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长篇小说根本不需要什么文化水平,有基本的逻辑思维,会写字就行。我们知道高玉宝,才小学文化,不照样写出了闻名遐迩的长篇小说。所以,写长篇小说并不是需要文学水平有多高。有素材故事,有逻辑,有一个主题思想,也就是人物、环境故事情节组织起来就行。至于文学素质之类,当然越高越好,这个通过写作实践慢慢培养。
如何提高文学水平的方法
stanleyp
文学鉴赏的能力提高主要在于提高文化素养,而提升文化素养的主要方式就是多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这种优秀作品的熏陶下,文化素养就会不自觉的提高,也就是说,可以利用这种环境来提升自己的文学嗅觉,正因为这种能力提高是无形的,所以要在细节方面去提高。
原贴:怎样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kuku
现在的有些人什么话不敢说?什么事不敢做,什么作品不敢批?其实他们自已又有几斤几两?不过是一群跳梁小丑吧了。传世精典作品哪些不是被人批了又批,品了又品的,这就是文学作品的迷人之处
818416
甄嬛传
真实性强,整体风格统一。小说虽然是架空的,但就像《红楼梦》一样构建了一个独立完备的世界。宫廷生活的制度礼仪(从甄嬛待选就开始,涉及选秀、入宫教导、请安、侍寝、晋封、庆典等)、饮食(各种点心和美食的做法)、医药(催情、安胎、绝育、去痕等)、娱乐(打花牌、剪纸祈福、绣工、秋千等)、音乐(箫笛琴曲、惊鸿舞等)、服饰(各种材质和式样)等等,还涉及熏香、茶道、花卉等精致的生活趣味,让人眼花缭乱。
虽然这些细节没有经过严谨的历史考证(也没有必要),但是架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环境,很有代入感。
人物塑造立体,个性鲜明。甄嬛从少女到熟女的成长过程细腻真实,曲折处令人心酸动容。读者仿佛陪伴着人物一起经历这些辛酸苦辣,对她的言行也就非常能理解。其他主要人物也不是脸谱化设计,眉庄端正优雅,温顺贤惠,还可以为爱打破桎梏,显现出坚毅果敢的一面;陵容因自卑而产生的种种心理变化让人又恨又心疼;华妃狠毒跋扈,但所做一切也算是出于对皇上真心之爱,爱到最后才知晓为皇上所骗,也很可怜......
情节设计缜密,扣人心弦。女人工于心计,在宫斗中体现尤甚。搬弄是非者、苦心设局者、借刀杀人者、栽赃陷害者,36计轮番上演,算计之周密不输战场,而且害人于无形。其间又映射出宫廷等级的隐形枷锁、主仆一致对外的同盟关系、嫔妃间合纵连横的复杂阵营、几段非伦理感情的矛盾纠葛......虽然局限于一宫一室,却包罗了人性的各种可能。
细节的艺术感。甄嬛初入宫住的是棠梨院,眉庄是存菊堂,从名字上看,(海)棠梨(花)清新,菊花端正,正符合人物个性,不由想到《红楼梦》中林妹妹住的潇湘馆;海棠盛开之时甄嬛情窦初开又得盛宠,人花荣衰互为映照。还有人物的名字,浣碧、流朱、槿汐、剪秋......比桂花、秋香更风雅古朴对不对?
更多情感话题分享请关注mojiugn哦~
阿咸不爱吃泡饭
从直接阅读入手
任何文学鉴赏活动都以特定的文学作品为对象,因而,作品是文学鉴赏的客观前提和基础。没有作品,便谈不上文学鉴赏。完全脱离开作品本身,仅通过听人介绍、读一些评介赏析类文章或内容提要式的文字来了解作品,尽管不能说一点作用没有,却如同吃别人嚼过的食物一样索然无味,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鉴赏。真正的文学鉴赏必须从阅读作品入手,通过潜心阅读、咀嚼品味逐渐理解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得到美感体验。正如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所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读者只有具体阅读作品,进入作品所描绘的艺术世界,才能真正领会此中的真义,并与作家产生强烈共鸣。
文学鉴赏从具体阅读作品入手,首先就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把握作品内容与作家流露的思想感情。语言文字的理解包括许多方面,如字、词的本义、暗示义和联想义;隐喻、象徵、反语、讽刺等特殊修辞手法的运用;词句、段落之间的语法联系或结构关系等。这些虽然只是文学鉴赏最初阶段对作品的表层理解,看似简单,却是文学鉴赏的基础。假如语言理解上存在障碍,连读懂作品的最低要求都难以达到,就更谈不上能够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而进入文学鉴赏的高级阶段了。例如诗经·豳风中的「七月流火」一句,现在有些人想当然地将其理解为写盛夏酷热的情景,并常在报刊发表的文章中这样引用,而原诗中的「七月」则指「夏历七月」、「流火」是指「火星西降」,该句原意是指酷暑渐去而凉秋将至,前後两意显然相去甚远。这种误读现象在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中较多,如古诗文中常常出现的通假字、典故等,容易成为现代人阅读的语言障碍。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养成勤翻字典、辞书等工具书或向人请教的好习惯,切忌不求甚解、望文生义。
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字词运用上的细微变化往往导致情感意趣的显著区别。因而,鉴赏者阅读作品时仅满足於对语言文字的一般理解远远不够,还应进一步品味、体会作品中语言运用的精妙独特之处,对语言的丰富表现力能够敏锐地感知和把握。这也就是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所提倡的,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他认为,「本著这个精神,……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 朱先生举到郭沫若创作剧本《屈原》的例子。剧中原有婵娟骂宋玉的一句台词: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沫若嫌这句话不够味,本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上「无耻的」三个字,後经一位演员提醒,只将原句中的「是」改为「这」字。「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只换一字,痛骂的语气比原句大大增强。像这样的地方,读者如果没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粗粗读过或听过,就会忽略作家的苦心,难以体会到语言内在所包含的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
文学鉴赏从作品入手,还应重视对文学作品形式特徵的感受和把握。任何文学作品都呈现为一定的形式,形式是内容的具体体现,同时又往往成为显现作家创作意图和风格的标志。有时候,文学作品的形式甚至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读一首古典诗歌单单从语言形式上就给人以韵律和谐的美感,一篇小说单单从故事情节上就有著强烈的悬念和吸引力,一部戏剧单单从矛盾冲突上就会让人对其巧妙的构思赞叹不已。因而,对作品形式的感受和把握,成为文学鉴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经典作品都是「有意味的形式」,显示出作家高超的语言修养、圆熟的艺术技巧和出色的形式创造能力,但要品出其中的「意味」,就需要鉴赏者在领悟作品内容的同时,多注意作品在语言形式、韵律、表现手法与技巧、结构、体裁等方面的特点,养成对形式美的敏感。
文学鉴赏从作品入手,往往要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鉴赏者首先从作品的形式入手领会其内容,获得形象具体的感受,继而结合自身的体验和想像、认识等,透过表层内容进一步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最终达到对作品的深入理解。有学者将这一复杂的过程概括为三个审美层次: ① 各种形式因素唤起的意象;② 意象所指示的历史内容;③ 象徵意蕴。其中最核心、最高的层次是作品的象徵意蕴,它是潜藏在作品的具体内容中的某种人生精义或人性、人情最隐秘、最深刻的秘密,「是一种哲理和诗情」。象徵意蕴在作品中隐藏得最深,必须在深入把握作品的历史内容的基础上,才能逐渐领悟。这种审美层次说告诉我们,文学鉴赏不能仅仅停留於读懂作品的浅表层次,更不能只满足於欣赏作品生动有趣的情节,而应努力通过精细的阅读逐层深入地去探索和体会作品内在的深意,「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只有这样,才能从文学作品中得到更丰富、更深刻的审美体验。
了解作家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文学作品属於作家的精神创造成果,总是不同程度地体现著作家在现实生活中的思想感受、对於社会与人生的态度和看法等,并且受到作家所处社会地位、生活经历、时代环境的制约或影响。因此,对於作品的鉴赏不能完全脱离开作家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早在先秦时期,孟子就提出「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鲁迅也曾说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可见,对作家及其所处时代背景的熟悉,将有助於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家创作的作品,这也是文学鉴赏的一种基本方法。
文学作品都是有感而发,有的是作者对现实感受的直接抒发,有的是作者生活经历的曲折显现。只有对作者的情况诸如生活经历、性情爱好等方面内容有所了解,读者才可以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作品中这些有所感发的内容。特别是那些意蕴含蓄、别有寄托的作品。否则,就会与作者的创作原意大相迳庭,难以领略到作品的真义。以曹植的美女篇为例。该诗描写一位体态婀娜、容貌艳丽、装饰华贵、气质高雅的世所罕见的美女,表现出佳人虽「慕高义」却难以找到理想的意中之人的感伤、抑郁心情。单从作品本身客观呈现的意义来看,这样理解没什麼问题。但是,如果熟悉曹植的生平,了解他与其兄曹丕在争立魏王太子的斗争中失败後屡遭排挤打击、不被赏识重用的经历,再来读这首诗。你就会感觉到,曹植在诗中是以美女自比,「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实际是在美女难寻托身之人的慨叹中寄寓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感伤、怀才不遇的苦闷。正是领悟到诗中的这层深意,清初评论家叶燮称此诗为「千古绝作」,认为「美女篇意致幽眇,含蓄隽永,音节韵度皆有天然姿态,层层摇曳而出,使人不可仿佛端倪,固是空千古绝作。」 同样,读李清照的《声声慢》最好先了解词人南渡後痛失亲人、流离失所的经历,读陆游的《钗头凤》也应先熟悉词人与唐婉那段凄绝感人的爱情悲剧,然後才可以更好地感受作品。
作品往往能够表现出作者一定的创作意图,是作者的创作主张与审美追求在创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很多时候,了解作者有关的创作意图和创作主张,也有助於我们对作品更好的鉴赏。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的《荒原》是一部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後现代西方人精神没落的史诗,被公认为西方现代派诗歌的经典。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复杂难解的象徵手法的运用,这些象徵来自经典的多,取自现实的少。诗人用大量人类学、神话学、巫术学、历史、传说、哲学、文学之类的丰富资源,从整体到局部,展开或隐晦或明朗的象徵,据说出现於诗中的语言文字有7种之多,涉及35个古今作家的56部作品。诗人为什麼那麼乐此不疲地喜欢在诗中广徵博引?其实,这恰恰是基於艾略特的一种创作主张: 在包罗万象的现代文化状态下,诗人的作品必然是难懂的,诗人必然会变得越来越广博,越来越喜欢徵引,越来越不直接。原来,诗人之所以创造如此难懂的诗歌形式,就在於以此象徵现代文化本身的内容复杂、包罗万象。知道了诗人的这一主张,我们就会将诗中的广徵博引视为诗人自觉的审美追求,给以理解和赞赏,而不是看作纯粹「掉书袋」式的卖弄学问。
鉴赏作品时,还需要对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必要的了解。这是因为作品不仅是作者的创造,而且也是时代的产物,它在不同程度上要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西方著名文艺社会学家泰纳就特彆强调时代精神对於作品的影响,明确指出:「作品的产生取决於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 (泰纳《艺术哲学》)黑格尔也曾说过:「每种艺术作品都属於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各有特殊环境,依存於特殊的历史的和其它的观念和目的。」 (黑格尔《美学》)因此,要想真正读懂鲁迅的作品,就不能不了解近代以来至现代中国社会的历史;要想真正读懂屈原的作品,就不能不对产生诗人的那个特殊时代及楚文化背景有所熟悉;要想真正读懂莎士比亚,同样不能对这位「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所处的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潮一无所知。
为了熟悉作者的情况,鉴赏者应首先重视对作品的「前言」或「後记」的阅读。这些地方,一般是作者用来交代作品写作的缘起、经过、创作意图甚至涉及个人经历、时代背景等内容的文字。在小说集《呐喊》自序中,鲁迅就详细介绍了他因意识到文艺对於改变「愚弱的国民」精神的重要性而弃医从文的经过,并明确指出当时所写的小说是通过呐喊「聊以慰藉那在寂寞中奔驰的勇士,使他不惮於前驱」。这些对於我们理解《呐喊》改造国民性的启蒙主题与反封建的战斗精神,都有著重要的启示意义。除了「前言」与「後记」,作者的有些作品也会帮助我们了解有关作者生活境遇、思想情绪等方面的情况,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曹植的赠白马王彪、陶渊明的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等便都有这方面的作用。因而,想要了解一位作家,多读其作品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此外,还可以阅读有关作者的传记性、评介性的文章以及作者个人已公开发表的日记、书信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作者的了解固然有助於对作品的鉴赏,但了解本身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於鉴赏。如果将任何作品都与作家直接联系起来,读作品就是要从中找到作者的影子或踪迹,作品中的一字一句都要从作者的身上或其生活中找出来历,这就陷入穿凿附会的繁琐考证中,使鉴赏误入歧途。要知道,文学作品出自作者的创造性想像,并不一定实有其事。而且如果将精力都倾注於处处有来历、字字有根据的考证上面,就会失去感性体验与想像品味的机会,和真正审美意义上的文学鉴赏无缘。朱光潜先生曾明确指出这种偏爱考据做法对文学鉴赏的危害,他说: 考据家的「错误在因考据而忘欣赏。他们既然把作品的史实考证出来,便以为能事已尽,而不进一步去玩味玩味。他们好比食品化学专家,把一席菜的来源、成分以及烹调方法研究得有条有理之後,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对作家的了解应该有助於对作品的鉴赏,而不是代替对作品的鉴赏,这是从熟悉作家入手理解作品时需要特别加以注意的。
善於「进入作品」和「跳出作品」
文学鉴赏说到底是读者的鉴赏,读者只有充分调动各方面因素,发挥自身的优势,进入鉴赏阅读的理想状态,才能真正获得精神上的收益和享受。从西方接受理论的角度来说,无论多好的作品,只有经过读者阅读并在情感上吸引或打动读者才有意义,否则,便如同废纸一样,毫无价值可言。法国作家法朗士曾说:「书是什麼?主要的只是一连串小的印成的记号而已,它是要读者自己添补形式色彩和情感,才好使那些记号相应地活跃起来,一本书是否呆板乏味,或是生气盎然,情感是否热如火,冷如冰,还要靠读者自己的体验。」这就是说,读者的感受和体验在文学鉴赏中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学会从审美角度去感受和体验作品,才能真正掌握鉴赏方法,步入文学殿堂去领略文学世界的神奇魅力。
那麼,读者如何才能够进入到鉴赏阅读的理想状态?要想达到这样的状态,应当使自己融入作品,与作品进行情感的交流,以切身的体验去具体感受作品中的喜怒哀乐,领略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同时,又需要与作品保持适当距离,以将其同现实中的生活区别开来,对作品取纯粹观赏的审美态度。南宋陈善曾提出读书的「出入法」,他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知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乃尽得读书之法。」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读书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道理,虽是就一般读书方法而言,但也非常适用於文学鉴赏。
鉴赏作品首先需要进入作品,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作品,要以作品中的角色身份去感受和体验作品。这样,才能充分领悟作品中的妙处,获得审美鉴赏的愉悦和享受。而在鉴赏实践中,有些读者往往由於主、客观方面许多因素的影响,难以很好地进入作品。有的是前面提及的一味地考据而忘了欣赏,有的是为了寻出题外之旨、微言大义而忽略了对作品本身的感悟,还有的甚至是因过分执泥於内容的真实、细节的合乎情理而产生与作品的隔阂或本能的拒斥心理。现实中常会听到有人指责「某某小说不真实」、「某某剧是瞎编的」,但仅从真实性来要求文学作品很容易形成接受心理上的偏见而难以进入真正的文学鉴赏。对此,鲁迅先生曾有一段精辟论述:「只要知道作品大抵是作者借别人以叙自己,或以自己推测别人的东西,便不至於感到幻灭,即使有时不合事实,然而还是真实。……倘有读者只执滞於体裁,只求没有破绽,那就以看新闻纪事为宜,对於文艺,活该幻灭。而其幻灭也不足惜,因为这不是真的幻灭,正如查不出大观园的遗迹,而不满於《红楼梦》者相同。倘作者如此牺牲了抒写的自由,即使极小部分,也无异於削足适履的。」
读者进入作品,感受作品,同时又要求读者必须跳出作品,同作品保持适当的审美距离。法国作家司汤达曾讲述过1822年发生在法国巴耳地冒尔剧场因观剧引发的悲剧事件。当时正在上演莎士比亚的悲剧《奥瑟罗》,担任剧场警卫的一位兵士看到奥瑟罗扼住苔丝德蒙娜的脖子要杀死她时,喊道:「我决不允许一个该死的黑人,当著我的面,杀死一个白人女人!」随著喊声,举枪便向饰演奥瑟罗的演员射击,将其胳膊打伤。这种将虚构的艺术情境误认作生活现实而导致「感情用事」的做法,在文学鉴赏中也经常会遇到。比如读了司汤达的《红与黑》就学著於连的样子不择手段地去追求女性,读了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就要在失恋的时候像维特一样去自杀,读了琼瑶的言情小说就期望生活中出现情缘奇遇而想入非非,读了金庸的武侠小说就要离家出走像武林豪侠那样去闯荡江湖……这些做法,都是由於读者不能跳出作品所致。而要想跳出作品,首先就要能够将生活中的现实世界与作品中想像的审美世界区别开来,对作品保持一种超然的观赏态度。
跳出作品,还体现了读者在文学鉴赏中相对的独立性和能动性。由於读者在生活阅历、知识水平、审美经验等方面与作者的不同,决定了读者的理解与作者的初衷不可能达到完全的一致。同时,作品本身潜在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也为读者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客观的条件。读者的理解只要与作品隐含的能指意义相契合,即使超出作者创作时的最初意图,也是可以肯定的。「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有时候,由於读者较高的认识水平和敏锐眼光,在对作品的领悟和把握上甚至会远远高於作者的见解。
跳出作品,还需要读者具有较高的审美鉴别力。审美鉴别力高的读者,才能分辨出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正确、进步、深刻与否作出准确的评判。在这方面,列宁对插在革命背上的十二把刀子一书的评论,就充分显示出敏锐的眼光和高度的鉴赏力。他在一本有才气的书一文中针对该书指出:「这是忿恨得几乎要发疯的白卫分子阿尔卡季·阿威尔岑柯所写的一本书。」而列宁认为「考察一下,切齿的仇恨怎样使这本极有才气的书有的地方写得非常好,有的地方写得非常糟,是很有趣的。」 「他的惊人的才华刻划了旧俄罗斯的代表人物——生活优裕、饱食终日的地方和工厂主的感受和情绪。在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看来,革命就是这样,并且正应该这样。烈火般的仇恨,有时(而且多半)使阿威尔岑柯的小说精彩到惊人的程度。」 由列宁的书评可以看出,一位高水平的鉴赏者不仅能够鉴赏优秀的作品,而且可以去鉴赏有问题、有缺陷的作品,在後一种情况下同样可以显示鉴赏者出色的鉴赏能力和水平。
原贴:如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wangdongmei
我不是作家,也不是专家教授,只是一个普通的读者,《平凡的世界》读了两遍,读第一遍的前半,感动。读到后半感到平淡。读第二遍,越往后读愈发感到平淡。特别是作品对主人公及其有关亲属恋爱婚姻的描写,严重背离现实。仿佛他们家就是伊甸园。还有作者推崇主人公的在遭受精神痛苦的时候通过繁重的体力劳动来解脱的所谓崇高境界不敢苟同,我认为这是自我麻醉,逃避现实,如果年轻人都去这样做,那就是丢弃了思想,失去了灵魂。总之,矛盾文学奖授此作品,过誉。
猪八戒游泳
鲁迅跟胡适都是民国时期的大师级人物,我们不好作评价,那看看历史名人对他俩的评价吧:
胡适去世后,蒋介石送给胡适的挽联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很矛盾的一副挽联,旧道德的楷模、新思想的师表。)
梁漱溟晚年接受采访的时候,谈到他一生最佩服两个人,一个是章士钊,一个是章太炎。有后生在章太炎面前议论哲学时谈及康有为、梁启超,并问“先生对于胡适之怎样看”,不料章老先生竟哈哈大笑:“哲学,胡适之也配谈么?康梁多少有些‘根’,胡适之,他连‘根’都没有。”
旅美学者唐德刚,乃近代史大家,唐先生曾整理过《胡适口述自传》,并著有《胡适杂忆》。他对胡适颇有高评,但对其学问也不以为然:“胡适之那几本破书,实在不值几文。所以我们如果把胡适看成个单纯的学者,那他便一无是处。连做个《水经注》专家,他也当之有愧。”
北大孔庆东在其微博中也对胡适作了一个入木三分的评价:“胡适参与了很多开风气的文化事件,有他应该肯定的历史地位。但其学问才华品德都是三流的,无一句超过普通教授水平的话。”
再来看名人们对鲁迅的评价:老舍: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可是渊博二字还不是对鲁迅先生的恰好赞同。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怀鲁迅郁达夫
胡适总结五四白话文学的成绩,称“成绩最大的却是一位托名‘鲁迅’的。他的短篇小说,从四年前的《狂人日记》到最近的《阿Q正传》,虽然不多,差不多没有不好的”。1922年时的胡适对鲁迅推崇备至,几乎把短篇小说的创作成绩归于鲁迅。
金良守(韩国文学评论家):“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法捷耶夫(Alexander Alexandrovich Fadeyev,苏联作家):“鲁迅是真正的中国作家,正因为如此,他才给全世界文学贡献了很多民族形式的,不可模仿的作品。他的语言是民间形式的。他的讽刺和幽默虽然具有人类共同的性格,但也带有不可模仿的民族特点。”鲁迅为“中国的高尔基。”
竹内好(Takeuchi Yoshimi,日本文学评论家):“鲁迅是现代中国国民文化之母。”
爱上泡沫
从直接阅读入手
任何文学鉴赏活动都以特定的文学作品为对象,因而,作品是文学鉴赏的客观前提和基础。没有作品,便谈不上文学鉴赏。完全脱离开作品本身,仅通过听人介绍、读一些评介赏析类文章或内容提要式的文字来了解作品,尽管不能说一点作用没有,却如同吃别人嚼过的食物一样索然无味,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鉴赏。真正的文学鉴赏必须从阅读作品入手,通过潜心阅读、咀嚼品味逐渐理解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得到美感体验。正如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所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读者只有具体阅读作品,进入作品所描绘的艺术世界,才能真正领会此中的真义,并与作家产生强烈共鸣。
文学鉴赏从具体阅读作品入手,首先就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把握作品内容与作家流露的思想感情。语言文字的理解包括许多方面,如字、词的本义、暗示义和联想义;隐喻、象徵、反语、讽刺等特殊修辞手法的运用;词句、段落之间的语法联系或结构关系等。这些虽然只是文学鉴赏最初阶段对作品的表层理解,看似简单,却是文学鉴赏的基础。假如语言理解上存在障碍,连读懂作品的最低要求都难以达到,就更谈不上能够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而进入文学鉴赏的高级阶段了。例如诗经·豳风中的「七月流火」一句,现在有些人想当然地将其理解为写盛夏酷热的情景,并常在报刊发表的文章中这样引用,而原诗中的「七月」则指「夏历七月」、「流火」是指「火星西降」,该句原意是指酷暑渐去而凉秋将至,前後两意显然相去甚远。这种误读现象在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中较多,如古诗文中常常出现的通假字、典故等,容易成为现代人阅读的语言障碍。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养成勤翻字典、辞书等工具书或向人请教的好习惯,切忌不求甚解、望文生义。
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字词运用上的细微变化往往导致情感意趣的显著区别。因而,鉴赏者阅读作品时仅满足於对语言文字的一般理解远远不够,还应进一步品味、体会作品中语言运用的精妙独特之处,对语言的丰富表现力能够敏锐地感知和把握。这也就是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所提倡的,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他认为,「本著这个精神,……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 朱先生举到郭沫若创作剧本《屈原》的例子。剧中原有婵娟骂宋玉的一句台词: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沫若嫌这句话不够味,本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上「无耻的」三个字,後经一位演员提醒,只将原句中的「是」改为「这」字。「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只换一字,痛骂的语气比原句大大增强。像这样的地方,读者如果没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粗粗读过或听过,就会忽略作家的苦心,难以体会到语言内在所包含的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
文学鉴赏从作品入手,还应重视对文学作品形式特徵的感受和把握。任何文学作品都呈现为一定的形式,形式是内容的具体体现,同时又往往成为显现作家创作意图和风格的标志。有时候,文学作品的形式甚至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读一首古典诗歌单单从语言形式上就给人以韵律和谐的美感,一篇小说单单从故事情节上就有著强烈的悬念和吸引力,一部戏剧单单从矛盾冲突上就会让人对其巧妙的构思赞叹不已。因而,对作品形式的感受和把握,成为文学鉴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经典作品都是「有意味的形式」,显示出作家高超的语言修养、圆熟的艺术技巧和出色的形式创造能力,但要品出其中的「意味」,就需要鉴赏者在领悟作品内容的同时,多注意作品在语言形式、韵律、表现手法与技巧、结构、体裁等方面的特点,养成对形式美的敏感。
文学鉴赏从作品入手,往往要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鉴赏者首先从作品的形式入手领会其内容,获得形象具体的感受,继而结合自身的体验和想像、认识等,透过表层内容进一步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最终达到对作品的深入理解。有学者将这一复杂的过程概括为三个审美层次: ① 各种形式因素唤起的意象;② 意象所指示的历史内容;③ 象徵意蕴。其中最核心、最高的层次是作品的象徵意蕴,它是潜藏在作品的具体内容中的某种人生精义或人性、人情最隐秘、最深刻的秘密,「是一种哲理和诗情」。象徵意蕴在作品中隐藏得最深,必须在深入把握作品的历史内容的基础上,才能逐渐领悟。这种审美层次说告诉我们,文学鉴赏不能仅仅停留於读懂作品的浅表层次,更不能只满足於欣赏作品生动有趣的情节,而应努力通过精细的阅读逐层深入地去探索和体会作品内在的深意,「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只有这样,才能从文学作品中得到更丰富、更深刻的审美体验。
了解作家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文学作品属於作家的精神创造成果,总是不同程度地体现著作家在现实生活中的思想感受、对於社会与人生的态度和看法等,并且受到作家所处社会地位、生活经历、时代环境的制约或影响。因此,对於作品的鉴赏不能完全脱离开作家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早在先秦时期,孟子就提出「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鲁迅也曾说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可见,对作家及其所处时代背景的熟悉,将有助於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家创作的作品,这也是文学鉴赏的一种基本方法。
文学作品都是有感而发,有的是作者对现实感受的直接抒发,有的是作者生活经历的曲折显现。只有对作者的情况诸如生活经历、性情爱好等方面内容有所了解,读者才可以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作品中这些有所感发的内容。特别是那些意蕴含蓄、别有寄托的作品。否则,就会与作者的创作原意大相迳庭,难以领略到作品的真义。以曹植的美女篇为例。该诗描写一位体态婀娜、容貌艳丽、装饰华贵、气质高雅的世所罕见的美女,表现出佳人虽「慕高义」却难以找到理想的意中之人的感伤、抑郁心情。单从作品本身客观呈现的意义来看,这样理解没什麼问题。但是,如果熟悉曹植的生平,了解他与其兄曹丕在争立魏王太子的斗争中失败後屡遭排挤打击、不被赏识重用的经历,再来读这首诗。你就会感觉到,曹植在诗中是以美女自比,「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实际是在美女难寻托身之人的慨叹中寄寓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感伤、怀才不遇的苦闷。正是领悟到诗中的这层深意,清初评论家叶燮称此诗为「千古绝作」,认为「美女篇意致幽眇,含蓄隽永,音节韵度皆有天然姿态,层层摇曳而出,使人不可仿佛端倪,固是空千古绝作。」 同样,读李清照的《声声慢》最好先了解词人南渡後痛失亲人、流离失所的经历,读陆游的《钗头凤》也应先熟悉词人与唐婉那段凄绝感人的爱情悲剧,然後才可以更好地感受作品。
作品往往能够表现出作者一定的创作意图,是作者的创作主张与审美追求在创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很多时候,了解作者有关的创作意图和创作主张,也有助於我们对作品更好的鉴赏。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的《荒原》是一部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後现代西方人精神没落的史诗,被公认为西方现代派诗歌的经典。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复杂难解的象徵手法的运用,这些象徵来自经典的多,取自现实的少。诗人用大量人类学、神话学、巫术学、历史、传说、哲学、文学之类的丰富资源,从整体到局部,展开或隐晦或明朗的象徵,据说出现於诗中的语言文字有7种之多,涉及35个古今作家的56部作品。诗人为什麼那麼乐此不疲地喜欢在诗中广徵博引?其实,这恰恰是基於艾略特的一种创作主张: 在包罗万象的现代文化状态下,诗人的作品必然是难懂的,诗人必然会变得越来越广博,越来越喜欢徵引,越来越不直接。原来,诗人之所以创造如此难懂的诗歌形式,就在於以此象徵现代文化本身的内容复杂、包罗万象。知道了诗人的这一主张,我们就会将诗中的广徵博引视为诗人自觉的审美追求,给以理解和赞赏,而不是看作纯粹「掉书袋」式的卖弄学问。
鉴赏作品时,还需要对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必要的了解。这是因为作品不仅是作者的创造,而且也是时代的产物,它在不同程度上要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西方著名文艺社会学家泰纳就特彆强调时代精神对於作品的影响,明确指出:「作品的产生取决於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 (泰纳《艺术哲学》)黑格尔也曾说过:「每种艺术作品都属於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各有特殊环境,依存於特殊的历史的和其它的观念和目的。」 (黑格尔《美学》)因此,要想真正读懂鲁迅的作品,就不能不了解近代以来至现代中国社会的历史;要想真正读懂屈原的作品,就不能不对产生诗人的那个特殊时代及楚文化背景有所熟悉;要想真正读懂莎士比亚,同样不能对这位「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所处的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潮一无所知。
为了熟悉作者的情况,鉴赏者应首先重视对作品的「前言」或「後记」的阅读。这些地方,一般是作者用来交代作品写作的缘起、经过、创作意图甚至涉及个人经历、时代背景等内容的文字。在小说集《呐喊》自序中,鲁迅就详细介绍了他因意识到文艺对於改变「愚弱的国民」精神的重要性而弃医从文的经过,并明确指出当时所写的小说是通过呐喊「聊以慰藉那在寂寞中奔驰的勇士,使他不惮於前驱」。这些对於我们理解《呐喊》改造国民性的启蒙主题与反封建的战斗精神,都有著重要的启示意义。除了「前言」与「後记」,作者的有些作品也会帮助我们了解有关作者生活境遇、思想情绪等方面的情况,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曹植的赠白马王彪、陶渊明的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等便都有这方面的作用。因而,想要了解一位作家,多读其作品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此外,还可以阅读有关作者的传记性、评介性的文章以及作者个人已公开发表的日记、书信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作者的了解固然有助於对作品的鉴赏,但了解本身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於鉴赏。如果将任何作品都与作家直接联系起来,读作品就是要从中找到作者的影子或踪迹,作品中的一字一句都要从作者的身上或其生活中找出来历,这就陷入穿凿附会的繁琐考证中,使鉴赏误入歧途。要知道,文学作品出自作者的创造性想像,并不一定实有其事。而且如果将精力都倾注於处处有来历、字字有根据的考证上面,就会失去感性体验与想像品味的机会,和真正审美意义上的文学鉴赏无缘。朱光潜先生曾明确指出这种偏爱考据做法对文学鉴赏的危害,他说: 考据家的「错误在因考据而忘欣赏。他们既然把作品的史实考证出来,便以为能事已尽,而不进一步去玩味玩味。他们好比食品化学专家,把一席菜的来源、成分以及烹调方法研究得有条有理之後,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对作家的了解应该有助於对作品的鉴赏,而不是代替对作品的鉴赏,这是从熟悉作家入手理解作品时需要特别加以注意的。
善於「进入作品」和「跳出作品」
文学鉴赏说到底是读者的鉴赏,读者只有充分调动各方面因素,发挥自身的优势,进入鉴赏阅读的理想状态,才能真正获得精神上的收益和享受。从西方接受理论的角度来说,无论多好的作品,只有经过读者阅读并在情感上吸引或打动读者才有意义,否则,便如同废纸一样,毫无价值可言。法国作家法朗士曾说:「书是什麼?主要的只是一连串小的印成的记号而已,它是要读者自己添补形式色彩和情感,才好使那些记号相应地活跃起来,一本书是否呆板乏味,或是生气盎然,情感是否热如火,冷如冰,还要靠读者自己的体验。」这就是说,读者的感受和体验在文学鉴赏中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学会从审美角度去感受和体验作品,才能真正掌握鉴赏方法,步入文学殿堂去领略文学世界的神奇魅力。
那麼,读者如何才能够进入到鉴赏阅读的理想状态?要想达到这样的状态,应当使自己融入作品,与作品进行情感的交流,以切身的体验去具体感受作品中的喜怒哀乐,领略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同时,又需要与作品保持适当距离,以将其同现实中的生活区别开来,对作品取纯粹观赏的审美态度。南宋陈善曾提出读书的「出入法」,他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知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乃尽得读书之法。」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读书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道理,虽是就一般读书方法而言,但也非常适用於文学鉴赏。
鉴赏作品首先需要进入作品,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作品,要以作品中的角色身份去感受和体验作品。这样,才能充分领悟作品中的妙处,获得审美鉴赏的愉悦和享受。而在鉴赏实践中,有些读者往往由於主、客观方面许多因素的影响,难以很好地进入作品。有的是前面提及的一味地考据而忘了欣赏,有的是为了寻出题外之旨、微言大义而忽略了对作品本身的感悟,还有的甚至是因过分执泥於内容的真实、细节的合乎情理而产生与作品的隔阂或本能的拒斥心理。现实中常会听到有人指责「某某小说不真实」、「某某剧是瞎编的」,但仅从真实性来要求文学作品很容易形成接受心理上的偏见而难以进入真正的文学鉴赏。对此,鲁迅先生曾有一段精辟论述:「只要知道作品大抵是作者借别人以叙自己,或以自己推测别人的东西,便不至於感到幻灭,即使有时不合事实,然而还是真实。……倘有读者只执滞於体裁,只求没有破绽,那就以看新闻纪事为宜,对於文艺,活该幻灭。而其幻灭也不足惜,因为这不是真的幻灭,正如查不出大观园的遗迹,而不满於《红楼梦》者相同。倘作者如此牺牲了抒写的自由,即使极小部分,也无异於削足适履的。」
读者进入作品,感受作品,同时又要求读者必须跳出作品,同作品保持适当的审美距离。法国作家司汤达曾讲述过1822年发生在法国巴耳地冒尔剧场因观剧引发的悲剧事件。当时正在上演莎士比亚的悲剧《奥瑟罗》,担任剧场警卫的一位兵士看到奥瑟罗扼住苔丝德蒙娜的脖子要杀死她时,喊道:「我决不允许一个该死的黑人,当著我的面,杀死一个白人女人!」随著喊声,举枪便向饰演奥瑟罗的演员射击,将其胳膊打伤。这种将虚构的艺术情境误认作生活现实而导致「感情用事」的做法,在文学鉴赏中也经常会遇到。比如读了司汤达的《红与黑》就学著於连的样子不择手段地去追求女性,读了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就要在失恋的时候像维特一样去自杀,读了琼瑶的言情小说就期望生活中出现情缘奇遇而想入非非,读了金庸的武侠小说就要离家出走像武林豪侠那样去闯荡江湖……这些做法,都是由於读者不能跳出作品所致。而要想跳出作品,首先就要能够将生活中的现实世界与作品中想像的审美世界区别开来,对作品保持一种超然的观赏态度。
跳出作品,还体现了读者在文学鉴赏中相对的独立性和能动性。由於读者在生活阅历、知识水平、审美经验等方面与作者的不同,决定了读者的理解与作者的初衷不可能达到完全的一致。同时,作品本身潜在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也为读者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客观的条件。读者的理解只要与作品隐含的能指意义相契合,即使超出作者创作时的最初意图,也是可以肯定的。「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有时候,由於读者较高的认识水平和敏锐眼光,在对作品的领悟和把握上甚至会远远高於作者的见解。
跳出作品,还需要读者具有较高的审美鉴别力。审美鉴别力高的读者,才能分辨出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正确、进步、深刻与否作出准确的评判。在这方面,列宁对插在革命背上的十二把刀子一书的评论,就充分显示出敏锐的眼光和高度的鉴赏力。他在一本有才气的书一文中针对该书指出:「这是忿恨得几乎要发疯的白卫分子阿尔卡季·阿威尔岑柯所写的一本书。」而列宁认为「考察一下,切齿的仇恨怎样使这本极有才气的书有的地方写得非常好,有的地方写得非常糟,是很有趣的。」 「他的惊人的才华刻划了旧俄罗斯的代表人物——生活优裕、饱食终日的地方和工厂主的感受和情绪。在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看来,革命就是这样,并且正应该这样。烈火般的仇恨,有时(而且多半)使阿威尔岑柯的小说精彩到惊人的程度。」 由列宁的书评可以看出,一位高水平的鉴赏者不仅能够鉴赏优秀的作品,而且可以去鉴赏有问题、有缺陷的作品,在後一种情况下同样可以显示鉴赏者出色的鉴赏能力和水平。
原贴:怎样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Htlover
文学鉴赏有点高大上了,叫怎么分辨好作品还是垃圾文章,这样才是普通读者最接地气的叫法。
如果说提高文学鉴赏水平那应该是文艺评论家的专业范畴。我们普通读者看两本书可不能说成是文学鉴赏。
提到文学鉴赏,就不得不提中国现行的语文教育,在西方没有固定的语文课本,都是每个阶段都有书目,就是阅读,写作文。
中国的语文教育对每首诗歌课文都按照中心思想,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这么写,把文学语言标准化,等等,把学生思维僵化了。
君不见当代语文教育没有培养出一个作家!
张贤亮,王朔,梁晓声,韩寒等等,都是教育系统之外成功作家!从小学到大学的文学系出身的没有一个成功作家!由此可见现在语文教育体制下对汉语的禁锢和摧残!
不是有一个著名段子吗?说,鲁迅回忆故乡家园的后花园写到,左边一棵枣树,右边一棵也是枣树,非要学生分析鲁迅没什么不直接写有两棵枣树不就完了?
这种把文学美学标准化,僵化的方式,怎么能提高全民的汉语文学鉴赏水平?一点美感都没有了!
原贴:怎样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开心bj70
鲁迅和胡适的文学水平,当然是鲁迅更高了。
鲁迅和胡适都是20世纪上半叶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但在具体领域他们的作用和影响力又有所差异,从文学水平上来讲,鲁迅水平更高。
其一:鲁迅在文学上的造诣。鲁迅是很多人都熟知的历史人物,他的很多文学作品都走上了学校的语文课本,还有大量的作品被列为必读课外书之一。
鲁迅的主要作品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华盖集》、《中国小说史略》等等。
可以说,鲁迅著名的文学作品非常多,伟人曾评价鲁迅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而鲁迅的一生,在文学创作、思想研究、文学批判等多个领域,都有很大的影响和贡献。
其二:胡适在文学上的影响力。相比于鲁迅,胡适的作品就比较少了,主要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等。
从名称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胡适和鲁迅的贡献方向略有不同,鲁迅更侧重于文学领域,而胡适的面更广一些。
其三:相比之下,在文学水平上鲁迅更有影响力。鲁迅和胡适的侧重点不同,贡献的方面也不同,单从文学上来看,鲁迅的文学水平比胡适更高。
在文学上,鲁迅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而胡适被大家所熟知,并不是文学上的成就,而是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相比于鲁迅,在纯文学上,胡适没有大量的知名的纯文学类作品。所以,单纯从文学上来看,鲁迅的文学水平更高。
对此,大家认为呢?
欢迎大家积极评论交流,喜欢文史的朋友随手关注津城沐雨,更多有趣的文史知识,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回望胡适:文学革命的领军人物,新中国英雄模范人物:鲁迅,鲁迅与20世纪中国学术转型等。
opiumpoppy
答
任何文学鉴赏活动都以特定的文学作品为对象,因而,作品是文学鉴赏的客观前提和基础。没有作品,便谈不上文学鉴赏。完全脱离开作品本身,仅通过听人介绍、读一些评介赏析类文章或内容提要式的文字来了解作品,尽管不能说一点作用没有,却如同吃别人嚼过的食物一样索然无味,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鉴赏。真正的文学鉴赏必须从阅读作品入手,通过潜心阅读、咀嚼品味逐渐理解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得到美感体验。正如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所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读者只有具体阅读作品,进入作品所描绘的艺术世界,才能真正领会此中的真义,并与作家产生强烈共鸣。
文学鉴赏从具体阅读作品入手,首先就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把握作品内容与作家流露的思想感情。语言文字的理解包括许多方面,如字、词的本义、暗示义和联想义;隐喻、象徵、反语、讽刺等特殊修辞手法的运用;词句、段落之间的语法联系或结构关系等。这些虽然只是文学鉴赏最初阶段对作品的表层理解,看似简单,却是文学鉴赏的基础。假如语言理解上存在障碍,连读懂作品的最低要求都难以达到,就更谈不上能够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而进入文学鉴赏的高级阶段了。例如诗经·豳风中的「七月流火」一句,现在有些人想当然地将其理解为写盛夏酷热的情景,并常在报刊发表的文章中这样引用,而原诗中的「七月」则指「夏历七月」、「流火」是指「火星西降」,该句原意是指酷暑渐去而凉秋将至,前後两意显然相去甚远。这种误读现象在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中较多,如古诗文中常常出现的通假字、典故等,容易成为现代人阅读的语言障碍。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养成勤翻字典、辞书等工具书或向人请教的好习惯,切忌不求甚解、望文生义。
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字词运用上的细微变化往往导致情感意趣的显著区别。因而,鉴赏者阅读作品时仅满足於对语言文字的一般理解远远不够,还应进一步品味、体会作品中语言运用的精妙独特之处,对语言的丰富表现力能够敏锐地感知和把握。这也就是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所提倡的,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他认为,「本著这个精神,……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 朱先生举到郭沫若创作剧本《屈原》的例子。剧中原有婵娟骂宋玉的一句台词: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沫若嫌这句话不够味,本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上「无耻的」三个字,後经一位演员提醒,只将原句中的「是」改为「这」字。「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只换一字,痛骂的语气比原句大大增强。像这样的地方,读者如果没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粗粗读过或听过,就会忽略作家的苦心,难以体会到语言内在所包含的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
文学鉴赏从作品入手,还应重视对文学作品形式特徵的感受和把握。任何文学作品都呈现为一定的形式,形式是内容的具体体现,同时又往往成为显现作家创作意图和风格的标志。有时候,文学作品的形式甚至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读一首古典诗歌单单从语言形式上就给人以韵律和谐的美感,一篇小说单单从故事情节上就有著强烈的悬念和吸引力,一部戏剧单单从矛盾冲突上就会让人对其巧妙的构思赞叹不已。因而,对作品形式的感受和把握,成为文学鉴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经典作品都是「有意味的形式」,显示出作家高超的语言修养、圆熟的艺术技巧和出色的形式创造能力,但要品出其中的「意味」,就需要鉴赏者在领悟作品内容的同时,多注意作品在语言形式、韵律、表现手法与技巧、结构、体裁等方面的特点,养成对形式美的敏感。
文学鉴赏从作品入手,往往要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鉴赏者首先从作品的形式入手领会其内容,获得形象具体的感受,继而结合自身的体验和想像、认识等,透过表层内容进一步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最终达到对作品的深入理解。有学者将这一复杂的过程概括为三个审美层次: ① 各种形式因素唤起的意象;② 意象所指示的历史内容;③ 象徵意蕴。其中最核心、最高的层次是作品的象徵意蕴,它是潜藏在作品的具体内容中的某种人生精义或人性、人情最隐秘、最深刻的秘密,「是一种哲理和诗情」。象徵意蕴在作品中隐藏得最深,必须在深入把握作品的历史内容的基础上,才能逐渐领悟。这种审美层次说告诉我们,文学鉴赏不能仅仅停留於读懂作品的浅表层次,更不能只满足於欣赏作品生动有趣的情节,而应努力通过精细的阅读逐层深入地去探索和体会作品内在的深意,「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只有这样,才能从文学作品中得到更丰富、更深刻的审美体验。
了解作家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文学作品属於作家的精神创造成果,总是不同程度地体现著作家在现实生活中的思想感受、对於社会与人生的态度和看法等,并且受到作家所处社会地位、生活经历、时代环境的制约或影响。因此,对於作品的鉴赏不能完全脱离开作家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早在先秦时期,孟子就提出「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鲁迅也曾说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可见,对作家及其所处时代背景的熟悉,将有助於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家创作的作品,这也是文学鉴赏的一种基本方法。
文学作品都是有感而发,有的是作者对现实感受的直接抒发,有的是作者生活经历的曲折显现。只有对作者的情况诸如生活经历、性情爱好等方面内容有所了解,读者才可以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作品中这些有所感发的内容。特别是那些意蕴含蓄、别有寄托的作品。否则,就会与作者的创作原意大相迳庭,难以领略到作品的真义。以曹植的美女篇为例。该诗描写一位体态婀娜、容貌艳丽、装饰华贵、气质高雅的世所罕见的美女,表现出佳人虽「慕高义」却难以找到理想的意中之人的感伤、抑郁心情。单从作品本身客观呈现的意义来看,这样理解没什麼问题。但是,如果熟悉曹植的生平,了解他与其兄曹丕在争立魏王太子的斗争中失败後屡遭排挤打击、不被赏识重用的经历,再来读这首诗。你就会感觉到,曹植在诗中是以美女自比,「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实际是在美女难寻托身之人的慨叹中寄寓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感伤、怀才不遇的苦闷。正是领悟到诗中的这层深意,清初评论家叶燮称此诗为「千古绝作」,认为「美女篇意致幽眇,含蓄隽永,音节韵度皆有天然姿态,层层摇曳而出,使人不可仿佛端倪,固是空千古绝作。」 同样,读李清照的《声声慢》最好先了解词人南渡後痛失亲人、流离失所的经历,读陆游的《钗头凤》也应先熟悉词人与唐婉那段凄绝感人的爱情悲剧,然後才可以更好地感受作品。
作品往往能够表现出作者一定的创作意图,是作者的创作主张与审美追求在创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很多时候,了解作者有关的创作意图和创作主张,也有助於我们对作品更好的鉴赏。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的《荒原》是一部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後现代西方人精神没落的史诗,被公认为西方现代派诗歌的经典。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复杂难解的象徵手法的运用,这些象徵来自经典的多,取自现实的少。诗人用大量人类学、神话学、巫术学、历史、传说、哲学、文学之类的丰富资源,从整体到局部,展开或隐晦或明朗的象徵,据说出现於诗中的语言文字有7种之多,涉及35个古今作家的56部作品。诗人为什麼那麼乐此不疲地喜欢在诗中广徵博引?其实,这恰恰是基於艾略特的一种创作主张: 在包罗万象的现代文化状态下,诗人的作品必然是难懂的,诗人必然会变得越来越广博,越来越喜欢徵引,越来越不直接。原来,诗人之所以创造如此难懂的诗歌形式,就在於以此象徵现代文化本身的内容复杂、包罗万象。知道了诗人的这一主张,我们就会将诗中的广徵博引视为诗人自觉的审美追求,给以理解和赞赏,而不是看作纯粹「掉书袋」式的卖弄学问。
鉴赏作品时,还需要对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必要的了解。这是因为作品不仅是作者的创造,而且也是时代的产物,它在不同程度上要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西方著名文艺社会学家泰纳就特彆强调时代精神对於作品的影响,明确指出:「作品的产生取决於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 (泰纳《艺术哲学》)黑格尔也曾说过:「每种艺术作品都属於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各有特殊环境,依存於特殊的历史的和其它的观念和目的。」 (黑格尔《美学》)因此,要想真正读懂鲁迅的作品,就不能不了解近代以来至现代中国社会的历史;要想真正读懂屈原的作品,就不能不对产生诗人的那个特殊时代及楚文化背景有所熟悉;要想真正读懂莎士比亚,同样不能对这位「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所处的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潮一无所知。
为了熟悉作者的情况,鉴赏者应首先重视对作品的「前言」或「後记」的阅读。这些地方,一般是作者用来交代作品写作的缘起、经过、创作意图甚至涉及个人经历、时代背景等内容的文字。在小说集《呐喊》自序中,鲁迅就详细介绍了他因意识到文艺对於改变「愚弱的国民」精神的重要性而弃医从文的经过,并明确指出当时所写的小说是通过呐喊「聊以慰藉那在寂寞中奔驰的勇士,使他不惮於前驱」。这些对於我们理解《呐喊》改造国民性的启蒙主题与反封建的战斗精神,都有著重要的启示意义。除了「前言」与「後记」,作者的有些作品也会帮助我们了解有关作者生活境遇、思想情绪等方面的情况,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曹植的赠白马王彪、陶渊明的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等便都有这方面的作用。因而,想要了解一位作家,多读其作品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此外,还可以阅读有关作者的传记性、评介性的文章以及作者个人已公开发表的日记、书信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作者的了解固然有助於对作品的鉴赏,但了解本身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於鉴赏。如果将任何作品都与作家直接联系起来,读作品就是要从中找到作者的影子或踪迹,作品中的一字一句都要从作者的身上或其生活中找出来历,这就陷入穿凿附会的繁琐考证中,使鉴赏误入歧途。要知道,文学作品出自作者的创造性想像,并不一定实有其事。而且如果将精力都倾注於处处有来历、字字有根据的考证上面,就会失去感性体验与想像品味的机会,和真正审美意义上的文学鉴赏无缘。朱光潜先生曾明确指出这种偏爱考据做法对文学鉴赏的危害,他说: 考据家的「错误在因考据而忘欣赏。他们既然把作品的史实考证出来,便以为能事已尽,而不进一步去玩味玩味。他们好比食品化学专家,把一席菜的来源、成分以及烹调方法研究得有条有理之後,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对作家的了解应该有助於对作品的鉴赏,而不是代替对作品的鉴赏,这是从熟悉作家入手理解作品时需要特别加以注意的。
善於「进入作品」和「跳出作品」
文学鉴赏说到底是读者的鉴赏,读者只有充分调动各方面因素,发挥自身的优势,进入鉴赏阅读的理想状态,才能真正获得精神上的收益和享受。从西方接受理论的角度来说,无论多好的作品,只有经过读者阅读并在情感上吸引或打动读者才有意义,否则,便如同废纸一样,毫无价值可言。法国作家法朗士曾说:「书是什麼?主要的只是一连串小的印成的记号而已,它是要读者自己添补形式色彩和情感,才好使那些记号相应地活跃起来,一本书是否呆板乏味,或是生气盎然,情感是否热如火,冷如冰,还要靠读者自己的体验。」这就是说,读者的感受和体验在文学鉴赏中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学会从审美角度去感受和体验作品,才能真正掌握鉴赏方法,步入文学殿堂去领略文学世界的神奇魅力。
那麼,读者如何才能够进入到鉴赏阅读的理想状态?要想达到这样的状态,应当使自己融入作品,与作品进行情感的交流,以切身的体验去具体感受作品中的喜怒哀乐,领略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同时,又需要与作品保持适当距离,以将其同现实中的生活区别开来,对作品取纯粹观赏的审美态度。南宋陈善曾提出读书的「出入法」,他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知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乃尽得读书之法。」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读书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道理,虽是就一般读书方法而言,但也非常适用於文学鉴赏。
鉴赏作品首先需要进入作品,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作品,要以作品中的角色身份去感受和体验作品。这样,才能充分领悟作品中的妙处,获得审美鉴赏的愉悦和享受。而在鉴赏实践中,有些读者往往由於主、客观方面许多因素的影响,难以很好地进入作品。有的是前面提及的一味地考据而忘了欣赏,有的是为了寻出题外之旨、微言大义而忽略了对作品本身的感悟,还有的甚至是因过分执泥於内容的真实、细节的合乎情理而产生与作品的隔阂或本能的拒斥心理。现实中常会听到有人指责「某某小说不真实」、「某某剧是瞎编的」,但仅从真实性来要求文学作品很容易形成接受心理上的偏见而难以进入真正的文学鉴赏。对此,鲁迅先生曾有一段精辟论述:「只要知道作品大抵是作者借别人以叙自己,或以自己推测别人的东西,便不至於感到幻灭,即使有时不合事实,然而还是真实。……倘有读者只执滞於体裁,只求没有破绽,那就以看新闻纪事为宜,对於文艺,活该幻灭。而其幻灭也不足惜,因为这不是真的幻灭,正如查不出大观园的遗迹,而不满於《红楼梦》者相同。倘作者如此牺牲了抒写的自由,即使极小部分,也无异於削足适履的。」
读者进入作品,感受作品,同时又要求读者必须跳出作品,同作品保持适当的审美距离。法国作家司汤达曾讲述过1822年发生在法国巴耳地冒尔剧场因观剧引发的悲剧事件。当时正在上演莎士比亚的悲剧《奥瑟罗》,担任剧场警卫的一位兵士看到奥瑟罗扼住苔丝德蒙娜的脖子要杀死她时,喊道:「我决不允许一个该死的黑人,当著我的面,杀死一个白人女人!」随著喊声,举枪便向饰演奥瑟罗的演员射击,将其胳膊打伤。这种将虚构的艺术情境误认作生活现实而导致「感情用事」的做法,在文学鉴赏中也经常会遇到。比如读了司汤达的《红与黑》就学著於连的样子不择手段地去追求女性,读了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就要在失恋的时候像维特一样去自杀,读了琼瑶的言情小说就期望生活中出现情缘奇遇而想入非非,读了金庸的武侠小说就要离家出走像武林豪侠那样去闯荡江湖……这些做法,都是由於读者不能跳出作品所致。而要想跳出作品,首先就要能够将生活中的现实世界与作品中想像的审美世界区别开来,对作品保持一种超然的观赏态度。
跳出作品,还体现了读者在文学鉴赏中相对的独立性和能动性。由於读者在生活阅历、知识水平、审美经验等方面与作者的不同,决定了读者的理解与作者的初衷不可能达到完全的一致。同时,作品本身潜在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也为读者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客观的条件。读者的理解只要与作品隐含的能指意义相契合,即使超出作者创作时的最初意图,也是可以肯定的。「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有时候,由於读者较高的认识水平和敏锐眼光,在对作品的领悟和把握上甚至会远远高於作者的见解。
跳出作品,还需要读者具有较高的审美鉴别力。审美鉴别力高的读者,才能分辨出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正确、进步、深刻与否作出准确的评判。在这方面,列宁对插在革命背上的十二把刀子一书的评论,就充分显示出敏锐的眼光和高度的鉴赏力。他在一本有才气的书一文中针对该书指出:「这是忿恨得几乎要发疯的白卫分子阿尔卡季·阿威尔岑柯所写的一本书。」而列宁认为「考察一下,切齿的仇恨怎样使这本极有才气的书有的地方写得非常好,有的地方写得非常糟,是很有趣的。」 「他的惊人的才华刻划了旧俄罗斯的代表人物——生活优裕、饱食终日的地方和工厂主的感受和情绪。在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看来,革命就是这样,并且正应该这样。烈火般的仇恨,有时(而且多半)使阿威尔岑柯的小说精彩到惊人的程度。」 由列宁的书评可以看出,一位高水平的鉴赏者不仅能够鉴赏优秀的作品,而且可以去鉴赏有问题、有缺陷的作品,在後一种情况下同样可以显示鉴赏者出色的鉴赏能力和水平。
原贴:怎样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hqllovehhy
“作品”和“文学作品”应该不同。作品应该是一个宽泛的,没有普世价值鉴赏的个人化喜欢,兴趣和写作结果。而“文学作品”的“文学”应该是一个社会性,历史性,未来性一个综合客观的特征。“文学”属性社会学,而不是仅仅属于写作本身,它要承担更丰富的社会性的东西。一部文学作品的出现不是作者,编辑,出版社,出版商可以主观预期,设计和噱头化。
mellamogata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文学除了拥有外在的、实用的、功利的价值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拥有内在的、看似无用的、超越功利的价值,既精神性价值。 关于精神,可以有诸多不同的定义。我们一般是在这样的意义上界定精神这一概念的:它是人内在的一种意向性存在,是人的理性与感性诸多心理因素的有机统一,是人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因而,精神的价值不同于物质的价值,它是内在的、本体的、不断超越自身的。文学艺术的创造活动是文学艺术家的精神活动,文学作品属于人类的精神产品,文学艺术的接受鉴赏也属于人们的精神领域的活动,所以,文学艺术的精神性价值应当是其自身最为内在的、基本的价值所在。正如早期的德国现象学学家Moriz Geiger指出的,“在艺术作品中,存在着一些构成其价值的确定的特性”,那就是艺术的精神性价值的特性,即它并不以为了实现某种目的的服务的手段,那么他就无法理解艺术。这些价值是作为存在于作品之中,作为被包含在艺术作品之中的特性而被人们体验的。” 艺术,在履行自己的种种“服务”职责时,反而已经忘记了什么是它自己,而我们在拥有过多“艺术作品”时却失落了“艺术的精神”。 艺术,并不仅仅是工具,甚至也并不总是“作品”。但是艺术在本质上是一种生存方式,生活态度,生活的内涵,是生命赖以支撑的精神。
原贴:如何理解文学
amy_棒棒糖
首先要有文学爱好和写作冲动。其次是要有读过100部小说的经历。再次是要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水平。第四是有丰富的社会经历。第五具备超常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srain
01.总述鲁迅和胡适谁的文学水平更高?各位,要解决这个问题,咱首先得说说如何评价文学水平的问题。按照《中国小说史略》的说法,评价一个人的文学水平,首先要看他的作品的知名度;其次要看他的作品的思想性,也就是质量;第三是看他的作用的影响力;第四是看此人的作品是否符合时代潮流,符合人民的需求。小编认为,从以上几个角度分析,应该还是鲁迅的文学水平更高一点。
02.为什么说鲁迅的文学水平更高?大概在1924年左右,北大出版了《汉文学史纲要》。书中提到,鲁迅写作,并不刻意 追求词藻的华丽,或者篇章的恢弘。相反,他更注重思想的深邃性。很多时候,他更像一位战士而非文人。他手中的笔,就是他用来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你看《阿Q正传》中,鲁迅用一根筷子,就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其思想之深刻性,以及表现之经典性,使其至今仍是历史教师上课时必举的例子。再说胡适,整本《尝试集》,愣是找不出一段,是历史课堂能用的经典史料。由此可见,鲁迅的文学水平更高?
03.还有哪些理由?
还有,从影响力看,鲁迅也更胜一筹。据史料记载,这两人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但相比较而言,鲁迅的名气更大一点。举个例子,1925年,鲁迅因为支持女师大风潮,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免职。当时的民报上,开始以“民主斗士”来称呼鲁迅。而这样的待遇,胡适似乎没有。至于作品的知名度,那就简单了,看看现在的历史书吧,里面有多少鲁迅的文章?又有多少是胡适的?
东东不太疯
其实我看,想写长篇小说不需要太高的文化水平,但是一定需要最基本的剧情整理能力,先要确定你的剧情究竟要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其实很多长篇小说,看着篇幅很长,实际上仔细读读就知道,整个剧情其实就是好几个短篇拼起来的。所以基本上只要设计好开头结局和大致的剧情发展方向,基本上只要能写短篇就能写长篇,只要能把每个篇章设计好就行
告别铩羽
原贴:求文学水平高的网络小说!
Lorena-Yi
原贴:求文学水平高的网络小说!
shou金子送NZ
原贴:求文学水平高的网络小说!
青者柠檬也
原贴:求文学水平高的网络小说!
顾颖
灵犀
糊涂hiker
晓瑷
原贴:玄幻小说文学水平
dillonking
原贴:玄幻小说文学水平
wxjzgx
原贴:玄幻小说文学水平
ヅ坏気⑽哫
彬彬
青梅
柠檬茶悠香
Lisa.Ding
原贴:如何理解文学
白衬衫
南歌
阿帅阿大
悲剧,就是把一朵花撕裂给人看。
文学是人学,是抵达人心的艺术。艺术有艺术的规律,小说有小说的原理。
小说者,戏说也。在不违背客观规律、现实背景和生活真实情况下,发挥艺术想象,是小说的基本原理。
科学的对于伤痕文学的态度有二,一是包容,二是对伪远之,对真存之、对优祟之!
是为答。亦然握手周未。
马小珊儿DD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伤痕文学是指20世纪80年代小说发展紧承着70年代末的伤痕小说。伤痕小说给青年一代的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如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等;伤痕小说对社会产生较大反响的作品有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王蒙的最宝贵的、李陀的愿你听到这支歌、韩少功的月兰等。伤痕文学是提倡能以形式主义的创作方式,并写出具有一定历史深度和思想深度的文学作品。
伤痕文学也具有“反思文学”的标志,其主要作品有高晓声的李大顺造屋、路遥的《人生》、韩少功的《西望茅草地》、王蒙的《蝴蝶》等;
伤痕文学也有从文化的角度去反思,其最终还是揭示了各个阶层人的悲喜所产生的原因。文学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的文化产物,其文化的产生,或多或少,都给人一定的感染。
伤痕文学的产生,不得不说,这是文学上的一个重大的历史转变。每种事物的发生,都会对其发生的过程带来一定的变化,这也不局限于伤痕文学,或小说。
伤痕文学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人性的反思以及考问。文学多半指人学,有关人的学问,首当其冲的应是对人性的反思。
伤痕文学是一次文学思潮的涌动,也是掀起文学浪潮的一次变动。为此,伤痕文学是具有变化性的,它会因某种原因的变化而变化。
总而言之,伤痕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是意义深刻的,也是值得反思的。
夜凉如水
所谓伤痕文学是一个特殊时期的文学现象,这个标签并不美丽,其寿命也并不长久。文学应当是时代的号角,要激励人民永远向前进。一些作家把自己视为社会的审判者,社会的法官,并把自己美化为是以人民的名义。如今天的方方,抗抗等人。其实是挂羊头卖狗肉!
CHERRY_璐璐
"伤痕文学"的笔者有一定的狭隘性。虽说那个年代欣赏的东西少了点,但毕竟是正能量的东西。如果真谈到"伤痕文学",我认为真正的"伤痕文学”已经严重侵蚀到小学教材中,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及民族英雄的教材纷纷下架,取而代之的西方内容的教材(共十二册的小学教材中,520篇就有80篇涉及西方内容约占比例15%)孩子的教育方向在何处?这么严峻的问题难道不是最大的“伤痕文学"吗?
乌将军
伤痕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十年文革时期,“四人帮“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对古今中外一切文化遗产,大加鞭挞,把所有的文学名著,都当作毒草,当作封资修的黒货,大力批判。
文化禁锢的结果,就造成了七亿人民只能看七个样板戏的结局。当时的报纸,全国上下,大报小报基本上都是一种声音,当时群众戏称这种现象为,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确实也是,当时全国所有的大报小报,似乎都只有“梁效"一种声音。
人民是需要文学艺术的。因此,在文学园里百花凋零之际,人们盼望文艺园地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
伤痕文学应运而生,成为时代文学潮流。文革刚刚结束的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由于极左思潮和两个凡是在人们心里已经根深蒂固,反映在文学创作上,不能突破“三突出“的基本原则,因此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政治化,模式化,脸谱化。有千人一面之感。
发表在1977年第一期《人民文学》上作家刘心武的《班主任》,像始暖还寒季节盛开的迎春花,喊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口号,说出了人们心里想说的一些话,因而引起了文化界极大的关注。《班主任》被评为当年度短篇小说一等奖。
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发表了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级学生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因作品揭露了文革的罪恶,引起了人们对文革的反思。这一批小说里比较出名的还有神圣的夜市,高洁的青松,《灵与肉》,灵魂的搏斗,《大墙下的红玉兰》等等。因为这一些文学作品都具有伤痕的特症,有评论家把这类作品都列入伤痕文学范畴。
伤痕文学的历史意义和艺术局限性。卢新华的小说《伤痕》,在文汇报发表后,全国20多家省市广播电台先后播发,新华社,中新社先后播发新闻。
法新社,美联社的驻京记者,对外报道说,文汇报刊载《伤痕》这一小说,说明了中国出现了揭露“文革"罪恶的伤痕文学。
可以说,我国对文革的全盘否定,最早是在文学领域这一块开始的,文学最早提出了人们受极左思潮影响出现的误区,比如在《班主任》中,大家连看都不看,却一至认为法国作家的《牛虻》,是一本黄色书籍。
后来中央党校开展了一些理论探讨,比如说关于"两个凡是“的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可以说,文学也具有一定的舆论作用。
当然,我们现在看这一类作品,也是有一些缺陷的,比如说,显得比较稚嫩,没有揭示出悲剧更深层的东西。
总而言之,伤痕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也是具有里程碑作用的,曾经有力的影响了后来文学的发展。比如说后来的反思文学,也正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之上的。我们今天重读这些文学作品,仍然具有一定的艺术借赏作用。
谢谢你的阅读,欢迎关注我,让我们一起讨论。
Leo1002
最不喜欢看更谈不上鉴赏所谓的伤痕文学。
谁的伤痕?绝对不会是占人口总数绝大部分的广大工农兵的,充其量无非是某类知识分子内心抗拒知识分子到实践中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拒绝体力劳动转变思想,自负清高,在那个时代或许受到过冲击,怨恨牢骚化成了愤懑和积郁,用偏激夸张带着戏谑的文字表达出来,嘲讽那个轰轰烈烈正能量的时代和伸张自己的愤懑。
无论哪个时代总会有人喜欢有人就不喜欢,喜欢与不喜欢那得看是多数人还是少数人,他们在总人数中的占比。
伤痕文学是小众文学,有共鸣反应的只能是有相同情感的少数人,绝大多数同时代工农兵和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并不以为然,所以也引不起共鸣。
只是个别人的人生和个人情绪自我写照,没有普遍性,共性,所以多数人不爱看,因为同时代的人一看就明白作者是哪类人,是作者个人情绪的发泄,唤不起别人想读下去的欲望,大体读一读,或者翻看一下就不了了之了(本人亦如此)。他们有的作品被大家知道是得益于编导演们二次创造搬上了影屏。对出生于后时代的人起了很不好的作用,但他们看后因为没经过那个时代,所以也没有多深的印象可以拿来嘴嚼。伤痕文学只能是在后时代出现的情绪作品,没有什么正能量,发泄完个人负面情绪,很快就湮灭了。也就是迎合了后时代政宣符合了某类人的情绪适时夸张的发泄文学吧!没有什么价值的,既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也没有什么历史意义,更无教育意义,那么,这样的作品会起什么社会作用呢?也就著作者得了不少出书费之类吧!它在现代文学史上只能是一笔带过,仅此而已。当然,有的作品可能会得到西方的青睐鉴赏。你懂得。以上个人实话实说的看法。希望不要被删。UNick的梦想
伤痕文学是特定时期出现的一种文学体材(时下比较流行的说法叫“文本形式”)。
应当承认,它在一定程度上反印了一个时代的背景,包括人们对这个时代的反思、感悟、反省、质疑、鞭挞甚至诅咒等。像欧洲的文艺复兴一样,它曾经掀起过好一阵子的文学创作波澜,形成过一种文学创作现象。
我个人认为,伤痕文学即便如此,但仍表现出激进、草率、片面、浮浅等硬伤。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印记,正确的反印这种印记需要相当长时间的沉思、积累与沉淀,而不是简单的再现、狭隘的刻画与哗众取宠的抨击。
茶亭
文学作品的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宣泄!”伤痕文学的出现是经历10年文革压抑后的人们找到了一个宣泄的窗口。文革中不敢说的话,不敢做的事,此时都可以无比正确地、畅快淋漓地吐出来,且没有任何太多的顾虑。
正因为如此,文革结束初期出现的伤痕文学作品多以短平快的短篇小说为主。如卢新华的《伤痕》、刘心武的《班主任》、张贤亮的《灵与肉》等。
但这一时期发表的伤痕文学,由于急于表达,急于宣泄和受当时创作导向影响,存在着许多问题,或者说其文艺性还是比较稚嫩的。
一、暴露文革时期丑与恶的现象比较功利化、急迫化,说教痕迹比较明显。在艺术上有稚嫩、斧凿和矫揉造作的倾向。
二、对文革产生的原因分析得不够深刻,人物塑造脸谱化严重,好人干好事被迫害,坏人干坏事终被揭露。
三、伤痕文学作品虽然注重悲剧意识,但悲剧意识不彻底。通常都是好人在故事过程中饱受苦难,而故事结尾处都会柳暗花明,奔向美好的人生。这样大团圆式喜剧结尾的小说悲剧力量不够,不能引起读者对社会、人生进行深刻的反思。
虽然,伤痕文学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相较于文革时期样板戏式的单一文学样式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进步。好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样式往往多产生于风云动荡之后的尘埃落定之时。因为要否定之前,要反省以往,要评判过去,这样的创作氛围正好给了文学创造者一个说真话吐真言的契机。
夜行神鱼
开始对这些作者非常尊敬,随着时代的发展及阅历的加深,终于明白这些作者只不过是些在那个时代受点委屈之人。借文学作品来表达对那个时代的不满。终究是些跳梁小丑,是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sigridfox
首先,我们要知道伤痕文学产生的背景。
1976年10月,一个噩梦般的时代结束了。 当新的生活还处于酝酿和探索之中,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已经处于最复杂最深刻的状态。文学界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开始全面拨乱反正,出现了现实主义回归热潮,这一回归浪潮中的文学“一起步就向现实主义的艺术格局靠拢。不回避现实既定的尖锐性,也不死死恪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光明结局,而是大胆地踏入历史的纵深地带,去看取历史悲剧所造成的痛苦的现实人生,去宣泄悲剧时代里人民压在心底的悲剧情感,以真实作为旗帜。这一时期,与其说是文学在想象,不如说文学在记实。”而在这不重想象重记实的现实主义复归文艺思潮中,“伤痕文学”无疑处在源初之位。
“伤痕文学”通常都通过讲述十年浩劫中不同寻常的故事,表现人民群众的灵魂创伤和精神内伤,表现是非混淆的不合理现实所造成的畸形的社会现象和变态的社会心理,引起人们对十年动乱的思考。作家、包括整个社会的躁动与激愤、控诉与哀怨,形成了“伤痕小说”的主要特征。其创作的作品主要是小说,尤其是中、短片小说,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它们也与伤痕小说概念等同。
其次,我们要知道伤痕文学出现的原因。
“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起因于这一场许多中国人无法回避的事件,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作品所讲述的悲情故事,触及了被常时间的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所摧残的人间亲情,唤醒了已经厌倦了紧张的斗争的中国人内心感情中久遭压抑的一面,成为此时关于思想解放和艺术民主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再来看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品。
1977年11月北京作家刘心武刊发于《人民文学》第11期的短篇小说《班主任》,打破了文坛的僵滞局面,给沉寂、封闭的文坛冲开了一个突破口。小说大胆、真实地将十年动乱所造成的“心灵灾难”毫无隐晦地表现出来。当时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甚至有些论者认为该篇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与六十年前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的救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的呼声遥相呼应,使小说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启蒙精神。 接着,刊登于1978年8月11日的文汇报上的卢新华的小说《伤痕》,再次震动文坛。它也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治疗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从此,以该作品命名的新时期第一个小说创作潮流“伤痕小说”拉开了序幕。
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影响较大的有《神圣的使命》(王亚平)、高洁的青松(王宋汉)、灵魂的搏斗(吴强)、《献身》(陆文夫)、姻缘(孔捷生)等知青创作,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大墙文学,以及冯骥才早期在“伤痕文学”中艺术成就相对较高的铺花的歧路、啊!、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代表的农村“伤痕文学”等。
从艺术内容来说,早期的“伤痕小说”大多把上山下乡看作是一场不堪回首的恶梦,作品中充溢的是往昔岁月中苦难、悲惨的人生转折,并在肉体和心灵上亲历了人情冷暖,亲历了严酷与温馨交混,希望与绝望相杂。生与死擦肩而过,笑与泪顺颊而溢。“表现祖国在动乱之中的巨大灾难,表现道德良心在悲剧时代里的沦丧,表现青春、生命在非常时期内所遭到的凌辱与毁灭,表现爱的痛苦与失落,表现人的非人遭遇,成了文学的神圣使命。”
例如作为“伤痕文学”的重要起源的小说《伤痕》讲述了从革命伦理向血缘和家庭伦理的回归的故事。它从“人性”出发,构成了对于现代基本主题“革命”的追问。小说的主人公王晓华母女隔离、亲情断绝,在“回家”的火车上,孩子睡梦中本能性的“妈妈”的呼唤勾起了主人公的记忆。小说控诉和谴责革命粗暴、野蛮地剥夺了“天然的”人伦情感。于是小说中的另一个人物苏小林自然发出了这样的追问:“你说革命者会是一个丝毫没有感情的人吗?”因此,自然的天理人情和非人性的“革命”构成了尖锐的对立。这种感伤情绪在后来的“反思文学”中得以深化,转为带着对个人对社会对人生对未来深刻思索的有意识追求和奋进,将一场神圣与荒谬杂揉的运动不只简单归咎于社会,政治,同时也开始探讨个人悲剧或命运与整个大社会大背景的联系。
从艺术审美来看,早期的“伤痕文学”艺术成就不高。刚刚从梦魇中醒来的人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诉说,情绪激动,感情过于浓烈,叙述过于急切,揭露曝光丑恶的功利性过强,说教味浓重,艺术上的幼稚、矫揉造作,斧凿的痕迹较明显。
但是“伤痕文学”的政治意义大于文学意义,所以自其问世后即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因此这也是我个人的看法,如果你喜欢的话给个赞再走呗~
rockyolive
什么是伤痕文学?就是诬蔑造谣抹黑文学。我见证了新中国60多年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砥砺前行,每一步都是坚实的,每一步都是辉煌的,可歌可泣。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不能用现在的标准去评判过去的行为。当我们爬到山顶回过头去不能说山腰的那几步是多余的。所谓伤痕文学缺乏生活基础,读之无味,三观不正,让人恶心。
ruirui
文学作品的创作,是极其复杂的高智力劳动;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本源。既然社会生活跌宕起伏,纷繁复杂,各类主题,风格的作品便应运而生;所谓揭露社会生活阴暗面的“伤痕文学”即使如此,应该怀柔包容。只要作品不是刻意夸大其实,意图抹黑客观事实,就应该允许这类作品出版发行!!
屯儿里的北京妞儿
不知道伤痕文学为何物
然后查资料显示
自1977年始,一大批反映十年动乱给人们心灵带来创伤的小说相继问世,这些小说沉痛地揭露出十年动乱给我们民族带来的灾难,带给人的悲惨遭遇和内心创伤,深刻地提出了一系列与千百万群众命运休戚相关的社会问题,并引导人们去思考悲剧的原因。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是伤痕文学开先河之作。伤痕文学意义在于对文革的整体否定,但作为刚刚摆脱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也就十分的局限,那就是作品内涵不深,表现技法也比较幼稚。
感觉就是年代剧,有时代特点,可以了解一下,毕竟有很多人经历了那个时代,毕竟那时候发生了很多故事,毕竟那是我们无法抹去的历史。
对错不评价,那故事里的人们,至少是感情真挚,生活的一段过往。爱恨都随风,往事依旧在。
、Na`
中国文学经过“文革”那场严霜打压,叶落枝枯几近死亡。文革结束后,压抑十年的文人开始掀起了文学创作高潮。这时的创作虽然题材不同,但思想内容一致。多是揭露文革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以及给人们意识上的扭曲和心灵上的创伤,这便是伤痕文学。
文学为政治服务,伤痕文学配合了中国当时的政治形式。每一部小说都是在叙述悲剧故事之后,给读者展示了光明的前景,鼓舞人们在充满的阳光大道上前行。
伤痕文学是由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我读过刘心武的《班主任》也是伤痕文学的代表。小说揭露了“四人帮”极左思想对青年学生的毒害,小说里讨论女生夏天可不可以穿短袖衬衫,这在今天看来就是笑话一则。
班级里的团支书,班主任张俊石老师的得力助手谢慧敏是一个被“四人帮”极左思想毒害至深的“好学生”,大夏天的,她不仅穿长袖,还要把领口扣得严严的。然而她把《牛虻》看成是“黄书”“毒草”,竟然和请她到家看书的班干部同学石红吵了起来。
小说中的男一号张俊石老师是光明中学初三三班的班主任,中共党员,为人严肃庄重,深受学校领导器重和学生们爱戴。当校党支部书记要他接收流氓学生宋宝琦时,他毅然答应。并且到家里走访,顶着别人的议论极力地挽救被“四人帮”毒害的孩子。多么像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里的呼唤的:救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们呀!
伤痕文学是时代的产物,尽管存在着肤浅等问题,也是整个中国文学大河之中一朵不可或缺的旖旎浪花。
下底传中
几个内心极度黑暗的跳梁小丑,光天化日之下,宣泄自己的猥琐,獗劣的表演,短命的闹剧,淹没在人民群众的鄙视中……
文学是为工农兵服务的,脱离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观念,注定是昙花一现,烟消云散!
Coco TSANG
文学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伤痕文学也反映文革期间的状态。对我们了解那个时期的政治环境人们生活状态有所帮助。从文学鉴赏角度看伤痕文学属于悲剧,从结构角度看应给故事一个光明的尾巴。
flame_
伤痕文学经不起时代的考验/只不过是随时发表一下怨恨和仇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我看是件了不起的好事/让城里的青年体验一下中国低层现状/从而树立起振兴中华远大志问,动乱十年多少革命者深陷牢狱之灾/但他们信仰更加坚定/我们现代人难以理解邓小平刘少奇贺龙彭德怀等老革命那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限热爱胸怀:壮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要革命就牺牲/伤和痛对他们来说无所谓一这就伟人
xiaoyuesdu
“伤痕文学”的名称,源自卢新华刊登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随后,揭露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影响较大的有《神圣的使命》、高洁的青松、灵魂的搏斗、《献身》、姻缘等知青创作,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大墙文学,以及冯骥才早期在“伤痕文学”中艺术成就相对较高的铺花的歧路、啊!、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代表的农村“伤痕文学”等。
伤痕文学的问世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端。伤痕文学的作者们以清醒、真诚的态度关注、思考生活的真实,直面历史,这就是伤痕文学的精神实质。“伤痕文学”涉及的内容很多,但大都是以真实、质朴甚至粗糙的形式,揭开人们心里的伤疤。但是,在艺术表现上,"伤痕文学"显得十分幼稚。如在《班主任》中,作者这样形容张俊石老师:"像一架永不生锈的播种机,不断在学生们的心田上播下革命思想和知识的种子。"另外,由于"伤痕文学"作者们关注现实的强烈的责任感,他们常常会压抑不住激荡的情感而跳出来对某个情节直接高谈阔论,使作品的情感表露不免趋于肤浅。
而且,"伤痕文学"作品中虽然重新出现了悲剧意识,但其悲剧精神却具有表层性的弱点。鲁迅曾经说过,"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伤痕文学"只是停留在悲剧的第一个层次上,作品一味注重悲惨故事的叙述而忽视了对人格的刻画。这样,主人公就只是单纯的受难者而非美的体现者,其悲剧只是灾难的展现而不是"美的毁灭",只能引起人们"兔死狐悲式"的同情而不能给人以永恒的的震撼和心灵的升华。
最后,"伤痕文学"模式化的喜剧结尾也是它的一大弱点这些作品往往在结尾加入一个"前途光明"的机械性预言,或大团圆式的喜剧性结局,以至淡化了悲剧效果,影响了作品的深刻性。但不管怎么说,“伤痕文学'在新时期文学中具有开创意义,这一点依然是应该肯定的。Nicoledlee
伤痕文学其实是一种发泄和牢骚,是随着时代应运而生,以文学体裁这个形式达到否定文化大革命的目的。揭开了伤疤,重现了部分知识分子难忘的过去,也是对过激的政治运动的反省。不堪回首的时代,带来了刻苦铭心的记忆。现在看来,不可置评。只能留给历史作出公正的回答。
小丸子爱小丸子
伤痕文学主要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该干什么而不知道干什么这是一个时代的错位。从身体到心理都收到了极大的伤害,而回过头来内心深处的一种反思。当然这主要是一些学者作者在文学作品中的一种表达。其实往日不可追,来日犹可为。思考者想的是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问题发生。
文学它有时代深刻的烙印,将这个时代融入细腻的文字当中。从人物形象来看才更加丰满也更加真实,饱经沧桑才能崭露锋芒唯有进取才能屹立不倒。没有发热发光的机会那就不断的强大自己,而一旦有了这样实现才华的机会定然不负时代不负自己。在各自的领域有了长足发展,文学也不外乎如此。
其实任何事情都是摸索出来的摸索着前进的,并且还回犯错误。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改变的勇气。一旦有了这样的勇气必然是跌跌撞撞势不可挡。文人作为时代最前沿以文字书写以笔做思考,记忆中必然有不同寻常之处。
颜溪囍撒欢儿
不少人在这里鞑伐“伤痕文学”,确实这些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伤痕”文学——谁的“伤痕”?怎么产生的这些伤痕?代表作有哪一些?为什么叫做“伤痕文学”?......
不用说,从文学鉴赏的角度看,伤痕文学根本就“不入流”——大多数伤痕文学作品都非常粗糙,彼时哪有什么时间顾得上精雕细琢?
所谓“伤痕文学”,其实没有严格的时间以及内容的限定;伤痕文学得名于一篇短篇小说,这篇小说名字就是《伤痕》,其内容是描写知青生活,作者是卢新华。最早刊登在1978年8月的文汇报上。
与其说是“伤痕文学”,不如说是“反思文学”,另外,还可以称为“知青文学”;当然,伤痕文学的题材远远不止知青生活。
比较有影响的作品有——
反映知青生活的《神圣的使命》、高洁的青松、灵魂的搏斗、《献身》、姻缘;还有从维熙的“大墙文学”《大墙下的红玉兰》;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反映农村的“伤痕文学”;刘心武反映教育“伤痕”的《班主任》等等。
根据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的也不少,比较有影响的应该是姜文刘晓庆主演的电影《芙蓉镇》(古华)。
这些都属于伤痕文学的范畴,简单说,在那个黑白颠倒的岁月里,各行各业都布满了伤痕,这些伤痕不仅仅是肉体上的,更是触及了灵魂;这就是“伤痕文学”产生的根本原因。
前面说了,这些作品当然没有也不可能做到精致典雅;精致典雅就不是伤痕了——这是那个年代的反思——在痛苦的回忆中力图冲破思想的牢笼!
伤痕文学不是无病呻吟,更不是“小资”的情绪;今天回顾伤痕文学,讨论伤痕文学无非是要提醒善良的人民力戒选择性失忆——凡是历史都不能虚无。
jh_xr
从文学鉴堂角度看,根本就不存在“伤痕文学“这个概念。
这是一个政治概念,关于类似的概念早在80年代就出现过,概莫能外的在“非白即黑"的黑白思维模式中。比如当年的“歌德”与“缺德"之争吵,便是一帮不懂文学的人挑起的无聊争论。
与纯文学没什么关系。
真正的文学鉴赏,在于文字的美感与语言的情趣,小说的故事独到也很重要。
总之,只要是用文学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并得到许多人的共鸣,便是好作品。
cbxwh
严格的说,那一时期的伤痕文学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不是主流。虽是一小部分但足以毁掉一代人,令时代付出惨痛的代价。重读《伤痕》至今能够使人撕心裂肺。
那时期的文化、文学主流,之所以出现井喷也是多年来的一种挤压后的自然喷发。当然啦伤痕文学也在其中。
如何鉴赏伤痕文学?从另一种角度看,既迷茫、空虚,又是找不到前路的自然渲泄。那种渲泄没啥大境界,只为渲泄。不过,伤痕文学是历史的天空上,一棵耀眼的噙满泪花的明星!
以上是对伤痕文学的浅显认识。
chr123hb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很乐意谈谈我们口中的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是20世纪70~80年代的文学形式,它得名于卢新华创作的短篇小说《伤痕》,主要反映“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
所以也可以叫伤痕文学为知青文学,有人说伤痕文学是揭伤疤、没有一点意义,那么伤痕文学是不是真的没有意义?
也不是,起码上伤痕文学反映了我国某一段时期,普通大众的真实生活。
但伤痕文学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揭露,而在于反省、在伊对过去苦难生活的反思与重新认知,是一种对自身生命意义的升华。
如作家刘心武创作的短篇小说《班主任》,讲述了某中学教师张俊石如何尽力挽救一个,在四人帮毒害下不学无术的中学生的故事,他不仅对文革麻木的心灵进行展示,也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因此更多的意义在于正视苦难,以及走出苦难重建新的生活。
所以从这一意义上来看,伤痕文学不但不是“伤痕”,更是对过去时期中国人精神的重建,是对过去精神枷锁的打破,真正实现解放思想,帮助人们从历史教训中吸取经验。
如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宗璞的弦上的梦、陈世旭的小镇上的将军、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郑义的《枫》等,都是优秀的伤痕文学作品。
正如作家梁晓声在接受《秘书工作》采访时所说的,人应该有两个故乡,一个是现实地理的故乡,另一个则是精神上的故乡。
我们这一代人中,有的背负政治包袱,被打上了形形色色的烙印,甚至返城后还走不出那个阴影,这样的人有很多。
如何从各种磨难中走出来,精神上强大起来,变得更坚强,这才是伤痕文学所具有的意义。
荷似兰香
现在一些个人回避或抵触伤痕文学,这不实事求是。文革一年,人性的假丑恶暴露无遗。我们并不想在伤口上撒盐。但遗忘却是我们些人的强项。揭示它,是为了不使那样的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