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文学造诣最高的是“三曹”,这个我想没有异议。“三曹”里谁的文学造诣最高,这个分歧就大了。
我是老白,我来回答。
造诣呼声最高的是曹植,曹子建七步成诗,有白马篇、《洛神赋》等名篇传世。曹植在夺嫡之争中失败了,处处受到压制,先天会得到读者的同情分,再加上确实有才,故而呼声最高。
曹操的文学造诣也是有目共睹的,一生留下了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名篇,作品中金句频出,夺人眼球。
但老白在这里有不同的意见,个人认为曹丕的文学造诣被世人严重低估了。“三曹”中,曹丕的文学造诣实际还要在曹操和曹植之上。
老白从不信口胡诌,我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曹丕写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全韵七言古诗《
燕歌行》,开风气之先。
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曹丕开古今之先的七言诗《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三国时期的诗歌都是四言、五言,也有六言,在曹丕之前没有这样完整的七言诗。这首《燕歌行》为后世七言诗的流行打开了局面。
曹丕的诗歌句势多变,尤其擅长五言、七言。他用词平凡中透出清奇,通俗易懂,具有民间民歌的风致,但又能脱俗为雅,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高度。
这首代表曹丕诗歌最高成就的《燕歌行》,据考证完成于建安12年曹操北征乌桓期间。曹丕采用汉乐府诗体裁,开创性地以句句用韵的七言诗形式完成此作,是现存于世最早的、最完整的七言古诗。
《燕歌行》从“妇人相思”的小角度出发,以小及大,深刻地反映了东汉末年国民在战乱中失落流离的残酷现实。他用委婉、清丽、优美的文字,表达出被命运左右、无奈分离的爱人内心的幽怨、愤恨和惆怅。
整首诗用词自然流出,不加雕琢,音节婉约,情致流转,意蕴悠长,美不胜收。被明朝王夫之盛赞“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
二、曹丕完成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理论与批评著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曹丕的典论‧论文是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学批评专著,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曹丕身为魏王世子时写的对当时国家政治、道德、社会、文化全方位的论文集。
典论里的文章多已失传,论文因为被南朝的萧统选入《昭明文选》,得以完好地保存到现在。
根据残存下来的典论竹简和论文所述,我们可以窥见曹丕的绝世才情。其中不乏流传至今的亮点:
比如“文人相轻”这个词,语出曹丕的论文。
曹丕以班固和傅毅做例证,批评了文学家们“家有弊帚,享之千金”只看到别人的不足,却看不到自身缺点的通病。对文学大家们揪着别人的小缺点不放,刻意忽视别人优点的行为发出了尖锐的诘问。
在文中,曹丕还详细评价了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的文风和得失,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建安七子”的说法,是曹丕最先在文中提出的。
他不仅肯定了“建安七子”的作用,也分析了建安文学的弊病。
曹丕在文中提出了“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认为作家的修养和气质决定了作品的风格和高度。
在文中,曹丕肯定了文学的历史价值,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鲁迅认为,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的自觉觉醒,是里程碑式的著作。因为在此之前,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类似的、如此严整且成体系的作品。
三、曹丕的 诗体赋 风貌独特,有其标准性的特点,对后世赋文的写法影响巨大。
曹丕一生作品数量众多,诗歌、散文、论文、赋、诏,只以数量论,也是不低于曹植的高产作家。
我们这里单说他的赋。
曹丕创作了30多篇赋作,其中带序文的有16篇。
其所作的赋文有:浮淮赋、沧海赋、济川赋、离居赋、戒盈赋、悼夭赋、寡妇赋、出妇赋、弹棋赋、校猎赋、登台赋、登城赋、感物赋、感离赋、临涡赋、述征赋、戒盈赋、永思赋、愁霖赋、喜霁赋、弹棋赋、玛瑙勒赋、车渠梳赋、玉块赋、柳赋、槐赋、莺赋、迷迭香赋、蔡伯喈女、哀己赋、残赋等 。
这些赋文从内容来讲,多以抒情、咏物为主,一改汉赋之前鸿篇巨幅的风气,多作短小精悍的抒情小赋。
以情取胜,以真感人,用真挚的笔触描绘、歌咏时代中的社会现实,同时在作品中糅合入作者个人的喜怒哀乐,升华了主题。
为赋文这个体裁得以流行后世,打开了新的通道。
四、曹丕以帝王的身份肯定文学的历史价值,他所写的列异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志怪小说集。比蒲松龄的《
聊斋志异》早1600年。
最早记录列异传是曹丕作品的,是唐朝的魏征。
魏征等史官修撰前朝史书,在隋书·经籍志里记载了曹丕为列异传的作者。这部作品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描写鬼类故事的志怪小说。在此之前没有类似作品,对唐宋的传奇小说,明清的志怪小说影响深远。
这里可能有人会提《山海经》。
但《山海经》最大的不同是它不是志怪小说,更像是古代的地理风情志,并不是杜撰。
宋朝修的旧唐书里,把列异传改为张华所著,这种说法没有任何佐证。
唐朝相比宋朝离三国时代更近,相信魏征等人的在治史方面更有专业操守。所以老白相信列异传的作者就是曹丕。
在三国时代,道教神仙之术风行。一手发动“黄巾起义”的张角就是托身“太平道人”来传播教义,发动民众。
曹操父子本身也迷恋道术,曹操曾封道士张鲁做镇南将军,并和张鲁结下姻亲。当时的魏地,道教兴盛,是神仙之术的温床。
曹丕即位第一个年号是“黄初”,浓厚的神仙意味扑面而来。他写出列异传这样的作品,一点也不奇怪。
综上所述,老白说,曹丕是三国时代文学造诣最高的人,诸君可有异议否?
说起来,曹操还真是一位成功的父亲,在教育儿子这方面有一套,他的儿子们个个都是人中龙凤。从这一点上来说,刘备和孙权得甘拜下风。
头条千万条,关注第一第。我是老白,动动小手给个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