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看了历史穿越小说很久了,很多都很扯淡,书不在多而在精,强烈推荐《民国投机者》。写的很是不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历史的小说和历史小说
紫色小优
架空小说多是完全虚构的,像凤倾天阑。军事小说可以是虚构的,也可以根据历史加以艺术改造,像步步惊心。不过现在的小说分类并不严格,主要是自己喜欢
假想颜
历史上很难真的排。不过庞统其实不能和诸葛亮齐名,诸葛本人更多是个政治家而不是军事和谋略家,赵云则在官职上一直不是很高,不存在五虎上将,贾诩倒很聪明,不过小聪明更多,周瑜实际上很厉害,只是过早病死了。如果楼主想了解三国,不妨看看品三国这本书。
波妞快跑
好看的我看过很多,不过不改变历史??那主角去干嘛去了???
1908远东狂人【穿越历史】【清末】
大明王侯【穿越历史】【明】
大宋金手指【穿越历史】【宋】
大学士【穿越历史】【清】
官居一品【穿越历史】【清】
十龙夺嫡【穿越历史】【清】
重生寡头1991【穿越历史】【1991】
朱门风流【穿越历史】【明】
大唐盗帅【穿越历史+武侠】
重生于康熙末年【穿越历史】【清】
混在三国当军阀【穿越历史】【三国】
回到明朝当王爷【穿越历史】【明】
锦衣夜行【未完结】【穿越历史】【明】
锦医卫【未完结】【穿越历史】【明】
锦衣当国【穿越历史】【明】
驻马太行侧【穿越历史】
异时空中华再起【穿越历史】
拯救大唐MM【穿越历史言情】
一等家丁【穿越历史】
我的老婆是军阀【穿越历史】
明朝的那些事儿【穿越历史】【明】
锦衣为王【穿越历史】【明】
锦衣杀明【穿越历史】【明】
回到三国当保镖【穿越历史】【三国】
回到大明当才子【穿越历史】【明】
大争之世【穿越历史】
大唐全才【穿越历史】【唐】
曹贼【穿越历史】
篡清【穿越历史】【清】
锦衣夜行【穿越历史】【明】【未完结】
锦衣卫【穿越历史】【明】【未完结】
书友,有喜欢的可以给我留邮箱\(^o^)/~
~~~~~~~【我爱电子书】团队与你分享
原贴:不改变历史的历史小说
fangshujia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历史小说是小说的一种形式,它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长篇作品则可以展示某一时期的生活面貌和历史发展的趋势。这类作品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都有历史根据,但容许适当的虚构。因此,它虽然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些历史知识,但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给读者以启示和教育。
原贴:历史和历史小说有什么区别
半个灵魂
不可能的,
历史都是客观存在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人们所写的史书或者是历史小说一类只是对历史的人类的记载,只是人们对历史的一种认识。当然史书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要比历史小说更能客观真实的反映了历史。
已经过去的都已经成为历史,都已经成为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了,而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我们无法更改的。
离会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
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
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
历史是延伸的。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历史小说是小说的一种形式,它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长篇作品则可以展示某一时期的生活面貌和历史发展的趋势。
这类作品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都有历史根据,但容许适当的虚构。
因此,它虽然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些历史知识,但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给读者以启示和教育。
原贴:历史和历史小说有什么区别
sirian0401
184年2月 黄巾起义。
10月 张角病死。
187年 曹操任东郡太守。
189年9月 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 12月 曹操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
190年1月 各路诸侯起兵反董卓。
董卓令李儒毒死弘农王(少帝) 卒年15岁
2月 董卓焚洛阳,迁都长安,洛阳古都残破
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
191年 孙坚破董卓,斩华雄。
袁绍夺州牧韩馥的冀州,自领州牧。
192年4月 王允设连环计,吕布杀死董卓。
6月 李傕、郭汜围长安,杀王允,败吕布。
曹操击败青州黄巾军,收编为“青州兵”,实力得以壮大。
孙坚攻击刘表,战死。
193年 曹操东征徐州,大败陶谦。
194年 吕布攻击曹操。
陶谦病亡,刘备领徐州牧。
195年10月 曹操领兖州牧。
孙策攻打江东大败刘繇。
李傕、郭汜争夺献帝。
196年7月 献帝在杨奉等人护送下,回长安。
吕布占徐州,刘备投曹操。
曹操始兴屯田,将献帝劫持到许。
197年 袁术在寿春称帝。
曹操讨伐张绣,失败。
袁绍占领冀、幽、青、并四州。
198年9月 吕布攻打刘备,破小沛。
12月 曹操擒杀吕布。
周瑜同小乔成亲。
199年11月 张绣投降曹操。
董承与王子服等密谋除曹操。
孙策袭取庐江,败刘勋。
刘备讨伐袁术,袁术病死。
200年 曹操诛杀董承一伙。
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位。
陈琳撰写讨曹檄文,官渡之战开始。
10月 曹操偷袭乌巢。
201年 曹操败袁绍于仓亭。
刘备投奔刘表。
202年5月 袁绍病死。
203年 孙权讨伐黄祖。
204年 曹操平定冀州。
辽东公孙度死,子公孙康继位。
205年 曹操平定青州。
206年 曹操平定并州。
207年8月 曹操大破乌桓,消灭袁氏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曹操从南匈奴赎回蔡文姬。
208年6月 曹操封为汉丞相。
7月 曹操南征刘表。
8月 刘表病死。曹操杀孔融。
9月 刘琮投降曹操。
11月 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打败。
209年10月 刘备与孙权之妹成亲。
210年 曹操建成铜雀台。
周瑜亡。
211年 曹操攻破马超。
刘备入川。
212年10月 曹操南下进攻濡须口。
刘备驻扎霞萌关。
孙权移治秣陵,改名建业。
213年5月 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
214年5月 孙权攻破宛城。
7月 孙权进攻合肥,被张辽击败。
10月 献帝、伏后与国丈伏完密谋除曹操,事泄,曹操诛杀众人。
刘璋投降刘备,刘备自领益州牧。
215年7月 曹操征张鲁。
11月 张鲁降曹操。
逍遥津之战。曹操在濡须打败孙权。
216年 曹操称魏王。
217年2月 曹操进攻濡须口,孙权败。
218年 曹彰大破乌桓军,鲜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
219年7月 刘备进位汉中王。
关羽水淹七军。
10月 关羽失荆州,被孙权杀害。
220年1月 曹操病亡。
10月 曹丕称帝,建魏国。
221年4月 刘备称帝。
刘备伐吴。张飞遇害。
222年 孙权称吴王。
彝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刘备。
223年4月 刘备死于白帝城,刘禅继帝位。
8月 曹丕五路伐蜀。
蜀吴重修和好。
雍闿叛乱。
225年 诸葛亮南征。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平定蜀国南方。
226年 曹丕病亡,曹睿继位。
12月 曹睿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
孙权围攻江夏,兵败。
227年 诸葛亮上书北伐。
228年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
姜维降蜀。
马谡失街亭。
周鲂诈降诱曹魏攻吴,陆逊大败曹休。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
229年 孙权称帝。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
230年 吴派卫温、诸葛直航海到夷洲。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真病亡。
231年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
234年 诸葛亮六出祁山。
8月 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吴大举攻魏合肥。
235年1月 曹睿封司马懿为太傅。
马钧制造司南车和水转百戏。
237年 辽东公孙渊自立为燕王。
238年 司马懿平辽东,杀公孙渊。
日本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
239年1月 曹睿亡,曹芳继位。
240年 蜀将张嶷平定蛮族之乱。
241年 魏国在淮河兴修水利。
242年 孙权派军攻打海南岛。
244年 曹爽派兵攻打蜀汉不利,伤亡惨重。
245年 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权,陆逊因受牵连,忧愤而死。
246年 毋丘俭两度攻破高句丽。
247年 蜀姜维出陇右攻魏,接应附蜀的羌、胡部落。
248年 司马懿封为丞相。
249年1月 司马懿杀曹爽一伙。
夏侯霸降蜀。姜维伐魏。
250年 孙权废太子孙和为庶人,赐鲁王孙霸死,立孙亮为太子。
姜维攻魏西平失败。
251年 魏国太尉王凌阴谋叛变,被司马懿平定。
7月 司马懿亡。
252年 司马懿长子司马师为大将军。
孙权亡,孙亮继位。
司马昭攻吴,失败。
253年 诸葛恪进攻魏国,无功而返。
姜维攻魏狄道失败。
吴孙峻诛杀诸葛恪。
254年9月 司马师废曹芳。
10月 曹髦继位。
吴孙英谋杀孙峻未果。
255年 镇东将军毋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讨伐司马师。
司马师亡。司马昭为大将军。
姜维攻魏狄道,先胜后败。
256年4月 司马昭讨伐诸葛诞。
姜维伐魏被邓艾击败。
吴孙峻死,弟孙琳专吴政。孙綝杀死滕胤等人。
257年 魏诸葛诞与孙吴联合起兵反魏。
姜维出骆谷攻魏失败。
258年 魏军攻破寿春,斩诸葛诞。
孙綝废吴帝孙亮为会稽王,立琅琊王孙休为帝。
孙休与丁奉设计杀死孙綝。
260年5月 贾充、成济杀死曹髦。
6月 曹奂继位。
262年10月 姜维攻魏,被邓艾击败,退屯沓中。
263年 司马昭三路伐蜀,蜀亡。
264年 钟会和姜维密谋失败被杀。
司马昭称晋王。
孙休亡,孙皓继位。
265年 司马昭亡,其子司马炎继任晋王。
12月 司马炎废曹奂为陈留王,自称晋武帝,建立西晋,魏亡。
271年 吴孙皓出兵攻晋,因士兵怨恨而止。
272年 司马炎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支持战略要地西陵。
陆抗大败杨肇,杀步阐。
277年 晋文鸯击破鲜卑族。
278年 羊祜死、杜预驻扎襄阳。
279年 西晋出动六路兵马攻打吴国。
280年 西晋消灭吴国,吴帝孙皓投降,吴亡。
给时光以幸福
强烈推荐你读,当年明月写的,非常通俗易懂,而且很幽默,读起来特轻松,所讲的是明朝的历史,绝对是正史,在07还是在08年引起大轰动,天涯点击率超百万,被新浪网称为"明月门"时间,我全家人都看了,介绍给同学他们都很喜欢,读完这本书相信你会对明朝有更佳的了解.
如果你只是想粗略地了解各朝历史,介意你读,等一系列历史丛书,历史类小说大多较言情,对正史大都不尊重,脱离现实,容易使人误解,建议你还是读一读一些通俗易懂的历史书吧.
其实历史真的很精彩,你看历史书,在观察观察地图,对当时的战争等,都会有一种荡气回肠之感,顿感心胸宽阔,此本人真实感受,真正的东西还需靠你自己领悟.祝您有所领悟.
原贴:求推荐历史类小说和历史书
kaishincc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历史小说是小说的一种形式,它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长篇作品则可以展示某一时期的生活面貌和历史发展的趋势。这类作品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都有历史根据,但容许适当的虚构。因此,它虽然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些历史知识,但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给读者以启示和教育。
原贴:历史和历史小说的区别
MX_2013
好看的我看过很多,不过不改变历史??那主角去干嘛去了???
1908远东狂人【穿越历史】【清末】
大明王侯【穿越历史】【明】
大宋金手指【穿越历史】【宋】
大学士【穿越历史】【清】
官居一品【穿越历史】【清】
十龙夺嫡【穿越历史】【清】
重生寡头1991【穿越历史】【1991】
朱门风流【穿越历史】【明】
大唐盗帅【穿越历史+武侠】
重生于康熙末年【穿越历史】【清】
混在三国当军阀【穿越历史】【三国】
回到明朝当王爷【穿越历史】【明】
锦衣夜行【未完结】【穿越历史】【明】
锦医卫【未完结】【穿越历史】【明】
锦衣当国【穿越历史】【明】
驻马太行侧【穿越历史】
异时空中华再起【穿越历史】
拯救大唐MM【穿越历史言情】
一等家丁【穿越历史】
我的老婆是军阀【穿越历史】
明朝的那些事儿【穿越历史】【明】
锦衣为王【穿越历史】【明】
锦衣杀明【穿越历史】【明】
回到三国当保镖【穿越历史】【三国】
回到大明当才子【穿越历史】【明】
大争之世【穿越历史】
大唐全才【穿越历史】【唐】
曹贼【穿越历史】
篡清【穿越历史】【清】
锦衣夜行【穿越历史】【明】【未完结】
锦衣卫【穿越历史】【明】【未完结】
书友,有喜欢的可以给我留\(^o^)/~
~~~~~~~【我爱电子书】团队与你分享
原贴:不改变历史的历史小说
东华rainbow
推荐黄仁宇的著作,尤其是《万历十五年》功力扎实,可读性强,是真正的方家。推荐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最好是台湾远流版,可以在网上找到,及其他作品。
我推荐的这几本书,虽然不太符合楼主的要求但是对形成客观的历史观,乃至人生态度,认识社会、世界都有很大帮主。请楼主读后品鉴!
原贴:求推荐历史类小说和历史书
伟
第一名:曹操。
我想任何人都不会有异议,单看他身边猛将谋士多如牛毛,最终基奠了三国的统一便可见一斑。“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就是对他最好的评述。
第二名:刘备。
把他放在这里一点都没有错。他为什么能当皇帝?靠的又是什么?曹操曾经都非常赏识他,认为他是个英雄。如果他没有过人之处,又怎么会使得天下英豪争相归附呢?关张黄马赵,都是一等一的名将;卧龙凤雏法正张松,都是一等一的智将。其中最有名的要数诸葛亮了。像刘备这样一个爵为亭侯,官拜左将军,做过徐州牧,年纪一大把的老家伙,肯去拜访一个27岁,名不见经传,毫无资历的年轻人诸葛亮,单是这一点就可看出刘备非常人所不及的地方。靠诸葛得荆州,靠庞统得川蜀,靠法正得汉中。最后,还能让鼎鼎大名的诸葛亮对自己死心踏地,全力辅佐平庸的刘禅,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奸雄了。
第三名:诸葛亮。
可以说是整个三过时期专职谋士中最好的一位了。小小年纪未出茅庐便可知三分天下,才华横溢而又能够虚心求教,为报知遇之恩死而后已,都是广为人传颂的。
第四名:郭嘉。
曹操最器重的一位谋臣,在他死后连曹操都哭得稀里哗啦。据说郭嘉一生“算无遗策”,便可知道他是有多么厉害。
第五名:鲁肃。
并不如演义中所说的那样老实无用,虽然他性情忠厚,但柔中带刚,有任侠之风。此外,鲁肃精擅骑射、剑术,又深谙兵法,熟通经史,实是文武全才。更值得一提的是,鲁肃是当时江东地区最杰出的战略家。
第六名:王允。
很多人大惑不解,为什么他会排在这里。我告诉你,他和郭嘉可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十位谋士当中代表三国时代的两位。你可别小看他,当年的董卓不可一世,当天下间所有的英杰都束手无策的时候,他却能设下连环计诛杀董卓,可见他也是有常人无法企及的地方。
第七名:周瑜。
“既生瑜,何生亮?”〈三国演义〉里把他丑化歪曲得不成了样。历史上的周瑜,不但博学广才,而且还宽宏大量,有着极广的胸怀。赤壁之战,周瑜、鲁肃和诸葛亮都坦诚合作,并无勾心斗角。那年,周瑜34岁,鲁肃37岁,诸葛亮28岁,初出茅庐的诸葛亮是不可能把二人耍得团团转的。相反,相信军事和政务经验都不足的诸葛亮反而向两位优秀的“前辈”学习了不少。 而整个赤壁之战,发挥最大作用的就是周瑜以及鲁肃了,不可能是诸葛亮。说什么诸葛亮祈风,更属无稽之谈。以周瑜鲁肃的才干,久在江东,对气侯风向的反常不会不知。虽然他在对待荆州的战略问题上没有鲁肃的政治眼光,但不失为一位难得的将才。
第八名:司马懿。
他的智商决不在曹操之下,但他却没有曹操的英雄气概。我本人是不喜欢司马懿的。都说曹操篡汉,可曹操篡的不是光武帝刘秀所留下来的天下,而是已经分崩离析,经过他自己努力打出来的天下。但司马懿不同,他篡的是曹家安稳的天下,而且他在篡位的历程中可谓绞尽脑汁、花样百出。
第九名:贾诩。
他的为人我不敢恭维,但他的才华的确了得。可称三国谋士中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人物。“谋出奇至准、谋至深及广”是对他最好的评价。他的一生没做过别的,全是在幕后献计。先后投靠的段煨、刘表和张绣等,并且他为李傕、郭汜出主意,但决不是要真心辅佐他们。他之所以委身于其帐下,仅仅是因为他们能够对他言听计从,能使他的谋略得以展示,从而达到自身价值的体现。
第十名:姜维。
你要问我他有多聪明,看看诸葛亮对他有多器重就知道了。同样也是27岁,诸葛亮把他带回汉中,任命他为丞相府仓曹掾,加奉义将军衔。诸葛亮在他身上看到的是年轻时候的自己。在诸葛亮死后,他一个人撑起了蜀国的天空。姜维一生好学不倦,深通兵法,做事有条有理,而且又有胆识,并且为官清廉,忠心可昭日月。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只可惜生不逢时。
另外,像庞统、法正、荀彧、荀攸、程昱、吕蒙、陆逊都是一等一的谋士
ShooShoo
武将:1.吕布2.典伟3.关羽4.马超、张飞5.许褚6.孙策7.赵云8.华雄9.张辽10.徐晃文官:1.诸葛亮2.张昭(具体内政基本没有可比性,因为与当地各种条件的关系极大。)谋士:1.司马懿2.庞统3.周瑜4.陆逊5.贾诩6.诸葛亮
夏奈香
明朝那些事很high,语言风趣幽默,又不失深刻,接近历史.
两汉人物——大风起兮云飞扬
三国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
日本皇室史话
大国崛起
《万历十五年》
易中天等一些百家讲坛的作者的也不错.看看好了.
最近在看一本叫<<上帝之鞭>>的书,觉得也不错,讲了成吉思汗,耶律大石以及匈奴大帝,可以看看的,有很多作者独特的见解.
还有国外人写的<<全球通史>> <<历史研究>>,个人觉得你是专门学历史的,还是看看上述的两本书,里面有西方人对历史的独特解读,刚看有点枯燥,慢慢就好了,这样才能提高历史功底啊.
嘿嘿,<<大国崛起>>也不错,希望你能看对比较好的那一套的.
还有,柏扬先生的书也不错,看看吧,他的书几乎都是关于历史的,而且观点很鲜明.
《历史是什么?》
E.H.卡尔 著
走向统一的帝国 生动解析了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
地中海的秩序 关于希腊,罗马,马其顿等环地中海国家历史的(战争居多)
亨德里克。
《二十五史》
《资治通鉴》
《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黄仁宇的,他的书都值得一看,研究方法跟国内学者不一样,角度更新颖。另外原文资料也有好看的啊,像《世说新语》就很幽默精炼,而且不难懂,试着看看吧。
你还是看《全球通史》和世界博物史,最好的是看上下五千年(精编版),这种书收效快,而且有一定的广泛性和趣味性,容易上手而且不会看的你不知所云!如果你想要真正稳步提高你的个人历史内涵,那么我还是建议你好好的精研《二十四史》或者《资治通鉴》。当然如果你想要变得和大多数男人有更好的话题和泡妞手段,我在这里诚心向你介绍多看看野史和秘录,这绝对是很好的聊天话题和与人相处的高超手段!记住历史是娱乐,而不是活受罪!
明朝的那些事当年明月著
《日本小史》韩歇儿(英)著
《世界史纲》韦尔斯(英)著
《文明的征程》布雷斯特德(美)著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美)著
《国史十六讲》樊树志著
《东方文化史》方汉文主编
《非洲史》吉尔伯特/雷若滋(美)著
《激荡的百年史》吉田茂(日)著
《蒙古帝国史》格鲁塞(法)著
还有各大出版社出版的历史通俗读物
原贴:求推荐历史类小说和历史书
迷糊迷糊
小说以虚构皇朝为背景,叙述主人公失忆后,进入郁国都城西鉴,以卧底的身份卷入到朝政斗争和列国纷争的传奇故事。
小说为多重视角,以郁国的亲王、公主在太子离奇去世后进行的权力斗争为核心而展开,呈现了中国古代宫廷生活、传统官僚政治运作、市井营生、军事战争等诸方面。通过刻画皇族的斗争以及士大夫、外戚、宦官三大集团间的博弈,表达作者对中国古代传统政治文化的思考以及对历史书写的见解。
猴猴不爬树
我是学理科,爱好历史。可是我读的是原著读古文呀!诸如《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都是可以使人明史,明理,明事,明人的呀。像那些网络历史小说,一遍过后还不知所以然呀!!而且胡编乱说。不过《明朝那些事儿》可以读的,我几乎读的差不多了。
原贴:求推荐历史类小说和历史书
钰宝宝
历史正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历史小说是小说的一种形式,它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长篇作品则可以展示某一时期的生活面貌和历史发展的趋势。这类作品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都有历史根据,但容许适当的虚构。因此,它虽然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些历史知识,但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给读者以启示和教育。
花痴东东
好莱坞的秘密花园,重生,变身,电影,感情,经典的后、宫。
团长养成计划,重生,动漫,宅,如果你还不了解,赶快看吧。然后和我一起催更。
调教太平洋,在大清快衰落至极的时候,在美国经济腾飞,军事还很弱小的时候,在日本刚刚冒险投资海军意图称霸远东的时候,主角从太平洋崛起。
请叫我威廉三世,时间上刚好,只是人物是德国的。
唯一战胜国,随身兑换系统,占领中国南方,一路向北。
冰蓝猫瞳
桂花香香
liuyifan
孤舟蓑笠翁
冰锌
bobocome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历史小说是小说的一种形式,它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长篇作品则可以展示某一时期的生活面貌和历史发展的趋势。这类作品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都有历史根据,但容许适当的虚构。因此,它虽然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些历史知识,但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给读者以启示和教育。
楚一
历史是思想宝库,里面有成千上万的悲惨或英勇场面吸引着人们。作为孩子也应该多了解历史,让他从历史中学到英雄的浩然正气,从而塑造它的优良品格。更何况历史还能启迪人的智慧。
孩子了解历史的途径:看历史书、听评书、看电视、听老师讲……。那么就看书而言,关于历史方面的书,就有很多种。有正史、野史、小说……那么对于图书的选择上就要充满智慧。
那么我建议孩子应该多读一些历史名著。正史和小说的出入确实比较大。由于人的认知一般会有先入为主的思想,所以我觉得开启历史阅读的正确步骤是:先读正史,后读小说。
那么为什么有很多小孩子喜欢读小说,却不爱看正史呢?第一,正史里面有许多的版本是文言文,还有许多是大量的文字,略显枯燥和深奥,孩子们不愿意去读。小说,为何畅销呢?在这里我要举个例子。因为人都是有好奇心的,人们对过去的历史充满着自己的想象。由于人类没有办法回到过去,所以总会想自己有一天会穿越。那么穿越古代的历史小说深受孩子和大人们的喜爱。但是一般穿越剧里面和历史出入相当的大,看完有可能在孩子心里产生错误的认知。
所以我觉得在小学期间,不建议孩子们看历史方面的小说。如果孩子历史了解得很多了,可以适当的去读一读小说,因为小说里面的情节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古怪离奇。
那说到底孩子读哪些历史书好呢?我认为应该多读一读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那么在四大名著的版本上一定要认真选择。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段的尤其重要!除了名著,家长可以辅助孩子们多读一些关于历史方面的漫画,比如植物大战僵尸系列的历史书。关于你家孩子,选择哪个系列的历史书呢?
大智若愚
题主的问题真的很好,我的答案是:一定会有误导。但误导有多严重,又该如何引导可能才是作为家长更关心的问题(因为本人偏好三国历史,所以会全程使用三国的例子)。
所以,先来讲讲小说具体会有哪些误导:
1、 捏造历史事件,或者张冠李戴比如过五关斩六将这件事就是历史上没有的。关羽掌中兵刃应该是长矛一类的武器而不是宋代才出现的偃月刀。
华雄是被孙坚杀的,蔡阳是被刘备杀的,都没关公什么事情。
事件错误,其实严格来说只能算是小的问题。因为除了专门研究历史真相的特定人群,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历史更多时候只是故事。既然是故事,那么谁讲的精彩谁的受众就多。小说肯定要比正史读来更有趣,小说的魅力也就在这里。通过精彩的设计,让史书中干巴巴的内容丰满起来,让史书中冷冰冰的人物鲜活起来。只要历史的大方向没错,历史事件的真假,其实影响真没那么大。
真正有影响的是价值观和历史观。
2、 人物脸谱化,非黑即白的二元论在强烈的尊刘贬曹态度下,曹操从出场就是个奸诈的小人,刘备一直到死都是仁君。这首先就不符合人性,一方面人性是复杂的,在面对不同问题的时候会表现出不同的一面,曹操也有仁义,刘备照样奸诈;另一方面,没有谁生来就是好人或者坏人,人的性格特点、行事作风在受基因影响的前提下,同样会受到外界环境的改变。
脸谱化背后是正统的争斗。而正统代表正义,这本来就是一个错误的历史观。如果站在历史长河去看待问题,那么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才是真正正确的历史观,将历史的发展不归因于个人而是时代的特点。谁做的事情更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更有利于时代向前发展,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刘备的行为,在客观上其实加剧了国土的分裂、人民的流离失所。站在这个角度,刘备还能被称为仁君吗?
而且,更为深远的影响是,一旦形成了脸谱化的认知习惯,难免会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给形形色色自己认识的人打标签,带上不必要的有色眼镜。这会影响孩子的交际,而走入社会我们更能发现,这样的认知是害人的,因为根本不存在非黑即白。
但是,如前所说,小说的魅力天然要大于正史,从可读性上来看,小说对于孩子了解历史反而效果更好。所以,堵不如疏,如何引导孩子正确阅读小说很重要。有这么2点可以参考。
1、 提出问题,打破先入为主魔咒。演义开篇就讲桃园结义,那么家长就可以通过提问结义的来源让孩子主动去查找答案,通过答案对演义产生质疑,有了质疑也就减少了受演义的影响。
2、 演义历史结合。讲一些演义中没有的趣味故事,比如曹冲用自己的破衣服来委婉劝诫曹操,不要因为马鞍被老鼠咬坏就杀掉库房管理者。让孩子产生对真正历史的兴趣。
破除了先入为主,再导入史书,这就初步解决了孩子偏信演义的问题。其实,有这两点基本就够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都不可能在少年时期就具备成人的世界观,小时候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础。有了批判性思维,相信孩子们会得到快速而良好的成长,切忌拔苗助长。
Sanda
小说和真实的差别总是很大,包括大家熟知的三国演义也都只是小说充满了什么东西,就像我要对一个三国演义,你说没有上映这里不没有温酒斩华雄没有草船借箭,没有恐惧,这样有意思吗?所以说小说就是用来娱乐一下,没有必要深究三国演义里,邹圩镇史上是一个很大气很儒雅很傻托的一个人吃人,文武全才包括孙厝席卷江东是个了不起的人,孙厝时候,扶弱孙权悲剧吵吵火烧赤壁奠定了三分天下。但是小说里的周瑜太过小气,动不动就嫉妒诸葛亮的才能其实当时诸葛亮初出茅庐上海建工这和身经百战的周瑜没法比此人出太大,所以还是要正确,引导孩子告诉孩子小说,只是小说不是历史。还是要孩子多看一看,正式电视上,有些东西,毕竟是电视,他不是正式的小说。
___________琪倌-
完全有可能,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对事物判断能力的提高,再看正史便会慢慢得到纠正。当然也有不再接触历史而把小说演义当成历史的。从这一点上说,中国古代教育以三字经启蒙是由一定道理的,至少三字经已经基本概括了正史朝代的基本演化,在孩子尚在幼童期就具有了相对准确的历史知识储备。
但是不管可能出现何种情况,也不论现代教育采取何种启蒙方式,小说这种文学形式都客观存在,到了可以阅读的年龄阶段,不能不让孩子看小说,相比于历史知识而言,通过小说的阅读,能让孩子眼前打开一扇与现实社会完全不一样的窗子,透过它孩子们可以得到更多的知识和乐趣。家长们切不可因噎废食。
绿豆沙馅乒乓球
首先我给你做一个肯定的回答,绝对是会误导我们的孩子的。
小说一定要演绎和杜撰,才能吸引人,小说是要在历史的基础上通过些野史和作者的夸大,让作品更有吸引力。我不知道你们是什么年龄段的。我小的时候非常喜欢听小说。《岳飞传》呼家将《杨家将》等等,很多作品。后来听《刘邦传》《明朝那些事儿》等。
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我读了很多历史的真实资料,以史为鉴,读史有经验。我发现我一个成人都会被小说和电视剧、电影误导,更何况是孩子了。
史官们把各个朝代皇帝的出生,大多数都有祥瑞之兆,或斩蛇或真龙附体,事实上历史上草根皇帝都是被逼无奈,时事所迫。他们都是普通人。
其实现在最可怕的并不是小说,而是有一些胡编乱造的历史电视剧连续剧,又是穿越,又是上天入地的。古人也是人,在没被写入历史之前,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将会成为一段历史。
呼吁我们的电视剧、电影导演。尊重历史,传承文化,以典为剧。
为我们的孩子们创造出真正的历史经典剧目。
kuhaiyouyou
小说与历史是两个概念。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神话、科幻、公案、传奇、武侠、言情、同人、官宦等。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
历史:汉语词语,含义有三: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2.沿革,来历。3.过去的事实。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1] 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如果胡编乱造和历史事件出入太大那就是乱改历史。其实这些人是没资格篡改历史的,因为她们再怎么胡编乱造真实历史还在那,史书是早就定格的,结局也是早已注定的。
主要是现代好多人看小说容易当真,尤其是涉及历史的。近几年流行什么穿越文,也流行以真实历史为背景而创作。
如果人物事迹和历史事件相差不大那就是艺术加工。如果历史朝代一样,人物名也一样很多事件也一样,但是人物结局,历史大事件改动那不就是改编历史吗。现在人喜欢看网络小说,很少有人看史书,因为太枯燥,太沉重。但是又偏偏容易把小说当真,尤其是以历史人物为主人公的,因为这样加强了人物的真实性,读者不由自主的把作者塑造的人物性格自动带入历史原型中去。如果这个历史人物本身是个品行差的人,经过作者洗白,有的读者就会认为史书造假云云。
希望以历史当创作背景的人能尊重历史人物原型,能尊重历史,可以艺术加工,但不要颠倒黑白。
也希望最好是架空历史,这样问题就不存在了。
当然小说是小说,历史是历史,还要分的清才行。
历史一般要看正史,历史记载官专业,要相信专业和官方版的,野史一般没有太多的考证,业余的,部分还带着个人感情色彩。小说基本是作者个人的想法,是不能当做历史根据来研究的,很多负责的作者自己也标明故事情节虚构。
古代没有现在发达的神器,所以文章基本靠文字描述,但内容绝对考究,不是会写几个字就是先生,就是某某大家的。古代的作家们也好,史官们也好大多是很负责的,文学功底随便一个都要耍现在某某家几条街。
历史和艺术本身就存在差别。哪怕是史书,都会根据需要和受到史官的主观影响而降低一定真实性。更何况是小说。
再有,既然是以小说为名义发布的作品,那就意味着出版方,作者和读者都认可了这只是艺术作品。是艺术作品,就必要经历一些艺术性的加工。
神话故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同样是小说,只是作者不详。但因年代久远无从考证,很多人将某些神话故事情节错以为真。而事实上,每一个认真讲故事的人都从未想过要篡改什么。
但是,总有人会想:如果情节被改动,而读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看了小说,会不会造成这位读者对历史的误解?
对此我想说,只有尊重历史,才能以其为养料创造出更优秀的作品。所以,根据需要稍做改动而又详细备注的古代小说,这样的作者我认为更应该被肯定。
综上所述,古代小说不算篡改历史,小说中的素材他是为了创作的需要有意合理安排的。
Coral喵酱♬
我觉得孩子学历史的时候如果一开始就从正史看起,难免会觉得晦涩难懂,比较难以引起孩子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了,才会有动力更好的学下去,而看与历史相关的小说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之一。毕竟小说里的人物丰富生动,语音通俗易懂,更能被孩子所接受。
记得我小的时候,不知道从哪看了一句关于刘秀的仕宦当为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话,从而开始对刘秀感兴趣,去了解关于刘秀的历史后来又扩展到对东汉初期的历史,凡事由点及面,总得有个诱因,才能吸引你把这件事做下去。
当然对孩子看的书也要进行一定的把关,那些毁三观的书还是不要给孩子看,在给孩子看书的时候也要学会引导,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他分辨哪些是可以学习的那些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ゞ埖儿朶朶
“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
我比较认同马未都老先生的这句话,历史早已成为过去,真实的情况没有人能了解透彻,只能通过史书里的只言片语来分析。
正史可以作为一个大框架来构筑历史体系,哪个时间线,是什么朝代,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是哪些人在推动历史的发展,他们之间的有哪些爱恨情仇……
不过,个人以为正史上记载的历史是一副素描简笔画,很多时候看的是非常枯燥的,没有过多的文字描述。而小说或者野史则是为这幅画加上了色彩,如同一副放大镜,将历史人物的某一性格特征放大,根据作者的分析来对某件事的人物关系进行修饰,情节往往显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读者喜闻乐见,津津乐道。
小说也是来源于正史,就好比同一栋房子,一开始户型都是一样的,但是通过户主的装修,房子里面肯定是千姿百态,哪个好、哪个差,那就不好评定了。况且,小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官员百姓的喜好以及价值观,本身也是一种历史资料。
了解和学习历史的时候,可以把正史当成主干,将小说当成旁支。没必要去担心所谓的误导,学习的人只要架构起来了,重点是自己对历史的思考,能为我所用就行了。
蚂蚁妞儿
误导肯定是有的,如果孩子一出生你就给他看的是《三国演义》而不是《三国志》,后期也没有很好的教导,孩子们可能会觉得曹操就是大坏蛋,但是事实上,曹操虽然有黑点,但是不至于像三国演义那样。
对于小说来说,作者倾向那一边,那一边就是好人。罗贯中当时的社会,刘备是皇族,拥刘抑曹也就成了正常的思维,但是它是扭曲事实的。《三国演义》普及之后,大多数人里潜意识里三国演义的事件就是历史事件。甚至我学历史之前,我也以为三国演义就是历史。
所以说像这种比较普及的书,一定要给孩子予以正确的引导,万不可直接把书给他,让他看。影响最深的就是四大名著这四本,说实话都是小说。在读书之前一定要说明白,要不然误导是肯定的。
建议:书,一定要看。但是看的方式和思维一定得正确。小说就是小说,历史就是历史。
我这有几本可信度比较高的书:《史记》《资治通鉴》可以去看看,适当做做笔记。四大名著看个剧情就行了。
Cat_walking
这个问题吧,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个人认为小说和正史是相依相存的那么一种关系。虽然会在一段时间内对孩子有些许的误导,但对于孩子来说,这并不是有害处的。
一,小说是基于正史的基础上所写成的,可以说,要是没有正史,那么小说可能并不会像现在一样蓬勃的发展壮大。
譬如我们所熟知的三国演义,被认为叫七分实,三分虚。他七分是根据正史而来的,三分是虚构。还有水浒传,儒林外史等等,都是根据正史来写成的。因此来讲,小说离不开正史。
二,读小说有利于培养孩子对于历史的好奇心,从而增加他对历史对兴趣。
优秀的小说所塑造的形象都是非常饱满的,那么这一系统色彩鲜明,形象饱满的小说人物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之中埋下种子,他会喜欢上这些人物,从而会激发孩子去探索正史的兴趣,让孩子爱上历史,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
三,孩子是会成长的。
孩子小时候阅读的小说,阅读的历史人物。随着孩子的长大,他所接触到的东西会让他对虚构的部分产生怀疑,怀疑变会引起探索,探索变会导致他对正史的接触与了解。
因此,读优秀小说并不是有害的,反而是大有裨益的。
最后,求关注啊[流泪]
SWTY
答案是肯定的。三國志与三國演义就是最好的例子。如今这種趋势更甚!就是加上了影视作品的渲染!從这里说到演员的起到了不可推御的责任!影视剧的编剧责任更大!切不可胡编亂造,祸害後人!
darkbloomy
小孩子么,不用要求太多,知道岳飞是大忠臣,秦桧是奸臣,知道大致的朝代顺序、历史名人,就够了。
至于明辨是非的能力,历史真不一定比小说更好。
更何况,让孩子读书,是培养他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硬灌知识,否则哪怕把二十四史都背下来,也不过是个复读机,又有何用?
家长是领路人,监督人,让孩子自己往前走,偶尔走歪了,你再出手,其他的交给孩子吧。
qiutingmo
我觉得不会!对于这个问题有两面性,小说事实上大部分是基于历史改编或者更加贴切来说它是来源于生活且反馈于生活的,确切来说历史小说并不是历史。小时候在读四大名著的时候老师说过,小说是基于作者所处的朝代背景,个人生活感悟而创作的,就拿最出名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来说,比较典型的,作者基于当时宋朝历史正处于一个社会动荡且政治及其腐败的阶段,从开篇的七十二天刚,三十六地煞等神话传说为基调,为后来水泊梁山108将的出现埋下了伏笔,作者主要为了体现当时的统治者无能,官逼民反的一种社会现实,这是一种在剥削压迫下奋起反抗的精神,为什么水浒传在中国会有如此高的地位,就因为它符合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伟大领袖毛泽东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样的历史小说给社会传递的是正面积极的东西,所以,这并不存在误导小孩子,而且在我们萌芽阶段,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都会将这些东西告诉小孩子,毕竟相类似这样的小说是上教材的,所以,不必担心误导小孩子哈,个人拙见,不喜勿喷哈[呲牙][呲牙][呲牙]
Andy
小说与正史是有着很大区别的,有的小说是以史事为载体加以再创作,甚至只是基于某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所创作的小说,至于细节甚至为了吸引眼球而虚构。有的脱离历史本身客观的历史真相,如果这本书外表披着历史的外衣,但内容已经南辕北辙,这种书不读也罢。读正史可以给人以智慧品读现在关照未来,特别是年龄尚小的孩子如果常看脱离事实真相的小说会在内心形成抵抗源,在读到正史的时候不自然就会抵触。
当然不是说小说不能读,而是要有分辨心,别让廉价文学因为某些私利或者偏见而贻误后人。
所以在自身没有分辨能力的时候又没人引导引起误会的可能性很大。
JD
这个问题确实不错,我想说的是必然会误导求学时期的孩子们。小说是认为加工过的,带有各种艺术色彩的,比如说日常生活这块,古人估计也只有皇帝的起居录记录比较详细,老百姓生存都是问题,哪里还有心思记录自己的生活,何况历史上也没有哪个朝代完全普及义务教育,所以小说中常见的民生描述,用心的作者都是根据史料还原的。正史史书有些比较生硬晦涩,年轻人不爱看,而当下网络文学盛行,网上各种鱼龙混杂的小说千奇百怪,为了博人眼球,虚构人物张冠李戴,如果读者不假思考,当然是容易误导。
yinyinn
这个不用太担心。小说强调文学性,历史强调真实性和客观性。有时候确实差别会很大,比如我们读三国演义,人物很生动,情节很精彩,塑造的很多人物都很经典,无论曹操、周瑜还是诸葛亮,都和真实的人物区别很大。恰恰因为文学对人物的塑造,让孩子对那段时期的历史表示浓厚的兴趣,让孩子从对小说的兴趣,转移到对历史的研究上来,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但是有一点,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都很好,但很多新进的小说胡说八道,完全歪曲历史,是不可取的。
西夕惜昔
小说和正史的出入较大,肯定会误导孩子们认为这就是历史,是真实存在的。
其实本人在孩子时代就是这样的想法,由其是在小学时代。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还是有限的。
虽然当时没有读过这些古代小说的原著,差不多都是从影视剧中了解这些小说故事的梗概。
但这些影视剧,大都是国家媒体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改编的。里面的故事、人物、事件情节和原著相差不大。
再加上当时的知识条件有限,所以就一直认为,小说里发生的人和事都是真实存在的。当时的社会场景就是这些样子的。
到了稍大些中学时代,就有机会接触到了一些古典原著。由于受到影视剧的影响,就会对号入座的拜读了这些大作。
对里面的人物、事件作了重点观注。并随着书里人物的喜怒哀乐,而喜怒于形色。跟着该高兴的高兴,该愤怒的愤怒。并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而一块去探个究竟。
我最先拜读及最有兴趣的就是《水浒传》,是施耐庵写于元末明初。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
里面写了以宋江领导的起义军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生动故事。
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
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
总共有120回本计,前70回讲述各个好汉上梁山,后50回主要为宋江全伙受招安。为朝廷效力,以及被奸臣所害。
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使我前些年注意到《水浒传》的历史原型。
是北宋宣和年间,在山东水泊梁山有一伙以宋江为首的起义军。根据宋史.候蒙传、宣和遗事等记载原来主要有36位英雄。
是一支纵横几省、转战南北的起义军。后又据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宋江一伙终被招安。加入了宋军征讨方腊的大军,在方腊被镇压后,宋江一伙又再举义旗,最后还是被宋军打败,全部被处死的悲剧。
宋江起义军轻轻地离去,终究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无碑无墓,只有史册中的只言片语。后来,可能作者有感于宋江起义有“替天行道"的义举。就根据民间传说,结合虚构的一些人物、事件。作出了《水浒传》这部巨著。
其实当了解历史原型后,还是有些惊诧的。这与小说原著相差还是很大的。有些顾此失彼的感觉。
但静下来仔细一想,小说毕竟是一种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其主要目的就是起警示、教育后人的作用。
其实,这种误导也只是对真实历史人物、事件、情节有些误差。对虚构的部分有些信以为真。但正是由于里面宣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豪侠义气,同情弱者,匡扶正义等情节。
里面虽有些封建的东西,但对我个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性格的形成没有什么影响。
在这里,还是要感谢在我年轻时它带给我的乐趣。
轻盈飞舞
影响是一定会有的,但是作为家长的告诉孩子,动画跟现实是有区别的,小说跟历史也是有区别的,就算是影视作品跟历史及原著也有区别,让孩子在看东西的时候能提出疑问也是一种锻炼,在以后工作生活中这种锻炼能提高对人,事,物的判断与选择的正确性。
Claire羽
我认为是肯定会,我首先举一个例子,以三国为例,作为小说演义的《三国演义》很少有人不知道,即便没有看过书,电视剧,游戏中出现频道,而作为正史的《三国志》相比之下却少有人读,所以很多人会把三国演义中的一些事情当真,比如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草船借箭等都是虚构的,而很多人却把它当成了正史,比如关羽不用青龙偃月刀而是马槊,诸葛亮也没法借来东风,赤壁之战是周瑜主导的,很多我们熟知的都不是真实的,不过,身为一个历史老师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这些考试都不考,那些虚构的部分初中历史都不涉及,高中的孩子也有自己明辨是非的含义了,所以虽然会对认知造成一定的混乱,但是不会影响孩子学习历史,反而会激发孩子对历史的兴趣,等到孩子读完历史小说后,可以给他二十四史,让他对比的进行阅读学习,这样反而回会事办功倍。
果核子弹
♚后生凉薄
楚河
qianzhiiii
linpeng
ebonair
Sigh
卷毛胖可可
原贴:求推荐历史类小说和历史书
2011资深小白
原贴:历史和历史小说有什么区别
sonywb
旅行者邢哲铭
ym忆明
suyazheng
vivian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