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哲学是一切学问之母!好的哲学书也有很強文学性《老子》《庄子》《易经》是哲学书,也是好的文学书!
如何学文学
余佳佳
原贴:学哲学会降低文学能力么?
猪在水上飘
不会。
哲学是一种辩证思维,形成系统的方法论,这样更能提高文学的思辨能力,更加深入得分析作品,人物,以及更好地去创作文学作品,鉴赏文学作品。
只有博学的人,才能成为集大成的人!哲学本身就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抽象与艺术化,因此,学哲学更有益于文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原贴:学哲学会降低文学能力么?
yanying
(前苏联)尼·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英国)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美国)欧·亨利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英国)丹尼尔·笛福鲁滨孙漂流记
(俄罗斯)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英国)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
(美国)温斯顿·格卢姆阿甘正传
(法国)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奥地利)卡夫卡城堡
(英国)查尔斯·狄更斯董贝父子
(美国)亚历克斯·哈里根(上册)
(美国)亚历克斯·哈里根(下册)
(俄罗斯)果戈理果戈理小说选
(美国)霍桑红字
(法国)大仲马基督山伯爵(上册)
(法国)大仲马基督山伯爵(下册)
(捷克)利乌斯·伏契克绞刑架下的报告
(澳大利亚)麦卡洛荆棘鸟
(俄罗斯)艾捷尔·丽莲·伏尼契牛虻
(法国)莫泊桑漂亮朋友
(英国)威廉·萨默赛特·毛姆人生的枷锁
(捷克)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意大利)卜伽丘十日谈
薛冰、陈济众世界富豪故事100篇——名人传记
杨建东世界名著导读
(英国)查尔斯·狄更斯雾都孤儿
(英国)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
(法国)雨果笑面人
(日本)紫式部源氏物语
(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上册)
(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下册)
(苏联)高尔基在人间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曦love鈤
我不知道您何出此问,我分享一下我的观点:任何学科都有潜在的联系,而哲学更是各种具体学科的指导。世人皆知李小龙厉害,而他的大学专业就是哲学,并且他以哲学为武术的指导思想。文学说到底是关于人的学问,重在思想。学过哲学且努力思考世界本质,找联系,你文学的能力会有质的飞跃。
原贴:学哲学会降低文学能力么?
穿越风景
哲学是对人生社会发展等更深层次的思索,从而让人们获得更深入的人生哲理去改造世界。文学是丰富人生业余生活的调味剂,通过阅读既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也可以获取改变人生的宝贵经验。学哲学并不妨碍爱好文学,相反的通过活学活用应用到文学创作,会让人们更直接的接受真理性的知识从而少走弯路,获得成功的捷径。
原贴:学哲学会降低文学能力么?
鱼儿fish
不会,首先什么是哲学呢?哲学:哲学”一词源于希腊文“Φιλοσοφία”一词,意思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19世纪70年代,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学传播者西周借用古汉语译作“哲学”,1896年前后,黄遵宪、康有为等把日本的译称介绍到中国,后渐通行。而在汉语中,“哲”的本义就是智慧,因此在汉语中,“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者追求智慧之学。从本义上看,哲学是追求智慧的学问。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对这个世界会有一个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也就是世界观。但这些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是自发形成的,把这些零散的、朴素的世界观,自觉地用精密的逻辑,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就成为了哲学。从本质上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最高表现。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二者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所以,哲学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也是理论化、系统化的方法论,也是方法论的最高表现。从形式上看,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如何将两者的有机结合的学问。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包括客观世界(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也包括主观世界(人的思维),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某一具体领域。哲学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某一具体领域的特殊规律。哲学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具体科学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认识和具体方法的指导。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与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就成为了哲学。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具体科学为哲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从内容上看,哲学是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探究世界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学问。然而文学是什么呢?文学:文学是一种从时间尺度上评价及记录先进思想的一种手段。它依靠个人感觉与经验来展现一种时间与空间的结合体,并对其中人的状态、命运进行认知、思考、判断与描述,并在其范围内寻求一种美的极致。而文学本身,理应对其涉及到的广大民众及后世读者负责。它的责任,便是作者要凭借心灵的感悟与想象向读者展现一个有意义的框架。文学,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文字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其中诸子原创文学网站的内容最为全面,包括从儿童文学到诗歌、散文、小说、杂文、歌词、剧本、学术等一切形式和内容!文学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之上的,没有哲学的文学作品似乎没有灵魂,所以学习哲学反而会提升文学内涵和底蕴!
原贴:学哲学会降低文学能力么?
厦门文文
学哲学不仅不会降低文学能力,反而会提升文学能力。
中国自古文哲不分,中国的文学家就是哲学家,哲学家就是文学家,要了解中国哲学思想,必须把中国五千年所有的书籍都读遍了。中国乃至全世界流传千百年,经久不衰的文学作品,都是富有哲学思想的。
学哲学,不仅可以增强思维的逻辑性,有助于提升文字组织能力,还可以增加思维的深度,有助于提升文字的内涵。有思想的文字,就像一个有内涵的漂亮女子,会散发持久的吸引力,没有思想的文字,则像徒有美丽外表但内在空虚无聊的女子,看过之后即心生厌烦
原贴:学哲学会降低文学能力么?
Cookie
从事文学创作又不懂哲学的人,最好也别执笔,因为不知道世间万物是方还是圆,是长还是短,万物变化的规律和发展状态,你就不大明白,单单来写人和生活故事去表达自己的主观意思,根本就没有深意可言。
更清楚的讲,做一道数学题,不用公式你怎么得出正确结果,做几何题没定理公式,又怎么能推理出正确答案,同理可得不懂哲学想在文学方面有所造诣,根本就不可能有任何进步。
哲学是阐释世间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真理的具体理论,是增长人的智慧,开动思维能力的核心动力,让人明白事理的基础科学,当人走入哲学思维就已经迈上进步的阶梯,不但有惊奇的发现,还会迸发出智慧思维的灵光。比如:中医理论就是人体生长运化的哲学理论;易学就是万物演变运气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等等都能给人以无限智慧和思考空间。
文学是人对客观生活利用不同体裁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用人的情感描述以人为本的故事情节,所以也是人学。
学哲学是对文学有很大帮助的,人只有带着哲学的思想能力进行文学活动,作品才具备哲理的深意和内涵,才能提高自己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和情感意义。
真正能够使文学作品得到升华的,只有利用哲学思想客观表达人的情感生活,让故事情节生动,让哲理含义使人得到羽化,文学能力才能更好得到提高和成长。
原贴:学哲学会降低文学能力么?
回答问题
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西方哲学是思考人和物的逻辑哲学。中国哲学是思考人和人的思辨哲学。两种哲学无疑会从逻辑和思辨方面提升文学水平,反之其相对立的粗旷豪放、细腻敏感方面便会降低。———亦印证了“福祸相依”的“辩证法”和“相对论”。
原贴:学哲学会降低文学能力么?
阿咸不爱吃泡饭
从直接阅读入手
任何文学鉴赏活动都以特定的文学作品为对象,因而,作品是文学鉴赏的客观前提和基础。没有作品,便谈不上文学鉴赏。完全脱离开作品本身,仅通过听人介绍、读一些评介赏析类文章或内容提要式的文字来了解作品,尽管不能说一点作用没有,却如同吃别人嚼过的食物一样索然无味,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鉴赏。真正的文学鉴赏必须从阅读作品入手,通过潜心阅读、咀嚼品味逐渐理解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得到美感体验。正如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所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读者只有具体阅读作品,进入作品所描绘的艺术世界,才能真正领会此中的真义,并与作家产生强烈共鸣。
文学鉴赏从具体阅读作品入手,首先就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把握作品内容与作家流露的思想感情。语言文字的理解包括许多方面,如字、词的本义、暗示义和联想义;隐喻、象徵、反语、讽刺等特殊修辞手法的运用;词句、段落之间的语法联系或结构关系等。这些虽然只是文学鉴赏最初阶段对作品的表层理解,看似简单,却是文学鉴赏的基础。假如语言理解上存在障碍,连读懂作品的最低要求都难以达到,就更谈不上能够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而进入文学鉴赏的高级阶段了。例如诗经·豳风中的「七月流火」一句,现在有些人想当然地将其理解为写盛夏酷热的情景,并常在报刊发表的文章中这样引用,而原诗中的「七月」则指「夏历七月」、「流火」是指「火星西降」,该句原意是指酷暑渐去而凉秋将至,前後两意显然相去甚远。这种误读现象在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中较多,如古诗文中常常出现的通假字、典故等,容易成为现代人阅读的语言障碍。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养成勤翻字典、辞书等工具书或向人请教的好习惯,切忌不求甚解、望文生义。
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字词运用上的细微变化往往导致情感意趣的显著区别。因而,鉴赏者阅读作品时仅满足於对语言文字的一般理解远远不够,还应进一步品味、体会作品中语言运用的精妙独特之处,对语言的丰富表现力能够敏锐地感知和把握。这也就是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所提倡的,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他认为,「本著这个精神,……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 朱先生举到郭沫若创作剧本《屈原》的例子。剧中原有婵娟骂宋玉的一句台词: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沫若嫌这句话不够味,本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上「无耻的」三个字,後经一位演员提醒,只将原句中的「是」改为「这」字。「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只换一字,痛骂的语气比原句大大增强。像这样的地方,读者如果没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粗粗读过或听过,就会忽略作家的苦心,难以体会到语言内在所包含的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
文学鉴赏从作品入手,还应重视对文学作品形式特徵的感受和把握。任何文学作品都呈现为一定的形式,形式是内容的具体体现,同时又往往成为显现作家创作意图和风格的标志。有时候,文学作品的形式甚至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读一首古典诗歌单单从语言形式上就给人以韵律和谐的美感,一篇小说单单从故事情节上就有著强烈的悬念和吸引力,一部戏剧单单从矛盾冲突上就会让人对其巧妙的构思赞叹不已。因而,对作品形式的感受和把握,成为文学鉴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经典作品都是「有意味的形式」,显示出作家高超的语言修养、圆熟的艺术技巧和出色的形式创造能力,但要品出其中的「意味」,就需要鉴赏者在领悟作品内容的同时,多注意作品在语言形式、韵律、表现手法与技巧、结构、体裁等方面的特点,养成对形式美的敏感。
文学鉴赏从作品入手,往往要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鉴赏者首先从作品的形式入手领会其内容,获得形象具体的感受,继而结合自身的体验和想像、认识等,透过表层内容进一步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最终达到对作品的深入理解。有学者将这一复杂的过程概括为三个审美层次: ① 各种形式因素唤起的意象;② 意象所指示的历史内容;③ 象徵意蕴。其中最核心、最高的层次是作品的象徵意蕴,它是潜藏在作品的具体内容中的某种人生精义或人性、人情最隐秘、最深刻的秘密,「是一种哲理和诗情」。象徵意蕴在作品中隐藏得最深,必须在深入把握作品的历史内容的基础上,才能逐渐领悟。这种审美层次说告诉我们,文学鉴赏不能仅仅停留於读懂作品的浅表层次,更不能只满足於欣赏作品生动有趣的情节,而应努力通过精细的阅读逐层深入地去探索和体会作品内在的深意,「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只有这样,才能从文学作品中得到更丰富、更深刻的审美体验。
了解作家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文学作品属於作家的精神创造成果,总是不同程度地体现著作家在现实生活中的思想感受、对於社会与人生的态度和看法等,并且受到作家所处社会地位、生活经历、时代环境的制约或影响。因此,对於作品的鉴赏不能完全脱离开作家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早在先秦时期,孟子就提出「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鲁迅也曾说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可见,对作家及其所处时代背景的熟悉,将有助於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家创作的作品,这也是文学鉴赏的一种基本方法。
文学作品都是有感而发,有的是作者对现实感受的直接抒发,有的是作者生活经历的曲折显现。只有对作者的情况诸如生活经历、性情爱好等方面内容有所了解,读者才可以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作品中这些有所感发的内容。特别是那些意蕴含蓄、别有寄托的作品。否则,就会与作者的创作原意大相迳庭,难以领略到作品的真义。以曹植的美女篇为例。该诗描写一位体态婀娜、容貌艳丽、装饰华贵、气质高雅的世所罕见的美女,表现出佳人虽「慕高义」却难以找到理想的意中之人的感伤、抑郁心情。单从作品本身客观呈现的意义来看,这样理解没什麼问题。但是,如果熟悉曹植的生平,了解他与其兄曹丕在争立魏王太子的斗争中失败後屡遭排挤打击、不被赏识重用的经历,再来读这首诗。你就会感觉到,曹植在诗中是以美女自比,「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实际是在美女难寻托身之人的慨叹中寄寓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感伤、怀才不遇的苦闷。正是领悟到诗中的这层深意,清初评论家叶燮称此诗为「千古绝作」,认为「美女篇意致幽眇,含蓄隽永,音节韵度皆有天然姿态,层层摇曳而出,使人不可仿佛端倪,固是空千古绝作。」 同样,读李清照的《声声慢》最好先了解词人南渡後痛失亲人、流离失所的经历,读陆游的《钗头凤》也应先熟悉词人与唐婉那段凄绝感人的爱情悲剧,然後才可以更好地感受作品。
作品往往能够表现出作者一定的创作意图,是作者的创作主张与审美追求在创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很多时候,了解作者有关的创作意图和创作主张,也有助於我们对作品更好的鉴赏。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的《荒原》是一部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後现代西方人精神没落的史诗,被公认为西方现代派诗歌的经典。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复杂难解的象徵手法的运用,这些象徵来自经典的多,取自现实的少。诗人用大量人类学、神话学、巫术学、历史、传说、哲学、文学之类的丰富资源,从整体到局部,展开或隐晦或明朗的象徵,据说出现於诗中的语言文字有7种之多,涉及35个古今作家的56部作品。诗人为什麼那麼乐此不疲地喜欢在诗中广徵博引?其实,这恰恰是基於艾略特的一种创作主张: 在包罗万象的现代文化状态下,诗人的作品必然是难懂的,诗人必然会变得越来越广博,越来越喜欢徵引,越来越不直接。原来,诗人之所以创造如此难懂的诗歌形式,就在於以此象徵现代文化本身的内容复杂、包罗万象。知道了诗人的这一主张,我们就会将诗中的广徵博引视为诗人自觉的审美追求,给以理解和赞赏,而不是看作纯粹「掉书袋」式的卖弄学问。
鉴赏作品时,还需要对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必要的了解。这是因为作品不仅是作者的创造,而且也是时代的产物,它在不同程度上要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西方著名文艺社会学家泰纳就特彆强调时代精神对於作品的影响,明确指出:「作品的产生取决於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 (泰纳《艺术哲学》)黑格尔也曾说过:「每种艺术作品都属於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各有特殊环境,依存於特殊的历史的和其它的观念和目的。」 (黑格尔《美学》)因此,要想真正读懂鲁迅的作品,就不能不了解近代以来至现代中国社会的历史;要想真正读懂屈原的作品,就不能不对产生诗人的那个特殊时代及楚文化背景有所熟悉;要想真正读懂莎士比亚,同样不能对这位「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所处的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潮一无所知。
为了熟悉作者的情况,鉴赏者应首先重视对作品的「前言」或「後记」的阅读。这些地方,一般是作者用来交代作品写作的缘起、经过、创作意图甚至涉及个人经历、时代背景等内容的文字。在小说集《呐喊》自序中,鲁迅就详细介绍了他因意识到文艺对於改变「愚弱的国民」精神的重要性而弃医从文的经过,并明确指出当时所写的小说是通过呐喊「聊以慰藉那在寂寞中奔驰的勇士,使他不惮於前驱」。这些对於我们理解《呐喊》改造国民性的启蒙主题与反封建的战斗精神,都有著重要的启示意义。除了「前言」与「後记」,作者的有些作品也会帮助我们了解有关作者生活境遇、思想情绪等方面的情况,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曹植的赠白马王彪、陶渊明的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等便都有这方面的作用。因而,想要了解一位作家,多读其作品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此外,还可以阅读有关作者的传记性、评介性的文章以及作者个人已公开发表的日记、书信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作者的了解固然有助於对作品的鉴赏,但了解本身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於鉴赏。如果将任何作品都与作家直接联系起来,读作品就是要从中找到作者的影子或踪迹,作品中的一字一句都要从作者的身上或其生活中找出来历,这就陷入穿凿附会的繁琐考证中,使鉴赏误入歧途。要知道,文学作品出自作者的创造性想像,并不一定实有其事。而且如果将精力都倾注於处处有来历、字字有根据的考证上面,就会失去感性体验与想像品味的机会,和真正审美意义上的文学鉴赏无缘。朱光潜先生曾明确指出这种偏爱考据做法对文学鉴赏的危害,他说: 考据家的「错误在因考据而忘欣赏。他们既然把作品的史实考证出来,便以为能事已尽,而不进一步去玩味玩味。他们好比食品化学专家,把一席菜的来源、成分以及烹调方法研究得有条有理之後,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对作家的了解应该有助於对作品的鉴赏,而不是代替对作品的鉴赏,这是从熟悉作家入手理解作品时需要特别加以注意的。
善於「进入作品」和「跳出作品」
文学鉴赏说到底是读者的鉴赏,读者只有充分调动各方面因素,发挥自身的优势,进入鉴赏阅读的理想状态,才能真正获得精神上的收益和享受。从西方接受理论的角度来说,无论多好的作品,只有经过读者阅读并在情感上吸引或打动读者才有意义,否则,便如同废纸一样,毫无价值可言。法国作家法朗士曾说:「书是什麼?主要的只是一连串小的印成的记号而已,它是要读者自己添补形式色彩和情感,才好使那些记号相应地活跃起来,一本书是否呆板乏味,或是生气盎然,情感是否热如火,冷如冰,还要靠读者自己的体验。」这就是说,读者的感受和体验在文学鉴赏中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学会从审美角度去感受和体验作品,才能真正掌握鉴赏方法,步入文学殿堂去领略文学世界的神奇魅力。
那麼,读者如何才能够进入到鉴赏阅读的理想状态?要想达到这样的状态,应当使自己融入作品,与作品进行情感的交流,以切身的体验去具体感受作品中的喜怒哀乐,领略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同时,又需要与作品保持适当距离,以将其同现实中的生活区别开来,对作品取纯粹观赏的审美态度。南宋陈善曾提出读书的「出入法」,他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知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乃尽得读书之法。」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读书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道理,虽是就一般读书方法而言,但也非常适用於文学鉴赏。
鉴赏作品首先需要进入作品,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作品,要以作品中的角色身份去感受和体验作品。这样,才能充分领悟作品中的妙处,获得审美鉴赏的愉悦和享受。而在鉴赏实践中,有些读者往往由於主、客观方面许多因素的影响,难以很好地进入作品。有的是前面提及的一味地考据而忘了欣赏,有的是为了寻出题外之旨、微言大义而忽略了对作品本身的感悟,还有的甚至是因过分执泥於内容的真实、细节的合乎情理而产生与作品的隔阂或本能的拒斥心理。现实中常会听到有人指责「某某小说不真实」、「某某剧是瞎编的」,但仅从真实性来要求文学作品很容易形成接受心理上的偏见而难以进入真正的文学鉴赏。对此,鲁迅先生曾有一段精辟论述:「只要知道作品大抵是作者借别人以叙自己,或以自己推测别人的东西,便不至於感到幻灭,即使有时不合事实,然而还是真实。……倘有读者只执滞於体裁,只求没有破绽,那就以看新闻纪事为宜,对於文艺,活该幻灭。而其幻灭也不足惜,因为这不是真的幻灭,正如查不出大观园的遗迹,而不满於《红楼梦》者相同。倘作者如此牺牲了抒写的自由,即使极小部分,也无异於削足适履的。」
读者进入作品,感受作品,同时又要求读者必须跳出作品,同作品保持适当的审美距离。法国作家司汤达曾讲述过1822年发生在法国巴耳地冒尔剧场因观剧引发的悲剧事件。当时正在上演莎士比亚的悲剧《奥瑟罗》,担任剧场警卫的一位兵士看到奥瑟罗扼住苔丝德蒙娜的脖子要杀死她时,喊道:「我决不允许一个该死的黑人,当著我的面,杀死一个白人女人!」随著喊声,举枪便向饰演奥瑟罗的演员射击,将其胳膊打伤。这种将虚构的艺术情境误认作生活现实而导致「感情用事」的做法,在文学鉴赏中也经常会遇到。比如读了司汤达的《红与黑》就学著於连的样子不择手段地去追求女性,读了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就要在失恋的时候像维特一样去自杀,读了琼瑶的言情小说就期望生活中出现情缘奇遇而想入非非,读了金庸的武侠小说就要离家出走像武林豪侠那样去闯荡江湖……这些做法,都是由於读者不能跳出作品所致。而要想跳出作品,首先就要能够将生活中的现实世界与作品中想像的审美世界区别开来,对作品保持一种超然的观赏态度。
跳出作品,还体现了读者在文学鉴赏中相对的独立性和能动性。由於读者在生活阅历、知识水平、审美经验等方面与作者的不同,决定了读者的理解与作者的初衷不可能达到完全的一致。同时,作品本身潜在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也为读者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客观的条件。读者的理解只要与作品隐含的能指意义相契合,即使超出作者创作时的最初意图,也是可以肯定的。「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有时候,由於读者较高的认识水平和敏锐眼光,在对作品的领悟和把握上甚至会远远高於作者的见解。
跳出作品,还需要读者具有较高的审美鉴别力。审美鉴别力高的读者,才能分辨出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正确、进步、深刻与否作出准确的评判。在这方面,列宁对插在革命背上的十二把刀子一书的评论,就充分显示出敏锐的眼光和高度的鉴赏力。他在一本有才气的书一文中针对该书指出:「这是忿恨得几乎要发疯的白卫分子阿尔卡季·阿威尔岑柯所写的一本书。」而列宁认为「考察一下,切齿的仇恨怎样使这本极有才气的书有的地方写得非常好,有的地方写得非常糟,是很有趣的。」 「他的惊人的才华刻划了旧俄罗斯的代表人物——生活优裕、饱食终日的地方和工厂主的感受和情绪。在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看来,革命就是这样,并且正应该这样。烈火般的仇恨,有时(而且多半)使阿威尔岑柯的小说精彩到惊人的程度。」 由列宁的书评可以看出,一位高水平的鉴赏者不仅能够鉴赏优秀的作品,而且可以去鉴赏有问题、有缺陷的作品,在後一种情况下同样可以显示鉴赏者出色的鉴赏能力和水平。
原贴:如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Natalie
哲学思维是一种思想修养,事事时时处处都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习哲学只能是提高文学能力而不是降低文学能力。文学当中充满了辩证法,充满了感性思维,兼顾了不同价值取向,可以说文学的也即是哲学的!在中国文学史上,充满哲学思想的诗词歌赋往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荟炽人口,广为流传。唐宋时期的诸多文学名人都具有哲学知识的背景,如苏轼就具有深厚的佛教背景,柳宗元的江雪具有很深刻的禅韵意境。古诗词的韵律都是透出哲学式的阴阳高低对仗等格式。文学的必然是生活的,生活的也必然是哲学的。
原贴:学哲学会降低文学能力么?
黄kamkam
首先最直接的方向毕业后可到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
随着我国对于和传统文化的重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地位也在逐年上涨。另外,汉语更是贯穿在中小学各个学习阶段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知识覆盖面相对比较广泛,对于推动我国的传统文化进程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比较有前景的。
在就业的时候,汉语言文学专业也是有一定的优势的,可以去学校或是教育机构从事教师或是相关的工作,也可以从事编辑工作,或是朝着文案策划这个方向发展等。也可以从事一些传媒类的工作岗位,当然也可以选择报考公务员。社会中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
其实,你所选择的大学和专业可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今后的发展,但是,很多东西都不是大学给你的,而是你自己去争取的,它们都只是一个媒介而已。四年以后,很有可能你出身名校,最终面试的时候会被一个看不起的二三流学校的对手PK下去。这很现实,也很公平,因为对他们来说,这叫英雄不问出处。因此,无论最后你去了哪里,学的什么专业,请别忘了,武装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谁说就业就一定要跟专业挂钩呢?马云还师范专业毕业呢。所以,最终个人能获得什么样的人生方向全都靠你大学这四年。
lisaloveowen
文学和哲学本质上都建立在文字上。前者通过文字达到对客观世界或内在世界的言说,后者通过文字研究客观世界和内在世界。文字对于哲学和文学来说,发挥一种工具、一扇窗子、一种视角的作用。因此,只要你的内心够敏感,悟性足够强,感受足够丰富,阅读哲学或文学著作,不仅不会影响彼此,还会促进你对这两个学科的理解。
文学让感性得到充分发挥,哲学侧重理性和知觉。在学习哲学中,初学者经常会遇到一个困难:问题空转。比如在读柏拉图的时候,理念论总是理解不到位,你会发现,脑子里确实转着这么一个理念,好像也感受到了它的神圣,但是你没法让它落地,也没法切身感受到理念。这时读一些相关时代的文艺作品(虽然柏拉图非常排斥文艺作品),理解那个时代的风貌和精神,进入那个时代的内在世界,会非常有益于理解“理念”。
原贴:学哲学会降低文学能力么?
路小德
问题中提到了文学能力,文学能力具体是指什么?对提问者描述,提问者认为“哲学是理性的,文学很感性”,这种看法是否准确?“句法不对逻辑不通”却能激发感情,有没有这种现象?哲学的严谨会不会扼杀对非理性文字的感受力?
文学能力
文学能力具体是指语言运用的能力还是文字感知力?如果是前者,萨特、加缪都是存在主义哲学家,同时也都是戏剧家。萨特和加缪的戏剧成就还是有的,可读性也非常强,似乎是可以达到双栖的。如果是后者,从柏拉图起,很多哲学家都是要借助一部分(哪怕极少)文学作品来佐证自己的哲学观点,柏拉图全集散布着古希腊悲剧作品中的名言警句。更有趣的是,三大悲剧作家之一的欧里庇得斯享有着“舞台上的哲学家”美誉。大多时候,文学家与哲学、哲学家与文学并没有那么对立。文学家需要读哲学作品,哲学家也需要读文学作品。所以“降低文学能力”的观点似乎不是绝对的。
理性与感性
哲学当中既有理性哲学,也有非理性哲学。比如叔本华、尼采。黑格尔的理性王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以后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几尽崩塌(这句话可以批判我,这个观点是有争议的),非理性哲学逐渐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直到今天,非理性哲学依旧很有市场,稍微懂点哲学史的高中生都能跟你扯两句作为意志的表象世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句不要批判我,真的见过)。所以哲学不一定等于理性。
那么文学是不是都是感性的?要看我们怎么界定感性。这个问题是将感性与理性对立了,就好像说感性是主观的,理性是客观的(稻草人逻辑?提问的人可没说哦),我们姑且这么认为吧。文学作品确实绝大部分都是感性的,但也不乏有理性大于感性的作品。我们所谓的古典主义,布瓦洛在他的《诗艺》里就主张提倡理性。所以整个古典主义时期可以说文艺作品是理性大于感性的。因为过于死板,所以雨果才要提出浪漫主义以反对古典主义,雨果不是单纯反对古典主义,而是反对理性。所以你可以看到号称浪漫主义戏剧扛鼎之作的欧那尼故事有多扯淡,确实太不理性了,想一出是一出。如此看来,文学作品中既有理性的一面,也有非理性的一面,好像文学也不太能单纯归结为感性?
句法不通却能引发情感
我对这个命题是持有怀疑态度的,有没有这个现象?绝对有。比如中国戏曲经典作品《牡丹亭》有一句“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清代李渔(写“天对地,雨对风”《笠翁对韵》的作者)就对这句唱词提出质疑:如果不看剧本,谁知道这句在表达什么?如此看来,天地之间确实有那种文法狗屁不通,但能引发人共鸣的文字(今日古风歌曲与感伤主义个性签名尤甚,确认点头)。
但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文法的角度都是过关的。古代放下不提,鲁迅先生放下不提,古代汉语语法规则和现代汉语有一定出入,鲁迅先生太过特立独行,单就现当代文学来看,随便列举几本,如《围城》《色,戒》《边城》《活着》等,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好像真没太大语法或句法上的问题。
能唤起情感共鸣,是因为修辞,而不是文体或句法。
同样写美,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黑格尔: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黑格尔的概括既简单也复杂,即便看懂了,好像也“激发”不了“实实在在的感觉”。李白用了修辞,黑格尔没有用修辞,而用修辞能够更容易唤起情感共鸣。
最后,我不太认可“句法不对逻辑不通,但激发的感觉是的确实实在在存在的”。大部分句法不通的文学作品是绝对不会引发情感共鸣的,话都说不清楚,又如何传情达意给受众?
哲学的严谨与文字感受力
其实在第一部分已经提到,不冲突,“站着也能把钱给挣了”。柏拉图反对文艺,要让诗人滚出他的理想国(国家篇卷十),但他承认了诗的魅力。柏拉图不是因为感受不到诗的魅力才要驱逐诗人和艺术家,正是因为他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所以才深知这种东西对人影响有多大。
哲学主要给人以一种新的思考视角,比如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黑格尔读《安提戈涅》就读出来了个体与城邦的关系;弗洛伊德读俄狄浦斯王就读出了“恋母情结”;列维-施特劳斯读古希腊神话就发现了“神话素”。只是人家不需要从文学本体的角度出发去进行分析,而是上升到哲学层面进行探讨普遍性规律。但这不代表人家感受不到文学的魅力。
所以学哲学降不降低文学能力呢?我觉得不降低。北大哲学系的学生也读文学作品,也看电影和电视剧,不冲突。那种学哲学结果把运用文字的能力和感受文学的能力丢掉,只会干巴巴谈理性,这叫走火入魔。学哲学的人都应该是有趣的灵魂,才不会丢掉文学趣味,更不用说降低文学能力了。
正所谓“文史哲不分家”,诚不我欺。
原贴:学哲学会降低文学能力么?
葫芦游天下
我是美术方面的,虽是路过,但对这个话题饶有兴趣。俗话说:“旁观者清。”但愿我这个门外汉的肤浅之论能给大家解惑。
答案是: 学哲学“不会”降低文学能力。
哲学会降低一个人的文学能力,这是因为当下种种原因,导致世人对哲学的偏见和误解。各大高校纷纷流行的一句话: 离哲学系的同学远一点!就证明了这一点。
哲学源于古希腊,原意为: 爱智慧,是对世界的本质和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
文学,就不用多说了;看看“蒙田、叔本华、托尔斯泰”等大文豪的著作就会明白,和我们所认为的“文学家”是有区别的。单从文学题材和写作内容方面讲,那些大文豪无不是思想伟人;他们善于质朴地说出深刻的哲理,虽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抓住了听众,不带学究气却表达了严密的文学思想理论。
哲学对世界文豪的影响有一下两点。
一、生与死。
哲学和文学都回避不了生与死的问题。
怎样面对人生的死亡问题?
既然最后的结果是死亡,人生到底还有多少意义?
生命有没有超越死亡的意义,即在某种意义上达于不朽呢?
二、灵与肉。
什么是幸福?是伊壁鸠鲁的幸福即快乐?还是苏格拉底的幸福即道德?
现实中,信仰与形而上的追问对生命的影响是什么?
… …
蒙田和叔本华的书中有详细论述。
最后我想说,为什么有些国家百年间竟出不了一个世界文坛大师?
这是为什么!!!
答案: 没有这些终极的哲学追问。
所以哲学非但不会降低文学能力,相反,它会提高文学能力。
原贴:学哲学会降低文学能力么?
fwall
从人类思维的层级来看: 1、初级思维心理学定性为条件反射,简单的说就是不用思考直接用动作去应对,恩格斯称其为"手的思维",这是不识字的人和普通动物都具备的能力,也称自然能力。2、中级思维一一需要语言的支撑同时伴随着具体的物象这种思维称形象思维,一切文化艺术作品的创作都必须依赖这种思维即文学思维。(易经称形而下学)3、高级思维:对事物本质属性深层次原理的思维,这种思维是对具体影像的总结与概括,在思维的过程中基本与形象无关或偶尔出现。故而属于高级思维形式(易经称形而上学)今人又叫逻辑思维。正常人的思维是在这三种思维形式之间根据情况需要来回切换,不会截然分开,也没有固定模式。工匠类常用手的思维,文艺类常用形象思维,哲科类常用逻辑思维。思维的发展层级是由初级思维~中级思维~高级思维。故而学哲学不仅不会降低文学能力.反而会更加提升文学能力使文艺作品更具表现力!
原贴:学哲学会降低文学能力么?
aullik
有概率,说话不自觉的就毋宁说,不是其所是,疯狂屈折,这不能说不是一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之否定,但是这还是错的,毕竟与其说,或者云云也是错的。文学能力如果本身具有某种准绳,亦或说有一种结构,亦或是从简单地把汉语文学的要义看成是简练质朴这样一种观点出发,我们不能说学哲学学多了的人的文学能力完全没有变化,毋宁指一种变差的趋势。
原贴:学哲学会降低文学能力么?
天晴姐
当然会!
文学是浪漫的、艺术的、美感的……
而哲学是一种工具,政治工具,哲学学偏了,文学也会跑偏。世界多少国家政体更换,哲学理念也跟着更换!
读小说就可以了。小说在故事的叙述中,主人公的生平,命运和人物关系的开展中,会有美学、哲学、等等的知识结构的展现。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原贴:学哲学会降低文学能力么?
DANNY旭
学哲学不好找工作这是真的,每个人都可以去学哲学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哲学家. 哲学是用来解释人生和我们用科学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的而不是为了经历人生,有可能哲学家也不一定经历的东西很多,他们主要是有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强大的三观. 总的来说哲学与普通人的生活没什么直接联系.
原贴:学哲学会降低文学能力么?
四海一家
那得看你想要什么水平的文学能力了。如果仅仅构思奇巧、词藻华丽,哲学也许帮不了你;但若你想拥有诺贝尔文学奖的水平,站在宇宙生命的高度去立意写作,没有哲学功底是万万不够的。可以浏览历届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随便一个,哪个不是蕴意深厚?没有哲学的素养如何可行?
原贴:学哲学会降低文学能力么?
BeiTa一直在路上
学哲学怎么能降低文学能力呢?哲学会使你写作视野更宽呀,哲学是世界观的学问,文学乃文章与写作,表现手法是叙述、描写.和抒情。一个是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一个是锻炼形象思维能力,是两回事,是互相配合,相得益彰啊!
原贴:学哲学会降低文学能力么?
mellamogata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文学除了拥有外在的、实用的、功利的价值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拥有内在的、看似无用的、超越功利的价值,既精神性价值。 关于精神,可以有诸多不同的定义。我们一般是在这样的意义上界定精神这一概念的:它是人内在的一种意向性存在,是人的理性与感性诸多心理因素的有机统一,是人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因而,精神的价值不同于物质的价值,它是内在的、本体的、不断超越自身的。文学艺术的创造活动是文学艺术家的精神活动,文学作品属于人类的精神产品,文学艺术的接受鉴赏也属于人们的精神领域的活动,所以,文学艺术的精神性价值应当是其自身最为内在的、基本的价值所在。正如早期的德国现象学学家Moriz Geiger指出的,“在艺术作品中,存在着一些构成其价值的确定的特性”,那就是艺术的精神性价值的特性,即它并不以为了实现某种目的的服务的手段,那么他就无法理解艺术。这些价值是作为存在于作品之中,作为被包含在艺术作品之中的特性而被人们体验的。” 艺术,在履行自己的种种“服务”职责时,反而已经忘记了什么是它自己,而我们在拥有过多“艺术作品”时却失落了“艺术的精神”。 艺术,并不仅仅是工具,甚至也并不总是“作品”。但是艺术在本质上是一种生存方式,生活态度,生活的内涵,是生命赖以支撑的精神。
原贴:如何理解文学
Lisa.Ding
原贴:如何理解文学
膨胀的大白兔...
乌将军
伤痕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十年文革时期,“四人帮“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对古今中外一切文化遗产,大加鞭挞,把所有的文学名著,都当作毒草,当作封资修的黒货,大力批判。
文化禁锢的结果,就造成了七亿人民只能看七个样板戏的结局。当时的报纸,全国上下,大报小报基本上都是一种声音,当时群众戏称这种现象为,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确实也是,当时全国所有的大报小报,似乎都只有“梁效"一种声音。
人民是需要文学艺术的。因此,在文学园里百花凋零之际,人们盼望文艺园地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
伤痕文学应运而生,成为时代文学潮流。文革刚刚结束的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由于极左思潮和两个凡是在人们心里已经根深蒂固,反映在文学创作上,不能突破“三突出“的基本原则,因此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政治化,模式化,脸谱化。有千人一面之感。
发表在1977年第一期《人民文学》上作家刘心武的《班主任》,像始暖还寒季节盛开的迎春花,喊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口号,说出了人们心里想说的一些话,因而引起了文化界极大的关注。《班主任》被评为当年度短篇小说一等奖。
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发表了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级学生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因作品揭露了文革的罪恶,引起了人们对文革的反思。这一批小说里比较出名的还有神圣的夜市,高洁的青松,《灵与肉》,灵魂的搏斗,《大墙下的红玉兰》等等。因为这一些文学作品都具有伤痕的特症,有评论家把这类作品都列入伤痕文学范畴。
伤痕文学的历史意义和艺术局限性。卢新华的小说《伤痕》,在文汇报发表后,全国20多家省市广播电台先后播发,新华社,中新社先后播发新闻。
法新社,美联社的驻京记者,对外报道说,文汇报刊载《伤痕》这一小说,说明了中国出现了揭露“文革"罪恶的伤痕文学。
可以说,我国对文革的全盘否定,最早是在文学领域这一块开始的,文学最早提出了人们受极左思潮影响出现的误区,比如在《班主任》中,大家连看都不看,却一至认为法国作家的《牛虻》,是一本黄色书籍。
后来中央党校开展了一些理论探讨,比如说关于"两个凡是“的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可以说,文学也具有一定的舆论作用。
当然,我们现在看这一类作品,也是有一些缺陷的,比如说,显得比较稚嫩,没有揭示出悲剧更深层的东西。
总而言之,伤痕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也是具有里程碑作用的,曾经有力的影响了后来文学的发展。比如说后来的反思文学,也正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之上的。我们今天重读这些文学作品,仍然具有一定的艺术借赏作用。
谢谢你的阅读,欢迎关注我,让我们一起讨论。
UNick的梦想
伤痕文学是特定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学体材(时下比较流行的说法叫“文本形式”)。
应当承认,它在一定程度上反印了一个时代的背景,包括人们对这个时代的反思、感悟、反省、质疑、鞭挞甚至诅咒等。像欧洲的文艺复兴一样,它曾经掀起过好一阵子的文学创作波澜,形成过一种文学创作现象。
我个人认为,伤痕文学即便如此,但仍表现出激进、草率、片面、浮浅等硬伤。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印记,正确的反印这种印记需要相当长时间的沉思、积累与沉淀,而不是简单的再现、狭隘的刻画与哗众取宠的抨击。
Leo1002
最不喜欢看更谈不上鉴赏所谓的伤痕文学。
谁的伤痕?绝对不会是占人口总数绝大部分的广大工农兵的,充其量无非是某类知识分子内心抗拒知识分子到实践中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拒绝体力劳动转变思想,自负清高,在那个时代或许受到过冲击,怨恨牢骚化成了愤懑和积郁,用偏激夸张带着戏谑的文字表达出来,嘲讽那个轰轰烈烈正能量的时代和伸张自己的愤懑。
无论哪个时代总会有人喜欢有人就不喜欢,喜欢与不喜欢那得看是多数人还是少数人,他们在总人数中的占比。
伤痕文学是小众文学,有共鸣反应的只能是有相同情感的少数人,绝大多数同时代工农兵和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并不以为然,所以也引不起共鸣。
只是个别人的人生和个人情绪自我写照,没有普遍性,共性,所以多数人不爱看,因为同时代的人一看就明白作者是哪类人,是作者个人情绪的发泄,唤不起别人想读下去的欲望,大体读一读,或者翻看一下就不了了之了(本人亦如此)。他们有的作品被大家知道是得益于编导演们二次创造搬上了影屏。对出生于后时代的人起了很不好的作用,但他们看后因为没经过那个时代,所以也没有多深的印象可以拿来嘴嚼。伤痕文学只能是在后时代出现的情绪作品,没有什么正能量,发泄完个人负面情绪,很快就湮灭了。也就是迎合了后时代政宣符合了某类人的情绪适时夸张的发泄文学吧!没有什么价值的,既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也没有什么历史意义,更无教育意义,那么,这样的作品会起什么社会作用呢?也就著作者得了不少出书费之类吧!它在现代文学史上只能是一笔带过,仅此而已。当然,有的作品可能会得到西方的青睐鉴赏。你懂得。以上个人实话实说的看法。希望不要被删。ruirui
文学作品的创作,是极其复杂的高智力劳动;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本源。既然社会生活跌宕起伏,纷繁复杂,各类主题,风格的作品便应运而生;所谓揭露社会生活阴暗面的“伤痕文学”即使如此,应该怀柔包容。只要作品不是刻意夸大其实,意图抹黑客观事实,就应该允许这类作品出版发行!!
sigridfox
首先,我们要知道伤痕文学产生的背景。
1976年10月,一个噩梦般的时代结束了。 当新的生活还处于酝酿和探索之中,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已经处于最复杂最深刻的状态。文学界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开始全面拨乱反正,出现了现实主义回归热潮,这一回归浪潮中的文学“一起步就向现实主义的艺术格局靠拢。不回避现实既定的尖锐性,也不死死恪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光明结局,而是大胆地踏入历史的纵深地带,去看取历史悲剧所造成的痛苦的现实人生,去宣泄悲剧时代里人民压在心底的悲剧情感,以真实作为旗帜。这一时期,与其说是文学在想象,不如说文学在记实。”而在这不重想象重记实的现实主义复归文艺思潮中,“伤痕文学”无疑处在源初之位。
“伤痕文学”通常都通过讲述十年浩劫中不同寻常的故事,表现人民群众的灵魂创伤和精神内伤,表现是非混淆的不合理现实所造成的畸形的社会现象和变态的社会心理,引起人们对十年动乱的思考。作家、包括整个社会的躁动与激愤、控诉与哀怨,形成了“伤痕小说”的主要特征。其创作的作品主要是小说,尤其是中、短片小说,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它们也与伤痕小说概念等同。
其次,我们要知道伤痕文学出现的原因。
“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起因于这一场许多中国人无法回避的事件,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作品所讲述的悲情故事,触及了被常时间的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所摧残的人间亲情,唤醒了已经厌倦了紧张的斗争的中国人内心感情中久遭压抑的一面,成为此时关于思想解放和艺术民主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再来看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品。
1977年11月北京作家刘心武刊发于《人民文学》第11期的短篇小说《班主任》,打破了文坛的僵滞局面,给沉寂、封闭的文坛冲开了一个突破口。小说大胆、真实地将十年动乱所造成的“心灵灾难”毫无隐晦地表现出来。当时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甚至有些论者认为该篇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与六十年前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的救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的呼声遥相呼应,使小说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启蒙精神。 接着,刊登于1978年8月11日的文汇报上的卢新华的小说《伤痕》,再次震动文坛。它也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治疗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从此,以该作品命名的新时期第一个小说创作潮流“伤痕小说”拉开了序幕。
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影响较大的有《神圣的使命》(王亚平)、高洁的青松(王宋汉)、灵魂的搏斗(吴强)、《献身》(陆文夫)、姻缘(孔捷生)等知青创作,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大墙文学,以及冯骥才早期在“伤痕文学”中艺术成就相对较高的铺花的歧路、啊!、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代表的农村“伤痕文学”等。
从艺术内容来说,早期的“伤痕小说”大多把上山下乡看作是一场不堪回首的恶梦,作品中充溢的是往昔岁月中苦难、悲惨的人生转折,并在肉体和心灵上亲历了人情冷暖,亲历了严酷与温馨交混,希望与绝望相杂。生与死擦肩而过,笑与泪顺颊而溢。“表现祖国在动乱之中的巨大灾难,表现道德良心在悲剧时代里的沦丧,表现青春、生命在非常时期内所遭到的凌辱与毁灭,表现爱的痛苦与失落,表现人的非人遭遇,成了文学的神圣使命。”
例如作为“伤痕文学”的重要起源的小说《伤痕》讲述了从革命伦理向血缘和家庭伦理的回归的故事。它从“人性”出发,构成了对于现代基本主题“革命”的追问。小说的主人公王晓华母女隔离、亲情断绝,在“回家”的火车上,孩子睡梦中本能性的“妈妈”的呼唤勾起了主人公的记忆。小说控诉和谴责革命粗暴、野蛮地剥夺了“天然的”人伦情感。于是小说中的另一个人物苏小林自然发出了这样的追问:“你说革命者会是一个丝毫没有感情的人吗?”因此,自然的天理人情和非人性的“革命”构成了尖锐的对立。这种感伤情绪在后来的“反思文学”中得以深化,转为带着对个人对社会对人生对未来深刻思索的有意识追求和奋进,将一场神圣与荒谬杂揉的运动不只简单归咎于社会,政治,同时也开始探讨个人悲剧或命运与整个大社会大背景的联系。
从艺术审美来看,早期的“伤痕文学”艺术成就不高。刚刚从梦魇中醒来的人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诉说,情绪激动,感情过于浓烈,叙述过于急切,揭露曝光丑恶的功利性过强,说教味浓重,艺术上的幼稚、矫揉造作,斧凿的痕迹较明显。
但是“伤痕文学”的政治意义大于文学意义,所以自其问世后即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因此这也是我个人的看法,如果你喜欢的话给个赞再走呗~
阿帅阿大
悲剧,就是把一朵花撕裂给人看。
文学是人学,是抵达人心的艺术。艺术有艺术的规律,小说有小说的原理。
小说者,戏说也。在不违背客观规律、现实背景和生活真实情况下,发挥艺术想象,是小说的基本原理。
科学的对于伤痕文学的态度有二,一是包容,二是对伪远之,对真存之、对优祟之!
是为答。亦然握手周未。
夜行神鱼
开始对这些作者非常尊敬,随着时代的发展及阅历的加深,终于明白这些作者只不过是些在那个时代受点委屈之人。借文学作品来表达对那个时代的不满。终究是些跳梁小丑,是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CHERRY_璐璐
"伤痕文学"的笔者有一定的狭隘性。虽说那个年代欣赏的东西少了点,但毕竟是正能量的东西。如果真谈到"伤痕文学",我认为真正的"伤痕文学”已经严重侵蚀到小学教材中,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及民族英雄的教材纷纷下架,取而代之的西方内容的教材(共十二册的小学教材中,520篇就有80篇涉及西方内容约占比例15%)孩子的教育方向在何处?这么严峻的问题难道不是最大的“伤痕文学"吗?
rockyolive
什么是伤痕文学?就是诬蔑造谣抹黑文学。我见证了新中国60多年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砥砺前行,每一步都是坚实的,每一步都是辉煌的,可歌可泣。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不能用现在的标准去评判过去的行为。当我们爬到山顶回过头去不能说山腰的那几步是多余的。所谓伤痕文学缺乏生活基础,读之无味,三观不正,让人恶心。
屯儿里的北京妞儿
不知道伤痕文学为何物
然后查资料显示
自1977年始,一大批反映十年动乱给人们心灵带来创伤的小说相继问世,这些小说沉痛地揭露出十年动乱给我们民族带来的灾难,带给人的悲惨遭遇和内心创伤,深刻地提出了一系列与千百万群众命运休戚相关的社会问题,并引导人们去思考悲剧的原因。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是伤痕文学开先河之作。伤痕文学意义在于对文革的整体否定,但作为刚刚摆脱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也就十分的局限,那就是作品内涵不深,表现技法也比较幼稚。
感觉就是年代剧,有时代特点,可以了解一下,毕竟有很多人经历了那个时代,毕竟那时候发生了很多故事,毕竟那是我们无法抹去的历史。
对错不评价,那故事里的人们,至少是感情真挚,生活的一段过往。爱恨都随风,往事依旧在。
夜凉如水
所谓伤痕文学是一个特殊时期的文学现象,这个标签并不美丽,其寿命也并不长久。文学应当是时代的号角,要激励人民永远向前进。一些作家把自己视为社会的审判者,社会的法官,并把自己美化为是以人民的名义。如今天的方方,抗抗等人。其实是挂羊头卖狗肉!
茶亭
文学作品的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宣泄!”伤痕文学的出现是经历10年文革压抑后的人们找到了一个宣泄的窗口。文革中不敢说的话,不敢做的事,此时都可以无比正确地、畅快淋漓地吐出来,且没有任何太多的顾虑。
正因为如此,文革结束初期出现的伤痕文学作品多以短平快的短篇小说为主。如卢新华的《伤痕》、刘心武的《班主任》、张贤亮的《灵与肉》等。
但这一时期发表的伤痕文学,由于急于表达,急于宣泄和受当时创作导向影响,存在着许多问题,或者说其文艺性还是比较稚嫩的。
一、暴露文革时期丑与恶的现象比较功利化、急迫化,说教痕迹比较明显。在艺术上有稚嫩、斧凿和矫揉造作的倾向。
二、对文革产生的原因分析得不够深刻,人物塑造脸谱化严重,好人干好事被迫害,坏人干坏事终被揭露。
三、伤痕文学作品虽然注重悲剧意识,但悲剧意识不彻底。通常都是好人在故事过程中饱受苦难,而故事结尾处都会柳暗花明,奔向美好的人生。这样大团圆式喜剧结尾的小说悲剧力量不够,不能引起读者对社会、人生进行深刻的反思。
虽然,伤痕文学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相较于文革时期样板戏式的单一文学样式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进步。好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样式往往多产生于风云动荡之后的尘埃落定之时。因为要否定之前,要反省以往,要评判过去,这样的创作氛围正好给了文学创造者一个说真话吐真言的契机。
、Na`
中国文学经过“文革”那场严霜打压,叶落枝枯几近死亡。文革结束后,压抑十年的文人开始掀起了文学创作高潮。这时的创作虽然题材不同,但思想内容一致。多是揭露文革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以及给人们意识上的扭曲和心灵上的创伤,这便是伤痕文学。
文学为政治服务,伤痕文学配合了中国当时的政治形式。每一部小说都是在叙述悲剧故事之后,给读者展示了光明的前景,鼓舞人们在充满的阳光大道上前行。
伤痕文学是由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我读过刘心武的《班主任》也是伤痕文学的代表。小说揭露了“四人帮”极左思想对青年学生的毒害,小说里讨论女生夏天可不可以穿短袖衬衫,这在今天看来就是笑话一则。
班级里的团支书,班主任张俊石老师的得力助手谢慧敏是一个被“四人帮”极左思想毒害至深的“好学生”,大夏天的,她不仅穿长袖,还要把领口扣得严严的。然而她把《牛虻》看成是“黄书”“毒草”,竟然和请她到家看书的班干部同学石红吵了起来。
小说中的男一号张俊石老师是光明中学初三三班的班主任,中共党员,为人严肃庄重,深受学校领导器重和学生们爱戴。当校党支部书记要他接收流氓学生宋宝琦时,他毅然答应。并且到家里走访,顶着别人的议论极力地挽救被“四人帮”毒害的孩子。多么像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里的呼唤的:救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们呀!
伤痕文学是时代的产物,尽管存在着肤浅等问题,也是整个中国文学大河之中一朵不可或缺的旖旎浪花。
马小珊儿DD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伤痕文学是指20世纪80年代小说发展紧承着70年代末的伤痕小说。伤痕小说给青年一代的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如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等;伤痕小说对社会产生较大反响的作品有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王蒙的最宝贵的、李陀的愿你听到这支歌、韩少功的月兰等。伤痕文学是提倡能以形式主义的创作方式,并写出具有一定历史深度和思想深度的文学作品。
伤痕文学也具有“反思文学”的标志,其主要作品有高晓声的李大顺造屋、路遥的《人生》、韩少功的《西望茅草地》、王蒙的《蝴蝶》等;
伤痕文学也有从文化的角度去反思,其最终还是揭示了各个阶层人的悲喜所产生的原因。文学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的文化产物,其文化的产生,或多或少,都给人一定的感染。
伤痕文学的产生,不得不说,这是文学上的一个重大的历史转变。每种事物的发生,都会对其发生的过程带来一定的变化,这也不局限于伤痕文学,或小说。
伤痕文学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人性的反思以及考问。文学多半指人学,有关人的学问,首当其冲的应是对人性的反思。
伤痕文学是一次文学思潮的涌动,也是掀起文学浪潮的一次变动。为此,伤痕文学是具有变化性的,它会因某种原因的变化而变化。
总而言之,伤痕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是意义深刻的,也是值得反思的。
下底传中
几个内心极度黑暗的跳梁小丑,光天化日之下,宣泄自己的猥琐,獗劣的表演,短命的闹剧,淹没在人民群众的鄙视中……
文学是为工农兵服务的,脱离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观念,注定是昙花一现,烟消云散!
flame_
伤痕文学经不起时代的考验/只不过是随时发表一下怨恨和仇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我看是件了不起的好事/让城里的青年体验一下中国低层现状/从而树立起振兴中华远大志问,动乱十年多少革命者深陷牢狱之灾/但他们信仰更加坚定/我们现代人难以理解邓小平刘少奇贺龙彭德怀等老革命那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限热爱胸怀:壮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要革命就牺牲/伤和痛对他们来说无所谓一这就伟人
chr123hb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很乐意谈谈我们口中的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是20世纪70~80年代的文学形式,它得名于卢新华创作的短篇小说《伤痕》,主要反映“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
所以也可以叫伤痕文学为知青文学,有人说伤痕文学是揭伤疤、没有一点意义,那么伤痕文学是不是真的没有意义?
也不是,起码上伤痕文学反映了我国某一段时期,普通大众的真实生活。
但伤痕文学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揭露,而在于反省、在伊对过去苦难生活的反思与重新认知,是一种对自身生命意义的升华。
如作家刘心武创作的短篇小说《班主任》,讲述了某中学教师张俊石如何尽力挽救一个,在四人帮毒害下不学无术的中学生的故事,他不仅对文革麻木的心灵进行展示,也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因此更多的意义在于正视苦难,以及走出苦难重建新的生活。
所以从这一意义上来看,伤痕文学不但不是“伤痕”,更是对过去时期中国人精神的重建,是对过去精神枷锁的打破,真正实现解放思想,帮助人们从历史教训中吸取经验。
如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宗璞的弦上的梦、陈世旭的小镇上的将军、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郑义的《枫》等,都是优秀的伤痕文学作品。
正如作家梁晓声在接受《秘书工作》采访时所说的,人应该有两个故乡,一个是现实地理的故乡,另一个则是精神上的故乡。
我们这一代人中,有的背负政治包袱,被打上了形形色色的烙印,甚至返城后还走不出那个阴影,这样的人有很多。
如何从各种磨难中走出来,精神上强大起来,变得更坚强,这才是伤痕文学所具有的意义。
xiaoyuesdu
“伤痕文学”的名称,源自卢新华刊登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随后,揭露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影响较大的有《神圣的使命》、高洁的青松、灵魂的搏斗、《献身》、姻缘等知青创作,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大墙文学,以及冯骥才早期在“伤痕文学”中艺术成就相对较高的铺花的歧路、啊!、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代表的农村“伤痕文学”等。
伤痕文学的问世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端。伤痕文学的作者们以清醒、真诚的态度关注、思考生活的真实,直面历史,这就是伤痕文学的精神实质。“伤痕文学”涉及的内容很多,但大都是以真实、质朴甚至粗糙的形式,揭开人们心里的伤疤。但是,在艺术表现上,"伤痕文学"显得十分幼稚。如在《班主任》中,作者这样形容张俊石老师:"像一架永不生锈的播种机,不断在学生们的心田上播下革命思想和知识的种子。"另外,由于"伤痕文学"作者们关注现实的强烈的责任感,他们常常会压抑不住激荡的情感而跳出来对某个情节直接高谈阔论,使作品的情感表露不免趋于肤浅。
而且,"伤痕文学"作品中虽然重新出现了悲剧意识,但其悲剧精神却具有表层性的弱点。鲁迅曾经说过,"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伤痕文学"只是停留在悲剧的第一个层次上,作品一味注重悲惨故事的叙述而忽视了对人格的刻画。这样,主人公就只是单纯的受难者而非美的体现者,其悲剧只是灾难的展现而不是"美的毁灭",只能引起人们"兔死狐悲式"的同情而不能给人以永恒的的震撼和心灵的升华。
最后,"伤痕文学"模式化的喜剧结尾也是它的一大弱点这些作品往往在结尾加入一个"前途光明"的机械性预言,或大团圆式的喜剧性结局,以至淡化了悲剧效果,影响了作品的深刻性。但不管怎么说,“伤痕文学'在新时期文学中具有开创意义,这一点依然是应该肯定的。荷似兰香
现在一些个人回避或抵触伤痕文学,这不实事求是。文革一年,人性的假丑恶暴露无遗。我们并不想在伤口上撒盐。但遗忘却是我们些人的强项。揭示它,是为了不使那样的悲剧重演!
小丸子爱小丸子
伤痕文学主要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该干什么而不知道干什么这是一个时代的错位。从身体到心理都收到了极大的伤害,而回过头来内心深处的一种反思。当然这主要是一些学者作者在文学作品中的一种表达。其实往日不可追,来日犹可为。思考者想的是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问题发生。
文学它有时代深刻的烙印,将这个时代融入细腻的文字当中。从人物形象来看才更加丰满也更加真实,饱经沧桑才能崭露锋芒唯有进取才能屹立不倒。没有发热发光的机会那就不断的强大自己,而一旦有了这样实现才华的机会定然不负时代不负自己。在各自的领域有了长足发展,文学也不外乎如此。
其实任何事情都是摸索出来的摸索着前进的,并且还回犯错误。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改变的勇气。一旦有了这样的勇气必然是跌跌撞撞势不可挡。文人作为时代最前沿以文字书写以笔做思考,记忆中必然有不同寻常之处。
cbxwh
严格的说,那一时期的伤痕文学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不是主流。虽是一小部分但足以毁掉一代人,令时代付出惨痛的代价。重读《伤痕》至今能够使人撕心裂肺。
那时期的文化、文学主流,之所以出现井喷也是多年来的一种挤压后的自然喷发。当然啦伤痕文学也在其中。
如何鉴赏伤痕文学?从另一种角度看,既迷茫、空虚,又是找不到前路的自然渲泄。那种渲泄没啥大境界,只为渲泄。不过,伤痕文学是历史的天空上,一棵耀眼的噙满泪花的明星!
以上是对伤痕文学的浅显认识。
颜溪囍撒欢儿
不少人在这里鞑伐“伤痕文学”,确实这些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伤痕”文学——谁的“伤痕”?怎么产生的这些伤痕?代表作有哪一些?为什么叫做“伤痕文学”?......
不用说,从文学鉴赏的角度看,伤痕文学根本就“不入流”——大多数伤痕文学作品都非常粗糙,彼时哪有什么时间顾得上精雕细琢?
所谓“伤痕文学”,其实没有严格的时间以及内容的限定;伤痕文学得名于一篇短篇小说,这篇小说名字就是《伤痕》,其内容是描写知青生活,作者是卢新华。最早刊登在1978年8月的文汇报上。
与其说是“伤痕文学”,不如说是“反思文学”,另外,还可以称为“知青文学”;当然,伤痕文学的题材远远不止知青生活。
比较有影响的作品有——
反映知青生活的《神圣的使命》、高洁的青松、灵魂的搏斗、《献身》、姻缘;还有从维熙的“大墙文学”《大墙下的红玉兰》;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反映农村的“伤痕文学”;刘心武反映教育“伤痕”的《班主任》等等。
根据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的也不少,比较有影响的应该是姜文刘晓庆主演的电影《芙蓉镇》(古华)。
这些都属于伤痕文学的范畴,简单说,在那个黑白颠倒的岁月里,各行各业都布满了伤痕,这些伤痕不仅仅是肉体上的,更是触及了灵魂;这就是“伤痕文学”产生的根本原因。
前面说了,这些作品当然没有也不可能做到精致典雅;精致典雅就不是伤痕了——这是那个年代的反思——在痛苦的回忆中力图冲破思想的牢笼!
伤痕文学不是无病呻吟,更不是“小资”的情绪;今天回顾伤痕文学,讨论伤痕文学无非是要提醒善良的人民力戒选择性失忆——凡是历史都不能虚无。
Nicoledlee
伤痕文学其实是一种发泄和牢骚,是随着时代应运而生,以文学体裁这个形式达到否定文化大革命的目的。揭开了伤疤,重现了部分知识分子难忘的过去,也是对过激的政治运动的反省。不堪回首的时代,带来了刻苦铭心的记忆。现在看来,不可置评。只能留给历史作出公正的回答。
jh_xr
从文学鉴堂角度看,根本就不存在“伤痕文学“这个概念。
这是一个政治概念,关于类似的概念早在80年代就出现过,概莫能外的在“非白即黑"的黑白思维模式中。比如当年的“歌德”与“缺德"之争吵,便是一帮不懂文学的人挑起的无聊争论。
与纯文学没什么关系。
真正的文学鉴赏,在于文字的美感与语言的情趣,小说的故事独到也很重要。
总之,只要是用文学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并得到许多人的共鸣,便是好作品。
Coco TSANG
文学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伤痕文学也反映文革期间的状态。对我们了解那个时期的政治环境人们生活状态有所帮助。从文学鉴赏角度看伤痕文学属于悲剧,从结构角度看应给故事一个光明的尾巴。
balloon崽
从文学鉴赏角度如何评价伤痕文学?
在我开始阅读小说时,中国已经没有了真实的文学、没有了真实的小说,紧跟时代的文学也罢、小说也罢,真实性已经被政治局势给切割掉了,永远都是“形势一片大好、越来越好”,文学仅剩下浩然一个人写的小说。那时候类似我这样的阅读狂热爱好者,除了阅读浩然小说外,其实最大量的阅读是私下传阅六十年代之前的文学作品,包括红旗渠、《苦菜花》、《朝阳花》、《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岩》、《红日》等等,那些长篇小说虽然要比浩然的小说《金光大道》、《艳阳天》等好看多了,但由于时代背景一概都是六十年代之前的,对于我一个已经处于七十年代的人来说,终究有一种观摩“旧时代”的陈旧感受。
1978年上海文汇报突然发表了一篇短篇小说《伤痕》,我一下子就被这篇小说给吸引住了,看惯了要么“旧时代”的小说、要么假大空的小说,突然看到一篇如此真情实感的小说,不是从七十年代阅读走到八十年代的文学爱好者,是无法体味其对于内心的震撼感的——那些“旧时代”的小说也有一定的真实度,但仍然不是完全的真实性文学,它们诞生时仍然还是要受制于政治局势,何况我在阅读《苦菜花》等小说时,几部“花”以及《青春之歌》、《红日》等小说还都是被批判成大毒草的,所以《伤痕》在当时给全中国文学界、给全中国文学爱好者群体带来的震撼,是有多么的巨大?
但可以说,伤痕文学的主要意义和价值也就这些了,包括《伤痕》、《班主任》等“伤痕文学”的小说,其艺术价值都不高,我曾经在九十年代又把《班主任》给重新阅读了一遍,读完就仰天长叹,这篇小说的艺术品质实在不高,作者刘心武的小说写作实力,其实也真心不高,也难怪后来刘心武一直都没有什么真正体现其写作实力的小说拿得出手,用题主提到的这些问题,艺术审美或者结构构思等方面来说,无论《伤痕》还是《班主任》,其艺术价值都与其巨大的知名度不符,在后来重读过程中,我甚至认为《班主任》还不如《伤痕》。
总的来说,当时的伤痕文学作品我并没有全部阅读,因为以我的阅读实力,当时名声如此巨大的《班主任》令我失望,其他的小说我就不太愿意阅读了,除非正好随手可以获得,我至今还有点印象的阅读过的伤痕文学作品还有王安忆的本次列车终点、张贤亮的《灵与肉》、古华的《芙蓉镇》等,阅读隔得时间太长了,具体已经说不清楚了,留有印象的是,王安忆的本次列车终点不算是她最好的小说之一,起码没有她后来的《小鲍庄》好。古华的《芙蓉镇》还不错。具体评论已经难以做到了,除非再去重新阅读一遍,那实在没有“胃口”。
最后还是要重申一遍,无论如何“伤痕文学”对于从蒙昧黑暗的文革时期走出来的中国文学界乃至中国人来说,是具有一种闪电霹雳一般撼天动地之惊醒意义的,伤痕文学犹如是后续中国文学大潮之最先锋潮头,没有这个先锋潮头,后续大潮什么时候到来?没有人可以断言。从这个层面上讲,评论伤痕文学的艺术价值,已经不重要了,它的历史意义已经超越了艺术价值。
骑行者
是时代的产物,历史的痕迹。从文学鉴赏角度看水平参差不齐,现在好些人如果出生在那个时代可能也成作家了。
对后世的影响是文学不再那么高尚了,不再板着面孔了,亲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