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也是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1918年5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杂志。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它由13则日记组成,记录了“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深刻揭露了集权专制社会的“吃人”本质,表现出彻底反对集权专制社会的战斗精神。在艺术上运用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支持10楼)
鲁迅第一篇长篇小说
慧儿
老舍于1926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
作品简介:
《老张的哲学》描写了20年代前后北京各阶层市民的生活及思想感悟。主人公老张,是旧北京一个无恶不作的无赖恶棍。他身兼兵、学、商三种职业,信仰回、耶、佛三种宗教;他信奉的是“钱本位而三位一体”的人生哲学,“老张哲学”的内涵和实质是赤裸裸的市侩哲学。
作者简介:
老舍(1899.2.3-1966.8.24),我国现代文豪,小说家,戏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出身寒苦,自幼丧父,1918年在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担任过小学校长、劝学员、中学国文教员等职。1924 年赴英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中文,开始写作,连续在《小说月报》上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1925年)、《赵子曰》(1926年)、《二马》(1928年),成为我国现代长篇小说奠基人之一。1930年归国后先后在齐鲁大学、山东大学任教,同时从事写作,其间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猫城记》(1932年)、《离婚》(1933年)、《骆驼祥子》(1936年),中篇小说《月牙儿》(1948年)、《我这一辈子》(1947年),短篇小说《微神》(1947年)、《断魂枪》等。
Remember↘
chanharry991
鲁迅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写于1918年4月。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
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作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
扩展资料:
作品影响
《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化史上都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文学)创作的基础;它的深切的思想是中国现代启蒙主义的高度概括。其在形式和思想方面都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思想史。
《狂人日记》在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开拓现代小说的道路特别是在批判封建礼教的流毒方面,其影响仍然是巨大而深远的。
《狂人日记》的启蒙主义思想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将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
yezi
1。短篇小说以及散文、杂文都是非常适合鲁迅先生的文体。每一个作家都会有自己擅长的文体,这与作家本身的写作风格和思维方式都有关系。 鲁迅先生文笔犀利,思想也是深刻精到,且怀疑精神本来就是鲁迅先生思想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从这个角度来说,短篇小说的特点恰恰与先生的精神气质、思想风格相合衬。
2。如上面的王大爷所说,短篇小说对人民最合适,长篇是为了挣稿费。 虽然有点绝对,但也不无道理。当时很多作家确实是以写作稿费维持生活,民国时期的出版业也很发达,出现了职业作家。长篇一般是在报刊杂志上连载刊登的。这样一来,报刊杂志社为了利益一般会选择情节性趣味性比较强的作品来刊载,比如情感类、悬疑类、武侠类等。 对于鲁迅而言,这种长篇类型显然不是很适合表达他所想要表达的内容,读了鲁迅的短篇也不难发现,他写的也大多是当时人们的很平常很琐碎的日常生活的碎片,就在这些描述中为我们展现了中国人的种种情态。 相比之下,短篇小说确实也是改变国民性的最好方式。
3。这一点,算是我个人的小小的推测啦。 仅仅一提而已,鲁迅青年时曾留学日本,也是在这个时期他走上了文艺的这条改造国民性的道路。 因此,当时的日本文学对他的影响不言而喻。日本文学中不乏短篇小说大师,甚至可以说日本的短篇小说家可以与世界级的短篇小说家相媲美,如:夏目漱石和芥川龙之介。而这两位作家恰恰也是仅以短篇小说而闻名,其长篇即使有也显得才疏力微。 相类比来看的话,先生此种情况似乎也就不难理解了。(仅仅一孔之见而已)。
我觉得,虽说先生未留下杰出的长篇著作(略微有些遗憾),但是先生仅凭其短篇以及杂文即可傲视文坛(不要仅仅认为这是由于我们政治意识形态的推崇,在民国时期左联成立之前先生已经是文坛领袖),这也足见先生才力不凡。
。
原贴:鲁迅为什么不写长篇小说
grubbytang
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是《源氏物语》。
《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作品的成书年代至今未有确切的说法,一般认为是在一○○一年至一○○八年间,因此可以说,《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它是日本的著名作家紫氏部的作品。
紫式部(978-1015),本姓藤原,名字不详。因其兄任式部丞,故称为藤式部;又因她所作《源氏物语》的女主人公紫姬为世人所传颂,又称作紫式部。她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随父亲学汉诗,熟悉中国古代文献与作品,特别对白居易的诗,造诣颇深。家道中落后,嫁与地方官藤原宣孝,婚后不久即守寡后入宫当女官,给彰子皇后讲解日本书纪与白居易诗作。她在宫中供职期间,还写了《紫式部日记》,记叙了在宫中的见闻与感受,流露了对现实的不安忧愁与苦恼的心情及其反抗的精神。
紫式部出生年有九七八、九七○两种说法,卒年也有一○一三与一○一四的分歧。曾祖父堤中纳言兼辅,三十六歌仙之一;父亲藤原为时,名和歌诗人,历任越前、越後国守(地方官)。因为藤原为时曾做过式部丞,所以紫『式部』,後二字便是取自老爹的官名。在日本古代,女孩子大多没有正式的名字,多以父亲或是先生的官职名称呼。至於紫式部当中的『紫』,根据推测,是从《源氏物语》中出现的紫之上的名字取来的。紫式部的生母早逝,少女时期与继母度过。
九九九年(长保元年),紫式部二十七岁, 与藤原宣孝结婚。夫婿可能是再婚,除紫式部外,另有三位妻子。紫式部生有一个女儿贤子,为後冷泉天皇乳母。根据後来流传下来夫妻间往来的和歌判断,两个人的感情应该是很不错,是紫式部一生当中最幸福的时刻。不过,结婚才三年,宣孝就因当时的流行疾病,一命呜呼,紫式部成了寡妇,这件事情带给她很大的打击。一○○五年十二月出仕中宫彰子。
工作内容可能不离为中宫整发、洗脸、和歌、音乐等赏玩对手,访客安排、接待等等,似乎相当忙碌。也曾应中宫之请讲解白乐天的《乐府》,担任类似家庭教师的工作,也因此就性质而言,属於比较个人的、私密的工作,相对地时间上比较自由。
原贴:第一篇长篇小说是什么?
蛐蛐
冯霖琳_SlowSoul
陈衡哲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她创造了若干个“第一”。她是第一批庚款留美的女生,第一个白话女诗人,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女硕士、女教授,1937年版中华民国名人传称:“女界中以史学家而兼文学作家者,陈氏一人而已。”
她的学术成就主要集中在文艺复兴史上,著作有《西洋史》、文艺复兴史、文艺复兴小史等。而文学成就,则体现在小说和新诗上,小说有一日、小雨点、西风等,新诗有人家说我发了痴、《鸟》、散伍归来的“吉普色”、山峡中的扬子江等,毫无疑问的,她是第一位白话文诗人(此处可以省略一个女字),作品首见于报端,比冰心的《繁星》还要早两年。
若论小说创作的年代,陈衡哲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一日,创作于1917年,发表在留美学生季报上,比鲁迅的《狂人日记》要早一年。《狂人日记》首发于1918年5月4日4卷5号《新青年》月刊。但若是论到正式出版(即通过正规发行渠道结集出版),那鲁迅的《呐喊》是第一部,《狂人日记》作为其中创作最早的一篇,被视作第一也无可厚非。后来的文学史研究者在追溯这一历史上的“第一”时,往往追溯到《狂人日记》那里去,理由有这么几条。
一是鲁迅的创作水平摆在那里,一出手就用丰富多样的写作形式和创作手法为中国白话文小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鲁迅的小说创作从第一篇《狂人日记》开始就引起了广泛注意,是1917年胡适等人倡导新文学以来第一位受到广泛注意的作者,推动了白话文小说的进步,启迪了后来的多位作者,比如冰心和巴金。
三是白话文小说草创阶段,创作质量不高。杨义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引用了某位大家对1921年小说革新月报的小说创作的回忆,说:“那时候发表了的创作小说有些是比现在刊物编辑部积存的废稿还要幼稚得多呢,然而在那时候有那么些作品发表,已经很难得。”以当时创作的水平,鲁迅没有对手,鹤立鸡群。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创作者的头衔给他,比给别人,意义要大得多,所标示的起点高度是不同的。
回过头来看陈衡哲的一日,之所以经常被文学史忽略,首要的原因是写得确实不太像“小说”,很不成熟。这一篇写了女学生们一天发生的事情,从宿舍起床迟了差点没赶上吃早饭,到坐在课堂里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到下午的闲聊和晚间的舞会,只有若干个白描的片段,大量依靠对话,没有情节、没有人物、没有主题,说是散文可能更为合适。
陈衡哲自己也写道:“这篇写的是美国女子大学的新生,在寄宿舍中一日间的琐屑生活情形。它即无结构,亦无目的,所以只能算是一种白描,不能算为小说。但它的描写是很忠诚的,又因为它是我初次的人情描写,所以觉得应该把它保存起来。”她自己也认为似乎不能算是一篇小说。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她的发表是在留美学生季报,读者寥寥,没有引起留学生圈外的广泛注意,当然也就没有突出的文学史意义。认鲁迅先生创作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的创作者,是和认定新文学运动的启蒙意义分不开的。不管是去翻钱理群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夏志清教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还是别的什么文学史著作,很难找到陈衡哲的名字,一是创作数量少,二是成就不高,三是没有引起广泛注意,虽然胡适称她是(新文学)第一个同志,鲁迅还追过她。
当然,不认鲁迅是第一人也是不行的,他毕竟是一个“坚定”的盟友,有标志性的意义,至于是什么意义,我不说你们也懂的。若是单看创作时间,陈衡哲是第一人,一日是第一篇,毫无疑问,如果认定一日够得上是一篇小说的话。
ˇ桔子醬﹏
是陈衡哲。陈衡哲的一日发表于1917年,比鲁迅的《狂人日记》早一年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陈衡哲。
陈衡哲出生于江苏的书香世家,比较开明的家庭环境不仅允许了她不缠足,还给她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她很早就对知识充满了渴望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1914年,陈衡哲过关斩将,顺利成为清华大学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女学生。在美国她认识了不少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包括胡适、任鸿隽等。
陈衡哲在年轻气盛之时是坚定的不婚主义者,多次拒绝了才华横溢的任鸿隽。直到任鸿隽对她说:“你是不容易与一般的社会妥协的。我希望能做一个屏风,站在你和社会的中间,为中国来供奉和培养一位天才女子。”在结婚之后,陈衡哲跟随丈夫回到中国,成为了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女教授。她爱好写作,曾写了100多万的散文、小说和新诗。1926年,她的《西洋史》问世,胡适称该书为“一部开山之作”,该书连续再版,一时间洛阳纸贵。
1935年,陈衡哲和任鸿隽来到川大,看到四川的军阀和官僚的腐败她深恶痛绝,多次在《独立评论》发表文章进行抨击,她还对四川的鸦片之风很是痛心,对四川女学生争当官僚小妾的现象进行尖锐的抨击,并由此惹到四川的上层人物,被迫辞职。
辞职之后的陈衡哲在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意识到自己父母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虽然都是细微之事,但是对她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于是她回归家庭,从社会生活工作中抽离出来,做了一位全职母亲,开始全身心投入到对三个孩子的教育当中。
在那个大多数女子因循守旧过日子的年代,陈衡哲有着自己的规划,关心社会,关心祖国的未来,时至今日这些也是很多现代女子所缺少的。
bunny兔浅浅
通常的说法是以鲁迅所写的〈狂人日记〉为我国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但另一种说法则是1915年至1917年,在日本留学的陈衡哲所写的〈一日〉为我国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但因陈的〈一日〉仅在日本留学的少数人的圈里传播,国内知之者甚少,且其内容和写作水准远不际鲁迅的〈狂人日记〉一经发表便引起轰动效应,于是许多人就仍然把鲁迅的〈狂人日记〉当作是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本人以为从文学史的角度来说,把陈衡哲的〈一日〉排在我国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还是较恰当的。鲁迅是我国出版第一部白话文小说集的作家则乃毫无争议了。以上回答,一孔之见,如有疏露,还望指正。
caolijessica
恬あ厓