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 有一则评论这么说:如果说梁羽生是新武侠小说的开创者,那么金庸就是新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许多武侠迷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浸淫多年后断言,金庸之后无武侠。我当然也这么认为。无论是在文笔抑或是人物塑造方面,金庸的成就都是后来者无法望其项背的。当我看到其他小说家的作品时始证明了我的看法是正确的。现在回忆起来,当初偶尔拾得两本粗糙不堪的《侠客行》,当时才5年级,字还认不全,就囫囵吞枣地把整部书通读了下来。那时候小学生之间流行小台灯,由两个五号电池供电,偷偷从家里取了钱,买下小台灯,晚上钻在被窝里挑灯夜读,兴之所至,不知其倦。感觉最温馨的章节是《笑傲江湖》之学琴,盈盈扮作年高德劭的老婆婆教病入膏肓的令狐冲学弹清心普善咒,一个愿教,一个愿学,最绝妙的是盈盈脸薄,“偶然说了一句关切的话,立即杂以他语,显是不想让他知道心意”,而令狐冲则是完全不知其所以然,认定隐于竹帘后面的盈盈是个关心自己的老婆婆,对盈盈一点点透漏出来的爱意理解成为长辈对晚辈的关心爱抚,而后竟然说出了对小师妹的苦恋而不果。每每看到这一节,心中恍有所悟,离身而起,不复能言。而最童真的一段则是《倚天屠龙记》之穷发十载泛归航。 ——殷素素突然指着南方,叫道:“那是甚么?”只见远处水天相接处隐隐有两个黑点。张翠山吃了一惊,道:“莫非是鲸鱼?要是来撞木排,那可糟了。”殷素素看了一会,道:“不是鲸鱼,没见喷水啊。”三人目不转瞬的望着那两个黑点。直到一个多时辰之后,张翠山欢声叫道:“是船,是船!”猛地纵起身来,翻了个筋斗。他自生了无忌之后,终日忙忙碌碌,从未有过这般孩子气的行动。无忌哈哈大笑,学着父亲,也翻了两个筋斗。—— 我初读时,以为一个10岁的小孩如何能够“哈哈大笑”,于金庸无意中的笔误殊不以为然。再接着往后面读时,却越发觉得这四个字把一个童真有趣涉世未深的小孩子的活泼可爱写得跃然纸上,真可谓神来之笔。通过孩子的角度,与残酷现实世界作对比,间接得体现出了未来路途的不可预期,为张翠山夫妇的惨死、张无忌九死一生的江湖闯荡稍稍隐了一点伏笔。 古龙 金庸之后,我再读的是古龙。因为人人都将古龙与金庸放在一起作比较,大家都觉得,有资格跟金庸一较短长的只有一个古龙。最先看的是楚留香系列。看第一眼的时候,便强烈地感觉到古龙与金庸的差别在哪里了。从形式上看,古龙后期的作品,也可以说是代表古龙写作水平最高的那些作品,都是由短句“拼凑”起来的。在小说情节的推进期间,常常穿插一些警世之言。这些短句,大多说写男女间的关系,涉及到肉欲以及爱情。从男人的角度体会所谓的爱情是什么东西,女人又是怎样的的动物。看多了这些无聊的句子之后,便不再想看他的作品了。偶尔翻了翻他前期和中期的作品,我倒是觉得这些作品还值得一读,于是便去看了他的《武林外史》、《圆月弯刀》之类。如果说金庸的作品是国画,那么古龙的作品就是漫画了。对古龙的不喜爱全是个人的阅读习惯使然,我没有有一点想诋毁古龙。他比那些模仿金庸文笔以及后来那些模仿他的作家比起来,有自己独特的高明。有人这么评价古龙:“古龙则追求武侠小说的语言欧化,他擅长写短句与分行式,对话中多警句,交代事情来龙去脉多段落,多层次,他力求把句子写得很美,很可玩味,很有哲理,给人一种面目一新的格局。古龙在语言上的创新,当然不能说绝对成功,但古龙的新文体毕竟突破了武侠小说的原有文体,并形成了一种自己的新的语言艺术风格。”这个评价是很中肯的。他的那些忽略招式,只讲意境的武侠风格,让我强烈地想起了日本的动作类漫画,譬如灌篮高手、《浪客剑心》等。让读者充分地感受到格斗所带来的的感官刺激。楚留香、陆小风之流,基于一张好看的脸之上,潇洒仁义,武功卓绝,朋友多多,红颜多多。他们的内心是中国化的,武功则是日本化的,中日合璧才创造出了这些卓绝的武侠形象。我不喜欢古龙,主要原因还是他的文笔以及对人物的全方位塑造。他没有金庸对中国文化的学习之深,没有金庸儒雅的文风,这还是次要的;他笔下的主人公,先天的成分占了很多,后天的努力对后来的成功好像根本体现不出来。像楚留香,根本是一个横空出世的人物,完全没有过去。在他的行进的路途上,宝马、香车、美女、好酒从来都不缺,这样子行走江湖谁不奢望,但又有谁相信这是真的。偶尔一两次失误也是人之常情,这样更体现了香帅对美女的爱护。李寻欢还好点,起码还有那么一点过去,一点辉煌的过去,中探花,做官吏,做武者也是因为个人喜好。总之,我觉得古龙笔下的人物是舞台上的明星,无论做什么、怎么做,举手投足一派珠光宝气,浑没有人间的气象。古龙以及他的作品,更像是娱乐社会催生出来的产物。或许本来就是吧。
古龙和金庸小说的区别
王妃叫表妹叫文文
金庸写大侠,古龙写浪子,金庸写上流社会,古龙写江湖,不涉庙堂。金庸写实,架空历史逻辑,古龙写意,不在任何时代,人在的地方是江湖。金写家国情怀,侠义本色,古写江湖凶险,快意恩仇。金写主角成长,武功奇遇,古写主角开篇满级,不讲师承来路。金写情节,武功用实描法,打半天还不分胜负,古写情节,武功用点晴法,说话要讲半天,动手一招决生死,从不军心理描写。金写人物丰满太多肉,古写人物素描真骨感。金写情爱一等十数载,像童话,古写欲望一夜之情深,更风尘。总的说,金庸是浪漫主义的架空历史,行侠仗义算豪杰,追求高大上,古龙是现实主义的写意江湖,快意恩仇真汉子,古龙更贴近小人物!喜欢古龙,梦回江湖
一壶好酒
古龙的小说,是以现代人穿越到古代的某个历史时期(相比金庸写的时代要安定和平),进行侦破,揭露,惩恶扬善为主旋律的,是现代人的江湖,是现在法制社会的江湖,凭借主角的正义,聪明,武功,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惩奸除恶,还社会以太平,坏人最终都要伏法,而且都能够比较讲江湖道义,而不是动用强大的黑恶势力及超强武功谋害主角及同伴(当然好人也死了一些)。古龙的江湖是人人的江湖,每个人都是江湖中的一员。金庸的作品,更多的是塑造相对混乱,动荡的历史时代,写英雄的成长,英雄的济世救民,拯救家国的侠义精神!金庸的作品有体现出一定的真实性,大气滂礴;而古龙的则比较理想化,有些虚幻,快意恩仇,邪不胜正除尽天下恶人,但是又是坏人无处不在特别多。
liutf
金庸武侠讲求内外兼修 一招一式 有板有眼
古龙武侠大多是一种意境 如圆月弯刀、小李飞刀
金庸武侠大多贴近历史 在历史剧情中插入武侠 以假乱真 合情合理 金庸笔下的爱情 大多经历风雨而不移 哪怕是悲剧也是荡气回肠 代表如李莫愁
古龙武侠 更多的是身处江湖 远离庙堂 并且古龙小说人物永远脱离不了酒色 古龙笔下的女人 大多心机深沉 爱情总是扭曲而充满悲剧 李寻欢 夜帝 等等
夜晚的骑士
古龙的小说情节相对散漫,却更为典折离奇,写的轻灵飘逸,洒脱浪漫莫如《楚留香》,在小说开篇对盗帅楚留香欲盗“白玉美人”而以便笺:“闻君有白玉美人,妙手雕成,极尽妍态,不胜心向往之。今夜子正,当踏月来取,君素雅达,必不致令我徒劳往返也。”此手法有如桃李春风扑面而来,别开生面。
山海寻远
个人觉得
金庸的小说比较大气,一般喜欢结合历史事件,有关家国、社稷、民族大事。而且场面宏大,涉及的任务繁多;
古龙的多刻画几个任务,有时风格比较神秘奇特,有些比较阴邪。有时带有悬疑色彩,人物也并不是完美的个性。男子血性、女子绝美。
原贴:金庸和古龙小说有何区别
每天100不够花
金庸模仿过古龙,但是,没古龙精彩。
大家先看看下面这个片段,你认为是谁写的,金庸还是古龙?
这两位乃是昆仑派铁剑先生门徒,塞外愚夫尧权与师弟笑天叟方觉。铁剑先生当年与师弟铜剑书生合用倚天、贯日双剑,扫荡天阴教,手诛苍虚上人,而他自己也重伤在太行山下,铜剑书生则远游江南,人剑俱不知下落。
只要提及倚天剑,大家可能就会错误地认为,那是金庸的专利。
事实上,在金庸写倚天剑之前,古龙已经写过了,金庸只是模仿古龙而已。上面这个片段,出自古龙的《苍穹神剑》,这部小说,先于金庸的《倚天屠龙记》。
金庸写倚天剑,说得头头是道,把神秘的倚天剑搞得像家里的水果刀一样。还是古龙精彩,一直到《苍穹神剑》收尾,倚天剑的秘密,依然无人知晓,依然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
为何说金庸模仿古龙?
〔1〕古龙在《苍穹神剑》里交代,倚天剑需要男女对练两仪和合剑法,才能破解其中玄机;金庸在《倚天屠龙记》里交代,倚天剑由杨过的君子剑和小龙女的淑女剑合铸而成。
〔2〕古龙在《苍穹神剑》里交代,倚天剑是峨嵋派的镇山神剑;金庸在《倚天屠龙记》里交代,倚天剑也是峨嵋派的镇山之宝。
〔3〕古龙在《苍穹神剑》里交代,倚天剑里藏着的秘密,关系到武林兴衰;金庸在《倚天屠龙记》里交代,倚天剑藏着的秘密,关系到武林安危。
以上这些相似之处,不能用巧合解释吧,就是金庸在模仿古龙。结果是,《倚天屠龙记》居然变成了正版倚天剑,《苍穹神剑》却降为山寨版了,真是委屈古大侠了。
问:金庸和古龙,谁更厉害?
答:金庸能写的东西,古龙也会;古龙的创新玩法,金庸就望尘莫及了。
有人会质疑,对于武功打斗,古龙只会粗枝大叶,不会细节描写。大家仔细看看,下面这个片段,算不算细节描写?
就在雷震天一串鞭的神功刚刚开始发动,全身都充满劲力和信心时,阿吉的剑已刺出,点在刚刚响起的一处骨节上。
他的出手很轻,轻飘飘地点下去,这段枯枝就随着骨节的响声震动,从左手无名指的第二个骨节一路跳跃过去,跳过左肘,肩井,脊椎…… 一串鞭的神功一发,就正如蛰雷惊起,一发便不可收拾。
铁虎的人却似被这段枯枝黏住,连动都已不能动。枯枝跳过他左肩时,他脸上已无血色,满头冷汗如雨。 等到他全身每一处骨节都响过,停在他右手小指最后一处骨节上的枯枝,就突然化成了粉末,散入了秋风里。
他的人却还是动也不能动地站在那里,脸上的冷汗忽又干透,连嘴角都已干裂,锐眼中也布满血丝,盯着阿吉看了很久,才问出了一句话。他的声音也变得低沉而嘶哑,一字字问道:“这是什么剑法?”
补充说明:
古龙在打斗细节描写方面,可以精确到细胞之间碰撞,远远超越了细节这个范畴。但是,古龙不愿像金庸、梁羽生他们一样,一场打斗描写就占据了半部小说,让人看得打瞌睡。
有人会质疑,古龙不懂历史,故意在小说里模糊年代。
这就是无稽之谈了,小说就是小说,为何要与历史挂钩。
这种观念,出自于认知的狭隘性,把金庸武侠模式假定为唯一标准。
事实上,古龙对历史也很有研究,而且还非常细腻。
如果你认真读过《决战前后》,就会知道古龙对皇宫的布局有多熟悉。皇帝在哪里吃饭喝酒,在那里睡觉,在哪里上厕所,古龙都描述得非常清楚。
就算皇帝的安保问题,古龙也能够如数家珍,甚至连皇帝的武功有多高,古龙都研究得非常清楚。
有人会质疑,古龙作品只是数量多,但是精品很少,不如金庸。
〔一〕金庸有15部武侠小说。
1.《碧血剑》、2.《越女剑》、3.《鸳鸯刀》、4.《白马啸西风》、5.《书剑恩仇录》、6.《连城诀》。7.《雪山飞狐》、8.《飞狐外传》。9.《侠客行》10.《倚天屠龙记》11.《笑傲江湖》、12.《天龙八部》、13《射雕英雄传》、14、《神雕侠侣》。15.《鹿鼎记》
不得不承认,金庸的所有小说,都是精雕细刻,都是武侠界的精品。
〔二〕古龙有65部武侠小说,随便扳着指头数数,精品都在30部以上。
1.《武林外史》、2.《名剑风流》、3、《绝代双骄》、4.《欢乐英雄》、5.《绝不低头》、6.《流星蝴蝶剑》、7.《风铃中的刀声》、8.《七星龙王》、9.《血海飘香》、10.《大沙漠》;11.《画眉鸟》、12、《蝙蝠传奇》、13《金鹏王朝》、14.《绣花大盗》、15.《决战前后》、16.《银钩赌坊》、17、《多情剑客无情剑》、18、《边城浪子》、19.《天涯明月刀》、20.《九月鹰飞》、21.长生剑、22.孔雀翎、23.《多情环》、24.霸王枪、25.离别钩、26.《萧十一郎》、27、《火并萧十一郎》、28.《大人物》、29.《七杀手》、30《三少爷的剑》、31《白玉老虎》、32.《大地飞鹰》、33.《英雄无泪》、34、《大旗英雄传》。
〔三〕顶级作品对比。
4、《白玉老虎》-神雕侠女。
10.《楚留香传奇》-?
11.《陆小凤传奇》-?
12.《七种武器》-?
也就是说,就算把古龙的经典作品楚留香系列、陆小凤系列和七种武器系列放在一边不管,单凭其它作品,就能够与金庸平起平坐了,这就实力悬殊。
问:金庸与古龙的区别在哪里?
答〔1〕
答〔2〕
答〔3〕
答〔4〕
答〔5〕
答〔6〕
答〔7〕
答〔8〕
答〔9〕
答〔10〕
写在最后:
我是小李飞刀,深度武侠迷,专攻武侠话题写作,感谢你读到这里。
写作不易,写长文更是辛苦,如果你喜欢本文,请点个赞吧,以便鼓励小女子继续创作。
谢谢!
如果你不喜欢本文,也请留言批评指正,以便在以后的写作中,小女子逐渐改正。
谢谢!
原贴:金庸和古龙的区别在哪里?
小丫么小二狸--
说到武侠小说作者,金庸和古龙是最常被拿来比较的。他们之间的区别在哪?这个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因为他俩真的差别好大,不论是长相,性格,爱好,还是经历,财产,寿数??不过,说难也不难。在我看来,金庸和古龙的差别,其实就是十个字而已。金庸是,人间,太阳,剑。古龙是,天涯,明月,刀。
金庸问的是:“我是谁?”古龙问的是“天涯远不远?”
前一问,是充裕、富足后的哲思,问的是人生的意义;后一问,是孤独、漂泊中的追寻,问的是人生的归宿。
金庸的侠是人间的侠,就像你和我这些凡俗之人,永远被人情世故包裹着,父母师长亲友君臣,江湖庙堂家族草莽,各种关系,侠客们都要一一面对。
他们基本上来历分明——书香世家陈家洛,?潘抗露?⊙罟?,又高又富段公子,土鳖翻身郭大侠。最来历不明的韦小宝,你也至少知道他娘是谁。
你知道他们的童年,他们的口音,他们的初恋。他们被金庸抛入江湖,就像你从校园踏入社会,万千巨浪,无数暗涌,他们遇到的每一点希望,每一个陷阱,每一步成长,你都感同身受。
古龙的侠不一样。他的侠是天涯的侠。
古龙不是不能写人间,但是能驾驭的范围窄,就像一个歌手音域有限。一写到小人物,就只好请出小酒馆老板张老实;一写到王公巨贾的生活,想来想去,也只有波斯地毯、小牛腰肉、美女脱光了往怀里钻。他写不出他们吃什么饭、送什么礼、聊什么天。
于是,古龙独辟蹊径,决然离开人间,把他的侠客发配去天涯。
他的侠客没有来历,宛如孤星,仿佛自天地肇始、江湖开辟的那一刻,他们就已经冷冷地在那里。
他们永远在赶路,却不知道要去何方。你不知道他们的故乡,不知道他们的初恋。你能看到他们此刻身边的女人,却不知道他们曾经爱过谁。郭靖遇到黄蓉,我们知道他多半会想起华筝;胡斐遇到苗若兰,我们知道他多半会想起程灵素。但陆小凤碰到一个姑娘呢?鬼才知道他会想起谁。
古龙的侠客,从不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他们的人生只有两件事:生存和死亡。他们生活的场景只有三种:床、酒馆、山顶(或者是房顶)——在床上纵情,在酒馆里社交,在山顶上决战。他们面对的人也只有三种:朋友、敌人、路人。或许你要问:还有女人呢?回答是:女人用过后基本属于路人那一类。
金庸写太阳,古龙写明月
金庸的侠客,常常是太阳般的武士。他们生时颂的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们死前唱的是“焚我残躯、熊熊圣火”;他们最伟大的战斗,华山、襄阳城、光明顶、雁门关,都发生在白天;他们最强大的团体明教,崇拜的是炽热的火焰;他们最强的武者姓东方,最好的武功名葵花,一切都指向太阳。
古龙的侠客,则属于月夜。
楚留香是属于月夜的——“闻君有白玉美人,妙手雕成,极尽妍态,不胜心向往之。今夜子正,当踏月来取。”
傅红雪是属于月夜的——“明月在哪里?就在他心里,他的心就是明月。”
每一个侠客都带着浓浓的夜的气质。在白天,他们是慵懒的、是潜伏的,只有到了夜晚才会出现。正如阿飞是月夜下的狼,西门吹雪是月夜下的冰,陆小凤是月夜下的精灵,李寻欢是月夜下的神。
所以,古龙最伟大的战斗常常发生在晚上。李寻欢和上官金虹那一战,是晚上——“燃着灯,灯芯已将燃尽”;西门吹雪和叶孤城那一战,也是晚上——“月圆之夜、紫禁之巅”。古龙的英雄,从不爱在白天决定自己的命运。
古龙写刀,金庸写剑
在古龙的潜意识里,常常觉得剑是虚伪、骄狂、自负的。他最爱写的一类角色,就是挂着名剑、不知天高地厚的纨绔子弟,然后被人各种羞辱各种虐。古龙要用孤傲的刀,来颠覆这个矫情的世界。
他塑造了无数成名兵器,但最伟大的毫无疑问——是小李飞刀。他的侠客里,用刀的永远比用剑的迷人——用飞刀的李寻欢比用剑的阿飞有味道,同样用飞刀的叶开比用剑的路小佳有味道,用割鹿刀的萧十一郎比用剑的连城璧有味道,就连古龙悉心打造的剑神西门吹雪,我觉得也没有孤独的刀客傅红雪来得深刻、复杂、动人
剑是白刃中的君王,高贵,优雅,平衡。金庸的江湖是属于剑的,十四部书里,刀真正唱了主角的只有三部:《飞狐外传》、《雪山飞狐》、《鸳鸯刀》,其余几乎全是剑的天下。
如果没有雪山飞狐,没有胡家刀法,真不知道金庸对剑要偏心眼到什么程度。
与剑不同,刀是兵器中的狂客,粗犷、暴力、直接。古龙的江湖,归根结底是属于刀客的江湖。
简单的来说:
金庸是,人间,太阳,剑。
古龙是,天涯,明月,刀。
泡泡
金庸小说以霸气的神功名字为亮点,什么降龙十八掌,西域蛤蟆功,一阳指六脉神剑,九阴九阳等等…
古龙小说以炫酷的兵器为主,什么小李飞刀,龙凤双环,没怎么提武功名字,到现在都不知道萧十一郎和连城璧的武功是什么,也不知西门吹雪的剑法名称,光知道这些人武功很高
原贴:古龙小说和金庸小说的区别
水游城乐新佳
必须金庸呀,我觉得同样是写武侠小说的,古龙的武侠更多的是局限在个人的情感中,而且说实在,古龙的小说爱情戏份太多了,各种纠结来纠结去的,反正我是不感冒。而金庸的小说更多的是写一个江湖,一个江湖的历史。他借用真正的历史最为大背景,然后塑造出一个个性格不同的人物个性,金庸的小说中,反派角色也有,但是说实在的,我除了特别不待见岳不群外,其他反面人物我都觉得还好,他们都是有故事有原因的
Kyle_Shi
【思品时间(武侠时间)侃金庸第1197期:金庸和古龙、梁羽生,区别到底在哪里?答案只有两个字!】
文/江湖一枝花
大侠们好,本期话题我们来侃侃武侠世界的三个大人物――金庸、古龙还有梁羽生。若论出道时间,梁羽生最早,然后才是金庸,最后方是古龙。梁羽生是公认的新派武侠开山人物,而金庸先生则是将新派武侠发扬光大的一代宗师,至于古龙,他是在梁羽生和金庸基础上,突破传统武侠创作手法,自成一路的武侠大师。金庸、古龙和梁羽生的作品都有自己的风格,本不该拿来对比,但是三人的作品时至今日,影响力却已经有了明显的差距。金庸武侠的影响,越来越盛,至于古龙和梁羽生,似乎正在被慢慢地淡忘。那么金庸和古龙、梁羽生之间到底差距在哪里?我们先来看看梁羽生。
梁羽生先生的成名比金庸早,而且两人还曾经是同事,经常在一起探讨还珠楼主那辈人的武侠小说。也因为梁羽生,金庸才有了投笔武侠江湖的想法。后来金庸先生推出了《书剑恩仇录》,横空出世的金庸,一下成了天下人的焦点。金庸和梁羽生也被称为是香江两岸的绝代双骄。然而,梁羽生的武侠历程,似乎都在走下坡路。从《七剑下天山》后,梁羽生也创作了《萍踪侠影》、《云海玉弓缘》这样的精品,但是也只是在情节和语言上,多了更多的提炼,若论艺术水准,都难以超越《七剑下天山》。换言之,梁羽生写了三十来年,共创作了三十五部作品,但是却一直在重复自己,很少有突破。有人曾经建议梁羽生,不要把太多经典的构思分散在不同的作品中,集中起来,经典会更多。然而,梁羽生的回答却让人很意外:“我只是为了多写。”其实,梁羽生先生本人对武侠小说的态度是影响他创作的根本,在梁羽生先生心中,武侠小说只不过是雕虫小技而已。然而,金庸先生却不同。金庸先生一生的大志向,就是要让武侠小说一样能够登上大雅之堂,成为文学经典。再来看看古龙。
古龙先生的创作也有过低潮期,尤其是早期古龙,几乎很多都在模仿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当然,古龙的性格也决定了他的创作风格,随性而写!写到拿就是哪,写多少算多少。所以古龙一生创作了八十多部小说,虽然有精品,但是次品也不少。在古龙不能握笔之后,更有许多作品的结尾都由别人代笔。这种创作经历也决定了古龙武侠很难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当然,古龙先生的创作方式和独具古龙标签的刻画描述,确实开创了武侠江湖的一片新天地。最后来看看金庸。
金庸先生从第一部武侠作品《书剑恩仇录》或书剑江湖开始,他的文思如泉涌,更似火山爆发,一发不可收。金庸先生从第一部作品开始,到最后的《鹿鼎记》,几乎每一部作品都在挑战自己,都在超越自己。这种挑战和超越,不仅从情节的构思,人物的个性,包括小说主题的探究,金庸一直没有在重复自己。因此,《射雕英雄传》后,我们才能再读到《神雕侠侣》,神雕后又有了《倚天屠龙记》,正当大家还沉迷在金庸先生的射雕三部曲时,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和《笑傲江湖》又再次犹如惊涛拍岸,席卷而来!最后还为大家奉上了一部武侠巅峰巨著《鹿鼎记》。封笔后的金庸先生对自己的作品不仅没有置之不理,反而进入漫长的修订,而且还大修了两次。综上所述,小编认为金庸先生能成为武侠第一人,最根本的原因其实只有两个字,这个字就是――超越。因为追求对自己的不断超越,才有了一部部经典的诞生,方才成就了金庸武侠第一人的地位。本期话题就为您侃到这里,多谢您的阅读。
gengwei
首先要弄清楚四件事情,即使这四件事情和古金的比较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这里之所以说古金而不说通用的金古,是为了公平起见,因为按照拼音顺序、笔划顺序“古”都在“金”的前面。
第一件事情是,在古龙最鼎盛的时期,七十年代初期,金庸封笔,古龙以“接班人”的身份出任金庸之后的明报武侠撰稿人,此时,他心中对金庸是很崇拜的,并没有以为自己在武侠作品上达到了金庸的地步。
那是1972年,金庸的最后一部作品《鹿鼎记》在明报的连载即将结束,就写信给古龙,希望他能给明报写武侠小说连载,使之不至于出现空白。根据古龙的朋友于东楼对武侠作品评论家陈墨所说,古龙接信时他正好在场。那时古龙名头正盛,来函很多,也细看不过来,他漫不经心地让于东楼将信拆开,看看到底是哪个“家伙”从香港来信给他。结果是金庸的约稿信,古龙看了之后,难以置信,澡也不洗了,“光着身子躺在椅子上,半天不说一句话”。
这段叙述十分有趣,出自于东楼之手,应该可信,之后古龙即开始为明报撰写陆小凤系列这个作品,作品很成功,也很精彩,尤其是前面的三部。即使是古龙的坚定拥护者也大都承认,古龙在写作陆小凤系列之前,已经进入了创作上最辉煌的时期。这实际上意味着,按照古龙自己的观点,金庸是前辈,他自己与前辈还有某种差距。同时,金庸对于古龙,也表示了很大程度的认可。
以上陈述,还要结合另外一个事实来考虑,古龙是一个专业的武侠小说作家,他是靠写武侠谋生吃饭的,而武侠创作,对金庸来说,还只是一个副业性的工作。
第二件事情是,现在看到的金庸的作品,是经过了十分精细的修改和琢磨的,而古龙的作品大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气呵成的创作完成的,从来没有修改过。金庸作品整体的精致性,人物的完整性使得其作品的阅读构成了一种完整的体验。而从作品的整体来,古龙作品在创作水平上起伏很大,即使是一部作品里,不同的部分往往也有很大的差异,在文字、情节、人物上有比较大的修改空间。这也就使得古龙作品里一些很精彩的作品和部分受到了影响,形成的是一种残缺的美,不能不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对于古龙的作品,假如进行较大的修订话,而这种修改不会伤害作品的本质,是能够使作品在文学界获得较大的重视的。毕竟,古龙对于现代创作技法的应用,比起金庸是要多一些的。然而,这样的修订,只能是一种假设了,在很多方面来看,包括创作上,古龙是独一无二的,找不到人给他修订作品了。
第三件事情是,在七十年代的时候,古龙的名气之高,并非完全是他作品本身的影响,而是受到武侠电影的巨大推动,正如现在金庸的盛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武侠连续剧的推动。这实际上也是由于他们作品的自身区别所决定的。
古龙的作品,人物的现代意识较强,个性突出,故事情节比较紧凑,节奏明快而有悬念,篇幅不长而有系列性,很容易改编成电影。古龙自己也做过编导等职务,代表作之一的《萧十一郎》甚至是先有剧本,后才改编的小说,他的其它作品,也有一些借鉴西方电影的表现手法的。而金庸的作品,比较强调文化背景,人物有比较厚重的继承感,情节跨越的年代较长,用电影作品难以表现出特色来,却更适合用连续剧的方式来再现。
第四件事情是,古金的作品在气质上有着绝大的差别。应该说,他们的作品,在本质上都是传统气质的,这根本不同于黄易的作品,但彼此之间的差别却很大。
金庸的创作,根植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即使是从杨过到令狐冲再到韦小宝式的叛逆,也是属于传统理念的内在斗争。在气质上,金庸作品具有中国国花牡丹那种气质,这与中国人的传统审美情趣相一致,对金庸作品的阅读,几乎不需要中国人对近似于自发的观念做任何修正,因此老少皆宜,拥有最广泛的读者群。
而古龙则完全相反,他实在传统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借鉴现代文学的手段,但他的作品在本质上其实并没有表现出西方文化的理念来,近乎绝对的男尊女卑观念就是良好的证明。因此,他实际上是两面不讨好的。古龙写出了人性的光辉的一面,也揭示了人性丑恶的一面,写人性的伟大,也写人性的悲哀,总之,往往通过一种叛逆的冲突来形成作品的张力和节奏感。因此,古龙笔下的美,是残缺的,是短暂的,这在气质上有些相似于日本的樱花,古龙自身的创作也是受到日本作家,如吉川英治和柴田炼三郎等人的影响。相应的,古龙作品的读者,就分布在一个比较狭窄的层面,他们身上,也常常能看到那种叛逆式的气质。
如果搞清楚了以上四件事情,读者就会发现,要对古金作出所有人都以为公正的比较,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一个比较公平的结论是,按照一般武侠读者的视角,在大部分方面来看,金庸占有优势,但是从创组自身来看,古龙对于后世创作的意义可能更大一些。
如果用古龙笔下的人物来做一个比较,那么金庸好比沈浪,古龙则是李寻欢;如果借用金庸笔下的人物呢,金庸是郭靖,古龙就是杨过。金庸那种侠者气质更让人敬仰追忆,而古龙的悲剧气氛则给人更大的震撼。
freeskier
古龙和金庸小说的差别在哪里?这个问题非常好,讨论性十足,那么由我为大家解答,下面烦请大家跟随我来看一看吧。
1、历史背景差别金庸先生的小说,都具有历史背景,无论是宋朝还是明末清初,详细交代朝代。给人一种浓厚的代入感,而且贴合历史朝代发展,引人入胜。古龙先生的小说,几乎没有朝代,让人能够展开无限联想,具有更强的想象空间。
2、主角的差别金庸小说的主角,都是从零开始的,从小的时候,如何学习武功,如何拜师学艺,如何遇到奇遇。慢慢成长为一代大侠,详细介绍主角的成长历程。古龙小说的主角,出场就是无敌状态, 如小李飞刀李寻欢,或者快剑阿飞。这些主角的童年,古龙都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3、武功的差别金庸小说武功千变万化,有种仙气飘飘的感觉,金庸小说不仅注重内功,同样注重外功。古龙小说武功的描写,都是比较干脆的,招式虽然不多,但是却让人无法忘怀。
4、风格的差别金庸先生的小说,通常都是叙事,一步一步引人入胜的,包含很多古诗词和历史朝代,让人能够清晰感受到一股人文气息。古龙的小说,悬疑更加出彩,伏笔比较多,让人目瞪口呆,超出你的想象。古龙小说风格,擅长制造紧张气氛,先高后低,制造紧张的气氛,让人意想不到。总结:金庸和古龙两位武侠宗师,他们的小说百看不厌,我也曾看过无数遍,现在依旧在看,每一次都能领会新的东西。很难说谁写的更好,这就好比吃饭,有的人喜欢吃包子,有的人喜欢吃饺子,总之学无止境,认真学习,快乐生活就可以啦。
混在里约
毋庸质疑,武侠界中空前而且有可能绝后的两位大家是金庸和古龙。他们的小说虽然风格各异,但都令人荡气回肠,手难释卷。更为可贵的是,我们决不能仅仅以娱乐的心态来读他们的作品,他们的作品都已进入雅的境界。这是其他武侠作家所万难比拟的。这一点尽管许多自诩为文学卫道士的人死也不愿意承认,但是相信已为更多的真正的武侠爱好者所共识。
尽管同样的优秀,但两骏同驰,必有一先,不免就存在这两位大家谁更优秀的问题。说实在的,在下对两位都同样喜爱,实在不忍心厚此薄彼地在这个问题上作甚评价。但是看到许多同道在此问题上的看法,又实在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故现丑于此,如有不同看法,也请不要生气。
我一向认为,读一本小说,就向做一个梦一样,武侠小说更是如此。
金庸和古龙给了我们两个不同的梦。
在金庸的梦中,我们无疑感到跌宕起伏,绚丽多姿,沉迷于此,不愿醒来。但我们始终清醒的意识到:这是一个梦。而梦醒的时候,便如作了一个好梦一般,或是有一些美好的回忆,而大多是难以有太多印象的。
古龙的梦是一个残缺的回忆。可能美,但决不美好。
在这个梦中我们有太多的午夜梦回,使得我们即使惊醒之后,依然禁不住怀疑究竟是一个梦,还是活生生的现实!这种触动之深,即使未可娉美于沙翁,亦不远矣。
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是:人们更喜欢有一个美好的梦,因为现实给我们的痛苦已太多。梦是我们逃避现实的最好场所,又有谁喜欢现实如一条绳索似的,即使在梦中也对我们死缠不放呢?
特别是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又有谁不是生活在自己编织的美丽梦境中呢?
我决不是在贬低大学生。在下自己就是其中一员。
我之所以这样说,只是想说明一件事:这种对美丽梦境的向往,正是许多人能轻易的接受金庸而难以接受古龙的真正原因。
我也无意指责这种选择。毕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几千年来,不断推动人类相前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毕竟,在经历了生活的艰辛之后,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寻找一个乐园来放松我们已绷得太紧的神经。
感谢金庸,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好的乐园。
古老无疑也看到了这个问题。
人们的需要永远是商品生产的真正动力。
他试图改变。他把幽默的语言放进他的作品,他把美酒和黄金放进他的作品。我们在他的后期作品中看到了太多的豪华而奢侈的生活,看到了太多的享乐和纵欲。
只有一样东西我们始终没有看到。
那就是快乐。
没有!绝没有快乐!
美酒和爱情没有能够掩饰他与生俱来的那种早已深深种植在他心底的忧郁和悲伤。他的这种气质不可避免的融入了他的作品之中。以至于竟然有了这种结果:越是欢乐的描写,我们读到的悲哀越是深得刺痛我们的心灵。
他没有金庸的条件。
金庸从来没有为吃饭担忧过。他没有这种悲情。在他的笔下,即使是最悲剧性的描写之中,我们感受得最多的也是一种豪迈,一种燕赵勇士的愤怒。这种豪迈则是古龙所万万不能比拟的。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将在另一篇文章中叙述。
金庸描写痛苦则只有通过一种惨忍的行为。在这种描写下,杨过不得不失去一条手臂,小龙女不得不失去贞操,而萧峰也只有将一支箭插进自己的胸口。在他的笔下,决不会出现微笑着咳出鲜血的李寻欢,也决不会出现坚定地拖着一条腿的傅红雪,正如在古龙的作品中决不会有段誉那样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物一样。
在此,我觉得有必要对这样一个说法说上几句:有人认为古龙的小说人物一律是男喝酒,女脱衣,太过淫靡了。这是及其粗俗的看法。魔非生于外,而于心。我看是说这话的人自己心里有问题。
至少我就没有从这喝酒和脱衣中看出一丝一毫的淫靡来。
我看到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寂寞和痛苦。我相信大多数用端正的心态看书的同道也是这样看的。
流浪天涯的浪子,一方面,他(她)们没有办法抑制自己的性格,另一方面,他们又有无人关心的寂寞,无人可以叙说心中通苦的寂寞,无助的寂寞。他们决不是君子,他们在茫茫人海中孤单地行走,一切都是自然而真实的。在下没有经历过这种通苦,但是古龙显然是经历过的,他真实的描写令决不多愁善感的的我也有一种动心的共鸣。
相反的是,在金庸的作品中,关于韦小宝在妓院及虚竹在地道中的描写,虽非绝对多余,却也不免令人感到有些蛇足之嫌。或者是金庸想添加一些浪漫气息也未可知。又或者是金庸另有深意,在下水平有限,未能洞烛,哪位仁兄看出来了,不妨告知一二。无论如何,这种气氛的描写是决不会出现在古龙的作品中的。
言归正传。再后来,古龙也意识到这样奢侈的描写并不能写出快乐来。于是他试图彻底的转变。
于是便有了《欢乐英雄》。
在后面的评论中简要分析《欢乐英雄》的得失及从写作手法上评论两大家的作品。欢迎继续阅读,谢谢。
《欢乐英雄》是一部完全崭新的作品。
在这部书中,古龙用一种新的概念和方式来诠释快乐的含义。完全抛开生活上的享受,而升华为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四个年轻人,他们的生活在物质上是不堪一提的,但是他们的友爱,他们的互相激励于生死与共足已令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甚至于对于郭大路于燕七的爱情描写也是情多于爱(也许这正是许多人不喜欢这本书的主要原因。于我心亦有憾焉)。对王动和红娘子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令人叹为观止。尽管在书中我们隐隐可以看到大仲马的《三剑客》的影子,但是这也无碍于它成为一部新颖独特的作品。
但是此书最成功之处还不在于此。
古龙在此书中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使他几乎完全摆脱了理想主义的多年来加给武侠小说的束缚,而成为一个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家。这一点,即使在他过去的作品中——尽管他曾尽力去表现——都没有做到。
即使不是做得很完美,但是他至少注意到了这样一个问题:钱的问题。
这无疑是现实生活中一个活生生的,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书中古龙化了极重的笔墨去描写缺钱的烦恼,及挣钱的艰辛。主人公任侠的个性注定他们无法留住手中的钱,而他们偏偏又是一穷二白。这是一个矛盾。我一向认为,唯有矛盾才是一部好小说的真正主题。
这种经历无疑是古龙亲身所经,唯有如此,他的刻画方才如此传神动人。这种描写虽然也曾在他其它作品如三公子的剑(一个注:此处疑为《三少爷的剑》)等中略有提及,但是从来没有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去刻意描写过。读到此处,不由得我不拍案称绝,为古龙叫好不已。
这种描写,不单在二流的小说作家的作品中决不会有,以浪漫主义为己任的金庸无疑也不会去描写(在《侠客行》的开头部分曾经有一些迹象,可惜未能深入,唉!)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一描写,使古龙此书的初衷被击得粉碎。人类的悲哀在于,我们可以战胜一切外在的敌人,却绝无法战胜自己。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才造成了古龙此后不久的悲剧结局。呜乎,倘若古龙再多在几年,非但武侠作品将有重大突破,而今日之武侠界也不致衰落如此,使所谓先锋小说,后现代主义以至于魔幻主义作品横行于世,而我们所看的武侠仍为数十年前之武侠。此天数如此,诚应大哭三声。吾之悲情,无言可表。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一古训在这里再次得到体现。古龙始终没有看清他的作品所表现的悲意的主要原因。这原因绝不是他所认为的,而在于两个字。
“真实”
这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金庸作品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在他的不真实性;而古龙的作品给人一种压抑的享受,则在他的真实性!
古龙的生活有太多的不如意和曲折。社会现实的阴影在他的心中有太深的印迹,使他无法摆脱现实的困扰而进入自己的理想王国。
尽管他尽力去表现理想的世界,但是他的潜意识却总是让他一次次回到现实当中。
他一方面拥有极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另一方面他却又具有一个优秀的武侠作家所必需拥有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无与伦比的想象力,这是一种矛盾。他的这种矛盾,注定使他一方面无法成为一个完全的现实主义的严肃文学的作家,另一方面,又使他无法成为娱乐文学中的理想大师。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矛盾,使他在武侠世界中拥有一块完全属于自己的领地,使他成为至少到目前为止是独一无二的“婉约派武侠”文学的大师。他的成就即使不是绝后,至少也是空前的。他的这一成就足以使他在武侠界,甚至于文学界成为一代巨匠。
他潜意识中认为,他的作品中必不可少对现实的反映,这使得他的作品无疑有一种凄艳的美。这种美足以令我们触目惊心,但却不忍接受。
他的大侠的概念与我们的所谓大侠的概念相去甚远。他的大侠是《史记》中的那种勇士,而我们的大侠则是神仙式的人物:首先,必需拥有随时为别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的精神;其次,必须拥有顽强不屈的宁可被打死,也不肯作出哪怕是口头上的让步的意志;再次,必须拥有诚实纯朴,即使对敌人也不撒谎的品德;再次,必须能够在关键的时候把握大节,能够喊出几句豪迈言语则更好;再次,对待爱情必须严肃认真,从一而终,这一点极其重要;再次,必须有很好的运气,怎么打都不能死,关键时候必须有奇迹出现……
因为,我们习惯于将书中的大侠看作我们自己的化身。
书中的大侠能否符合自己的评判标准,往往成为某些人评价一本书是否好的最重要的条件。我们经常看到有许多人在评价一本书时,首先对书中的人物的品质从头到脚大骂一通,然后得出这本书写得太差的结论,尤其对武侠小说更是如此。按照这种逻辑,《阿Q正传》、《高老头》、《哈姆雷特》等书无疑都是极其拙劣的作品了。
这些人看书的水平仍然停留在小学的水平。无疑古龙的许多作品是难以得到他们的青睐的,而《绝代双骄》成为古龙最优秀作品的说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此我无意贬低金庸,尽管他创作的许多人物都存在于人们的幻想之中。金庸也是一个伟大的武侠巨匠,他的成就绝不在古龙之下,足当一代宗师之誉。在这一点上来说,一般人的看法并没有错。
我要说的是,金庸在不真实的创作上,已达登峰造极之境界,无人能比。
一个必须认识到的概念是:不真实决不等于虚假!
…………
下面将论述金庸的成就。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梁羽生。
梁羽生是所谓新武侠小说的鼻祖,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他对武侠界的贡献是伟大的。正是他一举从段白羽,王度庐等人的素描式的纯朴写实主义和还珠楼主等人的神话式的魔幻主义的框框中彻底挣脱出来,并彻底摆脱了狭隘武侠的观念,将人物放到更为残酷复杂也更为紧张刺激的政治斗争和民族斗争的背景之中,以更高的视点和更宽的视角来展示丰富多彩恢宏壮丽的武侠世界,使武侠小说第一次跳出了世俗的范畴,进入高雅的境界。更为值得一提的是,梁羽生第一次将浪漫主义的思想放进武侠作品之中,这一思想在此后的数十年中一直是武侠作品最重要的主题之一。仅凭这些成就,就足以在武侠界中与金古鼎足而三。直到现在,在我的同学当中,还有崇拜梁羽生的人,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可惜梁羽生毕竟是从旧时代走出来的人,他的创新虽然是巨大的,但是在人物的刻画上却未能跳出旧思维的束缚。他笔下的人物一如白纸黑字一般,好坏分明,好的好得不得了,坏的也坏得不得了,实在平淡如水。这当然也是一种不真实,但是这种不真实已经沦为虚假,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此他没有给我们留下甚么可资回味的对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他在武打描写上那种脱泥带水,毫无想象力的风格也是导致他未能取得最大成功的原因之一。在此不再赘述。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没有梁羽生,就没有后来的金庸,也没有更后来的古龙。
也许是上天注定,开拓武侠新篇章的任务落在了金庸身上。
金庸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扬了梁羽生的风格,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但是金庸非但历史知识和文笔不在梁羽生之下,他还拥有后者不曾拥有的东西: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这些本身就已经决定了他在武侠创作上注定要高于梁羽生。何况他的环境比梁要好的多:梁羽生的新武侠使一大批读者将目光放在了武侠作品上。
如果说在《书剑恩仇录》中金庸尚未完全放开手脚的话,到了《碧血剑》我们已经看不到旧小说的丝毫踪迹。
金庸笔下的人物无疑是不真实的。这种不真实性并不在于人物的外在形象,而在于他们的内心世界。这种不真实性也不在于他们的内心思维的绝对不可存在性,而在于他们内心世界的不完整性。也即是说,他笔下的人物内心都是残缺不全的。金庸在这里使用了可以说是高难度的技巧。至于这种不完整性的产生原因,我即将谈到。在这里只需要建立这样一个概念。郭靖和萧峰是两个典型的例子,遗憾的是在下手头没有这两部书,未能大段引用原文加以说明,甚为可惜。
金庸在人物描写上的功力远胜于梁羽生。同样是描写虚幻的人物,在梁羽生笔下不免落入虚假,而在金庸笔下却有栩栩如生的感觉。我前面已经说过,金庸写不真实的功力是炉火纯青,无人能比的。我对金庸的佩服之处正在于此。能把不真实的人物描写得有如真实,这分难度实在难以用语言来形容。丰富的知识,非凡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力在此缺一不可。
我之认为金庸是可以与古龙并驾齐驱的武侠大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一点。就凭这一点,金庸得以跳出二流作家的范畴,从而进入文学家的行列,得以成为“豪放派武侠”文学的代表人物。否则,即使他的故事比卧龙生,诸葛青云等人精采十倍,在本质上却也与他们没有太多分别。为此,我们也应该为金庸大喝三声好。
那么,金庸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古龙的作品。在古龙的笔下,似乎一切实体都是虚幻的。虚幻的时间,虚幻的环境,虚构的人物,虚构的事件,然而正是在这些虚幻的实体当中,我们看到的是现实的人的灵魂,真实的人的性格,真实的人的感受和痛苦。有这些,即使其它再虚幻十倍,他的作品也是真实的。
金庸采取了一种恰恰相反的作法。
在金庸的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真实的年代,真实的历史环境,真实的历史人物,真实的历史事件,真实的民族传统,有时还有一些我们都很熟悉的生活细节(《笑傲江湖》、连城决和《侠客行》似乎是例外,关于这几部作品我将在后面讨论)。金庸丰富的知识在这里发挥了极其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换了别人,即使想得到,也是作不到的。把虚幻的人物放在这样的背景中,很容易给人一种真实的第一印象。
这个印象很重要,但是还不够。
金庸的第二项工作是选择(也许用构造更合适些)合适的人物。这种选择的一个决定性的标准是:必须符合读者的心理,选到读者的心坎上。他是富有经验的,多年的记者工作无疑是一个雄厚的资本。他善于观察和总结,善于透过本质掌握实际。选择一个英雄是肯定的,没有人希望小说的主人公是个坏蛋。但是英雄也有许多种,选择一个怎样的英雄呢?在下自认没有金庸那样的能力,我无从选起,我所能做的只是他已经选好的人物身上推测他的选择。他选择了民族英雄,这恐怕与他的构思的历史背景(事实上,这一历史背景是必须的,如前所述)有关,也可能与当时的社会情况有关(这一结论基于下面这点认识,即现在连狂热喜欢金庸的人,都未必见得喜欢这种民族英雄的身份,而冷静如在下的,抛开对文学本身的理性思考不谈,虽然喜欢金庸,但从感情上却难以接受民族英雄这样的身份)。
这也是结论之一,但是并不是我得到的最重要的结论。
由于时间上略显仓促,所以在某些细节和用词上可能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
不要介意。并请不吝指正。
金庸古龙正面碰撞,即将展开。
我得到的结论如下:第一,这个人在能力上(包括各方面的素质,武功这一因素我不屑于多说,请大家原谅我这个小小的自尊)都应该在最大程度上接近现实中的一般人,准确的说,是读者;第二,这个人的言谈行事,必须符合认们的传统道德标准;第三,这个人必须做出一般人想做而无法做成的大事。这三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认为,正是这三个条件的确立,为金庸的作品得以进入人们的理想世界,并为人们所愿意接受,打下了坚实的,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基础。
这三个条件的作用是:首先,它们确立了一个英雄形象;其次,这样一个英雄让人感到离自己很近;第三,他通过给人们提供一个理想中的英雄而消除了人们对现实英雄的失望感。
所以我说不真实的并不同等于虚假的。因为这样一个人物并非不存在,事实上,他是存在的,他存在于人们的心中。象包公,这个人实际并不存在,但是你绝不能说这个人物是虚假的。事实上,他正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成功的形象之一。
但是,很容易理解,这个形象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完整或者说完美的形象。值得庆幸的是,金庸还没有到为了应和读者而到昏了头的地步。卧龙生等人的作品之所以只有情节,没有人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很不识时务地妄图去创造一个他们心目中的完美的英雄形象。金庸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历史知识告诉他:这样一个人物是难以成立的。
然而这只是一种理性的思考罢了,他完全可以对此忽略不计,仅凭我下面所要谈到的手法,他也完全可以创造出一个成功的人物。
但是一个作家的理智和责任感告诉他:不能这么干!
这同样是一种矛盾。矛盾正是促进事物发展的原动力。没有矛盾,无以成就一个古龙,同样,没有这个矛盾,也无以成就一个金庸。
金庸想了一个办法来弥补这个缺陷。我们已经无法得知他当时是否经过了冥思苦想,或者根本只是他的某种类似于贾宝玉的喜好作用的结果,总之,他使用了这个办法。直到现在,我还无法判断,这一做法究竟是不得已而为之,还是天才的设想。这一点,恐怕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尽相同。
金庸把目光盯在了小说的女主人公身上。
这一点,已经足以解释为什么金庸笔下的女孩子总是如此冰雪聪明,以至于年仅十几岁,其应变能力,处事能力,组织能力以至深谋远虑都直追古龙笔下那些出身名门,受过高等教育的并且还在江湖中出生入死磨炼了十几二十年的男子汉了。
这是一种补偿。因为金庸清醒地认识到,他所创造的男子汉其能力之平庸根本不可能去实现他所要成就的事业,而他们显然又不得不去成就这种事业。这究竟是他笔下那些大侠们的悲哀,还是金庸自己的悲哀呢?
当然,他也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法,即设计足够多的巧合和奇迹来帮助他的主人公走向成功。事实上,在《侠客行》中他正是这样做的,其结果是使这本书几乎沦为一二流作品。老实说,倘若不是他那副对联中赫然有一个侠字的话,我一定要断定这本书是某位二流作家的冒名之作,尽管文字风格如此相似。
金庸采用的方法是明智的。无论是中国“女人是男人的一半”的古训还是“女人是男人的一根肋骨”的西方传说,都证明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这一方法获得了成功。
同时,从这一点上,我们不难看出,金庸笔下的女主人公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是不真实的。而且,问题还不仅仅如此。
在这里,金庸又再次面临一个极其危险的问题。这个问题极具危险性,一个不慎,就将使他的全部努力化为泡影。
这个问题的根源仍然在于读者。不可否认,武侠小说的绝大部分读者是男性,这样一个女主人公的形象很有可能会被大男子主义的洪流击得粉碎,不难想象,如果这种情况出现的话整部作品的结局将是如何悲惨。
在这个关键时刻,金庸再一次显示了他的力挽狂澜于既倒的智慧。果断地采取了一个明智的措施。由于这个措施的使用,使我认识到金庸是金庸,同样是由于这个措施的采用,使金庸在留住了一大群读者的同时,也失去了一些东西。我们在得到一些东西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失去另外一些东西。这本来就是人类的无奈之一。到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看待金庸这种得失的时候,我们已经无法判断他是得到的多些,还是失去的多一些;我们也无法判断我们由此是得到的多一些,还是失去的多一些了。
我前面已经谈到过,古龙是在虚幻中表现真实的,这种表现尽管难度也很大,但是他多是得利于他不平凡的社会经历和天生的对人们内心本质的一种敏锐的感觉,他能做到这一点是自然而然的。
而金庸却是在将一种不真实表现为真实,这一工作本身就比古龙的难度要大。如果金庸能够做得再完美一些的话,他的成就完全可能一举超越古龙,更确切的说是让后者无法赶上。
金庸所做的已经无人能及了,但是仍有缺憾。因为他采取了这样一个措施。这使古龙有了机会。
也许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奈,也许他所做的工作本来就不可能再完美了。
但是我们作为一个评论者,不能因为这个理由就忽视这个问题。
他采取了一个什么措施呢?
并不是在下故意买关子,我想让大家也来想一想。
我已经说了很多啦。
无需多说,相信只需看一眼这个标题,就已经明白所谓金的措施是什么。不知道诸位看过金庸作品的是否已经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即金庸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永远长不大(《笑傲江湖》除外),他们的言谈,他们的行为他们的心态,一直停留在十六岁的水平。在他们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之后,不可否认在某些方面金庸让他们有了一些改进,如行事不再那么鲁莽等。但是在本质上,他们待人处世的方法,他们对社会的看法,他们的心理,却一直保持着“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无疑是可爱的啊。在下就非常喜欢这种心态。所以,金庸笔下的女子一个个都很讨人喜欢,都很可爱。在古龙的笔下你不可能看到这样的人物,因为古龙写的是女人,而金庸写的是女孩子。
这样,即使金庸把女主人公写得再聪明十倍,也是不会对读者的大男子主义思想构成任何打击的,谁会去跟一个孩子斤斤计较这些呢?正如一个人在夸一个孩子聪明的时候所流露的只有喜爱而绝无嫉妒。
那么对于同样是孩子的读者呢?他们又作何感想?
一,他们的年纪和阅历还没有使他们的大男人思想达到膨胀的地步。
二,金庸让他的女主人公彻底地毫无保留地,明确地毫无二心地,不管 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地爱上了他的男主人公,甚至可以说是……(作者在此删去激烈词句五十三字)而沉浸在浪漫爱情中的芸芸众生自然也就不甚了了了。
由此,我们已经看到了我前面说过的所谓“不完整的内心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形式。相信在这里已经无需我再对“不完整”的概念再多加解释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将金庸的作品比作“成年人的童话”仍稍嫌不妥,比为未成年人的童话好象更确切一些,特别是《鹿鼎记》一书。
然而有的人居然把古龙的书比喻为孙敬修爷爷的故事,这令我实在不知道是可笑还是可悲。这(些)人恐怕连什么是童话都没有弄清楚吧。把离奇的情节看成是童话的标识是大错特错的。卖火材的小女孩有没有离奇的情节?但是这并不妨碍它成为最经典的童话之一;《聊斋》的情节又如何,有没有人说它是童话集? 前言提到,在人物性格的未成年化方面,《笑傲江湖》是一个例外。令狐冲和萧峰是金庸笔下最成熟的主人公(在这里我就不论述任盈盈不大为人所爱的原因了)。之所以有这样一个结果,关键在于金庸的一个追求——变新。
这是不是金庸的艺术追求之一,我无能得知,但是毋庸讳言,至少在客观上,这又是吸引读者的手段之一。
这个结论没有什么新意,提一提便罢,我就不展开来说了我从来不认为一部作品中的配角是可以体现作者的人物刻画风格和成功与否的标志,在长篇作品中更是如此。主人公是一锤定音的人物。但是一部作品中没有配角是不可想象的,配角写得不好的作品绝不是一部好作品。
从某种意义上说,配角的描写是为主人公的描写而存在的,而主人公描写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身边的人描写的好坏。
金庸小说中的配角从来都是为衬托主人公而存在的。在这一点上,金庸充分显示了他的深厚的文学功力。
在这一方面举几个例子难以说明全部,但是一个例子还是必要的。如天龙八步之慕容复,很明显是在衬托段誉。
金庸笔下的人物性格丰富多彩,不一而足,这为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主人公铺平了道路。尽管有些人物是为商业价值而非文学价值而存在,但是这不应成为批评金庸的理由。毕竟武侠文学与严肃文学还是有区别的,单从这个意义上说,这还反而是成功之笔。
总的来说,金庸的人物塑造是出色的。
在配角的问题上,我们不应该讨论他们的性格和思想的完整性,因为配角毕竟不同于主人公,即使在长篇作品中,这种不完整也是必定的。
但是在这里不得不说明的是,对于那种从某些人物的描写具有真实性便得出金庸的作品具有现实性的看法,在下是万万不敢苟同的。这种看法非但没有任何文学上的逻辑性,而且简直就是对金庸作为理想主义大师的否定。 在梁羽生之前的武侠作品是纯朴的作品,不应划入任何一派。梁羽生是豪放派武侠的创始人物,而金庸则是此派的最杰出的人物。其人物的性格,作品声势无不处处透出豪放的特点。特别是对大场面的描写,可称天下无人能敌。
也许是在下见识尚不够深,但是就我所见过的武侠作品而言,绝大部分都属豪放派,而属婉约派
原贴:古龙小说与金庸小说的区别
baobaoyangyuping
相信在许多九零后八零后的都很喜欢武侠小说,喜欢武侠小说的朋友应该都知道金庸和古龙先生。他们两位可谓是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十分重要的人物。对于许多零零后来说的话,可能相较于古龙先生的作品来说,金庸先生会比较出名一些。因为金庸先生的很多作品被拍成经典的电视剧,而且还在不停的被新一代的演员翻拍。
金庸先生与古龙先生虽然同为武侠小说的宗师级人物,但是两个人的各个方面都有很明显的区别。他们人的性格不同,气质不同,喜好也不同,对作品的要求也不同,所以难免作品也是不同。金庸的十四部武侠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脍炙人口。金庸先生十分儒雅,喜欢写人间,这与古龙的感叹人生潇洒不羁完全不同。
金庸先生与古龙先生笔下都会有迷茫的侠客,当他们十分迷茫,无处可去,思考人生时,都会向上天问一句。就这简短的一句话,一样的也不会稀奇。但是在金庸先生笔下会是“我是谁?”,而在古龙先生笔下则会是“天涯何方”这样的发问。金庸武侠小说里面的侠客们都有着保家卫国,爱恨情仇各种各样的情怀,身世都是清清楚楚的。
而古龙先生小说中的侠客都好像不属于人间,不食人间烟火一般。古龙先生描写生活中的细腻,并没有描写具体的人间生活,这样也创造了很多经典的人物。比如楚留香、阿飞、西门吹雪这样的侠客。永远在自己的路上,没有身世,只有孤独。
文若
我看的书中有过一篇文章说。
他们区别在于武打场面的描写,看金庸小说都是招式具体,而古龙就显得有点飘渺。估计这和他们的人生阅历有关吧。还有他们的性格对小说的影响很大,在我印象中,古龙就是那潇洒的流浪者,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而金庸一开始写小说就是因为生活窘迫不得在报纸上连载自己都看不起的武侠小说。。。。
你自己看看吧。。。
两只小兔在路上
金庸,古龙,梁羽生。可以说是武侠小说界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作者。其实金庸和古龙风格相差是最明显的。金庸的男主是热情如火,留恋花丛。古龙的则是性冷淡,一生一世一双人。这样看来,其实是代表作者不同的人生观。
金庸的小说情节紧凑有序,步步为营,逻辑性强,也更为平和,小说多了些“科学性”。主人公的的前尘往事都交待的清清楚楚,也多了些历史典故,虽然不甚真实,放置于小说中,却衔接连贯自然,对于不知历史的,有以假乱真之效!
如《天龙八部》、射雕、神雕等几部小说都是在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金庸小说的人物是在地上走的,往往具备普通人身上的一些性格特点,如郭靖的憨厚老实,杨过年少时的倨傲,张无忌的踌蹰不定。
古龙的小说情节相对散漫,却更为典折离奇,写的轻灵飘逸,洒脱浪漫莫如《楚留香》,在小说开篇对盗帅楚留香欲盗“白玉美人”而以便笺:“闻君有白玉美人,妙手雕成,极尽妍态,不胜心向往之。今夜子正,当踏月来取,君素雅达,必不致令我徒劳往返也。”此手法有如桃李春风扑面而来,别开生面!
古龙小说中使用了推理,令人信服,像陆小凤、《楚留香》等是以侦探模式在武侠世界里多管闲事,最终挫败不良野心的反面人物。主人公的对手往往在最后才出现,即使出现也另有后着。而且无论武艺都大大强过小说主人公,但却往往失败于被主人翁以弱胜强或终因天网恢恢而邪不胜正。
其实古龙的人物性格更加的鲜明,嫉恶如仇或者是冷漠,而金庸的人物就更加的世俗。其实要我来说,就是俗与雅的区别。
miller
【思品时间(武侠时间)侃金庸第1401期:金庸武侠和古龙武侠到底区别在哪里?答案其实只有2个字!】
文/江湖一枝花
大侠们好,本文我们来说说金庸武侠和古龙武侠。金庸和古龙都是武侠世界的两大宗师,如果论辈分,金庸无疑是古龙的前辈,而且古龙也亲口说过,他是因为看了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方才提笔书写武侠的。金庸武侠和古龙武侠各有千秋,而且影响力都非常深远。金庸笔下的人物角色、古龙笔下的人物角色,有许多都非常经典。比如古龙小说中小李飞刀李寻欢、盗帅楚留香、陆小凤、萧十一郎等等,无一不是经典人物。而金庸笔下的郭靖、杨过、萧峰还有韦小宝等角色,一样深入人心。金庸武侠和古龙武侠,风格迥异,如果要问金庸武侠和古龙武侠区别在哪?答案可能会很多。
有人可能会说,金庸和古龙的区别在于女人。可以说,这个观点很有道理。因为金庸笔下的女子多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从《天龙八部》中的王语嫣,到《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再到《书剑恩仇录》中的香香公主,无一不是沉鱼落雁的仙女。而古龙笔下的女子,多是风尘女子,她们往往风华绝代、风情万种。可能我们无法在现实中找到金庸笔下的小龙女,但是我们却一定能在生活中找到古龙笔下的风四娘。当然,金庸和古龙的区别不是女人。
那么是啥?刀剑?古龙爱刀,金庸好剑,这已经是江湖中人公认的事实。刀古朴大气,剑高贵飘逸,刀不讲究招式,它只讲究效果和力道,而剑却非常注重招式。古龙笔下的刀很多,名刀也很多,刀客也不少。而金庸笔下的剑客也非常多。然而,如果说金庸和古龙区别在刀剑,恐怕还不行。因为金庸笔下的剑一样能打出刀的效果,比如《神雕侠侣》中杨过的玄铁重剑,就是一个例子。而古龙笔下的刀,也能打出金庸剑的效果,最典型的人物当然是小李飞刀李寻欢。那么古龙和金庸到底区别在哪两个字?
一枝花认为,金庸武侠和古龙武侠的差别虽然很大,但是最核心的地方,其实只有两个字,这两个字就是“天下”。我们都知道金庸先生喜欢将故事背景放置在历史潮河之中,而且很多历史情节大多发生在家国危机的历史背景里。如此一来,在国家有难的大背景下,金庸笔下的侠客自然多了一份担当。这种担当就是对“天下”的关怀,萧峰如此、郭靖如此、张无忌如此,就算是《鹿鼎记》中的韦小宝亦是如此。然而,在古龙武侠中,我们却找不到“天下”,因为古龙写的是“江湖”,江湖中的恩怨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恩怨,因此古龙更多的是刻画人的内心、人的性情,也因为如此,古龙才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金庸笔下的天下则是一种责任,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
因此,一枝花认为金庸武侠和古龙武侠的差距就在于此,即天下和江湖的区别。至于哪个境界更高?大侠们不妨留下您对金庸和古龙的评价。本文就到这里,多谢您的阅读。
天山
毋庸质疑,武侠界中空前而且有可能绝后的两位大家是金庸和古龙。他们的小说虽然风格各异,但都令人荡气回肠,手难释卷。更为可贵的是,我们决不能仅仅以娱乐的心态来读他们的作品,他们的作品都已进入雅的境界。这是其他武侠作家所万难比拟的。这一点尽管许多自诩为文学卫道士的人死也不愿意承认,但是相信已为更多的真正的武侠爱好者所共识。
尽管同样的优秀,但两骏同驰,必有一先,不免就存在这两位大家谁更优秀的问题。说实在的,在下对两位都同样喜爱,实在不忍心厚此薄彼地在这个问题上作甚评价。但是看到许多同道在此问题上的看法,又实在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故现丑于此,如有不同看法,也请不要生气。
我一向认为,读一本小说,就向做一个梦一样,武侠小说更是如此。
金庸和古龙给了我们两个不同的梦。
在金庸的梦中,我们无疑感到跌宕起伏,绚丽多姿,沉迷于此,不愿醒来。但我们始终清醒的意识到:这是一个梦。而梦醒的时候,便如作了一个好梦一般,或是有一些美好的回忆,而大多是难以有太多印象的。
古龙的梦是一个残缺的回忆。可能美,但决不美好。
在这个梦中我们有太多的午夜梦回,使得我们即使惊醒之后,依然禁不住怀疑究竟是一个梦,还是活生生的现实!这种触动之深,即使未可娉美于沙翁,亦不远矣。
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是:人们更喜欢有一个美好的梦,因为现实给我们的痛苦已太多。梦是我们逃避现实的最好场所,又有谁喜欢现实如一条绳索似的,即使在梦中也对我们死缠不放呢?
特别是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又有谁不是生活在自己编织的美丽梦境中呢?
我决不是在贬低大学生。在下自己就是其中一员。
我之所以这样说,只是想说明一件事:这种对美丽梦境的向往,正是许多人能轻易的接受金庸而难以接受古龙的真正原因。
我也无意指责这种选择。毕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几千年来,不断推动人类相前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毕竟,在经历了生活的艰辛之后,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寻找一个乐园来放松我们已绷得太紧的神经。
感谢金庸,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好的乐园。
古老无疑也看到了这个问题。
人们的需要永远是商品生产的真正动力。
他试图改变。他把幽默的语言放进他的作品,他把美酒和黄金放进他的作品。我们在他的后期作品中看到了太多的豪华而奢侈的生活,看到了太多的享乐和纵欲。
只有一样东西我们始终没有看到。
那就是快乐。
没有!绝没有快乐!
美酒和爱情没有能够掩饰他与生俱来的那种早已深深种植在他心底的忧郁和悲伤。他的这种气质不可避免的融入了他的作品之中。以至于竟然有了这种结果:越是欢乐的描写,我们读到的悲哀越是深得刺痛我们的心灵。
他没有金庸的条件。
金庸从来没有为吃饭担忧过。他没有这种悲情。在他的笔下,即使是最悲剧性的描写之中,我们感受得最多的也是一种豪迈,一种燕赵勇士的愤怒。这种豪迈则是古龙所万万不能比拟的。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将在另一篇文章中叙述。
金庸描写痛苦则只有通过一种惨忍的行为。在这种描写下,杨过不得不失去一条手臂,小龙女不得不失去贞操,而萧峰也只有将一支箭插进自己的胸口。在他的笔下,决不会出现微笑着咳出鲜血的李寻欢,也决不会出现坚定地拖着一条腿的傅红雪,正如在古龙的作品中决不会有段誉那样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物一样。
在此,我觉得有必要对这样一个说法说上几句:有人认为古龙的小说人物一律是男喝酒,女脱衣,太过淫靡了。这是及其粗俗的看法。魔非生于外,而于心。我看是说这话的人自己心里有问题。
至少我就没有从这喝酒和脱衣中看出一丝一毫的淫靡来。
我看到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寂寞和痛苦。我相信大多数用端正的心态看书的同道也是这样看的。
流浪天涯的浪子,一方面,他(她)们没有办法抑制自己的性格,另一方面,他们又有无人关心的寂寞,无人可以叙说心中通苦的寂寞,无助的寂寞。他们决不是君子,他们在茫茫人海中孤单地行走,一切都是自然而真实的。在下没有经历过这种通苦,但是古龙显然是经历过的,他真实的描写令决不多愁善感的的我也有一种动心的共鸣。
相反的是,在金庸的作品中,关于韦小宝在妓院及虚竹在地道中的描写,虽非绝对多余,却也不免令人感到有些蛇足之嫌。或者是金庸想添加一些浪漫气息也未可知。又或者是金庸另有深意,在下水平有限,未能洞烛,哪位仁兄看出来了,不妨告知一二。无论如何,这种气氛的描写是决不会出现在古龙的作品中的。
言归正传。再后来,古龙也意识到这样奢侈的描写并不能写出快乐来。于是他试图彻底的转变。
于是便有了《欢乐英雄》。
在后面的评论中简要分析《欢乐英雄》的得失及从写作手法上评论两大家的作品。欢迎继续阅读,谢谢。
《欢乐英雄》是一部完全崭新的作品。
在这部书中,古龙用一种新的概念和方式来诠释快乐的含义。完全抛开生活上的享受,而升华为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四个年轻人,他们的生活在物质上是不堪一提的,但是他们的友爱,他们的互相激励于生死与共足已令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甚至于对于郭大路于燕七的爱情描写也是情多于爱(也许这正是许多人不喜欢这本书的主要原因。于我心亦有憾焉)。对王动和红娘子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令人叹为观止。尽管在书中我们隐隐可以看到大仲马的《三剑客》的影子,但是这也无碍于它成为一部新颖独特的作品。
但是此书最成功之处还不在于此。
古龙在此书中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使他几乎完全摆脱了理想主义的多年来加给武侠小说的束缚,而成为一个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家。这一点,即使在他过去的作品中——尽管他曾尽力去表现——都没有做到。
即使不是做得很完美,但是他至少注意到了这样一个问题:钱的问题。
这无疑是现实生活中一个活生生的,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书中古龙化了极重的笔墨去描写缺钱的烦恼,及挣钱的艰辛。主人公任侠的个性注定他们无法留住手中的钱,而他们偏偏又是一穷二白。这是一个矛盾。我一向认为,唯有矛盾才是一部好小说的真正主题。
这种经历无疑是古龙亲身所经,唯有如此,他的刻画方才如此传神动人。这种描写虽然也曾在他其它作品如三公子的剑(一个注:此处疑为《三少爷的剑》)等中略有提及,但是从来没有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去刻意描写过。读到此处,不由得我不拍案称绝,为古龙叫好不已。
这种描写,不单在二流的小说作家的作品中决不会有,以浪漫主义为己任的金庸无疑也不会去描写(在《侠客行》的开头部分曾经有一些迹象,可惜未能深入,唉!)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一描写,使古龙此书的初衷被击得粉碎。人类的悲哀在于,我们可以战胜一切外在的敌人,却绝无法战胜自己。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才造成了古龙此后不久的悲剧结局。呜乎,倘若古龙再多在几年,非但武侠作品将有重大突破,而今日之武侠界也不致衰落如此,使所谓先锋小说,后现代主义以至于魔幻主义作品横行于世,而我们所看的武侠仍为数十年前之武侠。此天数如此,诚应大哭三声。吾之悲情,无言可表。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一古训在这里再次得到体现。古龙始终没有看清他的作品所表现的悲意的主要原因。这原因绝不是他所认为的,而在于两个字。
“真实”
这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金庸作品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在他的不真实性;而古龙的作品给人一种压抑的享受,则在他的真实性!
古龙的生活有太多的不如意和曲折。社会现实的阴影在他的心中有太深的印迹,使他无法摆脱现实的困扰而进入自己的理想王国。
尽管他尽力去表现理想的世界,但是他的潜意识却总是让他一次次回到现实当中。
他一方面拥有极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另一方面他却又具有一个优秀的武侠作家所必需拥有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无与伦比的想象力,这是一种矛盾。他的这种矛盾,注定使他一方面无法成为一个完全的现实主义的严肃文学的作家,另一方面,又使他无法成为娱乐文学中的理想大师。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矛盾,使他在武侠世界中拥有一块完全属于自己的领地,使他成为至少到目前为止是独一无二的“婉约派武侠”文学的大师。他的成就即使不是绝后,至少也是空前的。他的这一成就足以使他在武侠界,甚至于文学界成为一代巨匠。
他潜意识中认为,他的作品中必不可少对现实的反映,这使得他的作品无疑有一种凄艳的美。这种美足以令我们触目惊心,但却不忍接受。
他的大侠的概念与我们的所谓大侠的概念相去甚远。他的大侠是《史记》中的那种勇士,而我们的大侠则是神仙式的人物:首先,必需拥有随时为别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的精神;其次,必须拥有顽强不屈的宁可被打死,也不肯作出哪怕是口头上的让步的意志;再次,必须拥有诚实纯朴,即使对敌人也不撒谎的品德;再次,必须能够在关键的时候把握大节,能够喊出几句豪迈言语则更好;再次,对待爱情必须严肃认真,从一而终,这一点极其重要;再次,必须有很好的运气,怎么打都不能死,关键时候必须有奇迹出现……
因为,我们习惯于将书中的大侠看作我们自己的化身。
书中的大侠能否符合自己的评判标准,往往成为某些人评价一本书是否好的最重要的条件。我们经常看到有许多人在评价一本书时,首先对书中的人物的品质从头到脚大骂一通,然后得出这本书写得太差的结论,尤其对武侠小说更是如此。按照这种逻辑,《阿Q正传》、《高老头》、《哈姆雷特》等书无疑都是极其拙劣的作品了。
这些人看书的水平仍然停留在小学的水平。无疑古龙的许多作品是难以得到他们的青睐的,而《绝代双骄》成为古龙最优秀作品的说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此我无意贬低金庸,尽管他创作的许多人物都存在于人们的幻想之中。金庸也是一个伟大的武侠巨匠,他的成就绝不在古龙之下,足当一代宗师之誉。在这一点上来说,一般人的看法并没有错。
我要说的是,金庸在不真实的创作上,已达登峰造极之境界,无人能比。
一个必须认识到的概念是:不真实决不等于虚假!
…………
下面将论述金庸的成就。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梁羽生。
梁羽生是所谓新武侠小说的鼻祖,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他对武侠界的贡献是伟大的。正是他一举从段白羽,王度庐等人的素描式的纯朴写实主义和还珠楼主等人的神话式的魔幻主义的框框中彻底挣脱出来,并彻底摆脱了狭隘武侠的观念,将人物放到更为残酷复杂也更为紧张刺激的政治斗争和民族斗争的背景之中,以更高的视点和更宽的视角来展示丰富多彩恢宏壮丽的武侠世界,使武侠小说第一次跳出了世俗的范畴,进入高雅的境界。更为值得一提的是,梁羽生第一次将浪漫主义的思想放进武侠作品之中,这一思想在此后的数十年中一直是武侠作品最重要的主题之一。仅凭这些成就,就足以在武侠界中与金古鼎足而三。直到现在,在我的同学当中,还有崇拜梁羽生的人,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可惜梁羽生毕竟是从旧时代走出来的人,他的创新虽然是巨大的,但是在人物的刻画上却未能跳出旧思维的束缚。他笔下的人物一如白纸黑字一般,好坏分明,好的好得不得了,坏的也坏得不得了,实在平淡如水。这当然也是一种不真实,但是这种不真实已经沦为虚假,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此他没有给我们留下甚么可资回味的对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他在武打描写上那种脱泥带水,毫无想象力的风格也是导致他未能取得最大成功的原因之一。在此不再赘述。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没有梁羽生,就没有后来的金庸,也没有更后来的古龙。
也许是上天注定,开拓武侠新篇章的任务落在了金庸身上。
金庸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扬了梁羽生的风格,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但是金庸非但历史知识和文笔不在梁羽生之下,他还拥有后者不曾拥有的东西: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这些本身就已经决定了他在武侠创作上注定要高于梁羽生。何况他的环境比梁要好的多:梁羽生的新武侠使一大批读者将目光放在了武侠作品上。
如果说在《书剑恩仇录》中金庸尚未完全放开手脚的话,到了《碧血剑》我们已经看不到旧小说的丝毫踪迹。
金庸笔下的人物无疑是不真实的。这种不真实性并不在于人物的外在形象,而在于他们的内心世界。这种不真实性也不在于他们的内心思维的绝对不可存在性,而在于他们内心世界的不完整性。也即是说,他笔下的人物内心都是残缺不全的。金庸在这里使用了可以说是高难度的技巧。至于这种不完整性的产生原因,我即将谈到。在这里只需要建立这样一个概念。郭靖和萧峰是两个典型的例子,遗憾的是在下手头没有这两部书,未能大段引用原文加以说明,甚为可惜。
金庸在人物描写上的功力远胜于梁羽生。同样是描写虚幻的人物,在梁羽生笔下不免落入虚假,而在金庸笔下却有栩栩如生的感觉。我前面已经说过,金庸写不真实的功力是炉火纯青,无人能比的。我对金庸的佩服之处正在于此。能把不真实的人物描写得有如真实,这分难度实在难以用语言来形容。丰富的知识,非凡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力在此缺一不可。
我之认为金庸是可以与古龙并驾齐驱的武侠大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一点。就凭这一点,金庸得以跳出二流作家的范畴,从而进入文学家的行列,得以成为“豪放派武侠”文学的代表人物。否则,即使他的故事比卧龙生,诸葛青云等人精采十倍,在本质上却也与他们没有太多分别。为此,我们也应该为金庸大喝三声好。
那么,金庸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古龙的作品。在古龙的笔下,似乎一切实体都是虚幻的。虚幻的时间,虚幻的环境,虚构的人物,虚构的事件,然而正是在这些虚幻的实体当中,我们看到的是现实的人的灵魂,真实的人的性格,真实的人的感受和痛苦。有这些,即使其它再虚幻十倍,他的作品也是真实的。
金庸采取了一种恰恰相反的作法。
在金庸的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真实的年代,真实的历史环境,真实的历史人物,真实的历史事件,真实的民族传统,有时还有一些我们都很熟悉的生活细节(《笑傲江湖》、连城决和《侠客行》似乎是例外,关于这几部作品我将在后面讨论)。金庸丰富的知识在这里发挥了极其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换了别人,即使想得到,也是作不到的。把虚幻的人物放在这样的背景中,很容易给人一种真实的第一印象。
这个印象很重要,但是还不够。
金庸的第二项工作是选择(也许用构造更合适些)合适的人物。这种选择的一个决定性的标准是:必须符合读者的心理,选到读者的心坎上。他是富有经验的,多年的记者工作无疑是一个雄厚的资本。他善于观察和总结,善于透过本质掌握实际。选择一个英雄是肯定的,没有人希望小说的主人公是个坏蛋。但是英雄也有许多种,选择一个怎样的英雄呢?在下自认没有金庸那样的能力,我无从选起,我所能做的只是他已经选好的人物身上推测他的选择。他选择了民族英雄,这恐怕与他的构思的历史背景(事实上,这一历史背景是必须的,如前所述)有关,也可能与当时的社会情况有关(这一结论基于下面这点认识,即现在连狂热喜欢金庸的人,都未必见得喜欢这种民族英雄的身份,而冷静如在下的,抛开对文学本身的理性思考不谈,虽然喜欢金庸,但从感情上却难以接受民族英雄这样的身份)。
这也是结论之一,但是并不是我得到的最重要的结论。
由于时间上略显仓促,所以在某些细节和用词上可能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
不要介意。并请不吝指正。
金庸古龙正面碰撞,即将展开。
我得到的结论如下:第一,这个人在能力上(包括各方面的素质,武功这一因素我不屑于多说,请大家原谅我这个小小的自尊)都应该在最大程度上接近现实中的一般人,准确的说,是读者;第二,这个人的言谈行事,必须符合认们的传统道德标准;第三,这个人必须做出一般人想做而无法做成的大事。这三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认为,正是这三个条件的确立,为金庸的作品得以进入人们的理想世界,并为人们所愿意接受,打下了坚实的,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基础。
这三个条件的作用是:首先,它们确立了一个英雄形象;其次,这样一个英雄让人感到离自己很近;第三,他通过给人们提供一个理想中的英雄而消除了人们对现实英雄的失望感。
所以我说不真实的并不同等于虚假的。因为这样一个人物并非不存在,事实上,他是存在的,他存在于人们的心中。象包公,这个人实际并不存在,但是你绝不能说这个人物是虚假的。事实上,他正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成功的形象之一。
但是,很容易理解,这个形象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完整或者说完美的形象。值得庆幸的是,金庸还没有到为了应和读者而到昏了头的地步。卧龙生等人的作品之所以只有情节,没有人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很不识时务地妄图去创造一个他们心目中的完美的英雄形象。金庸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历史知识告诉他:这样一个人物是难以成立的。
然而这只是一种理性的思考罢了,他完全可以对此忽略不计,仅凭我下面所要谈到的手法,他也完全可以创造出一个成功的人物。
但是一个作家的理智和责任感告诉他:不能这么干!
这同样是一种矛盾。矛盾正是促进事物发展的原动力。没有矛盾,无以成就一个古龙,同样,没有这个矛盾,也无以成就一个金庸。
金庸想了一个办法来弥补这个缺陷。我们已经无法得知他当时是否经过了冥思苦想,或者根本只是他的某种类似于贾宝玉的喜好作用的结果,总之,他使用了这个办法。直到现在,我还无法判断,这一做法究竟是不得已而为之,还是天才的设想。这一点,恐怕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尽相同。
金庸把目光盯在了小说的女主人公身上。
这一点,已经足以解释为什么金庸笔下的女孩子总是如此冰雪聪明,以至于年仅十几岁,其应变能力,处事能力,组织能力以至深谋远虑都直追古龙笔下那些出身名门,受过高等教育的并且还在江湖中出生入死磨炼了十几二十年的男子汉了。
这是一种补偿。因为金庸清醒地认识到,他所创造的男子汉其能力之平庸根本不可能去实现他所要成就的事业,而他们显然又不得不去成就这种事业。这究竟是他笔下那些大侠们的悲哀,还是金庸自己的悲哀呢?
当然,他也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法,即设计足够多的巧合和奇迹来帮助他的主人公走向成功。事实上,在《侠客行》中他正是这样做的,其结果是使这本书几乎沦为一二流作品。老实说,倘若不是他那副对联中赫然有一个侠字的话,我一定要断定这本书是某位二流作家的冒名之作,尽管文字风格如此相似。
金庸采用的方法是明智的。无论是中国“女人是男人的一半”的古训还是“女人是男人的一根肋骨”的西方传说,都证明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这一方法获得了成功。
同时,从这一点上,我们不难看出,金庸笔下的女主人公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是不真实的。而且,问题还不仅仅如此。
在这里,金庸又再次面临一个极其危险的问题。这个问题极具危险性,一个不慎,就将使他的全部努力化为泡影。
这个问题的根源仍然在于读者。不可否认,武侠小说的绝大部分读者是男性,这样一个女主人公的形象很有可能会被大男子主义的洪流击得粉碎,不难想象,如果这种情况出现的话整部作品的结局将是如何悲惨。
在这个关键时刻,金庸再一次显示了他的力挽狂澜于既倒的智慧。果断地采取了一个明智的措施。由于这个措施的使用,使我认识到金庸是金庸,同样是由于这个措施的采用,使金庸在留住了一大群读者的同时,也失去了一些东西。我们在得到一些东西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失去另外一些东西。这本来就是人类的无奈之一。到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看待金庸这种得失的时候,我们已经无法判断他是得到的多些,还是失去的多一些;我们也无法判断我们由此是得到的多一些,还是失去的多一些了。
我前面已经谈到过,古龙是在虚幻中表现真实的,这种表现尽管难度也很大,但是他多是得利于他不平凡的社会经历和天生的对人们内心本质的一种敏锐的感觉,他能做到这一点是自然而然的。
而金庸却是在将一种不真实表现为真实,这一工作本身就比古龙的难度要大。如果金庸能够做得再完美一些的话,他的成就完全可能一举超越古龙,更确切的说是让后者无法赶上。
金庸所做的已经无人能及了,但是仍有缺憾。因为他采取了这样一个措施。这使古龙有了机会。
也许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奈,也许他所做的工作本来就不可能再完美了。
但是我们作为一个评论者,不能因为这个理由就忽视这个问题。
他采取了一个什么措施呢?
并不是在下故意买关子,我想让大家也来想一想。
我已经说了很多啦。
无需多说,相信只需看一眼这个标题,就已经明白所谓金的措施是什么。不知道诸位看过金庸作品的是否已经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即金庸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永远长不大(《笑傲江湖》除外),他们的言谈,他们的行为他们的心态,一直停留在十六岁的水平。在他们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之后,不可否认在某些方面金庸让他们有了一些改进,如行事不再那么鲁莽等。但是在本质上,他们待人处世的方法,他们对社会的看法,他们的心理,却一直保持着“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无疑是可爱的啊。在下就非常喜欢这种心态。所以,金庸笔下的女子一个个都很讨人喜欢,都很可爱。在古龙的笔下你不可能看到这样的人物,因为古龙写的是女人,而金庸写的是女孩子。
这样,即使金庸把女主人公写得再聪明十倍,也是不会对读者的大男子主义思想构成任何打击的,谁会去跟一个孩子斤斤计较这些呢?正如一个人在夸一个孩子聪明的时候所流露的只有喜爱而绝无嫉妒。
那么对于同样是孩子的读者呢?他们又作何感想?
一,他们的年纪和阅历还没有使他们的大男人思想达到膨胀的地步。
二,金庸让他的女主人公彻底地毫无保留地,明确地毫无二心地,不管 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地爱上了他的男主人公,甚至可以说是……(作者在此删去激烈词句五十三字)而沉浸在浪漫爱情中的芸芸众生自然也就不甚了了了。
由此,我们已经看到了我前面说过的所谓“不完整的内心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形式。相信在这里已经无需我再对“不完整”的概念再多加解释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将金庸的作品比作“成年人的童话”仍稍嫌不妥,比为未成年人的童话好象更确切一些,特别是《鹿鼎记》一书。
然而有的人居然把古龙的书比喻为孙敬修爷爷的故事,这令我实在不知道是可笑还是可悲。这(些)人恐怕连什么是童话都没有弄清楚吧。把离奇的情节看成是童话的标识是大错特错的。卖火材的小女孩有没有离奇的情节?但是这并不妨碍它成为最经典的童话之一;《聊斋》的情节又如何,有没有人说它是童话集? 前言提到,在人物性格的未成年化方面,《笑傲江湖》是一个例外。令狐冲和萧峰是金庸笔下最成熟的主人公(在这里我就不论述任盈盈不大为人所爱的原因了)。之所以有这样一个结果,关键在于金庸的一个追求——变新。
这是不是金庸的艺术追求之一,我无能得知,但是毋庸讳言,至少在客观上,这又是吸引读者的手段之一。
这个结论没有什么新意,提一提便罢,我就不展开来说了我从来不认为一部作品中的配角是可以体现作者的人物刻画风格和成功与否的标志,在长篇作品中更是如此。主人公是一锤定音的人物。但是一部作品中没有配角是不可想象的,配角写得不好的作品绝不是一部好作品。
从某种意义上说,配角的描写是为主人公的描写而存在的,而主人公描写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身边的人描写的好坏。
金庸小说中的配角从来都是为衬托主人公而存在的。在这一点上,金庸充分显示了他的深厚的文学功力。
在这一方面举几个例子难以说明全部,但是一个例子还是必要的。如天龙八步之慕容复,很明显是在衬托段誉。
金庸笔下的人物性格丰富多彩,不一而足,这为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主人公铺平了道路。尽管有些人物是为商业价值而非文学价值而存在,但是这不应成为批评金庸的理由。毕竟武侠文学与严肃文学还是有区别的,单从这个意义上说,这还反而是成功之笔。
总的来说,金庸的人物塑造是出色的。
在配角的问题上,我们不应该讨论他们的性格和思想的完整性,因为配角毕竟不同于主人公,即使在长篇作品中,这种不完整也是必定的。
但是在这里不得不说明的是,对于那种从某些人物的描写具有真实性便得出金庸的作品具有现实性的看法,在下是万万不敢苟同的。这种看法非但没有任何文学上的逻辑性,而且简直就是对金庸作为理想主义大师的否定。 在梁羽生之前的武侠作品是纯朴的作品,不应划入任何一派。梁羽生是豪放派武侠的创始人物,而金庸则是此派的最杰出的人物。其人物的性格,作品声势无不处处透出豪放的特点。特别是对大场面的描写,可称天下无人能敌。
也许是在下见识尚不够深,但是就我所见过的武侠作品而言,绝大部分都属豪放派,而属婉约派
原贴:金庸和古龙作品的区别
sleepingdogamu
金庸的小说情节紧凑有序,步步为营,逻辑性强,也更为平和,小说多了些“科学性”。主人公的的前尘往事都交待的清清楚楚,也多了些历史典故,虽然不甚真实,放置于小说中,却衔接连贯自然,对于不知历史的,有以假乱真之效!如《天龙八部》、射雕、神雕等几部小说都是在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金庸小说的人物是在地上走的,往往具备普通人身上的一些性格特点,如郭靖的憨厚老实,杨过年少时的倨傲,张无忌的踌蹰不定。
泉水
拜读完金庸大师和古龙大师的所有经典著作,我这样区别两位大师的作品风格:金庸大师的作品知识渊博、人物丰富、场面宏大、气势磅礴,写的是为国为民的大侠风范,文字通俗易懂,是非常正能量的书籍,现在的网络喷子那么多,就是因为不学无术,至少没有看过金庸,心中少了一身浩然正气,更没有包容心。古龙大师的作品文字精绝、句子灵妙、人物传神、意境高深,写的是快意恩仇的义气江湖。古龙大师虽然不及金庸大师博学,但古龙大师的文字用词,比金庸大师要深邃空灵一些,也就是句式加入了更多内容,与金庸大师同等数量的文字段落,古龙大师的文章画面感就要更浓烈一些,意境也更高深一些!两人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但都是武侠小说最巅峰的旷世奇才!
瘦虎肥龙龙虎斗
一、人物形象
金庸的小说里,主角出现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废柴级别,靠机缘巧合或者自己的努力,慢慢成为绝顶高手,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练级过程。
古龙的小说尤其是后期那几个系列,主角一出来武功就已经非常高强了,直接就是进入故事的发展。在整个剧情故事中,几乎不会再展现主角武功的变化。
二、文笔
古龙的小说永远在野,与主流相反。古龙的小说受西方推理惊险小说影响比较大,书中暗藏玄机,各种行怪陆离之事比比皆是,正邪相容,很难确定好坏之分。
金庸有深厚的古典文化功底,他的小说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各色人等星罗棋布精彩纷呈,但金庸小说主流却是在朝,没有离开历史大方向。各种史料信手拈来,穿插在小说之中,有如真人真事,让人信以为真,可以说金庸的小说是阳光的,读起来不压抑。
三、偏好性
金庸小说江湖非常和谐,古龙小说江湖非常混乱;金庸小说人物武功一板一眼,招式分明,古龙小说武功诡异夸张,常常一招制敌。古龙小说虽然有西门吹雪和谢晓峰这样的剑客,但他更偏向于写刀,金庸小说则没有太强的偏好性。
原贴:古龙小说和金庸小说的区别
apple_br
金庸的作品写实多一些,比较正统,属于现实主义作品。
古龙的东西玄幻多一些,属于浪漫主义。
就像杜甫与李白的区别。
金庸的小说写的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写的是弘扬正气,抵抗侵略。
古龙的小说写的是人性,写的是割头换颈的友情。
他是作为自己小说的旁观者之一在叙述这个故事。
而且行文飘逸流畅,跌宕起伏。
毋庸质疑,武侠界中空前而且有可能绝后的两位大家是金庸和古龙。
他们的小 说虽然风格各异,但都令人荡气回肠,手难释卷。
更为可贵的是,决不能仅仅以 娱乐的心态来读他们的作品,他们的作品都已进入雅的境界。
这是其他武侠作家所 万难比拟的。
这一点尽管许多自诩为文学卫道士的人死也不愿意承认,但是相信已 为更多的真正的武侠爱好者所共识。
尽管同样的优秀,但两骏同驰,必有一先,不免就存在这两位大家谁更优秀的 问题。
说实在的,在下对两位都同样喜爱,实在不忍心厚此薄彼地在这个问题上作 甚评价。
但是看到许多同道在此问题上的看法,又实在如绠(未找到鱼旁的那个字) 在喉,不吐不快。
故现丑于此,如有不同看法,也请不要生气。
原贴:古龙跟金庸的区别在哪
lotong
我来说说,古龙和金庸都是著名的武侠小说作者,至今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数不胜数,并且很多都被翻拍成了电视剧,例如《楚留香传奇》《小李飞刀》等是古龙老师的作品翻拍的,而《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等作品是金庸老师的作品翻拍的,那么两位老师的作品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我认为他们在文字风格方面就有很大的区别,古龙很有文学教养,他的文字更喜欢分段落,让文字的画面感很强,像是电影的慢镜头一样,但是这样的话就少了一些阅读快感,并且古龙老师特别喜欢在文章里穿插一些个人的评论,很容易把读者的感情中断,从情节中剥离出来。
要知道这样的评论做多了会让大家看到更多作者本人的性格特点,而不是小说中人物的特点,所以大家能从古龙老师的作品中了解到他本人的一些性格特点。而我个人读完金庸老师的书之后对他本人确实一无所知的,有的只是对人物的了解和兴趣,并且在看书的过程中能体会到阅读的快感,这一点是很好的。
另外我觉得金庸的小说里面对武功的系统写的也很详细,比如说轻功的系统,内力的系统,剑法招数的系统以及阵法系统和暗器的系统写的都很到位,让读者能够明白其中的“厉害”,但是古龙老师在武功系统方面写的不是很全面,也许是侧重点不一样,他往往强调的是“快”,一个快字能解决所有问题,也能对付所有敌人,这样以来就少了很多破解的乐趣,我觉得如果在加上一些过程,那是最好的。
其实两位老师的作品我都是非常的喜欢,我想在没有人能在武侠小说方面超越二位了,他们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一本本精彩的小说,还有独一无二的童年的回忆。值得令人敬佩。
燃烧吧小鸡腿
金庸的作品写实多一些,比较正统,属于现实主义作品。古龙的东西玄幻多一些,属于浪漫主义。就像杜甫与李白的区别。
金庸的小说写的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写的是弘扬正气,抵抗侵略。
古龙的小说写的是人性,写的是割头换颈的友情。他是作为自己小说的旁观者之一在叙述这个故事。而且行文飘逸流畅,跌宕起伏。
毋庸质疑,武侠界中空前而且有可能绝后的两位大家是金庸和古龙.他们的小 说虽然风格各异,但都令人荡气回肠,手难释卷.更为可贵的是,我们决不能仅仅以 娱乐的心态来读他们的作品,他们的作品都已进入雅的境界.这是其他武侠作家所 万难比拟的.这一点尽管许多自诩为文学卫道士的人死也不愿意承认,但是相信已 为更多的真正的武侠爱好者所共识.
尽管同样的优秀,但两骏同驰,必有一先,不免就存在这两位大家谁更优秀的 问题.说实在的,在下对两位都同样喜爱,实在不忍心厚此薄彼地在这个问题上作 甚评价.但是看到许多同道在此问题上的看法,又实在如绠(未找到鱼旁的那个字) 在喉,不吐不快.故现丑于此,如有不同看法,也请不要生气.
我一向认为,读一本小说,就向做一个梦一样,武侠小说更是如此.
金庸和古龙给了我们两个不同的梦.
在金庸的梦中,我们无疑感到跌宕起伏,绚丽多姿,沉迷于此,不愿醒来.但我们 始终清醒的意识到:这是一个梦.而梦醒的时候,便如作了一个好梦一般,或是有一 些美好的回忆,而大多是难以有太多印象的.
古龙的梦是一个残缺的回忆.可能美,但决不美好.
在这个梦中我们有太多的午夜梦回,使得我们即使惊醒之后,依然禁不住怀疑 究竟是一个梦,还是活生生的现实!这种触动之深,即使未可娉美于沙翁,亦不远矣.
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是:人们更喜欢有一个美好的梦,因为现实给我们的痛 苦已太多.梦是我们逃避现实的最好场所,又有谁喜欢现实如一条绳索似的,即使 在梦中也对我们死缠不放呢?
特别是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又有谁不是生活在自己编织的美丽梦境中呢?
我决不是在贬低大学生.在下自己就是其中一员.
我之所以这样说,只是想说明一件事:这种对美丽梦境的向往,正是许多人能 轻易的接受金庸而难以接受古龙的真正原因.
我也无意指责这种选择.毕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几千年来,不断推动人 类相前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毕竟,在经历了生活的艰辛之后,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寻 找一个乐园来放松我们已绷得太紧的神经.
感谢金庸,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好的乐园.
古老无疑也看到了这个问题.
人们的需要永远是商品生产的真正动力.
他试图改变.他把幽默的语言放进他的作品,他把美酒和黄金放进他的作品. 我们在他的后期作品中看到了太多的豪华而奢侈的生活,看到了太多的享乐和纵 欲.
只有一样东西我们始终没有看到.
那就是快乐.
没有!绝没有快乐!
美酒和爱情没有能够掩饰他与生俱来的那种早已深深种植在他心底的忧郁 和悲伤.他的这种气质不可避免的融入了他的作品之中.以至于竟然有了这种结果: 越是欢乐的描写,我们读到的悲哀越是深得刺痛我们的心灵.
他没有金庸的条件.
金庸从来没有为吃饭担忧过.他没有这种悲情.在他的笔下,即使是最悲剧性 的描写之中,我们感受得最多的也是一种豪迈,一种燕赵勇士的愤怒.这种豪迈则 是古龙所万万不能比拟的.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将在另一篇文章中叙述.
金庸描写痛苦则只有通过一种惨忍的行为.在这种描写下,杨过不得不失去一 条手臂,小龙女不得不失去贞操,而萧峰也只有将一支箭插进自己的胸口.在他的 笔下,决不会出现微笑着咳出鲜血的李寻欢,也决不会出现坚定地拖着一条腿的傅 红雪,正如在古龙的作品中决不会有段誉那样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物一样.
在此,我觉得有必要对这样一个说法说上几句:有人认为古龙的小说人物一 律是男喝酒,女脱衣,太过淫靡了.这是及其粗俗的看法.魔非生于外,而于心.我看是 说这话的人自己心里有问题.
至少我就没有从这喝酒和脱衣中看出一丝一毫的淫靡来.
我看到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寂寞和痛苦.我相信大多数用端正的心态看书的 同道也是这样看的.
流浪天涯的浪子,一方面,他(她)们没有办法抑制自己的性格,另一方面,他们 又有无人关心的寂寞,无人可以叙说心中通苦的寂寞,无助的寂寞.他们决不是君 子,他们在茫茫人海中孤单地行走,一切都是自然而真实的.在下没有经历过这种 通苦,但是古龙显然是经历过的,他真实的描写令决不多愁善感的的我也有一种动 心的共鸣.
相反的是,在金庸的作品中,关于韦小宝在妓院及虚竹在地道中的描写,虽非 绝对多余,却也不免令人感到有些蛇足之嫌.或者是金庸想添加一些浪漫气息也未 可知.又或者是金庸另有深意,在下水平有限,未能洞烛,哪位仁兄看出来了,不妨告 知一二.无论如何,这种气氛的描写是决不会出现在古龙的作品中的.
玉文
古龙小说中的案情多逻辑推理 常常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 却又在情理之中
金庸小说中案情多简单 一般是1--2条线索 但却令人忍不住看下去
古龙小说中的打斗多 一招毙命 常常是不动中透漏出无限杀机 胜负即在一念之间
而金庸小说中的打斗招式千变万化 一招连着一招 奥妙无穷!
原贴:古龙小说和金庸小说的区别
youthhomebnb
金庸的武侠世界里,主人公一开始大多都不太厉害。读者可以看到主角的成长过程,自我努力,和巧遇奇缘的综合,慢慢变成了天下一流的高手。而在这个过程中,主角大多能结交个很可爱的女孩,层出不穷的好运也往往由助人为乐,不贪,善良等美德带来。这是金庸的童话:成长过程中的故事总是最多姿多彩的。等你看到主角大成之时,这本书的第三十九、四十回也就到了。 古龙的童话呢?一个武林奇才,几乎谁也不知他的武功是哪里来的,也几乎从没败过。甚至没人见过他出手(他会略带寂寞地告诉你:“见过我出手的人,都死了。”),面对一个天底下最神秘的大阴谋,大黑色组织,大悬案,全靠主人公的机智,武功,魅力一个人来解决。他身边也会有美女,也会有奇遇,但美女只是解他寂寞,奇遇只是助他脱险,而不是与他贴心,助他成长的那种。等到案件解开,贼首失败,真相大白时,你就已翻到了书的最后一页。 金庸的小说,男主角木呆如郭靖,聪明如杨过,豪放如萧峰,无赖如小宝,女角也是或美如天仙,或聪明绝世,加上奇遇怪事层出,按理讲和读者生活中的世界是大不相同的。和读者的个性也是毫不相似。但读起来仍觉得篇篇故事如在眼前,栩栩如生。(网上想娶金书女角的,想当男角的,大有人在,可为一证) 古龙的小说,我认为是以情节诡异取胜,论起可信度却不太行。古龙对那些小角色不知是不屑花笔墨,还是不会花,总是写得千篇一律。还时常有那种在一个小街上忽然所有人(老婆婆,担夫,乞丐……)都忽然变成高手用所有武器攻击我们主角的可笑场景。难怪读古龙书总是觉得那是另一个世界里的事情,有些遥远。其实即便主角,古龙也不是写得很正常,大多数有一种受虐后自认伟大的孤独。
ariel623
金庸的作品写实多一些,比较正统,属于现实主义作品。古龙的东西玄幻多一些,属于浪漫主义。就像杜甫与李白的区别。
金庸的小说写的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写的是弘扬正气,抵抗侵略。
古龙的小说写的是人性,写的是割头换颈的友情。他是作为自己小说的旁观者之一在叙述这个故事。而且行文飘逸流畅,跌宕起伏。
毋庸质疑,武侠界中空前而且有可能绝后的两位大家是金庸和古龙.他们的小 说虽然风格各异,但都令人荡气回肠,手难释卷.更为可贵的是,我们决不能仅仅以 娱乐的心态来读他们的作品,他们的作品都已进入雅的境界.这是其他武侠作家所 万难比拟的.这一点尽管许多自诩为文学卫道士的人死也不愿意承认,但是相信已 为更多的真正的武侠爱好者所共识.
尽管同样的优秀,但两骏同驰,必有一先,不免就存在这两位大家谁更优秀的 问题.说实在的,在下对两位都同样喜爱,实在不忍心厚此薄彼地在这个问题上作 甚评价.但是看到许多同道在此问题上的看法,又实在如绠(未找到鱼旁的那个字) 在喉,不吐不快.故现丑于此,如有不同看法,也请不要生气.
我一向认为,读一本小说,就向做一个梦一样,武侠小说更是如此.
金庸和古龙给了我们两个不同的梦.
在金庸的梦中,我们无疑感到跌宕起伏,绚丽多姿,沉迷于此,不愿醒来.但我们 始终清醒的意识到:这是一个梦.而梦醒的时候,便如作了一个好梦一般,或是有一 些美好的回忆,而大多是难以有太多印象的.
古龙的梦是一个残缺的回忆.可能美,但决不美好.
在这个梦中我们有太多的午夜梦回,使得我们即使惊醒之后,依然禁不住怀疑 究竟是一个梦,还是活生生的现实!这种触动之深,即使未可娉美于沙翁,亦不远矣.
我决不是在贬低大学生.在下自己就是其中一员.
我之所以这样说,只是想说明一件事:这种对美丽梦境的向往,正是许多人能 轻易的接受金庸而难以接受古龙的真正原因.
我也无意指责这种选择.毕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几千年来,不断推动人 类相前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毕竟,在经历了生活的艰辛之后,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寻 找一个乐园来放松我们已绷得太紧的神经.
古老无疑也看到了这个问题.
人们的需要永远是商品生产的真正动力.
他试图改变.他把幽默的语言放进他的作品,他把美酒和黄金放进他的作品. 我们在他的后期作品中看到了太多的豪华而奢侈的生活,看到了太多的享乐和纵 欲.
只有一样东西我们始终没有看到.
那就是快乐.
没有!绝没有快乐!
美酒和爱情没有能够掩饰他与生俱来的那种早已深深种植在他心底的忧郁 和悲伤.他的这种气质不可避免的融入了他的作品之中.以至于竟然有了这种结果: 越是欢乐的描写,我们读到的悲哀越是深得刺痛我们的心灵.
他没有金庸的条件.
金庸从来没有为吃饭担忧过.他没有这种悲情.在他的笔下,即使是最悲剧性 的描写之中,我们感受得最多的也是一种豪迈,一种燕赵勇士的愤怒.这种豪迈则 是古龙所万万不能比拟的.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将在另一篇文章中叙述.
金庸描写痛苦则只有通过一种惨忍的行为.在这种描写下,杨过不得不失去一 条手臂,小龙女不得不失去贞操,而萧峰也只有将一支箭插进自己的胸口.在他的 笔下,决不会出现微笑着咳出鲜血的李寻欢,也决不会出现坚定地拖着一条腿的傅 红雪,正如在古龙的作品中决不会有段誉那样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物一样.
在此,我觉得有必要对这样一个说法说上几句:有人认为古龙的小说人物一 律是男喝酒,女脱衣,太过淫靡了.这是及其粗俗的看法.魔非生于外,而于心.我看是 说这话的人自己心里有问题.
至少我就没有从这喝酒和脱衣中看出一丝一毫的淫靡来.
我看到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寂寞和痛苦.我相信大多数用端正的心态看书的 同道也是这样看的.
流浪天涯的浪子,一方面,他(她)们没有办法抑制自己的性格,另一方面,他们 又有无人关心的寂寞,无人可以叙说心中通苦的寂寞,无助的寂寞.他们决不是君 子,他们在茫茫人海中孤单地行走,一切都是自然而真实的.在下没有经历过这种 通苦,但是古龙显然是经历过的,他真实的描写令决不多愁善感的的我也有一种动 心的共鸣.
原贴:古龙小说和金庸小说的区别
ebonair
格蕾丝
杨猫猫Icicle
willie
某妍想去远方
ヾ齐鲁ゞ
Star
古龙写小说喜欢用短句,一句一行,一字一行。有人说他的语境和文笔,呈现出散文化和诗化的倾向。我想,这多半是误会了。像他这样的手法,并不是为了追求语言的极致意境和递进式节奏,而是为了像早年在巴黎闯荡的剧作家大仲马一样,他们早期都患有同样一种病,穷病。所以写文章,要尽可能多写几页纸。因为那会儿,出版社和杂志社统计作品的字数,是按稿纸的张数来计算的。多写几行,多写几页,可以拿到更多的稿费。而编辑们本来看稿就很辛苦,用不着让他们再一字一句地数数吧。
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古龙的投机取巧,竟成全了他的独特的语境和风格。所以,我的看法是,以词汇量、描人画物的精准度以及纵横捭阖的语言组织能力而言,古龙显然不如金大侠,但他的文字比金庸有血性,够狠,也够极端。
古大侠喜欢用短句,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酒喝的太多。那些武功招式,15个回合,32个冲手,这些复杂的细节写起来太慢,看起来也没劲。所以早期他写过《名剑风流》《护花铃》《大旗英雄传》之后就不再那样干了。而在此之前,他的写作路数一直跟金庸很相似。
金庸与古龙的成长环境完全不同,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通通都装在肚子里。他没有古龙那么多的酒,大多时候很都用来读书。所以,他的小说语境显得博大精深,千变万化。没办法,书读的多了就是这样,出口成章而已。
金庸小说改成电影电视,一般都会大火。这里面除了他的人物比古龙的显得更萌更憨更可爱之外,其基本故事本身,就已经为编剧和导演打了很好的底子,所以改编拍摄起来,要容易得多,也取巧得多。
不过,这几十年,我看古大侠的作品,还有另外一个几乎不愿意说出口的心得体会。那就是他小说中的人物,在进行决斗的时候。其营造氛围,制造紧张的手法,大致来源以早期西部小说和西部电影。而更多决斗的场景,则是借鉴了日本的剑侠电影,这里面受影响最大的相信就是黑泽明。(我没有去引擎搜索,所以也记不太清楚,黑泽明和古龙是不是同个时代的人。感觉是的。)以至于金庸的小说放到今天依然可以孜孜不倦、饶有趣味地阅读。但古龙的就差很多,因为他所营造的那个令人恐怖和敏屏住呼吸的情境及悬念,我们通过便捷的电视电影就能够更加过瘾得去体验。要怪只能怪古大侠太早抢了人家的营生。
风行者
原贴:金庸和古龙小说有何区别
未开化的边疆
原贴:金庸和古龙小说有何区别
keira
六月未央
原贴:金庸和古龙作品的区别
海棠花园客栈菲姐
原贴:金庸和古龙作品的区别
demmy_925
原贴:金庸和古龙作品的区别
introlaughing
原贴:古龙小说和金庸小说的区别
永远加壹
原贴:古龙小说和金庸小说的区别
叽叽歪歪看天下
原贴:古龙小说和金庸小说的区别
toddchou
原贴:古龙小说和金庸小说的区别
liyulilac
原贴:古龙小说和金庸小说的区别
旅游
findus
南绝·弇。
原贴:古龙小说与金庸小说的区别
刘彧Hester
原贴:古龙小说与金庸小说的区别
wolcon
原贴:古龙小说与金庸小说的区别
小皮妈咪oO
soon小兔子
玫瑰杨桃
流浪猫的足迹
羊羊羊
金庸和古龙的区别?
小李飞刀成绝响,世间再无楚留香。
射雕英雄应犹在,侠之大者美名扬。
金庸的小说主人公就像邓公所说,多是从一个一个的困难危难里历练出来的,讲述的是一个一个英雄的养成之路。
古龙的小说主人公多是一开场就有一技之长,武艺高强,在儿女情仇和考验危难中一路走来。
金庸是大师的,是我们那个德高望重的老师,他在乎自己作品,如同在乎自己的孩子,所以作品改了又改,就想为这华语书坛留下传世之作。
古龙是大师哥,是我们身边的好大哥,他随性而写,随意泼墨,看着过瘾,不在乎世人的评价和看法,他的作品不需要修改,不完美才是真实的。
金庸是诗人,是杜甫,他是把故事揉在了历史里,看他的作品懂道理,看人生,受益匪浅。
古龙是饮者,是李白,他的作品随意泼墨,随意洒脱,看他的书品人生,看冷暖,大呼过瘾。
原贴:金庸和古龙的区别在哪里?
carrotmm
謝邀
江湖.乃江湖中人的江湖。
金庸先生和古龙先生皆曰江湖中人.自然手中有剑.胸中有武.然二人之武之剑大相径庭。
金庸先生剌向武林的剑是道學之剑.一剑刺出.空無一物。
古龍先生刺向武林的剑.是带着風聲直擊江湖人心险恶的凌厉的剑。
1987年吧.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在大陸有出版单位刊印出版.我最先接触讀到的是"射雕英雄傳"。那時侯.只要是工作之余.便以讀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說為樂。也在那時侯.有另一件事也轰動了整个上海.傳聞說是鄧丽君要來上海開演唱會.地点定在上海静安区文化馆.於是天天下了班赶到文化馆打聽消息.手中握着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一邊看.一邊打探消息。你别說.那時侯人還真多.都是年青人.都不超过三十歲左右的.这事直到現在還記憶猶新。不過.最终也沒等到鄧丽君小姐到上海來開演唱會。
我們这些人小時侯都到小書摊看过连环小書.什么水浒.三國.楊家将.岳飛傅.西遊記.包括三俠五義.周侗出山之类的.很多。現在六十几.七十几的城市哥們也都应該是記得的。那時侯.有很多人的文化文學底蕴都是從看小人書积累而來的。
陆陆续续的看了不少的武俠小說.金庸的.古龙的.梁羽生的.雲中岳的.溫瑞安的.这麼多的武俠小說看下來.到今天能記住的也不多。
我曾经将金庸先生.古龍先生.梁羽生先生.黄易先生的武俠小說作過一番對比。
若論排埸大.以历史為背景.當首推金庸先生。不過.金庸先生的铺叙太拖沓冗沉.好像捉迷藏般始终没有新意.一切都在一个圈子里打轉。
古龍先生的創作有新意.但覺得他的写作方式是借用了西方文学的手法。最明显的是《基督山伯爵》《福尔摩斯探案》希腊棺材之迷其中的写作技巧.在古龍先生的作品中處處可見.可謂跳跃性思维的集大成者。
梁羽生先生多叙述明末清初時武林義士和江湖人士的作品.展現抗清義士的作品居多.不過.太啰嗦.用的是傳统的老章回手法。
在三位先生之後出了一个黄易.我認為在老傳统的武俠小說渐次没落的今天。黄易不可否認的也是曾经有過輝煌的一位新軍人物.这在他的一部大唐双龍傳的武侠小說中可以得到印証。
由金庸和古龍先生的武俠小說的區别小談.不旁引博証.略叙。
望朋友能接纳
2020.7.19.上午
原贴:金庸和古龙的区别在哪里?
金庸和古龙两位武侠小说大师级别的人物,如今都已作古。我个人而言他们就像我们自己的内心一样,想中规中矩的呈现给别人传统意义上的优秀,又想桀骜不驯的展露自己的个性和内心,纠结中我们都喜欢上了他们创造的武侠世界。且行且珍惜,做一个自己舒服别人不讨厌的真人。
原贴:金庸和古龙的区别在哪里?
sophaille
金庸这个人出身世家,有底气,所以浑厚大气,所写武功也以内力浑厚者为上,待人接物,处处体现世家大族风采,不与一般人见识。但其内心深处只怕并非如此,其最后一部作品《鹿鼎记》描写了一个可爱的小无赖——韦小宝,此人本性不坏,只是出身最底层,为生存不得不搞点儿坏点子,在一个表面伪善的社会里因缘际会,混得风生水起,活出了自己的本性。金庸或许也想活出真我,只是顶着社会名流世家大族的名头,不能放肆罢了。所以王硕和李敖说他装。其笔下人物慕容复就深受其害,只是金庸比他聪明,没深陷其中。
古龙则没有那些虚名所限,放飞自我,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花前月下,美女环绕。其笔下人物都是恣意纵横,快意恩仇,直来直去,唯快不破。有很多缺点,但又人畜无害,活出了真我。
金庸就好比贝利,而古龙则是马拉多纳。
原贴:金庸和古龙的区别在哪里?
小斯
金庸和古龙都是我最喜欢的武侠作家,先说金庸:“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八十年代进军大陆,引发了武侠热潮,金庸作品被大小出版社一版再版,着实让读者大开眼界。
武侠小说是成人的童话!是成人从纷烦的世象中出走一遭的捷径。爱国情怀血色情仇,让成人重塑了自己支离破碎的现实。
而金庸对华文创作之境况的贡献,还远不止构造了一个梦这么简单,首先从小说叙述结构,金庸大胆借鉴西方悬疑复仇小说的优良传统,在情节布局中大不功夫!常常引人入胜卷不释手。那时,一部小说我往往二三天必然读完。吸引力不言而喻。文字描写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而弃其糟粕。
金庸可能是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唯一的通俗小说作家,他抹煞了纯文学和通俗文学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让一些立志通俗文学创作的看到了希望。
香港评选“最佳小姐”,是一件全港很轰动的事。评上“最佳小姐”的有权选择一件她最乐意做的事。有一年,那位“最佳小姐”的选择,不是别的,居然是想和金庸一起乘飞机观光。我想这不仅仅是金庸先生的个人殊荣,而且也反映了广大读者对武侠小说崇拜的程度。
再说说古龙,无论小说还是现实,古龙总以浪子的形象出现在大庭广众。金庸注重史实的阐述,且改动之处真实可信。而古龙小说则是天马行空的放纵!不按部就班去交待历史背景人物事件,描写多以奇幻的色彩胜出。
诗一样的语言令人如醉如痴,金庸写史,古龙写情,不一样的风格各有特色!浪子李寻欢,侠盗楚留香,四条眉毛陆小凤,不仅性格鲜明,而且十分可爱。
如果说,非要拿金庸和古龙的作品作比较的话,我想大多数读者还是说不出哪一位更胜一筹,対之金庸,古龙初出道时也摹拟过梁羽生传统式写法,因为没有引起热烈的反响而最终放弃了,我就看过其中一本,名字已忘记,只记得古龙太不适应那种中规中矩的行文,让人读过之后感觉怪怪的。
原贴:金庸和古龙的区别在哪里?
汤西西
金庸是君子作家。动口不动手,如他喜欢夏梦,就将夏梦进入了自己的小说角色:他将夏梦拟作书中的小龙女、王语嫣、"神仙姐姐"。2016年10月30日,夏梦在香港去世。两年后同一天,金庸老先生去世。最终只剩下:他朝两忘烟水里,风中化成唏嘘句。
再说古龙他是一个实战派作家。古龙一生,人如其文,他本身就是一位侠者。他风流倜傥,喜欢豪饮,古龙他为人真诚;不拘小节,慷慨豪迈,古龙交朋友更是率性而为,肝胆相照,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常常呼朋引伴,纵酒狂歌。
综上所述,金庸是比较讲究礼节性的文人作家,而古龙却是率性而为的真性情作家,虽然他们性情大径相庭,但却是难得一见的知心好友。现两人虽然都作古,但他两人留下的作品将是不朽的。永远在我们的胸膛燃烧!
原贴:金庸和古龙的区别在哪里?
37度2
各位老师,我也来凑凑热闹,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
金庸和古龙都是新派武侠小说泰斗级别的人物,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述说:
首先,文采:金庸的文采涛涛不绝,如长江大河一路狂奔。古龙,博学多识,对古诗词了解也多,特别是酒文化。
其次,武功,金庸小说主人翁武功都有师承来历,武功从弱变强,循序渐进。古龙小说主人翁仿佛从天上飞来的,没有师承来历,与生俱来就是武功高强。金庸小说讲究一招一式,一般高手过招,最后才能分高低。而古龙小说里,往往都是一招毙命,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第三,故事情节,金庸描写的特别细致入微,比如景物描写,而古龙一般都是一带而过,金庸对整部作品人物心里描写特别到位,而古龙主要是对主角心里刻画。
总之,如果金庸是武林世家,那么,古龙就是武林怪侠
原贴:金庸和古龙的区别在哪里?
冰莹
虽然他们两个都是优秀的武侠小说作家,但他们俩在小说中对于武功的态度不同。
金庸把武功看做学问,在于积淀,所以除了开挂的主角以外,很多高手都是越老越吃香。
古龙把武功看成体育活动,拳怕少壮,所以大部分高手都是年轻人,偶有老当益壮的。
这一点上无所谓优劣,但结合实际应该古龙的认识更加正确。
金庸小说大部分都是把小说的虚构人物放置在一个真实的时代背景下;古龙小说则是天马行空,读者分不清楚到底是哪个年代。
金庸小说的文字更流畅通俗,事件层层铺开,符合人们的写作阅读习惯;古龙小说则喜欢设置悬念,往往出人意料。
从小说可读性来说金庸更胜一筹,但金庸小说主人公的出身太雷同了,几乎都是苦大仇深。古龙小说则有时为了设置悬念而设置悬念,逻辑性有欠缺。
原贴:金庸和古龙的区别在哪里?
xihui
金庸、古龙,我两个都喜欢。
金庸写的是家国情怀,传统美德与个性追求兼顾;古龙写的是人性挣扎,世间百态看尽还是坚守善良。
如果固执要从书里分析出道理,看明白故事,看金庸。
如果半生浮沉,只想找一本贴合心境的书,看古龙。
以个人喜好而言,看古龙更有亲近感。
古龙笔下的人物都有很多臭毛病,从他笔下感觉传递出的不是人要怎么为国为民做大事,而是——不论我有多少缺点,不论做过什么不被人理解的事,不论曾受过什么伤害,我依然愿意在心中留一块净土,依然相信世界很美好。
原贴:金庸和古龙的区别在哪里?
七匹狼
在我看来,金庸和古龙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世界的态度。
金庸本名查良镛,出身浙江海宁查家,这是延续了几百年的名门望族。查家在清代“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说一句顶级名门,也不为过。
所以,金庸从出生起,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这在旧社会,这是万分幸运的。
金庸从小就是一个热爱自由,不受拘束的人,他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因为反抗学校“暴政”而被开除。
这也表现在他的作品中,他笔下的大侠如杨过、令狐冲,都是一群不受世俗约束,喜爱自由的人物。他们也会在功成名就之时,选择退隐江湖,不问世事,享受自由。
哪怕是憨厚老实的郭靖,也在射雕中,反抗专制婚姻,追求自由的爱情,结局时和黄蓉去桃花岛隐居。
可以说,金庸是一个对自由充满向往的人。所以,他的小说,几乎都是借古讽今、反抗强权,歌颂自由。
而古龙不同。
古龙在一个破裂家庭中长大,从小就缺少关怀和爱,这让他的心像浪子一般的孤寂。所以他笔下的人物,都有着几分癫狂、几分邪气,几分病态,哪怕成为名满天下的大侠,他们也在痛苦中挣扎徘徊。
比如李寻欢、谢晓峰、楚留香……
古龙是挥洒生命和才情的浪子。从作品高度上,古龙不如金庸,但正因为如此,古龙笔下的人物更加可爱,更加有血有肉,更像一个可以与我们交谈的朋友。
当然了,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和观点,如有不同意见,请随便拍砖。
原贴:金庸和古龙的区别在哪里?
小RO
金庸历史知识和诗词歌赋的功底比古龙深,武术门派和武打场景的描述比古龙具体,人物的刻画很生动,十一部长篇,十一种人物性格,有正宗的武侠郭靖,有偏执狂杨过,有傻子石破天,有也正也邪的令狐冲,有讲义气的小流氓韦小宝等等,这在金庸武侠小说中都有体现。金庸写历史就是不写雍正朝历史,因为他的祖先是查嗣庭,在科考时出的一道考题“维民所止”。被人举报维止二字是雍正去了头,而被雍正所杀。因此他痛恨雍正,而从来不写雍正。而古龙的武术包涵着蝉和哲理,描写的是一种境界,而不是具体武功,比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就像阿飞的剑,荆无命的剑,西门吹雪的剑,傅红雪的刀都是以快闻名。小李飞刀,列无虚发讲的就是他的飞刀又快又准,无人能挡,也无人能避开。又比如不变就是变,还有手中有剑,心中无剑。再高的境界就是我就是剑,剑就是我,剑我合一。而人物更注重人性和心理的描述,不太讲究历史和诗词歌赋的描写,人物可以设定在不知名的时代,通篇无论武功人性还是什么描写都富有禅意和哲理,写的就是一部《金刚经》在小说里(包涵武功人性等等)的具体解说。也许这就是我理解的金庸和古龙的不同。
原贴:金庸和古龙的区别在哪里?
faithyuan
金庸和古龙都是新派武侠小说的代表人物,在武侠小说界都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金庸先生本名查良镛,古龙先生本名熊耀华。两人武侠小说都比较高,但也有区别。
第一,金庸武功更偏向慢,古龙先生更偏向快。金庸先生对于武功的描写,更偏向于慢,这个慢是和古龙先生书中人物相对而言的。这方面金庸小说最突出的代表便是张三丰真人了,在赵敏一众假冒明教进攻武当时,张三丰拖着受伤的身躯教给张无忌武当的太极拳和太极剑。面对赵敏一方狂风骤雨般的进攻,张无忌用令众人诧异的太极拳打败一个又一个高手。而古龙先生书中的《多情剑客无情剑》中飞剑客阿飞和荆无命、《三少爷的剑》中的燕十三,《陆小凤传奇》中的西门吹雪等人几乎都是以快著称。
张三丰一路剑法使完,竟无一人喝采,各人尽皆诧异:“这等慢吞吞、软绵绵的剑法如何能用来对敌过招?”转念又想:“料来张真人有意放慢了招数,好让他瞧得明白。”
第二,金庸情感上更追求一生一世一双人,古龙先生偏向风流。除了《鹿鼎记》外,金庸先生书中的第一主人公几乎都是一生一世一双人,在《雪山飞狐》中,胡斐最终选择了苗若兰;《连城诀》中,狄云在师妹死后,选择了水笙;《天龙八部》中萧峰在阿朱死后再也没有和另外一个女人有过儿女之情;《射雕英雄传》中郭靖选择了黄蓉;《神雕侠侣》中杨过苦等小龙女十六年,隐居古墓等。古龙书中有不少露骨的描写,当时在书店租书看古龙的书和做贼似的,生怕大人给扔了。
却听得杨过朗声说道:“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说着袍袖一拂,携着小龙女之手,与神雕并肩下山。
第三,金庸先生重整体把握,古龙先生重言语描写。金庸先生在写小说时对于景色和打斗场面的描写很到位,不时和诗词还联系在一起,景色诗词的描写通常又和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有关系。古龙先生书中高手通常几招内就分出胜负,在言语这块,让我觉得有些多,但看起来又不是废话,这就是大师和普通人的区别,这一点给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三少爷的剑》中开篇乌鸦和燕十三的对话等。
他的脚步沈稳,却走得很快,停在七尺外,忽然问∶”燕十三?
是的。你的夺命十三剑,真的天下无敌?
未必。“一这个人笑了,笑得讥诮而冷酷,道∶”我就是高通,一剑穿心高通。
笔者主要从武功、情感、整体部分重视程度三方面谈了这个问题,认为金庸先生和古龙先生文风主要在这几方面不同,不过两位先生的作品各有千秋,都有很强的可读性。以上是本人的看法,如有不足,欢迎补充交流。
我是路留星,热爱武侠文化的行路人。
原贴:金庸和古龙的区别在哪里?
飞舞的微瑶彤芯
这两位大侠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风格,这是个很大的话题。
一、金庸写侠,古龙写神。
金庸射雕三部曲的中心在讲“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主角都是为国为民的大英雄,他们悲天悯人,为了天下苍生而习武,为了劳苦大众而奔波。萧峰、郭靖等都是如此。
古龙写的主角,则都是接近神的人,比如李寻欢、陆小凤等,他们没有明确的信仰,却有一身绝技,他们独步江湖,却谈不上是为了谁。
二、金庸写实,古龙写意。
金庸小说的人,都是比较接近现实的,好人不完美,坏人也不是让人恨到骨子里。例如郭靖就是资质很普通的人,张无忌是一个对感情优柔寡断的人,好人都有很明显的缺陷,非常真实。
更为重要的是,武功高强的主角都经历了很多的磨难,梅花香自苦寒来。
古龙小说的主角,往往出错都是接近神的人,自带主角光环,似乎天生自带绝世武功。例如李寻欢、陆小凤等都是,从没有提他们早年练武的经历。
古龙更注重写一种超高的意境,而不写贴近现实的磨练。
三、金庸写家国,古龙写江湖。
金庸小说离不开家国,主角都有很强的家国之念,主角大都是父母双亡,半辈子都在找爹是谁。或者一辈子都想回家或者回师门。典型的就是桃花岛的众弟子,都盼着回师门。
而大侠郭靖,应该是金庸的最高理想了,在江南酒馆里,他借酒馆的对联,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大侠郭靖也一辈子为北宋国家流尽了心血。
古龙小说的人物,则很少有家国之感,他们生在江湖,也死在江湖,他们没有家的概念,也没有国的区别。
偶尔有人想退出江湖,古龙就拒绝了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怎么退出?
除此之外,两人的小说,完全不是一个风格。金庸让人先轻松后沉重,古龙让人先沉重后轻松。金庸详细写交手的过程,古龙只写交手后的结果。金庸的人物心理描写更符合常规,古龙小说的描写往往出人意料。
总之,少年时可以多读读古龙,中年后一定要多读金庸。
原贴:金庸和古龙的区别在哪里?
小叻
谢邀。金庸和古龙都是小说大家,都深刻的影响着广大读者。个人浅显的认为:金庸的小说更具有全局性,以整个时代为背景,纵马行空,不拘一格。古龙的小说更偏向于细腻柔美的小桥流水,有百炼钢成绕指柔的英雄美人气。
原贴:金庸和古龙的区别在哪里?
huijinli
金庸的小说往往跟历史上发生的事能联系起来,特别是在民族大义,国家危难的时候o总有一些侠肝义胆的人出来力挽狅澜,对一些武功的招式也有详尽的描写o 而古龙的小说就是纯江湖的,对武功招式几乎沒什么描写,有时感觉主人公就是古龙本人,特别是小李飞刀李寻欢o
原贴:金庸和古龙的区别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