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散文集
金庸散文集内容简介
金庸先生撰著的汇集其60多年间散文精华的《金庸散文集》,日前由作家出版社推出。该书是中国内地惟一一本得到金庸先生授权正式出版的散文作品集,收录了金庸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报纸杂志散落发表的近百篇文章,多数是金庸对电影、话剧、戏曲、歌舞等各门艺术的鉴赏文字,还有历史随笔、游记及武侠小说的创作心得等,全书40余万字。这些文字呈现了金庸先生广泛的兴趣和游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金庸关于莎士比亚话剧和经典外国电影、中国传统戏曲的点评文章,非常有功力。
热门摘录
我想,武侠小说比较能受人欢喜,不因为打斗、情节曲折离奇,而主要是因为中国传统形式。同时也表达了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中国人的思想情感、人情风俗、道德与是非观念。
金庸小说所涉及的思想,可以说是诸子百家、九流三教,几乎包罗一切,而在文学方面,则诗、词、歌、赋、对联、谜语、小曲应有尽有,而且都十分妥帖得体,毫无勉强做作或捉襟见肘之感,相反却使人感到游刃有余,才长未尽。
古龙的小说没有明确的历史背景,他用一种欧化的、现代人的想法来表达一种武侠世界,走另一条路,他的小说有几部也写得很好。……古龙的小说较有深度,范围比较广,想法很新。他是我相当熟的朋友,现已过世。他的个性中有一个缺点是不太能坚持,大部分小说写了一半,就不写了,由别人代写,所以水准不齐,假如是他自己写完了的,当然水准高得多。
“在民主的社会中,政府绝不能影响报纸,报纸却可以影响政府。政要可以上台下台,内阁可以改组更换,报纸的言论和立场却必须是一贯的。报纸不诚实,读者不看它,报纸非垮台不可。归根结底,政府的命脉,是真正操在广大民众手里。斯谓真民主。”
当我坐着汽车驶进伊斯坦堡古老的城墙时,看到了罗马人当年所筑的巨大引水道,心里想着《虬髯客传》和吉朋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想着许许多多奇怪的因素交织而成人类的历史。
卧龙生(本名牛鹤亭)是我相当要好的朋友,六七十年代时我去台湾,台湾的武侠小说家来香港,我们经常相聚宴饮、打牌聊天,我是主要的请客者,所以他们一致称我为“帮主”。这个帮,大概就是胡闹帮,帮中成员主要是古龙、卧龙生、诸葛青云、倪匡、项庄,此外尚有张彻、王羽等等。
问:《笑傲江湖》想表达的意图是什么? 答:《笑傲江湖》是想表达一种冲淡、不太注重争权夺利的人生观,对权力斗争有点厌恶的想法,中国自古以来的知识分子士大夫大都有这种想法,结果多数未必做得到。大家努力考试做官,想升官发财,但作诗写文章时总会表达一种冲淡的意境,说要做隐士,这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种。要放弃名利是很难的事,《笑傲江湖》表达这种传统思想。
莎士比亚的用词遣句十分精简,观众可以意会的地方绝对不再浪费笔墨。例如凯修斯等人到勃罗特斯家里去劝他反对凯撒,观众们知道凯修斯会说什么话,所以在戏中,凯修斯把勃罗特斯拉在一旁,就省却了一大篇对话。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舞台技巧,然而在三百多年后的今天,许许多多戏剧与电影的剧作者仍旧不懂得这一点,以致我们常常看到很多沉闷的、不必要的舞台剧和电影场面,观众早就知道了的话,还要让剧中人翻来覆去的啰嗦。
在陈家洛身上,顾虑重重,矫情狭隘的汉人书生特点表现得十分典型。在儒家思想熏染之下,他们想爱不敢爱,该恨不能恨。
金庸散文集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