很倾城等
梦三生 笑倾三国等
辛夷坞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
犬犬 第一皇妃等
……
我认为这些人的书挺好看
还有一些人,他们虽然不是80后,但他们的书也很好看,比如沧月,匪我思存
chcall
建国小说,主角在小岛上建国的小说书名为《从岛主到国王》,截止到2020年2月,小说已经完结。
内容介绍:经营海岛,将海岛变成国家!大海纵横,大海是他的乐园,海底有无数沉船宝藏,加勒比海盗的宝藏,南中国海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地中海威尼斯商人的沉船宝藏。
波罗的海维京海盗的沉船宝藏,丛林冒险,发现失落的文明,印加帝国的宝藏,埋藏的夏墟,传说中的大西洲,地球史前的文明,地心的世界,夏后氏之璜,传国玉玺,圣物金约柜。
小剧场:当然也包括投资、金融咨询。百夫长黑金卡的服务宗旨属于最高等级,无论持卡人身在何处,其任何要求均会得到即时响应与协助实现。运通公司的vip尊享客户的要求马上得到响应与实现。半个小时后。
陈锐与道森.伯格在一家咖啡店见面。“陈先生,这是你要的资料。”道森.伯格坐下,从文件包里拿出一叠文件递给陈锐。“谢谢,你请便。”陈锐接过文件,道了声谢,并向服务员要了两杯咖啡。几天前,陈锐向道森.伯格咨询了在国外购买农、牧场以及岛屿相关方面的事情。
陈锐的性格里有些文青气。喜欢旅游,徒步,喜欢美好的风景,喜欢自由。向往远离都市的暄嚣的生活。自然田园风光的农场,或者绿草如茵、河流、蓝天、牛羊成群的牧场,亦或者是远离喧嚣,沐浴在阳光下,被蓝绿色的海水围绕的私人岛屿一直是陈锐的梦想。
资料很多,很齐全,看来道森.伯格收集这些资料花了一翻功夫。首先是在国外购买农、牧场、海岛一些条件。就拿加拿大来说,农、牧场属不动产,加拿大各省对外国人收购农场有不同的规定。
在东海岸的爱德华王子岛和中西部的三个传统农业大省萨斯卡通、阿尔伯塔和曼尼托巴,其允许外国人拥有的土地面积分别限制在5英亩、10英亩或40英亩以下。
而在安大略省、魁北克、不列颠哥伦比亚、新斯科舍、纽芬兰和新不伦瑞克等省,则没有现行法律明确限制外国人投资农业,但外国人在注册、报告、税收方面要遵守有关规定。
相比之下,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不仅是加拿大经济的火车头,也是对外来投资最开放的地区,安大略省是加拿大唯一省份对加拿大公民,外国公民,新、老移民购买农场一视同仁,价格统一,想买多少都可以,产权永远属于购买者。而购买海岛,也有相关的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在哪个国家购买海岛,购买者只有对海岛的所有权、使用权,没有主权,主权归属于海岛所属国家。
而且,一些国家对海岛所有者在海岛上改造、施工、建筑也有非常严格的规定。看完在国外购买农、牧场、海岛一些条件后。陈锐翻到下一页,文件上列出了最近挂牌出售的农、牧场及海岛。
扩展资料:
陈锐:男主中海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自由职业者,没有固定工作,平时接一些it企业的程序外包活,或者在一些计算机专业报刊、杂志上发表一些技术性的文章赚些钱。
因为能力出色,码出来的程序代码简练,稳定,非常有效率。在计算机技术专业性非常强的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通俗、易懂,见解独到。
所以,在圈子里有很高的名气,it企业乐意将程序外包交给他来完成,计算机报刊、杂志经常向陈锐邀稿,给出的报酬非常丰厚,而且对陈锐称赞有加。
在一次海边度假中,穿到了一个荒岛中,获得机缘,得到了修行的竹简有十二卷,开启了在荒岛上建国的旅程。
kakaxiaoqu
1.1895淘金国度 猪脚灵魂穿越到北美洲华人淘金者的一个小孩身上,然后攀科技树和先知先觉,在阿拉斯加建国,占领北美和俄罗斯远东!
2.民国大军阀 17k小说 猪脚穿越到民国,现在西康省发展,让后转移势力,到东南亚建国!
3.独舞的军阀 猪脚在云南发展,参与抗日战争,抗战胜利后 东南亚立国,拒绝内战!
4.金三角风云 在国共内战结束后, 猪脚穿越到 国民党残军身上,先在金三角建立势力,让后在苏门答腊 建国!
5.抗战往事 17k小说 正在写 穿越到远征军身上,好像是准备在缅甸建国!
举了几本近代的!除外再列举几本我比较喜欢的小说:新宋 宋风 明 诸夏 独舞的军阀 金三角风云 草清 重回永乐时代 汉风1276 1622 迷失一六二九 明血 李自成新传 血腥刺刀 重海盗到海军 二十世纪新史
原贴:建国累的小说
pandakjj
中国没有
日本可能有
其他亚洲国家不可能有
个人意见,有人喜欢韩什么,小什么,安什么,可什么的跟我没关系,我说的是文学
就是伊豆的舞女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以及追忆似水年华之类的
皓月丹阳
建国小说,主角在小岛上建国的小说书名为《从岛主到国王》,截止到2020年2月,小说已经完结。
内容介绍:经营海岛,将海岛变成国家!大海纵横,大海是他的乐园,海底有无数沉船宝藏,加勒比海盗的宝藏,南中国海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地中海威尼斯商人的沉船宝藏。
波罗的海维京海盗的沉船宝藏,丛林冒险,发现失落的文明,印加帝国的宝藏,埋藏的夏墟,传说中的大西洲,地球史前的文明,地心的世界,夏后氏之璜,传国玉玺,圣物金约柜。
扩展资料:
陈锐:男主中海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自由职业者,没有固定工作,平时接一些it企业的程序外包活,或者在一些计算机专业报刊、杂志上发表一些技术性的文章赚些钱。因为能力出色,码出来的程序代码简练,稳定,非常有效率。在计算机技术专业性非常强的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通俗、易懂,见解独到。所以,在圈子里有很高的名气,it企业乐意将程序外包交给他来完成,计算机报刊、杂志经常向陈锐邀稿,给出的报酬非常丰厚,而且对陈锐称赞有加。
在一次海边度假中,穿到了一个荒岛中,获得机缘,得到了修行的竹简有十二卷,开启了在荒岛上建国的旅程。
shenxin
罗密欧煮你爷
我在回答朦胧诗没落的问题时说,九十年代初,文学界突然沉寂了,其实不太准确。九十年代初的文学也曾出现了一个现象级的事件,人称“陕军东征”。
这些作品里,陈忠实的《白鹿原》至今仍倍受推崇,原因是被批判历史观有问题。陈忠实骂人的话也有特点——“你懂个锤子!”
贾平凹的《废都》被禁又解禁,我藏了两本头版头印的。“此处删除多少字”开了先河,果然是鬼才啊!陈忠实说他的《白鹿原》是要拿来死后当枕头的,那么贾平凹的《废都》呢?他可没说过类似的话,但我可以预测一下,将来,后来人,提起他一定想到的是《废都》。
《最后一个匈奴》的作者高建勋是我尊敬的作家,因为他在新千字文中告诉我:他绝不相信,一个保养得白白胖胖的作家能写出什么深刻的作品!
所以,我喜欢。
ic1988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我国在长篇小说的创作领域经历了二个高峰期,其一是在九十年代初,那时的文学创作正值全面繁荣阶段,在长篇小说创作上的标志性作品是1992年出版的陈实忠的《白鹿原》和1993年出版的贾平凹的《废都》,这股繁荣的势头在世纪之交才逐步趋于沉寂,期间产生的优秀作品有阿来的《尘埃落定》、王安忆的《长恨歌》、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等。第二个创作高峰期在2010年前后,相对中短篇小说创作乏力而言,长篇小说创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1949年以来鲜有的高度,其中代表性作品有金宇澄的《繁花》、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冉正万的银鱼来、贾平凹的《古炉》和老生、李佩甫的生命册、莫言的《生死疲劳》、孙皓晖的《大秦帝国》等。近年来,文学大省陕西又有一位重量级作家显示出其非凡的创作热情,他就是陈彦,其小说装台和《主角》等根植于传统叙事的土壤,反映底层人群的艰辛与欲望,是接地气的为普通民众所接受的优秀作品。
Icy
目前一一中外文坛一一中篇小说一一短篇小说一一一一盛产丰富……
但是一一可一一大容量一一大结构一一容纳一一人类一一优美语言一一音乐一一美术一一历史一一哲学一一审美一一爱情与仇恶的一一能一一不断提升一一人类灵魂的一一长篇小说一一却一一寥落晨星……
特别是一一百万字左右一一作品一一更为甚少……因为一一其一一创作难度大一一创作周期长一一构思一一结构一一语言的一一纵横深度一一极其复杂一一历来一一是一一人类小说一一创作中的一一大工程……
古往今来一一长篇小说一一一直一一是一一人类文学的一一支柱一一是人一一类文学的一一灵魂一一更是一一人类文学的一一钻石一一与一一金矿……
好的一一百万字长篇小说一一目前一一在一一世界文坛一一亦一一较一一寡鲜……
原因一一纸书的一一暂时没落一一网络文学的一一蓬勃发展一一消落了一一长篇小说的一一生存环境……
从一一创作角度一一来看一一特别是一一百万字左右一一大部头一一 长篇小说一一写出来一一不应时一一且一一创作起来一一创作一一周期长一一伤筋动骨一一费神一一费力一一在一一目前的一一文学环境下一一不易出名…
巨国青(北漂)女作家…
十几年来一一她似一一苦行僧般一一精神……(一年36O天一一天天写作不辍一一手已变形…)
她一一心无旁骛一一 从不入一一这会一一那会一一从不参加一一这活动一一那节目一一从不参加一一这评奖一一那评奖一一拒绝国内外一一媒体各类采访……
其一一处女作一一仇焱之一一历经一一8年一一呕心沥血一一创作一一而成一一由一一新华社一一投资一一全国出版发行一一书中一一描写一一囊括了一一上世纪一一20年代至80年代一一全世界一一几百位一一充满一一传奇一一色彩的一一著名一一收藏家一一波诡云谲的一一传奇一一收藏一一故事……
书中一一人物描写一一达一一63O余人<红楼梦423人;战争与和平546人>一一创一一世界文学一一单部小说一一人物描写数量之最……
是世界文坛一一目前一一惟一一一由一一女性作家一一创作一一完成一一非自费出版一一公开发行的一一唯一一部一一百万字长篇小说…
巨国青一一文字一一洁癖一一优美一一独特一一善于一一用一一真善美一一剖析人物灵魂……
她善用一一励志人物一一及一一波澜壮阔的一一故事情节一一营造一一文字一一语言的一一画面感一一其一一丰富多变的一一写作手法一一鲜明的一一语言风格一一标新立异于一一中国文坛一一泛滥成灾的一一大白话文学………
读一一其一一作品一一能一一治疗一一眼缐一一干枯症……
(日前一一其创作的一一第二部百万字长篇小说一一神灵鸟已待版一一其一一第三部长篇小说一一夜以继日一一边一一打工一一养家糊口一一边一一艰辛一一耕耘一一创作中)
小望
duoduole
原贴:新中国成立后有哪些成就
子焰
原贴:新中国成立后有哪些成就
nashliu
建国后出現了一大批以革命英雄主义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具有代表性的有:新儿女英雄传、铁道游击队、吕梁英雄传、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丶敌后武工队、战斗的青春、草原烽火、平原枪声、烈火金钢、青春之歌、清江壮歌、红岩、逐鹿中原、古城春色、苦菜花、晋阳秋、红旗谱、红日、风雷、上海的早晨一、二、三部丶高梁红了、李自成第一部、我们播种爱情等一大批文学作品,极大的影响了好几代人,直到如今其中的一部分作品仍有广泛的读者群,生命力极强。
夏日狂躁症喵
建国以后有很多著名的小说,大都是抗战、解放战争、地下斗争题材的居多。
这些小说我大部分都看过。例如:《烈火金刚》、《红日》、战斗青春、《青春之歌》、三家巷、《苦斗》、《红旗谱》、播火机、《野火春风斗古城》、《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小城春秋》、《四世同堂》、《上海的早晨》、《苦菜花》、《迎春花》、殴阳海之歌、《金光大道》、《艳阳天》等等。这些书写的非常好,几乎伴随着我们那一代人的一生。
小时候看书,总是一目十行,囫囵吞枣的看,遇见一段有十几二三十行的,我几乎就不去看它了。也就是只了解个故事梗概就可以了。所以至到如今思想起来,还真的很难想到有那本书能熟知它的内容呢!
那时候看书不求甚解,甚至连字典都不要去查,以至于把书的名字都能读错。水浒传读成水许传,到了初中才知道读错了。对于三家巷里的主要人物区( ou) 桃,一直说成区(qu)桃。到了学校教书,才知道区在做姓时,是要念做ou 的。
尽管如此,看书多了,毕竟会对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呢。现在尽管自己的写作水平有限,但也是得益于小时候爱看书的习惯吧。
一心一意
高粱红了的时候,敌后武工队,烈火金刚,党的女儿,律吕梁英雄传,椰林烈火,南海风云,深林篝火,少年英雄刘学宝,连心锁,旅顺口,海霞,空军英雄杜风瑞,护桥英雄蔡永祥,高山下的花环,废都,白鹿原,青春之歌,我们村里年青人,
~orange···
建国后的好小说太多了:创业者,被开垦的处女地,战火中的青春,新儿女英雄传,保卫延安,气壮山河,水落石出,一件邮包,红日,红岩,红旗谱,艳阳天,金光大道,北大荒人,青春之歌,迎春花,苦菜花,山菊花,林海雪原,山呼海啸,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上海的早晨,星星燎原,红旗飘飘,志愿军英雄传,烈火金刚。家,春,秋,雷雨,翻身的日子,白毛女,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小二黑结婚,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王二小,谁是最可爱的人,把一切献给党,自有后来人,保密局的枪声,……说不过来了。文革后的更多,就不写了。
chnneil
上海的早晨,吕梁英雄传,三里湾,李有才板活,暴风骤雨,山乡巨变,龙须沟,青春之歌,铁道游击队,保卫延安,红日,红旗谱,播火记,野火春风斗古城,林海雪原,烈火金钢,敌后武攻队,苦菜花,迎春花,小英雄雨来,红岩,李自城,艳阳天,金光大道,欧阳海之歌,踏遍东海万倾浪,第二次握手,穆斯林的葬礼,平凡世界,白鹿原等。
Twydeutschland
一、十七年
新儿女英雄传、平原烈火、平原枪声、铁道游击队、红岩、红日、红旗谱、风云初记、青春之歌、保卫延安、林海雪原、苦菜花、迎春花、朝阳花、敌后武工队、野火春风斗古城、草原烽火、战斗的青春、桥隆飙、逐鹿中原、播火记、连心锁、高玉宝、小英雄雨来、三千里江山、无名高地出了名、苦斗、三家巷、在茫茫的草原上、小城春秋、武陵山下、晋阳秋、满山红、破晓记、清江壮歌、火种、山村枪声、山乡风云录、我们播种爱情、变天记、百合花、鸡毛信、小兵张嘎、李自成(第一卷)、上海的早晨、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百炼成钢、原动力、活人塘、铁木前传、青枝绿叶、三里湾、灵泉洞、罗汉钱、卖烟叶、创业史、恨透铁、山乡巨变、李二嫂改嫁、香飘四季、风雷、艳阳天……最值得一提的是赵树理的锻炼锻炼
二、文革
金光大道、西沙儿女(正气篇》、闪闪的红星、敌后小英雄、战地红缨、矿山风云、征途、红雨、难忘的战斗、海岛女民兵、壁垒森严、斗熊、大雁山、边城风雪、大刀记、龙泽、铁骑、霞岛
三、新时期
班主任、伤痕、陈奂生上城、大淖记事、哦,香雪、高山下的花环、蒲柳人家、人生、黑骏马、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活着、废都、秦腔、白鹿原、穆斯林的葬礼、许三观卖血记、尘埃落定、活动变人形、古船、平凡的世界、长恨歌、金牧场、心灵史、红高粱、受活、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化树、沉重的翅膀、曾国藩、张居正、黄金时代、棋王、洗澡、马桥辞典、
wttinawttina
建国以来,小说创作步入黄金期,达到高峰,诞生了一大批哙炙人口的作品。由于篇幅有限,仅推荐有社会意义,文化底蕴,影响力大的作品,为了便于阐明理由,分门别类。
英雄爱国主义题材推荐:杨沬的《青春之歌》;罗广斌、杨宜言的《红岩》;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曲波的《林海雪原》。
理由:几部作品都是以战争年代为背景,虔致,深入地塑造一个个为了革命的事业,不怕流血恓性,抛头抛,洒热血的英雄人物。林道静,江姐,许云峰,杨子荣,少剑波等英雄形象栩栩如生,有血有肉。至今还深深地扎根在我们脑海里,这些英雄人物曾激励,鼓舞我们几代人的成长。对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巨大影响。《红岩》曾获得“斯大林文学奖”。
历史题材推荐:姚雪垠的《李自成》;二月河的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高阳的胡雪岩全传;唐浩明的《曾国藩》。
理由:故事性强,可读性高,即有恢宏,磅礡的战争场面,又有风花雪月的情爱缠绵,即有对历史的深到剖析,又有对今人的启迪,思想性,政治性,趣味性强,深受读者欢迎。《李自成》、乾隆皇帝获“茅盾文学奖”。《李自成》被翻译成日、英、法等多国文字,享誉中外。
现实题材推荐: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梁斌的《红旗谱》;浩然的《金光大道》;莫言的《红高梁》;贾平凹的《废都》;陈忠实的《白鹿原》;张贤亮的《灵与肉》,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短篇小说有刘心武的《班主任》;杨荐葆的《高山下的花环》。
理由:《红高粱》、《白鹿原》写的是民国时期农民的悲欢离合,紧贴时代背境,对人性,理性,社会进行深刻的剖析。都被翻拍成电影,电视剧,莫言凭借《红高粱》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红旗谱》、《暴风骤雨》、《金光大道》都是农村题材,反快面各不同,有旧社会农民反抗地主压迫剥削的,有反映土地改革的,有社会主义合作化改造的。三部反映三个不同时期历史变革,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灵与肉》、《平凡的世界》属“反思文学”,作品对文革中的一些错误政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予于批判。《废都》写出当今人的浮燥和沉沦,对人生进行了思考,但描写尺度太宽,颇受争议,影响较大。
还有很多,著名的就这些,有遗漏的见谅。欢迎指正。
LW
建国后六十年代,出过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红岩、苦菜花等一批文学作品。但像鲁迅、茅盾、巴金、老舍、曹㝢、郭沫若等文学巨匠,一个也未有见到,七十年,半个多世纪,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夏夜晚风
《遥远的救世主》
从一种新的角度解读了社会和人性,弱势文化,人们依赖于祈求救主,强势文化,只有无往不利的强者。
贴句书中的话:这世上原本就没有什么高人,所谓的高人,只不过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就不同而已。
zyy1778
补
大刀记,连心锁,桐柏英雄,西沙儿女(正气篇,奇志篇),闪闪的红星,新来的小石柱,碧空雄鹰,征途,,,
想不起来了,那时书店小说非常多,买不起。但是,电台有小说联续广播时间,街上十字路口有大喇叭,相当于现在听说书,不花钱。
奇葩谢小妞。
《穆斯林的葬礼》很早以前看的小说,觉得结构特别新颖,分别以月和玉为题旨,一篇月,一篇玉,一个是之前的时空,一个是现在的时空,最后时空交汇,谜底揭晓,读者的所有疑团被打开。文字优美感伤,适于阅读。
donalliu
1、兰芳共和国
从帮会到企业到国家
“兰芳”,不是一个女孩子的名字,而是200多年前一群中国人在数千里之外的热带海洋岛屿上建立的自治体。他们在完全没有祖国支持的条件下,以惊人的意志,顽强求生。
公元1772年(干隆三十七年),今广东梅州的客家人罗芳伯乡试不第,“乃怀壮游之志”,发扬客家精神,漂洋过海,登上婆罗洲(今西加里曼丹岛)。在坤甸成立了“兰芳公司”,是一个与东印度公司相类似的含有政治色彩的团体组织。
五年后,罗芳伯将“公司”改为“共和国”,以东万律为首都“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建立。这一年定为兰芳元年。
罗芳伯,原名罗芳柏,罗芳伯是后人对他的尊称。生于1738年(干隆三年),“自幼学文习武为群儿冠”。
刚到婆罗洲时,罗芳伯以教书为业,他有文化、有才能,又懂武术,既能团结侨胞,又能与当地土人合作,深受当地人民和华侨的拥戴。
婆罗洲土地肥沃,可耕可牧,又有山林、金矿,资源丰富,还有港湾可发展交通,但岛上内部各大小采矿公司之间互相争斗,外部又有荷兰帝国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入侵,内忧外患。罗芳柏在站稳脚跟后,带领自己的伙伴,和当地人一起,协助当地苏丹首领平了土著人的叛乱,得到了首领的嘉奖,将东万律划归罗芳伯管辖。这块地方有10多万人及南北几十公里的产金地,吸附华人数万,土著好几十万,顺理成章地成立了巨大的经济实体—兰芳公司。
1776年罗芳伯建立了“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始用“兰芳”年号。罗芳伯参照西方国家的一些法制,设置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机构。国家有国防部,但没有常设军队,而是全民皆兵,平时分散各地搞生产,战时集中起来御敌。地方分省、府、县三级,由各级公民投票选举出当地行政机关的负责人。
刚刚建国,罗芳伯就派人觐见干隆皇帝,请求把西婆罗洲这块土地纳入大清的版图,或者变成藩属国家。但干隆皇帝根本没理睬这些“天朝弃民”,也不承认这个南洋华人在海外建立的国家。
罗芳伯当了十九年的国家元首于1795年病逝,临终前他还交代国民,无论今后谁为国家领导,归顺大清之心决不可变。
之后,由全国公民选出江戊伯继任国家元首。此后还有七人先后担任过这个职务。
1886年,兰芳共和国遭到荷兰殖民侵略军的进攻。兰芳共和国全体民众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终因武器不如人而陷落,这个存在了110年的华人小国不幸灭亡。
按照罗芳伯传的说法,当地统治者苏丹与罗芳伯签约割让土地给兰芳自治,“其所割让的土地,计东界万劳,西界卡浦斯河,南界大院、上侯、双沟月之线,北界劳劳、山口洋、邦戛之线,纵横数百里……”幅员辽阔,人口也达到百万之众,地地道道的国家,可为什么这个墓志铭上,偏要称“公司”呢?
其实,像罗芳伯这样的中国移民,在当时社会里叫“天朝弃民”,根本没有社会地位。当时是干隆年代,中国繁荣昌盛,朝廷威权无处不在。罗芳伯他们不敢称孤道寡,怕犯一个谋逆之罪,自己远离故土倒不要紧,连累身在故国的宗亲友人那才是麻烦。中国人骨子里始终认同祖国,不管走得有多远,都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罗芳伯他们也是一样。反而,他们一直希望能够被清廷接纳为一个地方政府,一来可以光宗耀祖,二来也可以利用祖国这个靠山,抵抗来犯的欧洲人。事实上,清廷虽然从来没有正式承认过兰芳国,但罗芳伯派出的使者至少见到了干隆的重臣,使得对兰芳觊觎已久的荷兰人有所忌惮,一直不敢造次。直到1886年,见清廷衰败,荷兰才大举进攻兰芳,灭掉了这个华人在海外建立的国家。
拥有百万人口,战时可以全民皆兵的兰芳国,败在远道而来的荷兰人手下,据说主要原因是武器太差。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实行什么体制不重要,重要的是实力—经济的实力、科技的实力,以及军事的实力。
华人在海外建国,历史上并不少见。罗芳伯不是惟一的一个,但他是惟一一个不称王的。
2、戴燕王国
当时在东南亚建立的华人国家不仅是“兰芳共和国”一个,还有其他几个国家:
广东省人吴元盛,在婆罗洲北部建立戴燕王国,自任国王,王位世袭,立国百余年。于19世纪亡于荷兰.
戴燕王国是广东人吴元盛在婆罗洲北部建立的一个王国,王位世袭,存在时间是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叶,历4代国王70余年。于19世纪中期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而灭亡。
戴燕王国的第一代国王为吴元盛,原为广东嘉应州梅县人,清朝干隆中后期因为谋划发动起义事泄而逃亡到东南亚的婆罗岛,18世纪中期在当地创建了很有影响力的聚胜公司,成为首领。后来,其下属罗芳伯的威望逐渐超过了他,罗芳伯取代了吴元盛的首领地位,成立了兰芳公司,吴元盛成为罗芳伯的下属。1777 年,罗芳伯在婆罗洲建立了兰芳共和国,吴元盛是罗芳伯的手下部将,被派驻守在坤甸河北部的戴燕王国(Tayau)。当时,戴燕国王很残暴,人民都怨恨他,1783年,吴元盛杀死了戴燕国王,吴元盛杀死国王后,人民都很感激他、敬佩他,因而被人民拥戴为戴燕国国王。
后来,吴元盛逝世后,其子年幼,由其妻袭位为女王,清代旅行家、航海家谢清高出海游历南洋时(1783—1797年间),戴燕女王还在位。此后戴燕国王位由吴氏世袭四代,直到19世纪中叶,戴燕王国才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而灭亡。
谢清高在海录一书中对戴燕王国进行了记载:戴燕在昆甸南,由昆甸南河溯流而上,约七八日,至双文肚,即戴燕境。又行数日,至国都。干隆未,粤人吴元盛刺杀番酋,国人奉以为主。元盛死,子幼,妻袭其位,至今犹存。
3、纳土纳岛国王
明朝末年,广东省潮州人张杰绪,在安波那岛(纳土纳岛)建立没有特定名号的王国,自任国王。19世纪张杰绪逝世,内部发生纷争,王国瓦解。
南中国海的纳土纳群岛(Kepulauan Natuna,也有安波那岛等其它几个称呼)印度尼西亚北部岛群,属印尼廖内群岛省。位于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由主岛大纳土纳岛(Natuna Besar)和其他许多小岛,共由127个大小岛屿组成,面积2110平方公里,上世纪80年代末人口约1.5 万,当时华人占八成以上,据新加坡媒体过去的报导,这一群岛上的华人一直希望独立建国,但被印尼弹压。纳土纳群岛海拔不高,全年高温、雨量多、富热带森林。
纳土纳群岛一些比较早的华人家谱记载:清兵入关后消灭了南方的南明政权,在广东沿海岛屿上坚持抗清的几百残兵和几百家不服满清统治的渔民逃到了南洋的一个小群岛上——荷兰人后来命名的纳士纳群岛!
纳吐纳群岛在当时不过是一块蛮荒之地,华人来到这片土地上噼荆斩棘,将它开拓建设成一方乐土,纳吐纳群岛成为华人的一个独立的土邦。
可到了一百多年前,在纳土纳岛首领(也算是国王)张杰绪去逝后,内部发生纷争,荷兰人乘机灭了张氏王国。印尼独立出荷兰后,纳土纳岛群岛未能独立出印尼,像新加坡那样独立建国。 无忧资讯
这个本来属于华人的地方,现在却成了印尼的领土,看到不由得心痛!
4、暹罗王国
泰国吞武里王朝的建立者是华裔郑信(1734-1782年),,生于泰国阿瑜陀耶城,史称“达信大帝”或“吞武里大帝”。
郑信的父亲郑镛是中国澄海县中外莆都(今上华镇)华富村人。清雍正年间南渡暹罗,居阿瑜陀耶城(大城)。娶暹罗女为妻,生郑信。
郑镛去世后,郑信被暹罗国大臣收为养子,接受泰国传统教育。长成后从政,官居甘碧府府尹,封爵为披耶。
1763年,缅甸入侵暹罗,郑信率部防卫暹都。四年后,缅军攻陷暹都,大城王朝灭亡。
郑信在东南沿海地区建立根据地,组织反抗军,光复大城,并迁都吞武里。
1767年12月28日登基为王,史称吞武里王朝。随后消灭各地割据势力,三年后统一了暹罗全国,又多次对柬埔寨进行军事扩张。他也派使臣到北京,入朝于清廷。
1782年4月7日,在一次宫廷政变中,郑信被杀。从柬埔寨前线率大军回京的却克里将军拿握政权,建立曼谷王朝。
泰国政府规定每年12月28日为郑王节。
5、马来吴氏王国
吴阳(1717—1784),又名吴让,字士侃,马来吴氏王国的建立者。原为福建漳州府海澄县山塘乡西兴村人。
马来吴氏王国演变为如今马来西亚的宋卡市。
1750年到暹逻(今泰国)南部宋卡(今属泰国,位于马来半岛)谋生。宋卡原是荒无人烟的地带,吴阳带领华侨开发垦植,使宋卡逐渐繁荣起来,吴阳因此被称为建设宋卡的第一人。1769年,暹逻郑皇率兵南下讨平洛坤叛乱,吴阳乘机请为端四岛、五岛燕窝税吏,愿年纳白银五十一斤,郑皇准其所请,并封他为子爵。郑皇嘉其忠诚,1775年诏封昭孟(Chao Muang),意为城主,爵号銮素汪奇里颂木,府署设廉松。统治宋卡城和大郡候、赛武里、大泥、丁加奴三城及马来西亚吉兰丹、丁加奴、吉打、玻璃市等四州。1784年,吴阳逝世。
6、“飞龙”国开国君主
张琏,“飞龙”国开国君主。明朝嘉靖年间饶平人,汉族,生年不祥,亡于1563年。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因不满朝政腐败,杀死族长,投奔大埔郑八、萧晚义军。郑八死后,被推为首领。后因起义失败,遂率余部由云霄河引航出海,联合海上武装力量,继续对抗明朝政府。以后辗转南下,夺占三佛齐岛 (今苏门答腊),自立为国王,占有旧港、柔佛、马六甲等地,垦殖为渔,称番舶长,漳州人和泉州人及海外华裔移民均依附他。
7、爪哇顺塔国
南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宋将张世杰兵败崖山,左丞相陆秀夫(江苏盐城人)负幼帝蹈海而亡;其幼子陆自立(号复宋)和其他南宋遗民乘番舶外逃至南洋爪哇岛。
陆自立被推举为首领,自立为国,由于社会进步,中国人逐渐走向世界,现在,中华已不仅是一个国家,而成为了一个华人世界(就象阿拉伯世界)。以后还有没有华人要建立国家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2015-06-05 趣历史
查看全部3个回答
移民国家排名津桥移民海外移民/资产...
本月105人已咨询相关问题
12月21日"璀璨圣诞,温暖狂欢",移民行业经验丰富的顾问...
m.oxbridgeim.com广告
移民哪些国家比较容易津桥移民海外...
本月105人已咨询相关问题
12月21日"璀璨圣诞,温暖狂欢",移民行业经验丰富的顾问...
m.oxbridgeim.com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广告适合中国人的移民国家 多年移..
专业办理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移民项目,根据客户自身条件,定制专属..
572019-11-08
中国人海外建国有可能吗
不现实,建南北极考察站还是可以的
浏览922018-03-01
历史上,华人在海外建国为什么都搞
美国建国时间是1776年,到现在无非也就二三百年,从这个角度来说是没有历史的,1776年以前美国基本都是欧洲过去殖民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后来从非洲抓了很多黑人去做奴隶,所以美国的国民基本都是这几类人构成的,相对于中国几千年的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王朝的历史来说,美国是没有历史的 或者历史很短的,
浏览542018-02-14
6个华人在海外建立的国家,现在知道的有几个
你说的华人指的什么,是汉族还是说56个民族,比如新加坡大部分都是华人,周围的一些小国家从历史上来说也算中国的吧,再说外蒙古,不也是分裂出去的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都是用汉语的,新加坡的官方语言就包括汉语,所以严格点说的话符合你问题的答案就是中国和新加坡了
浏览652017-03-31
现在世界上有没有国家是国人或者华人建立的?
新加坡共和国,简称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新加坡公民主要以4大族群来区分,华人占了人口的74.2%。
1 浏览482019-08-03
华人在东南亚为什么没有独立建国?这7个华人国家是如何消亡的
super_洁丫头
历史上有哪些华人在海外建国?这有一个明确的参考资料的,那就是近代大学者梁启超先生的多个著作结合而成的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当时梁启超先生书写这些著作的背景:在我国面临西方列强的压迫和侵略的危机时代。在这种情况下,极力宣扬中国历史上对外交往中创造辉煌历史和人物,寓意为振奋民族精神激扬国人开拓进取的优良传统,而实现国家的伟大复兴。
记载着几个非常著名的华人海外建立的国家:
2、兰芳共和国。
位于加里曼丹岛,创始人罗芳伯来自我国广东梅州,在1777年正式创建兰芳共和国,基本上和美国《独立宣言》是同步的,是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最大控制面积达到40万平方公里,最终在1888年被荷兰殖民者灭掉,总共存在了110年左右。
2、泰国吞武里王朝。
泰国吞武里王朝的创建人是华裔郑信,祖籍是广东潮州,他曾力挽狂澜,抵抗住缅甸的入侵,并平定了泰国割据势力,建立泰国历史上三大统一的王朝,也成为泰国人心目中的5位大帝之一。但吞武里王朝最终被曼谷王朝的拉马家族篡权从而取代,而曼谷王朝的第1代统治者拉玛一世自称郑信之子,这是因为惧怕中原王朝干涉,也进一步骗取中原王朝的承认,现在曼谷王朝的国王中文的姓氏都姓郑。
3、戴燕王国。
戴燕王国创建者是吴元盛,出任戴燕王国第一任国王,吴元盛曾是兰芳共和国创始人罗芳伯的手下,被罗芳伯派往驻守兰芳共和国北部的戴燕王国地区,而当时的戴燕国王异常残暴,1783年,吴元盛就除掉戴燕国王,实现取而代之,被拥立为戴燕国王,戴燕王国经历四代王国,最终他的命运和兰芳共和国一样,都在19世纪中期被荷兰殖民者灭掉。
4、纳土纳岛王国。
19世纪,建立王国地点位于南海南端的纳土纳岛,创建人(国王)是广东潮州人张杰绪,但没有固定国名。而张杰绪死后,内部争权夺利,最终瓦解,落入荷兰殖民者手中,现在归属印尼。
等等,还有很多建立国家的海外华人,有兴趣可以查一查,有在大航海后殖民时代建立的,也有在大航海之前明朝初期乃至南宋时期,就有华人在南洋建国的历史。可见古代的中国也不是一无是处,也是很有开拓精神的,但是由于海外华人势力单薄,没有中原王朝的支持,甚至被中原王朝视为仇寇,民间势力的单打独斗,败给拥有国家后盾的西方殖民者也就非常正常了。
只能一声叹息,非常可惜。
寻路
我国古代因为航海技术的限制,统治者就不是非常注重海外的疆域扩张。不过总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航行到海外,甚至比较有才华的人还在海外建立政权。历史上有很多为了谋生或者是逃离政府的通缉,就会渡海南下,并在海外建立自己的国家。
第一:兰芳共和国。公元1772年,广东梅州的一个客家人,名叫罗芳伯,参加科举考试的他最终名落孙山。既然科举考试没有考中,他就决定南下下海经商。
之后,他登上了婆罗洲岛,在那里经营一家公司,名叫兰芳公司。这家公司不只有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它带有政治色彩。
五年之后,公司壮大,改公司为共和国,自此“兰芳大统制共和国”成立。罗芳伯本人从小饱读诗书,懂得武术,是个人才,他又带领民众一起经营公司,懂得驭人之术。在他成立自己的政权之后,还向当时的大清朝表达自己的归顺决心,不过当时的皇帝并没有接受他的好意。但是,罗芳伯并没有放弃,他还告诉自己的后代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归顺清王朝的决心。可是,在1886年的时候,遭遇荷兰侵略,兰芳共和国最终灭亡。罗芳伯是在海外建立政权的华人中唯一一个不称王的人,可见他强烈的爱国心。
第二:戴燕王国。戴燕国王吴元盛是广东人,当时吴元盛在国内密谋起义,但是不幸事情败落,之后为了躲避清王朝的追捕,南下逃亡,逃到了东南亚。在东南亚他又去了婆罗岛做了罗芳伯的部下,后来被指派到戴燕王国附近驻守。
恰好当时的戴燕国王暴虐无道,深受百姓痛恨,吴元盛抓住机会杀了王国,取而代之。老百姓因此感激他,拥戴他。吴元盛死后,他的儿子继承王位。到了十九世纪中叶,荷兰殖民侵略,戴燕王国最终成为其殖民地。
第三:纳土纳岛国王。明朝末年,有个叫张杰绪的广东人,因为不服满清政府统治,带领几百个明朝残兵南下来到了安波那岛。安波那岛纳土纳岛当时就是一片荒地,无人开垦,张杰绪带领众人进行开拓,最终建立起自己的势力范围。不过,在张杰绪去世之后,内部发生争斗,荷兰人趁机将其侵占。
第四:马来吴氏王国。吴阳,今福建人,是马来吴氏王国创建者。1760年,吴阳为了谋生南下到马来半岛。发现送卡这片荒地,之后带领华人华侨一起开垦建设。
1769年,在暹逻郑皇讨伐叛军的时候,他趁机帮助暹逻郑皇,并向其称臣。后来为了嘉奖吴阳,还封他为城主。吴阳因此获得送卡及其他三个州的统治权,直到1784年去世。
华人在海外建国,不仅靠的是运气和勇气,还有他们自身的才华与智慧。尽管很多华人政权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但是还是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功绩。
flyfish2012
1、兰芳共和国
从帮会到企业到国家
“兰芳”,不是一个女孩子的名字,而是200多年前一群中国人在数千里之外的热带海洋岛屿上建立的自治体。他们在完全没有祖国支持的条件下,以惊人的意志,顽强求生。
公元1772年(干隆三十七年),今广东梅州的客家人罗芳伯乡试不第,“乃怀壮游之志”,发扬客家精神,漂洋过海,登上婆罗洲(今西加里曼丹岛)。在坤甸成立了“兰芳公司”,是一个与东印度公司相类似的含有政治色彩的团体组织。
五年后,罗芳伯将“公司”改为“共和国”,以东万律为首都“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建立。这一年定为兰芳元年。
罗芳伯,原名罗芳柏,罗芳伯是后人对他的尊称。生于1738年(干隆三年),“自幼学文习武为群儿冠”。
刚到婆罗洲时,罗芳伯以教书为业,他有文化、有才能,又懂武术,既能团结侨胞,又能与当地土人合作,深受当地人民和华侨的拥戴。
婆罗洲土地肥沃,可耕可牧,又有山林、金矿,资源丰富,还有港湾可发展交通,但岛上内部各大小采矿公司之间互相争斗,外部又有荷兰帝国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入侵,内忧外患。罗芳柏在站稳脚跟后,带领自己的伙伴,和当地人一起,协助当地苏丹首领平了土著人的叛乱,得到了首领的嘉奖,将东万律划归罗芳伯管辖。这块地方有10多万人及南北几十公里的产金地,吸附华人数万,土著好几十万,顺理成章地成立了巨大的经济实体—兰芳公司。
1776年罗芳伯建立了“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始用“兰芳”年号。罗芳伯参照西方国家的一些法制,设置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机构。国家有国防部,但没有常设军队,而是全民皆兵,平时分散各地搞生产,战时集中起来御敌。地方分省、府、县三级,由各级公民投票选举出当地行政机关的负责人。
刚刚建国,罗芳伯就派人觐见干隆皇帝,请求把西婆罗洲这块土地纳入大清的版图,或者变成藩属国家。但干隆皇帝根本没理睬这些“天朝弃民”,也不承认这个南洋华人在海外建立的国家。
罗芳伯当了十九年的国家元首于1795年病逝,临终前他还交代国民,无论今后谁为国家领导,归顺大清之心决不可变。
之后,由全国公民选出江戊伯继任国家元首。此后还有七人先后担任过这个职务。
1886年,兰芳共和国遭到荷兰殖民侵略军的进攻。兰芳共和国全体民众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终因武器不如人而陷落,这个存在了110年的华人小国不幸灭亡。
按照罗芳伯传的说法,当地统治者苏丹与罗芳伯签约割让土地给兰芳自治,“其所割让的土地,计东界万劳,西界卡浦斯河,南界大院、上侯、双沟月之线,北界劳劳、山口洋、邦戛之线,纵横数百里……”幅员辽阔,人口也达到百万之众,地地道道的国家,可为什么这个墓志铭上,偏要称“公司”呢?
其实,像罗芳伯这样的中国移民,在当时社会里叫“天朝弃民”,根本没有社会地位。当时是干隆年代,中国繁荣昌盛,朝廷威权无处不在。罗芳伯他们不敢称孤道寡,怕犯一个谋逆之罪,自己远离故土倒不要紧,连累身在故国的宗亲友人那才是麻烦。中国人骨子里始终认同祖国,不管走得有多远,都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罗芳伯他们也是一样。反而,他们一直希望能够被清廷接纳为一个地方政府,一来可以光宗耀祖,二来也可以利用祖国这个靠山,抵抗来犯的欧洲人。事实上,清廷虽然从来没有正式承认过兰芳国,但罗芳伯派出的使者至少见到了干隆的重臣,使得对兰芳觊觎已久的荷兰人有所忌惮,一直不敢造次。直到1886年,见清廷衰败,荷兰才大举进攻兰芳,灭掉了这个华人在海外建立的国家。
拥有百万人口,战时可以全民皆兵的兰芳国,败在远道而来的荷兰人手下,据说主要原因是武器太差。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实行什么体制不重要,重要的是实力—经济的实力、科技的实力,以及军事的实力。
华人在海外建国,历史上并不少见。罗芳伯不是惟一的一个,但他是惟一一个不称王的。
2、戴燕王国
当时在东南亚建立的华人国家不仅是“兰芳共和国”一个,还有其他几个国家:
广东省人吴元盛,在婆罗洲北部建立戴燕王国,自任国王,王位世袭,立国百余年。于19世纪亡于荷兰.
戴燕王国是广东人吴元盛在婆罗洲北部建立的一个王国,王位世袭,存在时间是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叶,历4代国王70余年。于19世纪中期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而灭亡。
戴燕王国的第一代国王为吴元盛,原为广东嘉应州梅县人,清朝干隆中后期因为谋划发动起义事泄而逃亡到东南亚的婆罗岛,18世纪中期在当地创建了很有影响力的聚胜公司,成为首领。后来,其下属罗芳伯的威望逐渐超过了他,罗芳伯取代了吴元盛的首领地位,成立了兰芳公司,吴元盛成为罗芳伯的下属。1777 年,罗芳伯在婆罗洲建立了兰芳共和国,吴元盛是罗芳伯的手下部将,被派驻守在坤甸河北部的戴燕王国(Tayau)。当时,戴燕国王很残暴,人民都怨恨他,1783年,吴元盛杀死了戴燕国王,吴元盛杀死国王后,人民都很感激他、敬佩他,因而被人民拥戴为戴燕国国王。
后来,吴元盛逝世后,其子年幼,由其妻袭位为女王,清代旅行家、航海家谢清高出海游历南洋时(1783—1797年间),戴燕女王还在位。此后戴燕国王位由吴氏世袭四代,直到19世纪中叶,戴燕王国才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而灭亡。
谢清高在海录一书中对戴燕王国进行了记载:戴燕在昆甸南,由昆甸南河溯流而上,约七八日,至双文肚,即戴燕境。又行数日,至国都。干隆未,粤人吴元盛刺杀番酋,国人奉以为主。元盛死,子幼,妻袭其位,至今犹存。
3、纳土纳岛国王
明朝末年,广东省潮州人张杰绪,在安波那岛(纳土纳岛)建立没有特定名号的王国,自任国王。19世纪张杰绪逝世,内部发生纷争,王国瓦解。
南中国海的纳土纳群岛(Kepulauan Natuna,也有安波那岛等其它几个称呼)印度尼西亚北部岛群,属印尼廖内群岛省。位于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由主岛大纳土纳岛(Natuna Besar)和其他许多小岛,共由127个大小岛屿组成,面积2110平方公里,上世纪80年代末人口约1.5 万,当时华人占八成以上,据新加坡媒体过去的报导,这一群岛上的华人一直希望独立建国,但被印尼弹压。纳土纳群岛海拔不高,全年高温、雨量多、富热带森林。
纳土纳群岛一些比较早的华人家谱记载:清兵入关后消灭了南方的南明政权,在广东沿海岛屿上坚持抗清的几百残兵和几百家不服满清统治的渔民逃到了南洋的一个小群岛上——荷兰人后来命名的纳士纳群岛!
纳吐纳群岛在当时不过是一块蛮荒之地,华人来到这片土地上噼荆斩棘,将它开拓建设成一方乐土,纳吐纳群岛成为华人的一个独立的土邦。
可到了一百多年前,在纳土纳岛首领(也算是国王)张杰绪去逝后,内部发生纷争,荷兰人乘机灭了张氏王国。印尼独立出荷兰后,纳土纳岛群岛未能独立出印尼,像新加坡那样独立建国。 无忧资讯
这个本来属于华人的地方,现在却成了印尼的领土,看到不由得心痛!
4、暹罗王国
泰国吞武里王朝的建立者是华裔郑信(1734-1782年),,生于泰国阿瑜陀耶城,史称“达信大帝”或“吞武里大帝”。
郑信的父亲郑镛是中国澄海县中外莆都(今上华镇)华富村人。清雍正年间南渡暹罗,居阿瑜陀耶城(大城)。娶暹罗女为妻,生郑信。
郑镛去世后,郑信被暹罗国大臣收为养子,接受泰国传统教育。长成后从政,官居甘碧府府尹,封爵为披耶。
1763年,缅甸入侵暹罗,郑信率部防卫暹都。四年后,缅军攻陷暹都,大城王朝灭亡。
郑信在东南沿海地区建立根据地,组织反抗军,光复大城,并迁都吞武里。
1767年12月28日登基为王,史称吞武里王朝。随后消灭各地割据势力,三年后统一了暹罗全国,又多次对柬埔寨进行军事扩张。他也派使臣到北京,入朝于清廷。
1782年4月7日,在一次宫廷政变中,郑信被杀。从柬埔寨前线率大军回京的却克里将军拿握政权,建立曼谷王朝。
泰国政府规定每年12月28日为郑王节。
5、马来吴氏王国
吴阳(1717—1784),又名吴让,字士侃,马来吴氏王国的建立者。原为福建漳州府海澄县山塘乡西兴村人。
马来吴氏王国演变为如今马来西亚的宋卡市。
1750年到暹逻(今泰国)南部宋卡(今属泰国,位于马来半岛)谋生。宋卡原是荒无人烟的地带,吴阳带领华侨开发垦植,使宋卡逐渐繁荣起来,吴阳因此被称为建设宋卡的第一人。1769年,暹逻郑皇率兵南下讨平洛坤叛乱,吴阳乘机请为端四岛、五岛燕窝税吏,愿年纳白银五十一斤,郑皇准其所请,并封他为子爵。郑皇嘉其忠诚,1775年诏封昭孟(Chao Muang),意为城主,爵号銮素汪奇里颂木,府署设廉松。统治宋卡城和大郡候、赛武里、大泥、丁加奴三城及马来西亚吉兰丹、丁加奴、吉打、玻璃市等四州。1784年,吴阳逝世。
6、“飞龙”国开国君主
张琏,“飞龙”国开国君主。明朝嘉靖年间饶平人,汉族,生年不祥,亡于1563年。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因不满朝政腐败,杀死族长,投奔大埔郑八、萧晚义军。郑八死后,被推为首领。后因起义失败,遂率余部由云霄河引航出海,联合海上武装力量,继续对抗明朝政府。以后辗转南下,夺占三佛齐岛 (今苏门答腊),自立为国王,占有旧港、柔佛、马六甲等地,垦殖为渔,称番舶长,漳州人和泉州人及海外华裔移民均依附他。
7、爪哇顺塔国
南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宋将张世杰兵败崖山,左丞相陆秀夫(江苏盐城人)负幼帝蹈海而亡;其幼子陆自立(号复宋)和其他南宋遗民乘番舶外逃至南洋爪哇岛。
zhaonian_
大概已知的有七个
1、兰芳共和国
从帮会到企业到国家
“兰芳”,不是一个女孩子的名字,而是200多年前一群中国人在数千里之外的热带海洋岛屿上建立的自治体。他们在完全没有祖国支持的条件下,以惊人的意志,顽强求生。
公元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今广东梅州的客家人罗芳伯乡试不第,“乃怀壮游之志”,发扬客家精神,漂洋过海,登上婆罗洲(今西加里曼丹岛)。在坤甸成立了“兰芳公司”,是一个与东印度公司相类似的含有政治色彩的团体组织。
五年后,罗芳伯将“公司”改为“共和国”,以东万律为首都“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建立。这一年定为兰芳元年。
罗芳伯,原名罗芳柏,罗芳伯是后人对他的尊称。生于1738年(乾隆三年),“自幼学文习武为群儿冠”。原名罗芳柏,罗芳伯是后人对他的尊称。
刚到婆罗洲时,罗芳伯以教书为业,他有文化、有才能,又懂武术,既能团结侨胞,又能与当地土人合作,深受当地人民和华侨的拥戴。
婆罗洲土地肥沃,可耕可牧,又有山林、金矿,资源丰富,还有港湾可发展交通,但岛上内部各大小采矿公司之间互相争斗,外部又有荷兰帝国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入侵,内忧外患。罗芳柏在站稳脚跟后,带领自己的伙伴,和当地人一起,协助当地苏丹首领平了土著人的叛乱,得到了首领的嘉奖,将东万律划归罗芳伯管辖。这块地方有10多万人及南北几十公里的产金地,吸附华人数万,土著好几十万,顺理成章地成立了巨大的经济实体—兰芳公司。
1776年罗芳伯建立了“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始用“兰芳”年号。罗芳伯参照西方国家的一些法制,设置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机构。国家有国防部,但没有常设军队,而是全民皆兵,平时分散各地搞生产,战时集中起来御敌。地方分省、府、县三级,由各级公民投票选举出当地行政机关的负责人。
曾想并入清朝版图,但被乾隆皇帝拒绝
刚刚建国,罗芳伯就派人觐见乾隆皇帝,请求把西婆罗洲这块土地纳入大清的版图,或者变成藩属国家。但乾隆皇帝根本没理睬这些“天朝弃民”,也不承认这个南洋华人在海外建立的国家。
罗芳伯当了十九年的国家元首于1795年病逝,临终前他还交代国民,无论今后谁为国家领导,归顺大清之心决不可变。
之后,由全国公民选出江戊伯继任国家元首。此后还有七人先后担任过这个职务。
1886年,兰芳共和国遭到荷兰殖民侵略军的进攻。兰芳共和国全体民众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终因武器不如人而陷落,这个存在了110年的华人小国不幸灭亡。
惟一不称王的华人国王
按照罗芳伯传的说法,当地统治者苏丹与罗芳伯签约割让土地给兰芳自治,“其所割让的土地,计东界万劳,西界卡浦斯河,南界大院、上侯、双沟月之线,北界劳劳、山口洋、邦戛之线,纵横数百里……”幅员辽阔,人口也达到百万之众,地地道道的国家,可为什么这个墓志铭上,偏要称“公司”呢?
其实,像罗芳伯这样的中国移民,在当时社会里叫“天朝弃民”,根本没有社会地位。当时是乾隆年代,中国繁荣昌盛,朝廷威权无处不在。罗芳伯他们不敢称孤道寡,怕犯一个谋逆之罪,自己远离故土倒不要紧,连累身在故国的宗亲友人那才是麻烦。中国人骨子里始终认同祖国,不管走得有多远,都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罗芳伯他们也是一样。反而,他们一直希望能够被清廷接纳为一个地方政府,一来可以光宗耀祖,二来也可以利用祖国这个靠山,抵抗来犯的欧洲人。事实上,清廷虽然从来没有正式承认过兰芳国,但罗芳伯派出的使者至少见到了乾隆的重臣,使得对兰芳觊觎已久的荷兰人有所忌惮,一直不敢造次。直到1886年,见清廷衰败,荷兰才大举进攻兰芳,灭掉了这个华人在海外建立的国家。
拥有百万人口,战时可以全民皆兵的兰芳国,败在远道而来的荷兰人手下,据说主要原因是武器太差。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实行什么体制不重要,重要的是实力—经济的实力、科技的实力,以及军事的实力。
华人在海外建国,历史上并不少见。罗芳伯不是惟一的一个,但他是惟一一个不称王的。
2、戴燕王国
当时在东南亚建立的华人国家不仅是“兰芳共和国”一个,还有其他几个国家:广东省人吴元盛,在婆罗洲北部建立戴燕王国,自任国王,王位世袭,立国百余年。于19世纪亡于荷兰;
戴燕王国是广东人吴元盛在婆罗洲北部建立的一个王国,王位世袭,存在时间是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叶,历4代国王70余年。于19世纪中期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而灭亡。
戴燕王国的第一代国王为吴元盛,原为广东嘉应州梅县人,清朝乾隆中后期因为谋划发动起义事泄而逃亡到东南亚的婆罗岛,18世纪中期在当地创建了很有影响力的聚胜公司,成为首领。后来,其下属罗芳伯的威望逐渐超过了他,罗芳伯取代了吴元盛的首领地位,成立了兰芳公司,吴元盛成为罗芳伯的下属。1777年,罗芳伯在婆罗洲建立了兰芳共和国,吴元盛是罗芳伯的手下部将,被派驻守在坤甸河北部的戴燕王国(Tayau)。当时,戴燕国王很残暴,人民都怨恨他,1783年,吴元盛杀死了戴燕国王,吴元盛杀死国王后,人民都很感激他、敬佩他,因而被人民拥戴为戴燕国国王。
后来,吴元盛逝世后,其子年幼,由其妻袭位为女王,清代旅行家、航海家谢清高出海游历南洋时(1783—1797年间),戴燕女王还在位。此后戴燕国王位由吴氏世袭四代,直到19世纪中叶,戴燕王国才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而灭亡。
谢清高在海录一书中对戴燕王国进行了记载:戴燕在昆甸南,由昆甸南河溯流而上,约七八日,至双文肚,即戴燕境。又行数日,至国都。乾隆未,粤人吴元盛刺杀番酋,国人奉以为主。元盛死,子幼,妻袭其位,至今犹存。
3、纳土纳岛国王
明朝末年,广东省潮州人张杰绪,在安波那岛(纳土纳岛)建立没有特定名号的王国,自任国王。19世纪张杰绪逝世,内部发生纷争,王国瓦解。
南中国海的纳土纳群岛(Kepulauan Natuna,也有安波那岛等其它几个称呼)印度尼西亚北部岛群,属印尼廖内群岛省。位于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由主岛大纳土纳岛(Natuna Besar)和其他许多小岛,共由127个大小岛屿组成,面积2110平方公里,上世纪80年代末人口约1.5 万,当时华人占八成以上,据新加坡媒体过去的报导,这一群岛上的华人一直希望独立建国,但被印尼弹压。纳土纳群岛海拔不高,全年高温、雨量多、富热带森林。
纳土纳群岛一些比较早的华人家谱记载:清兵入关后消灭了南方的南明政权,在广东沿海岛屿上坚持抗清的几百残兵和几百家不服满清统治的渔民逃到了南洋的一个小群岛上——荷兰人后来命名的纳士纳群岛!
纳吐纳群岛在当时不过是一块蛮荒之地,华人来到这片土地上劈荆斩棘,将它开拓建设成一方乐土,纳吐纳群岛成为华人的一个独立的土。
可到了一百多年前,在纳土纳岛首领(也算是国王)张杰绪去逝后,内部发生纷争,荷兰人乘机灭了张氏王国。印尼独立出荷兰后,纳土纳岛群岛未能独立出印尼,像新加坡那样独立建国。
这个本来属于华人的地方,现在却成了印尼的领土,看到不由得心痛!
4、暹罗王国
泰国吞武里王朝的建立者是华裔郑信(1734-1782年),,生于泰国阿瑜陀耶城,史称“达信大帝”或“吞武里大帝”。
郑信的父亲郑镛是中国澄海县中外莆都(今上华镇)华富村人。清雍正年间南渡暹罗,居阿瑜陀耶城(大城)。娶暹罗女为妻,生郑信。
郑镛去世后,郑信被暹罗国大臣收为养子,接受泰国传统教育。长成后从政,官居甘碧府府尹,封爵为披耶。
1763年,缅甸入侵暹罗,郑信率部防卫暹都。四年后,缅军攻陷暹都,大城王朝灭亡。
郑信在东南沿海地区建立根据地组织反抗军,光复大城,并迁都吞武里。
1767年12月28日登基为王,史称吞武里王朝。随后消灭各地割据势力,三年后统一了暹罗全国,又多次对柬埔寨进行军事扩张。他也派使臣到北京,入朝于清廷。
1782年4月7日,在一次宫廷政变中,郑信被杀。从柬埔寨前线率大军回京的却克里将军拿握政权,建立曼谷王朝。
泰国政府规定每年12月28日为郑王节。
5、马来吴氏王国
吴阳(1717—1784),又名吴让,字士侃,马来吴氏王国的建立者。原为福建漳州府海澄县山塘乡西兴村人。
马来吴氏王国演变为如今马来西亚的宋卡市。
1750年到暹逻(今泰国)南部宋卡(今属泰国,位于马来半岛)谋生。宋卡原是荒无人烟的地带,吴阳带领华侨开发垦植,使宋卡逐渐繁荣起来,吴阳因此被称为建设宋卡的第一人。1769年,暹逻郑皇率兵南下讨平洛坤叛乱,吴阳乘机请为端四岛、五岛燕窝税吏,愿年纳白银五十一斤,郑皇准其所请,并封他为子爵。郑皇嘉其忠诚,1775年诏封昭孟(Chao Muang),意为城主,爵号銮素汪奇里颂木,府署设廉松。统治宋卡城和大郡候、赛武里、大泥、丁加奴三城及马来西亚吉兰丹、丁加奴、吉打、玻璃市等四州。
6、“飞龙”国开国君主
张琏,“飞龙”国开国君主。明朝嘉靖年间饶平人,汉族,生年不祥,亡于1563年。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因不满朝政腐败,杀死族长,投奔大埔郑八、萧晚义军。郑八死后,被推为首领。后因起义失败,遂率余部由云霄河引航出海,联合海上武装力量,继续对抗明朝政府。以后辗转南下,夺占三佛齐岛(今苏门答腊),自立为国王,占有旧港、柔佛、马六甲等地,垦殖为渔,称番舶长,漳州人和泉州人及海外华裔移民均依附他。
7、爪哇顺塔国
南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宋将张世杰兵败崖山,左丞相陆秀夫(江苏盐城人)负幼帝蹈海而亡;其幼子陆自立(号复宋)和其他南宋遗民乘番舶外逃至南洋爪哇岛。
陆自立被推举为首领,自立为国,由于社会进步,中国人逐渐走向世界,现在,中华已不仅是一个国家,而成为了一个华人世界(就象阿拉伯世界)。
acago
华人,华夏民族的总称,不仅仅指的是中国人,还包括祖籍中国具有华夏血统的海外同胞。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华夏文明对很多国家都产生了影响,华人的身影更是遍布世界各地,甚至有很多国家的创始人都是中国人。
黄森屏,元末明初人,祖籍福建泉州,文莱国创始人之一,至今仍被文莱皇室视为开国始祖。李光耀,新加坡国父,祖籍广东梅州,曾任新加坡总理。
除了这两个我们熟知的国家,历史上还有很多由华人建立的海外国家,只不过它们存在的时间都很短,至今已经完全消失在了历史舞台。
一、兰芳大统制共和国
兰芳共和国是由清朝落第书生罗芳伯在海外建立的国家。
罗芳伯,祖籍广东梅州。清朝乾隆年间,屡次落第的罗芳伯背井离乡,来到南洋婆罗洲(今加里曼丹岛)淘金。
虽然有很多人来这里淘金,但是生活在岛上的人们却非常贫穷。罗芳伯建立采金公司帮当地人们改变现状,并且帮助当地人们解决外来匪患,声望越来越高。
罗芳伯在婆罗洲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跟随他的人越来越多,最后连当地苏丹都让位给他。接受国家政权后,罗芳伯将原先的公司改为国家,取名兰芳大统制共和国。
兰芳共和国在历史上存在了110年,后被荷兰侵略者吞并。
二、飞龙国
飞龙国是由明代起义首领张琏建立的。
张琏,祖籍广东饶平。明朝嘉靖年间,不满国家腐败的张琏举兵起义,后被推为首领,自称“飞龙人主”,国号“飞龙”。当时张琏从广东起义,意欲推翻明朝政权。
张琏率部到浙江龙泉县时遭到围剿,死伤惨重,遂联合海上武装力量继续和朝廷对抗。
被镇压的张琏率部一直南下,并夺占三佛齐岛(今苏门答腊),自立为王,即为飞龙国。
飞龙国存在的时间很短,仅在两年之后就消失了。
三、爪哇顺塔国
爪哇顺塔国是由南宋左丞幼子陆自立建立的。
南宋末年,宋军兵败,左丞相陆秀夫和幼帝赴海而亡,其幼子和剩下的南宋人民乘船逃亡海外,到达爪哇岛。
当时的爪哇岛比较混乱,陆自立趁机在顺塔地区建立国家,并且自立为顺塔国王。
顺塔王国建立之后,曾经和明朝进行过来往,明朝末年被西班牙吞并,从此消失。
除了以上这三个国家,你还知道哪些由华人建立的海外国家?
Kuen
清风过
LumLam
大茜茜
烏龍嗏囧罒
张悦然 樱桃之远等
明晓溪 泡沫之夏等
灵希 玉簟秋等
顾漫 微微一笑很倾城等
梦三生 笑倾三国等
辛夷坞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
犬犬 第一皇妃等
……
我认为这些人的书挺好看
还有一些人,他们虽然不是80后,但他们的书也很好看,比如沧月,匪我思存
xiaofan0205
二.缪娟,她的作品大部分是成人都市言情小说带点H情节.读她的作品,很容易沉浸其中,并且由于她阅历丰富,在她的小说中还可以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她的代表作是<翻译官>,但我个人比较喜欢她的<我的波塞冬><丹尼海格>.
三.唐七公子,她的作品很少,但部部是精华!她的小说语言风趣生动,情节感情却深刻,看她的小说通常都是又哭又笑的,有<岁月是朵两生花><三生三世 十里桃花><九洲 华胥引>.10音社出了<三生>的广播剧,我那叫一个喜欢啊~~
四.桐华,既写现代文,也写古代文.代表作是穿越文<步步惊心>,已经拍成电视剧啦!不过我更喜欢她的<云中歌><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尤其是<时光>啊,我看完后还特意买书收藏了! 她的新书《曾许诺》倒感觉不怎么样。
五.九夜茴.这个姑娘绝对有让你心疼不已的本事,记得当初看她的<匆匆那年>,深陷其中,好久都没有爬出来.她的《初恋爱》写得很纯情,给人的感觉很舒服。
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