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出版:显微镜下的晚清、铁血博弈:康熙和他的大臣们,文末推广中,敬请关注!】
无意中看到这个问答,作为本主,觉得十分有趣而有些受宠若惊。不过,看了其他人的回答后,觉得都是百度百科或者豆瓣上摘录而来的,和真实的作者其实差别挺大。
既然这样,不如本主自己来答一答,金满楼究竟是谁?他又是如何走上写作的道路?他在现实生活中,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先把常用的个人简介贴在下面吧,毕竟每次出版新书时,读者都会看到这个的:
金满楼,原名金松,作家、近代史研究者。江西峡江人,现居上海。目前已出版辛亥残梦、北洋往事、女人当国、天命所终、门槛上的民国、退潮的革命等二十余部作品。2010年受邀担任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堂十七集北洋军阀秘史电视讲座主讲人。2016年、2017年蝉联今日头条“年度历史头条号”。
当然,以上简介太正式,太官方了,和百度百科看到的,差别不大。
倒是2011年时,江西晨报有一个江西社会志:外省江西人栏目的专访,里面有一些有趣的东西,姑且贴在这里吧!
金满楼:在沪12年,塑成新式历史作家
晨报记者:胡琳菁
对历史“忠心不二”
1995年,金松从峡江县峡江中学考入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和其他同班同学不一样的是,他是以第一志愿入读的。在他看来,这可能是因为他从小就对历史感兴趣,而且中学历史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其他文科也很好,但在理科方面非常不“灵光”。
金松说:“我本人出生于医生家庭,上大学前一直生活在一个小县城,小县城相对还是比较闭塞的。中学期间实则平淡无奇,并没有太多可记的东西。至于高考,那是每个人都要过的一道坎,考前当然颇为忐忑,常想万一考不上,前途一片暗淡。当时因为并未扩招,考大学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的一些高中同学补习两三年尚不能考上。就中学时代而言,我的写作还是不错,作文经常作为范文在课堂上宣读,这大概是我之所以喜欢历史,但最终未能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而是成为了一名历史作家的原因吧。”
四年历史系的大学生活为如今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谈及当年的事情,金松依然记忆犹新:“方志远老师的明清史、梁洪生老师的地方史、曹珂平老师的考古学,我依然记得十分清晰。大四的时候,曹老师还与我们的班主任谢兆源一起陪我们去抚州金溪县实习,印象很深刻。而方志远老师的课是唯一有旁听生的,记得詹义康老师当时的板书都是竖写的(民国风范),吴永明老师会给我们带来不少的新东西。那段时期的确值得怀念,老师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至今都记得非常清楚。”
(2019年,毕业二十周年时回母校)
辞国企工作转至自由写作
1999年大学毕业后,抱着对大都市的向往,金松和班上其他5名同学前去上海,因为是师范大学毕业,所以当时进上海还是比较容易的。不过,“中学老师的收入不高,所司之职也颇有些无味”,2003年,金松还是弃职而去,并考入上海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专业是国际关系。
“国际关系虽然和历史比较搭边,但也是空有高深的学问,实用性不强。2006年研究生毕业后我入职一家上市公司,从事管理工作,因为是国有公司,所以平日里事情也不是很多,空闲时间即上网写写东西、发发帖子,孰料一发而不可收拾,很快接到数份出版合同,因为写作多在夜间,白天又要上班,未免有些应付不来。”金松说。
于是,金松第二次离职,毅然地辞去公司的工作,从事专业写作,至今已有四个年头。“其实在体制外的写作生活,并无其它好处,无非是时间可以自由安排,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我骨子里可能是纯粹的自由主义者,无法忍受过多的约束。”
“资深宅男”每年写五十万字
上海是个国际化大都市,吸引了很多人,同时,它的快节奏以及高额的生活费用,也让很多年轻人“望沪兴叹”。谈及在上海的生活,金松告诉记者:“理论上来说,搞文化最好去北京,因为中国的文化中心在北京。相对而言,上海更注重的应该是经济发展,上海也从来没有提出要建设文化中心。但就生活的环境、便捷性、社会治安与开放性等而言,上海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城市。当然,上海的房价很高,不过一旦安家,压力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我把房子买在上海的郊区,离上海市中心相对较远,之所以如此选择,也是为了避开城市的喧嚣,同时也可以有更大的空间。”
作为一名职业作家,金松说他是一个足不出户的“资深宅男”,除了必须的应酬或事务,一个月难得出去几次。据金松介绍,他写作一般放在晚上,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或许因为我是一个喜欢熬夜、喜欢睡懒觉的人,对朝九晚五的生活无法适应,上班时常迟到,所以才会选择这样一个职业吧。至少我个人觉得,这个职业比较适合我这样的人。”
金松告诉记者,他一般上午休息,吃完中饭后看看书、上上网、回回邮件,天气好的话,会带着女儿去公园或小区走走。“书房对面的露台上,我种了一些菜,工作之余也会去浇浇水,或在露台上坐坐。生活大体是平淡有序的,一年大概要完成五十万字的工作量。”金松说。
在金松看来,虽然这样的工作量有些大,但他喜欢这个职业,他说:“我觉得,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自由地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且这份工作能够养家糊口。不求富贵,唯求闲达而已。生活中,最让我开心的是我两岁的女儿,尽管她时常跑到书房捣乱,但她永远是我最心爱的宝贝。”
身在上海心念江西
“既然是金松,为何又取名金满楼?”面对记者的疑惑,金松回答说:“取笔名‘金满楼’是因为我本姓金,‘满楼’取意于‘山雨欲来风满楼’,大概是因为‘金’和‘满’的缘故,一些读者和网友误以为我是满族人甚至是爱新觉罗的一支,实则风牛马不相及。”
对于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金松有他自己的打算。“2010年7月,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辛亥残梦:帝国崩溃的前夜后,反馈的信息很不错,读者很认可。现在手头一部名为民国元年:站在民主的门槛上的新书即将完成,仍交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第三部作品是关于宋教仁的,作为‘鼎革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之后的一段时期,可能主要以民国时期的历史写作为主。”
关于江西,金松说:“从1999年到现在,我已在上海成家立业,而江西是我的家乡,我是江西培养的大学生,当然不会也不能忘记自己的家乡和父老!”(完)
当然,以上是2011年的采访,现在已经8年过去了。当时夸下海口,说自己一年能写50万字,现在是退化了,又要用很多时间做自媒体,能写个二三十万已经很不错。
以前呢,一年出两三本书稀松平常,现在只能保证一年一本,两本都算超额完成任务。毕竟不是出道之初啊。现在写得少了,质量也好不少。
其他的,也没有什么太多可说的,正如采访中说的,就是一个资深宅男,作家嘛,不坐在家里研究写作,还能做什么呢?
最后再附录一个个人出版年表,也好让自己看看,这些年究竟干了些什么。
金满楼作品年表:
1、 历史的转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署名西门送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 向康熙学习:历史不曾心软,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
3、 帝国的凋零:晚清的最后十年,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
4、 大清野史之谜:传闻逸事中的王朝真相,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
5、 女人当国,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9年(磨铁文化)。
6、 这才是晚清:帝国崩溃的三十二个细节,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年。
7、 北洋野史:乱世军阀这么干,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年(时代华语)。
8、 北洋往事:那些军阀那些人,现代教育出版社2010年。
9、 历史中国:民国原来是这样,现代出版社2010年。
10、辛亥残梦:帝国崩溃的前夜,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
11、北洋水师的最后一百天,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1年(永正图书)。
12、北洋军阀秘史,中国旅游出版社2012年。
13、历史中国:晚清原来是这样,现代出版社2012年。
14、1900:北京的春天有点乱,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世典文化)。
15、门槛上的民国,新星出版社2013年。
16、退潮的革命:宋教仁的1913,山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
17、夺位战争:康熙和他的儿子们,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原向康熙学习)。
18、重读甲午:中日国运大对决,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年(世典文化)。
19、治官手册:雍正和他的大臣们,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
20、 天命所终:晚清皇朝的崩溃,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紫云文心)。
21、 武夫治国:北洋枭雄的发达往事,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原北洋野史)。
22、女人当国:慈禧太后与晚清五十年(新版),中国工人出版社2015年。
23、皇城秘史:乾隆和他的妃子们,山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
24、天命所终:晚清皇朝的崩溃(新版),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
25、历史中国:晚清原来是这样(新版),现代出版社2017年。
26、 漏网之鱼:1840-1949中国小历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紫云文心)。
27、 历史深处的叹息:晚近人事的故往苍茫,山东画报出版社2018年。
其中,要说我最满意的,还是“鼎革三部曲”之辛亥残梦、门槛上的民国、退潮的革命:宋教仁的1913,这是分别围绕1911、1912、1913三年来写的,比较微观。
其他如康雍乾三部曲、北洋往事、天命所终、女人当国等也不错,也写过几本野史,随便看看吧!
最新出版:
28、显微镜下的晚清,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年(紫云文心)
从奏折、日记、书信、国外文献等数百万字资料中,挖掘出锋利到让人顿足叹息的“真历史”。精心抽取了74个历史片段,或人或事或物,以多角度、全方位的方式展示了一个古老帝国在新旧之际不断挣扎与沉沦的沧桑历程。这段历史比宫斗戏更好看。全网74万读者热赞!#全民荐书人#
29、铁血博弈:康熙和他的大臣们,文化发展出版社社2020(紫云文心)。
康熙统治中国60多年,并成为17世纪的伟大人物。同时康熙又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一位精细的管理者,一位渊博的学者。金满楼新作铁血博弈:康熙和他的大臣们,尽看康熙的铁血与柔情。#全民荐书人#
30、细读晚清七十年,华文出版社2020年,即将面世,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