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你的提问~
一直以来我看过不少长篇小说,从世界名著到当红网文。初中喜欢米兰昆德拉,高中喜欢村上春树,大学又被《平凡的世界》的鼓舞。
然而,这么多小说看下来,最喜欢的还是雷蒙德.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
村上春树对于《漫长的告别》推崇备至,他曾说:《漫长的告别》是部毫无瑕疵的杰作,极其出类拔萃。如果允许我用夸张的表述,那几乎达到了梦幻的境界。
而我喜欢《漫长的告别》不是因为它的情节有多么曲折离奇,也不是因为它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我喜欢它因为它的人物塑造。
无论是主角和配角,它的人物塑造得都十分成功,他们活灵活现又发人深省。
主角马洛更是深入人心。他嫉恶如仇,愤世嫉俗,勇敢又十分幽默。当我在书中认识马洛的那一刻起,我便爱上了他,为他的风趣幽默和个人魅力着迷,也为他的正义勇敢心生倾慕。
作者雷蒙德.钱德勒是这样评价马洛:如果我们的社会能多一些马洛这样的人,那么一定会比现在安全和有意思很多。
马洛是“硬汉派”的代表人物,“硬汉派”最早的翻译其实是“臭鸡蛋”,他们是暴力,强硬的代表,但到了马洛这里,雷蒙德.钱德勒为马洛这位硬汉增添了一份“铁血柔情”,而马洛的“暴力”的动力也来正是源于他内心的正义感和对真相的责任心。
马洛的形象源于“硬汉派”,而钱德勒却赋予了他更多的内容:
硬汉派是侦探小说的流派之一,它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末期,当时美国出现了经济危机,社会腐败,黑恶势力猖獗。警匪同流合污。
平民英雄的出现一般都是为了满足人们在残酷现实中的内心渴望。于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硬汉派的私家侦探应运而出。
他们既不属于政府,也不属于某些组织,是独立的第三方。有着自己的道德标准,在恶劣的环境中,执着追求自己所认可的真相。不为任何事,任何人所动摇。
最先出现的硬汉派作家是达希尔·哈米特,他是对雷蒙德.钱德勒产生很大影响的作家,且钱德勒也在谋杀的简约之道里也多次那哈米特举列。
哈米特在马耳他之鹰中塑造的萨姆的形象,具有典型的硬汉性格,他果敢,坚毅,下手无情,狠辣。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他都毫不留情。甚至对于喜欢的姑娘他也未曾“网开一面”。这样“钢”的一直男形象当然能满足人们对于铁血男人的某种热血的情怀。
然而细细品味故事,萨姆就显得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以及过于偏执甚至自私。
钱德勒所塑造的马洛的形象可以说给了硬汉派侦探一种更新的解读。
他们执着于真相却仍会为世俗所纠结。这让铁汉形象多了一些柔情。他们会因为爱上故事中的“蛇蝎美人”而影响判断,但最后他们仍会坚持到正义的一方来。
他们嫉恶如仇,却对真正的汉子报以尊重,不管这些汉子是否来自自己的阵营,他们都能真心评价一句:“好家伙!”
他们的愤怒不止体现在暴力,更体现在幽默讽刺的对白。
雷蒙德.钱德勒不愧是对白大师,在《漫长的告别》中,马洛可以说是妙语连珠,讽刺与幽默并存。让读者挂着笑容给他叫好的同时内心又会担心他给自己惹上什么麻烦。
可以说再看《漫长的告别》时,我的内心的每一次起伏,都不是因为情节而是因为人物,而因为马洛简直就被钱德雷写活了。
《
漫长的告别》里那些配角人物的生动内心:
在《漫长的告别》里每一个配角人物也有着属于自己的人物特征。从最终舍弃尊严的特里,到只出场一次的不法麻醉医师。
每一个人物只用几句简单的对白和描写,就勾勒得活灵活现。像极了国画中的白描。可以说钱德勒在人物塑造和对白方面不愧于大师的称号。
每一句台词,和比喻都十分精准的碰到读者的心坎里。
在《漫长的告别》中有一个桥段是马洛寻访麻醉师,这个章节在推动故事发展上并重要,即使被删掉也不会影响故事的走向,然而,两位配角麻醉师的描绘实在太过精彩,令人实在白看不厌。因此这个桥段最后也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而女主韦德太太那句“生命的悲剧不在于美丽的事物过早衰亡,而在于它们变得苍老和鄙俗。”更是广为流传。
她爱过特里,但那个特里虽然活着却早就已经死了。这个“蛇蝎美人”具有能够蒙蔽人心的外表和犹如商人般的冷硬内心。这样表里不一的人,却在文章结尾达到统一。让人看完心里对她没有厌烦,只有惋惜,甚至生出一种惺惺相惜的默契。
结语:
雷蒙德.钱德勒是个非常注重人物的作家,曾经就有段轶事,霍华德.霍克斯想把《长眠不醒》拍成电影,但他没有看懂到底是谁杀了那个司机,于是打电话问钱德勒。
结果钱德勒的回答是::我不在乎是谁杀的!
在钱德勒的小说中,故事永远是让主人公自己去演。他们活灵活现有着十足的烟火气,当同时经过艺术加工又有着能让人联想的高于现实的魅力。
这部《漫长的告别》就是这样,让我在每一个人物的自身弧光中沦陷,更被马洛的魅力所着迷。
以上就是我最喜欢的小说及原因,希望你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