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正在发送中
tianya714
收到请及时采纳
【特别提醒】由于本人126邮箱发送
所以部分qq邮箱邮件可能会在垃圾箱中
祝看文愉快
子渔福田
在他的一生中一共创作了十五部武侠小说,其中包含了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
在所创作的封笔小说当中的后面附录上总结为两部诗: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横批是越女剑。这里面就已经概括出了他的所有作品了,不论是最初所创作的处女座《书剑恩仇录》,亦或是现在特别出名的《神雕侠侣》和《射雕英雄传》,还是最后的一部封笔之作《鹿鼎记》包含在其中的。
这样的十几部作品的创作可以说是需要很大的精力和能力的,而且在每一部的小说作品当中的人数描述上面都很直观,能够让读者在读到的时候就能够通过文字的描述想象出来,最重要的是每一部的人数塑造都是不同的性格,这样的作品没有真正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是无法想象其中付出了多少的努力的。虽然最后封笔的很可惜,但是这些已经创作好的作品就已经够我们去仔细的品读了。
tracy
原贴:古龙武侠小说全集
andy1000
tvb又叫
江湖上正邪分明,邪派以血影教势力最激烈;正派则以圣剑门为马首是瞻,正邪不两立,一直争斗不休。
圣剑门为除武林公害,统领七大派围剿血影教,此战鬼哭神嚎,死伤惨重。圣剑门掌门人剑圣北堂傲更与血影教一对武功盖世的护法夫妇—孤月飞星,苦斗三日三夜。结果,傲武功略胜一筹,孤月飞星落败,双双投崖自尽。自此,血影教消失于江湖。虽然有传闻血影教会重现武林,毕竟江湖亦渡过了平静的廿年。
成风是一位卖艺小子,每天跟母亲成大娘以及兄长成功在街上表演亡命杂技为生。风为人机灵跳动、生性乐观,对圣剑门极之向往,希望有日可成为其门下弟子。本来以风之出身,投身圣剑门实在异想天开,纵使圣剑门每五年都会公开招考弟子,但风并非出身江湖,而且又不懂武功。但他的愿望其后又能达成,全因一个伯乐。
这人就是一个游戏人间,武功盖世的东方无崖。崖第一眼见风便知他非池中物,骨格清奇,乃练武之奇材,于是欣然帮助他考入圣剑门。崖除了赏识风之外,其实另有目的,原来他乃一嗜武如痴之世外高手,遍习各门武功,如今知道剑圣找得一古籍,发现一个在江湖上失传百多年的厉害阵法—天玄北斗阵。崖更知道剑圣打算从新一届弟子中选出一个精英份子跟圣剑门其他高手一同练这个阵法,于是协助风考入其门下,以一窃其中奥秘,唯风对此毫不知情。
另一方面,一位身怀绝技的少年-荆磊亦同时考入圣剑门,这人更是风能够入选天玄北斗阵之劲敌。磊本是富家子,父亲是一名商人,可是母亲在其六岁时突然失踪,从此下落不明。但是几年之后,磊竟听到母亲之声音不断在身边回转,他深信母亲正在某处呼唤他。磊一直追寻声音的方向,经过几年的寻觅,终发觉是来自圣剑门的后山。磊为了寻母,不断拜师学武,目的就是考入圣剑门,希望可以找得母亲之下落。
风、磊以及其他几名弟子考入圣剑门,一同接受严峻而艰苦的考验。风因而认识剑圣之独女,北堂紫珑。珑巾帼不让须眉,不单武功高,更是众人的其中一名导师,负责挑选其中一人加入天玄北斗阵。
风未入门前曾与珑相遇,对依人早有好感,善解人意的他,很快便能将隔膜打开,成为珑的知心好友。本来二人的感情可以进一步发展,无奈珑碍于自己是剑圣之女儿以及大师姐的关系,以辈份为理由拒绝了风这个师弟。
风在失意之时遇上生命中另一位重要女子—水灵。灵为人简单纯朴,每天在圣剑门山下卖茶为生,表面是一普通女子,其实她来自隐落江湖的天一族。灵与风结为好友,灵欣赏风的随和率性,而风亦受水的影响,令他凌乱的心稍稍平伏下来。
就在此时,圣剑门遭遇到前所未见的突袭。20年前被灭的血影教在新任教主年青的女魔头莫问的领导之下,展开迅雷不及掩耳的突袭,杀圣剑门一个措手不及。当圣剑门大祸将至,被风撞破阴谋,风拼死通知同门,圣剑门得以幸免于难,但风身受重伤,奄奄一息,武功高如傲亦束手无策。
崖情急之下将垂危的风带至天一族。风之好友水灵亦此族中人。 灵知风命悬一线,哭求族中长老出手救风。灵心急如焚竟不惜牺牲名节,辩称风已是自己丈夫。长老终于肯施出神乎其技的妙手,不单将风起死回生,更把他被封的穴道解开。
风自此因祸得福,武功因而大进,另一方面又因阻止了血影教之阴谋立下大功,傲对他其另眼相看,刻意提拔,甚至将女儿紫珑许配给他。风的婚讯,对灵来说实在晴天霹雳,但她又能怪谁,因为风受伤之后一直昏迷,对于她所作的牺牲全不知情,灵无奈,唯有暗自神伤。
大师兄浩在风、珑大婚之日,当众揭穿风之身世,令风之处境突然由高峰跌至谷底,不单被拆散姻缘,更被其他正派群起相攻,傲为保存公义,更誓要夺其命,崖虽极力阻止,但正派人多势众,二人寡不敌众,风更被打落山崖,生死未卜。
另一方面,血影教新教主莫问,实为风失散廿载的亲姊。当年孤月飞星所产下的龙凤胎,男的为风,女的便是她。襁褓中的问被血影教的神鹰带至塞外阿勒泰族,被族长夫妇收养,一直过着平静快乐的日子,如一般草原少女幸福的生活,直至她13岁生日当天。
原来阿勒泰有一个上千年的乌金矿。傲得闻此事,对古矿覤觎万分,希望能夺得乌金来铸造一把天下最锋利的宝剑。于是他以发现血影余孽为借口,率众赴阿勒泰,又引起一场大屠杀。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莫问本来如塞外少女幸福成长,在这次的屠杀之中,被血影教的长老碧眼银狐(佩姨)发现,将她救走。佩其后向问透露真相,说出圣剑门跟他父母以及血影教的种种恩怨,更把她训练成一个冷血无情的女魔头。问知道风之身世后,找风相认,姊弟重逢,感慨万千。问劝风返回血影教,一起向所有正派报仇雪恨,但是风本性善良,亦受灵的影响,心中并无恨意,反劝问放下仇恨,废去魔功,但是问亲历屠杀,且魔性已重,根本没有可能放得下。正当莫问苦恼与风意见不合时,竟然意外让她重遇磊。
傲怕血影教之势力日渐壮大,担心终有日控制不了,于是利用女儿珑跟风的关系,向风假传正邪双方有意和解之消息。问经琴音疗伤后,心中已无仇无恨,一心想平息正邪之间百年之纷争,结果应允赴约。谁知中了对方的阴谋,被傲布下天罗地网,杀过措手不及,血影教不单死伤惨重,身为教主的问亦死在傲手下。
问的惨死,令众人认清傲的真面目。他是一个执痴于名的伪君子,一直以主持武林公义除魔灭邪为籍口,实则所作所为全为满足一己私欲,为了保持武林霸主之身份,不但将欲揭穿其假面具的东方无崖杀害,连亲生女儿珑亦是被其迫死,实在丧心病狂,是真正的邪魔外道,武林之公敌!
风、磊纵使能忘仇恨,但也不能不顾公义为武林除害,决定联手对付傲。可是,傲此时的武功此时已到了登峰造极之阶段,加上练了魔功,更是天下无敌。风、磊苦恼之际,得水灵之助,传以天一族的内功心法,悟出水凝剑法,以水结合剑气,以水之至柔,敌至刚之硬的特性,最终把傲打败,为武林除去大害。
还有
又一黄易名著改编
全剧于北京拍摄
王者剑覆雨 中原刀翻云
两大神兵利器 背负民族恩仇!
风行烈(林峰)被妻子靳冰云(郭羡妮)出卖,惨成魔师宫宗主庞斑(郭政鸿)的练功炉鼎。烈其后被斑追杀,幸得行侠仗义的韩柏(黄宗泽)相救,二人结成生死与共的好友。
烈希望找云问明一切,期间遇上云同门师妹秦梦瑶(畲诗曼),二人感情渐深。烈机缘巧合终找到云,从她口中知道自己原来是蒙古皇族,班则是当年元朝国师。烈被班激起反明复元之心,密谋复辟,同时矢志修练「覆雨剑法」。
偏偏,柏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忘年之交,烈要回复元室,柏及其出神入化的「翻云刀法」将会是最大的障碍……
角色对照表
演 员 饰 演 角 色
林 峰 风行烈
高 雄 朱元璋
余子明 胡维庸
黄宗泽 韩柏
许绍雄 虚若无
陈荣峻 韩天德
姜大伟 浪翻云
陈国邦 范良极
罗敏庄 云清
郭政鸿 庞班
李天翔 朱允炆
敖嘉年 叶素冬
畲诗曼 秦梦瑶
张松枝 楞严
康 华 谷姿仙
郭羡妮 靳冰云
刘家辉 厉若海
雪 妮 言静庵
陈敏之 虚夜月
郭 峰 赤尊信
姚乐怡 白芳华
麦 包 燕王朱棣
欧瑞伟 里赤媚
李丽丽 谷盈清
以前的还有蜀山传 和风云什么的
jazzshn
年代 作品名称 备注
1939年 给投考初中者
1955年 《书剑恩仇录》
1956年 《碧血剑》
1956年 《三剑楼随笔》
1957年 《射雕英雄传》 本书最初连载于1957~1959年。
1959年 《神雕侠侣》 于1959年发表,并刊载了三年。
1959年 《雪山飞狐》
1960年 《飞狐外传》 写于1960、61年间
1961年 《鸳鸯刀》
1961年 《白马啸西风》
1961年 《倚天屠龙记》
1963年 《连城诀》
1963年 《天龙八部》 于1963年开始连载,写了四年
1965年 《侠客行》
1967年 《笑傲江湖》
1969年 《鹿鼎记》 于1969年开始连载,1972年刊完
1970年 《越女剑》
1970年 三十三剑客图
1975年 袁崇焕评传
1993年 月云
2006年 《金庸散文集》 此书汇集金庸60多年间的散文,并于2006年出版,并非指2006年创作
原贴:金庸写了哪些武侠
恬恬de妈咪
木子吉吉
我也是古迷,自看完先生的作品后,开始看温瑞安,下有他们两的对比:
古龙VS温瑞安—小同大异
作者:暮雨潇潇
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三十几年间,是新派武侠的极盛期,所谓武侠小说“四大家”大抵出于这一时期。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金庸与梁羽生因为不愿重复自己或别人而相继封笔,古龙因饮酒伤身而英年早逝,只有温瑞安以异军突起的另类武侠苦苦支撑,为武侠小说的承前启后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窃以为四人之中金庸与梁羽生相似之处较多,可比性较强。温瑞安虽然崇尚金庸,他的小说却实在走的是古龙的路子,所以与古龙的可比性较强。
一、古龙的“义”与温瑞安的“义”
在小说所颂扬的主题方面,古龙与温瑞安是最接近的。两人都全力刻划物欲横流的乱世中充满侠骨仁心的英雄人物。歌颂他们身上所突现出来的“义”。包括“兄弟情义”、“朋友道义”、“江湖侠义”。但同中更有大异,古龙描写的“义”常给我一种温馨的感觉,有如冬夜里的一盆火,温暖如春;有如沙漠中的旅人看到的第一缕炊烟。看到楚留香与胡铁花的过命的交情,想不感动都是很难的。我记得其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不知道为什么,只要有楚留香在身边,胡铁花就睡得特别安稳。个中原因自然是楚留香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独特的“义”气。人生中能有一个人不避艰辛为你扶危济困的人,还有什么事是办不成的?
温瑞安的“义”则给我一种激昂悲愤、血脉贲张的感觉。毁诺城一战,息红泪失去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家。多年的苦心经营顷刻毁于一旦,痛苦自然难免。痛苦之后擦干眼泪,义无反顾。怎不叫人热血沸腾?
二、古龙的推理与温瑞安的侦破
古龙与温瑞安两个人走的都是武侠侦探的路子,但细观之下,古龙更侧重推理,而温瑞安则侧重于侦破本身。
古龙书中的案子一个连着一个,《陆小凤传奇》基本上是由六个案件构成的:青衣楼,绣花大盗,金鹏王朝之谜,红鞋子组织(记不太清了),紫禁之战实际上是讲篡位的案子。《楚留香传奇》则讲了不下十个案件:《血海飘香》揭破石观音的面目;《画眉鸟》揭破的是拥翠山庄的离奇之谜;《新月传奇》讲的是一个关于刺杀的古老话题;兰花传奇揭破的是午夜兰花杀手的真相……每一部书就是一个或者几个案件。甚至小李飞刀也在破案,为了洗清自己的冤案破解梅花盗一案。但古龙极少描写案子是如何一步一步侦破的往往更侧重于借主人公的口来展示推理过程,往往在主公推理完之后,令我们发出会心一笑,暗叫一声:原来如此。其构思之精巧,只怕是无人能出其右。
温瑞安的小说也是由一个一个的案子组成的《四大名捕》本就是捕快,以破案为职业。所以他们的侦破过程读者清清楚楚。小到每一条线索的获得,大到每一次交战的胜利,无不完完全全地展现在眼前。他们一步血一步泪的破案过程往往更容易激起读者的同仇敌忾之心。
三、温瑞安的名捕与古龙的推理高手
在捕快形象的塑造方面,我以为温瑞安的捕快更纯粹一些。铁手、无情、冷血、追命,他们是纯粹的公门中人,行事作风常常遵循六扇门的规则办事。在破案过程中受到的限制比较多。这或多或少地削弱了他们作为武林正义代表的力量,但也唯其如此,铁手为戚少商而愤然辞去公职的行为才更动人。
古龙的小说中基本不存在这种纯粹的捕快。他的神探往往由绝顶聪明的江湖豪杰来代替,如楚留香、陆小凤等,他们本身是自由人,只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临时充当一下捕快,所以他们的行事上更多地是遵循江湖规则,偶而也使点小手段。他们与六扇门的人既有合作也有反对。
四、古龙的浪子英雄与温瑞安的两广豪杰
古龙的书中,主人公几乎清一色的酒色浪子。他们的身世来历从来都是个谜。他们的武功仿佛也是与生俱来的。楚留香一出场时就是轻功天下第一;李寻欢那手令人闻风丧胆、例不虚发的飞刀绝技,隐约点明是得自怜花宝鉴,但这样的说法显然也是缺少足够的证据的,王怜花曾修练沈天君的“天绝三式”倒是不假,但如此神乎其神的绝技绝怕也不是凭空能想象出来的;陆小凤的“灵犀一指”只怕也没有人能说清其来历;西门吹雪的剑法究晚是谁教的……所有这一切,古龙都没有明确交代。而且这些主人公的身世除了李寻欢有个笼统的交代之外,其余几人根本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仿佛天地初开他们就已经存在了。
温瑞安的人物来历相对来说比较明白,他们的武功来历也有个明确的获得过程。四大名捕的师父就是诸葛神侯,经过因材施教,四人分别练成一种绝技。《血河车》里的方歌吟,他的武功是在一步一步的磨练中慢慢精深的。
温瑞安的主人公往往苦大仇深,身世堪怜。四大名捕便多是孤儿,方歌吟也是家逢剧变,一步步堕入苦海的。
五、古龙人物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温瑞安人物多带偏激的人生态度
古龙喜用烘云托月的手法来塑造人物,而且往往喜欢把三个最好的朋友凑在一起。比如《楚留香传奇》中主要有楚留香、胡铁花、姬冰雁三人,有句十分动人的话“雁蝶为双翼,花香满世间”。《陆小凤传奇》中则有陆小凤、西门吹雪、花满楼三人。《多情剑客无情剑》中也有李寻欢、阿飞、郭嵩阳他也勉强可算是李寻欢的忠诚朋友三人。
温瑞安的人物要么是同门兄弟不分主次,如四大名捕里的无情、铁手、冷血、追命;《两广豪杰》;要么就以其中一人为主角。如《血河车》里的方歌吟、《白衣方振眉》中的方振眉、神相李布衣中的李布衣。
古龙的人物大多潇洒风流,笑对人生的种种挫折,体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楚留香是不用说了,胡铁花整天嘻嘻哈哈,开心得不得了,姬冰雁虽说精明小气了点也从来没有见过他有绝望的时候。花满楼是一个极端理想化的人物,他的眼睛瞎了,可是他对生活的感恩之心比任何人都强烈。一看到花满楼静静地坐在窗前倾听夕阳的凄美,心中就会涌起一股暖流,觉得人生能够活着真是一种天大的福份。
温瑞安的人物当中就我所看的几部代表作来看,几乎看不到花满楼式的对生活充满感恩之心的人物。也很少有风流不羁的人物。四大名捕是公门中人,四人都属于比较严肃的人。两广豪杰中的人物因为本身的遭遇不公,对世事对世人持偏激态度的比较多。
六、古龙充满哲理意味的跳跃短句与温瑞安富有表现力的怪诞短句
在行文风格上,两人都喜用短句(也许是稿费的关系)。但仔细比较也会发现其中实在是有太多的差异。
古龙的短句往往充满哲理意味,尽管有时似是而非,而且他的语气比较强烈,喜用只不过……、非但……岂非……之类的句式,仔细品味他的语言中竟然含有一种淡淡的诙谐。如“活下去,不但是一个人的权利,也是一个人的责任,没有人有权杀死别人,也没有人有权自己。”语气之中不容置疑。
再如“寂寞岂不也是世界上最深的痛苦之一”等等,类似的句子在古龙的书中几乎比比皆是。
温瑞安在短句的行文上走得更远。古龙至少还是一个一个十几个字的句子,温瑞安就变成了一个字或几个字一句的形式。如
他退
往后退
很快地往后退
而且他的用词更为险拔怪异,极善于在习以为常的语言中写出一种特别的韵味来。如“一流一”、“一楼一”,“借你的头一用”“刀丛里的诗,诗丛里的刀”、“让我杀了你好吗”等等。
说不尽的金古温梁,留待各位有志者发扬光大了。
顿失所寄
作者:温瑞安
敢爱敢恨求死得死!古龙很爱朋友,常召朋友来喝酒尽欢,朋友醉倒在他家里,正好可以使他免去筵散的凄凉。
一九八五年,古龙逝世的那个深夜里,记者问我的感觉,我说:
「顿失所寄。」
也许是我语意含糊,或许编采人员认为此句无关宏旨,所以,在次日香港「明报」世界新闻头版刊出金庸、倪匡和我对古龙粹然去世的看法时,访谈内容完整无缺,但并没有记录这一句话。
但这是实话。
由衷的话。
我认为这世上没有人比我对古龙「爱」得更深。我在念初中二的时候,在马来西亚,霹雳州的一个小山城:美罗阜,有幸且偶然在那小阜里唯一一家「半正规」的「联友」书局里,买到一册一个骑着白马走过一片绿柳红袍侠客为封面的:「多情剑客无情剑」之下半册。从此,我就迷上了古龙。不错,当时现代文学予我极大的吸引力,但不似古龙作品来得更致命。现代文学那种自怜、自负、自卑、自大而有自命不凡、自掘疮疤、自以为是、自寻烦恼的特色。但,古龙作品里都有,但却写得平易近人,深入人心,而且更没有故弄玄虚、固步自封。在这之前,在这之后,我读过无数、无算的武侠小说,但能使我不致待(呆)在纯文学里执迷不悟、饮鸠自尽,而又保持以文学的精粹跟广大读者群众同心相契的本色,古龙对我,确有育功。
我十六岁时在香港发表第一篇武侠小说:「追杀」,笔意格局,完全是因袭古龙的。我可以说自己十分钟情于金庸的小说,但古龙绝对才是我武侠小说创作的「启蒙老师」——当然他从来没在实际上传授我什么,但在他的小说里,有的是发掘不完的宝藏。
一九七七年,在台北,「联合报」的痖弦给了我一通电话,要我跟古龙出席一个武侠小说的座谈会。那是我第一次跟古龙会面。当时,我说了几句客气话,古龙马上就说:「太谦虚就是虚伪了。」直至我在台北发生了「冤狱事件」之后,我听「万盛出版社」的负责人说,古龙特别向他要了全套我的书,而且看完。一九八七年,我回到台北,听到古龙的至交们提起,古龙在生时说:「温瑞安只要对武侠小说写得再集中一些,运气也再好上一些,那武侠小说以后就看他的了。」
古龙是浪子,浪子比较自由浪漫,也比较易受人误解和鄙夷。他不像金庸。金庸是人称「大侠」,而且也是巩固的屹立于现实人间的「大豪」,举足轻重。坦白说,在个性上,我甚爱古龙,因为他甚可爱。甚至可以说,连同在作品上,古龙也甚可恨,我常恨他的小说「落雨收柴」、「雷大雨小」或「千篇一律」。总之,古龙的可爱和可恨,乃因他就是性情中人,就连他的故事和文学,也一样大情大性,一点也不虚伪而言,无疑也是可恨的。
他敢爱敢恨,求「死」得死。他再次因肝硬化而送医院急救时,医生力劝他戒酒,他的笑声响彻整座医院。他爱朋友,常召朋友来喝酒尽欢,朋友醉倒在他家里,正好可以使他免去筵散的凄凉。他怕寂寞,他重感情。常对着一栋空白的墙说话。这些都跟我性情一样。我办「绿州文社」、「天狼星书社」到「神州社」、「朋友工作室」、「自成一派合作社」,都是一种笑拥寂寞,紧握刀锋的悲歌手势而已。
没有人可以象我那么「爱」(或曰「恨」也无妨,反而古龙这种人绝不会介意。)古龙,因为迄今仍很少人、太少人,几乎没有人像我一般在他生前死后对现在武侠花了那么多心血和心机。如果有人办古龙特辑(另一位是政论家哈公)而没有请我写专文(就算没有稿费可拿)纪念他,我都一定会「同他有仇」,因为我是古龙专家、古龙忠实读者、古龙精神的接班人(至少在武侠小说上),所以,他死了,我一度:
顿失所寄
。爱他是因为他能超越别人,恨他是因为他难以超越,而他自己也一样超越不过他自己所建立出来的规范,这点对真正懂得欣赏和发掘古龙的长处和缺点的我
原贴:古龙武侠
北京小欣
腾空小孩子
原贴:金庸共有多少部武侠作品?
行走的吃货洋
在武侠小说方面,金庸一生只写了15部,那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部短篇小说《越女剑》。下面我简单的梳理一下金庸写作这些小说的时间。
飞雪连天射白鹿:《飞狐外传》成书于1963年,《雪山飞狐》成书于1959年,《连城诀》成书于1963年,《天龙八部》成书于1963年,《射雕英雄传》成书于1957年,《白马啸西风》成书于1961年,《鹿鼎记》成书于1969年;笑书神侠倚碧鸳:《笑傲江湖》1967年,《书剑恩仇录》1955年,《神雕侠侣》1959年,《侠客行》1965年,《倚天屠龙记》1961年,《碧血剑》1956年,《鸳鸯刀》1961年。金庸的第一部小说是《书剑恩仇录》,最后一部小说是《鹿鼎记》,这之后他认为自己在武侠小说方面无法取得更大的突破,从此封笔,更多的投入到社会活动和对小说的不断修订工作中。
虽然金庸的武侠小说数量远远比不上古龙,但是在质量上都能算精品。他的小说几乎每一部都拍成了影视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在世界华人文化圈产生了深渊的影响。所以人们常常会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
金庸出生于浙江海宁的大族查氏,其实最开始他的愿望是做一名外交官,但是因为武侠小说出名,受到读者的欢迎,最终成为一代宗师。金庸的小说影响巨大,像杨过、小龙女、郭靖、黄蓉、韦小宝、令狐冲这些名字,就像关羽、张飞、贾宝玉、林黛玉一样,在华人文化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金庸的小说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诸如儒家、道家、佛家的各种思想,也能见识到琴棋书画天文星象等古老悠久的传统,其小说所传递的思想和观念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几代人,并将一直影响下去。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金庸的武侠小说已经构成了华人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一点可能是古龙的小说所达不到的。
西贝小Q
原贴:金庸共有多少部武侠作品?
eily_yao
原贴:古龙武侠小说全集
昜仔
原贴:古龙武侠小说全集
27411483
moqilanxin
crazyミ小猪
清清山泉
DJ-小艾-
原贴:金庸写了哪些武侠
狐狸控
原贴:金庸写了哪些武侠
shillingt
原贴:金庸共有多少部武侠作品?
屌丝小范
原贴:金庸共有多少部武侠作品?
嘘~~
十三月木槿
什么什麽。
tu狡兔三哭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